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諷刺舉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諷刺舉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諷刺舉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諷刺舉例產品中有1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首先,要能持續上某一邊的媒體 然後另一邊會開始反擊 慢慢的就會扶搖直上,變成"知名學者"了 ~~~~~~~~~~~~~ 隨便找一下這幾個月"翁達瑞"的相關報導: 4/2自由時報 台鐵出軌》分析事故「三大疑點」 學者:全指向人為破壞 5/11自由時報 葉毓蘭自曝嚇兒「打斷你狗腿」 學者傻眼:自...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

諷刺舉例 在 LeedsMay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18:55

今天來聊一下,什麼是 fallacy。 根據劍橋字典上的解釋,fallacy的意思是 an idea that a lot of people think is true but is in fact false。 Fallacies 的世界是多彩多姿的,不只有 formal fallacies...

諷刺舉例 在 ?朵朵ㄓ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6:40:17

. 已經很久我不太在這裡抒發我的負面情緒,一方面是不希望被有心無心地放大,但今天真的是忍不住想好好講一次我的聲明(?) 剛好上周工作上大至首次的睡過頭小至寫錯一個字母的讓客人失望,自責模式會開啟到幹了幾件好事讓自己肯定自己才能振作,但還沒原諒自己前朋友或另一半的情緒只要一個表情一句無情我的五感就會...

諷刺舉例 在 6185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00:19

⠀⠀⠀⠀⠀⠀⠀⠀⠀⠀⠀⠀ 我以為迷因=梗圖,原來它的範疇並非如此狹窄。 依書中的解釋:能從我的大腦傳遞到你的大腦的所有訊息都算。 (呃,一顆子彈先後打穿我倆腦袋的這種不算) ⠀⠀⠀⠀⠀⠀⠀⠀⠀⠀⠀⠀ 老實講這說法蠻迷惑我的, 已知複製子要能變異、選擇和保存。 「英文字母有幾個?」 如上,這個問題可以...

  • 諷刺舉例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11:17:14
    有 192 人按讚

    『首先,要能持續上某一邊的媒體
    然後另一邊會開始反擊
    慢慢的就會扶搖直上,變成"知名學者"了
    ~~~~~~~~~~~~~

    隨便找一下這幾個月"翁達瑞"的相關報導:

    4/2自由時報
    台鐵出軌》分析事故「三大疑點」 學者:全指向人為破壞

    5/11自由時報
    葉毓蘭自曝嚇兒「打斷你狗腿」 學者傻眼:自認是母狗?

    5/31自由時報
    多人都宣稱有管道! 旅美學者揭4級「代購疫苗謊言」狠打臉

    6/4 自由時報
    諷刺郭台銘!美教授發文神反串「國防部刁難我捐飛彈」

    6/18自由時報
    授權台積電、郭台銘買BNT疫苗 美學者分析「4種結局」

    6/19自由時報
    打國產疫苗走不出台灣?學者:用常識判斷就知道不實

    7/12自由時報
    台積、鴻海與上海復星簽約 學者:正式銷售合約「可能有驚奇」

    7/13自由時報
    趙少康稱小英要BNT換包裝才會晚到貨 學者:做賊喊捉賊

    7/16自由時報
    曝台購得BNT疫苗關鍵!美學者:蔡英文迫使中國承認台灣主權

    7/21自由時報
    柯文哲不認王必勝有助控制疫情 學者痛批:柯病了、病情嚴重

    7/21自由時報
    江啟臣告陳時中 翁達瑞譏「笑話」:只為享有媒體關注

    8/5自由時報
    小S稱「我不是台獨」! 翁達瑞:遲早還是會栽在其他事件上

    8/6自由時報
    郭台銘出國打疫苗 美學者:若他是美國人會「吃不完兜著走」

    8/26自由時報
    懷疑柯文哲國家忠誠!美教授舉例「配合中國打壓台灣」』

    Re: [問卦] 翁達瑞這帳號怎麼起來的? https://disp.cc/b/163-e7uM |問卦原文 https://disp.cc/b/163-e7oJ

  • 諷刺舉例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1 21:22:41
    有 146 人按讚

    ラブソング (Love Song) ◎amazarashi
      
    沒有未來 亦無灑落的陽光 地下墓穴將時代埋葬
    被從油田冒出的黑煙 嗆得直咳的妹妹掛著微笑
    去西邊兵營領取配給的哥哥沒有回來
    只有電視嚷著「要買要快喔」 那令人厭煩的噪音
      
    你們可是生在富足的時代啊 以前老被大人如此揶揄
    何處才是安寧的所在 發覺時已經太遲
    躁動的煙直直升起 問那是什麼的聲音嘈雜起來
    那些傢伙一個個消失 如今城鎮已成墓地
      
    連愛也不懂的人 確實存在著
    為什麼將其無視呢 將其無視才是愛嗎?
      
