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譬粵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譬粵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譬粵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譬粵音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李香琴逝世 】 MeWe版本:http://bit.ly/3rUvdXF 收到李香琴逝世的消息後,我走到睡房的書架上,找回放在資料夾內的一篇30年前出版、刊於《壹週刊》的琴姐訪問影印本,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想寫下來。 第一個原因,是琴姐跟已故的譚炳文一樣,她於香港電視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令人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Pin Cheng J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品城記 #探店 #清遠#大自然#農家菜 大熱天來這邊“避暑”,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對於一家餐廳來說,出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然而環境、氛圍也不能忽視。我們曾經試過不少在環境方面很出彩的餐廳,譬如,昨天更新的360度俯瞰廣州的天台餐廳,以及之前觀辰去過的擁有1000多年曆史的煙橋古村里面的那家私房菜…...

譬粵音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7 19:19:49

【《魂遊記》的四個密碼 】 _ 傳統就係老套? _ 始於清末,源自廣東省珠三角的傳統說唱音樂「南音」,跟香港獨有、70年代中後期逐漸興盛的「粵語流行曲」,是屬於兩個不同年代的流行文化產物,風格南轅北轍,無論歌詞內容和聽眾年齡層都相差萬丈遠,但綽號「萬能泰斗」的粵劇名伶阮兆輝深信並非如此,決定擔當跨代...

譬粵音 在 顆顆悅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19:35:08

. 車為什麼叫車,草為什麼叫草,人為什麼叫人;從前有一種說法,就是事物的命名都是隨意的,沒什麼因由的。 但仔細想想,真的嗎?假設現在有一件你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出現在你眼前,譬如說是一團會浮在半空的液態金屬球,然後要你為其創造一個名字,你必然會從你認知中的事物著手,然後可能叫它作「浮金」「飛球」「閃...

譬粵音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9:07:58

【#2019港澳米芝蓮】名廚消夜至愛小店摘星夢碎 大廚:唔失望 客人就係星 - .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舞台。 . 不要叫魚去爬樹;有水,牠就活潑了。 . 吳江橋,人很隨和,但說話結結巴巴超低音,滴汗! 一埋爐,即刻生猛晒:大開大合拋熱鑊,心細如塵撒鹽調醬,小店聚興家的廚房讓他大放異彩;揮灑出一道道...

  • 譬粵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5 23:50:09
    有 1,154 人按讚

    【 李香琴逝世 】
    MeWe版本:http://bit.ly/3rUvdXF

    收到李香琴逝世的消息後,我走到睡房的書架上,找回放在資料夾內的一篇30年前出版、刊於《壹週刊》的琴姐訪問影印本,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想寫下來。

    第一個原因,是琴姐跟已故的譚炳文一樣,她於香港電視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令人難忘的演出多不勝數;其次,一直覺得,琴姐的外型、打扮,甚至聲綫,與已於多年前離世的嫲嫲有點相似,這是小時候在嫲嫲家看電視時見到李香琴之後的既定印象,興許她倆經歷相似,都是30年代出世的女性,再由中國大陸遷居來到香港,所以或多或少都散發同類氣息,也可能,是我一直都很掛念自己的嫲嫲,所以望見琴姐,都會有點親切感,所以想以文字向琴姐致敬。

    我由傍晚六時許開始動筆,寫了數小時才完成,因為琴姐瓣數多,而且記憶總是不可靠,她當打之時,都已經距離今天很遠了,得一邊寫,一邊花時間考證,收筆一刻,很疲累,但這些零碎的資料,都值得紀錄下來,讓後人參閱。

    感謝琴姐生前為電視迷帶來那麼多美好回憶。

    ###############

    「再見!唔好怪我第一句就同你講再見,因為我真係專程嚟同你道別㗎!」

    從影多年的資深藝人李香琴,周一(4/1)中午不幸於伊利沙伯醫院離世,終年88歲,縱橫演藝圈60多年的繽紛人生,正式劃上句號,收到新聞短訊之後,立即在串流音樂平台重溫陳輝陽經典作《三千年前》(2007),「琴姐」聲演陳慧創作的對白,情感豐沛,聲線淒酸,一句「我失去嘅嘢實在太多啦!」,一句「你一定會好唔捨得我!」,配合關淑怡演唱的「趁熄滅前,還可一見」,對照這則消息,倍覺傷感。

