[爆卦]超音波感測器沒反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超音波感測器沒反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超音波感測器沒反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超音波感測器沒反應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同欣電(6271) 隊長長期追蹤與推薦的同欣電今天表現出色,法人目標價也上修至300元!隊長不是要大家追高,而是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重新看報告,當你滿手有信心的好標的時,還怕沒有股價拉回進場的機會嗎? 同欣電 1.國巨(2327)集團(17.09%),全球最大LED陶瓷散熱基板廠,市占8成。 ...

  • 超音波感測器沒反應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11:49:18
    有 287 人按讚

    #同欣電(6271)
    隊長長期追蹤與推薦的同欣電今天表現出色,法人目標價也上修至300元!隊長不是要大家追高,而是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重新看報告,當你滿手有信心的好標的時,還怕沒有股價拉回進場的機會嗎?

    同欣電
    1.國巨(2327)集團(17.09%),全球最大LED陶瓷散熱基板廠,市占8成。
    2.產品與客戶:
    (1)LED陶瓷散熱基板:Philip、Cree、Lumileds、Osram。
    (2)RF高頻無線通訊模組:Anadigics、Skyworks、Inphi、SpaceX。
    (3)混合積體電路模組
    (4)CIS影像感測器:OmniVision、安森美、Soyn、ST Micron。
    3.產品用於:車燈、手機用閃光燈、5G基地台用、工業用雷射。
    4.獲超音波感測器模組代工訂單,由於客戶搭配品牌手機銷售反應不錯,且應用範圍從專業醫療人員拓展至一般急救、臨時救護需求。
    5.用於電動車充電器和馬達驅動器的車用DBC(直接覆銅)基板,進行客戶驗證中。
    6.低軌道衛星收發模組產品打入SpaceX供應鏈。
    7.受惠車用及手機多鏡頭趨勢,CIS廠豪威提高對台積電(2330)投片量,並釋出至後段封測廠,目前產能滿載。
    8.去年EPS為7.88元;今年第1季EPS為2.68元。

    🏆法人報告
    研究部維持同欣電買進投資建議,並上修目標價至300元,係因:
    ✔️Q2營收優於預期,在產品組合轉佳下毛利率回升,EPS 3.1元。
    ✔️車市需求強勁帶動車用CIS產能滿載,新產能陸續開出營運動能可望提升。
    ✔️下半年進入消費性產品旺季,手機CIS稼動率將逐季回升。
    ✔️Hybrid業務隨疫情緩和,美系大客戶拉或動能回升。

    展望2021年,同欣電3大產品線:CIS、Ceramic、Hybrid 今年都將維持成長,研究部上修同欣電2021年營收140億5,000萬元,年增38.1%,毛利率28.9%,年增0.4pt,稅後淨利23億6,100萬元,年增62.78%,EPS 13.21元,參考過往本益比(PER)區間15倍~25倍,考量公司資本支出持續擴大,長期營運動能趨勢明確,且車用營收佔比近4成有利評價提升,上修目標價至300元(約當22.5X 2021 PER),投資建議維持買進。

    重點摘要
    1️⃣2021年Q2營收優於預期,預期產品組合轉佳帶動毛利率回升,EPS 3.1元
    同欣電6月營收11億6,600萬元,月增0.89%、年增48.58%,Q2營收34億3,500萬元,季增9.34、年增66.51%,優於研究部預期,雖手機CIS適逢淡季,不過在車用需求強勁與一期產能擴充下,營收連3月成長。展望2021年Q2,研究部預估產品組合轉佳帶動毛利率季增1.96pt至28.5%,主要來自於:(1)車用CIS占比提升、(2)陶瓷基板(Ceramic)產品組合轉佳,LED車頭燈滲透率提升與植物照明等新應用下,稼動率有所提升,陶瓷基板為公司過往毛利率最差之產品,預期在封存產能開出與產品組合轉佳下,毛利率可望持續改善。綜上所述,研究部預估同欣電2021年Q2稅後淨利5億5,500萬元,季增12.8%、年增86.3%,EPS 3.1元。