    ATM 電椅 Strelka和Belka* 紙鈔及硬幣
    愛即是一切
    下下輩子和下輩子 社會性 人指骨製成的項鍊* 花飾
    相信吧 愛即是一切
      
    在傾盆大雨中 傘也不撐地行走
    呢喃著「沒有傘啊」 其實連買傘的錢也沒有
    即使回到那狹小公寓 也悽慘到又想死去
    只有電視放著「要買要快喔」 那讓人厭煩的噪音
      
    連夢也沒有的人 確實存在著
    不能將其譜寫成歌嗎? 將其無視還能稱為是歌嗎?
      
    資本主義 non-fiction fiction 個室播映間* 虛無 人生回顧
    愛即是一切
    席格納和席格列斯* 首發列車 自殺 歌手和商業主義
    相信吧 愛即是一切
      
    對未來沒有期待了 連呼吸也感到困難 
    在夜的闃黑中 因不安而難以成眠
    不管是被愛 或是去愛 
    在那之前的我們啊 要先買到愛才行
    消費吧 消費吧 如果不先有那些 就活不下去
    消費吧 消費吧 只有如此你才能得救
      
    社交恐懼 買春 輪迴轉世 Love song Love song
    愛與和平 白吃白喝 墓碑
    愛即是一切
    自動步槍 壽險 物慾 電玩遊戲和殺人犯
    愛即是一切
      
    得趕快去買才行 買得比誰都多才行 用搶的也要到手才行
    不買到愛不行
      
    ◎譯註
      
    *原文:ストレルカとベルカ。1957年,為了測試太空飛行對生物是否安全,蘇聯科學家們挑選出12隻流浪狗進行訓練,其中表現最佳的,便是Belka和Strelka兩隻狗狗,牠們在1960年8月19日乘Sputnik-5號升空,和一些小老鼠、昆蟲、植物、微生物等一起升空。飛行途中與結束後,兩隻狗兒狀況良好。(連結請見留言處1)
      
    *原文:人の指の首飾り。典出自釋迦摩尼的弟子之一央掘魔羅(梵文名Angulimala),他曾因師母的陰謀,聽信老師的指使,要殺千人並用他們的指骨串成項鍊,方能得道。當他殺到只差最後一根手指、因而想殺害自己的母親時,佛祖出現並開示,央掘魔羅痛改前非,成為佛陀弟子。(參考:(連結請見留言處2)
      
    *原文:個室ビデオ。是日本一種提供私人單間與成人影片租借服務的商店,部分店鋪不接待女客。(連結請見留言處3)
      
    *原文:シグナルとシグナレス。宮澤賢治一篇短篇童話。(連結請見留言處4)
      
    ◎作者簡介
      
    amazarashi,日本青森出身的搖滾樂團,核心成員為秋田ひろむ,及豊川真奈美,詞曲由秋田ひろむ創作。樂團名取自雨曝し的拼音,意為「暴露在驟雨之中」,秋田ひろむ說:「若將日常的悲苦比作風雨,那我們都是暴露在風雨中之人,想至少把『即使如此』的感覺歌唱出來。」因此命名。作品重視文學性及與MV的搭配,希望能創作出讓人想看著歌詞聽的歌,專輯部分版本會附上主唱秋田撰寫的小說,也曾有詩作於文藝春秋刊出。此外,為了使觀眾著重歌詞的內容與世界觀,amazarashi在現場LIVE也採用不露臉、在前方搭建紗幕投影歌詞的方式進行。
      