    「我記得,你同我去過嘅每一個地方,嗰啲地方,統統留喺我心裏面。」

    其中一個地方是澳門的平安大戲院,那裏是她開展演藝事業的起點。

    李香琴原名李瑞琴,祖父李亞敬舊時於廣東和澳門一帶經商,經營海產和賣米生意,家境富裕。琴姐於順德出世滿月後,父親李炳光舉家遷往澳門定居,據知李父經營錢莊及紙料生意,共有5位太太,而琴姐是家中長女,被視為掌上明珠。

    原建於澳門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的平安大戲院,是李香琴演藝事業的起點。

    30年前,因為拍攝亞視節目《向每顆星致敬》 (https://bit.ly/2JLjt8y) ,琴姐坐船過大海重回成長地,憶起往事。「就係呢間戲院,改變我一生嘅命運,以前任劍輝、白雪仙經常都喺度演粵劇嘅,咁阿嫲帶我嚟睇戲啦,睇睇下,我自己愛上咗粵劇,就算阿嫲唔帶我嚟,我自己都靜靜嚟呀,有功課都唔做,掛住嚟睇大戲,鍾意學戲,經過好多轉折,就搵到個師傅(小鶯鶯)學戲,學咗半年左右喇,師傅介紹我踏台板。真係橋喎,我第一次踏台板亦都係喺呢間平安大戲院。」時為一九四六年,當時琴姐才14歲,但大概由那時開始,便沒有想過要做「正印花旦」。「我認為做『正印花旦』壓力好大,點解呢?因為啲人會睇你做得好唔好,冚唪唥(焦點)都喺自己身上,如果做『第二花旦』就唔係咁喇,(如果)你個『正印花旦』演得跩啲,我做得好啲,就可以蓋過你,我幾有滿足感!」

    何以演大戲會漸漸走進大銀幕?就在「糴梅香」(初踏台板之意)之後一年,即一九四七年,琴姐跟着盧冠廷父母(盧海天與養母譚秀珍)所屬的戲班「日月星劇團」到越南和新加坡做大戲,同行的還有「關師傅」關德興,後來關德興先返港拍戲,之後給琴姐寄信,指可以介紹她拍戲,琴姐開心到彈起,因為她會幻想自己有機會跟偶像張瑛、白燕和梅綺合作,豈料一入片場演出的銀幕處女作是《黃飛鴻大鬧花燈》(1956)(https://bit.ly/2MCw1Aj) ,飾演侍婢菊香,片酬三百,之後又經羅劍郎引薦,於電影中扮演奸角,憑《鴛鴦江遺恨》(1960)一「奸」成名,直至遇上「西宮」角色,大戰「東宮」余麗珍,獲得「一代奸妃」和「西宮琴」的稱號,迎來第一個事業高峰。琴姐曾在電視節目《正識第一》(2011)透露,為了演好奸角,要望鏡苦練:「走去睇住塊鏡講對白,修嘴型,修眼神,咁樣慢慢練番嚟!(如果演)陰毒,額頭要收細,連講說話(語氣)都唔同!」

    此後,因為粵語片市場興旺,琴姐相當搶手,非常多產,更試過一年最多拍過50齣戲,但她坦言初出道的時候確實有捱過苦,因為她屬於獨立演員,沒有後台撐住。「關師傅唔可以部部帶挈我,我又唔打得,打戲都係搵任劍輝、于素秋,我又冇大老倌帶住,任冰兒都有任劍輝,譚倩紅都有方艷芬。試過有一次,我連接兩部戲,後來通告改咗,入到片場先知兩個(角色)都換咗人,我問導演點解要換人,佢反問我:你有冇大老倌帶住?我咩都講唔出。」

