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負載容量計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負載容量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負載容量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負載容量計算產品中有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煙花颱風對台灣綠能的貢獻,以及核能無預警跳機的不可預測性! 文:Tony Yen / 德國弗萊堡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近期台灣電力系統有幾個值得注意的新聞,可供未來能源轉型的參考。 其一是煙花颱風在7/21以後的一週左右的時間,帶來了豐沛的風能發電和水力能發電。這...

  • 負載容量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30 12:52:06
    有 52 人按讚

    煙花颱風對台灣綠能的貢獻,以及核能無預警跳機的不可預測性!

    文:Tony Yen / 德國弗萊堡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近期台灣電力系統有幾個值得注意的新聞,可供未來能源轉型的參考。

    其一是煙花颱風在7/21以後的一週左右的時間,帶來了豐沛的風能發電和水力能發電。這讓7月底每天的風光水等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都趨近6%,是夏季的新紀錄。煙花颱風接近台灣的路徑,雖然帶來強風和水力,但因為南臺灣受到外圍環流的影響較小,太陽能仍有效發電,造就了非常理想的再生能源發電情境。

    煙花颱風接近台灣的時間,剛好是台灣負載尖峰最有可能出現的時節-因此,很有可能我們今年的年負載尖峰,因為煙花颱風而有效下降了-雖然具體貢獻需要利用機率性的反事實論證方法來定量分析。

    在以前,人們對颱風的想像,大多伴隨著其所帶來的巨大災難,然而煙花颱風的拜訪,以及其帶來的綠能發電和負載抑低,象徵著另一種想像的可能-在未來,襲台的颱風當然還是有可能造成意外的災害(也包括核電廠必須降載或停機等對於電力系統的損害),但它們也是夏季時節綠能大展身手的最佳機會。

    另一個好消息是,今年截至目前為止變動型再生能源的容量價值實績,因為夜間殘餘負載尖峰的有效抑低,達2.11GW。和去年的1.81GW相比,這是顯著的成長,也代表負載尖峰和殘餘負載尖峰的差值應該會隨著平均用電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未來變動型再生能源的容量價值應該會持續成長。如果夜間殘餘負載成長的幅度確實小於負載尖峰,對於未來供電可靠度的規劃上會是一大福音,變動型再生能源在這裡的貢獻也應該被充分承認才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的殘餘負載尖峰發生在7/13的下午三點半,所以太陽能即使到今年也仍有20.5%的邊際容量價值。而季風槽在7月底8月初北上逼近台灣、造成風能發電大增的情況,如果是頻繁發生的常態,在未來計算離岸風能的容量價值時,也應該納入考量。

    最後,正當今年的年負載尖峰發生的時候,台灣三部運轉中的核能機組,竟然有一部因為高腳椅誤觸控制介面,造成緊急停機而不能使用;所幸事發後,白天尚有太陽能支援、傍晚水力能也尚能支應;然而由於核二二號機緊急停機後三天依舊無法滿載發電,也造成了又一波對供電可靠度的討論。

    這種本來只該在《辛普森家庭》看到的荒謬劇情,卻成為現實中真實上演的黑色喜劇。風光電力輸出隨天氣的變化,有大氣輻射學和大氣動力學等嚴謹科學做預測,工作人員誤觸核能機組機關而緊急跳機的事故,又有哪一種科學能做事先預測?傳統機組穩定可靠的定性、以及對於綠能不穩定不可靠的抹黑,在一次又一次台電人為操作失誤引起的傳統電廠事故中,不斷地被事實挑戰著。

  • 負載容量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1 14:07:59
    有 19 人按讚

    大停電檢討報告出爐!4防呆措施全失靈還不找元凶 專家批:台電問題大了..... (05/27/2021 蘋果日報)

    (許麗珍/台北報導)台電日前短短4天內發生2次大停電,經濟部「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昨(5/26)送至行政院,根據《蘋果新聞網》獨家掌握消息,該分報告直指513事故雖起因於測試人員誤操作隔離開關,但台電電力系統竟有高達4防呆措施皆失靈,令人咋舌,且該檢討報告竟未找出每一措施失靈是由誰造成,建議再由公正第三方釐清確認。

    消基會則痛批經濟部報告不痛不癢、避重就輕,對於懲處更是大打迷糊戰;學者專家則驚訝4防呆措施皆失靈,認為這實在不可思議,代表台電管理有很大漏洞,也不滿該報告避談跳機後停電5小時的影響,沒有凸顯供電機組不足的缺電問題。

    台電日前於1周內發生2次大停電,經濟部於5月13日當天第一時間出來召開記者會,宣稱停電是因為「所有最壞狀況的總和」,包括水情不佳導致水力發電量大減、太陽光電上來不來、5月高溫導致尖峰用電量大增及預測負載失準、大型機組正在歲修未歸隊等,經濟部長王美花5月17日要求台電1周內交出2次大停電的調查報告,而經濟部已在昨將「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送至行政院。

    首先,經濟部檢討報告上修2次大停電受影響戶數,513大停電影響戶數,從原本對外宣稱的400萬戶上修為462萬戶,賠償4.7億元;517停電影響戶數也從原公布的62.5萬戶上修至100萬戶,賠償1.1億元;2次停電事故總計影響562萬戶,賠償5.8億元。

