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資訊傳播系出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資訊傳播系出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資訊傳播系出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資訊傳播系出路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施志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年一月第四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拜登上任簽署17項行政命令/拜登政府籲兩岸對話及深化與台灣關係/紐約時報呼籲各國政府發聲要求中共公開疫情資料/桃醫綠區淪陷擴大居家隔離人數破5千/駐美大使蕭美琴獲邀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行政院因個資疑慮暫緩數位身分證換發】 國外: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影響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逃逸線』播出時間:每週一晚上6:00,敬請訂閱影響力 【從主體到多元體,從自我中心走出去】 本集簡介:在現今高科技發展、AI智慧充斥的社會裡,只修習固有的學問已無法成為出路... 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與異質性相連結,還要到處去旅行... 這樣的終身學習觀念該如何實踐?來聽聽石計生怎麼說~ 趕...

資訊傳播系出路 在 周慕姿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05:11:40

【我是否該念書更換跑道/怎麼選科系】   因為30歲才中途轉行,現在時常在採訪或是演講後的問與答,被詢問:「該不該去念書轉換工作的跑道」或是「該怎麼選科系、研究所」。其實面對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答案不同,我分享我自己的血淋淋(?)經驗給大家,以及我決定轉行時判斷的理由。   大學時我決...

資訊傳播系出路 在 V |余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02:50:56

。 自己、升學、職業、家庭。 . 人生沒有正確答案,每個人的選擇也無法複製貼上到別人的狀態,但如果你真的很徬徨,讓我分享一點點我的想法。 . #念自己有興趣的科系還是念父母親希望你唸的, 那些可能比較有出路的項目? . 我們這年紀的父母親大部分都還是保守的,他們會希望你唸醫、公、商、文,是因為他們不...

  • 資訊傳播系出路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25 12:30:01
    有 136 人按讚

    【2021年一月第四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拜登上任簽署17項行政命令/拜登政府籲兩岸對話及深化與台灣關係/紐約時報呼籲各國政府發聲要求中共公開疫情資料/桃醫綠區淪陷擴大居家隔離人數破5千/駐美大使蕭美琴獲邀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行政院因個資疑慮暫緩數位身分證換發】

    國外:

    #拜登上任簽署17項行政命令
    拜登順利就職,上任後馬上簽署17項行政命令,其中有針對疫情的10項措施,包括停止退出世衛組織、加快接種疫苗和進行病毒檢測,以及緊急立法加快口罩等必需品的生產。

    #拜登政府籲兩岸對話及深化與台灣關係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23日呼籲北京,停止在軍事、外交和經濟上對台灣施壓,而是與台灣民選代表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紐約時報呼籲各國政府發聲要求中共公開疫情資料
    「中國欠世界一個答案」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政府不斷地推卸責任,不願透明公開當地疫情狀況,導致疫情不斷蔓延,如今造成千萬人感染,百萬人死亡

    國內:

    #桃醫綠區淪陷擴大居家隔離人數破5千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武漢肺炎群聚案擴大,原本低風險的綠區病房出現源頭待查的2個病例,為防範社區傳播,指揮中心昨晚宣布,即刻擴大部桃相關的隔離對象,包含整棟醫療大樓出院者、陪病者及其同住家人,估計約5000人。

    #駐美大使蕭美琴獲邀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
    駐美大使蕭美琴獲邀美國總統就職典禮,打臉藍營立委「門都沒有」。

    #行政院因個資疑慮暫緩數位身分證換發
    預計今年進行換發數位身分證,因專家及社會對個資的疑慮,行政院近日決議暫緩換發。

    -

    歷經國會之亂、川普控訴當選無效等波折,贏得306票的拜登終於順利就職成為美國總統。他簽署的17項行政命令,包括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停止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及針對疫情的各項措施,接下來拜登必須處理中美貿易戰的後續進程,同時增加與歐盟貿易的機會。對台灣來說,拜登行政命令目前只關注美國內部問題,日後政府要確實追蹤拜登政府對亞洲事務的策略,新政府上任必定有新的挑戰。