    後來,父親李炳光因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琴姐要負起養家責任,為了令父母弟妹有更舒適的生活,於是只好甚麼片約都接受,那怕是別人不願意飾演的奸角,一樣去馬,甚至知道別人拖欠她片酬,她依然不敢投訴,生怕將來再沒有機會演出。可是,無限忍耐沒有讓琴姐好過,當她的戲愈演愈多,片酬由最初三百元升至二千五百元時,電影公司卻嫌她騷錢貴,找了另一位演員頂替,當年專訪裏公開名字,那人是羅蘭。演藝圈從來現實,三分努力七分運氣,當她在電影圈前景暗淡時,其實粵語片亦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製作,無綫電視啟播後兩年,當時36歲的琴姐順理成章往九龍塘廣播道尋找機會,先加入無綫,拍過劇集《錄音機情殺案》後,一九七○年轉投麗的映聲,拍攝《家春秋》,數年後又回歸大台,由一九七二年開始成為《歡樂今宵》的台柱之一,另外亦不斷拍劇:《狂潮》(1976)、《家變》(1977)、《網中人》(1979)、《親情》、《輪流傳》(1980),數之不盡,套套經典。

    琴姐憑眼神、面容和聲線,能夠將陰險、淒涼、霸氣、嬌嗲、滑稽、慈祥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角色是她,她就是角色,在鏡頭前那種揮灑自如,你未必記得劇名戲名,但一講起,畫面就會浮現。如《無頭東宮教子鬧金鑾》(1961)扮演西宮,大戰「東宮」余麗珍,或者《還看今朝》(1990)的姚文珠,令人狠得咬牙切齒,欲當街指罵;又如《輪流傳》(1980)和《流氓大亨》(1986)扮演慈母,面對命途多舛的人生,有苦自己知,總是含住泡眼淚,淒涼得教人鼻酸;當然還有在《他來自江湖》(1989)的「靚姑」,有一幕她與何鑫淼(周星馳飾)在何英彪(吳孟達飾)面前唱雙簧 (https://bit.ly/2Lq5xkF) ,或者於《家有囍事》(1992)裏扮演奶奶大叫「世界末日啦!」,總是睇一次笑一次,多年不變。

    說霸氣,又怎能不提《倚天屠龍記》(1986)的滅絕師太,以及《碧血青天楊家將》(1994)的佘太君?還有晚期她在《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2008)飾演的甘佘君麗,一句「唔使驚,嫲嫲喺大廳」絕對見字如見聲吧。這邊演活傳統價值觀下的中國女性,其實曾幾何時,她亦試過跟歐美時尚接軌,譬如《彩色人生》(1979)扮演模特兒公司老闆娘的Mary,每一集都更換造型,媲美繆騫人的《甜姐兒》,應該沒有很多人看過;某年在亞視台慶夜穿金色吊帶舞衣「惡搞」麥當娜(Madonna)跳唱《Vogue》,盡顯其時尚大膽一面,原來是很多人的Best Kept Secret。多才多藝就是如此,因為琴姐很年輕的時候已明白,要在戲行生存,除了專業,還是專業。

    在興盛時代的無綫打滾十多年後,琴姐已非常有名,但為了還人情債給周梁淑怡(時任亞視行政總裁),1990年決定過檔,那時她在大台的最後一套劇集,正是《他來自江湖》,她記得拍到最後一集的時候,時任無綫高層李沛權搭着她的膊頭,就要為她開「期票」:「琴姐,兩年後就要返嚟喇,使唔使簽定合約?點知我過咗亞視,李沛權都跟埋過嚟,到我再續約(亞視),佢又走喇,所以做人真係唔使咁認真!」就是這一句話,反映出琴姐當年受訪時的心境:名氣、錢財如浮雲,放過自己一馬,別太着緊,因為在這一行打滾了數十年,有甚麼事情沒見過呢,執念只會令自己活得不開心。

    她享受演出,但心頭不高,沒想過要做女主角。「我入戲行,阿爸同我講,結婚,未必嫁得好,你鍾意做戲就做戲,話總之搵到食就算。我從來冇諗過做正印,做二、三幫已經心滿意足喇!」這段說話,摘自1992年10月16日出版的《壹週刊》「金峯集」專欄,當時負責採訪的是李志豪,2016年他離開壹傳媒的時候,職位是《壹週刊》社長。重讀這篇30年前的人物專訪,會看到琴姐的人生觀:人生不過是一場夢,不用太認真,更不可有風駛盡𢃇。

    「我哋呢行真係偏門嚟㗎,你唔知幾時會唔紅,亦唔知幾時會紅,諗都諗唔到。所以我覺得紅嘅時候唔好太得意,唔好(畀)勝利沖昏頭腦,唔係咁樣,一跌咪好辛苦囉!」賺到錢,生活過得去便可以了,琴姐當時認為自己條命已如打牌打到北圈,剩下的,都是Bonus,沒有很多事情可以傷害她,就算以往吃過的苦頭,變成回憶後亦只剩下快樂的片段。「我好樂觀,從來冇恨自己可以有家財億萬,我經常覺得,唔好成日諗住人哋坐Benz(平治)230,我就要坐450,咁樣成日都唔會開心。」

