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資工所 讀書 計 畫 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資工所 讀書 計 畫 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Nysw (Ny)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三個月零基礎 資工所上榜心得時間Thu Fe...
資工所 讀書 計 畫 PTT 在 吞吞日常小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6:46:04
2021.09.23 #讓世界多些可愛多些愛 全新特輯❤️~ 這部分我會分享一些親自幫助他人的故事經歷 會寫一些我的出發點、幫助方法、心得 一方面是想記錄一下✏️ 另一方面是 如果你看完文章也覺得不錯想一起 執行起來也就比較方便囉! - 一開始接觸到世界展望會的兒童資助計畫 是在我大學的時候 聽到...
當初準備的時候一直覺得自己根本不可能上 如果上了就太神啦
所以就決定如果有上榜就要發一篇自己的讀書過程
標題寫3個月是有點誇大
不過我開始認真讀的時候是真的剩下大約3個月
此篇文章是先打好再複製過來的
如果懶得看可以從準備方法開始往下看
P.S.此篇心得不適合所有人
<戰績>
報台清交成資工所
交大:數學35 軟體65 硬體0
多工正取
清大資工備5x
成大正取
<背景>
113大學部學生 大五 第一次準備研究所考試
在校成績90%之後 主科幾乎都低空飛過
在開始準備研究所的時候 六個資工考科中計組 DS Algo都還沒pass
離散部分大概只會集合論跟排列組合(因為是高中範圍所以我會)
線代連3x3矩陣的行列式都不會降階算 更別說後面的向量空間了
軟體部分 Quicksort為何物都不知道 時間複雜度跟master method也不會
計組因為有學過組語 簡單的add sub指令還齁得住 後面有線路的都不會
OS忘光
我相信本科系的人這六科的基礎不可能比我更爛了 最差最差也只會跟我差不多
<時間軸>
我基礎這麼爛 自認不可能自學考上
所以八月中暑修完後開始進大碩補習 報六科不含題庫班
=8月中到9月中=
四個禮拜補完離散跟線代
就只是補完 完全沒複習
=9月中開學後=
在學校的課程修9學分 包含計組跟DS
接著補習進度大幅下降
大約每個禮拜只有補4堂 計組跟DS交錯補
這中間只有偶爾下午帶個離散去圖書館看
平均每天看書時間可能不到一小時
有人會問說 都要考研究所了 為什麼這麼混?
因為我高中準備大學考試的時候 學測考完以為會上榜
就這樣從學測考完後開始玩到四月底
玩到知道自己學測落榜了 才開始讀指考範圍
花兩個月就考上113資工
在這樣的經驗下 我當時自認我也可以短時間考上研究所
就這樣混到了十一月底
=11月底12月初=
這時候我計組跟DS總共約50堂的課程大概只補了一半(OS跟Algo都還沒開始補)
此時複習進度:離散尚未複習完第一遍
DS跟計組只將期中考範圍粗略看過一次
線代 0
OS 0
Algo 0
到這時候我才驚覺不可能補&讀完了
而又快到了各學校研究所報名的日期
我翻開交大簡章 發現資聯多工跟生醫只看數學跟軟體
我是有母校情節的人 這時候我做了一個決定
專注在軟體跟數學 放棄OS 拚多工吧!
於是我擬定讀書計畫後 大約離交大考試剩下10週
12月初開始每天進圖書館看書
=最後10週=
倒數第8週:讀離散線代
目前已將數學看完一遍
倒數第7週:主數學 副DS
本週將DS看完一遍
倒數第6週:主數學 副計組
本週將計組期末考範圍看完一遍
倒數第5週:主數學 穿插計組跟DS
倒數第4週:此時數學已看完兩遍 軟體約一遍
之後開始寫清交考古題
交大寫了軟體跟數學各5年
清大只寫了98 99的計科
過年期間回家無心看書 放了自己一個禮拜的假
在考前兩個禮拜回到學校
開始做最後一次的總複習 講義 考古 筆記
在考前一天複習完
總共數學看了三遍 軟體看了兩遍
2/14清大 練手感
2/15交大 拚了
<準備方法>
Q:要不要補習?
A:基礎不好,英文不好不能看原文書,習慣高中指考的念書方式的話我會選擇補習
因為我個人是基礎差,看書習慣配合題目來瞭解 所以我就報了補習班
Q:好難開始認真念書怎麼辦?
A:我自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要到了快考試才會開始緊張。
我會建議先擬定讀書計畫,這個計畫可以寬鬆一點,有一些彈性空間。
在擬定讀書計畫之後才可以估計那些科目要花多少時間
每天有一個進度才不會窮緊張
像我原本以為念不完 可是做了讀書計畫之後一步一步照著做才發現還是有機會的
Q:讀書時間怎麼分配?
A:我把一天分成三段:早上9~12 一個時段念一科
下午2~5
晚上6~9
不過我自己實際的念書時間 大約只有6,7小時/天
通常吃完飯會用個電腦甚麼的 就浪費了一兩個小時
Q:有甚麼小撇步?
A:我覺得上課的筆記是關鍵,除了老師抄在黑板上的東西外,有些從老師口中說出來
但沒寫在黑板上的東西也很重要,這些都要抄下來。還有自己上課時,如果有個地
方突然想通了,也要馬上在旁邊加註自己是怎麼想出來的。畢竟研究所考試範圍很
大,你今天看懂不表示以後複習時不會忘,任何可以加強你以後複習回想的東西都
要寫在筆記上,未來複習的時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跟效率。
另外就是,每次複習都要做一份自己覺得的重點條列,可以清楚知道這章有甚麼重
要的東西。下次複習的時候就是自己的筆記配講義看,然後再做一份重點整理。
總之就是濃縮再濃縮,比較不會的地方特別註記起來,還有加註想法這個也是很重要
Q:各科準備順序?
A:不管怎樣,數學一定要先讀。數學是最難在短時間拉起來的科目。
軟體的部分都很好理解,短時間絕對可以救起來。
所有科目第一次讀的時候,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要放過,完完整整的讀一次
第一次總是比較困難,但等到第二第三次就比較有想法,會開始有種讀通的感覺
配合自己先前做的重點整理,速度上也會加快不少
<總結>
在今天終於放榜了
很幸運正取交大多工 我的第一志願
有些很晚才開始準備的人不要放棄希望
其他人只是比你早念完 不一定考得比你好
老話一句 研究所考試是比誰忘的少
以交大考題為例
軟體的基本分(就是有出現在講義上的 或是變化很小的題目)大約就有4-50分
數學的基本分 線代大部分都是基本題 離散也有一題遞迴(雖然我考試時沒寫出來)
這些基本題只要全部掌握就會正取
所以難題不是關鍵 基本題才是有沒有上榜的因素
掌握基本分你就擁有了榜單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46.189
至少我去補TKB的時候對於考科的課程內容都是第一次瞭解
我剛好大一上一次XD
※ 編輯: Nysw 來自: 140.113.46.189 (03/16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