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貨物安全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貨物安全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貨物安全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貨物安全帶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Starman 資本攻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

  • 貨物安全帶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23:14:02
    有 336 人按讚

    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 貨物安全帶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12-13 19:50:04
    有 499 人按讚

    [試車報告] Toyota Sienta 1.8L 七人尊爵版 貼心綠色小精靈
    4K UHD: https://youtu.be/xhilp5cf7Yw

    如果曾經至日本旅遊,那各位對於日本路上許多懸掛黃車牌,造型多為方正的K-Car應不陌生;在日本特殊的車輛法規下,K-Car雖動力不強,然而,不論載人、載貨皆足以應付日常所需,可說是都會車的最佳典範。

    在環保觀念更為普及,且為了盯緊荷包的今天,台灣總算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購入小型車,因此,這回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車款,它就是一輛車身小巧,宛如一輛大K-Car,但載人與空間更為豐富且多變的Toyota新星-Sienta!

    活潑小精靈

    還記得在參加Sienta公辦試車的前一天,我們在高速公路就碰巧遇上了一連數輛的拖車,上面就載滿整車的Sienta,在鮮艷的車色下,那畫面顯得相當可愛!

    從車輛外觀看來,相較於前輩Wish,Sienta同樣擁有子彈型的車頭設計,不過,除了車身尺碼更為嬌小,Sienta也擁有更為俏皮、動感的外觀造型,不論是以曲線勾勒出的後滑門,還是帶著[淚線]連結保桿的頭尾燈,都大膽地採用新式日本時尚,擁有相當適合年輕族群的活潑設計! 再加上僅4235mm的車長,小巧的Sienta僅需5.3米的空間即可完成迴轉(16吋輪圈版為5.7米),對於市區繞行可說是極為輕鬆!

    另外,因我們試駕的為尊爵版車款,故外觀配備更為豪華,諸如LED頭尾燈、LED光條定位燈、尾門鍍鉻飾條、16吋鋁合金輪圈,以及右側單邊電動滑門皆列為車款標準配備,至此,有些朋友應會開始感到懷疑,僅有單側電滑門,是否也意味著這輛車少了些貼心呢?
    事實上,就算是無配備電滑門的左側,Sienta的後門同樣具有車門自動吸附功能,因此,不論老、小在關閉車門時,僅需將車門拉至定位,不再需費力的將車門用力闔上,而具備電滑門的右側,更是為日常車輛靠邊時的上下貨、載人再添便利!

    不過,這樣的車體設計再搭配主打的樂活綠車色後,雖然Sienta真既可愛又吸睛,然而卻不是每位車主都能接受,因此,Toyota亦有推出紅色,以及適合低調車主的黑、灰、銀、白四色。

    溫馨便利

    跨入Sienta的車內,過程一點都不令人感到費力,原因在於,因Sienta僅有著33公分高的車側門檻,就算是身著短裙的女性朋友也不必擔心走光,在前座,除了雙環式自發光儀錶與數位行車資訊幕齊備,Sienta的車艙配色同樣十分繽紛,由黑、橘、米三色搭配而來的內裝讓人在進入車室後便感到十分活潑,一揮以往設計較為單調、重塑膠感的內飾,使人不禁感到愉悅!

    而說到Sienta這輛車最為突出之處,便是它小巧的身形卻得以提供7人座的設定!
    在七座模式開啟後尾門後,Sienta依然可裝入小家庭每位成員的輕便行李,而若將第三排座椅傾倒,並收折至第二排座椅之下,置物容積即可提升至977L,要是進一步連同二排座椅也向前翻折,Sienta這輛小車就能一次吞下1764公升的貨物,再加上僅505mm的尾廂門檻高度,就算想輕鬆並排納入三輛自行車,也不成問題,由此可見這輛小車靈活且驚人的載物胃口!

