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這個,不是要婊這位同學
畢竟每個人對自己要求不一,不論程度在哪
沒有達到自己理想都是相同的難過
我想說的是,你這輩子不可能考到一個滿意的分數的
所有分數都是尷尬的分數
都是再多一點可以跳幾個志願,再多一題可以安心許多
即使考到接近滿分的,也同樣煩惱
親朋好友全都一次來,師長說A...
之所以提這個,不是要婊這位同學
畢竟每個人對自己要求不一,不論程度在哪
沒有達到自己理想都是相同的難過
我想說的是,你這輩子不可能考到一個滿意的分數的
所有分數都是尷尬的分數
都是再多一點可以跳幾個志願,再多一題可以安心許多
即使考到接近滿分的,也同樣煩惱
親朋好友全都一次來,師長說A系好,父母說去B,朋友說去C
就算你不想去醫牙,就算你討厭電機資工,就算你想離開台北
太高分的同時,代表的也是你失去選擇自己未來的自主權了
而且我可以直白的跟你說,台灣已經沒有任何一個科系,是保障你出路的
醫學系? 面臨五大皆空,很多醫師被當免洗筷,被告的醫生比黑道被告還多
開醫美診所? 早就殺成紅海,沒本錢誰理你阿
護理系? 長期在台灣血汗環境遲遲未改善,過勞死了不知道有多少
法律系? 超過90%的人都被淘汰,只有爬到頂的才享有一切
電資相關科系? 科技新貴早就變成科技新跪,已經沒有過去榮景了
警大? 被關四年不說,出來也是要考試的,縱然通過率高,一旦期限內沒通過可是要賠國家錢
越穩定的科系,要你犧牲的就越大
被學校關,做不喜歡的工作,念不喜歡的科目
考無止盡的考試,考上了還不一定有前途
穩定是怎麼來的? 難或慘到別人進不來才有穩定阿
不要再妄想上大學念到什麼系就有未來了,沒有這回事
這就跟你考上高中前三志願,也從不代表你就有好大學念一樣
台清交政成最高分的熱門科系
一樣一大堆混到被二一,畢業了一事無成的人
把四年大學部當醫學院念的,不知道人生有何目的一再重考的都大有人在
最後只剩當年的分數能說嘴,現實生活卻搞得一蹋糊塗
面對現實吧,不要再看到高分科系就覺得是好科系了
好科系與否不是分數決定的,而是對你而言有多少幫助決定的
從來就沒有不能念的科系,只有不適合念的學生
不要奢望大學校系會給你未來的方向,會讓你知道前途何去何從
不會,最好的校系也不會
路你得自己找
拋棄掉那些從國小開始就不斷束縛你凡事靠別人的習慣吧
靠補習班,靠教科書,靠講義,靠家教,靠父母
被訓練的只會複製貼上,連表達自己都不敢
靠習慣了這些輔助輪,知道輔助輪要被拆了就恐慌了
永遠期望別人幫你規劃好,別人幫你準備好選項
這才是會害死你的可怕習慣
這是一個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
壞的是,學校沒得靠了
公立光環這東西二十年前就褪色了,高等教育早就嚴重泡沫
若沒有對應實力配搭,所有畢業證書都只是壁紙
好學校頂多幫你換到實習機會,一發現沒能力還是掰阿
好的是,學歷神話破滅的同時,實力變得至上
念社會系你可以成為蘇打綠,念外文系也可以成為韋禮安
念歷史系你可以成為金庸,念名校法律系你可能不幸成為馬XX
比起考慮校名或系名好聽,多在意點實質吧
分數,那從來就只是一年後就再也沒人會記得的東西
你當年基測分數說嘴了多久? 根本一學期不到就沒啥人再提了吧
選志願,比起不斷查別人怎麼排名,分數誰高誰低,誰說哪間比較好比較差
你真的該在意的是
你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你進去能獲得哪些資源幫你實現
在其中能學到些什麼專長,你能創造出什麼樣的大學生活
學校有哪些科系,你的專長可以如何多元配搭,幫自己拓展出路
這間大學姊妹校有哪些,能交換的地方是否有你夢想的國家
這個學院跟哪些企業有合作,是不是能提早幫你找到好工作等等
這些實在的內容,比起別人說A校比B校好重要一萬倍
如果你在選填某一志願時,沒有認真看待這個志願的意義
沒有要拿一輩子的熱情跟他相搏,絕對至少要一試成為該領越佼佼者的決心
不如把這個機會讓給別人吧,不要害了真正有興趣的學生沒了這機會,而你又讀的痛苦看不到未來
切記:選大學,內容永遠比虛榮重要。
__________
樂擎文
#我FB今天晚上之前的問題都回完了
#如果沒回到代表被淹沒了麻煩再傳一次
#非萬不得已盡量不要傳到小盒子
#更多大學建議可見新書
@Luke7459,可點自介連結預定新書,並送免費各類諮詢與選系指南,記得訂完要點IG自介連結填表索取。
護理系大學排名109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0年護理師國考放榜 全國前百名美和科大有7位
110年第二次專技人員護理師高等考試放榜,美和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及格人數有265位,為醫療救護增添護理生力軍。其中,全國排名進入百大榜單的有7名學生,有第8名的游孟蓉、第28、29名的李佳蓉、黃玉美,以及第81名彭浩均、第91-93名的陳玟淇、何璇及余子其,表現亮眼。
美和科大護理系指出,護理師高等考試全國總及格率55.88%,美和繼109年百大有4名,110年幾乎快翻倍成長有7名入榜,五專考照率也將近九成(88.57%),顯示學生的表現持續在進步。
美和科大校長翁順祥表示,學校秉著教育方針「證照第一,就業優先」前進,護理系更是以培養護理系學生,為病人、家屬與民眾所信任的優秀護理人員為教育宗旨。近年來在少子化的衝擊下,發現學子會選擇就近學區就讀,正如護理系學生多數來自高屏與台東,如何在地深耕,培育畢業後能於當地服務與回饋社會之護理人才,是該校及護理系師生的使命,必定合力再創技職佳績。
護理系大學排名109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人自殺-長期被忽略的健康議題】
