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讒言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讒言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讒言英文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會話◎楊牧 這件事發生在普林士頓 春雨似乎是停了又髣髴 還細微飄飄而淡淡的烟 浮遠浮近在林木的末梢 我正坐在窗口等候張望 不知道你在學校裏怎樣 紅頸子的小鳥在草地上 踏過一叢叢的新蔥覓食 院子裏很靜而我在窗口 喝茶吸烟讀涉江的屈原 不斷擡頭看窗外而你在 學校喝咖啡且英文會話 ...
讒言英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會話◎楊牧
這件事發生在普林士頓
春雨似乎是停了又髣髴
還細微飄飄而淡淡的烟
浮遠浮近在林木的末梢
我正坐在窗口等候張望
不知道你在學校裏怎樣
紅頸子的小鳥在草地上
踏過一叢叢的新蔥覓食
院子裏很靜而我在窗口
喝茶吸烟讀涉江的屈原
不斷擡頭看窗外而你在
學校喝咖啡且英文會話
網球場上有老人在溜狗
春雨似乎已經停了否則
你沒帶傘下課怎麼樣走
英文會話能應付就行了
我把書推開張望你的車
只要你平安回家就行了
--
詩人曾琮琇賞析:
一九七九年,楊牧帶著戀人回到位於紐約南方的普林士頓,楊牧講學、學術研究的客座之地。對詩人而言,是日常的歸返,對詩中的「你」來說,卻充滿挑戰——去國千里,除了地理空間的置換,還要面對陌生的異地語言與文化。而詩中的「我們」,也才正要開始經驗共同的生活與生命。
楊牧在《海岸七疊》(1980)後記寫道:「盈盈在普林士頓學網球和英語會話⋯⋯。一個春天真的就這樣過去了,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那麼健康開朗過,因為盈盈總是那麼健康開朗愛笑。盈盈哭過,當她想家的時候。」戀人開車到學校,在英語會話課練習用陌生的語言交談,這是「會話」的字面意涵。不同於楊牧詩往往給人艱深,繁複的印象,〈會話〉一詩可以「秒懂」,大致上有兩個因素。一是遣詞,二是文法句構。前者如「英語會話」、「開車」、「平安回家」等日常用語,以及口語如重複兩次的「就行了」、「沒帶傘下課怎麼樣走」;後者如「紅頸子的小鳥在草地上/踏過一叢叢的新蔥覓食」、「你在/學校喝咖啡且英文會話」、「網球場上有老人在溜狗」。我們試圖「翻譯」成下面的句子:
Red-necked birds on the grass step across clumps of scallions for food.
You drink coffee and have a conversation in English at school.
An old man walks his dog on the tennis court.
這裏的文法(如動詞現在式、介系詞片語等)幾乎是我們一開始學習英文口說的常用文法。即便如此,「口說體」因為與「格律體」相互碰撞,產生強烈的圖畫性與節奏感。
這裏,格律作為一種形式,六行為一段,每行十個字,如第一段「我正坐在窗口等候張望/不知道你在學校裏怎樣」,構成「你—我」、「外—內」、「說—讀」的張力結構,且首段最後兩行韻腳「不經意」地收束在「ㄤ」韻。勻整形式下,復使用大量迴行,使詩的聲響、意義參差變化,不致單調。好比「不斷擡頭看窗外而你在」,有一種「擡頭看見你在窗外」(但其實不在)的錯位效果,行斷而情意未斷;接著另起一行「學校喝咖啡且英文會話」,才構成節奏與意義俱足的詩句。進一步說,〈會話〉直拙易懂,非但不是隨意寫就,而是刻意以接近「會話」腔調來說話的結果。這樣的「接近」,一方面扣緊「會話」旨意,字面底下,則連結了說話者我之於受話者你綿密湧動的情意。
另外,「會話」一詞,多指用不同語言交談對話。楊牧的〈會話〉中,文化符碼之為詩歌的元素,一方面再現真實生活世界的物件,如春雨與淡烟、小鳥覓食、網球場遛狗等;另一方面,是情意表達的重要工具。透過看似平凡的文化符碼,反映迥異的文化模式:
受話者你—說—英語會話—喝咖啡
言說者我—讀—讀屈原涉江—喝茶
咖啡在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一如茶之於東方。受話者你在英語社交場合喝咖啡聊天,言說者我則喝茶讀書。對立的結構,隱隱然透露受話者你跨越文化差異的決心,以及言說者我之於你的牽牽掛掛。
此詩動用到的典故,只有屈原的《楚辭・九章・涉江》。〈涉江〉本事為屈原因襄王聽信讒言,失望之餘離開楚國的作品。「喝茶吸烟讀涉江的屈原」,短短一句,把言說者我的「靜」(讀),與屈原的「動」(涉水)連接起來。這一悖論結構反映「我」是那麼不安於室,那麼急切地想「涉渡」到對方身邊。「涉江」這一文化符碼再放到「會話」的脈絡,則「會話」作為溝通的載體,更包含思維模式、生活方式、文化底蘊等。由此看來,戀人遠渡的不是江,而是一整個太平洋,迥異的語言文化,以及共同生活的跋涉。
楊牧談鄭愁予時曾表示,詩有兩種,一種是困難的詩,一種是不困難的詩,「但不困難的詩並不一定是容易的詩」。在楊牧的詩裡,〈會話〉相對平易,但它直面生活與愛情的多重指涉,一定不是一首容易的詩。
後記:好多年前,新竹中學的林柏宜老師組「如花沙龍」,邀集喜愛楊牧的朋友一起讀楊牧,〈會話〉是共讀的其中之一。有陳柏伶、黃大展、林銘亮、王萬儀、陳玲華、邱詩華等。謝謝楊牧讓我們聚在一起。一起「會話」。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會話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曾琮琇
