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
⠀⠀⠀⠀⠀ ⠀⠀⠀
「在這樣的時代很難,心中浮現的理想、夢想和珍貴的希望,只會被殘現實壓得粉碎。真不可思議,我居然還沒放棄所有的理想,我的理想聽起來這麼荒謬不切實際,因為儘管發生這一切,我仍然相信人性本善。在混沌、苦難與死亡的基礎上,我根本無法建立自己的人生我看見世界正慢慢變成一片荒野...
《安妮日記》
⠀⠀⠀⠀⠀ ⠀⠀⠀
「在這樣的時代很難,心中浮現的理想、夢想和珍貴的希望,只會被殘現實壓得粉碎。真不可思議,我居然還沒放棄所有的理想,我的理想聽起來這麼荒謬不切實際,因為儘管發生這一切,我仍然相信人性本善。在混沌、苦難與死亡的基礎上,我根本無法建立自己的人生我看見世界正慢慢變成一片荒野,我聽見轟轟雷聲越打越近,有一天也將毀了我們,我感受到數以百萬人的痛苦。當我仰望天空,卻莫名感覺一切將會好轉,這場殘酷也將畫上句點,和平與安詳再度出現。」
⠀⠀⠀⠀⠀ ⠀⠀⠀
接觸越多納粹迫害之下的書籍文獻與影視作品後,逐漸深刻體會到歷史需要被尊重、被謹記的必要性,我們過去認知中的幾乎都是相當簡略全面的歷史大綱,只存在於教科書上那遠在天邊的國度。但其實,無論普利摩李維、安妮法蘭克、《索爾之子》、《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每個人的故事都只是一個小點,密密麻麻的點集結成線,成千上百條線交織成面,細看之下才會感受到曾經存在的溫度,那斑斑血跡都是暗紅色的生命灰燼。
⠀⠀⠀⠀⠀ ⠀⠀⠀
安妮的故事並非發生於集中營,卻依然逃不出死亡工廠的魔掌,似乎一切盡頭都匯聚於奧斯維辛與毒氣室。1944 年 8 月 1 日星期二,日記戛然停止在這一天,兩年的時間裡一頁一頁銘刻點點滴滴的文字,乘載了生命與希望的重量、孤寂與折磨的啃食,更保留了情緒與感受的真實,每讀一次就像再度活過安妮的人生。
⠀⠀⠀⠀⠀ ⠀⠀⠀
密室的生活何其封閉,危機四伏寢食難安,卻無法阻止陽光灑落臉頰,無法限制雙眸仰望藍天,更無法禁錮希望和夢想的日益茁壯,安妮超齡的筆觸紀錄著小小空間裡八個人種種緊密互動情感流竄,當然也有數不清的自私自利口角摩擦,舉凡外面世界的政治變化、戰爭情況、戰機轟炸都未曾遺漏,遠比拋頭顱灑熱血更駭人的莫屬日以繼夜的精神凌遲、意志消磨,我們彷彿看見一個小女孩日夜盼望重見天日的一刻,以為自由與和平已經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卻發現一步之遙的距離可以是生與死、人間與地獄、希望與絕望的千里之隔。
⠀⠀⠀⠀⠀ ⠀⠀⠀
細微到青少年的情竇初開,也龐大到改變了整個世界,身處不再有戰爭的時代我們無比幸運,多年後再次細讀《安妮日記》後,從內心深處梗上喉嚨的酸楚更能讓人學會珍惜生命的美好,而今我們隨時都能在春意盎然藍天白雲的圍繞下悠然散步,曾經是這位來不及長大的小女孩畢生最大的心願。
⠀⠀⠀⠀⠀ ⠀⠀⠀
後來的後來,曾經棲身在阿姆斯特丹運河畔此棟建築物的八個人,只剩下父親將一切公諸於世,陪伴安妮走完短暫人生最後一程的朋友如此說道:
⠀⠀⠀⠀⠀ ⠀⠀⠀
「如果安妮知道她的父親還在人世,也許還有堅持下去的可能,她過世的時候,距離戰爭結束僅僅只有一個月,那時安妮告訴我,她已經徹底絕望了。」
⠀⠀⠀⠀⠀ ⠀⠀⠀
#安妮日記 #annefrank #annefrankdiary #holocaust #book #books #reading #bookworm #安妮法蘭克 #閱讀 #書 #📖 #文學 #台灣 #taiwan #taipei #書 #閱讀 #皇冠出版 #📖 #📚 #letmesingyouawaltz
貴夫人慢磨機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貴夫人慢磨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高興就好 #背後有前提
#不要讓任何人為你買單
.
