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護理交班技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護理交班技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護理交班技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護理交班技巧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張璽醫師-小兒神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天上午參加了北醫附醫主辦的全人關懷-實踐工作訪研習,感觸良多,在這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感想,讓大家在中秋連假享受月光美景時也思考一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當年還在日本習醫時,教授常常反覆告訴我們醫學裡唯二“絕對”的事- 1. 醫學沒有百分之百絕對。 2. 唯一的絕對就是,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面臨死亡 ...

護理交班技巧 在 精神科護理師陪你-絲絲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8:59:44

(先聲明我並不是認同醫療暴力 而是在發生衝突的當下 身為第一線人員除了要自保外還需要處理病人 如不能冷靜面對 後果絕對不是那些旁觀者能負責的) 最近上班因為疫情的關係 門診減少下 病房的病人總數也跟著下降 但因為有些有家庭的學姐們需要照顧小孩 所以常常需要跟另一半輪流請防疫照顧假 ⁡ 剛好近期...

護理交班技巧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0 04:08:09

早晨睜眼,拿起手機一看,竟已要遲到 可坐在床邊呆滯了幾秒,回過神後,忽然想起今天是假日啊 於是輕輕放下手機,又重新鑽回被窩深處,聽著滴答雨聲,沉沉入眠。 __ 當護理師七年了 病人來來去去,誠實說大部分人的臉孔都模糊了,頂多提起特定事件時,還能有那麼個大概印象 唯獨還是菜鳥時曾遇過的個小男...

護理交班技巧 在 Teresa.cha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07:44:18

今天我一如既往的起床上班出門 看似沒有不一樣;心中卻有很多不同的不捨。 首先要感謝我的老闆(阿長);從我在台北開始唸書到轉正職;一路以來都一直很幫忙我;連地震發生都第一個衝回護理站關心我有沒有上班;心中真的很多的感謝。 我們單位(14C)真的很棒!阿長總是花很多的時間在我們上面;費很多心力處理病...

  • 護理交班技巧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1 14:05:41
    有 165 人按讚

    前天上午參加了北醫附醫主辦的全人關懷-實踐工作訪研習,感觸良多,在這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感想,讓大家在中秋連假享受月光美景時也思考一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當年還在日本習醫時,教授常常反覆告訴我們醫學裡唯二“絕對”的事-
    1. 醫學沒有百分之百絕對。
    2. 唯一的絕對就是,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面臨死亡

    傳統上醫學院所受的教育往往是如何醫治病人,關於死亡這件“必然”的事,反倒接觸的機會不多,甚至有一種“病人的死亡等於醫師的失敗”的感覺,雖然知道“絕對”會發生,但是一直沒有好好學習如何應對。

    兒科與其他科不同的是,在執行醫療過程當中,大部分的醫療決策與病情解釋的對象,不是病患本身,而是家屬---病患的父母親。理所當然的也會面臨當病童到了已需要面對緩和醫療或不積極急救的情況。這樣的情境讓我不禁在課堂上,回想起自己在日本接受訓練時的種種情景。

