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資安署副署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資安署副署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資安署副署長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疫情重點【病例累積:新增29例本土、3人重症;病例分布:高雄地區也出現確診病例;醫院警報:北巿和平爆2例個案,關閉急診及部分住診;流行病毒:英國變種病毒株為大流行主因】 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急速升溫,今(14)日一口氣新增29例本土個案,再創單日新增本土病例數新...
資安署副署長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病例累積:新增29例本土、3人重症;病例分布:高雄地區也出現確診病例;醫院警報:北巿和平爆2例個案,關閉急診及部分住診;流行病毒:英國變種病毒株為大流行主因】
台灣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急速升溫,今(14)日一口氣新增29例本土個案,再創單日新增本土病例數新高。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公布,新增的29例本土確定病例(案1263至案1291)中,包括昨(13日)晚間確認的2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分部急診病患案1272及案1273,皆為本國籍,共16女、13男,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其中4人無症狀,其餘25人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5月12日。
2003年SARS時,和平醫院曾爆發嚴重院內感染,發生全台史上第一次醫院封院事件,也牽動全台灣疫情走向。SARS後,和平醫院轉型為疾病管制署「感染症專責醫院」,有29床負壓隔離病床。和平爆出住院患者住院4、5天後才確診個案,也令中央和北巿府格外重視,強調絕不會重演「封院」,但第一時間即宣布醫院清空,關閉急診和部分住診。專家也認為,和平事件也代表疫情已入侵北巿社區。
■本土個案4天急增65例, 7例查無流病相關性
指揮中心表示,初步調查今日新增的29名個案與先前確診個案流病相關性發現,其中16例與台北市萬華區茶藝館及周邊相關;5例與前新北市獅子會會長(案1203)及其相關個案有關;1例與宜蘭遊藝場個案相關。但仍有7例,仍查無感染源、地緣性、接觸史等流病相關性。
不明感染源的7例中,有2例各為50多歲(案1265)和70多歲女性(案1266);4例(案1267、案1268、案1274、案1286)為30多歲至70多歲男性;1例年紀最小,為10多歲男性(案1291),大部分有出現發燒、倦怠、頭痛等症狀。
這7例目前列為「查無流病相關性」,但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卻認為,「高度懷疑這幾例萬華茶藝館群聚有相關,(茶藝館)行蹤比較隱晦,疫調需要時間。」
5月11日至今(14日)為止,4天內,社區感染造成的本土案例已達到65例。
■確診者足跡至高雄,「獅子會團」之女自行採檢才確診
這一波本土案例確診者除了集中在台北、新北、宜蘭、桃園北部外,今天也首度出現南部確診者。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案1289為30多歲本國籍女性,平常住在高雄。之前有一天曾到新北市和父親(案1229,為案1203前獅子會會長接觸者)有接觸。但其父確診後聲稱小孩都住在國外,因此疫調時未有查到。女兒是得知父親確診後,自己到醫院採檢後才確診。
該父親疫調資料不誠實,是否可能開罰?陳時中表示,開罰可能性很高,會請法制組再來研議。
■3名重症、2人插管中,張上淳:此波大傳播為變種病毒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今日確診的 29 人中,有 3 人屬於重症、其中 2 人有插管,情況比較嚴重。至於之前的重症個案大部分都在復原中,如華航諾富特飯店案之前有 1 例是使用呼吸器,現在已經快要移除。
張上淳分析,此波疫情發展快速,多位確診者偵測到的Ct值都很低(即病毒濃度很高),且個案發病日期都很靠近。從目前部分確診者基因定序可發現都是英國變種病毒株,雖未全部做完基因定序,但「從流病資料上來看都是相關的,因此能合理推測,造成大傳播的原因就是變種病毒。」
■陳時中、柯文哲攜手宣布:和平醫護與病人重點移出、醫院消毒,不會封院
此波疫情中,令專家憂心的則是,今日新增的29例個案中有2名為和平醫院住院個案,且患者進醫院時第一時間未被檢出,擔心有可能引爆院內感染。今日早上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和台北巿長柯文哲聯手召開記者會說明處理方式。