    台海問題就是美國最重要的亞洲事務之一,雖然拜登政府呼籲北京停止在軍事、外交和經濟上對台灣施壓,但實際上「一個中國」可能仍是拜登政府的天花板,然而,拜登政府目前正在尋求一國兩制之外的出路,也不太可能放任中國製造台海危機,以免造成後一連串的東亞問題損及美國自身利益。

    「中國欠世界一個答案」。疫情爆發以來超過一年,造成全球千萬人染疫,百萬人死亡,病毒的源頭中國,直到近期才批准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人員進入武漢做疫情調查。一年期間除了要世衛正名「新冠肺炎」、封城,關於源頭以及如何防疫等措施都不透明。紐約時報刊登「中國欠世界一個答案」社論,促使各國政府向北京發聲,世衛也應該儘早公佈調查資料。

    自1979年台美斷交後,台灣駐美代表正式邀請參加就職典禮,台美關係的進展民眾有目共睹。但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在臉書表示 「萊豬外交,門都沒有」,指稱民進黨政府以萊豬進口做為加入國際貿易組織的代價,但政府連邀請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門票都沒有。沒想到蕭美琴確實在就職典禮當天出現會場,藍營立委卻開始大肆宣揚是假消息,這顯示出國民黨沒有得到美方消息,在美國沒有核心成員能夠提供他們相關資訊,且國民黨為了攻擊中央政府,可以說不以事實為根據,這種惡意散播謠言的作法,應予強烈譴責。

    桃醫染疫的狀況擴大,可以說是台灣防疫一年多來最危急的時刻,除了指揮中心擴大疫調之外,蘇揆也做出三項決議,第一,由指揮中心回溯接觸者,增列居家隔離的對象範圍;第二,由警政與民政系統全力支援後續的疫調與通知,在最快的速度下來完成這個擴大防護網;第三,蘇揆親自聯繫桃園市長鄭文燦,鄭市長也向他表示市政府將全力配合指揮中心,在中央與地方的合作下,提供所有防疫人員和隔離檢疫者最大的協助。雖然桃園與台中相隔兩縣市,但至昌也希望鄉親們能確實得配戴口罩、維持安全社交距離與勤洗手,一同為防疫努力。

    今年預計換發的數位身分證,近期先暫緩。因諸多個資疑慮以及該如何保障國人個資問題?數位身分證會留下大量數位足跡,可進行個人行為分析等,引發國家監控的疑慮,再來,製作身分證的軟體廠商被發現在中國承包不少通訊系統,引發個資外洩擔憂,最後是法律保障問題,目前的資安法規無法因應身分證帶來的風險。因此行政院決議等專法制定完善後,並取得社會共識,再進行換發。

    #JanuaryW4 #Eventsoftheweek

  • 資訊傳播系出路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3 14:57:35
    有 194 人按讚

    💥Hot💥英國「#新冠病毒變種」!會「#重複感染」嗎?「#疫苗」有效嗎?
    有鑑於現在台灣面臨 #本土案例危機,幫大家整理12月正式登場的 #英國變種的新型冠狀病毒!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分享😁
    -------------------------------------------------

    🇬🇧英國新冠病毒變種正式名稱:SARS-CoV-2 VOC 202012/01 ( VOC:variant of concern 或 VUI:Variant Under Investigation, year 2020, month 12, variant 01)。主要流行於 #倫敦及東南英格蘭,目前澳洲、丹麥、義大利、冰島、荷蘭也都有病例,感染民眾目前統計起來較 #年輕,大部分都小於60歲 (平均:41歲),美國還沒有發現這類病毒,但也有可能是只有少部分的感染個案有作基因定序。😫
    ------------------------------------------------

    🥶病毒恐怖的突變適應能力

    SARS-CoV-2每 #兩個禮拜就可以有新突變,但大部分是產生不會造成胺基酸改變的同義突變 (Synonymous),當然也會產生 #非同義突變 (Non-synonymous),這種類型胺基酸就會產生改變,不過也不是每種非同義突變都會改變整個蛋白質功能。

