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資源連結社會工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資源連結社會工作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資源連結社會工作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igon (Com-ba-de!!)看板SW_Job標題Re: [心得] 社工的專業?時間Mo...

資源連結社會工作 在 白目爸vs搞笑媽vs吃貨兄妹肉寶萌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5:37:15

#Teamson 收銀機、木製玩具、廚房組 這裡買👉 https://lihi1.com/5jvIR 表單在ig個人頁面連結處 還記得我們2021年初開團的廚房組嗎? 讓吃貨兄妹兩人愛不釋手,到現在也是一直玩一直煮,但常常吵架兩個人容不下一個廚房! 所以我們又再延伸增加一組小廚房了😂 這次的跟梅菲...


不好意思,我挑出這位版友的推文,

並不是要故意找這位同仁的麻煩,

而是我想藉由這位版友關於"資源連結"與"社工專業"的推文

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


: → hiroteru:這是大環境對社工的看法,不單單只有服務機構如此.... 07/04 10:03
: → hiroteru:之前曾看到本版某文章提到社工的專業是資源連結,但我說 07/04 10:03
: → hiroteru:白點,如果社工認為他的專業是資源連結的話,可取代性真 07/04 10:04
: → hiroteru:的是很高,畢竟只要願意去做去找資源的人,似乎就可以成 07/04 10:04
: → hiroteru:為專業的社工。所以,我認為社工專業不專業,所有的社工 07/04 10:05
: → hiroteru:其實都要負一點責任,不單單只希望其他非社工體系看中社 07/04 10:06
: → hiroteru:工的專業,我們對於其他體系是否有發揮不可取代的那一面 07/04 10:06
: → hiroteru:也很重要。到底社工的不可取代性、專業性在哪,目前台灣 07/04 10:07
: → hiroteru:社工系老師跟社工實務,似乎都還沒找出一個有共識的答案 07/04 10:07
: → hiroteru:舉例來說,資源連結是社工方法的一種,但難道非社工畢業 07/04 10:09
: → hiroteru:的人,無法做好資源連結嗎?因此,可取代性就出現了... 07/04 10:09


就我一個從心理系轉跑道到社工的人來說

社工最大與心理師不同的地方在於

社工對於社會環境與資源的理解與運用比心理師熟稔非常多。

對,社工是社會環境與社會資源的專家。


但是,就如這位同仁的推文,

是不是所有有心花時間找資源的人,

都可以成為專業的社工??

(因此專業性及不可替代性就不見了?)


依我過去的經驗,我的答案是:

不。

別忘了,我說的是: 社工是社會環境與社會資源的專家。

而不是找資源的專家。

社會資源的連結"不只是"替案主找資源而已。

替案主找資源,只是連結社會資源的最基本的工作而已,

並不能顯示出一個成熟的社工的真功夫。


我相信每一位社工都上過"社會環境與人類行為"吧??

這堂課非常重要,因為它包含了社工最重要的精神。

人類的情緒、認知、行為與(psychological/physical) well-being (抱歉,不會翻)

是與其社會環境,以及該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息息相關。

而我們替案主連結社會資源,

就是為了嘗試改造案主們的社會環境。

換句話說,

我們最主要的關心,依然是案主們的心理與生理的健康與滿足。

連結社會資源,只不過是我們的工作方式。

也因此,社會資源的連結,並不止於自身,

而是必須扣連到案主的身心健康


也因此,社會資源的連結,變得非常複雜:

除了知道目前有哪些可用的資源外(這是每個人都會做的),

我們還得知道

1.案主們需要哪些資源,因為並不是每項資源都是"有用/關連"的

(為了知道案主需要哪些合適的資源,會談技巧在這邊就用得上了,

因為得先深度理解案主到底發生甚麼事情)

2.甚麼時候,以及用甚麼方式,使用這些資源,

使得這些資源可以得到最大的效用。

剛有說明,資源連結不只是替案主找資源以及發錢或轉介而已,

而是得透過這些資源的運用,

a.促成案主行為的改變,進而導致

b.案主或案家心理(或關係)與生理健康的提升。


我想,必須做到這一步,整個社會資源連結的工作才算是完整。

如果只是幫案主找錢與發錢,

沒錯,這是很多人都會做的。

但是要做到有系統地使用這些資源與錢,讓案主或案家產生行為改變,

並提升其幸福感,(甚至改變其life-trajectories),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做。

要做到這一步,得具備完整且深入的社會環境與人類行為的知識才行。

這也是我所認為社工專業的地方。


下面要提供一個真實的例子,

是我當初在台灣服務時所發生的例子。


我想這邊很多人都知道,我在台灣是服務一群無家可歸的愛滋感染者。

(homeless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PWA)