    ◎小編朱豈鈺賞析
      
    不知你是否也有過這種感覺?螢幕中、包廂裡,一直到各大賣場,到處都播放著情歌,「愛」一詞被掛在嘴角大聲傳唱,彷彿愛即是一切、即是全世界,但世界又不是這樣一回事?這首題為「情歌」,卻不是情歌,是amazarashi主唱秋田弘,有感於情歌氾濫到感覺快失去了價值,結合其對社會的反思——尤其是同樣氾濫的消費主義——而寫成的諷刺歌曲。
      
    秋田的歌詞常帶有敘事詩般的氣質。這首歌開篇兩段,就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小說般的場景:汙染、貧困從領取配給等描述,讓讀者聯想到較落後地區的圖景,也使最後一句電視宣傳的消費主義噪音顯得對比與批判性強烈。
      
    在消費主義氾濫的時代,許多地區的人擁有了充足(甚至過剩)的物質生活,但面對心靈匱乏與所謂未來卻愈發茫然,此處,作者放了句或許各個地方的年輕世代都有共感的兩句歌詞,想必你我也可能聽過長輩們調侃:你們現在活得比我們以前好多了!然而我們看見的卻是累增又越來越難解決的各種問題。短視使人類覺察不到危險,無論是心靈的崩潰或製造的各色社會問題,就如同看見騷動的煙升起時危險已然釀成,無論騷亂指涉為何(戰爭、環境破壞、隨機殺人……)都使這段描述呈現出作者的觀察與思考。
      
    在第四段的副歌中,作者羅列了數個彼此之間跳躍度極大的意象,彷彿人類社會中各種現象的切片式快照,創造聯想遊戲般的效果,詮釋空間極大,並交由讀者自行感受、聯想、與意象碰撞。舉例來說,小編提到這串時,第一個聯想方向是以「文明」為主題去感受:ATM與紙鈔、硬幣等當然是人類文明的經濟面向,而Strelka和Belka則是對蘇聯太空犬,也是首批在太空軌道上存活的生物之一,被視為文明躍進的象徵,這些都較接近閃亮輝煌的文明產物,但電椅,它或許也可說是一種「文明」的產物,在某段時間甚至被看做維持社會秩序的正義化身……但同時,若用文明的角度看這串詞彙排列,電椅在其中卻像大理石地面上一塊黑色突起的礫石,有同質性卻又彷彿一個刺點。
      
    不過,這也只是一種聯想可能,這一張張並列的社會快照要如何感受,全由讀者自行思索。但只要願意思考,就能咀嚼出「愛即是一切」這句如何用武斷的結論,製造出強烈的反諷感。當思考被膚淺的口號替代,當人們習慣將反思導向強硬的單一解,但這些解答卻往往缺乏深思,就像高呼愛即是一切,但前段也不斷反問:將許多困惑無視,也是愛嗎?這些意象與歌曲中其他反問一樣,作者並不意圖給出固定解,甚至不一定有個明確方向,而是將觀察與反問不斷擲出,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解答。
      
    接續的主副歌兩段,與前面結構大致類似:場景→叩問→意象羅列,與最後武斷卻諷刺強烈的「愛即是一切」。到最後三段起,歌曲語氣急轉直下,前面的反問、觀察被一連串帶有焦慮感的、口號式的論斷取代,這三段間的一次副歌,其所羅列的意象也更明白地往「社會問題」的方向選取,尤其自動步槍到電玩與殺人犯一列,很明確能勾出不同社會爭辯已久的價值觀問題,也使整段歌詞顯得更加尖銳。
      
    這首歌的前半段,主歌原本以場景方式鋪陳,而副歌則多為短語、呼告,形成鬆緊交錯的節奏;而最後三段將節奏催急,宣洩出對消費主義時代的焦慮:想靠消費填補所有空洞,甚至「要先買到愛才行」,使筆者聯想到市面上許多綑綁愛行銷的商品,例如鑽戒、花飾,或這首歌主要諷刺的情歌氾濫——第三次副歌中連續出現的點題「love song」放在此處是筆者很喜歡的節奏,歌詞經營到此處,已經從前面的觀察、辯證,激化到彷彿衝撞的力度。
      
    最後四句簡單有力,承接兩段前兩句「消費吧」所述,將買到渴望的東西(愛)當作擁有的唯一出路,只是簡單的直述句,卻明確將整首歌堆疊出的焦慮推至高點,彷彿看到賣場中爭搶到瘋魔的人群,但架上賣的卻是一片虛無。
      
    以「令你想邊看歌詞邊聽的歌曲,現在有幾首了呢?」作為主流出道宣傳語的amazarashi,意圖將他們的想法用敘事詩般的精緻歌詞傳遞給聽眾。如果今晚有時間,看著歌詞、點開曲子,聽聽不願忽視連夢都沒有的人的主唱,如何將他心中的感受譜寫成歌,或許也不錯呢?
      