    英國的新型變種病毒 (VOC 202012/01) 有重要的14種非同義突變、3種缺失突變 (deletions),還有相較不重要的6種同義突變。以下列舉重要的突變:deletion 69-70, deletion 144, N501Y, A570D, D614G, P681H, T716I, S982A, D1118H。
    ------------------------------------------------

    🌟重要的基因突變

    #N501Y是最重要的突變,因為它改變了與宿主細胞結合的棘蛋白部位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of the spike protein at position 501),其中胺基酸的asparagine (N)改成tyrosine (Y),造成與 #ACE2 receptor #鍵結更強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使得 #病毒更容易進入細胞內,目前雪貂動物實驗中發現,傳染力的確因為N501Y突變而因此上升。另外南非在2020年11月18日也有發表聲明出現N501Y突變的冠狀病毒,但科學家發現是和英國這支是不同來源的。

    #H69/ #V70這兩種缺失突變 也很重要,因為造成棘蛋白的其中部分去除了,所以整體形狀長得不一樣,造成我們 #免疫細胞的辨識能力下降, #單株抗體的治療效果也因此下降。

    P681H也是棘蛋白中Receptor binding domain有意義的突變。
    ------------------------------------------------

    🌏新型冠狀病毒變種的影響

    📌 #傳播力更強:
    #R0值從1.5上升至1.7,意思就是平均一個人可以傳染的人上升0.3人,另外統計 #傳染力增加了40~70%。其中D614G這突變有許多研究證實,D614G突變的冠狀病毒在人類呼吸道傳播力更強,這次英國的變種病毒也有這項突變,其實這個突變在今年2月在歐洲就產生過大流行過。

    📌 #疾病嚴重度:
    是否比原本的新冠病毒更嚴重目前還 #沒有足夠資訊,需要更多研究去證實,但有一方說法因為好犯的族群較年輕,症狀表現不一定會比較嚴重。

    📌 #重複感染:
    目前能 #需更多研究證實,但因為病毒抗原表現已不同,也無法完全排除重複感染可能性。

    📌 #疫苗效果:
    因為目前疫苗是針對棘蛋白上的多處標的 (polyclonal/ spike protein),因此 #以現狀來說疫苗還是有效,但是等之後廣泛施打疫苗後,的確很有可能會篩選出不斷突變的病毒,造成疫苗失效,因此每個國家都嚴陣以待。

    📌 #實驗檢測:
    因為這隻病毒棘蛋白的69、70有缺失突變,因此使用S-gene RT-PCR方式有可能會檢測不出來。
    -------------------------------------------------

    💗結論

    每次在讀病毒微生物的時候,都會感嘆他們突變與適應力真的很強,像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就不斷找到生命的出路, #改變自己的棘蛋白增加自己的傳染力,甚至 #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擊,有種我們人類在怎麼研究追趕都無能為力的感覺。

    我想我們能做的也最有效益的,還是從最基本的防疫手段開始: #洗手、#戴口罩、 #避免去人多場合、 #有呼吸道症狀請自我做好健康管理,還有全力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宣導,持續關心疫情訊息,最後希望台灣可以平安度過這次考驗,大家一起加油!💪台灣加油!🇹🇼