事實上,昨晚已有社群網站傳出和平醫院出現確診者。指揮中心晚間10點多臨時發布新聞稿確認,台北市某醫院有兩名住院病患(1272及案1273)確診;隨後台北市衛生局證實該醫院即是18年前因SARS疫情封院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現更名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和平分部)。
北巿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說明,這兩位病患都是5月9日前後到和平醫院就診,有發燒甚至腹瀉這些症狀,但因為沒有旅遊史,肺部X光也沒有症狀,因而沒有做COVID-19篩檢,後來因其他病情收治住院,但症狀控制不佳,陸續出現其他症狀,再加上萬華區旅遊史確認,才快速採檢,證實確診。他檢討,「事後回想,這些都要提高檢覺,」他也呼籲,若大家自己知道去過哪裡,可以主動跟醫護人員說,加速診斷。
目前和平醫院依照風險程度陸續篩檢,高風險如員工、病人、接觸者,已在5月13日採檢,同病室病患和陪病者現在都在負壓隔離病房,醫院員工50位目前在居家隔離。
與確診個案有所接觸的同病室病患、陪病者、醫護人員共56人已採檢,結果全為陰性。今日早上已有22名醫院員工分別搭上兩台防疫巴士前往集中檢疫所進行隔離。
和平醫院是否會再封院?陳時中強調,和平醫院沒有封院問題,「封院有封院標準,在不可控情況下的不得已措施。」中央和地方會努力讓風險歸零,「恢復醫療量能是大家最大共識。」台北巿長柯文哲也表示,從當年SARS、今年部桃醫院,台灣已經累積許多經驗,「封院是14世紀黑死病時代的方法,」現在醫護隔離是一人一間,不是全部放進去自生自滅。部桃事件後有經驗,處理步驟會更smooth(溫和),讓醫院重新恢復滿載能力。
但柯文哲強調,和平醫院是防疫專責醫院,要在最短時間恢復正常營運,目前處理措施包括:
●急診暫停營業,3天消毒,保持快篩
●不接受現場掛號,只接受之前預約
●出院病人14天隔離觀察,一步步將病人清出去
●成立專責小組,會按照過去桃園模式,用新的技術再修正,讓最短時間重新滿載作業。
前疾管署署長蘇益仁接受《報導者》訪問時則表示,目前本土病例大增,這時候個別疫調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今天確診29人中有15人有發燒症狀,這些發燒的人可能會去看醫師,「現在全台醫療院所都要提高警覺,有症狀、發燒就要篩檢,重心要慢慢移到這地方。」
■萬華設4站點篩檢,呼籲民眾踴躍篩檢,非法外籍移工「也不會抓」
台北市萬華區疫情嚴峻,今天新增的29例中就有16例確定與萬華茶藝館群聚有關。茶藝館主要分布所在的青山里里長李昭成說,估計大約有百間茶藝館,這些地方多數是外地人去,而且營業者多數在不同茶室工作,人員難掌握是比較大的隱憂,「今天已向商家宣導,快點去做快篩。」他自己則在4月初就打疫苗了,「我相信政府、也相信我們醫療體系。」不過當地人經歷過SARS和平醫院封院事件,又聽到和平傳出確診個案則表示,「最近就不太敢去和平醫院了。」
中央和地方今日針對萬華區加強防疫,在萬華設4個篩檢站,除原本就有的中興、和平、西園醫院,今天會在剝皮寮加設快篩站,預計下午4點開始運作,篩檢時間從早上8點至凌晨12點。
篩檢對象有以下四大類:
●4月15日後,有去萬華茶藝館工作的人和顧客
●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在萬華區就醫或藥房買藥
●萬華居民發燒到其他醫院就醫
●其他地區民眾到萬華就醫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每一個篩檢站每天大約可篩200人,現在都有派駐醫護人力進駐看排隊篩檢狀況,若篩檢情形踴躍希望會再增加人力。
「茶藝館是這起防疫的破口,」陳時中直言,並指萬華民眾習慣買成藥,為避免民眾不方便去看病而去藥局買成藥自行服用,他鼓勵藥師勸這些民眾去篩檢,若民眾之後確診,一樣會比照之前公布的醫事人員獎勵規定(「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及「傳染病防治獎勵辦法」),發給藥師獎金,希望能及早找到確診病患。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在北市府記者會時表示,一般做PCR核酸檢測要一兩天等待時間,但篩檢站除了既有的RT-PCR外,會另外再加做快速抗原檢測,大概15分鐘就能知道結果,若快篩陽性就會直接送醫治療。
柯文哲表示,遊民和弱勢族群,會透過民政系統,由社會局社工帶來做篩檢。此外,台北市預計有超過5萬名沒有身分證的外勞,柯文哲保證,會給他們「特赦令」,不用擔心來篩檢被抓。
■北市15日起關閉圖書館、運動中心等公有場館及10大行業
北巿傍晚宣布防疫提升,北市公有場館及十大特定行業(含俗稱的八大行業及電子遊戲場業、資訊休閒業),明天(15日)上午08:00開始,暫時關閉,包括:
1.公有場館含委外營運單位(例如:全市各區運動中心、區民中心、圖書館等 ),各局處將陸續公告,以公告為準。
2.十大特定行業:舞廳業、舞場業、酒家業、酒吧業、特種咖啡茶室業、視聽歌唱業、三溫暖業、夜店業、資訊休閒業、電子遊戲場業、棋盤社、麻將館等特定行業之娛樂場所。
■防疫維持二級警戒,強化社區防疫鼓勵全民下載社交距離App
