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讚美神經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讚美神經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讚美神經文產品中有1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別人的眼裡,或許因為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媽媽,才會如此輕鬆自在😌但其實,我在生完第一個孩子糯米後,我就是這個樣子😁 一直以來,我看重關係大於事情,在教養方面不太鑽牛角尖,即使有不愉快也很快會過去。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都在學習,但我不追求什麼高超的育兒技巧,而更在乎親子之間『愛的存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最後"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
讚美神經文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7:13:19
之前已經有3篇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雜誌重點 最近小高一開始試著模仿學長姐的作法, 自己認真勾英文雜誌重點, 並且請我幫忙點出盲點或做更深的重點引導。 而想力挽狂瀾的高二三老鳥們, 也開始利用雜誌的extensive reading來衝英文能力。 俐媽發現一位西松高中的余學姊, 也好認真! 勾...
讚美神經文 在 月巴氏~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0:58:57
浪漫月巴睇2000(159) 【娟姐,我們的日常需要】 我有諗過,是否需要睇醫生,因為我已經中毒太深——這種毒,名叫「蒙古姑娘的日常」。凡中毒者,漸漸分不清牛羊。 1.「蒙古姑娘的日常」,是Carmen姐參加《全民造星5》面試時的自選舞蹈——嚴格來說,這隻舞也是由她自創。Carmen姐,在地產公...
讚美神經文 在 大坦誠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0:40
為了要填之前第一季全部人物圖的坑,又不想只發圖,所以再來個Q&A,因為我想假裝自己很有人愛很多人愛^^ - 1.遇到愛比學歷的親戚怎麼辦? - 解法1:直接臭臉羞辱「阿一直比一直比你是都考得上是不是。」 解法2:如果你的親戚是那種喜歡別人說他很新進、很知性的人,你就委婉的暗示他「只有活在過去的噁心...
-
讚美神經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12 19:00:02【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最後"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9/29(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管在很多的課程還是書籍裡,都有跟我們討論過,到底要怎麼樣讓自己變得更快樂?沒錯!今天我就要跟你分享關於「快樂」這個主題。
而今天呢,也是我們中秋假期,之前的最後一次的「一天聽一點」的分享,那在你聽完今天的分享之後,接下來就要準備放假去了!
所以啊,面對假期你可能有很多的社交、人際關係;好!就算你不跟任何人接觸,那你主觀世界裡面,是否感覺到快樂跟滿足?其實也是一個評估你「生命品質」的重要指標。
所以呢,我今天要跟你分享的這個關於「快樂」的訊息啊,其實是一個你可能早就聽過的概念,叫做「施比受更有福」。
當然,如果你熟悉我分享的內容你會知道,我絕對不會這麼乾扁的,只跟你講這一句話;我一定會跟你提出一些研究的佐證。
然而呢,在進入今天的內容分享之前,我也要親身來實踐一個「施比受更有福」。那就是喔,我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最後1200塊的優惠,即將在9月15號就截止了。
也就是說,當你在9月16號的凌晨零點零時,這個時候去買【時間駕訓班】,你就得用原價1500元去買它。
所以呢,特別在這個時機跟你分享這個訊息,也歡迎如果你還沒有加入【時間駕訓班】的朋友,可以好好的把握9月15號之前的機會,來一起參與學習【時間駕訓班】。
我相信透過這一門線上課程,可以幫助你避免拖延、提升效率;透過目標的實踐跟完成,來迎接一個你更想要的生命形態。
好的!關於我的「施比受更有福」,我已經說完了。那接下來,我就要跟你談一談,關於「快樂」這件事。
「施比受更有福」到底在心理學的研究裡面,有什麼支持呢?關於這方面的研究神經科學家賀黑.墨爾,他所領導的「巴西多爾研究機構」。
他的跨國團隊的研究結果就證實,當一個決定要捐錢的時候,他大腦的獎勵系統的反應,和他拿到錢其實是一樣的。
那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伊麗莎白.鄧恩,跟哈佛大學的麥克.諾頓,他們甚至於發現,當我們把錢花在別人的身上,會比花在自己身上感覺到更快樂。
而聯合國的《世界幸福報告》裡面,也證實不管是哪個文化的人,「慷慨的行為」都會讓自己更快樂。
然而如果回到「記憶」的研究,當我們回想過去成功的事情,會激發很多相關的神經連結,讓我們更有信心。
可是喔,當我們回想的是自己做的善事,它的效果幾乎和實際去行善,是一模一樣的。
在日本也有研究團隊發現,光是講出自己過去一個禮拜做過哪些好事,就能夠讓你變得更快樂。
所以說喔,所有的身心研究都告訴我們,當你發自內心的去做一次善事,之後你會得到無數次的好心情、好感覺,跟好回報。
所以你想想看,如果你即將面對的中秋假期,不知道做什麼的話,或許做一些讓別人能夠開心,或者是對別人有貢獻的事情,它可能會是一個好選項。
那當然了,如果你一時半刻還是不知道,這些具體的事情應該要做什麼的話;我在這邊倒是有幾個選項,你可以試著實踐看看。
第一個選項非常的簡單,叫做「張口說好話、讚美他人」。
你可以想一下喔,接下來的中秋假期,你會遇到誰?你可不可以從他們身上,說出一些值得被讚許的事情?或者是,可不可以說出一些讓他們會開心的表達呢?
