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負債準備有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負債準備有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負債準備有哪些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黃柏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一屆第七次柏霖社政部門報告 柏霖: 各位局處長、各位市府同仁,大家午安。本席長期追蹤我們要一個永續的城市,財政的永續是非常重要。我跟各位報告一下。高雄去年的歲出,100%有84%是放在人事和社會福利以及經常門,真正的資本投資不到16%,這16%,很不幸都是借來的。換個角度,如果我們把時間快轉,...
負債準備有哪些 在 黃柏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一屆第七次柏霖社政部門報告
柏霖:
各位局處長、各位市府同仁,大家午安。本席長期追蹤我們要一個永續的城市,財政的永續是非常重要。我跟各位報告一下。高雄去年的歲出,100%有84%是放在人事和社會福利以及經常門,真正的資本投資不到16%,這16%,很不幸都是借來的。換個角度,如果我們把時間快轉,大概不用到4年或5年,我們財務就會面臨到一個很大的缺口。各位是社會福利的部門,我們開始要去準備,有一天當公部門的預算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的員額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能夠提供的預算資源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所以本席在上個會期一直提到那個減赤,就希望我們要開始準備。我們明明知道未來會有那個財政懸崖,如果我們現在不趕快踩煞車,大家都矇著頭一直衝,當4年後一下子少了100多億的可借額度,我想這個城市會面臨一個很大的災難。尤其我們看到本會期,有關高雄捷運公司的機電設施要架構,我也一再說本席是支持,但是支持這樣一個議案,結論是我們高雄市要多負擔173億的負債,我們每年要多2億的債務付息。所以我們要開始去思考,我們怎麼在現有的資源裡面,去整合很多民間的第三部門的企業,讓他們來輔助我們本身自有能力和資源的不足。坐在這裡的各位,都是部門的主管,你們開始要去思考那個問題,因為市政府能夠支持你們的預算一定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少,我們就要提早因應,這是第一個,你們來,我也是殷殷的盼望,我們也希望這個政府更好,但是財力會有其限度,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本席在上個會期一直在追蹤有關中低收入戶的部分,我們看到戶數越來越多,那代表什麼?就是我們的就業。因為他如果長期失業,家裡又無恆產,可能3年、5年後,他就變成有資格來申請低收入戶,所以我們看到去年,因為它調整以後,可是戶數也增加了。當時本席也建議社會局長和勞工局長,針對這些中低收入戶,我們市府有沒有一套方法來協助他們?因為這是一種循環,當一個人本身因為家庭弱勢又沒有就業機會,他就越難走出去;因為越難走出去,他越沒有信心,越不敢走出去,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然後你就會發現領低收入戶都是固定的,持續以來,他本身也活得不是那麼快樂,另外,他會變成政府一個很龐大的負擔,在社會局相關的系統,一年要100多億。我知道局長來自民間,所以你有很多的活力,本席都很支持。我們怎麼讓這樣的一個創意和整合資源的能力,真正協助市府在這個領域裡能夠更好。不知道局長在這幾個月來,有沒有什麼樣新的進展?是不是請局長先答覆,等一下再請勞工局長也一併來針對這個問題。