    惟獨有一件事,任時日過了多久,她仍然放不下,那是母親突然去世。一九六五年某夜,琴姐在戲院看戲,突然銀幕上出現了一句字幕,大意是:「李香琴,即出門口,有人找你!」

    此話一出,現場霎時間亂作一團,琴姐以為是否有人整蠱自己,當她走出戲院門外,赫然見到妹妹正在等她,原來是她的媽媽因為心臟病發過世。「佢個心唔舒服,醫生以為係胃病,打完針之後半個鐘就死咗。」這件事對琴姐打擊很大,因為她還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讓母親過得好一點,但計劃從來趕不上變化。「我啱啱儲夠錢喺太子道買咗層樓,屋契寫咗佢個名。」自己無法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成為一生最痛,但也知道那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所以很早已吩咐女兒,如果有一天自己口齒不清,或再不能照顧自己時,便送去老人院,不要為家人添麻煩。今天看新聞,知道琴姐在女兒陪伴下撒手塵寰,生離死別當然教人傷心,但她的精彩一生,將會永遠刻在大家的心底裏,永誌不忘。

    原文刊於《香港01》:http://bit.ly/3orZBqi

    【 相關文章 】
    譚炳文逝世:http://bit.ly/2XbtH5p

    (0501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李香琴 #電視史話 #三千年前 #武視 #無綫 #家有囍事 #周星馳 快樂的 ATV 亞視數碼媒體 William on the way 葉一知 港女講劇 做乜膠睇電視 歐錦棠 Stephen Au 鄭美姿 譚蕙芸 #TVB 阿果 #澳門 #粵劇 #港劇 十字牌早餐 LAW少 午夜翻牆 紅眼

  • 譬粵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1 22:56:20
    有 2,189 人按讚

    #線上學習
    #請做一個有素質的學生
    #我做線上學生的經驗之談

    你知道嗎?

    1。幾乎每一個講師都會在上課前和主辦單位測試自己的slides、test Mic的音量。如果每個講師都願意花這段時間去這麼做,那麼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可不可以也在還未線上上課之前,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先準備,譬如 test Mic、test 畫面等等?

    很多時候,我很irritated 看到那些同學一直在zoom chatbox 裡頭寫 #沒有聲音 #沒有聲音 #沒有畫面 #沒有畫面 #為什麼我看不到 #為什麼我看不到

    為什麼要到這個時候,不斷要主辦單位來幫忙你解決技術上的難題?

    老人家,我也算了。我不怪他們電腦知識不夠強。因為真的學不來。然而,那些不用心的同學,同樣的問題始終重複又重複。

    我們裡頭一堆同學全部人準備好正在上課。我們也事先準備好自己,我不想看到這麼多message在chatbox干擾講師及同學們,只為了滿足自己個人沒有準備好的需求。

    我們可不可以做個有素質的線上學生?
    可不可以?

    2。#不是所有zoom演講前都需要準備給你聽音樂的

    其實主辦單位沒有欠我們任何娛樂效果或者聽覺效果的,請不要一開場就質問主辦單位 #為什麼沒有播放音樂
    #人家沒有欠你的hor

    演講,顧名思義就是上台、鞠躬、開MIC、給演講。#為什麼要有音樂 #你自己不會開自己手機的音樂啊

    3。#不是所有zoom演講都要給我們slides ppt的

    講師們辛辛苦苦做好的投影片或者講義,其實他們沒有欠我們的。不要一直在chatbox 追問 #ppt呢 #為什麼沒有ppt
    #請把ppt寄到我的gmail 然後一堆人寫一堆email address 在chat box裡。