然而談到「表達」,第二個你可以選擇的行為,就是「表達出感激的意思」。
你可以花個一分鐘,告訴眼前的人,你對於他到底有什麼地方,是你很感激他的。比如說,你可以謝謝父母親的照顧;比如說你可以謝謝朋友,總是在你需要的時候陪伴你。
這種話如果你平常沒說,感覺起來哦,突然要說出口有點肉麻。但你要知道,不管別人覺不覺得肉麻。
你知道嗎?那個越是大聲說「肉麻」的人,其實他還是愛聽這句話的。所以呢,你不妨試試看。
而第三個你可以試著嘗試的行為,就是「幫別人一點小小的忙」。
當你看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可以問他要不要協助。如果很忙的話,你也可以明確告訴對方你有多少時間。
比如說,你可以跟對方說:「我現在還有5分鐘的時間,你希不希望我透過這5分鐘,來幫你一些小忙呢?」
而最後一個你可以試著實踐的行為,叫做「給別人一個小小的驚喜」。
比如說你開車在路上,當你發現後面的車子,好像有一點焦急的時候,主動讓道讓他超車。或者是帶一點好吃的東西給你的朋友、給你的家人,讓他們一起分享。
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很容易,而且它都可以幫助你創造你主觀上,更多的幸福跟快樂。
其實或許過去我們會覺得,我們的快樂來自於我們「得到什麼」?但是呢,透過這些分享、透過這些證據都告訴我們,其實我們能夠「給什麼」,會讓我們更快樂?
所以何不把這三天的中秋假期,做一個小小的實驗,看看自己能給什麼?而透過這一份「給」,你又會得到什麼樣的不同感受?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也祝福你中秋快樂!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12月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辨識別人的情緒,並且透過好的回應,能夠創造出更好的人際連結。
然而12月2號這一門課,是我今年的最後一期【人際回應力】課程;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的4月底之後了!
而且啊,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很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2月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讚美神經文 在 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別人的眼裡,或許因為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媽媽,才會如此輕鬆自在😌但其實,我在生完第一個孩子糯米後,我就是這個樣子😁
一直以來,我看重關係大於事情,在教養方面不太鑽牛角尖,即使有不愉快也很快會過去。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都在學習,但我不追求什麼高超的育兒技巧,而更在乎親子之間『愛的存款』。
什麼是愛的存款?好比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本存摺,當感受到愛時,存摺的的數字就會上升;當感受不到愛時,數字就會下降。當愛的存款愈多時,可以增加對彼此間的忍受能力,也更有力量面對外在的挫折。
若常常投其所好,在關係中存款,那這段關係會非常的甜蜜,即使偶爾有不愉快,也能快很快化解;但如果愛的帳戶餘額不足,又常常被提款,那麼可能發生一丁點的小事,就會成為導火線,引爆親子關係!
