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賣貨便沒有銀行帳戶怎麼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賣貨便沒有銀行帳戶怎麼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賣貨便沒有銀行帳戶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賣貨便沒有銀行帳戶怎麼辦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31的網紅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信用卡交易手續費哪裡去?除了銀行外有哪些公司在做交易相關服務? . #手續費去哪裡? 如果你是個小店老闆,客人希望用信用卡付錢,你答應後發現每筆收入少了2-3%,這些錢去了哪裡? - 收單銀行:0.35%、 來你家裝刷卡機的銀行,他們要確保刷卡資訊(那張卡在什麼時候、買了什麼商品、多少費用)有往...

  • 賣貨便沒有銀行帳戶怎麼辦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7 18:14:33
    有 21 人按讚

    信用卡交易手續費哪裡去?除了銀行外有哪些公司在做交易相關服務?
    .
    #手續費去哪裡?

    如果你是個小店老闆,客人希望用信用卡付錢,你答應後發現每筆收入少了2-3%,這些錢去了哪裡?

    - 收單銀行:0.35%、
    來你家裝刷卡機的銀行,他們要確保刷卡資訊(那張卡在什麼時候、買了什麼商品、多少費用)有往下傳,定期跟上游請款後,派錢給你、出帳單給你。

    - 清算中心:0.1%、
    聯合信用卡中心,或VISA/MASTER/JCB/銀聯。把收單銀行的資訊交給發卡銀行。對收單銀行來說,不用去一家一家銀行(國內近四十家、國外無數家)去做系統介接;對發卡銀行來說也是。

    國內信用卡,是經由聯合信用卡中心處理;國外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則是經由VISA等國際組織處理(我以前在日本看過中國旅客拿銀聯卡出來刷被婉拒,就是因為當時發卡組織(銀聯卡)還沒有跟日本的收單銀行做連結。

    - 發卡銀行:1.5%、
    收到刷卡資訊後先代墊付款。當然他們不是阿呆,會先判斷是不是偽冒等問題交易,如果不是才先墊款。結帳日再出帳單跟每個客人請款。身為消費者,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信用卡有交易紀錄,但去看帳單還沒有入帳。就是銀行收到這筆交易請求了,但還沒有完成全部的代墊、記賬、歸戶等動作。

    如果發卡銀行代墊後,客人主張非本人交易怎麼辦?通常發卡銀行會往上游(清算中心)回報,請他們再往上游(收單行、店家)確認並釐清資訊,清查繁瑣,會有費用產生,有些發卡銀行會轉嫁給客人有些則有談判空間(確認每筆交易正確性是銀行責任,你沒盡到責任害我被盜刷,還要我出錢,齁)

    #紅藍綠又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你除了開街邊店,還自架網站銷售商品,是不是可以沿用同一批刷卡機呢?

    當然不能,線上交易時沒有接觸到客戶卡片(卡片本人也有防偽功能)、要另外接線上交易的收單行。

    不過線上交易的交易環境複雜(消費者遠端交易,被盜刷變數與風險增加),需要的資訊與資安交易條件也變難。除非你是大商家,銀行基本上不收小商家單,這時候就是第三方收單機構出現的時候了。

    紅陽、綠界、藍新,並稱紅藍綠,就是台灣最著名的第三方收單公司。線上商家可以透過他們介接收單銀行。

    如果只有收單轉介這個服務就要加收你0.3-0.5%,你一定想到處比價找個最便宜的吧?所以他們通常還有加值服務。

    例如代開電子發票,處理電子發票會員載具。電子發票會員載具又是另外一個坑,要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是否要開統編、登記個人載具、線上捐贈發票,如果都不要的客人,還要幫對發票,中獎時候還要寄給客人⋯誰想處理啊,還是付錢給代收機構吧

    又例如其他的收款方式,像是轉賬、便利商店的貨到付款代收代付、大額購物的分期付款拆帳與收帳,第三方支付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商家可以專心賣或跟經營客群就好,把收錢、出帳、確保沒有偽冒還有客人的卡片不會被攔截去盜刷等工作,都交給專業的。

    只有小商家用代收機構嗎?其實,連食物熊貓的刷卡都是用綠界代收。你就知道專業的價值。

    哪代收機構只賺哪0.3-0.5%嗎?