    please la
    主辦單位及講師真的沒有欠我們的
    他們給我們講義是得體
    他們不給我們是道理

    4。#不是所有zoom演講都要給我們VideoRecodring

    內容,請重讀point number 3,同上。

    5。#記得關MIC

    我有時候聽到切菜的聲音。
    有時候聽到一家人在說話的聲音。
    #連流水的聲音我都聽過
    #我懷疑那是小便聲音

    #記得關MIC
    #記得關MIC
    #記得關MIC

    除了講師的教課,我們都不想聽到任何其他以外的聲音。

    6。更扯的,是這個。

    我今天去上課,講師說的是粵語。
    居然有一位學員在chatbox寫:#為什麼是粵語 #為什麼不是華語

    哇老
    這一次
    我真的服到五體投地了
    而且還加多一句 #請主辦單位檢視自己

    #hello請問你是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讀到出神入化了嗎
    #為什麼可以一秒讓所有同學都討厭你
    #你是怎麼辦到的
    #我實在佩服得很

    7。我相信還有更多讓大家很irritated的。

    足以可見,在公共場合,我們的線上教育還需要很多教育。

    #當我們要求講師及主辦單位扮演好其角色的時候
    #我們是否也有在扮演好做學生的角色

    #共勉之

    謝謝大家。祝福大家。

    以量
    11/12/2020

  • 譬粵音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0 00:45:03
    有 329 人按讚

    我在律師的支持下作此公開聲明:

    劉健威與我本來交情算正常,但自從四年前我在報章專欄開始撰寫「消失中的味道」文章系列(現在已結集出版),我的惡夢就開始了,屢次受到他借題發揮、無的放矢的文字欺凌、隱形打壓,舉例如下:

    1. 我寫玉簪田雞腿、寫順德釀物寫到銀芽釀火腿這樣的典故,他隨後在專欄發表文章,用「賣弄奇技淫巧」來形容之: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1983396/%E5%8F%8D%E6%80%9D%E7%82%92%E8%8F%9C

    2. 我很喜歡半島酒店大堂的菜乾豬骨粥,寫了出來以後,他在專欄以「媚俗粥」來形容之: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1649228/%E5%AA%9A%E4%BF%97%E7%B2%A5

    3. 我寫勝哥的炸子雞很有可能是天下第一,他跑去吃了,在專欄寫說「有人說此雞是天下第一……缺點是這天選的雞肉味脂香都薄,澳門好雞不易覓」,咦,就這樣一句鬼拍後尾枕露了餡,因為熟客都知勝哥有特別渠道取得好雞,從來沒有失手,沒有好雞他情願不做這道菜。劉健威這樣寫,我推測離不開兩個原因:a. 他真的味覺不好,吃不出雞味?b. 他故意找碴,但勝哥的技術無懈可擊,就唯有想辦法「欲加之罪」了?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1738552/%E5%8B%9D%E5%93%A5%E7%A7%81%E6%88%BF%E8%8F%9C

    為免太長篇大論,我省略掉我的原文連结。無論如何,我與他文章刊登先後次序的時間點相差不過是一兩天,不可能多次時間點上如此吻合,所以在提據立證的層面是可以成立。其實他并無善意討論意圖,總是狡猾地巧立名目、設計立場和角度,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將你打壓。他佔用公眾資源對我發動的打壓和欺凌何止區區以上。但為何記得這三則?因為當時我還很尊重他作為一個前輩,一個前輩不是對後輩循循善誘而是借題發揮去發動欺凌、貶低你所寫的東西、打壓你的工作,那種傷害特別大、特別傷心,所以記憶深刻。後來他的文章我就不看了,有時候他又發作了,明眼人一看就知傳給我看,我就置之不理。

    據我所知,被他蓄意欺凌的苦主不止我,他也對某某前輩,以及陳家廚坊的陳紀臨、方曉嵐夫婦做過同樣的事。我不是把兩方前輩拖下水來圍爐取暖,我公開此事事先向前輩徵求同意。某某前輩大概對他深痛欲絕,告訴我,她不想自己的名字與劉健威這個人有任何牽扯,要我省去名字。遵命。陳家廚坊的陳先生、陳太太則因為曾經深受其害備受困擾,藉此公開事件可以以正視聽。

    我、某某前輩、陳家廚坊有什麼共同點,「值得」劉健威高度垂注去挖空心思取角進行抨擊呢?共同點:粵菜。某某前輩、陳家廚坊是粵菜界響當當的代表人物,我不是粵菜界代表人物,但因為懷著使命感撰寫「消失中的味道」被認可,我有理由合理懷疑,也許有人妒忌心起,覺得他才是粵菜至尊吧,他研究的、書寫的粵菜至為權威,容不下別人?