    針對乘客部分,Sienta除了擁有後座冷氣出風口,它的第二排座椅還能提供最大36度的後倒角度,為想來場好眠的乘客提供最佳的舒適品質,而若想觀賞沿路景致,Sienta每排漸高的劇院式座椅讓所有乘客都能避免被前方乘客遮蔽視野,令每人都可享受旅程中的美景。 此外,面對全車7人的各種隨身物品,Sienta從副駕駛座的上下手套箱、置杯架、中控台側邊置物盒、提袋掛勾,到二三排座椅旁的置物架與杯架,全數加總後,車內共有多達16項貼心置物空間,讓全車乘客隨身物品皆能隨手放置,便利性可稱驚人!

    另外,我們試駕的車款因為七人座尊爵版車款,Toyota另有推出選配的旗艦套裝,其中除了包含HUD抬頭顯示器、停車雷達與倒車顯影系統,更囊括了雙側電動滑門與車側簾式氣囊,對於購車預算較為充足的買家而言,如果已經打算購買頂級七座車款,那也不妨考慮此組套件,畢竟雙側電滑門既可再將便利性提升,車側簾式氣囊還可為全車乘客帶來更為周全的安全防護!

    貼心安穩

    安全配備部分,通常來說,這部分不外乎車輛的主被動安全裝置,不過因為Sienta在後座車門採用滑門的設計,其實也可為安全提升些許,原因在於滑門開啟後,它僅會增加車身側邊寬度22公分,相較於傳統側開門動輒3、40公分的側邊展開長度,在市區停車後,就算後座兒童在未注意後方來車的情況下直接開啟車門,也較不易使後方來車難以閃避而追撞而上,更重要的是,就算將Sienta停於台北市許多狹窄的停車格中,兩旁乘客依然可輕鬆的下車,不必擔心車門未能完全展開,而須用鑽的下車。

    七人尊爵版車款除了標配雙前座氣囊、側氣囊,除最為陽春的五座1.5L車款之外,不論是車輛穩定系統、循跡防滑控制、上坡起步輔助、煞車優先、煞車輔助、DSC檔位誤入動力限制系統等皆列為標配,主動安全配備已顯得充足,只不過,唯一令我們感到缺憾的,便是前座側氣囊竟僅列為旗艦車款標配,感覺Toyota竟在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前止步,令人不免感到遺憾。

    輕巧近人

    Sienta除了入門的五座車型搭載1.5升引擎,其餘皆配置名為2ZR-FAE的1.8升四缸引擎,擁有Dual VVT-i進、排氣連續可變氣門機構及可變氣門揚程搭配,擁有140hp的最大馬力及17.5kgm的最大扭力,由於車重僅有1365kg搭配Super CVT-i無段變速箱,油門反應比想像中來得輕快!在滂陀大雨下進行0~100km/h加速實測,雙人乘載情況下,最佳成績仍有11.6秒,就家庭用車而言,其實表現已有相當的水準,重點是,踩踏油門的瞬間,感覺引擎運轉是輕快的,而且沒有奮力嘶吼的吵雜聲,整體精緻度也有出色的表現。

    我們試車當天,大雨彷彿用倒的,但惡劣的天氣,更能試煉車輛的操控性能!Sienta的懸吊結構採前麥花臣、後多扭力樑+拖曳臂的設計,阻尼配置其實與Altis有點接近,屬於反應俐落、直接的微硬朗,而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車輛劇烈操駕時,懸吊能夠發揮應有的支撐性,又不會出現晃動,同時也能夠清楚地將車胎與路面反應,清楚地回饋給駕駛者,搭配EPS電動輔助方向盤,轉向反應雖然輕盈,但不會覺得路感模糊,而這樣的設計,應該也會受到女性車主喜歡。

    由於公辦試車的路線以濱海公路為主,為了體驗一下操控潛質,我們從福隆繞進106線道,在蜿蜒的道路下高速前行,Sienta開起來的感覺要比一般MPV或轎式MPV來得靈巧,通過高速彎道也不必收油,甚至可以持續全油門加速,4235mm的車長,感覺像是駕馭一輛掀背車,雖然駕駛坐姿較高,但底盤重心低,可以無懼濕滑,仍然展現沈穩的一面,可以得心應手地駕馭多人乘載功能的轎式MPV。