最近看到一則熱門新聞,一位年輕爸爸決定賣掉自己價值近千萬的房子跟公司的股份,買一輛價值一百五十萬左右的房車,計畫用五年時間帶女兒環遊世界,上演一場現實中的「爸爸去哪兒」。
.
這則新聞被很多媒體推上了「暖心新聞」系列,也是因為基於當下的社會現狀,太多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都缺失了父母的參與,可能對於他們而言自己的父母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親人而已,所以這個新聞的故事出來,「再不陪她她就長大了」這份感慨還是難免讓人觸動的。
.
可是要知道網路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主發言權,我看到的大部分的評價,都在糾結於「前提是你得有房子」以及「兩年後賣出去的房子升值兩倍,小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是因為沒有學區房,於是只能去讀菜市場附近的小學」,以及還有討論的主題集中在於,孩子年紀這麼小,是否能夠感知到環遊世界的意義?
.
我想起之前看過一集綜藝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做了一次實驗,就是找幾個觀眾上臺,第一個人隨意說起一個話題,然後分別經過幾個人的一一傳達,看看最後一位聽眾得到的資訊跟第一位的差距有多大,其實就想證明口口相傳這件事情的扭曲作用有多大。
.
果不其然,最開始第一個說的故事,是一個男生很喜歡唱歌,後來他談戀愛了,然後自己當歌手,開了一家酒吧,很充實的過著自己日子。
.
可是到了最後一個人描述的故事裡,就變成了一個男生喜歡唱歌,然後談戀愛了,然後失戀了,然後又談戀愛了,最後他結婚了,因為長期坐在錄音棚裡做音樂,人也發福了。
.
就是這六個人之間的當場詮釋,我就感受到了八卦的力量之可怕,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中間有個觀眾把這個男生談戀愛的故事變成了一個已婚男的故事。
.
在被問到為什麼這麼想的時候,他回答說,因為我覺得人只要談戀愛了,就應該要結婚了啊,這很正常不是嗎?人與人的價值觀差距之大,又一次讓我咋舌。
.
▫️我開始意識到,
▫️我們總是習慣的把自己接受到的資訊,
▫️透過再加工,
▫️摻入自己的價值觀理解,
▫️然後再將其傳達出去,
▫️並且這個過程你自己是無意識的。
.
所以你覺得不存在對錯之分,於是當我們聽到一件事情或者聽到一個人的評價時,可能早就跟真相的本源相差得面目全非了。
.
回到前面的這個新聞本身,我一開始也被這份暖心的雞湯標題感動,而後又陷入很多別人的負面評價的漩渦中,後來我發現這兩種想法對我而言都沒什麼用,所以我試著用第三種想法去理解這件事情。
.
一是這個年輕爸爸,在大城市擁有一間房以及公司的股份,按照常理的評判標準,他已經算是同齡中比較優秀的一個,他之所以有如此成果,想必也不是情商會低到衝動處事的人,所以他的這個決定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
二是既然經過深思熟慮,那麼必然跟那些一無所有,純粹為了詩和遠方而窮遊的文青的出發點不同,他或許早就在環遊五年之後關於自己的發展,以及女兒上學等問題的規劃,會有一個大概的預備方案。
.
三是他對自己人生事項的輕重緩和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對於他自己而言,他不僅僅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而且他開始去執行這件事情。
.
所以即使有人擔心年紀很小的女兒感受不到環遊世界的意義所在,但是當她成長之後,透過這五年的影像文字資料,知道她自己的父親在當年做出了這麼一個舉動,我覺得在這個女兒成長的價值觀養成過程中,想必也會讓她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快樂女孩。
.
畢竟她父親所做所為的榜樣已經擺在那裡了,有什麼比身體力行更能對孩子起耳濡目染作用的事情呢?
.