    他常說「對事不對人」,我懷疑是用來自我掩飾,事實是「對人不對事」,很有針對性。去年,他以為捉到把柄可以對我公開鞭撻,寫了《金牌扣肉創自何人》一文,卻是他自己考究不深、查證不嚴的貽笑大方,後來被我寫的《真理愈辯愈明之金牌扣肉》一一撥亂反正,他沒了聲音,但也沒有為自己的出錯道歉。兩篇文章的連結在此: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2295270/ (金牌扣肉創自何人)
    https://www1.hkej.com/features/article?q=%23%E9%A3%9F%E5%AE%B6%E8%AC%9B%E5%A0%B4%23&suid=956899522 (真理愈辯愈明之金牌扣肉)

    還有一事,劉健威在明在暗屢次誣衊我,說我寫文章都是被請飯,沒有資格寫食評云云(總有人篤灰,他以為他的朋友很忠誠?他也當面以此羞辱過我,有截圖。)對此我曾在今年3月10號透過我的法務代表,趙國賢律師事務所發表過嚴正聲明,當時我沒有公開姓名,是因為不想請人吃花生。事實上他不負責任的說詞會誤導他人、破壞我多年來努力建立的聲譽,所以我不得不在此公開他的惡行。我寫文章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A. 受邀出國採訪,這5、6年來都是連同整個產地的行程(譬如我今年1月去了哥倫比亞),所以能寫很多篇。因為廚師、投資者現在都很有要求,希望你寫出的文章有深度、了解他做菜的思考脈絡,所以要帶你看完他做菜的前世今生,而不是吃頓飯寫一篇就走了。這些受邀採訪的性質,我都開宗明義。
    B.自費吃飯,這個佔的比例最重,因為在我的守則裡,在沒有利益關係的情況下所撰寫的食評至為公道。我愛自費,甚至不時請朋友吃飯,所以餐廳、廚師對我亦有一份尊重,因為他們見過蹭飯吃的作者不少。
    C.個人經驗出發,有許多特別的經驗,多數是家宴,那些美酒佳餚不是平常所能接觸,值得一寫來分享。

    公關飯我偶爾也會出席,作為聯誼、認識新廚師/餐廳/菜單的接觸,尋找題材。但業內公關都知道,我不是逢請必到、逢到必寫的人,所以現在越來越少人邀請我去吃公關飯了,因為吃得不好或有時候太忙,我連社交媒體都不會發帖。其實我珍惜自己的公信力,所以一向堅守原則。若是寫作內容是受邀出席,也會列明。

    我不懂為何劉健威從未向我求證過也沒有任何證據、證人,就隨意出口誣衊、貶低我,說我並非自費吃飯沒資格寫食評?我猜測:
    a. 他的餐廳的曝光,從來都是靠他請人吃飯得來的,所以他就以此猜度他人
    b.他X眼看人低,認為我吃不起那些餐廳,要靠公關、廚師請飯才有題材可寫。

    以上我寫的,有寫出「懷疑」、「猜測」、「推測」的部分,就是純粹個人想法,未必完全屬實。讀者可以自行獨立思考再作審視。

    劉健威這個人似乎擅長表裡不一,他一邊言之鑿鑿大義凜然,一邊做出令人不齒之事: 他作為餐廳經營者,又是寫飲食的,最能明白餐廳因為no show承受的損失,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no show放食肆鴿子,據我所知,他的no show紀錄遍佈巴塞羅那、杭州、香港⋯⋯ 部分業內人士都知。單次事件尚能說無心之失,但多次發生,是無心之失還是沒有責任感?這樣表裡不一的人,寫的東西有沒有說服力?看官可以自行判斷。在這裡,我是先說一個事實,再拋出問題讓大家思考,不是蓋棺定論。

    對於任何欺凌,我覺得都不應該姑息。雖然有些朋友要我敬老,淡然處之。其實我不明白,一個人年紀大,就不應該承擔後果?我們就要姑息養奸?況且,針不扎到肉不知痛——如果你的孩子被欺凌,你會叫他/她啞忍嗎?我相信我父母愛我疼惜我,把我撫育成人,不會願意看到我這樣白白承受欺凌。我必須挺身而出保護自己。

