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貌合神離相似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貌合神離相似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貌合神離相似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貌合神離相似詞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馬賽克尋人啟事 ◎詹佳鑫 我以為你會回到台北車站 在我們熟悉的廣場或補習班 等我,向我說明失蹤的經過 燈光漸暗,人聲開始沸騰 我努力回想你的習慣與特徵 卻只記得你漫遊在誠品、唱片行或星巴克 假裝從容,並學會欺騙、逃避 我跟隨眾人穿越斑馬線 前往未知的目的地,我以為 你就在那裡 在你曾去過而我...

  • 貌合神離相似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8 21:00:01
    有 352 人按讚

    馬賽克尋人啟事 ◎詹佳鑫
     
    我以為你會回到台北車站
    在我們熟悉的廣場或補習班
    等我,向我說明失蹤的經過
    燈光漸暗,人聲開始沸騰
    我努力回想你的習慣與特徵
    卻只記得你漫遊在誠品、唱片行或星巴克
    假裝從容,並學會欺騙、逃避
     
    我跟隨眾人穿越斑馬線
    前往未知的目的地,我以為
    你就在那裡
    在你曾去過而我從未抵達的地方
    向他人學習本能
     
    難以躲避高樓錯落的陰影
    憂傷交疊著憂傷,身體擦撞
    (我能這樣遇見你嗎)
    夜晚的高潮時刻,喇叭轟鳴
    霓虹閃爍,適應相似但不同的體溫
    感覺城市迷濛且必要的光與熱
    緩緩擴散在每一具冰冷的軀殼
     
    我記得你的真戲假作,你的執著
    總在意識紅燈時依然埋頭苦幹
    逼迫自己不斷前進,失去方向
    總用愉悅的神情告訴別人:我很好
    卻忘了告訴自己
     
    呼喊你(只要你的聯絡方式,無關乎
    失蹤地點與日期)報紙、尋人網站紛紛無效
    我只能仔細地對照,我們之間相同的部分
    排除虛構成分,重回生活本身
    調慢日常事物播放的速度
    指認身旁逼真的配音
     
    「你在哪裡?」 如果我能找到你
    (或你發現你自己)我要給你
    一張紙和一支筆,作為承諾的賞金
    可我已經疲於找尋──
    最終我還是得繞回原路
    沿途數著一盞盞希望的路燈
    重複張貼打有馬賽克的尋人啟事
     
    --
     
    ◎作者簡介:
     
    詹佳鑫,1992年生,素食者,台大中文系、台大台文所畢業。曾獲台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台大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作品曾選入《創世紀詩刊》、《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2014臺灣詩選》、《當代台灣文學英譯》等。
    (取自《無聲的催眠》作者簡介)
     
    --
     
    ◎小編淵智賞析:
     
    都市起源於文明定居的需要,人們在都市裡面彼此建築出各自所需的事物,互相供給,相生相息。然而,隨著文明的變遷與更易,人們往往僅就物質需求做最大限度的滿足,卻漸漸忽略了性靈上的需求,導致了現代都市文學裡面,最容易感受到的不適感與躁鬱。而此,也正是這首詩所要表達之主要意涵。
      
    這首詩大量的運用了都市性的詞彙,首段的台北車站、廣場、補習班,到誠品、唱片行和星巴克,以錯落於現代台北的各式地景,彰顯資本主義下商品化的一切令人目盲、熟悉卻也陌生的景象。也一定程度得展露了人在都市裡生存的姿態,「假裝從容,並學會欺騙、逃避」,此一形象成了主要的核心,貫穿了整首詩,如第三段「感覺城市迷濛且必要的光與熱/緩緩擴散在每一具冰冷的軀殼」、第四段「總用愉悅的表情告訴別人:我很好/卻忘了告訴自己」,這類為了適應而進行的偽裝;然而,這種偽裝導致的終究是自我與都市的貌合神離,於是在詩人的第一人稱敘事下,便展現了這種分離,最終導致的個人意識的消散。
     
    前進是一種必要,還是一種迷失?在反覆試圖前進的過程裡,我們看不見一條路筆直的向前延伸,許多人往往看見的只是一場大霧,在霧中,他們看不清自己的樣子,只能不斷行走,卻不知道自己的路是否正確,因此詩人也寫下了意識消散以前,「你」所做的一切努力,「我記得你的真戲假作,你的執著/總在意識紅燈時依然埋頭苦幹/逼迫自己不斷前進,失去方向」,痛楚看來歷歷在目,沒有人打從一開始便迷失方向,但都市的型態,總會注定部分的人們,就像詩裡所描繪的一樣,不斷努力,卻始終在行進的路上歪斜,最終打轉、回到原點、更甚者便直接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在這首詩中,所謂的「你」並沒有任何辨識身分的線索,我們只能感受到詩人對於「你」、「我」之間的親密,和尋而未果的失落。彷彿「你」不過就是詩人一部份的自己,而所謂的尋人啟事,並不是真的想要找到誰,而是找到因都市的躁鬱所分隔開來的那部分的自我。而在最後上,詩人卻也提供了解救「你」的賞金(或說是方法),「我要給你/一張紙和一支筆,作為承諾的賞金」。固然,人們在都市裡更容易失義自己,但只要我們尚有紙和筆,便能寫下那些我們所傷痛的、所亟欲被擁抱之事物,即使深夜被大樓的影子和光害遮蓋了月亮和星光,我們依然有路燈,可以沿路走去,永遠懷抱著希望。
     
    --
     
    美術編輯、照片: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1/20201118.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都市詩 #都市的模樣 #詹佳鑫 #馬賽克尋人啟事 #真戲假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