    -
    美編:林泱

  • 諷刺舉例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7 19:29:33
    有 240 人按讚

    #2024年除了奧運,也來去法國鄉村住一晚!​

    朋友們!如果未來想去法國走走🇫🇷,建議不要只去巴黎。其實,法國是在歐洲擁有最大片鄉村面積的國家!每個城市之間,其實都有段距離,常常可能幾百公里內,都只有田野和鄉村。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當地小旅店住上一宿,享受一下鄉村間的恬靜安寧...嗎?​


    其實這一切不好說...說到鄉村就會想到牧場,而在法國有牧場就代表...有養雞!🐓​


    公雞是法國的象徵,尤其是在談論到運動的時候,所以周邊國家也常會以此開法國人的玩笑😬 例如比利時人就講過: « Pourquoi le coq est-il le symbole de la France ? Parce que même les pieds dans la merde il continue d'ouvrir sa bouche. » 「為甚麼法國的象徵是公雞呢? 因為就算腳都踩到大便裡了,嘴巴還是一直講。」用來諷刺法國人總是喋喋不休地在講話及抱怨😅​


    總之,公雞被認為是很吵的動物,尤其是早上,太陽一升起,它們就會 « cocorico » 啼個不停📢!對於已經習慣的人自然是沒有問題,但對聽不習慣的人,例如巴黎人,可能就覺得頭很痛。🤯​


    朋友們呢?!如果清晨五點就聽到公雞在啼,你們會有甚麼反應呢?!​


    💡« casser les oreilles »「轟爛耳朵」: 這個用法應該很好懂,也不用解釋太多了,就是形容某個東西很吵 ! 所以當某個東西很大聲很吵,我們就可以直接說 « Ça casse les oreilles ! »​

    💡舉例:「不要在吼了! 你要把我耳朵轟爛了 !」​
    Exemple : Arrête de crier ! Tu commences à me casser les oreilles !​


    Aller en France ne devrait pas être seulement aller à Paris. La France est un des pays en Europe avec la plus grande surface de campagne ! Les villes ne sont pas très rapprochées les unes des autres et vous pouvez avoir des centaines de kilomètres avec seulement des champs et des villages ! ​

    Si vous avez le temps, vous pouvez dormir dans un petit hôtel local pour profiter du calme et du silence de la campagne.​

    Le silence ? Ah, pas tout le temps. La campagne est aussi connue pour ses fermes. Avoir une ferme en France veut dire avoir un coq ! Le coq est comme un symbole de la France, surtout lorsqu'on parle de sport. Beaucoup de pays aux alentours de l'Hexagone essaient de plaisanter et de faire des blagues sur les Français. Par exemple, les Belges disent : « Pourquoi le coq est-il le symbole de la France ? Parce que même les pieds dans la merde il continue d'ouvrir sa bouche ». Cela veut dire que les Français ne s'arrêtent jamais de parler et de se plaindre. ​

    Dans tous les cas, le coq est bruyant, surtout le matin. Il commence à chanter et faire « cocorico » dès que le soleil pointe le bout de son nez. Cela peut être normal pour les gens ayant l'habitude, mais pour les Parisiens, par exemple, cela n'est pas forcément facile. Et vous ? Comment réagiriez-vous si vous entendiez le coq chanter à cinq heures du matin ?​

    « casser les oreilles » : cette expression est utilisée pour dire que quelque chose est trop bruyant. je ne pense pas que vous ayez besoin de beaucoup d'explications. On dit que quand quelque chose est très fort, ça casse les oreilles. ​


