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161的網紅葉大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很喜歡看雅琳在壹電視製播的專題報導,在新聞媒體爭相削減預算的同時,雅琳仍能堅持製作許多有深度與高品質的報導,令人敬佩。 今年四月底,她接受內政部委託製作空勤總隊專輯,受到許多惡毒的批評與謾罵,甚至有人當面無理的指責攻擊,使她痛不欲生,至今仍有不知情網友拿當初錯誤的訊息與假新聞批評她,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上一堂很有事的印尼學:是隔壁的窮鄰居,還是東協的老大哥?」介紹 訪問作者: 何景榮 內容簡介: 說到印尼,你首先浮現腦海的是什麼? 東協?印傭、移工?沙嗲?峇里島? 或者是……一片空白?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國,還是台中港的第一大進口國! 印...
-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13 22:00:11本集主題:「上一堂很有事的印尼學:是隔壁的窮鄰居,還是東協的老大哥?」介紹
訪問作者: 何景榮
內容簡介:
說到印尼,你首先浮現腦海的是什麼?
東協?印傭、移工?沙嗲?峇里島?
或者是……一片空白?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國,還是台中港的第一大進口國!
印尼人更是目前台灣人口占比最高的外國人!
身為台灣人,我們真的必須好好認識這個東協鄰居。
跟著「最了解印尼的台灣新二代、靠印尼脫魯的台灣囝仔社會學家」何景榮,
揭開印尼的神祕面紗、不可思議的各種面向,
以及台印之間動人的連結與故事!
搞懂印尼有多重要?
2002年就有媒體報導,印尼的丹堤咖啡有246坪,鼎泰豐五家有五種菜單。創造「金磚四國」一詞的前高盛投資公司首席經濟顧問歐尼爾,於2014年再提出「薄荷四國」,其中就包含印尼。2018年,已有2000家、2萬人左右的台商布局印尼市場;政府更計畫2020年在印尼設立台商專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預測,印尼的GDP在2023年將躍升為全球第六!
你知道嗎?這個東協鄰居,正與台灣發展出越來越緊密的關係!
台中港高度仰賴印尼進口的天然氣,印尼則倚賴台中輸出的工具機;印尼人目前是台灣占比最高的外國人,台印跨國婚姻下誕生的新住民第二代,早已不計其數,而印尼在台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數量和規模都位居第二。在文化上,台灣和印尼更有著親切的連結,不只是台劇和珍奶、雞排在印尼爆紅,你到印尼旅行也不用怕餓死,因為許多印尼食物的發音,幾乎跟台語一模一樣!
以前你不知道印尼很正常,但看了這本書,若沒有眼界大開、笑著流淚大喊「台印一家親」,那就很反常了。
無論你是單純愛看故事的人、印尼台商、正在學印尼語、準備去印尼玩的讀者,或只是想提升國際觀,何景榮的專業印尼觀察都能滿足你的需要。他擅長以武俠劇般的筆法,結合幽默鄉民口吻,用台印混血的雙眼,為你展現這片不可思議的新天地,無難度拉近你與「萬島之國」印尼的距離,除了知識滿載,更能摸清楚如何跟印尼人交陪、交朋友!
作者介紹:何景榮
印台客(最了解印尼的台灣人)
麻辣人氣教授
十大傑出青年
印尼媽媽、台灣爸爸的印尼在台新住民第二代。自詡為「最多穆斯林朋友的基督徒」「最了解印尼的台灣人」,擅長「三秒觀察,立即辨識東南亞移工各國國籍」,頻繁受邀到各單位、學校,到處演講關於印尼的一切,聽眾總是讚不絕口。
早在1970年代,亞洲武打片熱潮襲捲東南亞國家時,負責電影拍攝業務的印尼籍何媽媽,與台灣籍的何爸爸在峇里島片場邂逅,譜出異國戀曲。跟著媽媽在說母語的環境下長大,何爸爸又在國營事業技師退休後擔任大樓管理員,也讓何景榮從小看見勞工的辛勞與偉大!
