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財務個案分析台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財務個案分析台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財務個案分析台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財務個案分析台大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94的網紅法學博士石人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策諮詢報導 衛福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如今政策執行已屆滿四年,為了回顧攸關國民健康的重大計畫,本智庫於八月二十五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惠、台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就不同面向提供各自...

  • 財務個案分析台大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2 09:10:03
    有 1 人按讚

    政策諮詢報導

    衛福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如今政策執行已屆滿四年,為了回顧攸關國民健康的重大計畫,本智庫於八月二十五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惠、台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就不同面向提供各自的見解與分析。

    開場與會者就以自身使用長照服務的經驗,指出目前長照申請流程相當複雜,不易於民眾申請使用;根據被照顧者不同的情況,可服務的機構分為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級單位(複合型服務中心)、C級單位(巷弄長照站);除了三級單位之外,在長照系統中還有個管師、照服員、復健師等不同的角色負責不同的長照服務。這樣的分級結構,對一般家庭來說相當複雜;因此,當有長照需求時,每一個家庭都需要耗費相當大的心力,去洽詢長照資源,並等候評估入戶,大多數的家庭都無法負擔這樣的成本。

    談及整體長照執行情況,中央補助長照經費雖逐年增加,然而實際執行情況不甚理想。舉例來說,106年與107年執行率僅達五成左右,其中智慧健康發展計畫只有不到三成,108年為了拉高執行率,放寬補助條件致使執行率提高達92%,但缺乏稽核管控的政策補助,造成不少專家學者對於品質的疑慮。另一方面,中央為了補足長照經費缺口,設立長照服務發展基金,並訂立額度目標,預計逐年成長至115年可編達736.48億。許多專家學者批評,今年僅預算400億的計畫,目標五年後要成長將近一倍的預算,迄今卻沒有穩定的財源,很難想像未來的長照計畫要如何實現。

    根據研究統計,實際上在台灣照顧服務提供者,多數優先考量為家屬(61.2%)42萬人,再來是外籍移工(28.5%)20萬人、機構照顧(4.9%)3.4萬人、居家照顧服務(5.4%)。回到照顧現場,當家庭有照顧需求時,大多數人第一首選是從移工找起。此外,家庭照護類移工一方面不受勞基法管轄,同時也被長照政策體系排除在外,延伸出不少照護問題。
    整體而言,台灣老年人口已達14.9%已屬於高齡化社會,每年家庭看護需求量都處於直線上升的狀態。若目前長照政策思維,都維持在將「長照服務視為商品」的話,恐怕只會創造出更廉價的服務品質,造成更惡劣的勞動條件。

    長照2.0為實現在地老化,發展了龐大的照顧體系,但執行情形卻遭一線工作者批評不符實際需求,為了解長照政策執行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八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婦女新知秘書長周于萱、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主任謝雅涵、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各自針對長照政策不同執行面做分析。

    開場與會者先剖析目前照顧服務的家庭困境,根據研究統計,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中,粗估有231萬人受照顧責任影響,因「照顧」離職約有13.3萬人。這些人所要面對的不僅是家庭的照顧需求,還有離開職場所需承擔的後果;因此長照計畫的核心應以「照顧不離職」為目的,減緩這些人的照顧負擔。但事實上,目前政策限制僅能提供22小時居家服務,這對有需求的家庭來說遠遠不足。
    另有與會者指出,目前所謂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發展未能符合初期的社區整合服務理念。有民眾不斷反映A級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許多A級單位的個案管理人員,連目前長照計畫能為個案提供什麼樣的服務都不甚清楚。此外,目前支付制度為單項服務支付,當家庭需要洗澡服務,就申請洗澡服務;需要交通接送服務,就申請交通接送服務;服務提供相當片段且缺乏完整性,不力於支持照顧者長期照顧需求與生活安排喘息,建議考量開發包裹式照顧服務,以因應照顧者需求與區域資源不足的問題。


    最後提及長照服務員的問題,為了快速擴張人員帳面數字,目前在長照2.0的政策規劃底下,訓練時數僅需90小時,進入門檻相對低。即使如此,大多數人接受完訓練後,也未必都會投入長照產業服務,原因在於相同的工作內容,在醫院從事看護工作,或是自行出來接案當居家服務員,其薪資水準都優於待在政府的長照體系裏面。因此與會者建議政府考量政策時,不應僅考慮如何解決家庭長照服務的需求,也應更全面的思考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培訓問題,以及後續就業支持問題。