    其次,不同於台電5月21日內部513停電檢討報告,歸因於承纜商中興電工人員解除管制未恢復,破壞防呆機制,及台電維修人員誤操作開關「2個致命失誤」,經濟部檢討報告直指513停電事故直接原因雖是測試人員誤操作,但背後原因是台電系統有高達4個防呆措施皆失靈,這才是真正應檢討與改善的重點。

    經濟部檢討報告指出,原有的4個防呆措施失靈,包括氣閥開關應關閉卻未關閉,導致有壓縮空氣送至開關;直流電源開關應關閉卻打開;現場控制面反未貼禁止操作警示膠帶;現場在未監護下,1人單獨操作而誤操作隔離開關,報告也提出多項要求台電改善並建全防呆機制、控管互鎖裝置等具體改善措施。

    但吊詭的是,該報告竟未找出每一防呆措施失靈是由誰造成,防呆機制被誰解除尚待釐清,還建議再由公正第三單位予以釐清確認;至於責任、懲處,有關台電總經理以下人員的責任,則將由台電提報經濟部。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游開雄表示,2次大停電造成民眾非常大不便,經濟部報告卻不痛不癢、避重就輕,若513確定是人為疏失,就要找出每一防呆措施失靈是由誰造成,只要歸納出有權限及權責更動防呆措施的人員即可,事實上這不難找,顯見這份報告應是內部喬不攏,「經濟部不想當壞人,想藉助外部第三方,另找第二套人背書」,既然找不到真正凶手,當然對於懲處更可大打迷糊戰。

    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兼任教授陳在相則說,高達4個防呆措施皆失靈,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因4個防呆措施就像4道關卡,若其中有1道發揮效用、擋下失誤,也許就不會造成那麼大的停電事故,「每個施工過程都有SOP及防呆機制,4個防呆措施都失靈實在很難想像,可能性很低,可見台電人員操作時想開就開,想關就關,不嚴謹地遵照SOP,管理上有很大漏洞」,應找出防呆措施失靈的真正原因,才能預防下次不再發生類似事故。

    另針對外界質疑預估備轉容量高,為何發生限電,經濟部報告則解釋,若單一大型機組跳脫,供電損失100萬瓩是目前台電電力系統頻率能承受的最大極限,513停電時,首波損失供電能力158.9萬瓩,電力供需瞬間失衡,才引發低頻卸載,即使水情良好也無法避免,要求台電檢討備轉容量率的計算方式、加強「夜尖峰電力調度」與「緊急應變能力」等,未來並推動「彈性夜減方案」。

    對此報告,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則說,「無法避免低頻卸載」是跳機前的原因,但即使備轉容量高,也無法避免低頻卸載,則應正視跳機後的影響,凸顯的是供電機組不足缺電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基載發電嚴重不足,導致原本做為「中載發電調度」的燃氣機組全時滿載發電,一旦臨時出現電力缺口,燃氣發電已無「備用」提升空間。

    黃士修批評,該報告僅間接提到檢討備轉容量率應隨夜尖峰負載調整,迴避廢核與大量燃氣政策的根本問題。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527/BVHJXXMRQ5BTTD4UYQ4ALGDOCU

  • 負載容量計算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7 21:20:23
    有 267 人按讚

    【那個綠燈或黃燈之外的故事】
    圖表數字有點多 ~ 希望大家看得懂QQ

    先了解備轉容量率公式 =
    (供電能力-用電負載)/用電負載

    這張5/27的圖要說的是,以往日間尖峰都是用電挑戰,所以台電公佈備轉容量率的數值是基於當日預估尖峰的時間點

    公布數字=
    (最大供電能力-最大尖峰用電負載)/最大尖峰用電用電負載

    但因為台電目前將最大供電能力的計算計入了太陽光電,剛好這幾年太陽光電確實有實質發展,在尖峰貢獻將近3.5GW的發電能力,因此在中午的供電看起來似乎情況好了一些,讓我們的備轉容量率看起來多次出現了綠燈(超過10%),也因此忽視了太陽下山時另一個供電問題。

    太陽下山後光電較尖峰少了3GW以上,供電能力隨之減少,但負載才減少不到2GW,所以備轉容量與備轉容量率在此時都會較中午尖峰時再減少個2-3%。

    以今天的數字為例(可能微差台電系統即時數值),白天尖峰的備轉容量率為6.9%,但到了晚上就一度掉到3.62%

    因此我們會看到為何台電會有公布備轉容量率足夠,但實際到了太陽下山過後就缺電的問題,517或513大停電的發生與此脫不了關係,同時目前台電公佈的供電能力數字是否還全額計入水力發電不得而知。我想,若要真的檢討備轉容量率的數字,其實台電根本就不用再去檢討什麼... 我不是台電人都會計算的數字... 你不可能不知道啊,真的坦白公布就好了。

    阿... 當然這個計算方式無法區分備轉機組的快慢就是了,不剛好,這也是停電事故的另一個原因,慢慢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