    2️⃣新產能持續開出,消費性產品旺季,Q3獲利再攀峰,EPS 3.89元
    展望2021年Q3,進入手機新品拉貨旺季,同時缺料問題緩解,預期手機CIS稼動率將較上季增加;車用CIS方面:隨著全球逐步解封與車用晶片缺料問題緩解,帶動整體車市回溫,同時ADAS升級與車用鏡頭數增加帶動車用CIS供不應求,目前公司車用CIS封裝產能滿載,2期產能再擴充10%,有助公司營運動能持續提升。綜上所述,研究部預估同欣電2021年Q3營收38億元,季增10.53、年增32% , 稅後淨利6億9,600萬元,季增25.42、年增78.41%,EPS 3.89元。

    3️⃣2021年3大產品線維持成長,獲利將顯著提升,EPS 13.2元
    展望2021年,同欣電3大產品線:CIS、Ceramic、Hybrid今年都將維持成長:(1)CIS:目前CIS貢獻營收逾五成為公司主要業務,隨著ADAS與自動駕駛趨勢明確,車用鏡頭數量提升,帶動公司在CIS封裝與RW晶圓重組需求提升,新產能自2021年Q1開出並逐季提升,同時手機下半年將進入消費旺季,拉貨動能可望回溫,預期帶動CIS業務逐季提升;(2) Ceramic:目前最大需求為LED基板,受惠於電動車多採用LED車頭燈帶動需求提升,同時熱電交換器與工業用Laser等產品放量出貨,價漲量增下,營收可望維持近年新高水準;(3)Hybrid:主要供應美國超音波感測頭客戶,受到疫情影響訂單趨緩,預期狀況於下半年好轉,綜上所述,研究部上修同欣電2021年營收140億5,000萬元,年增38.1%,毛利率28.9%,年增0.4pt,稅後淨利23億6,100萬元,年增62.78%,EPS 13.21元。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
    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非常感謝!
    ------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請撥打客戶服務專線:(02)02-25056789分機轉5720~572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8:00(例假日除外)

  • 超音波感測器沒反應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6-05 08:00:00
    有 1 人按讚


    瞄準AIoT龐大商機 驅使產業價值鏈持續重組洗牌

    魏淑芳 2019-05-30

    伴隨物聯網(IoT)應用蓬勃興盛,加上人工智慧(AI)技術日趨成熟精進,兩大技術雙雙躍為企業數位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此前提下,近年IoT與AI逐漸匯流為AIoT嶄新面貌,使AI得以藉由IoT滲透至各個產業與生活應用情境,連帶讓AIoT背後所表彰的邊緣運算概念,成為繼雲端運算後另一個熱門辭彙。

    所謂邊緣運算,簡單來說,可視為從雲端到邊緣的移動,意即把原本透過雲端資料中心執行的AI機器學習推論工作,移往網路邏輯上的邊緣節點來處理,由於邊緣節點鄰近於用戶端設備、也就是數據來源,因而能夠以近乎即時的速度來處理資料,不僅消除了以有限網路頻寬傳送大量原始數據的負擔,更消除了凡事唯雲端是問、久候雲端下達指令的依賴性,這些特性,對於類似像自駕車等時間敏感性(Time-Sensitive)應用,可說非常重要。

    Toyota為實現MaaS概念,邀集必勝客、Mazda、Uber、亞馬遜等盟友創立移動服務事業聯盟,意在讓其新開發的e-Palette自駕電動概念車,得以蛻變為無人化快閃商店。來源:SlashGear

    於是乎,AIoT被各方人士寄予厚望,看好這股趨勢可望帶動諸如半導體、邊緣運算、5G網路、智慧車輛等相關技術領域之創新發展,進而引領第四波科技創新,促使智慧時代早日到來。根據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的預估,時至2022年,在多達8成比重的企業IoT專案當中,都會含括AI解決方案,反觀現今,AI在IoT專案的佔比不過一成左右,顯見未來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AI與IoT 少了任一方都難形成大局