    台灣長照目前的問題,並不僅止於供給面不足而已,而是有更多的問題在於長照供給者缺乏支持體系。以目前台灣家庭照顧者的樣貌統計,平均照顧時間高達9.9年,每天照顧時間更是高達13.6小時。這些人不僅面臨家庭照顧壓力,同時還要面臨受到照顧責任影響,因而減少工時的壓力,此情況在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當中,粗估就佔231萬人。若政府沒有提供健全的政策環境,並給予民眾有充分的選擇權,減少被迫成為照顧者的壓力,家庭照顧者的失能與崩壞,將會是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少子化社會來臨伴隨著高教冰河期,甚至連國立大學碩博士都出現招生掛零的情況,為了解高教產業實際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十五日分別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就不同高教產業面向提供現況與見解。


    一開始與會者先談及整個大學發展歷史,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早期中世界的大學主要組成,是由一群學生對學術有興趣,找學術上有成就的老師教學,抑或是學者們對於傳授知識有興趣,找來一群學生來上課。無論何種方式都以學習為主體,直到美國地方州政府捐地給大學,要求成立理工學院,以此開始定調大學要為社會服務。後來台灣政府治理開始實施新管理主義,提供許多績效獎金補助,讓各個大學在指定的績效成績上做競爭,以至於學校為維護自身補助利益,各校之間不再合作。與此同時,私校在評鑑績效的壓力之下,為了追求補助與成績,會高薪聘請教育部門神(曾任職教育部高階主管的教授)協助學校評鑑。種種為應付評鑑績效的作法,衍生出許多高教問題。


    另有與會者沉痛指出「政府喜歡把高教困境,歸類在少子化問題;這做法其實很危險,因為少子化是結果。不可能叫國民現在多生小孩來解決此事;執政當局不能把社會問題推給自然現象,然後雙手一攤表示束手無策」與會者指出高教私有化才是高教困境的背景根源,包含政府挹注教育資源不足,以及為節省成本縱容私人倚靠學費辦學,還有放任學校不計手段節省成本。各種私有化節省成本的手段,衍生出教學品質參差不齊、過高生師比等問題,嚴重影響本國高教品質。

    與會者以自身私校多年經驗表示,我國私校高達三百多所,每年需照顧110萬名學生。政府干預私校相當密切,包含管制招生數量、教學品質、學雜費等等,但同時分配給予私校學生的資源卻相當稀少。整個教育資源在計劃經濟下分配相當不均。私校之所以今天會有經營上問題,在於與公校在招生市場上有著不公平的競爭,為了維持財務平衡,只能針對學生不斷減少教育支出,包含零學分服務學習、減少開課、大班教學、凍結師資等;針對老師則是不發年終獎金、扣減研究費、增加授課時數等。如此樽節支出,才能夠勉強持續辦學。

    總結台灣高教問題,在於台灣大學數量太多,整體對教育的投資相當不足;以台灣為例,七間國立頂尖大學的預算加起來,幾乎僅等於中國二線城市武漢大學一年的預算經費。除此之外,政府隨著經濟成長,稅收逐漸增加,也因為少子化因素,學生數量減少,所以每一位學生能分配到的教育資源理應增加。因此政府應該要調整高教政策,從私有化思維轉向公共化的政策方針,才能夠解決現今少子化的高教困境。

  • 財務個案分析台大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6 20:06:23
    有 89 人按讚

    明天9/17(四)蘋果日報將刊登我第55篇九月份專欄文章,《建商降價能吸引買氣嗎?》。此專欄文章蘋果即時論壇已經於今晚先在網路版刊登,提前分享,其內容如下連結(副標為編輯所下)。為方便大家閲讀,我將全文轉貼如下。

    這篇專欄文章內容主要是根據我指導的博士生李尚華(2019)的博士論文其中一章改寫成學術期刊論文投稿。經過多次修改與嚴謹審查程序,最近終於接受刊登,努力成果獲得肯定。全文內容如下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參考此研究成果。

    "建商降價動機為何?--讓利說 vs. 銷售說",(李尚華與張金鶚合撰),《台大管理論叢(TSSCI)》,已接受,2020年

    https://ppt.cc/fRLc6x

    ———-

    張金鶚專欄:建商降價能吸引買氣嗎?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最近整體產業經濟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衰退,惟對股市及房市影響有限,反而引發新一波蠢蠢欲動的投資預期。雖然房市開價仍有所堅持,但不同新推個案的成交狀況,卻有相當差異。換言之,整體房市看似熱絡,但個案的價量表現卻各有好壞。

    建商推案表現互有差異,其背後除受市場景氣及建商聲譽差異影響外,更涉及個案的區位條件、產品定位及產品訂價等因素。其中個案訂價受到議價空間及銷售狀況的相互影響,最為關鍵,因為「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建商及消費者應要能知己知彼,認清房市個案的關鍵「眉角」,以為個案決策的判斷與因應參考。

