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變性手術精神評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變性手術精神評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變性手術精神評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變性手術精神評估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790的網紅PrideLab,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LGBT信箱📮】問:聽講跨性別已經喺2018年唔再被當成「精神疾病」,唔知喺乜乜精神病名冊度除咗名,咁啲人以後會唔會無得去公立醫院睇醫生、服用荷爾蒙藥或者做手術㗎? 💡💡💡其實跨性別從來都唔係一種精神病💡💡💡 之所以被誤會,係因為大眾經常將跨性別等同成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

變性手術精神評估 在 革命開始的時候躺下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36:52

#需要我的時候給個電話 #通話記錄🏺𝟙-𝟚 🅐:妳現在還有在吃藥嗎? 🏺:有啊,就吃兩種,一顆是女性賀爾蒙,一顆是抗雄性賀爾蒙,這個做完手術可以停,但女性賀爾蒙要吃一輩子。 🅐:妳什麼時候要去做手術?妳現在已經弄聲帶了嘛。 🏺:我就存錢,打算去泰國做。 🅐:妳爸現在有接受妳是女生嗎? 🏺...

變性手術精神評估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7:46:09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一鍵換性別! #轉換性別有多難? 〕  最近Faceapp風靡社群,一鍵按下便能變更性別,然而如果真的想在身分證想轉變性別,要怎麼做呢?   ▌在台灣,若希望轉換性別需要達成以下條件*:  (1)女性想變更性別為男性,應檢附文件為:  經二位精神科專科醫...

變性手術精神評估 在 Emilia Wo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8:50:56

【Gender and Law - 變性人結婚嘅權利】 #wyk9up 雖然,香港法例仍然只限定一男一女 (根據出生時嘅性別)先可以結婚,但變性人W案例,已經某程度上令變性人擁有婚姻嘅權利(以變性後嘅性別,與異性結婚)。點解我話「某程度上」呢?因為法庭對變性人嘅定義係十分嚴格,雖然判詞提到法庭可以c...

  • 變性手術精神評估 在 PrideLa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9:17:35
    有 29 人按讚

    【LGBT信箱📮】問:聽講跨性別已經喺2018年唔再被當成「精神疾病」,唔知喺乜乜精神病名冊度除咗名,咁啲人以後會唔會無得去公立醫院睇醫生、服用荷爾蒙藥或者做手術㗎?

    💡💡💡其實跨性別從來都唔係一種精神病💡💡💡

    之所以被誤會,係因為大眾經常將跨性別等同成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簡稱GD)或者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簡稱GID)。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第四同第五版,經歷GD或者GID嘅朋友,佢哋因為自己嘅性別認同同埋出生時指定嘅性別唔一致而感到相當顯著嘅痛苦,而呢種痛苦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喺香港,跨性別朋友去到公立醫院可以獲得醫療護理,係因為佢地被診斷患有以上嘅「精神疾病」,被列為精神科個案,而唔係因為佢哋係跨性別。

    我地可以咁樣理解:雖然經歷GD或者GID嘅人本身係跨性別,但並唔係每一個跨性別朋友都會經歷GD或者GID。出版DSM嘅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簡稱APA)都提過:

    "The presence of gender variance is not the pathology but dysphoria is from the distress caused by the body and mind not aligning and/or societal marginalization of gender-variant people. "

    性別差異本身並唔係一種病,而係呢班性別差異嘅人因為自己身心不一致,喺社會上被邊緣化,而產生不安,先至係痛苦的根源。

    至於你話乜乜精神病名冊上面除名,其實你係講緊由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最新出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簡稱 ICD-11)。佢地將「性別認同障礙」更名為「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仲將佢由以前「精神與行為疾病」(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嘅類別,改成屬於「性健康」嘅類別。

    除咗世衛本ICD名冊講「性別不一致」,APA都有一本DSM手冊講「性別不安」。前者範圍較廣泛,包括各類型已知嘅疾病,而後者就專係講精神疾病。喺2018年,雖然「性別不一致」唔再被世衛承認為一種精神病,但係大家唔好忘記,佢仍然保留喺疾病名冊上面,需要適當嘅醫療照護。所以唔洗擔心,有需要接受心理評估、用藥或者做手術嘅跨性別朋友仍然可以去醫院。無論係乜野類型嘅疾病,切忌諱疾忌醫!