    自2010年返台,時間飛快,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年了。雖然我現在是一名小兒神經科醫師,但是2001年剛自醫學院畢業的我,嚮往是成為一位新生兒科醫師。因此我在日本十年的醫師生涯中接觸且參與了不少早產兒的治療。日本的早產兒醫療可說是相當先進(依照我的老師的說法,日本人手這麼靈巧,這麼會做模型,非常適合做早產兒醫療…這樣好像早產兒醫師都是愛公仔的宅宅),而當時日本全國1000g的新生兒存活率高達8成,換句話說不管是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或是像我曾經被外派到,人口可能10萬不到的日本海港口小城 舞鶴市,即便是1000g的早產兒,10人裡面也8人能夠能存活。因此在日本服務的那幾年,我們團隊也常常成功的救活500g甚至是400g以下的寶寶。但是無論怎麼順利,該遇到的還是會來的,實習醫師第一個秋天,負責了一位28周,出生體重800g的單胞胎男孩,出生第一週期間,順利的度過了肺部及心臟等問題,進入了第2周。當時我們醫院的規定是,負責醫師在病童拔管前需全天留院執行第一線照護。因此當時應該是連續住在醫院的第10天左右,心想應該在撐一下,兩三天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就當開始討論何時拔管的那幾天,突然血壓變低、末梢循環變差,身體出現浮腫,檢查電解值後判定是腎上腺功能的問題,因此給予類固醇治療。隨著血壓上升,開始排尿後浮腫也逐步改善,當晚十二點於大夜交班時叮嚀主護理師,目標血壓不超過70mmHg,注意尿量後,我就進去值班室休息。大概凌晨五點左右被大夜護理師叫醒,說血中氧氣含量頻繁的掉至危險範圍。起床一看,小朋友膚色蒼白,活力差,當下立即抽血並立即執行腦部超音波,一放上超音波探頭立刻發現是腦部出血,且是大範圍出血。一向溫和不太罵人的我也忍不住對著大夜護理師說“怎麼顧的,搞什麼啊”。當下護理師早已淚流滿面,頻頻向我說對不起。當時的我應該是氣到神智不清了,回了一句“不要向我說對不起,你應該是向他的父母親道歉”。待當時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來了之後,我們向家屬說明當晚所發生的事情,並解釋目前情況相當不穩定且就算救起來預後也預期相當不好。說明完後的第二天,家屬回覆決定不採取積極治療。聽了家屬的回覆,我個人覺得應該還有機會,家屬不應該就這麼放棄治療。但是主任告訴我,生命的價值有時不在長短,即使短暫,共處的美好記憶卻是可以永恆活在人的心中。千萬不要將自己定義之醫療成功,單純地建立在病人的生存上。如果有能力,沒有父母不全力愛自己的小孩。也沒有一位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比自己更早走,反而有更多的家長會將小孩子生病過世的責任加附在自己的身上。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有時做這樣的決定對家屬來說是有多麽困難。當下主任也與我分享兒科死亡宣告的技巧以及兒科如何讓小朋友與家長告別的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若是當下已執行復甦式一段時間,感覺回不來時,一般來說,家長往往無法當下告知醫師停止急救,因為喊停止等於宣告死亡,這對家長來說是難以承擔之重。因此可向家長說明「小朋友已經很努力了,再加油下去對小朋友來說真的太累了,是否讓他好好休息」。另外,最後一定要讓爸爸媽媽抱小朋友,讓一家人能有好好獨處的時間。因為有一些早產兒出生後就住進保溫箱,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抱過自己小朋友。第一次抱他可能也是最後一次抱他,所以抱小朋友時盡可能的把身上的管路都拔掉,監控系統也盡量拿掉,並且轉靜音。醫療團隊則在護理站看螢幕確認心跳等生命徵象。聽完主任的說明後隔天,那位28週的小朋友的生命力也慢慢轉弱,因此我們也急忙的聯絡了家屬來與小朋友做最後的會面。這是我第一次送走我負責的小朋友,也帶給我很大的衝擊。當螢幕顯示心跳逐漸轉慢、停止。主任帶我進去,向家長宣告及確認死亡時間,當下真的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3天前才在規劃是否拔管,而現在這個瞬間我卻在宣告他生命的結束。而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當我們團隊送小朋友離開加護病房時,爸爸媽媽轉身像我們深深的一鞠躬並向我們說“謝謝你們的照顧”,老實說當下家長對我們道謝,真的非常意外,就如同主任說的,生命的意義也許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每一個全力燃燒的生命,即使短暫,也可以是永恆的。就如同我,“他”應該也一直活在他父母親的心裡。