    是你做代收的話,一定會想增加利潤吧。例如用數量跟收單銀行談較低的費用,或是多找幾家收單行跟他們談說讓你做自家銀行(收單=發卡),可以不讓清算機構抽一筆。

    三家代收機構中又以綠界科技(6763)在2020上興櫃,2021年的目標是申請上市。報載綠界去年經手的金額約600億,營收超過10億元,超過九成都是來自代收付的抽成。
    (台灣2020年的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約3600億元,綠界如果佔了16% ,真的也是很強了~)

    而除了紅綠藍外,Acer 旗下的宏碁資訊也有做代收業務,正尋求上櫃中,代表作是江蕙演唱會。

    #線上開店平台也說他們可以做金流代收付有什麼好處?

    你從街邊店開到自家網站的商城,因為貨好價公道,生意越做越大,一個人忙不過來,於是訓練了資深員工當店長,再找人買網路廣告拓展業務。本以為從此可以翹著腳賺錢,卻發現是新難題的開始。

    /
    店長雖然認真工作但是是個臉盲,分不出老客人新客戶,老是給錯優惠。

    又有些客人是網路商店的常客,偶爾朝聖來到本店,報出會員號碼後店員卻怎樣都找不到。

    再加上把冷灶炒熱後,後進模仿者跟上,用更低的價格更多樣的話題跟你搶生意。你想要拓展新客戶又力不從心,覺得人生好難,老闆更難。
    /

    整合線上線下的會員資料、購買記錄、根據客戶購買偏好進行分群與導購推波...這些就是開店平台(91App, Shopline, Cyberbiz)等等的賣點。

    當然啦,這些業者也整合了前面一篇提到的金流(不只信用卡、貨到付款、帳戶轉帳,還包含各種你想得到與想不到的pay - Apple Pay, Samsung Pay, Line Pay, 街口...), 再加上電子發票、甚至物流等事務。

    91App(6741)也是在2020年上櫃,媒體報導2019年的網站成交總金額(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GMV) 為99.8億元,營業額6.7億元。也就是過水了近百億,留下6.7億元。

    6 .7% 當然不只是信用卡代收的錢,最主要還是電商開店服務費以及會員串接管理等業務。

    你說需要這些服務的只有中小企業嗎?91App 的最大客戶是全聯,光光2020前三季就付給91App 3470萬元。

    .
    走到這裡,隔壁鄰居還在掙扎要不要付2% 手續費給收單行,你卻已經從開間小店只收現金,變成線上線下全服務,什麼Pay 都收的數位商家,也不用煩惱收到假鈔、對帳、維繫客戶等等作業面問題~

  • 賣貨便沒有銀行帳戶怎麼辦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2 16:37:55
    有 54 人按讚

    社群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的賣貨工具:社群銷售員準備好了沒?

    對於長期關注Facebook的冰友們來說,「FB切進電商」像是個遲到的完美工具。畢竟這麼多年來,已經有太多人在FB上賣貨了。我會覺得,這是屬於社交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的一部分,主題是「購物」。Social Presence(社群存在感)在這個場景下是賣貨的過程。

    有了完美的社群銷售工具,接下來將會發展的,我稱之為「社群銷售員」(Social Salesperson )或「視頻銷售員」(Video Salesperson )。去年F8,大家都看到官方提到「社群商務」(Social Commerce)的題目。如今,整個Facebook家族生態系的應用工具更加完整,更加便利。

    「社群銷售員」與「網紅賣貨」的差異
    網紅賣貨,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裡就不贅述。至於「社群銷售員」的概念,就是說:你的工作是銷售員,但是你是在品牌、產品、銷售點的官方帳號做銷售工作的。而且你自己沒有經營粉絲頁。但是你能使用影音工具為受雇的品牌、商號直接賣貨。