    👉部落格全文 https://reurl.cc/q8QNOn

  • 資訊傳播系出路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05 11:14:00
    有 86 人按讚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們都可以冷靜一下嗎?
    .
    圖文好讀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62990
    .
    記錄一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一些談話內容,有很多可以討論與思考的部分。在這個時間點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很難沒有共鳴,片中提到的問題都是現在進行式,而我們正身處其中,更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與需要被解決的急迫性。
    .
    假新聞能夠快速傳播,一是煽動性,可以有效挑動他人的情緒(無論是攻擊或是同仇敵愾),二是宣洩性,透過傳播訊息來表達內心的不滿。不論分享文章的大家是怎樣的心情,我在分享一則新聞或是消息前,總希望自己可以先冷靜想想:這消息是真的嗎?有被證實嗎?它可能造成的影響為何?對於釐清事情真相有什麼幫助?我只是單純在散佈一種激烈的情緒,引發更大的對立嗎?
    .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但我知道有些時候我依然做不到
    .
    面對社群媒體能怎麼做?當情緒過於激動時,不要第一時間回應與傳播自己看不順眼或覺得有爽度的文章,冷靜過後,再來決定該如何面對。關掉臉書或IG或Line通知,我們不必要隨傳隨到。當你發現自己的讚數變少時,不要一直問自己:「是不是我哪裡不夠好?」讚數的多寡不代表你這個人(或文章)的價值。多看新聞,並且注意出處。在網路上與人交談時,不要自行腦補對方在想什麼,不要貼標籤,也不要因為別人貼你標籤,而合理化去貼別人標籤這件事。不要時刻處於攻擊與防備的姿態,盡量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試著理解對方的觀點,若是對方不願深談,不要窮追猛打,因為最後很可能會變成雙方不在討論事情,而只是各說各話。
    .
    #誰是買家誰是賣家產品又是什麼
    .
    「由於我們並沒有花錢買我們使用的產品,所以我們用的產品是由廣告主買單,廣告主才是客戶,我們才是被賣的商品。」
    .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你自己就是產品。」
    .
    免錢的才最貴,當我們使用社群媒體時,我們是在提交出個人的資料,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興趣,讓客戶的產品可以投放到適合(準確)的目標族群。社交媒體的使用者鮮少意識到他們在網路上展現的性格、興趣、習慣等,即是被販售的產品。
    .
    「這是所有公司自古以來的夢想,能夠保證只要刊登廣告,就會有效果,這是他們的業務,他們賣的是確定性,為了在這一行成功,你必須有很強的預測能力,預測能力要強就必須有一個前提,你需要大量的資料。」
    .
    「很多人以為這些大型公司出賣我們的個資,臉書交出這些資料必會有商業利益,重點是他們拿資料去幹嘛?」
    .
    電腦如何監控我們?光是你在一張照片上停留多少時間,就會成為一組數字。你是開心或難過,你晚上沒睡覺時在看什麼東西,你按了什麼文章的讚等等。透過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追蹤,去預測我們的行為,並建構使用者的性格數據。而且越來越能精準預測我們的喜好,進而開始有效投遞「我們會喜歡的物件或議題」。
    .
    #科技只要夠進步看起來就會像魔術
    .
    「你把手機向下拉就能更新,最新資訊就會出現在最上面,向下拉就又能更新又有新資訊,每次都是,這在心理學有個術語叫做”間歇正增強”。」
    .
    「你不知道何時會得到或者會不會得到某樣東西,原理就跟賭城的吃角子老虎一樣,你不能只是有意識地使用產品,我要深入挖掘人的腦幹,把潛意識習慣植入你的大腦,從你的大腦深處控制你,你甚至不會知道。每次你看桌上的手機,光是看著手機就知道只要伸手過去,就可能有新消息,就好像玩吃角子老虎試手氣,對吧?這不是意外,這是一種設計技術。」
    .
    「另一個例子是照片標註,如果你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說你朋友剛剛在照片上標註你,你當然會點那封電子郵件來看照片,你沒辦法放著不管。他們完全利用人類的深層人格。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郵件裡沒有那張照片?這樣看照片不是更簡單?」
    .
    我覺得社群媒體最變態的設計就是打字的時候會出現「刪節號」,暗示你對方正在回覆留言,那會給你一種期待感,會想著:「對方要留言給我,那我就在這裡待一下吧。」久而久之,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就會拉長,更無法離開網路世界。
    .
    #我們成了實驗室的白老鼠?
    .
    「臉書進行他們所謂的”巨幅感染型實驗”我們要怎麼在臉書網頁上用最低限度的暗示,就能讓更多人在期中選舉投票?他們發現真的有辦法做到,其中一個結論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而且使用者完全不會察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
