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象鼻海豹吃企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象鼻海豹吃企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象鼻海豹吃企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象鼻海豹吃企鵝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23的網紅BennyLeung.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球暖化悲歌:飢餓北極熊、血色企鵝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控訴!- Charlotte Tsui 生活在現代化城市,熱帶雨林、雪白的極地、無人島嶼等都是難以觸及的神秘地區,要觀賞自然生態和野生動物的生活,很多時會透過極地攝影師的鏡頭。近年來,攝影師們拍下的照片,卻讓人驚訝和鼻酸,北極熊飢餓到吃子果腹、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萬的網紅許伯&簡芝—倉鼠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伯簡芝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su_po_/ 許伯簡芝FB : https://www.facebook.com/f8046000...

  • 象鼻海豹吃企鵝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0 07:21:00
    有 20 人按讚

    全球暖化悲歌:飢餓北極熊、血色企鵝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控訴!- Charlotte Tsui

    生活在現代化城市,熱帶雨林、雪白的極地、無人島嶼等都是難以觸及的神秘地區,要觀賞自然生態和野生動物的生活,很多時會透過極地攝影師的鏡頭。近年來,攝影師們拍下的照片,卻讓人驚訝和鼻酸,北極熊飢餓到吃子果腹、企鵝全身染上血色泥土、袋鼠和樹熊被燒至焦黑 …… 雖然這些地區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我們即使身處在城市中,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它們的生活。

    飢餓的北極熊

    北極熊一向居住在白雪延綿的極寒地區,雖然身形龐大,但其茸茸白毛卻讓人生愛。近幾年刊登在《國家地理雜誌》的北極熊照片,卻偏離了大家原有的認知,雪白的極地邊界不斷縮水,冰地之中棕色土地浮現,北極熊被飢折磨,無力地在一片荒蕪之中尋找食物,但是尋找到的只有絕望。

    生活在極地的北極熊需要進食大量的肉類,儲存脂肪以保持身體溫度,在找不到獵物期間提供能量。但這段於2017年拍攝到的短片中,這頭北極熊已經骨瘦如柴,並緩慢地在荒蕪的土地上和垃圾桶尋找食物。雖然不知道該北極熊的經歷,不過拍攝照片的攝影師兼生物學家保羅.尼克蘭(Paul Nicklen)與克里斯蒂娜.米特邁爾(Cristina Mittermeier)希望以此警惕人們正視全球暖化問題。

    另一個於2015年被遊客在加拿大巴芬島拍攝到的影片,更揭露北極熊在遭遇飢餓時的極端行為。影片中,一隻雄性北極熊追趕著一隻雌性北極熊與熊寶寶,儘管雌性北極熊全力抵抗,但熊寶寶最終仍難逃一死,成為雄性北極熊的食物。

    其實,北極熊捕食幼崽的狀況早在80年代已經被發現,科學家相信在夏季至秋季的過渡期,海豹長居於水中,導致北極熊在此期間缺乏食物,而捕食幼崽充飢。雖然如此,拍攝到該景象的遊客,依然被該情景震懾。雖然至今仍未有證據顯示北極熊數目減少,不過卻觀察到瘦弱的北極熊愈來愈多,而且全球暖化把夏季推前,讓北極熊提前進入「食物真空期」,捕食幼崽的情況或會增加。

    血迹斑斑的「泥」企鵝

    在地球的另一邊,居住在南極的企鵝同樣因全球暖化而受到威脅。阿德利企鵝俗稱冰企鵝,它們的羽毛油亮光滑,而且具有防水作用,讓它們在極冷的氣溫下保暖、生存。但近期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Frans Lanting發布的照片,企鵝原本乾淨的羽毛,卻沾染了血色的污泥,狼狽不堪,而雪白的家園也像兇案現場一般,血迹斑斑,讓人慘不忍睹。

    攝影師Frans Lanting最近一次兩周的南極西摩島拍攝中,發現氣溫很少降至冰點以下,一度更首次超越攝氏20度,在極冷的南極這是很罕見的。從照片中看到冰雪在高溫中融化,露出棕紅色的泥濘,這隻小企鵝的羽毛被結塊的泥土覆蓋,一動不動地等待成年企鵝從海中帶來食物。企鵝的羽毛有防水作用,膨脹的羽毛在企鵝身體外困住一層溫暖的靜止空氣,為身體保暖。但是當泥濘讓羽毛失去防水及膨脹的作用時,企鵝就失去保溫能力。Frans Lanting指出,當氣溫再次下降或者降雨時,企鵝便可能因失溫而死。

    雖然照片中企鵝身上的只是泥迹,而不是血迹,但是紅色的泥濘好像恰巧在透露企鵝的生態已遭受威脅。而罪魁禍首不是自然界中的兇猛野獸,也不是無情的自然災害,正是在千里之遙享受著一口牛排,吹著冷氣的我們。

    煙霧中的樹熊與袋鼠

    除了寒冷的南北極,其實山林也因氣候暖化而經歷慘痛厄運。上年9月開始的澳洲山火備受關注,燒毀土地超過1,000萬公頃,相當於93個香港,10億動物葬身火海,也有34人因此喪命,是澳洲歷史上最嚴重山火災難。其起始原因眾說紛紜,其中全球暖化是難以避開的主因。有科學家表示因為氣溫升高,推早了山火季,將來澳洲的山火也會更變得更頻繁,持續時間更長。

    火舌把大片大片的綠色森林變為焦黑土地,而森林中的動物難以逃出被山火吞噬的厄運。焦黑的動物們被封印在危機來臨前的一刻,被鐵綫攔住逃生之路的袋鼠;保護孩子的樹熊媽媽,背部被嚴重燒傷;農夫忍淚開槍,為燒傷的奶牛安樂死……對於劫後餘生的動物來說,災難還未完結,它們流離失所,生態的轉變,讓它們難以尋找食物。每張災難中拍攝的照片,都在訴說一個傷痛的故事。

    我們為相片或影片中的動物惋惜之同時,不如將悲憤化為行動力,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出一分力做好,幫助減慢全球暖化吧。

    原文:經濟通

    #環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