    作此公開聲明後,我不會對劉健威對我的所作所為作任何回應,以後的事會交給我的代表律師,趙國賢律師事務所的周紹榮律師處理。

    謝謝。

    謝嫣薇
    Agnes Chee 謹啟
    2020年11月10 號

  • 譬粵音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28 10:53:00

    #品城記 #探店 #清遠#大自然#農家菜
    大熱天來這邊“避暑”,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對於一家餐廳來說,出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然而環境、氛圍也不能忽視。我們曾經試過不少在環境方面很出彩的餐廳,譬如,昨天更新的360度俯瞰廣州的天台餐廳,以及之前觀辰去過的擁有1000多年曆史的煙橋古村里面的那家私房菜……而今天,嘉升又要去一家以環境取勝的餐廳了!如果說以前的那些江景餐廳、海景餐廳是大眾路線,那麼,今天這家餐廳走的,就是野路子!它開在一個岩洞裡!注意,是天然岩洞,並非人工穿鑿而成的岩洞!在這樣的環境下用餐,固然避免了日曬雨淋,整個用餐體驗,也變得極為“原生態”!喜歡親近大自然的股東,我想這裡應該很適合你們!
    店鋪名稱:燕子岩山莊
    地址:石角鎮民安石眼坑村牌坊直入800米
    電話:15813261684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11:00-21:00
    人均:71元
    大眾點評:口味 3.74 環境 3.76 服務 3.70
    稻香肉——53元
    蔥油雞半只——115元
    清蒸吊水皖魚——72元
    鹽水桑葉——20元
    酸菜大腸——23元
    合計:283元
    BGM清單:
    1.浜口史郎 - 溫泉わくわくしんちゃん
    2.Thomas Greenberg - Life In the Fast Lane
    3.橙光音樂,Johnmy Garand - 穿過叢林,越過小溪
    4.西郷憲一郎 - おつかい橫町
    品一座城,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人文!
    走,帶你去找好吃的!
    我們的夢想,是吃遍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美食!
    吃遍給廣州,再吃遍全世界!
    傳統中華美食,西餐,網紅美食,平民小吃!
    只要是好吃的,我們絕不放過!
    想要GET更多好吃的食物,跟著我們就對了!歡迎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IZoMHDRHV9j7MYMGNO_Ug?sub_confirmation=1】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我們的原創視頻裡!

  • 譬粵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2-12 22:00:09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舞台。
    不要叫魚去爬樹;有水,牠就活潑了。
    吳江橋,人很隨和,但說話結結巴巴超低音,滴汗!
    一埋爐,即刻生猛晒:大開大合拋熱鑊,心細如塵撒鹽調醬,小店聚興家的廚房讓他大放異彩;揮灑出一道道色香味,俘虜城中名人兼獲同儕青睞,晚飯消夜夜夜爆滿;車胎人2018「推介」,以為2019有機會給他掛星星,可惜落了空。

    位於太子砵蘭街的聚興家開業已經七年,是城中名廚擁抱的小炒店,四太梁安琪、林建岳、黃百鳴、譚詠麟等明星都是座上客;去年尾米芝蓮推介,更是錦上添花;三個月前擴充租了隔鄰鋪位,多了大約十張枱,仍遠遠供不應求。承米芝蓮的星光,不如擴充開分店?42歲的老闆兼大廚吳江橋(橋師傅)心水清:「看透了,你質素不行,開幾多間都無用。一間得,那生意也可以。都是求兩餐求興趣,唔使咁搏嘅!」身邊的橋嫂連連點頭:「他寧願推客,也不想勉強做。現在客人一定要訂枱,預早一兩個星期啦!也多先訂菜;日日清,材料夠新鮮。」



    徹底的認真

    即使沒有摘星,橋師傅表示會依舊努力、用心去做好自己的菜式,保持食物質素,「因為這才是長遠。」譬如熬高湯,他將雞腳雞肉慢煎到金黃色,「你煎雞渣不夠香,它會有腥味;下米才有米香,用大火扯到夠濃才靚。」他怕假手於人十個步驟做七個,達不到最佳效果,所以親自做跟到足;又如灼魚片,下鑊前先用碟一塊塊鋪平再慢慢卸下去,「這樣魚片塊塊一樣熟;你求其整堆放下去,熟度不會均勻。」他坦言廚藝就在這,看師傅的工序是否做得足。