    TCar短評

    Sienta是一款讓人耳目一新的轎式MPV,充滿設計巧思的收納空間,能夠以最小的車體,達到最大的乘載目的。

    試駕車款為頂級的尊爵版車型,原廠又額外選配左側電動滑門、抬頭顯示器等配備。其實,消費者未必需要如此的滿配,即使手動側滑門,車門快上時,同樣具備吸附功能,再加上車門輕盈好開關,手動操作也很方便。

    至於,動力及操控表現上,配上1.8升引擎的Sienta,其實保有輕快、靈活的駕控反應,即使女性車主,也能輕鬆駕馭,也不會覺得方向盤重手、費勁,是一輛適合休閒、玩樂的多功能車款。

    Toyota Sienta
    引擎型式 1798c.c. L4 DOHC 16V
    最大馬力 140hp/6200rpm
    最大扭力 17.5kgm/4000rpm
    長寬高 4235x1695x1675mm
    軸距 2750mm
    車重 136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後 195/50R16
    國內售價 88.9萬元起

    主要配備:
    16吋鋁合金輪圈
    鍍鉻車尾飾條
    雙側滑門(附自動吸附式車門)
    右側單邊電動滑門
    LED Bi-Beam投射式頭燈(附自動水平調整)
    LED光條式定位燈
    LED尾燈
    Smart Entry車門啟閉系統
    Push Start引擎觸控啟動系統
    全彩TFT多功能資訊顯示幕
    真皮三幅式方向盤/排檔桿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HAC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DSC檔位誤入動力限制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倒車雷達
    雙前座束力限制預縮式安全帶
    雙前座SRS氣囊
    雙前座車側SRS氣囊

    TOYOTA Taiwan TCar 葉明德
    #Toyota #Sienta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 貨物安全帶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7-23 18:50:00
    有 140 人按讚

    [試車報告] Toyota Sienna 美式豪情
    4K UHD: https://youtu.be/D3Gh5j0sKYQ

    對於住在美國的朋友們來說,Toyota Sienna應是許多家庭的平價MPV選擇,進口來台後,Sienna的身價卻上漲突破兩百萬元大關!
    但在和泰汽車尚未進口此車款前,許多苦無門路的車主們卻早已尋求貿易商另行引進,到底為何眾車主們非Sienna不買? Sienna究竟又有何魅力? 就讓TCar為您說個分明!

    豪華巨獸

    在和泰尚未正式引進之前,其實Sienna在街頭的能見度仍持續攀升,雖然我們並非初次見到實車,但領取了車鑰匙後,我們見到這輛車的第一印象還是覺得:‘‘ Sienna真的是輛好高好大的MPV呀! ’’ Sienna的車身固然採用MPV車款的標準線條,不過本次試駕的Sienna Limited頂級車款除配備HID頭燈與18吋輪圈,更配有鍍鉻裝飾的霧燈、後牌照框飾條以及水箱護罩作為妝點,外觀顯得更為貴氣。

    豐富享受

    乘車出遊時,Sienna除擁有便利的電動尾門以及車側滑門,第三排座位旁還具備電動蝴蝶窗,即便車輛久停於豔陽下,上車後只要將蝴蝶窗開啟,僅需經短途行駛,車內的熱氣便可快速逸散完全!
    路途中,乘客除了可享受舒適的座椅、寬裕的車室以及後座獨立調溫空調,Limited車型更搭載了藍光播放器以及附16.4吋螢幕的後座影音娛樂系統!若想更加貼近自然,前後雙天窗也可為車內帶來夏日的豔陽與徐徐涼風!