    業者形容,AIoT的背後邏輯便是「AI+IoT」,其中AI像是大腦,足以將設備的簡單連接升級為智慧連接,從而讓萬物互聯演化成為萬物智聯,至於IoT,則是使AI得以發揮行動力的載體,猶如人類的眼睛、耳朵、鼻子與皮膚一般,可以感知你我周遭的環境事物,從中彙集大量數據,做為AI進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重要養分;當資料愈多、訓練素材愈多,AI大腦就會愈來愈聰明,做出愈來愈準確明智的決策。

    換句話說,假使僅有AI大腦,而沒有連結IoT感知能力,無從收集各種環境資訊,空有強大的演算法、運算力也是枉然;相反的,只有IoT而未搭配AI,則像是只有感官卻無法通達大腦來做出睿智反應,那麼縱然收集的資料量再如何龐大,充其量仍是Raw Data,沒有辦法轉換成為有價值的資訊。由此可見,唯有AI+IoT,才足以創造最大化價值。

    談及AIoT的落地應用,無庸置疑的,自駕車(Autonomous Vehicles)肯定是討論度名列前茅的熱門題材。顧名思義,研發自駕車的初衷即是取代人為駕駛,然而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整合眾多科技,方能讓原本以機械性能為中心的汽車,開始擁有感知與學習能力,進而靠自身的力量做到精準判斷與操控,終至平安順利地上路行駛。

    探究自駕車的感知層面,也就是賴以隨時掌握周遭環境資訊的配備,除了現階段已被廣泛運用的GPS、雷達、超音波,及結合影像辨識技術的攝影機等相關技術方案外,簡稱為光達的LIDAR,更被喻為是實現全自動自駕的先進感測技術,只因光達的涵蓋範圍廣闊,而且比較不受到諸如光線、溫度或天候等環境因素影響,所以可提供更加可靠、精確的偵測能力。

    一旦車上搭載幾顆光達,便可明顯提升感測效果,惟目前光達的價位偏高,未來唯有下修,才可望被多數的自駕車開發商所接受,逐漸成為標準配備,所幸目前已有業者正在努力運用不同的技術,嘗試發展出價格更加實惠的光達產品。

    至於自駕車的大腦,則需仰賴AI 軟硬體及開發平台,來訓練所需模型。GPU領導廠商Nvidia有感於自駕車在面對複雜道路環境之際,勢必需要進行大量平行計算、以便能做出即時反應,所以一方面提供高效能的運算晶片 DRIVE Xavier,二方面則提供一個完整的DRIVE AV平台,以利開發者因應各種環境感測技術、分別建構不同的模型,甚至透過虛擬環境來強化訓練(藉以納入一般實際道路測試鮮少遇到的狀況),且能利用AR技術,裨益駕駛人在行駛過程中一併獲知周遭環境資訊。

    憑藉異業合縱連橫 打造完整AIoT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在AIoT的驅動下,已為自駕車注入許多創新設計思維、甚至是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使得相關的生態系更為多元豐富。比方說日系汽車大廠Toyota迎合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概念,發想創立移動服務事業聯盟,並已延攬像是必勝客、Mazda、Uber乃至亞馬遜等諸多盟友,意在將其新開發的e-Palette自駕電動概念車,型塑為無人化快閃商店,隨時移動至不同地點展開營運。

    此外聚焦發展自動駕駛軟體的英國新創企業Oxbotica,則與線上超市業者Ocado締結合作關係,將藉由CargoPod小型自駕貨車提供短距移動送貨服務,當貨車抵達後,消費者只需輸入密碼便能取貨。

    事實上AIoT商機甚多,絕對不僅止於智慧汽車,其他像是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或智慧能源等等領域,也都蘊含莫大的想像空間;探究這一條條不同的價值鏈成形,背後都亟需堅強的產業鏈加以撐持,甚至需要涵蓋電子零組件、系統組裝、軟體介面、服務設計等來自四面八方的廠商群策群力,方能透過一站式的供應模式,開創 AIoT 大局。