四是有人說,可能這位父親回來後和職場脫節,就業出現問題。
在我看到的新聞資訊中,這位父親在大城市打拚十餘年,開了一家公司,他即使算不上大富大貴厲害之人,可是身為一個老闆的角色,起碼說明他已經不是純粹處於食物鏈最低端了。
.
據說這位父親從事兒童活動企劃的行業,而在這個周遊過程中,他說自己也會尋找商機,遇到很好的專案都會收集起來,至今為止這一路上他說認識了一百多名陌生人,也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在我的思考裡,除非是那種專門的技術職業之人,需要不停的透過重複訓練來保持自己的技藝,否則如果是其他的行業領域裡,生存的本領,思考的格局,以及賺錢的思維,要比手藝是否會生疏這件事情重要的多。
.
五是最後一點,就算很多人酸的,「前提是你得有房子」,這就回歸到本質了,這個世間有資本的人,一旦自己可以在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之外,人生還有其他活法的選擇權利,那麼當然可以理所當然的按自己的意願去做決定。
.
這就像很多人的消費觀不同是一樣的道理,有女生為了一個包包或者一雙鞋子,可以省吃儉用很久,有男生為了喜歡的手辦,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消耗在上面了,有人對吃的很在意,有人覺得吃的方面可以將就,但是一定要有旅行生活。
.
你對於生活事項的不同重視程度,決定了你的理財觀,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生活的快樂程度,這就是為什麼有女生跟我抱怨自己的男友花很多錢購買遊戲裝備,而自己出去旅行要挑一家還不錯的飯店時,自己的男友會覺得非常無法理解。
.
這不是他不夠愛你,也不是他愛自己多過於愛你,而是因為他有在意的部分,你也同樣,你們需要磨合的不是感情誰比誰付出得多一些,而是如何接受彼此的金錢觀,以及延伸到其他方面的價值觀,僅此而已。
.
我身邊的朋友也有著不同的理財觀念,有一開始很早就成為房奴的同事,每個月薪資稍微晚一天發放就會忐忑不安,也有講究生活品質的人,堅決不做房奴,要租好的房子、選擇好的社區,讓自己住的舒服。
.
以前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他們不買房,那麼以後結婚生孩子了怎麼辦?
.
可是後來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因為每一種選擇承擔後果的人,是他自己而已,這跟我自己沒有什麼關係,我也不應該拿著「為你擔憂」的出發點來去評論你。
.
我能夠做的,就是綜合身邊的人所作出的抉擇,當做給自己的參考,然後為自己整理出一個適合我本身實際的生活方案,這才是最準確的思考方式。
.
前陣子有個女生向我借錢,仔細問了一下才知道,她的先生最近辭職了,正在家裡待業,而且不打算馬上找工作。
.
她的先生做的是HR工作,職涯規劃是往人力資源的高層去發展,因為非常喜歡歷史學科,於是覺得在歷史故事裡對於自己從事HR的工作有參考的作用。
.
我問了一下女生,你先生打算在家待業多久?女生回答說,三年。我問,為什麼是這個數字?她回答說,他就想在家積累自己的知識,多看一些專業書籍還有歷史書,然後三年後找一份人力資源總監的工作。
.
我直接回答,他窩在家裡所謂的閉關三年,一復出就要這樣一個高要求的職缺,誰會給你呢?而且重要的是,一個社會人士所需的知識,有時候職場實戰中的經驗要比你所謂的研究學術知識重要多了不是嗎?
.
女生面露難色,果然她最後向我傾訴,我也是這麼跟我先生溝通的,可是他卻反過來說我不支持他……
.
我於是問,那你們現在的狀況是什麼?
.
女生回答,家裡去年幫忙出頭期款買了一間房子,但是已經無力為他們還房貸,她一個月的薪資剛好夠還房貸,這個月他先生沒了工作,生活費就成了問題……
.
聽完這一段之後,我直接回絕了這個女生,我不會借錢給你。
女生很委屈。
.
我說,我幫助別人的原則,一是急需救濟比如資金周轉,比如突然疾病來襲,或者家人有困難。
.
二是我會投資那些我覺得值得投資的人,或者是創業初期的困難,或者是暫時待業需要幫助的上進朋友,我在這些人身上看得到可以信任的還錢規劃,以及我覺得他們都是有奮鬥之心的努力之人。
.