    講白了,就是你可能是在某個小微企業當銷售員,自己也不是網紅,不養粉絲,網路上也沒人認識你。但是你能夠使用各種社群工具,為老闆賣貨。

    「網紅賣貨」與「社群銷售員」最大的差別是「注意力價值」的議價空間。一位有20萬粉的網紅,跟一個舌燦蓮花的普通售貨員,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社群渠道價值。所以網紅執行一檔業配,可以要求很高的酬勞,還要分潤,因為網紅手上有頻道,有觀眾,有產品消費者。這些都是網紅的自有資產。網紅為了經營這些社群資產,是有可觀投資在其中的(如製作內容吸客、下廣告維持曝光與互動)。這是垂直內容觀眾群的經營。

    但「社群銷售員」的概念就完全不是這樣:他可能是普通人,也有說學逗唱能力,口條很好,但就是沒有經營平台,沒有經營自有內容與頻道。但他可以在受雇的產品主或品牌主的頻道上賣貨。這種情況過去也出現過,最典型的就是「海鮮拍賣直播」。手上抓著龍蝦的賣貨者,很多都不是有粉絲的網紅。但觀眾都是為了「買物」而來。所以銷售員必須主動配合頻道本身的特色,理解頻道本身的觀眾,滿足觀眾購物的需求。

    這也不同於「小編」的角色。小編主要目的是與消費者維護關係,達到宣傳、曝光、行銷目的。但「社群銷售員」的任務是要「銷售」。

    購物行為搬到線上 重點是 Social 行為
    經過疫情之後,大家會發現,由於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居家檢疫的緣故,靠櫃、到店的銷售與購買模式雖不至被完全推翻,但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改寫,尤其是在美國。現在大家會發現,原來「吃飯逛街購物」不是只光花錢的「零售消費」,更是重要的「社交行為」。全球各地陸續一宣布解封後,大家都出來群聚了。但是現在全球最擔憂的就是疫情再次爆發,該怎麼辦。

    佐克伯說,人們被勸告待在家裡,所以小商戶的生意就大受打擊。很多人更因此失業,加深了社群與人們養家活口的生計危機,「我想經濟層面的失落感可能更甚於健康層面的問題。」他說,而且預計這可能要好幾年的時間。「那些不只是『小生意』,更是整個社會中的經濟支柱。像是家族經營的書店,餐廳,肉店。但這些店要怎麼生存呢?如何把這類的店搬到線上?」

    在社群商務的角度是:即便不能實體開店,但還是可以賣貨的。只要這些店家持續曝光,對消費者持續有「存在感」,就能繼續活著。

    疫情社群商務 順水推舟
    回顧疫情期間,許多人在防疫期間的購物行為傾向「恐慌型購物」,而且採購的產品大多是日用消耗品。但有部分Z世代會趁著防疫大減價購買時尚產品。

    在這種消費場景下,舉例來說,門可羅雀的鞋店店員,與其面對空空蕩蕩的店舖,有些竟然開始在線上試著幫公司直播賣鞋。

    在疫情之前,我曾經聽過鞋店店員最常遇到的銷售難題是這樣的:消費者到店試穿,試完了就說謝謝,然後去電商平台用更優惠的價錢購買。結單的,是電商部門,但提供試穿服務的卻是門市。導致鞋店的「電商部門」與「門市部門」,兩者產生了激烈的內部競爭。如今,實體門市可能因為疫情而大受影響甚至關門,而電商部門存續。但可預期的是:即便是上了電商,賣貨時候也會需要購物服務。

    「社群/視頻銷售員」
    行為同樣都是「社群/視頻與賣貨」,但背後的出發點卻大不同:社群電商(團購)、網紅賣貨(粉絲經濟)、以及「社群/視頻銷售員」(品牌發起)。

    我會預期「社群/視頻銷售員」可能是另一種因為疫情而產生的新職業或新技能。只要是想當銷售員的人,就該必備社群銷售的技能,這技能不一定只限於網紅。此時,或許我們是否可以幫助因為疫情裁員而失業的售貨員,運用「視頻」(無論是直播或影片。直播可能是最容易的方式)賣貨,具備更多謀生能力?

