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負面廣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負面廣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負面廣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負面廣告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民視全球新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喬治亞州驗票結果出爐!拜登12670票差勝出 拿下16張選舉人票 ➡️ https://bit.ly/2UZNiV7 美國喬治亞州人工重新計票結果,今天已經獲得州長簽署認證,確定維持由民主黨的拜登拿下該州16張選舉人票,不過因為差距不到0.5%,川普陣營仍然可以在2日內提出重驗要求。另外川普今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

負面廣告 在 ADer Lab ∣ 廣告實驗室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8:58:50

這些常被臉書降低觸及,甚至是拒登的廣告文案你知道嗎?雪倫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哪些文案是不能投放廣告的~ ⠀⠀⠀⠀⠀⠀⠀⠀⠀⠀ 廣告文案如果有誘導性內容就不能投放廣告囉!臉書官方稱這類廣告爲負面體驗的廣告類型,既然是負面廣告,當然就會被降低觸及,甚至是拒登啦! ⠀⠀⠀⠀⠀⠀⠀⠀⠀⠀ ⠀ 最常見的負面體驗廣...

  • 負面廣告 在 民視全球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1 14:50:50
    有 149 人按讚

    🎥喬治亞州驗票結果出爐!拜登12670票差勝出 拿下16張選舉人票
    ➡️ https://bit.ly/2UZNiV7

    美國喬治亞州人工重新計票結果,今天已經獲得州長簽署認證,確定維持由民主黨的拜登拿下該州16張選舉人票,不過因為差距不到0.5%,川普陣營仍然可以在2日內提出重驗要求。另外川普今天在白宮記者會上,再度聲稱他贏得大選,甚至抨擊輝瑞藥廠刻意延後疫苗研究進程、還投放負面廣告打擊他的選情。
    -
    🎯我們有國際新聞社團囉👉https://goo.gl/MBPMMm

  • 負面廣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9 07:00:01
    有 1,804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CBS《60分鐘》(60 Minutes)主持人Lesley Stahl,透過網路訪問《林肯計畫》創辦人。這群人包括史蒂夫施密特(Steve Schmidt),他在白宮輔佐過小布希總統,並且在2008年為已故參議員麥肯大選操盤。其他成員還有瑞克威爾森(Rick Wilson),他曾替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參議員魯比歐操盤。約翰韋弗(John Weaver),他是麥肯及John Kasich的競選策士。李德加連(Reed Galen),他曾是小布希二次選戰的操盤手,這群人侍奉共和黨加起來超過200年。

    《紐約時報》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共和黨的反川普組織」為題,點出了2020美國大選中,共和黨人競相成立政治行動委員會,反對自家候選人的怪奇現象。除了《林肯計畫》,和「反川普共和黨選民」(Republican Voters Against Trump)兩大團體之外,還有由一群曾效命共和黨籍前總統小布希的數百名官員,組成的「43屆校友挺拜登」(43 Alumni for Biden)。即使已經有這麼多團體存在,一位忠貞共和黨億萬富翁肖特(Greg Schott),依然在9月獨自出資一百萬美元成立了新反川普團體(Reclaim Our Party),為什麼要成立一個新團體,而不把錢投給檯面上的組織呢?肖特說,「我想藉此讓共和黨人知道,又有一個新的共和黨人出來告訴你說,你可以不要投給川普,真的沒關係。」這樣的聲音,越多,越好。

    {內文}
    (新聞旁白)
    一些攻擊川普力道最強 最不留情面,且點閱數最多的反川普廣告

    (《林肯計畫》反川普競選廣告)
    川普讓美國失望了

    (新聞旁白)
    都不是來自拜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陣營

    (《林肯計畫》反川普競選廣告)
    別為我哭泣...

    (新聞旁白)
    上周這群人緊咬著川普確診推出新廣告

    (《林肯計畫》反川普競選廣告)
    ...事實是我會感染你

    這首改編自《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歌
    點閱率狂飆

    (《林肯計畫》反川普競選廣告)
    我破壞了我的承諾,我絕不會保持社交距離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 Steve Schmidt)
    我們正在打一場仗,為了美國這個國家的靈魂而戰

    Steve Schmidt是《林肯計畫》創辦者之一,他是一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他在白宮輔佐過小布希總統,並且在2008年為已故參議員麥肯大選操盤

    (CBS《60分鐘》主持人/ Lesley Stahl)
    像你們這麼忠誠的共和黨員,怎麼會走上這條路?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Steve Schmidt)
    我們深信,有數以百萬計的共和黨人,看著川普打從心裡覺得無法接受,我們就思量著 我們能做的就是,用他們熟悉的語言 熟悉的手法,接觸到這群共和黨選民說服他們,這群人為數不少,我們要說服他們生平首次投給民主黨候選人