知識用說的大家都懂,但做起來談何容易?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神經大條、天生樂觀😂所以,我們需要一項工具,每天提醒我們,今天該怎麼存款😍
#2022親子時光日曆 是一款針對親子家庭所設計的日曆,不僅是可翻閱的日曆,更是一本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的日曆,翻面就是365款育兒遊戲,讓全家人天天都有驚喜與樂趣。
它不僅僅是一本日曆,裡頭讓人暖心的文案,提醒我們要常常「看好孩子所做的一切」取代「挑剔孩子的毛病」,也有一些很錐心,讓父母看了會深深反省一番的話語。
無論如何,孩子都值得讚美與鼓勵,跟著親子時光日曆一起做,一切變得很容易❤️
我好喜歡日曆裡的文字,例如:
✨「水打翻了,擦乾就好;感情打翻了,傷痕不會好。」
>>我覺得已經發生的事情,再多的責備也於事無補,可以補救的趕緊補救,用正面的態度回應,孩子也在看著大人在學習如何面對挫折。
✨「刷牙雖然很重要,但偶爾忘記一天沒刷,也沒關係的。」
>>堅持原則是好的,但適時開放彈性,也能讓關係更加美好😍
✨「孩子畫圖,不是為了要看懂,而是為了開心。」
>>大人總是看重目的,而孩子看重過程,所以親子間的拉扯會很大!不妨停下腳步,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事情,你會發現,孩子非常美好的一面☺️
✨「與孩子度過的每一天,都像新的一天——要再教他一次記得收玩具。」宜:玩積木 忌:吼小孩
>>父母的怒吼,常常來自孩子的反覆錯誤!其實,有時孩子真的沒想這麼多,多點耐心,再教他一次,他們都很願意做的😊
育兒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每個家庭,存在著不同的面貌,但相同的是,我們都需要更多理解。
#親子時光日曆 #紀錄與孩子共渡的美好時光
現正募資中,這麼有意義的工具非買不可,來支持去>>https://pse.is/3mk47f
讚美神經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
我發覺台灣媒體真的挺有病的.
.
特別是蘋果.
.
我從來不曉得原來打疫苗後過世,尚未證實有關聯,還要被意識形態檢查,凸顯他的政治立場,翻遍他的臉書,進行竄改語境的嫁接,只為了滿足媒體預設的荒謬-「他打了高端,他呼籲其他人去打,然後他死了.」
.
「作家打高端後猝死 曾說願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犠牲,換多數人平安』」,附上大大的一張他的相片,上面寫著「用生命相挺」,再附上「翻攝至臉書」,可以知道,完全沒經過他們家人同意.
.
彷彿正在嘲諷他,他有多麼傻,有多麼活該.
.
「打高端猝逝作家黑特柯文哲!曾言『敵人就在北市府』 鐵桿支持蔡英文」
.
我不知道他支持蔡英文,或批判柯文哲,跟他逝世有什麼關係-他的政治立場,跟他打高端又有什麼關係,毫無疑問,這樣子惡劣的報導吸引來的效應,就是一堆深藍與柯文哲支持者在進行網路霸凌,「死得其所」、「求仁得仁」、「神經有問題,北市長是神醫,怎麼可以批評他」、「台獨吉娃娃」,似乎暗示死者就是因為支持蔡英文,批評柯文哲,所以這是他的下場.
.
然後這一路蔓延到死者的臉書.
.
事實上,打AZ和莫德那的,在8月23日各有一人死亡,卻不見得有這樣的待遇.
.
全台打疫苗的人這麼多,打完莫德那和az猝死有653例,沒有人,沒有人像他一樣,他大概是第一個,被赤裸裸的肉搜言論,討論政治立場,然後被網路霸凌的人.
.
而且他已經過世了.
.
我只看到這一個偏頗的媒體挾著一群人,對著所有人說,「他打高端,他有罪」,在台灣,原來,當一個本土派支持者,竟然不被當人看待,死後,還要被不斷踐踏著.
.
陸作家的言論,是在6月25日,全文為:
.
「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
抗疫攸關國家安全,所以接施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而不是權力。
.
每個人挑三揀四、這不打那不打,結果就形成防疫漏洞、死角,危害整體。
.
現況只能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即使有人會因此致死。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打了都會死。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
.
一句話:打疫苗利大於弊。
.
除非有些人,選擇完全不出門、在家與世隔絕,否則都應該打疫苗。
.
萬一打了疫苗死了,也只能視為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的犠牲,換取多數人的平安。」
.
我不知道這跟他打高端有什麼關係,6月25日,也根本沒有高端可以打,那時,是環南市場疫情爆發,台北市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然後許多人在提倡拒打疫苗.
.
而媒體故意在此時轉死者不相干的評論,斷章取義,就等於暗示群眾,他的言論是針對高端,要強迫其他人去打高端.
.
該作家站在公眾利益的角度,希望人們趕緊去打疫苗,獻祭之說,也屬於一種無奈的語氣,「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他是以群體免疫的觀點,用意在於希望疫情能趨緩.
.
事實上,如果沒有疫情,沒有變種病毒,自然也不需要疫苗,他希望的是人們有疫苗就趕快去打,沒有特定鼓吹哪一個牌子,否定他這樣觀點的人,其實就是否定打疫苗罷了,要人們不要去打任何一劑,這樣就不會有任何風險,但,其實只是把風險轉嫁給其他人,而自己同樣也會面臨病毒的威脅.