    要「社群銷售」 得先學會把故事說好
    佐克伯強調,Facebook Shop 是個原生,快速的工具:當你看到商品,就可以快速導至消費者眼前,只要準備好信用卡就可以一鍵購買;小微企業個體戶店經營者,只要開一次店,就在四個平台(FB,Messenger,IG,Whatsapp)上,與消費者溝通,帶給小商戶更高的轉換,讓人們更容易向小商戶購物。

    但他也講到一個重點:小商戶「只要把故事說好」就可以了。但是要怎麼把自己的商業故事說好?這是接下來很重要的學問。這裡頭不只是「賣貨」,還包括品牌、產品所代表的「價值觀」,以及自己的銷售時的想法。

    許多傳產小商戶以前是不太思考「說故事」的。這與過去實體時代的銷售方式,兩者大相逕庭。當然在傳產時代,也是有小商戶把這事做得很好,尤其是那些具有特定社會理念,或特定環保價值觀的小商戶:例如公平交易的產品商店,或是100公里在地農產品商店。這種購物模式與故事溝通,背後代表的是購買行為的「價值觀」。

    經由價值觀建立的購物行為,就刷出了「社群存在感」(Social Presence)。你不只是在「購物」,而是透過購物,表達了買賣雙方雷同的價值觀,並與社群建立連結。所以,傳產小商戶可能要開始學著與消費者在社群平台上建立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好故事:包括做好產品、包裝,然後直接與客人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完成良好體驗。若體驗良好,購買者會用「購買」的金錢回饋你,形成正向關係。這些事情,小微電商或許能夠理解,但是傳產小商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Facebook的這項工具,目前適用美國市場為主以及有關地區。目前台灣有些還不能用。例如「商務管理工具」這一項,你如果要用,根據釋出的說明書,必須要先擁有「有效的美國銀行帳戶」。但如果你有在經營美國市場,或有美國的合作夥伴,這個solution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但如果你只是在台灣的話,這項工具在眼前短期內能幫上的忙,恐怕有限。直播賣貨 LIVE Shopping 很快就會進行測試。但值得思考的是,你如果是傳產,是依賴實體經營的中小微商戶,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把實體店開到線上?無論有或沒有Facebook。

    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zuck/videos/10111929914173161/

  • 賣貨便沒有銀行帳戶怎麼辦 在 二寶媽複利實踐-投資、生活、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10 20:09:00
    有 2 人按讚

    最近入手的新書🏘️

    🚩🚩高效率理財術 教你存滿1000萬
    作者: 余家榮

    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帶出高效率理財的簡單觀念
    從最簡單的存錢探討到遺產規劃
    書中不斷強調的觀念是”理財越簡單越好”

    💰💰💰💰在低薪的年代,很多人會說:我薪水這麼低怎麼理財??
    但作者以許多知名影星高收入卻破產的例子讓讀者了解-『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並強調要將消費與儲蓄的順序對調,解決存不到錢的困境。簡單來說就是先儲蓄、後消費,跨不出這一步你將永遠是月光族。
    🎈收入-儲蓄=你可以花費的部分
    多麼簡單的道理...可惜知易行難

    以下是二寶媽覺得書中很有幫助的觀念,如果妳剛接觸投資現在可以試著這樣開始....

