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讀後感例子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讀後感例子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joepspsps2 (圈圈)看板book標題[心得] 從A到A+讀後感 (下)時間Fri Fe...
讀後感例子 在 陪你讀Readwith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4:14:46
. 我的心情,難道不是受到每天發生的事情來決定的嗎? 外界的人、事、物,難道對我沒有影響力嗎? 決定我幸福快樂還是悲傷痛苦的關鍵, 難道不是健康、成就、財富、愛情……這些外在因素嗎? 事實是,好壞是由我來決定,不是由事情來決定! P113-114 . * * * * 同樣是對於水的感受:深遂的...
如果喜歡小狗的文章了話,希望能多多與我分享,
或是按個讚唷 XD
http://ppt.cc/5SAS
===========================以下正文
強調紀律的文化
紀律,一直是自己所缺乏的。回想起來,人生中最有紀律的一個階段,應當是在準備
大學的那段時間吧。在當時,每天起床腦中都只有一個畫面,念書、並達到自己的目標。
每天可以因此六點起床,最早到學校開門,又是最晚走的一批人。是股熱情,還是夢想在
驅動自己,到了現在已經無法分辨清楚。只記得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所有的時間
都在準備同一招(考試),有時候連作夢的時候都會夢到自己坐在書桌前呢。
這是否與前一小節「刺蝟原則」有著那麼一點的相似?只不過我們現在要專注的,是
規劃、計畫與紀律。每天起床時心中最想做的事,那是驅動你向前行的動力,但是,要如
何了解自己是否有向前行?這時只能依靠計畫與紀律,設定一個衡量指標,達到的時候可
以知道自己是有在向前行的。這點相當的重要、直觀,卻也是我們最不容易達成的事情。
何以這麼說呢?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還記得上次覺得自己要該好好念念英文(任何課業)的時候嗎?到現在各位執行的狀
況如何了?是否有進步呢?有了話,有達到應有的成果嗎?
我想這個例子應該是你我都會共有的經歷,有太多的事情都是說說罷了。然而,有些
人在體認後真的去確實執行,有些人卻仍然停留在夢想家的階段。上一次,National
Geography 的Janet前往清華演講的時候,吸引了多少人前去聆聽嗎?她會有這樣的號召
力,我們為什麼不能擁有呢?我想這就是「紀律」好壞的問題。
再舉一個例子,知名部落格「電腦玩物」為什麼能夠成為全台排名581名的大站呢?
講白一點,其博主異塵行者不過是寫各種用電腦的人會遇到的問題與教學文,這不是很多
人都會寫、都知道的事情嗎?但是,有熱情、有動力並且實踐至今的博主,又有多少人呢
?這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以「紀律」勝過所有人的例子。
「紀律」為本書的關鍵驅動因子
本書主旨從頭到尾都在探討一個問題「從優秀到卓越」,其中提了許多步驟,包括第
五集領導、先找對人再找對事、面對現實、刺蝟原則、強調紀律的文化、以科技為助力、
不停旋轉的飛輪。這些點都相當的重要,但是筆者認為,貫串全文的並不是「從優秀到卓
越」,而是「紀律」。
在本書後面「不停旋轉的飛輪」章中有提到一個很棒的例子:當你一直不停地重複推
著你自己的飛輪,一圈、兩圈、三圈、四圈…直到某一圈的時候,飛輪累積了足夠的動能
,開始自行旋轉,這時候輪子本身的重量將不再成為你的負擔,而變成了最大的助力。這
時候,很多人來問你說:是如何讓這麼巨大的輪子轉動的,你也說不清楚了;因為對你來
說這是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秒順所發生的事。在這樣的例子中,最關鍵的不是在輪子
如何轉動、轉動的多麼迅速,而是那持之以恆的過程。
但是,這樣子的過程並不會顯示在表面上,而是隱含在成功的背後。主流的媒體與大
部分的人物都不會告訴我們這回事,我們總是看到那光鮮亮麗的外表,卻看不到那辛勞所
刻下的痕跡。
以科技為加速器
科技,永遠不是一個最關鍵要素。這點在第一次看書的時候,有點意外;不過,好像
也沒有這麼意外。回想起Nokia的標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之後,有種豁然開朗的