衛生福利部2020年資料顯示,2019年自殺為國人死因排名第11位,其中65歲老人為所有年齡層中自殺死亡率最高,且連續25年皆居於首位。即使有如此高的死亡率,老人自殺的議題並未受重視,此現象國內外皆然。國外的研究指出因為老人大多不具生產力且逐漸步入人生的終點,導致自殺研究多忽略老年人。
憂鬱是老人自殺最重要的預測因子,憂鬱篩檢對於老人自殺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國內常用的憂鬱檢測工具為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和簡式健康量表;由於老人常用身體症狀的問題來呈現情緒的不舒服,一般的憂鬱量表有時並不容易鑑別,因此有針對老人的特性而發展出的老人憂鬱量表短版(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Short Form, GDS-SF),此量表為國際通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然而,國人對於到精神科看診常會擔心被烙印,因此,憂鬱篩檢建議可以在一般科的門診進行,透過填寫憂鬱量表,篩檢出高危險的老人,再轉介給精神科醫師加以評估和治療。憂鬱除藥物治療外,也可合併非藥物性的處置,包括懷舊療法、光療法、自我價值療法、以及增進人際互動等,皆可有效改善憂鬱症狀。
為更全面篩檢老人自殺問題,本研究團隊已成功發展並建立自殺意念促發因素量表(Triggers of Suicidal Ideation Inventory, TSII),目前已在台灣和香港的醫院使用,以協助醫療專業人員能更快速發現老年病人自殺意念問題,早期提供治療和照護。希望透過國人對於此健康議題的認識,提升老人接受憂鬱和自殺意念篩檢的意願,以降低老人自殺的問題。
▶ 完整全文,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老人自殺-長期被忽略的健康議題」:https://forum.nhri.edu.tw/r34/
■撰文者:
蔡芸芳 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長庚大學護理學系
■審閱者:
王秀紅 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資料 / 照片來源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老人自殺-長期被忽略的健康議題」:
https://forum.nhri.edu.tw/r34/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護理系大學排名109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慢性腎臟病自我健康管理】: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西元2012年已達84歲,美國是79歲;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台灣和美國一樣是79歲,顯示台灣的整體醫療衛生環境在世界排名上是名列前茅的。
根據統計,各國慢性腎病的比率,美國12%、日本13%、澳洲11.2%,台灣溫啟邦教授資料分析是11.9%。慢性腎臟病人口的增加是全球問題【註1】。
腎臟受損超過三個月,導致其結構或功能無法恢復正常,稱為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這個過程可能非常長久;也有可能很快地進入了第五階段「末期腎衰竭」,甚至要進行透析或換腎的治療。因此,為了避免惡化為末期腎衰竭,慢性腎臟病人一定要配合醫生的指示。【註2】
對慢性腎臟病個案而言,當疾病出現身體與心理不適,易影響其生活型態,進而影響生活品質。自我管理是一種以個案為中心,由個案與健康照護人員共同承擔疾病照護的責任,個案主動將疾病相關的健康照護活動融合在日常生活的管理過程。
因此,疾病自我管理對於改善慢性腎臟病個案的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扮演重要角色。自我管理可改善個案針對疾病的醫療管理、角色管理及情緒管理。筆者進行慢性腎臟病相關的研究發現,接受透析治療的個案若能自我管理疾病則可以有效控制透析期間體重的增加、提升自我效能、減輕憂鬱及焦慮,同時也能改善生活品質。【註3】
▶ 完整全文,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慢性腎臟病自我健康管理」:https://forum.nhri.edu.tw/r13/
■撰文者:
蔡佩姍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林美育助理教授 慈濟科技大學護理學系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資料來源
【註1】
慢性腎臟病防治(長庚醫訊-第四十一卷第十一期):https://bit.ly/2JjSvol
【註2】
台灣腎臟醫學會「慢性腎臟病」:http://www.ckd-tsn.org.tw/knowledge/index.php?tab_name=chronic
【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慢性腎臟病自我健康管理」
https://forum.nhri.edu.tw/r13/
2. 照片來源
【註2】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