    過去幾十年黎,跨性別呢個群體喺國際醫學領域一直被改名、改分類,由以往比較狹隘嘅二元框架,假設咗進行醫療轉化嘅變性人一定係希望成為異性,逐漸變成今日擁抱性/別差異,睇見非二元(non-binary)嘅存在;理解到出現問題嘅並唔係性別認同本身,係由身心不一致所產生嘅心理不安,希望去病化(depathologize)跨性別群體,將治療重點放喺心理困擾上面。

    每個時代都有被誤解的人和事。生於當代,成為小眾,我地可以做嘅事,就係做到自己,自然可以做好自己。希望有需要嘅朋友可以搵到啱自己嘅醫療服務,一步步咁做到自己。

    -

    撰文:達文 

    #pridelab #pridelabhk #DareToBe
    #nonbinary #queer #transgender #非二元性別 #跨性別 #酷兒
    #pride #lgbt #LGBTQ #LGBTPride #lgbtcommunity #hklgbt #性小眾 #香港性小眾

  • 變性手術精神評估 在 廖郁賢 雲林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5 22:04:38
    有 616 人按讚

    #517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恐雙日
    #阿賢邀你一起來跨越~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2009年,大會正式納入反對跨性別恐懼症;2013年,第九個國際不再恐同日有120個國家舉行了紀念活動,2015年納入反制雙性戀恐懼症,並將官網改名為:國際不再恐懼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日。簡稱為「國際不再恐同日」。

    阿賢有跨性別的朋友,其中有男跨女、女跨男的朋友,也有一些是尚未作重置手術的,也有的是正準備進行,其中有朋友遇到手術前被家人反對的,跨性別朋友在家庭、社會、公司上仍遇到不少的困擾。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5月11日針對517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恐雙日召開記者會,特別整理了「跨性別職場六大煩惱」向大家說明:

    1️⃣求職困難怕現身
    許多跨性別朋友,在履歷、或求職表格上,照實填寫身份證件上的性別,卻只因為照片的樣貌與證件性別不相符,就無法得到理想的工作、甚至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在職場上,最重要的是工作能力,而非性別――這樣的道理人盡皆知,卻並未落實在就業市場。

    2️⃣空間二分難容身
    以上廁所為例,儘管只是日常的生理需求,但在不夠性別友善的職場環境,許多跨性別朋友並無法依照自身性別認同使用廁所空間,因此寧願選擇憋尿、或是到其他樓層遠離人群的偏僻廁間,造成許多跨性別朋友健康產生問題。

    3️⃣制服二分不合身
    部份的職場環境,不但要求員工穿著制服,制服樣式也依男女而異,許多跨性別朋友因此被迫穿著不符合自身認同的制服;這樣子的規定,不但可能造成當事人因違背自身認同而產生心理不適,也會對工作績效與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

    4️⃣先生小姐難應聲
    社會上,稱謂往往因性別而有所區隔,特別是需要接觸客戶的工作,更常被要求使用稱謂。有求職者的外貌與證件性別不符時,若一律以履歷上的證件性別稱呼先生或小姐,容易造成跨性別朋友的困窘。

    5️⃣被迫出櫃尷尬窘
    就算跨性別朋友順利謀得工作,有些主管會選擇事先詢問其他員工與跨性別共事的意願,或預告有跨性別員工即將加入,導致一些跨性別朋友,才一進入職場就處於已經出櫃的狀態。

    6️⃣選擇手術職涯終
    有不少跨性別朋友,會選擇利用醫療行為幫助性別轉換。目前台灣規定,如欲變更法定性別,除了兩張精神科醫師的診斷證明,還必須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即俗稱的變性手術)。上述種種,都需要向公司請假去醫院報到,如果公司沒有相關性別友善政策,跨性別朋友無假可請的情況下,可能就得中斷工作。

    這都是現實中跨性別朋友遇到的情況,回來看雲林縣內,阿賢為什麼會在議會上不斷地向雲林縣政府要求公共建設中一定要有性別友善廁所的施設,就是希望雲林縣政府能夠帶頭做起性別友善的動作,才能進一步去要求、勸導雲林縣內的公司行號也響應性別友善,公部門自身若不重視,又如何做為民間單位的示範?