感慨。
每次看到最先端的科技之時,都會有種感覺-只要有這東西,我們一定成功的。但是
,最先端的技術儘管都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問題而生,但是當技術漸成熟的時候,我們卻很
容易忘記技術的本質是什麼。始之成為技術導向的思維,而忘記技術應要面對客戶、協助
客戶來解決現有的問題。發展到某種階段我們將這群人稱為「Geek」,或是成為「職人」
;不過千萬不要覺得這樣的角度是不正確的,因為正確與否來自於不同人的不同觀點,這
群人值得敬佩,只是其所做的事不一定滿足客戶的需求。
這也是服務科學(SSME)興起的一大原因,未來產品能否像過去一樣賺錢已經成為一
大問題,最顯著的例子就是iPad的出現與NoteBook的沒落,加之以App營利的模式興起,
未來,要賺錢與否是由服務取勝。但是服務有難以管理、難以量化與容易被忽略等特質,
這使的以客戶為導向,服務為營利的學門出現,而服務是由許多元素構成,科技就是其三
大項之一。
不斷旋轉的飛輪
不斷的實踐前面的幾條原則後,我們就已經開始邁向一個正確的道路。但是這時候就
是要依靠不間斷地確實執行來達成,這樣的行為,對我來說就是「紀律」。不過說來簡單
,對我來說又是種困難重重的挑戰。就像是前文寫博文的例子一般,能夠持之以恆,直到
飛輪開始自己轉動的人,才會是贏家。
第五級領導
在開始了解「第五級領導」與「先找對人,再找對要做的事」兩大章之前,我想要先
談談為什麼會想要將這兩章擺到最後面再來談。
對於這兩大項,我覺得先天的條件所帶來的影響比較大,以「第五級領導」來說,人
的個性是天生的,但是眼光是可以訓練的;人可以克服自己的缺點,但是本性是無法改的
,只能在了解個性之後,去尋找適合的人、工具來解決自己不擅長的部分。
另外,書中對於第五級領導的定義為「謙沖為懷的個性」與「對專業的堅持」,要肯
接納意見、虛心求教、並且甘之如飴,又能夠不失去原本對於生活的本性的人,我想是要
有一定的天資所支持的。也是這樣的人才能夠通過「史托克戴爾弔詭(Stockdale
Paradox)」(忍痛接受殘酷的現實,但不會動搖對未來的信心)的考驗吧。
換言之,我認為有一部份的人可以在經訓練之後,成為第五級領導人,但是這會是少
部分的人。因為缺乏資質、缺乏環境訓練等因素,使可能成為第五級領導的人數更加稀少
,畢竟連研究結果中,也是從五百家企業找出其中十一家符合條件的公司領導人。有這樣
的成績,會是因為認真再加上資質的結果吧。這就與我們很難要求每個人都成為Steve
Job一般,一個人的群眾魅力不是經過模仿就能夠學會的。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將不可測要素較多的兩章擺在做後來做分享。如果有任何的看
法也歡迎與我分享。
先找對人,再找要做的事
這一點也是件說來簡單,但是實行上需要智慧、運氣與環境的一個要素,而且很難說
可以從哪裡做起。先找對人,代表了自己要有看對人的能力,這可以由共事的時候,來對
對方做壓力測試,看看這個人是實在還是不實在。只是這要從無數的小地方來做觀察,自
己在這之前要先練就無數的眼力與經驗,才能確實了解。只是在實際情形的時候,我們有
這樣的自覺與眼光嗎?這是我覺得需要點天生的能力,再加上後天的訓練的要素,而且不
管後天的訓練再多,都會有先天的要素去限制住。
要去找到對的人,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透過不斷的廣結善緣(分享),可以使用的方
式包括:回母校分享、尋求優秀人才的介紹、各地分享以尋找才能出眾者等等方法,不過
回歸找到對的人這項問題,其實尋求的就是增加找到好人才的機率。只是這個機率會與你
所待的群體呈正向的相關,我們除非能找到一個聚集好人才的地方,否則就只能依靠緣分
。
另外,好的人才與正確的人才要怎麼分呢?就書上所提,只有正確的人才才能讓公司
走向正確的方向,但是要辨認出正確的人才,還是要先運用壓力測試與訓練自己獨到的眼
光來達成。這樣有良好訓練與優良天資的人要同時出現,是不是運氣與緣分的成分比較多
呢?
因為這樣的考慮,我將我所認為較不能透過訓練掌握的部分放在尾端。也就是上述兩
部分,而相對掌握度較高的部分就放在前面,是我覺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收穫的部分。分
享給各位參考。
--
在家當宅宅,在外假正經;
常常都在人格分裂的狀態阿
http://joepspsps2.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