疫情升溫,但指揮中心目前仍維持二級疫情警戒標準,尚未升至第三級警戒(停止室內5人、戶外10人以上之聚會)。陳時中表示,因為有些確診病例的關聯性還沒有查清楚。
不過,陳時中也坦承「現在有幾把火燒得很旺......萬華地區裡面有很多重、地方多點的出現」,目前最重要的仍是把染疫者找出來隔離,才會設那麼多篩檢站。至於觀察期是否會延長?陳時中表示,還會視情況發展滾動式調整。
為了發掘可能風險個案,指揮中心於今日記者會特別說明由衛福部和行政院資安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合作開發「 #臺灣社交距離App」。利用手持裝置的藍牙訊號強度,偵測使用者間接觸的距離與時間,以科技輔助記錄其過去14天內的接觸史。
羅一鈞說明,「臺灣社交距離App」可在保障個人隱私條件的前提下,在發現COVID-19確診者的第一時間,及時通知曾與確診者有過接觸的使用者,可有效輔助疫情調查效率及發掘可能風險個案,阻斷疾病傳播。
為了鼓勵全民下載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羅一鈞表示,衛福部疾管署官方臉書專頁「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將辦理抽獎活動,凡下載App並開啟通知即可抽500元禮券,另下載使用者若為確診病例且願意上傳去識別化接觸資料,將給予協助疫調獎勵金每人5,000元。相關抽獎活動辦法可至「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臉書專頁瀏覽。
■新增5例境外移入
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 COVID-19確定病例,包括自印尼2例(案1258、案1259)、巴拉圭2例(案1260、案1261)與阿爾巴尼亞1例(案1262)入境。
指揮中心指出,案1258為印尼籍40多歲男性,今年4月27日來台就學,5月12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6);案1259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今年4月29日來臺工作,5月12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0)。
案1260及案1261分別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及巴拉圭籍50多歲女性,均長期居住於巴拉圭。案1260於今年3月20日起出現咳嗽、流鼻水及發燒症狀,案1261於今年3月24日出現咳嗽、全身倦怠、發燒、呼吸困難症狀,均於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兩名個案於5月12日自巴拉圭返台,入境隔日接受採檢,於今日確診。
案1262為阿爾巴尼亞籍20多歲女性,今年4月18日來台工作,5月2日檢疫期滿由公司安排至其他住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並無症狀,13日由公司安排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
(文/林雨佑、林慧貞;攝影/楊子磊、余志偉;設計/江世民、黃禹禛)
#延伸閱讀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重返和平──SARS隔離黑洞中難以告別的記憶】https://bit.ly/3yaYzUM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萬華 #宜蘭 #遊藝場 #獅子會 #群聚 #感染源不明 #社區感染 #和平醫院
資安署副署長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新聞/保命APP「台灣社交距離」爆紅! 他曝幕後推手是陳其邁:去年就完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990306210901&id=235679595900
【幕後》爆紅APP「台灣社交距離」推手竟是陳其邁 前幕僚:去年就完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32098716971829&id=186758878172497
陳子瑜 CHEN Tzu Yu: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1775931032123&id=100142032195513
歐橘子:若有確實戴口罩,完成洗手、常常消毒。
保持規定之社交距離,手不亂摸眼口鼻,
就算跟確診者有過接觸,
其實也不必太擔心這樣。
#這軟體頗有趣的
#有人收到不一樣的通知內容嗎
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期,請資安處及Taiwan AI Labs共同研發「#台灣社交距離App」,
現在是app下載的第一名。
下載後不需要註冊、也不用上傳個人資料,就可以利用藍牙訊號強弱算出使用者距離,即時掌握和確診者的接觸情形。
歡迎下載使用喔!