但是按照你如今描述的這個狀況,你的先生在家待業三年,需要你一個人供房一個人養家,然後支持他的夢想,而他這個夢想只是一個HR高層,到那時候還不一定能馬上到達,我這個錢借出去就是個三年以後的無底洞了,而且你三年的房貸是找朋友給你們買單的,試問又有多少人願意做這個虧本生意呢?
.
我又補充了一句,這個跟李安的夫人支持她先生的電影夢是絕對不一樣的,這個投入產出比太不划算了。
.
說完這番話,我本來以為女生朋友會氣急敗壞的要喊著跟我絕交,但是她居然沒有任何要生氣的意思,反而是發呆了一陣子,我終究沒有問她思考了什麼,總之她離開了。
.
三個月後,女生發訊息給我,說她先生還是找了一份工作先去上班了,沒辦法,向其他朋友借錢借到第三個月,再也沒有可以求救的人了,她不需要逼她先生,他自己已經知道下個月就沒有收入維持生活了。
.
我的留言裡有很多人問我,我想去過慢活人生,開一家民宿過此一生,我沒有告訴他們的是,我在旅行路上認識的那些開民宿的主人,無一不是有了很強大的物質跟心理力量支撐之人。
.
如果說奮鬥有所成之後,看盡世間繁華,於是找一間小店讓自己慢下來,這種選擇叫做真正的靜心之旅,那麼那些因為適應不了社會的殘酷節奏而選擇逃避,於是給自己套上一個為了所謂的遠方之夢要歸隱山林,我覺得這樣的人,夜裡也不一定是內心世界可以平靜的那一個。
.
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去生活,前提是不要讓任何人為你買單,哪怕是你父母,如果他們本來就有條件並且樂意支持你的夢想,那是另外一回事。
.
同樣的,當你有了本錢有了選擇的權利,不管你是深思熟慮還是突然想改變當前的生活,嘗試一下生活在別處,你也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和評價,因為只要你高興就好。
.
在這個網路時代,這個新聞裡帶女兒環遊世界的父親,說不定在這五年的時光裡,要獲得的物質上以及精神上的收穫要比想像中多得多。
.
五年之後,很多人還是鍵盤酸民,還淪陷在日復一日發牢騷的生活中,可是他的世界已經離你越來越遠了。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威爾史密斯主演的落魄業務員父親對他的兒子說過一句話,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
.
你要的一切,終究歸於你自己的選擇和努力,當你想要做些什麼但是不知道如何說服自己的時候,那麼這一切的參考前提就是,你高興就好。
.
📖本文摘自《你說的不應該,是我用盡全力的想望》,作者達達令;由 時報出版 發行。閱讀本書:https://tinyurl.com/6ypydhs
貴夫人慢磨機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艾美獎五部不可錯過的重點歐美影集】
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第 72 屆艾美獎(The Emmy Awards)將於美國時間本週日(9/20)舉行線上頒獎典禮,由美國電視學院會員票選出本電視年度(2019/6/1-2020/5/31)最優秀的電視作品。先前曾經發文大致介紹本屆入圍概況( https://is.gd/H58hOr ),簡單來說,在去年大贏家《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倫敦人生》(Fleabag)、《核爆家園*》(Chernobyl)都已完結,連同蟬聯好幾年的喜劇大作《副人之仁*》(Veep)也全劇終,今年的艾美獎瞬間多出了許多空位,同時各個獎項的入圍席次也都擴增1-2席,讓各家好手都摩拳擦掌想要分到一座獎。(延伸閱讀:去年的得獎名單 https://is.gd/DPykRh 、去年的得獎結果分析 https://is.gd/Y8FkRb )
在「後權力遊戲時代」,HBO 積極試圖以《西方極樂園*》(Westworld)、《繼承之戰*》(Succession),以及《殺手進城*》(Barry)分別承襲戲劇與喜劇的招牌。Netflix 則持續穩健多角經營,以《黑錢勝地》(Ozark)和《王冠》(The Crown)為首,輔以優秀的喜劇和迷你劇集,首次超越 HBO 成為本屆入圍最大贏家(Netflix 今年入圍了 160 項、HBO 則是入圍 107 項)。