    小朋友走了不就後,那位主護理師也離職了,一年後某個機會,她回到單位,善良的她還是向我反省,也許那天她再多注意一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不確定,只能說是我們團隊,尤其是身為主責醫師的我實力不夠,為了不讓同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只能檢討,繼續向前走,如同當時的主任說的,我們沒有時間悲傷,因為還有小朋友在等著我們救。所幸那位護理師後來也回到她的家鄉,在京都隔壁的福井縣再度繼續新生兒醫療服務。醫護團隊對病患全心的投入,其實自己也還是需要心靈的依靠,尤其是努力結果不如預期時,精神的支援更不可少。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也發現醫護人員面臨生死交關的場景,心靈的安定對於醫護是多麽的重要,許多一線醫療人員因為無法承擔他人生命的心理壓力而造成許多憾事,台灣日前也發生過,因此北醫附醫也開始關注照護員工們的心靈健康。這不僅是照顧員工,同時也間接地增加醫療品質,給病患及家屬更好的醫療照護。

  • 護理交班技巧 在 艾比媽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14 08:00:00
    有 65 人按讚


    非常推薦這個粉絲專頁(打♾星星🌟)
    新生兒安撫,即便我生到第二胎都還是覺得好難好難,尤其孩子只要一哭,馬上亂了套~

    不要想全部都學會,沒人天生就是💯媽媽,給彼此30秒時間,耐心耐心耐心~

    ———————
    新生兒安撫第一彈👉🏻Swaddling (包起來)http://bit.ly/2VkOsK4
    艾比媽10秒包裹的小㊙️密 Anna&Eve舒眠包巾 https://ibmm.tw/annaeve

    『給新手爸媽的2個安撫訣竅』

    和新手爸媽一樣,剛踏入嬰兒室的新手護理師,第一次面對寶寶的哭聲、軟綿綿的身體、洗澡時抓不住,炸出來的大便時,都有非常大的焦慮感。

    .

    ——————————————

    .

    給新手的訣竅一:『今天這樣就好了』

    在每天早上交班完,我會看著(一臉只想做到今天的)學妹,一邊猜想她會用什麼理由提離職,一邊思考要怎麼讓她愛上這份工作。

    『學~我覺得我沒辦法安撫寶寶...』
    .

    名詞解釋:

    學:學姊的意思,通常後面會用”~“拉長音,尾音要上揚,順便帶點撒嬌的語氣,預防及緩解問出不該問的問題以後的尷尬場面。

    .

    『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今天只當一個很會放奶嘴的人就好了』

    『可是如果寶寶要的不是奶嘴,一直哭怎麼辦...』

    『妳可以在心裡跟寶寶說,我知道妳需要幫忙,但是我還沒學到其他方法,“今天”要請妳先忍耐一下噢~』

    『這樣就好了嗎?她一直哭也沒關係嗎?』

    『沒關係的,她不會一直哭下去,妳也不會一直學不會呀,妳可能很擔心寶寶會不會不舒服,換個角度想,也許是妳和寶寶都覺得,這個不知所措的感覺,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而為此感到害怕,但是只要心裡想著這句話,就話發現這種失控只是暫時的,心情就會多少有點改變噢!』

    .

    這個方式不只對新人很有用,在教新手爸媽時,當照顧者彼此有共同的默契,知道今天只要做到什麼就好了的時候,相對會減少因為育兒緊張產生的摩擦,有次入房關心親子同室情形時,聽到爸爸對寶寶說了一句很可愛的話:

    『拔拔今天主修洗屁股噢,其他的就請妳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

    如果共同照顧者有很多人,例如:阿公、阿嬤、婆婆...等,這個方式的有效程度,取決於所有照顧者,能不能給彼此時間與空間,有沒有機會接觸到完整的課程,私心希望如果能在產前,讓整個家庭有完整的共識與課程,或許育兒路上會減少一些疲憊。

    ——————————————
    .

    新手的訣竅二『30秒的安心時間』

    .

