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資安專責主管條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資安專責主管條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資安專責主管條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資安專責主管條件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iThome Secur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三四年來,金管會陸續要求金融業應資安專責單位,以及設置資安主管,同時也鼓勵資安長。現在,2021年9月,要求金融業設置資安長一事,終於要成為法規命令。 目前以保險局進度最快,已在9月1日生效,銀行局與證期局也都將在本月底前通過修正案並發布施行。待這項法規生效後,金管會予以寬限期6個月,也就是說...

  • 資安專責主管條件 在 iThome Secur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23:21:51
    有 37 人按讚

    近三四年來,金管會陸續要求金融業應資安專責單位,以及設置資安主管,同時也鼓勵資安長。現在,2021年9月,要求金融業設置資安長一事,終於要成為法規命令。
     
    目前以保險局進度最快,已在9月1日生效,銀行局與證期局也都將在本月底前通過修正案並發布施行。待這項法規生效後,金管會予以寬限期6個月,也就是說,2022年3月底前,國內所有本土銀行,以及達到一定條件與規模保險公司、券商、期貨商與投顧,都必續設立資安長

  • 資安專責主管條件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5 18:32:27
    有 806 人按讚

    🎉『竹科40年 迎接下個燦爛40』🎉

    今天是竹科成立40週年的大日子,#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在新竹喜來登舉辦國際論壇,會中頒發「#傑出成就貢獻獎」予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宏碁創辦人施振榮 及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肯定4人過去的貢獻。👏🏻

    新竹科學園區是臺灣的第一座科學園區,新竹市因為竹科的加持,成為全球高科技代工產業的主要科技重鎮之一,亦有「台灣矽谷」之稱。新竹人很多工作在竹科,生活在竹科,下一代甚至也進竹科!竹科耀眼的成就跟新竹市的發展歷史,已經水乳交融、牢不可分。🙏

    回想我畢業剛回新竹當記者,就是主跑竹科線。那時是「晶圓雙雄」競爭白熱化的時期,曹興誠董事長當年意氣風發,風靡一票股東粉絲,帥氣猶如韓國歐巴張東健;而TSMC四個英文字母,更是赫赫有名、走路有風,Morris Chang (張忠謀董事長)是傳奇,竹科人連跟他同英文名都感到與有榮焉!還有蔡明介、黃崇仁、吳敏求、黃安捷等多位竹科企業家,當時跑新聞,親眼目睹這幾位帶動台灣科技產業引領世界的關鍵人物引領風騷,躬逢其盛,台灣科技業的繁盛跟新竹市同步進步發展,風起雲湧,時勢造英雄!💪🏻

    竹科40歲生日快樂!下一步怎麼走?讓新竹、台灣繼續站在世界的高峰?🌍

    👉🏻【成立數位發展部會 】

    #小英總統 在今年連任就職演說時就提到將會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但目前有兩種版本,第一為立委蘇巧慧主張教育部改為「國民教育部」、高等教育併入科技部為「科技及高等教育部」,然後再另成立「數位發展委員會」;第二為成立「數位發展部」,並整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通訊傳播產業與輔導業務、國發會資管處的政府資訊管理業務、經濟部技術處與工業局電資組等業務,交通部郵電司的電信業務,還有為了強化資安,行政院資安處也將升格為資安署後併入。

    未來是強調執行管理功能的「數位發展部」還是橫向整合聯繫功能的「數位發展委員會」,也間接影響竹科歸屬的上級主管機關(國科會)未來的組織改造。

    👉🏻【軟硬整合 『竹科X園區』帶動下一個黃金10年】
    新竹科學園區的硬體競爭力超群,但受限於土地飽和,大廠因應生產線需求向中科、南科移動的趨勢日增,相對的也造成竹科營收成長動能的限制,竹科一路領先的耀眼營收數字,將可能被國內其他園區超越。

    為創造為竹科與新竹市雙贏,新竹市政府將推動中的「竹科X計畫」,連結大新竹地區的「產業與研發資源」、「建置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基地」、「打造生活與文化創新產業園區」三方向的城市計畫;希望以計畫中的「竹科X基地」為啟動竹科「軟硬整合」的心臟,於民國 111 年開始興建三棟大樓。

    雖然占地僅 3.7 公頃,與總開發 1,375 公頃的新竹科學園區差距甚大,但是新竹市將竹科管理局籌設的「竹科 X 基地」視為「立體式的竹科園區」,將聚焦在 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5G(智慧通訊)等科技產業,引進研發設計、資訊軟體及服務、軟硬整合及智慧應用等,預估投資 182.3 億元,創造 2 萬 1 千個智慧產業的就業機會,和 1470 億元的產值規模。可望創造像美國矽谷、西雅圖、新加坡總部經濟(Headquarters Economy)效應,建立適合的產業鏈使台灣軟硬體能共同成長,這將是創造新竹下一個十年榮景的契機。