其他各家也都磨刀霍霍,無論是老牌 AMC/Sony 的《絕命律師》(Better Call Saul)、Hulu 的《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Amazon 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等,都有取得固定的入圍席次(儘管疲態也逐漸浮現)。倒是新參戰的 Disney+ 和 Apple TV+,都分別以《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和《晨間直播秀》(The Morning Show)首季打響名號,取得了令人不可小覷的入圍佳績,未來發展潛力備受矚目。
今年美國疫情仍橫行的期間,電影學院是否會票選出不一樣的得獎趨勢?從入圍者來看,一方面可以看到許多老鳥依然持續入圍,但同時也嗅到一些新的趨勢逐漸開展。比方說,雖然本季我最愛的是《絕命律師》(到了第五季精彩度有增無減),艾美獎卻沒有讓它入圍男主與女配獎項。又或是《使女的故事*》與《美麗心計*》(Big Little Lies)的女主角沒入圍、《這就是我們》(This is Us)只入圍男主角等,都在在顯示了艾美獎對於一些特定的熟面孔已經感到疲乏。這對去年早早播畢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和《美麗心計》等,顯然不是好事。反之,新劇《吸血鬼家庭屍篇》(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憑借新劇《晨間直播秀》入圍女主角的珍妮佛安妮斯頓,以及至去年才打入艾美獎入圍但即將六季完結的《Schitt's Creek》,皆可能因此出線。
由於艾美獎獎項太多,連同技術獎一共有 123 個獎項,在此就不一一細數與預測,而是挑選出五部我認為今年獎季重要的作品,跟大家分享、推薦。
▆
▆
1.《#繼承之戰*》Succession
《繼承之戰》演的是一名媒體大亨與他四名子女的事業繼承權爭奪戰,雖然題材是冰冷生硬的,但始終扣回的母題是親子之間的矛盾依附與認可尋求,以及手足之間的愛恨交織與爾虞我詐。本劇監製之一為《大賣空》、《為副不仁》的導演 Adam McKay,在攝影和調性上依稀可見其寫實的手法。比起其他白領西裝金融劇,《繼承之戰》提供了更多的場景變化(從克羅埃西亞的豪華遊艇,到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等)。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配樂家 Nicholas Brittel 譜寫的主題曲和音樂,更是一絕 —— 鋼琴下行音階呼應了「傳承」的往下意象,管弦室內樂演奏的莊嚴古典樂帶有宮廷的貴族氣息,鋼琴小調和弦進行透露出危機和背叛的隱憂,偶爾再混入嘻哈節奏點綴出現代感。
《繼承之戰》儼然已成為 HBO 繼《權力的遊戲》後的招牌強檔,嚴肅、高雅又令人隱隱生畏、卡司強勁而富有魅力;重點是它不留情面地聰明而狡詐,不一一餵食情節給被動的觀眾,而是鼓勵觀眾與他來場對等的智力較勁,主動探索角色、對劇情產生一定的期望,然後又被聰慧的劇本給將上一軍。觀賞《繼承之戰》就像吸毒一樣,不由自主被捲進去,只為了一次又一次體驗那個情緒的籌賞。
獎季分析:去年《繼承之戰》首季只入圍了五項艾美獎,但由於第二季的節奏和角色塑造都更加精準,挾著不減反增的影評評價和觀眾口碑,使得第二季一舉入圍了 18 項艾美獎,為今年入圍數目第三高的影集。最恐怖的是演員獎項:戲劇類節目的演員獎項總共六項(男女-主/配/客串),《繼承之戰》今年就入圍了九位(兩位男主、三位男配、一位女配、一位男客串、兩位女客串),整體卡司的高一致強度可見一斑。除了演員之外,這部在幕後的製作也非常精良,可以好好準備迎接艾美獎橫掃了。
已獲頒技術獎:最佳劇情類影集選角、剪輯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劇情類影集、男主、劇情類男配、劇情類女配、導演、編劇、配樂
▆
▆
2.《#守護者*》Watchmen