出生於印尼雅加達,三個月後與家人返台定居,在台灣受教育、成長。曾自言:「人生就像在打怪,每次看到歧視或瞧不起我的人,就像開始一個新的關卡。」為了扭轉社會對新住民第二代的歧視,一直以來以當「人生勝利組」來證明新二代並無學習障礙。從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畢業後,考取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和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2016年取得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社會學博士,同年當選第54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一路上獲獎無數,是辯論比賽冠軍暨最佳辯士、優秀學生第一名、外交特考第一名,也曾在德國杜賓根大學和泰國暹羅大學當訪問學人,在財團法人賽珍珠基金會擔任特聘顧問。
南亞海嘯期間,接受台北市政府委託,協助印尼受災戶導入教育資源。也曾經配合美國海巡署與中華民國駐美外館,出海營救受困於美國領海、我國籍漁船上的多位印尼漁工。Dcard網站上的紅人,被網友評比教學認真、有趣,學生也打出將近滿分的課程評鑑認證。曾為「獨立評論」「換日線」的專欄作家,目前為逢甲大學通識中心的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移民研究、全球化研究、印尼文、伊斯蘭與穆斯林文化、東南亞新創產業/電子商務、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
期許平反台灣人對東南牙人矮人一截的刻板印象,堅信所有在台新住民二代,都像同樣身為新二代、在印尼長大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有著跨文化的先天優勢與出人頭地的未來。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很喜歡看雅琳在壹電視製播的專題報導,在新聞媒體爭相削減預算的同時,雅琳仍能堅持製作許多有深度與高品質的報導,令人敬佩。
今年四月底,她接受內政部委託製作空勤總隊專輯,受到許多惡毒的批評與謾罵,甚至有人當面無理的指責攻擊,使她痛不欲生,至今仍有不知情網友拿當初錯誤的訊息與假新聞批評她,讓我相當不捨。
壹電視當時為了平息風波,第一時間致歉後就不再播放,但事後經衛星公會查明『壹電視與陳雅琳小姐並無任何違反新聞專業倫理之情事』(註1);媒體觀察基金會更聲明:『謹向壹電視及陳雅琳小姐致歉』(註2),還原事發經過,帶有情緒與錯誤的假訊息是主因,使得原本一樁美事,最後竟成為政治事件,令我對雅琳、內政部長、農委會林務局、空勤總隊及壹電視等單位的長官與承辦人員,感到深深的抱歉。
特別是空勤總隊的弟兄們,在平日的訓練裡仍為保育盡一份心力,而且為了這趟額外的野放任務,還被要求降落在危險度更高的停機坪上。好在,他們平時訓練精良且備有縝密的行前計畫,最後才能讓這趟任務上所有的人 – 當然還有可愛的南安小熊,平安的完成野放後,安全返航。雖然現在說來真的晚了,但我還是要向各位辛苦的空勤弟兄表達感謝之意。
雖然 7/14 會員大會我選擇不續任理事長,只掛名「名譽」理事長的職務,其他還有 趙永清 監察委員及 蕭美琴 立法委員 兩位理事也決定捨棄理事一職,但我們愛護台灣黑熊的心沒有因此改變,未來將以志工的身份持續關注。生態保育這條路上,我們永遠不缺朋友,雖然雅琳與我因為誤會而相識,但卻因為相識而相惜。希望雅琳未來能繼續透過鏡頭的聚焦,讓人們更加關心生態保育的重要!
加油~雅琳!!
註1: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
1080507 第 54 次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聯席會議 小熊野放案會議結論說明
https://tinyurl.com/yy9xsk47
註2: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媒觀聲明:謹向壹電視及陳雅琳小姐致歉
https://tinyurl.com/yyhaoz3s
內政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空中勤務 奇兵天降
壹電視 Next TV
壹電視 Next TV新聞部
陳雅琳
#陳雅琳
#台灣黑熊
#臺灣黑熊
#南安小熊
#南安小熊事件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媒觀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在 陳雅琳主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管怎麼被誤會,
我們從不口出惡言,
只盼望彼此有真正的認識與了解,
無論是誰,都希望沒有誤會,
大家攜手為台灣保育工作繼續努力!