.
他不是韭菜,他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擔憂自己,也擔憂其他人,他喜歡在臉書上擺自己做的菜,還有一些飾品,鼓勵其他人,我不曉得,媒體檢查他的瑕疵,假造他的語境,把他6月擔憂疫情的言論嫁接他現在打高端去世,的用意為何.
.
如果想標誌高端的不安全,一個例子證據力是不足的,打高端的人昨日有17萬人,相比az或莫德納,這沒有超過太多的背景值,如果想要否定高端的安全性,應該先等法醫驗完確認有關聯後,或者有明確的數字和依據,在下這種結論,營造這種氛圍.
.
如果要幫死者喊冤,或譴責政府,也不應該消費死者,讓他被誤解,請報導事實,而不是選擇性呈現報導,最起碼的起碼,時序要搞對,而不是讓他蒙受不白之冤,一群人瘋狂地分享他的文章,四處在他死訊下留言,謾罵他「納粹、會下地獄」.
.
這些人究竟對他有何仇恨?只是因為他去打了疫苗,死後就應該被這樣糟蹋?
.
我想,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
那些嚷嚷著「死者為大」的人,在許崑源議長死去,傳播這樣的想法,現在,這就不適用了,你們的良知,到哪去了?難道你們受的教育,是可以對特定人殘酷,而消去自己的同理心?他甚至不是一個政治人物,只是一個平民作家.
.
對於政府來說,一定慎重的處理這件事情,後續的撫卹,家屬的慰問,一定要做到圓滿,然後,請詳細調查他的死因,如果確認和施打疫苗有關聯,一定要進行補償,因為他是相信政府,相信國產疫苗,跟隨總統的主張,才去施打的,一定要給出一個交代,不論打任何疫苗,都要負起後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責任,只有這樣,人們才會擁有意願繼續施打下去.
.
而如果你連這樣信任自己的民眾,都無法保護的話(儘管他已經死了),讓他好好地走,我不知道你存在的價值為何.
.
對於已經施打高端或尚未施打高端的人而言,我想有一點必須注意,如你本身有心血管或急性嚴重疾病,在施打後產生不適症狀,要多加注意避免和施打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混淆,「以為只是疫苗的副作用」,而忽略了就醫時機.
.
高端的副作用為:
.
「接種高端後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壓痛,頻率71.2%,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其次是痠痛、全身無力頻率36%、肌肉痛27.6%、頭痛22.2%、腹瀉15.1%、注射部位腫脹或硬結10.5%、噁心或嘔吐7.7%、注射部位泛紅4.9%、發燒0.7%.常見的不良反應通常呈現輕度或中等強度,大部分於接種後7日內觀察到緩解或消失.」
.
如有「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或者並不屬於打高端疫苗的症狀,請盡速就醫.
.
全世界奪走最多人生命的疾病,不是武漢肺炎,是天花.
.
天花造成了約4億人死亡,他終結在一名鄉下醫師的手上,愛德華.詹納,他在擠牛奶的女工身上,發現了得過牛痘的人,便不容易再感染天花,於是他進行了牛痘實驗,創造了「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就是牛的意思.他認為,牛痘和天花有相同的來源,但牛痘感染人的毒性較弱,所以接種了牛痘,就不容易感染天花,他創造的概念,讓其他人開始追尋免疫和產生抗體的預防疾病方法,直到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的死亡率,為0.
.
這個故事聽起來是很輕鬆而且偉大的,但背後有許多沉痛的內幕,這個方法被發明而且證明有效,取之而來的,不是讚美,而是一群人無情的撻伐,他們說,詹納的接種法是褻瀆上帝,是撒旦的話語,報紙上,報導著接種牛痘疫苗的人會長出牛角,變成牛,詹納的家被包圍,甚至連他的病人,相信他而來接種的人,都被不斷的嘲笑與謾罵,然後丟石頭在他們身上.
.
這位作家,此時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不理智吧,他們總是毫無目的的攻擊那些尋求所有人都能得救的人,而以為,使他們消失,就會讓自己安全,詆毀他們自己就能免疫,他們以為,能使自己得救的,不是疫苗,而是仇恨.
.
帶給他們災厄的,不是病毒,而是那些與病毒對抗的人.
.
諷刺的是,現在早已不是18世紀,已經過了兩百多年,有些人做的事,說的話,仍然與從前沒什麼兩樣.