    #法文邂逅​
    #情境法文​
    #你有被法國公雞吵醒過嗎!​

    🇫🇷🇨🇭【每週一杰課|中高階線上】主題閱讀口說課【西歐場】開放中!特別適合具備一定口語程度的你,一起透過多元趣味的文化主題及小組討論,瞬間升級你的法語表達力!​

    https://bonjouratous.com/product/td-trial-cest-french/

    【🇫🇷JellaX法文邂逅】入門法文,與法文的初次邂逅​
    🔥https://jella.tw/native_languages/66

  • 諷刺舉例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28 20:00:13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 諷刺舉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18 22:00:19

    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Paris。總之這個叫做Emily的美國女生帶了很多美國資本主義和政治正確的想法到了法國,有了很多反思跟挑戰。其中一個跟我們今天討論的很有關係。裡面講到說,這個Emily她在美國的行銷公司專門替藥廠打廣告。一個法國老闆就說,你們美國人很奇怪,一堆人吃到過胖,然後導致糖尿病,再發明糖尿病的藥,賣給這些人賺錢,就跟人類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然後現在又要想怎麼找疫苗,還有一堆醫療用品跟疫苗公司想用這個方式賺錢,很諷刺。

    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今天要好好介紹一位澳洲學者霍奇(Helena Norberg-Hodge),從1970年代開始就一直主張地方主義的她最近剛剛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在報導裡她講了一個很好懂的例子。她認為只用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來看生活水準有問題。她舉例說:「如果水污染嚴重,我們都喝瓶裝水,是有利於GDP。但如果你和我自己種菜吃,GDP卻會下降。簡單來說,如果你和我保持健康,GDP就會下降。如果你每年都需要化療,GDP就會上升。」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探討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也有其他進步指標,去看除了金錢之外,會和環境的發展,像是世界幸福報告和人類發展指數等等。裡面也發現說,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但是生產力和收入的提高並沒有完全轉化為美國社會整體的福祉。這也是霍奇在談的「幸福經濟學」,像是長途運輸的產品其實是破壞環境的,或是許多社區經營的網絡帶來的利益也是無形的。

    地方主義的對比其實就是全球化,尤其是全球貿易體系,當然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有些人因為全球化得到工作機會,有些人則相反,好像各有贏家輸家,但是用英國跟美國的例子來看,像英國脫歐或是美國從川普當選以來的狀況,都是更加強調保護主義,但是歐盟被削弱還有美國多元開放自由文化受到挑戰,我的意思是,難道鎖國會比較好嗎?這兩個國家的考量還是限於要如何保住經濟成長數字,從國家的角度去思考。但是霍奇關心的是人,她覺得對於人來說,就商業和人際交往來講,距離越短越健康。再來是多樣化,一個農民種植十幾種作物比單一種植更健康。但是全球化鼓勵的就是某些市場善於種這個做那樣的單一分工。所以她協助創立了許多小農市場,鼓勵更多元的種植,跟我們台灣人熟悉的菜市場差不多啦。

    我當年在美國採訪的時候就有遇過那種農場,他們有養牛和豬,也自己種菜,想要吃什麼菜大家就會自己去找,我當時看了也很有感觸,就是那個社區裡面的大家,彼此之間的連結是那麼的緊密,也讓我想到新竹的原鄉部落司馬庫斯,當地泰雅族人強調的就是合作共生、土地共有理念。所以部落有自己的福利分配。有一些很特別的工作、土地共有、共食與全人照顧制度,也有部落議會凝聚大家的向心力。現在好像也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部落在思考,如何擺脫主流觀點所謂的成功模式。

    而霍奇還有一個人生經歷很值得我們思考,她在1975年到了拉達克,也就是最近中印邊境衝突很嚴重的地方。當時這個印度西北部,主要是佛教徒的山地鄉,剛剛開始出現旅遊業和國際經濟,但是她發現經濟增長的背後,拉達克人的凝聚力逐漸被腐蝕,慢慢無法自力更生。她想盡辦法要幫助當地年輕人,告訴他們好萊塢電影不是真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充滿了抑鬱、離婚和社會紛爭。

    雖然如此,全球化還是帶來了一些好處,沒有什麼地方能鎖國或是排外,置身於全球共同利益之外。全球化另一個好處就是效率,講求地方主義或是在地化的國家會不會在反而無法跟其他人競爭?我們當然可以用更簡樸的方式生活,慢活或是更貼近自然,但是地方主義可以做到多徹底?跟全球化到底哪一個適合人類的未來生活?歡迎上網跟我們討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諷刺舉例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1-06 20:01:36

