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財團法人董事長連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財團法人董事長連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財團法人董事長連任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忙?盲?茫!---蔡政府執政五年教文體育政策總檢討記者會 壹、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貳、時 間:民國110年5月12日(週三)上午9時30分—10時30分 參、地 點:國政基金會 101會議室(臺北市杭州南路1段16號) 肆、主 持 人:高永光(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 ...
財團法人董事長連任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忙?盲?茫!---蔡政府執政五年教文體育政策總檢討記者會
壹、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貳、時 間:民國110年5月12日(週三)上午9時30分—10時30分
參、地 點:國政基金會 101會議室(臺北市杭州南路1段16號)
肆、主 持 人:高永光(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
伍、與會來賓:
學者專家(依姓名筆畫順序)
李永萍(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陳振貴(實踐大學名譽教授)
段心儀(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
黃志雄(中華奧會執行委員)
陸、討論題綱:
一、教育政策
(一) 十二年國教108課綱上路近兩年,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素養、多元入學方案、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數位資訊課程、雙語教育、性平教育等議題。
(二) 私立高中或大專校院經營陷入困境,面臨轉型或退場的情況,亟需政府依法協助與輔導,然政府不思完備《私立學校法》,反而疊床架屋,另於106年及109年分別訂定《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及《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等兩草案,五年來讓私校相關的教職員工、學生及家長戒慎恐懼。
二、文化政策
(一) 蔡政府2020年連任後,將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列為優先審議法案並三讀通過。此案爭議極多,諸如藝術品拍賣採分離課稅,可能造成打壓本土藝術,並為富人減稅開方便之門;又如規定藝術補助可另委託法人團體辦理,放寬公共藝術定義等,更可能方便政治干預藝術,破壞藝文生態。
(二) 李永得就任文化部長後,積極推動所謂「國際影音平台」,實為大外宣。此業務過去政府推動過,結果吃力不討好,為何要重蹈覆轍?
(三) 蔡政府擬將故宮從二級降為三級,臺灣文學館及臺灣歷史博物館從四級升為三級,這到底是專業考量還是政治考量?
三、體育政策
(一) 蔡英文大選及上任後提出的體育政策:例如:體育經費倍增;體育行政優化,成立行政院體育發展政策小組;制定體育團體法,健全體育團體組織功能與環境;主動辦理國際主流運動邀請賽等,迄今的落實情形?
(二) 備受質疑的體育施政項目:例如:運動產業紓困振興方案效果不如預期;國家隊培訓待遇面臨不少問題;體育經費編列失當等,是否影響國家體育事務的推動?
四、其他教育、文化或體育政策檢討
財團法人董事長連任 在 涂醒哲 Dr.Tw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久違了朋友
自從2018年離開嘉義市政府以後,粉絲專頁就暫時停止更新,不過我也知道,有很多好朋友都很關心我的近況。
選舉連任失利,朋友問我:「是不是政治再見,專業再現?」其實對我來說,政治是眾人之事,如同我卸任市長時寫下:「緣盡情未了」,對民眾福祉和社會公益的關心,這輩子是不可能說再見的。
因此,我回到公共衛生與醫療專業上,繼續拚健康!在 DCB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擔任董事長,主要目標就是將生物科技產業化,我將陸續寫文章和大家分享,對於健保、生技、產業、疫情和國際事務的想法,也歡迎來和我交流。
同時,我接任 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董事長和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TAIUNA) 理事長,期望為愛滋病防治和台灣加入WHO及聯合國盡一番心力,這是我不變的初衷與堅持。
在此和大家說聲:我回來了,未來在這裡持續和你碰面!
財團法人董事長連任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領6萬是酬庸,領12萬是慈庸,是不是酬庸的標準,不是民進黨說了算。>
前一陣子台北市前副發言人「學姐」黃瀞瑩回鍋北市任職,月薪6萬元被綠營網軍酸爆,民進黨民代也藉此圍剿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柯藉此酬庸之前出任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黃瀞瑩。如果「學姐」領6萬是酬庸,那領12萬的慈庸又算什麼?
時間再往前拉一點,去年總統大選選情正熱時,高雄市府市政被民進黨用顯微鏡檢視,上至市長辦公室主任,下至觀光局秘書,都被綠營稱為酬庸,如今游錫堃聘洪慈庸,除了因為蔡英文總統在立委選舉時不斷拉抬洪的選情,另一方面洪慈庸與游錫堃、交通部長林佳龍的正國會系統交好,是洪能從「酬庸」變「慈庸」的關鍵。
前年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大敗,其中被國人厭惡的主要原因就是民進黨的分贓文化更勝國民黨,從2016年民進黨第一次完全執政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內到國外,從公部門到各基金會,民進黨把這些位置分好分滿。如果民進黨用人唯才,自然不容外界置喙,但這些年來我們屢屢看到民進黨安排過氣政治人物出任國營事業董事長、出任各種基金會或財團法人的負責人,又何曾見過民進黨為此反省?
如果今日洪慈庸是如柯建銘一樣是九連任立委,當柯沒有繼續擔任立委,游錫堃聘請柯建銘擔任立院顧問,月薪給20萬都不過分。從另一個角度想,若今天國民黨在立院還是多數,國民黨籍的立法院長聘請落選的黨籍立委顏寬恒出任立院顧問,民進黨豈會輕易放過這個人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