與 2009 的電影同樣取材自同名美國漫畫,9集長度的迷你劇集《守護者》卻沒有太多的牽絆與包袱,而是在既定的宇宙中,走出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故事。這齣九集及完結的迷你劇集,將焦點投射在一個警察必須蒙面自保、白人至上犯罪組織興起、天空還會降下外星烏賊的平行世界,在既有的美漫犯罪與科幻類型中,完美融入了黑人種族平權與跨世代創傷經驗的議題,讓許多觀眾第一次接觸到 1921 年真實在奧克拉荷馬土爾沙上演的黑色華爾街屠殺,瞬間將藝術與今年的社會脈動,緊緊扣在一起。《守護者》提醒觀眾:你看再多天馬行空的虛構故事,都比不上真實歷史來的殘酷與精彩,而且歷史到如今還在重複上演中。
由去年剛以《藍色比爾街的沈默》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瑞吉娜金恩(Regina King)領銜主演,另外還有「刀疤」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近年來最逗趣古怪的演出,整體卡司非常多元,也帶出在劇中飾演多重角色的明日之星:葉海亞·阿巴杜-馬汀二世(Yahya Abdul-Mateen II)。如果有一部劇可以概括代表 2020 的美國現況,那麼《守護者》可能是最好的答案。第六集的一鏡到底回憶/幻覺/歷史再現,可能是今年最出色的電視作品。
獎季分析:《守護者》是一部迷你劇集,卻一舉入圍了 26 項艾美獎,成為入圍最大贏家,著實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在這其中最亮眼的自然是女主角和男配角,在今年的社會氛圍下,最佳迷你劇集也已是囊中物。
已獲頒技術獎: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攝影、服裝、剪輯、混音、配樂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女主、男配、導演、編劇、美術設計、音樂監督
▆
▆
3.《#美國夫人》Mrs. America
由金獎影后凱特布蘭琪主演的《美國夫人》,同樣是一齣九集迷你劇集,篇幅雖短,但是當中女力能量卻爆表。故事講述著美國七零年代,一群婦女在性別政治運動下的對立和角力。但更有趣的是,本片以非主流的手法,將保守派的政治倡議者 Phyllis Schlafly 聚焦為主角,而不是直接將之塗抹為歷史上的反派。主角反對美國《平等權利修正案》、反對墮胎、誓言維護傳統家庭價值,聽起來是否有些言猶在耳?
《美國夫人》有美劇中罕見的大量女性角色,且從主創人、監製、導演、編劇、攝影,到演員,幾乎全部清一色皆為女性。由女性構築、述說的女性故事,說的簡單卻是得來不易。而每一集都以其中一個角色為名,並以其作為該集的敘事主觀人,也讓整個劇情的推動能夠從更多層面和角度來切入。最終,《美國夫人》是一部見樹又見林的女性賦權寓言,樹是每個真摯刻畫且優缺點共存的女性角色,林則是一個歷史上的性別運動,如何緩慢、令人感到挫敗,卻又確實地推動著時代向前進。連同《守護者*》(黑人議題)與《美國外史*》(白人至上法西斯主義),這部大概是今年最切合時宜、與美國川普政權下的時勢(事)最契合的電視作品。
獎季分析:《美國夫人》除了演什麼像什麼的凱特布蘭琪之外,還有一干優秀而多樣貌的女演員,包含此次入圍艾美獎的《鐵窗紅顏》 Uzo Aduba、《美國諜夢》Margo Martindale、Tracey Ullman,以及未能入圍但同樣精彩的蘿絲拜恩、伊莉莎白班克斯、莎拉保羅森等。此次艾美獎《美國夫人》共入圍 10 項,包含女主與三位配角。其中女主不是沒有機會,但應該會被《守護者》的瑞吉娜給搶下,而比較有可能奪獎的,則落在女配。外界普遍看好在劇中飾演美國第一名女性黑人總統候選人的 Uzo Aduba,可能會乘著賀錦麗(拜登的副總統搭檔)的提名風潮順勢摘獎。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女配、選角
▆
▆
4.《#正常人*》Normal People
先前就曾撰文介紹過,《正常人》是今年影集中最令人喜出望外的驚喜小品,沒有之一。這是一部愛爾蘭的小品迷你影集,講述著一對愛爾蘭男女從高中到大學畢業的青春歲月,以及在時光流淌的縫隙中,這對普通而正常的生命如何擦撞出不凡的火花。兩位主角都是銀幕上的相對新人,但卻能夠自在無比的向彼此、向觀眾揭露自己的胴體、自己的真情,以及自己最黑暗的不安全感。這部劇雖然沒有什麼絢爛大場面,角色所遭遇的事物都彷彿你我在家鄉會經歷的那些,但是字字珠璣的台詞能夠牽動人心,且在酸甜的成長滋味中,留下一絲雋永。