    金庸查良鏞完美八字外的遺憾,前妻朱玫死於街頭,明報員工多會罵老查。世間對藍潔瑛的關愛由死後開始,藍潔瑛的才華不亞於金庸,屢遭新聞界欺凌利用。命好、命差比拚。戊戌年死得人多,120年前戊戍維新、60年前大躍進。
    #藍潔瑛 #查良鏞 #雙查方案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查良鏞死了,藍潔瑛也死了,今年戊戌,離世的名人很多,但這兩人是不同的。他兩人的命造,常出現在我們的八字紫微課堂上。

    查良鏞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八字,凶星生旺吉星,金木水火土,任何五行對他都有不同作用。

    動盪的時代,流離的歲月,貧困的日子,造就了他創作不朽的作品。名滿天下,金錢來了,女人來了。財生官旺,社會地位,權勢影響力,什麼都來了。鄧小平親自接見,視為香港國師,他也自視如此,建議香港九七後的政治模式,推出「雙查方案」。

    藍潔瑛是另一個極端,她拿的,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八字組合。

    什麼才是最差的命?

    平庸、貧困、孤零、愚蠢、多病,都只是平凡人,一生基層生活而已,你我大部份人都如此。不好,但談不上不幸。

    給你貌若天仙,給你才華機會,給你舞台掌聲,給你顛倒眾生,城中公子都想一親香澤。但這些加起來,都不是幸福,而是製造痛苦。

    比劫生傷食,傷食又迴剋官殺。任何上天的祝福,都變作人生的詛咒。

    愈是名滿天下,愈是多人追求,她的任性、脾氣就會發作,最後傷害的,是男緣和事業。

    一生人,只有十年的好運。所謂好運,也只不過是行印星,名滿天下,才華出眾,但印生比劫,比劫生傷,又迴剋官殺……成名,只是等待更大的傷害來臨。

    她生前,得到的關懷友誼很少;死後,廉價的同情很多。想盡辦法一親香澤的男人多,給她倚傍,給她幸福,願和她走半生的人,根本沒有。

    她不易相處,她亦飽受欺凌。

    欺凌她最甚的,不是命運,不是什麼大哥,是新聞界。

    對她尤甚於對蔡楓華。

    生前,媒體對她用刀,刀刀見骨;死後,將她捧上天空,只是突顯她一生寂寞。

    命理中,吉星生旺凶星的表表者。理論上,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不能用。

    兩個極端的命造,就常常作為我們上課的例子。

    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間第一條法則,有陰就有陽,有陽就有陰,幸福背後必有遺憾,愈大的幸福包藏的,必是愈大的傷痛。

    查生於1924年甲子年浙江,近代史上最動盪的歲月,成長於日本侵華的時候,抗戰勝利,四五年入上海大公報當翻譯。

    如果是太平歲月,他一生就是報社翻譯了。

    但抗戰勝利 ,國共又大戰,四九年中共建政,他要避秦香江了。

    外省人在香港人浮於事,只能再入大公報,和在左派電影公司當編劇謀生。

    微薄收入,他們一家只能租住簡而清的一個房間。

    坎坷的歲月,在培養一支名成利就的命運。

    五五年,一場比武,白鶴對太極門兩大高手,要擂台決一生死。香港政府不批准,澳門何賢主辦在澳門舉行。香港人追此新聞如癡如醉。新晚報總編見此氛圍,建議兩位同事在報寫武俠連載。

    陳文統化名梁羽生,寫《龍虎鬥京華》,查良鏞化名金庸,寫《書劍恩仇錄》。

    這就是凶星生旺吉星的最佳寫照。

    《書劍》之後,就是《射鵰》。

    1959年,單憑兩本書的版稅,他已急不及待,在灣仔和太太朱玫,創辦《明報》,開始《神鵰俠侶》的連載。

    平步青雲,金庸神話開始了。

    完美的八字組合,凶星生旺吉星的結構,金木水火土可用的五行,大運的配合,但仍有天干合化,不見了通關之神的流年。

    四名子女,最寵愛的大兒子查傳俠,七六年在紐約自殺身亡;查遇到了細他三十年的阿May,和朱玫離婚。朱玫和查家任何人斷絕往來,一人獨居灣仔唐樓,在《明報》創業的路段拾荒,最後死於街頭。