    (CBS《60分鐘》主持人/ Lesley Stahl)
    有朋友因此和你們絕交嗎?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 Steve Schmidt)
    當然 還用說嗎

    2019年12月,一群老共和黨員成立了《林肯計畫》這個政治行動委員會,草創之初有7個人,其他成員還有Rick Wilson,共和黨媒體暨廣告戰將,曾替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及參議員魯比歐操盤,還有資深共和黨選戰策士John Weaver,他是麥肯及John Kasich的競選策士,另外還有George Conway,一名保守派律師也是此前確診新冠病毒的資深顧問,凱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的丈夫,再來是Reed Galen
    他曾是小布希二次選戰的操盤手,這群人侍奉共和黨加起來超過200年。

    (CBS《60分鐘》主持人/ Lesley Stahl)
    這是否意味著你們放棄了你們的事業?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Steve Schmidt)
    我們所有人都不會再回共和黨政治圈了,我們還自嘲說,我們就像是當年出海找尋新大陸的大探險家,然後船長一把火把後路斷了,激勵著我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林肯計畫》小組他們分散在各地工作,小組成員都喜歡拿航海做比喻,這群人自稱是一群海賊,由Reed Galen帶領航向新大陸。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Reed Galen)
    我們不隸屬任何候選人,我們不隸屬任何競選團隊,我們不隸屬任何政黨,使我們得以獲得很大的自由
    這樣的日子如果再四年...這群「海賊」日以繼夜的製造攻擊廣告,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反川普廣告上架,多數放在免費的社交平台上。由Rick Wilson負責廣告投放。

    (CBS《60分鐘》主持人/ Lesley Stahl)
    你們鎖定的目標是哪些人?鎖定怎樣的選民?

    (前共和黨策略師暨媒體顧問/ Rick Wilson)
    我們鎖定的是那些獨立搖擺選民,大學程度的共和黨員,城鎮的婦女票,我們了解這些選民是誰,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們了解他們的思考模式,而Lesley 這是一場小人數決勝負的戰爭,你要知道 川普2016大選,在3個搖擺州合計才贏7萬7000票

    (CBS《60分鐘》主持人/Lesley Stahl)
    你基本上支持了拜登(民主黨候選人)?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 Reed Galen)
    我們都是 我們支持拜登 是的

    (CBS《60分鐘》主持人/Lesley Stahl)
    我認為...我不知道 這對許多共和黨員來說,這算是徹徹底底的背叛吧?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Reed Galen)
    共和黨人大可說我們,你知道,說我們是背骨仔,背叛了他們的信仰,但至少我們... 我們夜裡睡得安穩

    John Weaver說,是共和黨背叛了他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John Weaver)
    想像一下,你為了理想全國征戰30年,發現一直以來你所捍衛的共和黨理念,原來全是一場謊言,原來沒有人在乎我們這麼多年所捍衛的一切

    (前美國總統雷根廣告1984)
    美國又迎來一個早晨...

    美國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廣告,就是前美國總統雷根1984年,推出的這支《早安美國》廣告。5月 林肯計畫改編了這支廣告一樣的開頭 不過Morning(早安),多了一個u成了"mourning"(哀悼)

    (《林肯計畫》反川普競選廣告2020.5)
    美國正在哀悼,今日因川普對致命病毒的輕忽,美國有6萬人喪命

    在廣告上線當天,就有超過50萬人次點閱,川普總統也是其中之一,他從5月5日凌晨12:46開始狂發推特,並稱《林肯計畫》這群人為「一群敗犬」

    (美國總統 川普2020.5.5)
    (總統先生 請問您想對林肯計畫廣告說些什麼嗎),不 我看到了那個廣告,那就是一群喪家之犬,共和黨的喪家之犬,他們應該叫自己是《敗犬計畫》,OK 謝謝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Reed Galen)
    川普總統指名道姓的攻擊我們,說我們是一群敗犬,讓我們在48小時內募到了200萬美元

    這件事讓他們確定了對川普的戰略。

    (《林肯計畫》反川普競選廣告)
    以下是川普前團隊成員對川普的評價

    林肯計畫有目的地推出...