    「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這件事在過去幾年的感受更為深刻,無論是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或是近期的美國總統大選,我們發現網路言論變得越來越失控,很多時候人們不再「好好談話」而是發出各種情緒化的言論,到處貼標籤,醜化彼此。其實早在網路發展初期,這樣的問題就已經發生,但激化與對立的狀況依然是一年比一年往上增強,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為偏執、情緒化、暴力...
    .
    「我們拿這些人工智慧系統對付自己,用逆向工程的方式,找出怎麼做才能讓人類做出回應。幾乎就像刺激蜘蛛的神經細胞,看看怎麼讓蜘蛛的腿抽動。這就像一種監獄實驗,我們把人帶進這個數學矩陣,利用他們的一舉一動,搜刮大量金錢和資料,中飽私囊。用戶卻完全不曉得。」
    .
    「腳踏車面世時,沒有人受害,對吧?如果大家都開始騎腳踏車,沒有人會說:天啊,我們毀了這個社會。或者腳踏車會影響大家,讓大家都不照顧小孩、毀了民主基石,導致大家無法分辨真相等等。我們絕對不會說腳踏車有這些問題。如果某樣東西是工具,就只會靜靜躺在那裡,耐心等待。如果某樣東西不是工具,就會跟你要東要西,引誘你、操弄你、要你提供東西。我們已經不是在工具型的科技環境,而是進入成癮和操弄型的科技環境。改變的是這個:社群媒體並非被動讓人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有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式,利用人類心理對付人類。」
    .
    社群媒體透過心理學去改變人類的行為,這其實跟《全面啟動》的概念非常相似,科技不再停留在淺層表面,而是進入深層的意識裡,植入一個想法(習慣),改變人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想法。
    .
    #你在看我嗎?
    .
    「全世界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
    「人類演化後,開始在意其他部落同胞喜不喜歡我們,因為這很重要。但是我們有演化成在意一萬個人的想法嗎?我們並沒有演化成每隔五分鐘就需要一點點社會認可,這不是人類與生俱來能夠應付的體驗。」
    .
    「我們根據公認的完美標準改變生活,因為這種短期訊號就像一種獎勵,大心、按讚、豎起拇指,我們認同這種價值,以為這就是真理。但這都是虛假、稍縱即逝的人緣,不但無法長久,而且承認吧,這種生活反而讓你比以前更空虛。因為你被迫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心裡想著:接下來該做什麼?因為我還想要這種感覺。想想看,這種情形對二十億人的影響,再想想大家對別人的觀感如何反應,大事...真的不妙。」
    .
    記得去年的南美旅行,有個小鎮的網路超弱,在那裡我只能發簡單的臉書訊息。在小鎮待上兩天時間,一方面感到焦慮「網路這麼慢,我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訊息?」一方面卻也發現,當你無法使用網路時,你不會一直被手機制約、不會一直想要知道網路上誰誰誰又說了什麼、不會一直想要分享你看到了什麼或拍了什麼照(因為那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當生活沒有非必要讓他人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時,或許我們才能回過頭看見自己的真正需求。
    .
    諷刺的是,觀賞《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時,我一邊紀錄下劇中有意思的對白,一邊不由自主地產生:「哇,這段話講好好,我要記下來發到網路上,這樣可能會賺到很多讚。」想法。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已經被訓練成無時不刻都在思考如何贏得他人的目光,如何索求他人的認同...即便,我正在觀看一部探討網路媒體對人的影響的作品。
    .
    「整個新生代都被我們訓練和制約成只要覺得不舒服、寂寞、不確定或者害怕,就可以拿數位奶嘴麻痺自己,這會削弱我們處理負面感覺的能力。」
    .
    #生命會找到出路
    .
    「你給電腦一個目標:我要這個結果。然後電腦自己學著怎麼達成,”機器學習”這個名詞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系統每天都精進一點,用最佳順序挑選最佳貼文,讓你用這套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實沒人知道人工智慧用什麼方法達到那個目標。」
    .
    「這些公司裡只有少數人,不管是臉書、推特還是其他公司,只有幾個人瞭解這些系統的運作方式,連他們都不見得完全瞭解特定內容會變成怎麼樣,所以我們人類幾乎無法控制這些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控制我們看到的資訊,系統對人的掌控能力,超出人控制系統的能力。」
    .
    人類創造社群媒體,利用心理學掌控使用者,社群媒體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創造者甚至難以控制它的成長速度。這讓我想起《侏羅紀公園》的經典對白:「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人類的好奇心為社會帶來便利與多種可能性,但同時間,人類的發明卻也常常讓自身陷入險境。看似無生命的社交媒體,其實是有機體,依靠人類的寂寞、孤單、自戀、恐懼、喜悅、悲憤等情緒,變得越來越強大而有殺傷力。