謝謝暖心、善良的張富美國策顧問,
以前對這位重量級的「台灣黑熊阿嬤」就頗敬重,
深聊之後更景仰她的處事高度與人性溫厚。
致 曾經的一段痛不欲生
我會繼續加油的!
感謝這一路上遇到所有的溫暖的人!
#張富美
我很喜歡看雅琳在壹電視製播的專題報導,在新聞媒體爭相削減預算的同時,雅琳仍能堅持製作許多有深度與高品質的報導,令人敬佩。
今年四月底,她接受內政部委託製作空勤總隊專輯,受到許多惡毒的批評與謾罵,甚至有人當面無理的指責攻擊,使她痛不欲生,至今仍有不知情網友拿當初錯誤的訊息與假新聞批評她,讓我相當不捨。
壹電視當時為了平息風波,第一時間致歉後就不再播放,但事後經衛星公會查明『壹電視與陳雅琳小姐並無任何違反新聞專業倫理之情事』(註1);媒體觀察基金會更聲明:『謹向壹電視及陳雅琳小姐致歉』(註2),還原事發經過,帶有情緒與錯誤的假訊息是主因,使得原本一樁美事,最後竟成為政治事件,令我對雅琳、內政部長、農委會林務局、空勤總隊及壹電視等單位的長官與承辦人員,感到深深的抱歉。
特別是空勤總隊的弟兄們,在平日的訓練裡仍為保育盡一份心力,而且為了這趟額外的野放任務,還被要求降落在危險度更高的停機坪上。好在,他們平時訓練精良且備有縝密的行前計畫,最後才能讓這趟任務上所有的人 – 當然還有可愛的南安小熊,平安的完成野放後,安全返航。雖然現在說來真的晚了,但我還是要向各位辛苦的空勤弟兄表達感謝之意。
雖然 7/14 會員大會我選擇不續任理事長,只掛名「名譽」理事長的職務,其他還有 趙永清 監察委員及 蕭美琴 立法委員 兩位理事也決定捨棄理事一職,但我們愛護台灣黑熊的心沒有因此改變,未來將以志工的身份持續關注。生態保育這條路上,我們永遠不缺朋友,雖然雅琳與我因為誤會而相識,但卻因為相識而相惜。希望雅琳未來能繼續透過鏡頭的聚焦,讓人們更加關心生態保育的重要!
加油~雅琳!!
註1: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
1080507 第 54 次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聯席會議 小熊野放案會議結論說明
https://tinyurl.com/yy9xsk47
註2: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媒觀聲明:謹向壹電視及陳雅琳小姐致歉
https://tinyurl.com/yyhaoz3s
內政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空中勤務 奇兵天降
壹電視 Next TV
壹電視 Next TV新聞部
陳雅琳
#陳雅琳
#台灣黑熊
#臺灣黑熊
#南安小熊
#南安小熊事件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媒觀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在 陳雅琳主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受盡委屈,
終於,沉冤得雪…..
結論:
壹電視無違反新聞專業倫理、符合新聞自律規範!
(自律委員會的外部委員,是由各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負責監督電視新聞)
=======================================
1080507 第54次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聯席會議 小熊野放案會議結論說明
中華民國一○八年五月八日星期三
民國108年5月7日召開本會第54次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聯席會議,諮詢委員《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臨時提案之「壹電視報導空勤載送小熊是否違反新聞倫理案」,由媒觀與會代表與壹電視總編輯陳雅琳出席分別說明,並經現場自律委員與諮詢委員充分討論後,認定壹電視採訪人員並無違反新聞專業倫理情節、遵守新聞自律。
會議內容:
一、《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提案重點,包括:1. 要求壹電視人員說明是否以拍空勤主題為由上機,播出小熊野放內容。2. 是否隱瞞媒體身分,涉及化身採訪? 3. 暴露黑熊野放地點? 4. 自律綱要是否需增列化身採訪規範?