    👉🏻【面對氣候變遷,未來如何供應竹科能源】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對於園區未來的發展,認為水和電是最需解決的問題,竹科發展需要大量水與電,我想這部分,發展再生能源已經是全球趨勢。台灣西部為天然風電場,運用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展電力,未來第一階段,新竹外海也有0.5GW的風能將釋出,可供應竹科電力使用。至於水的問題;目前已經在南寮規劃緊急海水淡化供應計劃,未來也會在南寮沿海評估興建海淡廠,如此,便不受枯水期影響,運用再生能源供給,合力解決能源問題。

    👉🏻【人才競逐攸關新竹市跟竹科未來】
    新竹市與美國矽谷因為「矽」而結緣。矽谷的「矽」來自半導體的「矽」,而新竹在民國 40 年代,因為擁有矽砂與天然氣等資源,得以快速發展玻璃產業,現在也以半導體聞名,所以新竹市也是「矽」城;矽谷有史丹佛大學,新竹市有清、交大,彼此皆有大學城的研發能量;矽谷有國家級實驗室,竹科園區也有數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再者,位於矽谷的庫比蒂諾市(Cupertino)與新竹市更是締結十四年的姊妹市。

    如此對比,大新竹地區與矽谷的聚落條件類似,但矽谷成功的原因,不只是技術,人才和文化的聚集也很重要,目前,行政院已將「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法列為優先法案,鬆綁國際人才來台工作及居留相關規定,新竹市跟竹科更應該要借重這樣的機會,乘著人才動能,匯流入全球產業發展再出發。

    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結構將重組、經濟板塊重新鏈結,宣示新的大航海時代將到來。新竹市與竹科應攜手合作,牢牢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成為台灣在下一波的智慧革命中取得機會與優勢的艦隊,引領我國邁向數位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竹科40
    #生日快樂🎂

  • 資安專責主管條件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01 20:34:06
    有 5 人按讚


    快分享,不然別人以為我看不懂....(我還真一堆看不懂😂😂😂)

    #新年快樂!時代力量給你 #經濟 政策
     
    時代力量 2020 競選政見:
    經濟正義,公平市場、創新思維、接軌國際、共創全民經濟
     
    #工業區炒作 #建立市場秩序 #新創產業鏈 #數位化 #5G #無形資產鑑價政策 #智慧財產 #太空產業 #經濟間諜
     
    📌杜絕工業區炒作

    台灣的產業發展一大困境就是,工業區、土地住宅炒作太嚴重,讓資源無法投入實體經濟,而當企業真的要做實體發展時,又發現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卻有許多土地閒置無法創造產值。
     
    依經濟部公告,截至今年6月,取得核准工廠登記的只有1.6公頃、建廠施工中的有16公頃,合計僅占所有閒置土地的10%,仍有90%的閒置土地;更荒謬的是,某公司擁有近3000坪的工業區土地閒置不用,卻另外在現址桃園市中壢區的農地上興建違章工廠。
     
    針對杜絕工業區炒作,我們認為應該:

    ➖改革稅制、增加土地炒作成本

    ➖嚴禁一手炒作工業區土地牟利、一手使用農地違章工廠

    ➖抑制金融機構鬆散放貸、助長土地炒作

    ➖新開發工業區土地應堅守『只租不賣』原則
     
    📌建立良善市場秩序

    應該建立良善的市場秩序制度,才能讓競爭更公平、進而讓消費者受益,因此我們認為應該:

    ➖訂定「公益揭弊保護法」

    ➖修正「公益信託修法」

    ➖追回企業於違法期間得到的優惠補助及減稅措施
     
    針對「吹哨者保護」,2017年行政機關就認定這樣的法律有其必要性,2019年行政院也送出版本,卻遲遲無法完全立法。
     
    在台灣揭弊者不僅沒有完整保護機制,有權勢者甚至透過媒體,對吹哨者進行追殺。如果要打破金權政治的結構,就必須打破助長金權的制度。此外,「公益信託修法」也應該修法,許多有錢人將錢投入公益信託,實際上卻當作控股公司使用。這對於多數辛勤上班、按時繳稅的民眾來說並不公平,且這種不合理的制度讓資本家把社會資源導入不正常的地方,無法協助經濟發展。
     
    最後針對「收回違法企業補助」,是時代力量長期推動的方向,呼籲政府應將預算投入更有效益的地方,而不是拿納稅的人去補貼違法企業。企業於違法企業得到的補助和減稅措施,應全數追回。
     