    『學,她一直哭,我所有的方法都試過了,不要包起來,也不要搖,不要拍屁屁,也不要嘴嘴,什麼都不要怎麼辦』

    『操作每個技巧的時候,試著在心裡默數30秒,30秒以後再換方法』

    『學~剛剛拍屁屁,算到20她就安靜了耶!這是什麼神奇的方法啊!』

    『恩...掉到地上安撫法』

    .

    這是有天和朋友聚餐時,手中的麵包不小心掉到地上想到的

    A:『快撿起來!5秒內都可以吃』

    B:『我聽到的版本是7秒』

    C:『我們家都說30秒欸』

    AB我:『也太久了吧!!!』

    .

    我想不管是5秒、7秒,還是30秒,有細菌的事實並沒有被改變,但這樣想以後,卻能幫助人們安心的吃下去,在嬰兒室時,我也試著一邊默數,一邊安撫,雖然讀秒時寶寶哭泣的事實沒有被改變,卻神奇的讓我安心下來,也通常在快接近30秒的時候,讓寶寶冷靜下來。

    .

    關於各種安撫方式,之前有寫過一篇實戰篇,新手爸媽可以從文末連結進去看,之後的文章也會從裡面提出一些示範照片讓大家能更清楚。

    ———————————————

    無論是新人、新手爸媽,包括我自己在面對寶寶時,第一道,也是最難克服的關卡是『在激烈的哭聲裡頭很難冷靜下來』,多少會產生一種『我是媽媽...怎麼可以不會』、『我是護理師...如果連我都不會』的心態。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社會對於”媽媽“的想像太過完美,讓人太急切地在傷口還沒復原、心理狀態還沒調適好的狀況下,就得立刻學會當媽媽。

    .

    希望這篇能幫助新手爸媽們,給自己、給伴侶多一點點的時間,讓自己跟寶寶一起學習面對新的生活。

    .

    『或許哭泣就是因為沒有辦法避免
    才能讓人有機會感受到溫暖和愛』

  • 護理交班技巧 在 森七七的歪腰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8-29 15:43:26
    有 124 人按讚

    #各路人馬都是好朋友
    #請友善對待醫院裡的所有醫療以及非醫療人員
    #無論是哪路人馬對於飲食營養的問題依然不會比營養師更了解
    #需要時請照會營養師

    最近營養師一樣處於常態的森七七狀態,感謝各方科室的好隊友們溫馨陪伴,才不致於噴火到爆炸。因此,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白色巨塔裡營養師的好朋友們。

    首先出場的是護理師😘

    請記得白衣天使已經正名多年請稱呼『護理師』!『護理師』!『護理師』!【真的超級無敵霹靂重要!】(請不要叫他們小姐→又不是上酒店叫什麼小姐)

    護理師幾乎為第一線接觸病人的醫療人員,舉凡吃飯、拉屎、馬桶不通、遙控器壞掉、要借吹風機、吃飯沒有筷子、找醫生找不到、隔壁床病人或家屬太吵、看護找不到家屬、家屬對看護不爽、病人或家屬對醫生醫院不爽、甚至覺得病人服太醜或冷氣太大或太小等狗屁倒灶的事情,都會找護理師來幫忙(麻煩)。
    但其實他們的護理專業其實需要執行與了解所有醫囑與相關護理照護,只是常被許多人的需要(找碴)搞到焦頭爛額甚至延後下班。

    因此,當病人有情緒問題、飲食認知相關問題、家屬過於關(難)心(搞)、醫囑需要、或是進食排便有異常狀況等,除了從病人家屬看護得到資訊之外,護理師也常常是營養師的超級無敵大幫手。但是,求救大幫手的時間真的很重要!請將心比心,不要在他們交班時間、被病人醫囑出院轉院接新病人已經忙到團團轉的時候詢問(騷擾)他們唷!