主席(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議員):局長,請答覆。
社會局張局長乃千:
能夠從整個施政的經濟角度,切入到整個福利支出的一個思維,的確是很有遠見的。包括歐美這些福利國家,他們也是面臨同樣的歷程,福利從10%到17%到30%到34%,甚至有些還更高,這其實就是沒有經過一個減赤的思維、或者福利是否適當的思維所產生的一個結果。目前高雄市雖然有經濟的困難,但是我們也努力了。希望我們在有效的資源裡面,能夠做福利的最有效應用。在這邊我們也跟議員報告,第一個,我們希望在整個福利上面,我們積極的爭取中央的補助,我們去年在許多福利上面,包括長照的福利、兒少的福利,我們都積極的去爭取,甚至我們爭取到中央的福利金額,佔我們的比例其實都很高。
柏霖:中央給的資源就對了。
社會局張局長乃千:
對。第二個,我們希望能媒合民間的資源。所以未來我們有很多合作的方案,可能會結合民間的力量,結合民間的投資,包括用BOT的方式,用委託方案的模式。甚至,我們透過跟民間的合作,去降低我們相對的成本。這部分,也都是我們在做的模式。
再來,上次有提過。我們透過滾動式經濟的模式,我們可能有些人適合給魚,有些人適合給釣竿。但是有些人,適合給約竿又給魚。我們讓這樣的模式,能夠有效的進駐。甚至,讓它透過一種經濟滾動的模式,創造更大的利益。
所以,我們也針對議員所關心的,我們現在已規劃出一個自力脫貧的計畫。我們一共有五大脫貧的概念。第一個就是理財脫貧,因為很多孩子們,其實我們必須有些相對理財,所以我們建立了兒童少年發展專戶。還有高雄之夢青年發展帳戶。也就是說,孩子投資一元,我們相對的補助你一點六元。去協助他們,有機會去進行脫貧的計畫。第二個就是身心的脫貧,因為可能你經濟脫貧,但是他心理的貧窮,是無法擺脫的,所以,我們透過一些講座、課程和分享,來幫助他們作這樣的脫貧。
第三個,我們透過學習來脫貧。我們透過給予他們一些課程、一些講座、一些理財的機會,讓他們透過學習去脫離貧窮。
第四個,我們提供他們環境脫貧。因為孩子們或家戶沒辦法脫貧,是因為他沒有得到合理的機會。所以我們提供這些孩子跟家庭學習的機會,還有適當的工作機會,或相關的機會的補助。來幫助他們做這個機會的脫貧。
最後就是就業的脫貧,這是最實際的。所以我們跟勞工局有作相關職業的媒合,來進行脫貧。
柏霖:
好,局長謝謝!你答覆得很詳細。其實本席就是希望,我們能從很多面向來鼓勵他們,讓他們真正能脫貧自立。而不是一直給錢,那錢領久了,就會鈍掉!就像寵物一樣,經常是由人類來餵養牠們,久了牠就喪失了謀生能力。
我不知道勞工局有沒有配合社會局?針對那2萬多個有可能的,請答覆。
主席(伊期坦大.貝雅夫.正福議員):
局長,請答覆。
勞工局鍾局長孔炤:
在此很感謝黃議員,在上個會期也特別提到: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我想整個社會福利制度,可能會隨著市府的財政,去做調整和因應。如果市府的財政愈困難之後,你期望社會福利愈來愈好,大概會有它的困難度。
上一次議員特別提到,我們也跟社會局做合作。這段時間社會局轉介給我們,大概有4,311位。
柏霖:哇!4,000多位,好!目前有可能媒合的,有多少?
勞工局鍾局長孔炤:
媒合成功的,大概有736人。
柏霖:那也不錯啊!有做就有進步啊!
勞工局鍾局長孔炤:
我們覺得雙方的互動跟結合很重要。包括上個禮拜,我們跟社會局、區公所也做了…,這一段時間裡,在媒介裡面有哪些可以改進?或是以其他方式來處理。其實我們都有做後續的動作,以上說明。
柏霖:
好,局長請坐。我希望我們給這些家庭,尤其是那些真正想獨立,往上邁進的家庭,給他們很多機會。那就要拜託兩位局處,能夠有更好的媒合跟努力。
接著本席要請教客委會主委,因為本席是客家子弟,客委會這邊有兩件事。第一個,在這次都委會跟工務部們的部門質詢,本席曾跟盧局長和劉世芳副市長提到,有關客委會旁邊那塊土地。因為原本它介於同盟路自立路附近,那裡本來要做污水廠,後來因為污水廠移到中洲的污水處理廠,那塊地現在沒有徵收,有0.9公頃。本席曾要求副市長,說他會去看。我希望市府對這進度要更快些。針對這問題,我有拜託盧局長和劉副市長。因為在一個都市進步的過程,原本是要做污水廠,現在不做了。可是不能因為這樣子,你就把那邊放著不管。那邊原本有很多的違章工廠,還有一座明朝或清朝的墓,還是在那邊。所以這部分應該要整理,我想對於三民區後驛的地方,一個環境的進步,一定會有幫助。