    📌從政府制度前瞻法規到市場策略,全方位強化數位台灣

    ➖創新型態國際合作,以台灣強項製造服務投資世界新創

    ➖深植尖端科技放眼未來20年,培養高階人才邁向研發大國

    ➖以國安培養資安人才,阻卻跨國企業掠奪國家戰略性個資

    ➖增設行政院副院長擔任數位長,改變政府KPI迎向前瞻法規
     
    以色列擅長的是從「0到1」,然而台灣擅長的則是「1到N」,我們認為可由國發會出資設立「台灣製造服務公司」,允許加盟廠商在一定額度內認股,「台灣製造服務公司」與全球65個貿易協會據點合作,幫助全球新創企業將概念商品量產,甚至提供設計服務,提供全世界的硬體新創公司一套完整產製流程,協助他們將「設計」變成「產品」;此種模式的獲利來源並不僅是賺代工錢,而是取得各新創公司股份,瞄準未來的報酬分潤,透過這套模式產生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
     
    在人才方面,應建立新的「研發志願役」模式及國家級的應用科技研發中心,以高於台積電的待遇吸引人才,從事最尖端的先進研發,除了為國家所用之外,未來還可以技術轉移至民間,發展新型態產業。
     
    資安方面有兩大面向:

    國安方面:除了網路第四軍種的攻防之外,民間產業的建立也相當重要。時代力量鄭秀玲委員已提出許多做法,目前行政院已經在規劃執行之中,未來時代力量會繼續監督及更新。

    資料經濟方面:國際創投頭投資Uber公司,並非著眼於計程車資,而是資料價值。Uber 掌握了全國人民的實體行動資料之後,能應用的商業行為非同小可,所以對這類「資訊平台」產業的管制,重要性百倍於當年「運輸業」的管制。
     
    政府應要求:

    ➖資料中心:資料應儲存於本國法律管轄範圍之內

    ➖稅務:金流收受端應設於中華民國法律管轄範圍之內

    ➖個資法:資料之使用應受最嚴格之個資法規管制,升級個資法至GDPR等級,允許個資擁有者選擇是否被儲存運用個資

    ➖勞基法:從業人員之待遇應有保障
     
    台灣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數位強國,單幾位政務官的推動是不夠的,因為新型態產業遇到的問題牽涉各種層面,在制度上必然得進行有效的調整。我們認為未來應增設一位專職的行政院副院長來負責,延聘各部會優秀退休事務官,加上民間人才組成規畫小組,顧公部門推動層級、事務官執行經驗,以及民間的第一線經驗。
     
    此外,過往政府對於前瞻的商業形式反應不夠快,應從全球新創界所投資的對象,觀察潛在的新型態商業模式,並在真正發揮影響力前至少兩年,討論出應修訂的法規、社會影響,提早做足社會溝通及發佈白皮書。政府端也應改變現行KPI觀念,審視產業成功條件,讓法規設計可以預見未來,而不只是解決現有問題。
     
    📌厚植無形及智慧資產,提高附加價值,監督頻譜釋照權利金之使用

    ➖厚植無形資產及智慧財產制度,發展高附加價值產業

    ➖監督頻譜釋照權利金使用,消弭數位鴻溝
     
    根據過去經驗,每10年手機發展會進入新的階段,凡能掌握的國家,產業發展也會提升。可惜的是,台灣在4G的加值應用發展,未能掌握契機,以至於發展網路新興產業與加值服務如OTT與行動支付時,皆不如其他國家,造成數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
     
    5G對於台灣是個全新的機會,有別於4G仍然強調在「人」的使用上,5G因為技術特性(eMB、mMTC、URLLC),可以促成產業轉型與新型態產業開發的應用,例如:AR與VR、智慧城市、能源監測、智慧家庭、自動化駕駛、無人機、工業自動化等;換言之,在5G的時代,更要注重5G與產業的結合潛力。
     
    參考過去4G釋照經驗,與其他先進國家發展計劃,時代力量建議:

    ➖由政府部門領軍,選定特定區域,進行5G實驗特區計畫

    ➖規劃商用測試頻譜免費供業界進行商用實驗、提供新創公司與中小企業5G測試

    ➖推動地方政府與企業界合作,將當地特色與5G結合發展5G生態系

    ➖頻譜應是社會的公共財,針對頻譜得標金,時代力量主張應該回歸公益,以此資金成立發展計劃基金,用來推動國內5G產業發展
     
    目前5G釋照標金已上看七百億,但頻譜是屬於公共財,頻譜標金應作為公共性使用,而不是貼補特定機關或團體。鑑於過去部分4G釋照金淪於「作文比賽」優勝者所使用,而沒有真正使用在公共用途,故時代力量主張5G釋照金要用於符合公共性與改造實驗用途,如公共電視等。
     