    (《林肯計畫》反川普競選廣告)
    「他是個蠢蛋」出自前白宮幕僚長John Kelly

    ...讓川普總統如坐針氈的廣告

    (《林肯計畫》廣告/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
    我不認為他適任總統一職

    (美國總統/川普)
    我身邊的人個個忠誠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Reed Galen)
    我們買下FOX News在華府的廣告時段,包括《Fox and Friends》,還有Tucker Carlson以及Sean Hannity時段,每天,(你們買FOX因為川普看FOX嗎) 是的

    (為何激怒川普會是一個好的策略呢)

    (前共和黨策略師暨媒體顧問/ Rick Wilson)
    每一次川普因為林肯計畫的廣告失去理智 暴跳如雷,就會讓他的選戰走調,在選舉中有件事是你永遠無法挽回的,就是「浪費掉的一天」,(即使這意味著你們必須降低格調 使出惡意手段也再所不惜嗎),我希望如此,總是有人說,"哦 我討論負面廣告",人們是討厭負面廣告,但是負面廣告就是有用

    《林肯計畫》推出一系列針對銀髮族的新冠病毒廣告,同時「哀悼美國」這支廣告還持續影響著鐵鏽帶的共和黨選民,此外《林肯計畫》還推出軍隊主題廣告,試圖影響這個領域的共和黨選民,他們推送川普侮辱軍人的報導,說川普稱陣亡士兵「失敗者」「笨蛋」

    (《林肯計畫》員工)
    我認為可以城鎮媽媽為目標...

    《林肯計畫》還請來數據分析師,其中有人曾在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工作

    (前加州共和黨政治主任/ Mike Madrid)
    我們發現南方,有越來越多高科技公司員工,覺得川普的政策主張 "都是我所反對的",(你們現在重點放在哪裡),(是北邊的鐵鏽帶 還是南方的太陽帶)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 Reed Galen)
    都是!

    共和黨參議員也是《林肯計畫》攻擊目標,《林肯計畫》猛攻這些人對川普的愚忠。單單對付參議員Lindsey Graham《林肯計畫》就砸了逾150萬美元。

    (FOX主持人/ Laura Ingraham)
    《林肯計畫》才不是保守派出資成立的

    《林肯計畫》也成為川普好朋友們不斷攻擊的目標

    (CBS《60分鐘》主持人/Lesley Stahl)
    我引述一下他們是怎麼說你們的"一群失敗的策士 為了錢出賣自己"

    (前共和黨策略師暨媒體顧問/ Rick Wilson)
    現在所有想賺錢的共和黨策士,想賺錢最容易的途徑,就是"閉上嘴 說川普的好話"就好了,顯然我們都站錯邊了

    不過《林肯計畫》也受到左派人士批評,說共和黨政策會走到今天的地步,與當年的他們都脫不了關係。目前《林肯計畫》已募得6000萬美金,他們有信心,只要能翻轉4%的共和黨選票,就能夠成功扳倒川普。

    (CBS《60分鐘》主持人/Lesley Stahl)
    不過 你們自己也說了,川普仍有90%共和黨人支持,每個民調都是,也就是他有可能會贏

    (前共和黨資深策略師/Reed Galen)
    是的 沒錯

    (前共和黨策略師暨媒體顧問/ Rick Wilson)
    當然有可能,川普當然有可能贏,這也是為什麼 你知道,我們幾乎沒什麼睡,我們每天都在挑戰極限,因為你不能跟川普賭運氣,直接成功扳倒川普之前都不能鬆懈

    《紐約時報》也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共和黨的反川普組織」為題,點出了2020美國大選中,共和黨人競相成立政治行動委員會,反對自家候選人的怪奇現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屬《林肯計畫》,和「反川普共和黨選民」(Republican Voters Against Trump)兩大團體。還有由一群曾效命共和黨籍前總統小布希的數百名官員,組成的「43屆校友挺拜登」(43 Alumni for Biden)。即使已經有這麼多團體存在,一位忠貞共和黨億萬富翁肖特(Greg Schott),依然在9月獨自出資一百萬美元成立了新反川普團體(Reclaim Our Party),為什麼要成立一個新團體,而不把錢投給檯面上的組織呢?肖特說,「我想藉此讓共和黨人知道,又有一個新的共和黨人出來告訴你說,你可以不要投給川普,真的沒關係。」這樣的聲音,越多,越好。

    (前CIA局長海軍四星上將/ Michael Hayden)
    我是Michael Hayden,我是前中央情報局及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如果再讓川普總統當四年,我不知道美國會變成什麼樣子,真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情報方面,川普總統毫不關心事實為何,川普總統毫不在乎真相是什麼,他從不聽專家的建議,FBI告訴他,白人至上主義是個真切的問題,FBI想要做些什麼去阻止這群人,但是川普總統不想談這個話題,川普總統無法保障美國的安全,我真的無法相信,在我長達40年的軍旅生涯,美國的同盟非常穩固,盟邦實現了雙贏,而現在 我不知道我們的同盟怎麼了,我認真的,如果川普再做四年,我認為美國很多盟邦會消失,而美國將會孤立無援,這是極為真切的一個問題,我當然不同意拜登的一些政策主張,但是這不重要,美國 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支持喬拜登,拜登是個好人,川普不是

  • 負面廣告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0 19:30:00
    有 697 人按讚

    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負面廣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10 22:00:03

    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