那一群homeless PWA,有好幾個是jobless,即便他們很年輕。

其中有一個,我們先暫稱他為A先生好了。

A是一個約20歲上下的男性PWA。因為先前的生命經驗,導致未完成其高中學業。

在我們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後,

我發現他有一些人格特徵: 易怒(情緒管理不佳)、善說謊、工作意願不高。

於是,他之所以會一直住在我們的housing facilities中,

是因為他每個工作都只持續了三天。

他的工作pattern是: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屬於低技術的服務員工作,

做了三天就厭倦,並與工作場所的人發生衝突,

於是就遞辭呈,不幹了。

也因此,他的工作非常不穩定,收入也非常不穩定,無法自己支付其生活所需花費。

甚至,在當時愛滋藥物還是由健保給付的時代,

A先生甚至沒有錢繳保費,欠了健保一屁股保費,也因此無法使用醫療資源,

所以即便他的身體狀況不好,他仍無法持續且正常使用醫療資源(雞尾酒療法)。



好了,到這邊,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或許只是認為,

替案主找資源,就等於只是幫案主找錢供他花用,

那麼可能對他的工作只到找錢給他當零用錢,

以及幫他付健保費,讓他有藥可吃控制病情。

但是,若只做到這樣,後果是,

A先生永遠會依賴你提供給他錢讓他花。

這不僅對A先生沒有甚麼幫助,因為A先生的行為模式依然沒變,

在所有能找的資源都用光之後,A先生該怎麼辦呢??


因此,在我知道A先生會"逛機構"後 (在我們這邊凹不到錢,就跑去其他類似機構討資源)

我聯合其他兩位社工(一位醫院的社工,一位是另一個協會的社工),

一起開會,設計出對A先生的介入方案。

我們開始分工,分別對A先生的不同生活面向做介入。

醫院設工負責A先生的醫療,

另一位協會設工負責A先生的住宿,

我負責A先生的生活。

除此之外,A先生凹不到任何其他的資源。

而我對A先生的補助計畫,則融合行為介入。

我對他的補助分成三部分。

1.第一部分是馬上給他的急用現金。

2.第二部分,是我得看到他向我提出工作錄取證明。

3.第三部分,是他持續工作半個月後的獎金。

(沒錯,我使用的是行為主義(behavioralism)的正向行為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當然,在這一段時間,我幾乎是每兩天就見到他一次,

跟他談他找工作的狀況,

以及找到工作後他的工作狀況。


因為篇幅關係,我跳過中間的過程不談。

結果是:

A先生至少在我們的行為介入那陣子,

他很積極地找工作,並在該工作做了一個多月。

而他也利用他的工作所得,獨立地生活了兩個多月


雖然之後因為我們三個社工都被各自的案量壓垮,

沒多餘的時間去好好地follow A先生的狀況,

以至於A先生最後還是得回到我們的housing facilities中,

這段四年多前的經驗,

讓我感受到一個社工人的專業驕傲。

至少,我們三個社工,有辦法讓一個長期依賴補助維生的案主,

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了兩個多月。

而這改變是多面向的: 透過資源的協調與連結,

我們同時照顧到他的身體健康、住宿、以及工作(行為),

而產生整體的行為改變,讓A先生透過自己的力量(穩定的工作),

在機構外獨立地生活兩個多月。

甚至,若我們有辦法繼續追蹤下去,

我們可以達成A先生的life-trajectory的改變,

成功脫離homeless & jobless的狀態。


所以,再一次,

我並不認為資源連結就只是幫案主找錢。

資源連結,是必須和案主的行為改變,甚至生命軌跡(?這樣翻譯好嗎?)改變產生關聯的。

而要達成這改變,

則是我們社工的專業所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34.213.218
※ 編輯: sigon 來自: 75.34.213.218 (07/06 07:07)
linamo:推........................ 07/06 11:01
bg25:看完後,有種莫名的感動 07/06 11:41
AKEN45:我也推,一個有思考的worker,請不要在自稱"小小"社工員 07/06 12:05
AKEN45: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07/06 12:06
aweasel:恩 不錯!要跳脫濟貧的觀念,才能更上一步! 07/06 13:01
hiroteru:well-being,翻成福祉吧。 07/06 13:08
angelch:推!worker要先認同自己的專業,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07/06 13:26
f14mp5:多謝分享~~這樣真的清楚了 07/06 13:36
kanmy:有合理的案量,我們才有時間好好思考和執行處遇方案啊~ 07/06 18:07
swming:以理論出發的實務工作,給了很多實務工作很好的專業使命 07/06 19:42
dniw:有感動到..老實說我看過的肯這麼積極的社工並不多.. 07/06 20:21
kilen520:我覺得他想表達的是非社工系畢業是否能成為好社工! 07/06 20:46
kilen520:如果是這樣的論題 我覺得答案就是不一定了 07/06 20:46
allen2899:樓上妳從他文章哪段看到的? 07/06 23:39
kilen520:喝 跟你一樣看那兩句的 同樣兩句話 每個人採取的態度不同 07/07 19:32
kilen520:也造就了彼此不同的認知與感受 07/07 19:33
hachou:好文 版主很久沒M文章囉 考慮一下 07/16 15:45
hachou:Empower到案主 也會增強社工對自己工作的認同 07/16 15:4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