    如同SEMI微機電及感測器產業聯盟(MEMS & Sensors Industry Group;MSIG)的成軍,基本上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因此可以預見,隨著AIoT浪潮席捲,異業合縱連橫的案例將會不斷上演,目的在於重塑產業價值鏈,只因在AIoT世界,確實很難有單一廠商足以通吃感測器、雲端到AI整個市場。

    附圖:除了自駕車外,包括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諸多領域,都有愈來愈多相當成功的AIoT應用案例。例如日本的輪胎廠商Bridgestone便善用AIoT技術,為生產設備賦予自主學習與行動的能力,因而大幅提高生產效能與良率。DIGITIMES攝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

  • 超音波感測器沒反應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11-16 13:43:00
    有 0 人按讚


    維持開放視野 CEVA幫IoT世代開創產業新價值

    2015/11/12-賴品如

    CEVA是提供半導體產業DSP矽智財(IP)的全球領先廠商,從1991年就已經開始開發DSP技術,那時僅僅只是一家稱為DSP Group的以色列公司,一直到2002年因為DSPGroup的業績成長迅速,於是拆分成兩家獨立的公司運作,屬於IP事業部門從此取名CEVA,朝IP領域全力衝刺,所以論CEVA在DSP的IP上的發展,已經有超過24年的歷史。

    今天的CEVA已經是NASDAQ的上市公司,使用CEVA技術的晶片已經累積超過65億顆出貨,廣泛應用在通訊連網與多媒體應用的解決方案中,DIGITIMES在2015 CEVA技術研討會的空檔,訪問行銷副總裁Eran Briman先生,對DSP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提供他的觀察與建言。

    Eran從1995年加入CEVA的前身DSP Group,一直浸淫在DSP工程開發領域,在擔任行銷副總裁職務之前,Eran是DSP核心工程研發的技術長,對DSP技術和基礎架構的開發,以及推廣IoT等智慧型電子裝置的應用,不餘遺力。

    IoT的發展 開啟DSP IP業者的機會之窗

    半導體產業這幾年進行許多大型的購併案,尤其在IC設計產業中,整合的力道最大,大者恆大的效應,不斷推昇。舉CEVA的客戶來看,Eran翻開當年2005年的客戶名單,那時有Atmel、博通(Broadcom)、飛思卡爾(Freescale)、富士通(Fujitsu)、英飛凌(Infineon)、Marvell、美國國家半導體(NS)、沖電氣(OKI)、飛利浦(Philips)、瑞薩(Renesas)、羅姆(ROHM)、三星(Samsung)、夏普(Sharp)、新力(Sony)、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NVIDIA、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科勝訊(Conexant)、威盛(VIA)和卓然(Zoran)等公司。在2015年的今天來看,整個產業的型態與成員已經做了大幅度的更動,變化似乎才是半導體產業中不變的真理。

    雖然半導體市場重新洗牌的狀況方興未艾,但是對先進技術的渴求並沒有稍閒或歇,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是保持領先者地位的不二法門,物聯網(IoT)的應用就是最被業界所看好的重點,電子裝置的演進,以晶圓代工業者角度來看,1991到2000年是PC起飛的年代,隨即1997到2007年是手機的取而代之,到了2007到2014年則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獨擅勝場,下一個接棒就是IoT的到來。

    就半導體IC晶片數量與規模來看,晶片數量從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每年10~20億顆規模,跳到IoT時代,晶片需求的數量已經變成要以千億顆的數量來預估。這麼龐大的需求與新開創的市場,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Eran觀察到雖然大型的客戶因為購併而減少,但是新興的IC設計廠商,追逐IoT的應用,也讓CEVA有相當的斬獲。從過去12個月CEVA所新簽訂的三十多個授權個案中,不乏鎖定IoT應用的新興IC設計公司,例如睿緻科技(Vatics Inc.)最近與CEVA簽約,發展智慧型網路相機(IP Camera)的SoC晶片,DSP新技術與IoT新應用讓CEVA吃下了定心丸。