    她用這個方法對查報復,查家的幸福要帶有她朱玫的淚影。

    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少年時代都是看金庸小說長大,和看明報社論了解國情。離開學校後,我曾經在他的報館工作,近距離看過他的老闆威嚴和帝王權術。

    明報著名人工低,稿費低。

    但老闆總有他的看法:

    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
    市場價值又基於供求。
    人人都想來明報上班,在明報寫稿。
    我們每年暑假,都收到幾百封,來自港大中大畢業生的求職信。
    我們不需要調整薪金的,
    因為,來明報,不是為錢,
    是光榮來的…………………

    在編輯部,似乎沒有人敢和他說話,包括當時的總編輯潘粵生,都是他召見,他在說,其他人在聽。

    不明白的,也不敢問。

    除了字房的No.2肥佬翁枝。

    每到深夜,只等查生的社論未寫好,翁枝就拿著他版檯用的那鐵尺,在查的房門拍打:

    出唔出報紙呀?
    係咪唔出喇?
    星島喺條街賣緊喇!
    唔出報紙了嗎?

    王司馬是明報明周的美術主任,他死的那一天,查叫了採訪主任龍國雲(筆名陳非),入他房間。阿龍出來,一言不發,拚命吸著他的煙斗。

    不斷噴煙,好一會兒,喃喃自語:
    (我在他對面,但他應該不是對我說)
    喪禮報館負責。
    老闆叫我,看著辦!
    看著辦,看著辦,什麼是看著辦?
    八千元是看著辦,八萬元是看著辦,十八萬也是看著辦。
    其實,老闆想點搞呢?

    他喜歡下條子,在編輯部同事的檯面玻璃壓下字條,寥寥幾字,看得懂的跟著執行,看不懂的,猜著執行。反正,沒有人敢問。

    他享高齡過世,死後極盡榮哀,有人比擬他為中文世界的莎士比亞。事實上,我們上課時,舉例用金庸小說人物,比用《紅樓》《三國》效果好,幾乎人人都知你說的是誰。

    但打過他工的人,很少對他有好感。那些早期高層,當過總編、主編的,多年後見面,像梁小中、韓中璇,說起老查,都是大罵。印象中,只有潘粵生,謹慎,說起查生,他都不搭嘴。

    至於藍潔瑛,生前死後,旁人對她的說話,是截然不同的。

    世間對她的關愛,諷刺地,由她死後開始。

    我在TVB時,正值她艷絕五台山的開始。論古裝,電影王祖賢,電視藍潔瑛。但她不珍惜,那時,鄭裕彤的二公子鄭家成在追求她。

    電視台幕後,說起她,都說難搞,無法溝通。

    戲劇組的人說,她不看報紙雜誌劇本,嫌油墨骯髒;黑口黑面,遲到,唔想做。

    綜藝科的人說,她無腦,叫她上婦女節目,做做宣傳,叫她帶些旅行各地買的東西入廠,說說見聞。她帶了十個八個大小不一的LV皮箱。

    娛樂記者說她,好實際。屈男人入時裝店,買一堆衫,什麼尺碼都不理。翌日,車回時裝店,問老闆半價收不收回?

    反正,關於她的,從沒有一句好說話。

    死後的美語好說話,如果能分一半在生前對她說,那她的人生,是否沒有那麼寂寞?

    金庸有一套武俠小說全集傳世,其實,藍潔瑛也不差,《大時代》的玲姐,對著鄭少秋、劉松仁、劉青雲這些高手,一分不蝕。有幾場戲,一直在我腦海中,劉松仁死了,鄭少秋歪理癡情,一堆爛泥的劉青雲,她淒苦無援,連死都好像沒有資格。《西遊記》中的春三十娘,冷艷執迷,眼神鋒利而撩人心魄。可能,這些才是真正的藍潔瑛。

    她的真實人生,不懂得表達自己,要通過戲劇角色,將真正自己釋放出來。她的真我一直困在肉體內,她不懂得在俗世生存。

    我眼中,藍的才華,不亞於金庸。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