    📌投資前先存好的三桶預備金

    我蠻喜歡作者在這章節的提的觀念,他認為初踏入投資領域的新手,會急著想把資金全部投入,怕賺不到錢,但往往因急需現金而認賠殺出。

    作者認為投資前應先有一筆預備金,避免遇到緊急事故,作者將預備金分三部分:
    🔑第一是自用醫療(即使有醫療險,就醫時你仍需自付現金後續理賠才會進來),作者認為至少要有20萬元預備金,但我認為這部分其實可以根據收入調整。
    🔑第二是緊急預備金,用在失業及無薪假時,這部分可以暫時支應你的經濟。
    🔑第三才是計畫花費預備金,用在未來二至三年可能會用到的買車換家具等。

    作者對於預備金提出了與其放在活存不如分批定存的見解。
    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僅0.2%,10萬本金一年才200元十分不划算,但若轉到定存(年固定利率1.07%),同樣是10萬可以領到1,070元
    如果是40萬的本金差多少呢?
    答案是一年3480元,也夠吃一頓大餐,買一趟高鐵來回了。

    為了避免急需使用資金必須解一大筆錢,作者提出分批定存的見解,避免有時只需用2萬卻必須一次解掉40萬的窘境。
    預備金的定存可拆成5萬、10萬的單位下去存,如果急需用錢,提前解約頂多利息打8折,並不影響本金,生的息也會比活存好,而且現今活儲轉定存貨或解約都可以在網銀直接操作,十分便利。

    二寶媽覺得年輕人不能將錢全部all in在股票,除非你工作十分穩定,否則你能保證你不會突然沒工作?還是人生規劃需要留職停薪?留一筆現金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是必要的,如果儲蓄真的不夠多,以目前定存最低存款金額1萬來說,可以先1萬、2萬為單位下去存,剛出社會至少存20萬預備金,放定存利息也比放在活存,急需使用解約一個定存就好了。

    📌衡量投資報酬率的標準

    作者認為講到投資理財,一般人會用投資報酬率來衡量成果,但其實應該要用”總資產報酬率”才能衡量,因為本金太小,即使高報酬也難創造高獲利。

    或許你常聽到朋友說,我買XX股拉一根漲停就賣出,報酬率是30%,但人們很少反問他本金是多少,買一張2萬的股票,報酬率30%,其實說穿了是賺零頭而已。
    本金大的人只需每年6-8%的報酬率(指數型基金),就勝過30%的報酬率。

    事實上市場上每年能穩賺20%的人少之又少,否則人人都是巴菲特(但巴菲特也沒這麼高阿)
    就算是有這麼優秀的表現,投入的資金占總資產不多,對於總資產報酬的提升效果也有限。

    說穿了就是先存錢壯大本金吧~~~
    500萬6%的報酬會勝過1張的30%報酬。

    另外作者也提出上述的報酬必須滾入再投資,靠複利才能加速財富累積,並且應該利用工作的時間打造個人的投資水庫,換句話說就是在工作時期先儲蓄及投過投資及時間的複利打造豐沛的水庫,以後就靠這水庫提取穩定的現金流。

    📌持續穩健投資指數型基金為退休打造水庫

    作者在書中提到指數型基金長期報酬貼近指數,加上低費用率以及分散投資風險的特性,定期投入可穩定賺取8%(美國S&P500)及9.2%(臺灣50)的報酬,另外很多人喜歡投資新興市場,但美國股市占全球市值的一半,新興市場(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只占了10%,只專注於新興市場代表錯過了90%的股市報酬。

    如果害怕資金全放在美股急需用錢時要賣出匯回需要時間,作者也提供建議可以一半投入美股指數型基金,一半投入台股0050,長期以來都會有不錯的報酬。

    近幾年很多券商推出定期定額買股計畫,作者對此提出不同看法,到底要一個月5000還是一次投入,各有利弊,每月定期投入買進成本很平均,但手續費每次就是20元,如果精算一下目前APP下單都打六折的狀態下,在2萬4000以下的額度手續費都是收20,因此作者建議可以先存四個月或五個月後再一次投入,也是節省交易手續費的方式。

    最後一定要執行配息再投入計畫,這一點二寶媽覺得美國券商做得不錯,只要設定好股息再投入及投入標的,取得配息後就會自動幫你買入相同的標的,而且免手續費,臺灣券商在這點真的還有努力空間。