▶️台灣社交距離iOS版:https://reurl.cc/XedElg
▶️台灣社交距離Android版:https://reurl.cc/l0qD9Y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793630074093842&id=100003406592458
【回顧】
一「陳其邁防疫後勤到位很加分 高雄市長不是唯一選項」
一「陳其邁拜會立院先曬照...網友眼尖驚呼:桌上是陳建仁著作《流行病學》 | ETtoday新聞雲」
一「防疫與17年前天差地別!前衛生署副署長:100分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史上僅見!台科技防疫登國際期刊 陳其邁列第一作者 | 寶島通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91217227685017&id=584986081641475
資安署副署長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高興大家對於總統府疑似駭客或洩密一事都相當關心,迅速在網路輿情上發酵,也看到有人立即作圖,還在我們的原文留言處幫忙洗版。
雖然很遺憾這些不明就裡的朋友,可能沒有看完完整的文章就偷換概念、急於出征,但為避免大部分人造成誤會,我還是對相關疑問回應如下:
1⃣ #除了總統府秘書長,#還有其他官員沒有來
包括總統府資安長、總統府第二局局長,行政院資通安全長、國安會秘書長、國安局局長,也都沒有來。
2⃣ #關於立法院到底能不能質詢總統府,#民進黨國民黨的召委都有排案邀請過,也都有該不該來的質疑
👉102年5月27日外交國防委員會蕭美琴邀總統府秘書長報告菲律賓漁船射殺我國漁民
👉104年11月9日內政段宜康邀請總統府秘書長就馬習會事先安排相關事宜
👉105年3月21日年外交國防劉世芳就甘比亞與中國建交之我國外交處境。
👉106年12月14日司法法制委員會王育敏委員邀請總統府秘書長列席就「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之任務及各任務編組相關預算執行情形
👉108年9月25日交通委員會童惠珍委員邀總統府秘書長報告總統專機免稅菸案調查、懲處及後續改善作為
👉108年9月19日財政委員會費鴻泰委員邀請總統府秘書長報告108年7月總統專機違法走私菸品案相關調查、處分及改善作為...
這些都在立法院公報可以查詢的到。這些表明了一件事,藍綠雙方對總統府秘書長是否需要來立院備詢至今沒有定案,而令人遺憾的是,兩個政黨都曾經執政與在野,卻都換了位置就換了思維,讓總統府秘書長來立法院備詢一事成為千古懸案。
3⃣ #大法官解釋文
釋字第461號: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有議決法律、預算等議案及國家重要事項之權。立法院為行使憲法所賦予上開職權,得依憲法第六十七條規定,設各種委員會,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到會備詢。
依大法官解釋意旨,立院有權邀請政府人員與會備詢,就字面意義而言,並沒有排除總統府秘書長,或者總統府秘書長只需要在預算審查時才必須來立院備詢之理。
站在立法委員為民喉舌,監督行政權的立場,我認為立法院有權邀請總統府秘書長及相關官員備詢,但今天總統府連一位長官都不來,虹安無法接受。
4⃣ 其他部會有來,不應貿然散會
其實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處長、國安局第五處處長、法務部長、調查局局長、國防部副部長、NCC代理主委陳耀祥、內政部副署長、移民署署長都有出席,相關議程還是可以進行,委員們依然可以針對相關問題提出質詢,貿然散會就什麼都不能問了。
#堅持監督
#酸民退散
#圖文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