二、壹電視總編輯陳雅琳說明:
1. 並無偽裝、隱瞞媒體身分跟拍
壹電視此項採訪係內政部長徐國勇親自口頭邀請,希望透過紀錄此次運送南安小熊特殊空勤任務呈現空勤機隊工作狀況,壹電視基於此主題的報導價值與保育觀念的推廣,依相關作業規定申請,包括行前進入空勤花蓮駐地接受勤前教育,按照空勤所有規定著裝、入指定座位、行動作業,完全依循空勤規定。並無隱瞞媒體身分之事實與可能。
2. 採訪過程遵照勤前訓練指示
壹電視播放出發前夕的勤前教育側錄畫面,清楚呈現陳雅琳事前曾謹慎詢問確認:「此行沒有影響到任何人,而且飛機承重是OK的?」,空勤人員回覆飛機承重還有五千磅空間,綽綽有餘。且根據空勤隊訊息,原即規畫保育團隊上機人數為五名,並沒有排擠野放工作人員。
次日,進行小熊野放行動時,小熊被安置在一個全封式有孔洞的鐵箱裡運送上機,壹電視兩位新聞工作者陳雅琳與攝影記者依空勤指示,上機後在自己的位置沒有移動、也沒有碰觸鐵籠,且被告知小熊處於麻醉狀態,乃謹慎避免任何可能的打擾。
但見登機的五名保育團隊中的攝影人員曾拿起大攝影機直接貼著孔洞對準小熊拍攝,壹電視攝影記者目睹保育團隊攝影如此拍攝後,才在原座位以手機朝孔洞以不打擾的方式拍攝(始知小熊並非麻醉狀態),外傳壹電視記者伸入柵欄拍攝打擾小熊,並非事實。
3. 事前被告知保育協會對媒體登機知情
任務之前,壹電視曾向空勤隊確認,黑熊保育協會對媒體登機拍攝是否知情,得到肯定回覆。事後根據林務局新聞稿顯示,空勤在行動前確曾知會林務局,並請林務局知會保育協會,但媒體對聯繫協調細節內容並無從得知。任務當天,黑鷹直升機的座位由空勤安排,陳雅琳與保育協會黃美秀老師剛好被安排背對背,且旋翼聲音極大,飛機上無法交談,但抵達降落點人員與小熊鐵箱下機,主播持壹電視麥牌錄製STAND講話18秒後,立即與攝影記者搭原機離開。
4. 報導並未暴露野放地點
空勤飛機抵達降落地點後,壹電視攝影記者拍攝下機畫面與STAND後即隨空勤起飛返回基地,畫面僅拍到直升機降落地點,當時空勤與記者並不清楚保育人員後續動作,也未拍攝到野放地點,報導中僅提及降落地點山區。
5. 登機拍攝內容並未搶先播出
壹電視原擬規畫一小時專題報導,當天凌晨於空勤基地拍攝紀錄,包括天亮、推出直升機、空勤人員如何備勤整裝、檢查飛機、飛行前確認、起飛等,至運輸小熊過程;任務之後,壹電視亦續留黑鷹花蓮駐地見證空勤辛苦,拍攝包括之後發生的火燒船海上救援、女學生落海緊急救援等其他任務。依事前約定,壹電視登機拍攝畫面同意提供給空勤隊供其他媒體使用,並承諾等候空勤總隊通知再播出。然因當日林務局已發布新聞稿並釋出相關畫面,部分網路與廣電媒體當日中午隨即播出此訊息,壹電視當日仍未搶播,下午接獲可發布通知後仍繼續拍攝空勤作業,至隔日返回台北,5/1晚上19:36首次播出四分鐘版本,並無外傳所謂搶發小熊新聞情事。
三、出席自律委員與諮詢委員經討論後,認為媒體此次採訪乃經空勤隊同意安排,未刻意隱瞞身分,報導並未呈現野放地點,採訪與報導過程亦符合自律綱要相關規範。另,此事件並非化身採訪,關於自律綱要是否增列化身採訪規範,則暫不作討論。
會議認定壹電視採訪人員並無違反新聞專業倫理情節,符合新聞自律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