    .
    #資訊客製化的恐怖
    .
    「我要向大家解釋臉書的動態消息功能到底有多糟糕時,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要大家看維基百科,你登入維基百科網頁,看到的東西都跟別人一樣。這是網路上少數大家都一樣的東西。假設維基百科說:我們要讓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客製化定義,而且我們是拿錢辦事。所以維基百科會監視你,維基百科會計算:”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改變一點點,以便達到商業利益呢?”結果維基百科就改變詞條內容。你能想像嗎?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因為臉書、Youtube動態消息就是如此。」
    .
    「就算是兩個很親近的朋友,他們的朋友也幾乎重疊,他們想:我去看臉書上的動態消息,就會看到同樣的更新。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他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因為電腦會根據計算結果,顯示最適合他們的內容。」
    .
    #同溫層侷限你的視界
    .
    「你可以想像27億個《楚門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自己的...事實。久了以後,你會以為大家都同意你的看法,因為動態消息裡的每個人都跟你有同感,一旦你處在那個狀態,就很容易被操弄,就跟你被魔術師騙了一樣,魔術師表演撲克牌技法時會說:隨便選一張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早就設計好了,所以你選的是他們要你挑的牌。臉書就是這樣,臉書說:你挑選你的朋友、你挑選要點的連結等。其實都是胡扯,就像魔術師一樣,臉書控制你的動態消息。」
    .
    「你看到另個陣營,就會開始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笨?你看我經常看到的大量資訊,他們怎麼會看不到同樣的東西?”答案是:“他們真的看不到同樣的東西。”。」
    .
    #演算法下被操弄的人偶(人類)
    .
    「我擔心自己開發的演算法反而造成社會的兩極化,但從這個觀點來看,兩極化現象確實是讓用戶上線,非常有效率的方法。」
    .
    「大家以為演算法的設計是提供民眾自己想要的東西,錯了,演算法只是想找幾個夠棒的幻境,找個和用戶興趣最接近的幻境,如果你開始看這類影片,系統就會一直推薦下去。」
    .
    「麻省理工學院有項研究,推特上的假新聞傳播速度,比真的新聞還快六倍。如果一個人的優勢比另一個人強上六倍,這個世界會怎麼樣?」
    .
    「我們打造的系統讓假消息更有優勢,這不是我們故意的,只是因為假消息比真消息更能讓公司獲利,真相太無聊了。」
    .
    #假新聞現在式
    .
    「所謂的第三人並不是以駭客手法操作選舉,俄國人並沒有駭掉臉書,他們只是利用臉書為合法廣告主,並合法使用用戶開發的工具。差別是:他們的用意非常邪惡。這就像遙控戰爭,一個國家操弄另一個國家,卻不必真的侵犯實體國界。」
    .
    「重點不再是你要投票給誰,而是讓社會徹底混亂、民眾分裂,目的是讓兩派人馬,再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再也不想信任對方。」
    .
    「我們要把社會賣給出價最高的人嗎?我們要把民主體制整個賣掉,讓你潛入每個人的心理,讓特定族群相信謊言,然後造成文化大戰嗎?我們要這樣嗎?」
    .
    「如果我們對於何者為真沒有共識,或者認為世界上沒有真相,那就完了。這是其他問題底下的根本問題,因為如果我們對何者為真沒有共識,那就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
    「科技並不是人類的生存威脅,而是科技擁有把社會黑暗面激發出來的能力,社會最黑暗的一面,就是生存威脅。」
    .
    「會不會未來世代的孩子,再也不知道網路幻境出現前,這個世界原本的樣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身在母體裡,要怎麼從母體裡醒過來呢?」
    .
    #經濟至上的危機
    .
    「我們發明"讚"按鈕時,動機是把正能量和愛散播到全世界,然而這個初衷現在反讓青少年因按讚數太少而感到憂鬱,或者可能造成政治兩極化。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些...」
    .
    「我認為很多人都被商業模式、經濟誘因和股東壓力給卡死了,幾乎不可能有別的做法。」
    .
    「我覺得大家必須認同企業努力賺錢其實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沒有規範、沒有規則、沒有競爭...導致公司變成實質上的政府,然後他們說:"我們可以自律"這根本是胡說八道,離譜至極。」
    .
    #Netflix
    .
    網飛推出《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這部記錄片,請求人們思考社交媒體存在的問題,但同時間,我們在 Netflix 上看的每一部影片,也會成為一組數字,Netflix 的演算法會根據觀看者的類型偏好,推薦特定的影片。好處是:使用者比較不會踩雷。缺點是片單會越來越偏,最後侷限在特定的類型上。其實...我們已經深深陷入演算法的蜘蛛網中,很難從中逃離。