從凜寒的北歐,到盛夏的義大利古鎮,攝影、服裝、音樂都極美,觸感也帶有一股新鮮的親暱性。大量旁白堆砌,讓人想到《愛在三部曲》的質感。這部劇在春夏之際從歐洲到美國引起一陣騷動,或許是對於那些曾經或正在歷經這些青春迷惘與情感受挫的人們,格外能引發共鳴。或許我們在 Marianne 和 Connell 身上找到自己、找到一個陪伴,陪伴著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摸索上跌跌撞撞。
獎季分析:儘管在影迷們之間口碑極好,可惜艾美獎並沒有入圍太多項,僅有入圍最佳迷你劇集男主角、導演、編劇、選角。而如果投票會員中有一批忠貞的支持者的話,我認為他們會將票源集中在男主角獎,將之頒給年僅 24 歲的新人 Paul Mescal。雖然這個預測看似大膽,但卻也有前例可循,這個項目(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還蠻喜歡獎勵新人的,比如說去年《別人眼中的我們》的 Jharrel Jerome、前年《凡賽斯遇刺案:美國犯罪故事》的 Darren Criss 等等。因此,《正常人》若不會空手而歸的話,男主角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男主
▆
▆
5.《#壞教育*》Bad Education
嚴格來說,這是一部電影,去年也在多倫多影展首映取得不錯的口碑。然而,HBO 隨之將美國發行權買下,所以這部片在是直接在電視台播出,成為所謂的「電視電影」,也就無法角逐奧斯卡獎。《壞教育》為《良種動物》導演 Cory Finley 的第二部執導長片,改編自美國史上最大樁的公立學校貪污事件。休傑克曼飾演一名德高望重的督學,在長島小鎮的學區中與幾位教職員聯手作假帳,神不知鬼不覺污了上百萬美元。
整部電影的節奏輕巧俐落,配樂和剪輯也趣味十足。演員們飾演乍看無害,卻各懷鬼胎中飽私囊的一群公僕,顯然是玩得非常過癮。休傑克曼的角色本身就帶有外放的作秀感,也讓他繼《悲慘世界》後難得有如此獨挑大樑的表演機會,而他也確實與《老娘叫譚雅》艾莉森珍妮以及《愛情昏迷中》Ray Romano 有精彩的對手戲。整部片宛如迷你版《驚爆焦點》,劇情直接而簡單,雖然少了一點厚度,但娛樂性十足,也拼湊出平庸的邪惡如何在日常中上演,讓我們時刻警惕。在劇中揭發整起醜聞事件的學生記者,由25歲的年輕印度瑞士混血演員 Geraldine Viswanathan 飾演,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潛力新秀。
獎季分析:本片原先在多倫多首映後即傳出休傑克曼的奧斯卡呼聲,可惜最後本片不符合奧斯卡資格,但是他也確實入圍了本屆艾美獎的最佳電視電影和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集類男主角。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應該是《絕命毒師》的獨立續集作品《續命之徒:絕命毒師電影》。然而,那部片終究還是太仰賴其前作的重重包袱,因此不一定能夠脫穎而出,《壞教育》則是一部比較容易入口的大眾作品。男主角部份,大概會是休傑克曼、《守護者》傑瑞米艾朗、《正常人》Paul Mescal 三強之爭。如先前所述,我會押《正常人》Paul Mescal。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電視電影
--
註:本文標記「*」者,皆可在 CATCHPLAY+ 訂閱「雙享無限看」方案觀賞,連同 20 多部入圍本屆艾美獎的優秀影劇作品全都收錄。若想要補上追劇進度的,這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平台,HBO GO 和 CATCHPLAY+ 艾美獎好劇一站匯集就在 CATCHPLAY+!
🔥了解更多方案與優惠請點此
👉 https://bit.ly/3c4z6Sj
#艾美獎好劇一站匯集 #CATCHPLAY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