    多變空間

    置物空間部分,除眼鏡收納盒、手套箱與各排座椅旁的杯架一應俱全,Sienna中央扶手下方的收納盒空間相當可觀,此外,扶手後方甚至可向後拉伸,能再延展出一個足以容納後背包的大型置物底座!
    將尾門打開後,可以發現Sienna尾廂置物空間極為下凹,置物容積已十分出色,但特殊的空間設計其實還有另一功能!如欲運載形狀多樣或大量的貨物時,Limited版本車尾上方配備第三排座椅的電動收摺開關,僅需數秒內即可將第三排座椅完全收入尾廂凹槽中,以提供全平面且寬廣的車尾載物空間!

    飽滿動力

    為了驅動車長超過5米的龐大身型,Toyota Sienna採用了3.5升V6引擎作為動力,這具2GR-FE 引擎擁有266ps/6,200rpm與33.9kgm/4,700rpm的最大動力。拜豐沛的動力所賜,縱使車重超過2噸,Sienna無論在市區走停或遊走於起伏的山坡皆不顯重拖,經TCar實測,Sienna甚至僅需9.9秒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實已躋身高性能MPV領域!

    沉穩性格

    載著全家出遊時,Sienna的方向盤輔助力道適中,就算是女性駕駛也可輕易駕著這輛大型MPV於窄巷中迴轉,而在車速提升之後,輔助力道則會略為減緩,雖然手感稱不上重手,但已可有效消除高速行駛時的轉向模糊感,為駕駛帶來更多駕馭信心!加上BSM盲點偵測警示系統的輔助,駕駛這輛大型MPV並不會令人感覺膽戰心驚!

    另外,因Sienna的懸吊阻尼調整適切,既能在崎嶇路面吸收車體碎震,高速過彎時也不會產生過大的側傾,加上低重心的車體,開在蜿蜒的山路中,就算輪胎在可觀的車重摧殘下頻頻發出哀鳴,但仍未產生明顯的轉向不足,Sienna的動態表現可說相當沉穩且易於掌握!

    TCar試車短評

    如以豪華車款的標準看來,Sienna稍嫌可惜之處在於儀錶中央資訊幕採英文顯示,且時速錶外圈採英制設計,駕駛時得格外注意車速,此外,在空調風量較大,且後座冷氣出風口關閉狀態下,有時百葉縫隙間會產生風切噪音,這也是另一不甚完美之處。
    雖然Sienna的內裝配備稱不上極度奢華,但整體而言仍屬相當實用且便利,加上飽滿的動力、穩定的底盤與多項安全防護系統,確實不難了解先前大批車主決定委託貿易商引進Sienna的原因! 至於220萬起的售價究竟值得與否,就得視個人的需求以及對Sienna的喜好而定!

    Toyota Sienna (Limited車型)
    引擎型式 3456c.c. V6 DOHC 24V
    最大馬力 266ps/6200rpm
    最大扭力 33.9kgm/4700rpm
    長寬高 5080x1985x1790mm
    軸距 3030mm
    車重 214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後235/55 R18
    國內售價 285萬元起

    主要配備:
    HID頭燈
    LED日行燈
    前後雙天窗
    電動尾門
    電動側滑門
    電熱方向盤
    真皮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椅
    真皮4向電動調整副駕駛座椅
    第三排座椅電動收折功能
    JBL 10具揚聲器立體環繞音
    後座影音娛樂系統
    花粉過濾裝置
    3區恆溫空調 (雙前座+後座)
    定速巡航系統
    PCS 預警式防護系統
    VDIM 車輛動態管理系統
    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C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BSM 盲點偵測警示系統
    AHB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
    RCTA 後方車側警示系統
    EBD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AS 煞車輔助系統
    TPMS胎壓偵測警示系統
    雙前座SRS氣囊
    雙前座椅側SRS氣囊
    車側簾式SRS氣囊(延伸至第三排)
    駕駛座膝部SRS氣囊
    前乘客座椅防護SRS氣囊
    雙前座WIL頸椎傷害緩和座椅
    雙前座束力限制預縮式安全帶

    TOYOTA Taiwan
    #toyota #sienna #mpv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