  • 資訊傳播系出路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7-02 18:00:04

    『逃逸線』播出時間:每週一晚上6:00,敬請訂閱影響力

    【從主體到多元體,從自我中心走出去】

    本集簡介:在現今高科技發展、AI智慧充斥的社會裡,只修習固有的學問已無法成為出路...
    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與異質性相連結,還要到處去旅行...
    這樣的終身學習觀念該如何實踐?來聽聽石計生怎麼說~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逃逸線: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25/

    關於石計生: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人文社會學院地理資訊系統創造力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藝術社會學、都市社會學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致力於60年代臺灣歌謠的經典個案分析與城市歷史地理探究,在社會學理論部分,近年聚焦於從馬克思到德勒茲的經典《千高原》重新閱讀與理論探究。

    + 後石器時代The Postoner Era:http://cstone.idv.tw/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愛奇藝站:http://tw.iqiyi.com/u/1269595541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

  • 資訊傳播系出路 在 Agnes W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6-24 10:09:28

    * 詳細資訊&更多照片➡️ http://cestagnes.com/language-degree/
    * 因為之前很多人問我關於外文系的問題,
    所以想說拍兩支影片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支是跟我最愛的老師Donna一起拍的,
    主要是訪問他的一些看法,以老師的角度為主;
    第二支是我和我的豬豬好朋友們一起拍的,
    跟大家分享外文系上有哪些課程,
    以及我們學到什麼能力、未來出路有哪些,以學生角度出發。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兩個影片的內容都是以我們系上的經驗來分享的,
    不一定每個學校的外文系都一樣喔!
    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因為七月很多高中生要指考了,
    所以想說趕快把這兩個影片生出來,
    有興趣的同學就能參考囉!有需要的話記得打開CC字幕,
    我有親自翻譯喔!(上字幕真的超累的啊!!!
    而且還是邊翻譯邊上XD...翻譯課陰魂不散哈哈哈哈)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囉!
    ------------------------------------------------------------------------------
    *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有興趣的話,歡迎一同參與字幕的製作唷😊謝謝您!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cxWIjBJL-zkZr4EM8rJM8A&tab=2


    * 本頻道影片著作權皆為 C'est Agnes(Agnes Wu)所有,
    非經正式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份內容,以任何形式變更、轉載、再製、散佈、出版、展示或傳播,違者將採檢舉等法律途徑。

    -
    * Music in this video:
    Ukulele by Bensound
    (http://www.bensound.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License
    -

    * What I said in this video is my PERSONAL opinion, please just take it as a reference.
    影片內容皆為我個人的想法,僅供大家參考:)
    * 非常歡迎有禮貌且理性地討論,但惡意批評及態度不佳的謾罵者一律封鎖唷!有話不能好好說的人在我的頻道是不被歡迎的😊
    *「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分享自己花時間、金錢、精力所得到的資訊,
    一切都出自於自願,因此希望大家能一同創造友善的環境,以維持大家一同分享與討論的熱情唷!
    * 惡意留言前請三思。網路裡代號暱稱或ID都視為代表行為人本身,均在法律限制之下。

    -
    *合作邀約請洽(Business inquiries): http://cestagnes.com/contact/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