.
高端施打到現在,並沒有像其他疫苗,那樣顯著的副作用,以猝死來說,從擴大二期試驗的4千人,到昨日接種的17萬人,只有兩個例子,一個高血壓病史,另一個死前手裡握著毒品,相比az開打後許多高齡者猝死的情形,累計死亡536例,莫德那2個多月累計的117例,這樣的背景值,很難說,具有嚴重的安全問題,去打的人是一種錯誤.當然逝去的生命都有同樣的重量,是不能比較的,請體諒我只能用這樣的方法去面對龐大的惡意,他們的言論過於無知,嘲諷死者的人,不但低能,而且無良.
.
還逼得死者家屬得出來捍衛自己的家人,真的是,人性掉落了糞坑.
.
常說人們的敵人是病毒,有些人的敵人,卻是彼此,那些希望所有人都活下去的人-他說的獻祭,是一種不得已,一種沒有辦法,一種莫可奈何,一種「想開點」,而那群侏儒口中的「獻祭」,是期待一個人的死去,好映證他們妄想的使全人類至於風險之中的荒謬.
.
他是溫柔的,他們是無情的,他是沉痛的,而他們喜悅,他說的,不是一種恐嚇,而是一種悲傷,他訴求的,不是一種絕望,而是盼望人們主動尋求希望-
.
而他們喜孜孜的在他的屍體上跳舞,在家屬的痛苦中飲酒作樂,一個希望更多人活下去的人的肚皮上,在他摯愛的家人面前,他們以為他已經閉上眼睛,但是所有人都看見了.
.
我希望那些侏儒能平安健康的,攜上他們的惡意,去面對病毒,謝謝他們告訴我們,原來,台灣有一群人,活著這麼像病毒一樣,比病毒還有迫切的需求,希望人命的逝去,幸災樂禍.
.
詹納還有一項特別的觀察,使他聞名於世,他發現,杜鵑的雛鳥會把同一個巢裡,其他鳥的幼雛推出巢外.
.
台灣就像一個溫暖而巨大的窩,這座窩裡,顯然,養了太多杜鵑一樣的人.
.
一隻馬來西亞來的候鳥,或許刺痛了他們的內心,他比居住在這座島上的杜鵑,更愛這座島,更願意珍惜其他人,而牠們,只想到了自己,自私,而且愚蠢.
.
現在他飛走了,留下許多思念,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能過得安好.
.
希望他的死,能激發出人們,本質上希望其他人能過得更好的美好希望.
.
最後呼籲蘋果日報撤下不實的報導,這無疑是給家屬帶來二次傷害,如不撤下,神父個人往後將永遠不會分享蘋果日報的任何新聞,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蘇素秋 tomoyo的贊助.
讚美神經文 在 馮筱芹 풍소근 Gin Fung 中韓翻譯한중통번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年的今天 #口譯人生
#哎呀好想念每天忙著口譯的日子
兩次幫文法官口譯都是很愉快的經驗,不只因為文法官本人是個風趣又溫柔的紳士,也因為參與講座的律師與法官們都令人如沐春風。
他們對我這個小口譯非常照顧,除了幫主講人準備禮物還會特地再準備禮物給我,每次拍合照都會拉我一起。從事前的聯絡往來、到結束後還寄了個精緻的USB放照片給我等等,每件小事都能讓我感覺到他們的體貼與尊重。
是當法官與律師共有的特質呢?還是關心人權、在乎性別平等的法官與律師共同的特質呢?🤔覺得自己真的運氣好又很榮幸可以跟法官們合作☺️
這次口譯結束有不少法官表示喜歡我的口譯,他們問我是不是學法律出身、還說非法律出身說得出「合意性交」等法律用語很厲害,可是用語本來就是我們口譯們該下的工夫啊😅
上次醫美口譯我翻譯出「滑車上神經」,事後也是被隔壁座醫生讚美。深深感到這些專業人士對一般人的寬容😎
#文裕皙法官
#韓劇漢摩拉比小姐編劇暨原作小說作者
🌵🌵🌵🌵🌵
我也有YouTube頻道了
雖然還很貧瘠但拜託大家順手訂閱一下啊❤️
https://www.youtube.com/user/abycat0118
線上課程
https://bit.ly/3qc2gEw
페이스북 언어교환 그룹 臉書語言交換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3378430545552
라인 언어교환 채팅방 賴語言交換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291325547729989/
인스타 IG
https://instagram.com/abycat0118
https://instagram.com/gin_fung
Clubhouse
@gin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