    真心希望雲林縣政府及相關單位,不要只想著公共建設的施作,卻沒有性別影響評估與分析的基本概念,性別友善不是只有嘴巴說說我們沒有歧視,而是可以有更多積極、主動的作為。

    今年517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恐雙日,阿賢想邀請大家一起重視跨性別的友善職場,在5/17當天穿著代表跨性別旗幟的三色服裝(粉紅、淡藍、白色),拍照並上傳臉書、Instagram,並加上「#517我挺跨」,表達對於跨性別的支持。

    另外,自1983年開始,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國際愛滋燭光日,當天,請大家一起點燃愛滋燭光,紀念全球因愛滋而往生的朋友們,撫慰他的親友失去摯愛的傷痛,同時祝福仍健在的HIV感染者們,繼續堅守下去。
    阿賢在此邀請朋友們一起在這一天為HIV的鬥士們點上祝福的燭火~

    #517我挺跨
    #國際愛滋燭光日ㄧ起點燃愛的燭光

  • 變性手術精神評估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30 21:20:49
    有 9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一鍵換性別! #轉換性別有多難? 〕
    
    最近Faceapp風靡社群,一鍵按下便能變更性別,然而如果真的想在身分證想轉變性別,要怎麼做呢?
    
    
    ▌在台灣,若希望轉換性別需要達成以下條件*:
    
    (1)女性想變更性別為男性,應檢附文件為:
    
    經二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之診斷書及合格醫療機構開具已摘除女性性器官,包括乳房、子宮、卵巢之手術完成診斷書。
    
    (2)男性想變更性別為女性,應檢附文件為:
    
    經二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之診斷書及合格醫療機構開具已摘除男性性器官,包括陰莖及睪丸之手術完成診斷書。
    
    然而這也是常為人詬病之處,器官的摘除除了耗費龐大經錢,更是精神跟生理上的折磨。
    
    
    ▌讓我們把鏡頭轉向國外...
    
    除了台灣,在法國轉換性別也需要摘除器官,因此歐洲人權法院出現了一件跟跨性別者有關的判決,當中最大的爭點就在於法國對於轉換性別的規範:
    
    (1)要求必須進行不可回復之器官摘除手術
    (2)要求必須由醫生認定「性別認同失調」
    
    
    ▌判決怎麼說?
    
    本項判決認為第一點違反歐洲人權公約第八條、而第二點不違反。
    
    本項判決最大重點在於,歐洲人權公約第八條保障的是私人生活( private life ),包含性生活、姓名、個人發展、性別認同。
    
    此條保障個人自治的權利,包含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的自由、個人發展、身心安全的權利。
    
    要求跨性別者必須進行身體上不可回復的摘除手術以追求自己的性別認同,等同於個人必須放棄個人完整性( individuals’ integrity ),才能追求自己的性別認同。
    
    因此違反公約保障個人發展、性別認同的規定。
    
    本項判決肯認跨性別者的個人發展的權利,可惜的是,判決當時跨性別者還被世界衛生組織列於精神疾病名單。
    (也是第二點轉換性別需要經過「性別認同失調」認證,並未違反公約的理由之一。)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決議,將跨性別者從精神疾病中除名,原先的「性別認同障礙」(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 更改為「性別不一致」( gender incongruence )。
    
    
    ▌結論
    
    在台灣,若想轉換性別,仍需耗費龐大金錢、精神、痛苦,進行不可回復的器官摘除手術才得以更改性別,也是近年許多組織倡議的關鍵所在。
    
    若要將此項規定廢除,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配套,更需要民間大眾的支持。性別平等的路還很長,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資料來源:台北市中正區戶政事務所
    
    
    #政經八百 #政治 #跨性別 #跨性別者 #性別 #身分證 #台灣 #法國 #LGBTQIA #LGBT #transgender #pridemonth #性別承認手術 #性別認同 #歐洲人權公約 #世界衛生組織 #性別不一致 #人權 #變性 #性別平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