    如此投入認真,他表示是學習自馬會山光道邵德龍師傅——聚興家的熟客,「他經常教我菜式怎做,怎改良會好些。」從前自己慣了做粵菜,也被邵德龍訓示過:「他說我無分粵菜川菜。其實你做廚師,你甚麼菜都要懂,要多元化。」


    店中的水煮手切牛肉、豆酥蒸筍殼蒸肉蟹融合了中國幾個菜系的食材和技法;大受歡迎的酸菜斑魚就是取四川青花椒辣椒,結合潮州鹹酸菜,用上粵式的煮法。而且選料精嚴:採用的游水花尾龍躉是台灣海中圍養,不是工廠飼養帶藥味的貨色;揀汕頭鹹酸菜,取其微酸鹹香味重,細細切走葉邊,剩下的都是厚肉爽口位;魚片和骨腩分開醃分開灼不在話下,連配料娃娃菜浸上湯、鮮菇拉油汆水再下熱鑊和芹段同爆,每樣也細細處理……灒上油爆指天椒和青花椒添香點色作結;十多個工序,一絲不苟。

    「客人一試,即刻知道師傅的功夫去到甚麼程度,就像李小龍打功夫,兩招就見效。」他明明是滿意,但說來就是難為情。畢竟食物較能達意:魚片滑溜、骨腩爽、酸菜脆、湯頭甜而微微帶辣直暖喉頭,水準比高檔食肆絕不遜色,價錢卻只是一半。

    終遇伯樂

    「很多人都叫合作怎樣怎樣,打電話來問幾多錢賣不賣呀?我還是覺得自己家庭式經營,和客人變成朋友一樣,好開心。」每天上午,66歲的橋媽就去買鮮雞鮮肉菜蔬兼在飯市打雜;下午三四點岳母出馬收魚收海鮮;橋師傅掌勺,太太樓面招呼,「好似打麻雀,四隻腳去砌。」 橋師傅說。廚房㷫烚烚,橋媽叫住他:「仔呀!熱氣,飲杯鹹桔水。」大廚背後,是軟實力。

    他入廚20年,曾在多家酒樓打工,最後東家是以小菜出名的陶源,基本功練得紮實。只是,同輩入行的多已升做大師傅,自己做來做去中間位,很不是味兒,「中菜師傅或者甚麼師傅都有個師傅格,大位始終騎住細位,自己不是太忿氣。」2011年,他押上所有積蓄和兩位媽媽湊合近百萬元,開了聚興家。

    頭兩年都不夠客源,夥計要推遲出糧,自己日捱十六七小時,「早餐午市下午茶晚飯消夜做到尾。」那時熟客多數吃茄子煲豆腐煲飲個免費湯,「做來做去都是這兩條街的客人。」

    死纏爛打捱了兩年,終於出現轉機,「認識了一班師傅來幫我宣傳,第一批就是邵德龍,他拉李文星,李文星又拉培哥,培哥跟住拉四季,中廚師會,跟住TVB蔡和平那邊,一滴水一滴水儲起整桶水。」邵德龍,馬會名廚;李文星,卅二公館行政總廚;培哥,添好運老闆;粒粒都是廚界巨星,口碑相傳,很多行家都拉隊來消夜。

    因為他謙虛沉着,大家都肯給意見,「四季(龍景軒)德哥不是教我菜式,他教我做人道理,給了我12個字:天時地利人和,性格改變命運。」德哥是香港首位三星米芝蓮中廚,也是聚興家常客。

    小店現只集中做晚飯和消夜。名人、食家紛紛來打卡,也有普通客。有些店成名之後,同一款菜就會因客人身份有別而兩個樣。橋師傅直搖頭:「其實我們在裏邊煮都是用比賽那種心態做好每一個菜式,不會看誰來食才特別用心一些。作為一個廚師,煮食給客人。客人食完很開心認同你,或者再帶朋友來。你覺得做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其他事不去想它。」他微笑一下,又拘謹起來。錄影訪問結束,他難得綻放笑容,不過只三秒。他的菜,更直接寄存他的心思。

    撰文:韓潔瑤
    攝影:周義安

    聚興家
    地址:太子砵蘭街418號地鋪
    電話:2392 9283
    詳情: http://bit.ly/2JkqBCC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