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財金所自讀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財金所自讀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tyshowman (破骨頭)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從0開始的自修財金所準備心得時間...
財金所自讀 在 Emily ??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17:19
大一的我只要一想到國文,就覺得頭痛。 除了台大的國文課並不容易選到以外, 國文在國高中階段也從未引起我的興趣。 國文老師總是拿著教師手冊照本宣科, 字音字形、註釋、修辭、默書, 千篇一律的内容讓人厭煩。 大一的兩個學期初, 在系統上填滿了20個志願序, 還是沒有被分配到國文課, 所幸寄給教授的E...
背景:
我是海洋大學商船系的應屆畢業生
(就是前航海系,我被商這個字騙進來,實際上跟商一點相關都沒..)
雖然我考研究所有點是追隨大眾趨勢,但既然要考,就選擇自己最有興趣的去拼~
於是就踏進了死亡之組之一的財金所
起初要準備時又覺得補習太麻煩又花錢,買書自修方便又輕鬆
所以開始了我自己都不確定行不行的通的考試之路XD
雖然最後出來的結果不怎麼樣= =
但有鑒於自修加跨考的心得不多,就分享一下囉
---------------------------------
我總共報了5間
成績:
政大國貿 進口試,面試掰
成大財金 掰
中央財金 掰
中興財金 備12
中山財管 備19
沒一間正取真囧...
---------------------------------
準備過程:
一開始我經濟 統計 財管的相關知識都是0
從去年7月開始準備,到考試總共歷時8個月
差不多一天讀7個小時左右
經濟讀了4個月 統計1.5月 財管1.5月 最後1個月三科一起複習 (很爛的分配 不要學)
這樣的結果是,這5間學校我大約都靠經濟拉分,但統計出難一點的話就直接掰
因為只有1.5個月的分配,大概只有較基本的題目會作
且這些學校的經濟其實都沒考多刁鑽,大部分都挺基本的
所以各位在讀的時候,建議能先分配一下深淺比重
不然就算讀的時間比別人久,可能也會因此丟掉蠻多分數
尤其是沒基礎的人(例如我),光要在這8個月內全部自己硬幹完就很吃力了
所以分配時間就更加重要
另外很建議大家組讀書會,還有找到專門能問的人比較好
我本身是沒參加過讀書會,一堆問題也都是自己搞了半天才弄懂
連去問學校老師都懶=.=
這樣的優點是讀通了以後會特別熟,缺點是會浪費不少時間
-----------------------
經濟方面,我用的書是楊雲明的個總經,還有高勝銘的四本經典題型
我先把楊雲明的書看過了兩遍,並且作了一份筆記,然後再把題庫做完
最後再整理一份不熟部分的筆記
高勝銘的題庫我覺得對自修者蠻重要的,題目雖然多,但是做完以後能鞏固不少觀念
我是做過覺得比較重要的題型就打個記號,往後複習時再回來看一遍
而發現有比較重要的觀念就直接寫進筆記本
我也不知道這邊要打什麼,歡迎站內信問我問題
統計方面,我買了林蕙玲 陳正倉的教科書來看,
但沒看多少就把他擱置了,就開始看張翔的題綱契領學統計
看完一遍就直接開始做700題
統計這科我覺得很難上手,自修來說,我覺得比經濟還難懂,也許是數理能力不太夠
我統計也考的不怎麼樣,就不多加著墨
財管方面,我認為是三科最好上手的一科了
我買了張永霖的重點整理跟兩本經典題型
確實的讀完跟做完題型,其實就差不多了,最後再複習一下觀念,應考就沒問題
------------
最後,我是覺得補習並非必要,由於可以省下大部分時間來自己念
只要自己能夠讀的懂的話,就自己念,印象也比較深刻
補習班對我來說只是提供能問的平台吧(非戰,我沒補過其實不太清楚)
其實雖然沒有正取,但中興跟中山兩間有看到名字其實蠻開心了
畢竟也是都考贏了800多人,代表我應該也有一點料(雖然離真正高手們還有不小段距離)
也就是說自修跨考雖然有點累,但絕對是行的通的一條路
就給沒補習的人參考參考囉~ 感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2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