    新案銷售率不佳才降價

    李尚華博士和我最近被《台大管理論叢》TSSCI學術期刊接受發表「建商降價動機為何?」論文,即是透過新推建案實證研究建商的議價空間與銷售率關係。由於過去國內外房市的預售屋或中古屋多以表象的價量探討為主,並未進一步分析影響建商個案價量背後的議價率與銷售率關係。因此,我們試圖進一步釐清建商降價動機,說明個案降價因素。

    由於台灣房價昂貴且多是以「非不二價」方式銷售,因此個案的議價空間大小即會相當影響房屋銷售狀況。建商為因應房市景氣及個案順利銷售,提出所謂的「讓利說」,透過建商降價的「因」,產生順利銷售的「果」;然而房市也另有所謂的「銷售說」,建商是由於銷售不佳的「因」,而產生不得不降價的「果」。倒底「議價率」與「銷售率」兩者的因果關係為何?值得釐清,消費者購屋才能更清楚掌握建商行為。

    我們先利用2000年第1季到2016年第4季台北市新推個案的加權平均議價率與銷售率資料,進行時間序列的因果關係經濟模型分析。實證結果發現,當銷售率與議價率偏離長期均衡時,銷售率的反應會領先議價率約2季,且其調整的速率會較議價率為快。換言之,新推建案市場,是因為銷售率不佳反應在先,才有後來議價率的降價行為出現。房市並非是業者所宣稱的「讓利說」,而是一般典型商業行為的「銷售說」。

    我們進一步利用相同時間台北市的3021筆新推個案資料,分析影響議價率的相關因素。實證研究結果發現,若要提升1%的銷售率,議價率要下降0.022%。除此之外,議價率在房市景氣下滑階段比上升週期發生顯著作用;而當房價下跌時,高價區的議價空間也小於低價區。另外,建商財務策略對議價率有顯著影響,其中包括:總銷金額越大、成屋方式銷售、開價越高、非上市櫃建商等的議價率越大。而建案產品的公設比越高,其議價率也顯著越大;主力坪數越大,其議價率越小。

    建商財務特徵影響議價

    從實證結果可知,建商的財務特徵為影響議價率最大原因,建商必須更重視新推個案的財務管理。面對銷售率停滯不前時,建商就應主動加大議價空間以增加銷售率,才能降低財務風險。對於消費者而言,必須認清上述相關房市景氣、區位、產品及建商財務狀況對議價空間的影響,積極議價,以爭取更優惠的成交價格。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916/OMLQM2PWY5FEZH2SWJX344DW7Q/

  • 財務個案分析台大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03 21:39:47
    有 81 人按讚


    ‼️暑假營隊快報‼️

    台大會計系即將在7/8~7/11舉辦「臺大財務會計體驗營」—營期會有教授授課、學長姊分享、企業參訪、個案分析和模擬面試等豐富的內容!當然除了上課以外,也會有RPG、大地遊戲、解謎王之類的遊戲~對會計有興趣、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孩子,可以到臉書搜尋:「2019臺大財務會計體驗營」,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私訊粉專~報名到4/30哦!

    感謝台大會計的學姊提供了財務報表大餐!以下都是很常出現的會計詞彙,其實只要涉及商業或管理的科系,在大一都幾乎要學會計,大家趕快吸收!
    —————————————————
    📈 俐媽英文教室:財務報表篇
    🗂 Balance sheet 資產負債表
    🗂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綜合損益表
    🗂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權益變動表
    🗂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現金流量表
    🗂 Asset 資產
    🗂 Liability 負債
    🗂 Equity 權益
    🗂 Revenue 收入
    🗂 Expense 費用
    🗂 Net income 淨利
    🗂 Accounts receivable 應收帳款
    🗂 Accounts payable 應付帳款
    🗂 PPE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固定資產(財產、廠房、設備)
    🗂 Bank loans 銀行貸款
    🗂 Note 票據
    🗂 Retained earnings 保留盈餘
    🗂 Share/Capital stock 股票
    🗂 Dividend 股利
    🗂 Operating activities 營運活動
    🗂 Investing activities 投資活動
    🗂 Financial activities 籌資活動
    🗂 Debit 借方
    🗂 Credit 貸方
    🗂 Journal entry 分錄
    🗂 Cost of goods sold 銷貨成本
    🗂 Inventory 存貨
    —————————————————
    「臺大財務會計體驗營」歡迎你!
    俐媽曰:孩子,暑假不要留白!該主動探索興趣、開拓眼界,也該為自己未來的備審資料添加幾筆資歷了!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財務報表篇 #俐媽英文教室會計篇 #accounting #dreamcaterer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