    第二出場為專科護理師或住院醫師

    飲食醫囑常常為NP或R幫忙開立,若營養師需要了解未來醫療計畫或是想討論飲食醫囑,NP或R就會是一個關鍵人物。

    以個人相處經驗而言,NP都很好溝通,大多提出考慮的理由,合理的飲食處方建議就會被採納,而若醫療端有其他考量點,也會教學相長多討論多學,互相理解學習不同的專科別如何思考,有時也可避免專科訓練過久而產生的迷思。

    R也是處理醫囑的關鍵人物,經驗中多數的R也是好溝通甚至願意分享醫療評估的專業知識,我常在R身上發現好用的資訊,甚至願意解釋教授或讓我複印留存。但少數某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我感覺『醫師』這個角色的高度(態度)比較高,明明連主治都已經接受我的建議,仍堅持給予一些奇妙(怪異)的飲食處方。

    再來是藥師、呼吸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放射師

    臨床營養師常常會因為病人嘔吐、配方灌不下去、腹瀉、腹脹等原因而被call去病房,舉凡會影響腸胃蠕動的藥物、可能會引起咳嗽反射導致的抽痰、病人的呼吸狀態、進行復健治療的項目與時間、是否進行吞嚥訓練或是否有吞嚥困難、X-ray檢查部位之意義及結果,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到病人的腸胃蠕動、消化吸收、以及營養建議,因此這些師字輩的專業知識也是營養師的好幫手。(當初也是一位熱心的RT學姐教我看懂呼吸器的設定以及RT sheet呢!)

    接著是主治醫師

    好的主治醫師帶營養師上天堂,又尊重營養專業又可以教學相長,而想法比較特別(甚至無腦)卻又堅持己見的醫師則會讓營養師每天森七七爆炸想噴火。還是老話一句,懂營養的醫生真的不多,懂配方的醫生更不多,有飲食營養問題麻煩請照會營養師!
    (有沒有看過叫無牙只能吃流質的老人吃限水稀飯?哪裡的稀飯可以限水?這麼會煮可否請醫師來廚房教我們煮一下?!)
    (不要跟我說heart不好人很喘要限水,問題就是病人沒有牙齒只能吃流質,這根本沒有選項,而人如果沒吃飯沒熱量不用喘是直接不呼吸給你看)

    另外是深藏不露的高手級幫手-社工師及心理師

    舉凡家暴問題、遺囑問題、家產分不均就堅持用藥灌水不讓病人善終、同居人或婚姻問題、自殺問題、吸毒問題、情緒問題、拒絕治療又不出院等問題,導致醫療行為及飲食建議有所障礙或無法執行的問題,可以由此路人馬得知來龍去脈以及目前情況走勢。

    最後大幫手則是非醫療人員的看護、護佐、以及清潔人員

    白色巨塔裡沒有秘密,更沒有職業貴賤,看護是最近身照顧病人的人,他們需要上課受訓以及考試取得資格,在許多病床照護的事情上,他們的經驗與技巧撇步常讓我驚豔。另外,如果你是需要飲食控制的病人,卻以為偷吃零食偷喝酒沒有人會看見,那你就要小心打掃的大姐已經被營養師收買人心跑來告狀了。

    還有不能不提的廚房人員

    廚房人員沒有颱風假國定假日或什麼週休二日,連過年也如同其他醫療人員輪休前三或後三天,他們為了讓你早上醒來有飯菜可以吃必須無畏風雨不顧冷熱早上5點出門上班,等你像大爺一樣吃完晚餐還要在醫院裡收盤洗碗加熱消毒直至一切妥當方能回家,如果你還要靠腰飯太硬太軟青菜不是你愛吃的或味道太淡,請你記得你有種就去住飯店不要來住院!

    生病不舒服看醫生甚至住院時,背後都有一群醫療與非醫療團隊在共同照護著,大家一樣都是人生父母養,一樣下班回家都是上有高堂下有妻(夫)小,沒有人喜歡願意生病,但也沒有人需要因為你的生病就被你糟蹋擺臉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