讒言英文 在 楊秋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建議蔡英文總統要向上天祈雨
最近台灣遭遇到百年來的嚴重乾旱,全台水庫乾枯,不但影響民生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尤其是影響到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依據氣象局預測近期內沒有下雨的跡象,且今年的梅雨可能會往後延,更讓今年缺水面臨更嚴峻的困境。
前些日子由台中大甲鎮瀾宮的顏清標董事長帶領信徒祈雨,我們應該感謝顏董事長的苦心,然祈雨的工作由顏清標董事長發起其實是身分、地位皆不適宜;國家碰到乾旱的困難當然要由國家領導人蔡英文來向上天祈求。
蔡英文總統或許怕被評擊迷信而有所顧忌;臺灣話說「人 勥不及天一劃」,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其實人相當渺小而且知識有限,遭遇到困難向上天來祈求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古時候帝王為了百姓向上天祈雨也是常有的事情,蔡總統宜不畏讒言。
「心誠則靈」,記得18年前台灣也面臨嚴重乾旱,臺灣佛教界原本要找馬英九市長在台北市辦祈雨法會,據說當時馬英九市長擔心「如果祈雨而不下雨怎麼辦呢?」,佛教界認為當時的馬英九市長誠意不足,轉而向當時任縣長的我來合辦,印象很深刻,祈雨法會的隔天高雄就下大雨,接著台中也下大雨甚至還淹水,然而台北市還一直乾旱連續兩個禮拜,有些事情真的是很玄!
為了不讓人民繼續承受乾旱之苦,不讓台灣的產業遭受巨大的損失,建議蔡英文總統找台灣宗教界一起向上天祈雨!為國家祈福!不是迷信、心誠則靈啊!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469282
讒言英文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豬議題會是小英政府第二項歷史成就嗎?
在民主政治中,面對重大爭議政策的抉擇當下,最困難的就是選票的取捨。許多政策,大方向正確,但執行過程中陣痛不斷,如果缺乏夠強大的政治意志,或是憂讒畏譏,就容易落入謹小慎微的弊病。
以此脈絡觀之,2019年小英政府在面臨連任壓力時,仍然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是我個人認為小英政府的第一項歷史成就。不要忘記,在2018的地方選舉綁公投中,包括民進黨在內的本土政黨陣營在同婚議題上遭遇重大挫敗,相較之下2019的同婚合法推動更顯難得。
開放美豬進口若在後續執行及配套措施(包括標示執行及稽核)處理得宜,有機會成為小英第二項歷史成就。
甚至可以這麼說,藍營應該要感謝蔡英文。假設國民黨在多年之後重返執政,他們屆時將不必再為了美豬議題與美國苦苦糾纏。
小英今日的大刀闊斧,吞下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於美豬議題上政治攻防的造業,事實上已經替未來每一任的台灣總統拆除對美外交的不定時炸彈引信。國民黨儘管從昨日開始大動作全面出征,但內心未嘗沒有鬆一口氣,爾後這齣美豬進口歹戲不用繼續拖棚。
平心而論,美牛美豬進口的議題,已經是台灣對美外交工作多年來的障礙。自2019年駐美代表處設立農業組後,外交圈人士便不難嗅出美豬議題已經箭在弦上。
過去十年來,美方對台灣已經有諸多利多訊息。就行政部門來看,從2012年的赴美免簽證計劃(visa waiver program, VWP)開始,一直到今年美國衛生部長訪台,無論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對台灣皆稱友善。更別提美國國會部門,友台法案一個接一個,其中完成總統簽署立法程序的的包括2018年《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2019年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TAIPEI) Act of 2019)(簡稱台北法)等。
外交講究互惠,台灣無法迴避的是,美方也期待台灣能給些實質利益。除了軍購之外,美豬美牛幾乎是台美外交談判年年觸及的議題,而我方多年總以國內壓力為由推遲不願面對,也讓美方感到無奈。別忘記,部分友台的美國國會議員,也有面對選區的壓力。
再以國際現勢觀之,似乎再也沒有比現在更合適推動美豬議題的時機。美中會否進入新冷戰(new Cold War)或尚言之過早,但近兩年來美中貿易大戰以降,中國明顯居於劣勢,加上香港逃犯條例及武漢肺炎疫情,以及中美各自關閉一個領事館,在在顯示美國在印太戰略上的假想敵就是中國。在此時機,以美豬議題購買保險票搭上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隊,對台灣外交可謂大幅加分。
這也解釋為何美豬開放消息一出,美方行政部門旋即大動作正面回應,包括副總統Mike Pence、國務卿Mike Pompeo、農業部長Sonny Perdue、商務部長Wilbur Ross及白宮國安會等,甚至連民主黨總統候選人Joe Biden團隊的首席外交顧問Anthony Blinken都正面肯定。
美豬議題終究是外交議題,台灣的特殊戰略處境,必須在外交上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這一點,朝野政治人物皆應瞭然於心。
#美豬
#美牛
(本篇感謝NOWnews 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