    📌用定期險取代終身險

    年輕人很流行買保險,但往往將保險與投資混為一談,認為有很多保單就是理財,其實保險、投資、儲蓄是三個不同的面向。

    作者建議在購買保險前要依造三個原則:
    1、保超過自己承擔能力的損失。
    2、保大再保小。
    3、買純保險。

    🔑首先是保超過自己承擔能力的損失,關鍵就是”付的出來”,這標準不一,如果你有作自用醫療儲蓄,扣掉健保給付,1、2千的住院或看診費應該付得出來,到底該保多少才夠,二寶媽很認同作者提出的觀點,用未盡責任下去計算。

    譬如一個剛結婚生子的成年人,背了600萬的房貸、銀行存款又只有60萬,投資帳戶淨值只有100萬,如果今天不幸身故,那他的未盡責任就是600-100-60=440萬,另外加上孩子長大成年的教育費,配偶的生活費,至少要保1000萬壽險才夠,而這個未盡責任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調整,如果你的孩子已成年,已經可以分擔家計,那就不需要這麼高額的壽險,因此定期壽險勝過終身壽險。

    🔑很多人買保險一次就買終身,尤其為孩子,但終身壽險都非常貴,而且保額非常少,一個40歲民眾如果要購買500萬的終身壽險,一年的保額是19萬。

    因此作者在書中提倡為孩子買定期保險而非終身保險的概念,理由是定期保險保額較便宜,低保費卻享有高保障,同樣的定期醫療險或定期意外險一年保費是1000多元,但終身的保費將近2萬元,甚至更多。

    🔑作者提出這樣的假設供家有孩子的父母參考:
    一、 購買還本型傷害險,期滿領回保費且終身保障

    一年2萬繳20年保費,共40萬,如果發生期間意外理賠100萬,如果20年到期平安無事,則領回40萬,並有終身100萬保障。

    二、 購買定期傷害險、其餘買入指數型基金

    一年保費1000,20年共繳2萬,期間發生意外理賠100萬,剩餘的1萬9,在這20年內都幫孩子投入0050利息再投入,總計以年化報酬率來看20年後平安無事,孩子可以存到74萬,還本金額更高。

    很多人一定會問那20年後沒有終身保障了怎麼辦?
    很簡單啊...繼續買一年期定期保單,隨著年紀增長大概一年需要2000,但這2000你已經可以從74萬生出來的利息去繳了,或許再過了20年,你已經達到投保年齡80歲,無法再投保,但你的存款已經累積到230萬了,其實也不需要100萬的生存保障了。

    如果是小孩從出生開始這樣投保,累積到孩子20歲會是他成年的好禮物,還有穩定現金流。
    這20年本金會不斷放大,利息也會持續增加,孩子20歲後的醫療險可以由他自己的儲蓄去支應。
    況且未來的醫療技術不斷更新不能保證現在投保的終身醫療險內容在20年後依然試用,另外通貨膨脹的效應下就算現在買實支實付一天3千的住院醫療,再未來20年3千可能只能住健保房...

    🗓️我也覺得孩子的未來世界有許多變化,用現在20年期終身保單的內容期望保障孩子滿20歲...甚至再20年到80歲的終身的生命歷程有點言之過早...甚至有點擔心啊

    二寶媽覺得這個方式可以提供很多新手父母參考,如果以一般小資家庭來說,夫妻兩人薪水,要扣掉自己的保險孩子的保險還有父母的保險等等,終身壽險是沉重的負擔而且一扣就是20年,期間解約就全部沒了,定期險是個很好的選擇,二寶媽的小孩也全都買定期險,包含公司團險(一個人才325元保證續保)省下來的錢拿去買定存股,當作孩子的儲蓄險,這樣的概念或許可以紓解一下昂貴的終身險負擔。

    總之是本建立良好儲蓄及現金流概念的書籍
    很適合社會新鮮人或毫無理財頭緒的人閱讀,如果這種書早10年出現就好了啊~~~哈

    購書網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0503

    #效率理財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