第二個,我想把那地方,透過使用分區的變更,透過減額以及各種都市計畫的手段,拿回那土地。當我們拿到土地,我想對於整個客家文化園區,應該會有更多綠地,你們在使用上也更方便。在客家文物館,沿著愛河的對岸就是農21。我不知道主委知不知道,就是當地有很多的客家大老,他們一直提到。這農21跟客家文化園區剛好是對面,隔著愛河。如果我們能夠讓它變成客家文化走廊,這走廊的意義是當我們透過區段徵收的方式,我們讓客家文化走廊能在那地方佈建。當很多民眾來客家文物館參觀,他不但可以去了解客家文物,也可以散步經過愛河,到對面的客家文化走廊。去那邊運動也好、休閒也好,我想那樣會創造一部分的產值。然後,這個地方跟中都濕地跟美術館,它又是可以連在一起的。那裡沿著愛河,它就有很多的生態、很多的綠廊、很多的河道。我想,它對於高雄的觀光及休閒,甚至對當地的民眾,可以創造很實質的產值。所以在這部分,當地有很多民眾,他們組了一個自救會。他們把很多的訊息,透過跟市長陳情,跟都發局長、地政局長也不斷的去作拜託。我希望客家委員會這邊,也應該去了解當地民眾的意見。如果有這樣的可能,未來這個客家文物館,它應該是什麼樣的形態,是不是真正的能夠讓民眾體會到,啊!這裡就是客家文物館!來這裡就可以了解到,很多的客家小吃、很多的藝品、很多具有特色文化上的產品。然後,讓那裡形成一個聚落。因為有聚落就會產生商機,那對於我們文化的傳承,對於整個產業的帶動,對觀光人潮的帶動,一定會有直接的幫助。針對這部分,我不知道主委了不了解這件事?有沒有什麼可能去促成這件事?主委,請答覆。
主席(伊期坦大.貝雅夫.正福議員):
主委,請回答。
客家事務委員會古主任委員秀妃:
在前年我到任之後,黃議員就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在幾次的質詢裡,也都有提到,謝謝黃議員。
這過程當中,有關土地的問題,需要好幾個局處共同去面對。
柏霖:對。對。
客家事務委員會古主任委員秀妃:
特別是都發局和地政局。在公園這部分,我們持續的…。
柏霖:就是污水處理廠,那0.9公頃的部分。
客家事務委員會古主任委員秀妃:
對。我們持續拜託過都發局,關於這部分。也謝謝黃議員,在這部分一起努力來促成。另外,我們愛河對面那一塊。
柏霖:客家文化走廊。
客家事務委員會古主任委員秀妃:
是。我們了解,那地方是比較複雜一些。因為目前還是有人居住,有市民居住,以及土地的零散。就我所知道關於這部分,地政局應該要做部分重劃。
柏霖:主委,有了解這件事嗎?
客家事務委員會古主任委員秀妃:一點點啦!
柏霖:
是不是會後能夠多去了解一下?因為我覺得一個重劃區的形成,如果有可能的話,讓它形成有文化特色的聚落。我真的覺得,對於產業的帶動、對於客家文化的戀結,讓很多民眾,因為透過這樣的參觀而深入了解。他可能會更加了解客家文化的意涵。這部分能不能請你去多加了解跟協助?
客家事務委員會古主任委員秀妃:
是。我們會後會跟幾個單位,再進一步了解看看,有沒有這個可能?當然,這牽的範圍很大…。
柏霖:對,我知道。
客家事務委員會古主任委員秀妃:
當然,這是我們的願望。但是,有沒有可能這樣子…。
柏霖:
當然我們也必須了解當地的情況。因為畢竟這土地有很多所有權人。那所有權人,有他的權利啊!只是我們是公部門,我們應該去了解。如果有這個可能,有沒有可能來促成這樣的方向?如果大部分的地主都不願意,我們政府機關,也不能強硬的一定要人家怎麼樣。因為這牽涉到個人土地所有權人的權利跟義務,跟它的價值判斷。我是覺得,我們公部門,應該提供一個願景。讓當地的民眾覺得,這樣的願景是可行、是可被支撐,而且他們未來的價值是倍增的,也就是等於多一個選項,我覺得我們公部門應該來促成。所以我希望主委會後,應該跟地政局、都發局去了解。有很多民眾他的意見有出來,這個是不是多數?如果是多數,我們當然希望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