    對比全球基於網路、軟體事業的產業變遷,台灣至今仍有許多不合時宜的政策,例如目前銀行貸款仍依據實體資產,造成軟體公司難以取得資金。我們認為台灣應效法南韓的「無形資產鑑價政策」,設置專責單位定期提供並更新鑑價公式,透過資料庫的建立及分析,讓軟體、新興媒體等領域的產品得以被鑑價,銀行也因為可放款的領域擴大而受益。
     
    此外,台灣產業已從過往大量製造的策略,漸漸移轉至小單位網路軟體新創。過去台灣有許多優秀的軟體公司,生產出很多高價值的智慧資產。然而這些資產卻無法被有效鑑價,因此無法以此向銀行貸款。針對新型態的產業,我們也應建議友善的產業環境,包括:

    ➖建立一個專責單位及資料庫,運行軟體鑑價機制,解決無形智慧財產資產之融資困境

    ➖在智慧財產方面設立財產權基金,提供信用保證服務,推動專利商業化,協助產業創新創業之發展
     
    智慧財產的佈局、防禦及貨幣化,對小單位的價值提升或大公司的訴訟就更顯重要。因此,未來台灣必須將「無形資產」及「智慧財產」領域的制度調整成更友善產業的模式,幫助發展新型態的企業。
     
    📌前瞻佈局太空產業政策

    ➖推動《太空法》立法,明訂太空產業發展方向

    ➖提升太空中心層級,成立國家太空總署

    ➖提高太空中心預算、人力編制
     
    日前,美國宣布成立第六軍種「太空軍」,顯見地球外的佈局刻不容緩。未來產業的重點方向已明確,台灣當然不能置身於事外。事實上,台灣的太空產業發展已久,且更是產業再造的關鍵,包括太空中所用的設備、系統集資通訊、精密機械、材料等技術之大成,都是台灣的優勢,許多廠商也早已跟歐美的太空產業合作。台灣不缺優勢,而是缺機會。我們需要投注更多資源,讓廠商投入太空產業,帶動台灣的產業轉型。
     
    因此,在「前瞻佈局太空產業政策」的部分,我們提出兩大方向:

    ➖制定《太空法》:明定太空產業發展方向。民進黨在野時亦曾推動相關法案,科技部也早在2014年就有草案,但至今沒有進展,我們未來將推動落實

    ➖提高太空中心層級:美國的NASA直屬白宮,但台灣的太空中心是科技部下設國家實驗研究院的下設機關,算是三級機關,很難有充足的資源來發展計畫

    ➖提升太空中心預算、人力:韓國的預算是台灣的九倍,科技部自己對立法院做的專案報告,也承認台灣的太空預算相較各國是非常少的,我們希望未來太空中心能夠有更多的預算,來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防止中國竊取高階技術

    ➖主管機關積極查處

    ➖制定《經濟間諜法》
     
    除了積極佈局未來產業,我們也需要慎防止我們的核心技術遭到剽竊。過去這兩年,台灣的核心技術遭到中國偷竊的問題時有所聞,也是主流媒體關注的焦點,例如立委質詢曾指名新竹的「台元科技園區」中,有上百家公司未在官網公布,要求經濟部追查,當時經濟部長沈榮津說已經初步清查,但現在一年半過去,卻沒有看到經濟部公開清查的狀況。
     
    針對中資竊取台灣技術的狀況,我們希望:

    ➖督促主管機關積極查處,定期向立院報告違法中資查處進度:過去阿里巴巴違法來台僅裁罰12萬的狀況,不應再發生
     
    ➖制定《經濟間諜法》:過去遇到相關偷竊技術的案件,都是以《營業秘密法》來處理,定罪率相當低。未來我們希望將台灣的核心技術視作國家核心利益,以刑罰嚇阻中國經濟間諜。

    📌加速調整過時產業法規,打造台灣成為科技實驗場
     
    過去幾年時代力量持續參與協助產業進行法規調適,希望產業發展不要因為一些過時、不合理的行政法規而受到阻礙,有獲取初步成果,未來也會持續推動。同時,對於科技新創產業,從「空氣盒子」的成功經驗,可發現「公私協力」給企業實際「驗證想法」的模式是可行的,因此應擴大推動。未來,時代力量會執行:
     
    ➖Debug小組持續推動法規調適,降低門檻,加速產業效率

    ➖打造台灣成為科技實驗場,除了POC(Prove Of Concept)外, 也可規劃POB(Prove Of Business)原則, 讓政府成為廠商實證的重要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