    電腦視覺與影像辨識的DSP應用 提供智慧車安全的保證

    每年有超過130萬人死於汽車相關的意外事故,安全議題掛帥的汽車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與影像辨識技術用在Smart Car的應用,是CEVA所亟待投入資源的領域,透過無人駕駛技術與開發行車安全的新應用。

    使用DSP技術,配合車上所安裝的8到12個各式各樣的感測器,針對天候狀況、辨識週遭環境物件、偵測與分析行人行為等需求,一一加以有效整合,Eran認為汽車上智慧型電子裝置的智能已經具有機器人的功能,這個被科幻電影所不斷炒作的主題,一直讓人類對未來充滿許多憧憬。

    使用在智慧車中的自動駕駛機器人,已經被設計成可以依循社會可以接受的法則(Socially Acceptable Rules)來駕車,讓自動駕駛汽車的行為可以像和藹可親的老太太開車一樣,禮貌周到又面面俱到,理論上透過IoT裝置的感測元件如雷達與超音波技術的加持,比人類的反應速度更快,更能掌握特定行車狀況,但是機器人也和正常人一樣會犯錯,總是有人工智慧系統可以提升與進步的地方,因為人命關天,因此一個機器學習系統的開發,就相形重要。

    CEVA透過合作夥伴協助,合作開發使用類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的學習能力來訓練機器人。一種模仿人類腦袋神經網路的學習過程。透過大腦裡的一堆神經細胞,透過像樹枝狀的突起,以可強可弱的電脈沖的形式互相傳遞,構築多重感知結點的建立,CEVA第四代XM4核心讓神經網路得以在智慧型裝置上運作,讓機器智能可以學習有效的辨識週遭物件的能力,包括辨識貓與狗的差異。

    IoT在智慧車的應用,隨著使用DSP新的架構與技術,整合更多的感測器,更多的連網智慧型裝置,讓機器智能的拓展造福人類,但最重要的,Eran特別強調的,就是所需要的DSP核心技術與IP都已經現成可用,IC設計廠商不需要凡事都從頭做起,使用經過廣泛的驗證的IP授權,與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完整半導體製造生態系統,會讓你事半功倍,率先達成目標,創造更大的成功。

    開創未來 整合創意比閉門造車重要

    台灣的IC設計產業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單打獨鬥的競爭時代,以前什麼都自己設計的美好時光已經過去,面對規模與數量呈爆炸式發展的IoT世代,保持開放的眼光,隨時開啟各種合作的態度,變成今天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要件。因為今天的競爭者往往不再是同一產業的成員,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典範隨時改寫產業的歷史與生態。

    所以IC晶片設計的開發案,一旦有現成可以用的IP與模組,與其盲目摸索的浪擲時間,而錯失有效的產品上市時間,不如把重點放在如何做產品區隔化,整合新的創意與應用,就變成IC設計業者的成功之路。

    CEVA的IP授權讓愈來愈多的品牌智慧型手機大廠,開始自己設計自己獨特晶片解決方案,以尋找不同的市場定位,一反過去因為各品牌都用相同晶片組,而落入價格惡性競爭的窘境。CEVA憑藉在IP上多年的耕耘,以及積累的成功經驗,並且在口碑、品質與技術的創新能力上,都獲得台灣客戶的青睞與讚揚,使用信譽卓著,隨時可得的IP授權,讓台灣IC設計廠商,開啟IoT晶片的設計風潮。

    這些機會都為CEVA開創新的機會之窗,但是Eran也看到中小型的IC設計業者因為缺乏足夠的工程團隊,因而對新開IC設計專案而卻步,所以這次2015 CEVA技術研討會中,CEVA也介紹一系列協力晶片製造商,可以透過整合這些使用CEVA IP的現成的晶片組,搶得IoT熱潮的發展先機,對雙方都是互惠雙贏的良機。

    附圖:CEVA市場行銷副總裁Eran Briman。

    資料來源: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