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諮商理論與技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諮商理論與技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諮商理論與技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諮商理論與技術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559的網紅台灣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St. Patrick's Day in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2021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 ☘️ 【 演出節目介紹 】 #心理師與JamesJoyce的內心戲 X #愛爾蘭詠唱曲 James Joyce 是愛爾蘭著名的詩人與作家,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中深入的剖析都柏林社會發展的遲緩和麻木。《都柏林人》的主題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喜歡靈魂急轉彎嗎?那一定不能不看這部比它還厲害的神片! 🔥你知道情緒是怎麼來的嗎?萊莉的三種情緒反應其實都有理論! 🔥為什麼是五種情緒?驚驚原本才是主角?跟冥想有什麼關係?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留言抽《情緒寄生》好書,活動辦法在影片最後! 書籍資訊:https://bit.ly/2LKziwS ...

諮商理論與技術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00:50:26

昨天直播*分享了 #拖延症 我自己也是重度患者,在準備的過程當中,恰好下午在萬芳高中的研習講座聽到了一位曾老師談到的理論覺得非常受用,也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W:幫自己設定目標,比方說每個星期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其實這是一個蠻爛的計劃,因為你沒有設定具體的時間、運動方式,所以比較好的更新版本...

  • 諮商理論與技術 在 台灣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St. Patrick's Day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1 07:58:58
    有 9 人按讚

    ☘️ 2021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 ☘️

    【 演出節目介紹 】

    #心理師與JamesJoyce的內心戲 X #愛爾蘭詠唱曲

    James Joyce 是愛爾蘭著名的詩人與作家,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中深入的剖析都柏林社會發展的遲緩和麻木。《都柏林人》的主題是「頓悟」,意指對靈魂或其他事物突然間的發現或自覺。

    我們請心理師-黃峻賢,用心理學的各種角度,引導我們可以如何去讀一本文學作品,並延伸到生活上,遇到困境、在生命中翻不過的那一頁時,如何跳脫原本的人設,以不同的角度思考。

    #諮商心理師一黃峻賢

    心理師,也是生命藝術家
    透過理解諮商與心理學專業
    處理愛與工作上衍生的各種議題

    長期專注於實際應用與客製化課程,
    專長為『工商心理學結合諮商技術』並於銘傳大學開設「說服技巧與危機處理」、「領導心理學」
    「人際關係與互動」、「愛情心理學」、「幸福心理學」、「諮商理論與技術」、「人格心理學」
    「表達性藝術諮商」、等實務課程。

    🇮🇪🎵🇹🇼🪕🎻☘️🪗❤️

    台灣第一屆大型戶外的 #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

    #也可能是2021全球唯一大型戶外的聖派翠克音樂節!!!

    內容有愛爾蘭音樂演奏、愛爾蘭踢踏舞、愛爾蘭香儂舞蹈、愛爾蘭豎琴與葉慈詩選讀唱、James Joyce 文學作品導讀、愛爾蘭舞會、愛爾蘭抒情曲詠唱、台北手風琴樂團、愛爾蘭舞曲大合奏、愛爾蘭運動親子趣味競賽等節目。

    歡迎攜帶野餐墊到美麗的陽明山下野餐,親近關渡平原,享受愛爾蘭式的午後。

    現場有愛爾蘭市集與樂器展,當然少不了Guinness!

    (#現場無現金交易,一律使用電子票證支付或電子支付, #請提前儲值好您的悠遊卡 )

    電子票證包含:悠遊卡、一卡通、信用卡、ICASH、LINE PAY、街口支付、悠遊付 、台灣PAY、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

    (#現場無一次性餐具,提供自備餐具優惠活動,讓我們玩的開心也愛地球)

    #報名後審核通過及活動相關資訊將以申請所用的電子信箱通知一定要密切注意電子信箱訊息

    ☘️ #2021台北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

    地點:台北捷運北投會館大草坪(捷運復興崗站2號出口)

    時間:2021/03/13 13:00-20:00

    🇮🇪主辦單位🇹🇼

    時時文創

    兜好文化工作室

    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捷運

    台灣愛爾蘭音樂推廣中心 - Taiwan Irish Music Centre

    環音現場

    🇮🇪協辦單位🇹🇼

    無肉市集 No Meat

    臺灣愛爾蘭香儂舞團-SeanNos Dancing in Taiwan

    台灣豎琴中心

    Taipei Irish Dance Academy 台北愛爾蘭踢踏舞蹈學院

    台灣蓋爾運動協會Taiwan Celts GAA

    Vincent's Accordion Studio 手風琴工作室/巍聲國際藝術文化

    Irish Association of Taiwan 愛爾蘭協會

    🇮🇪贊助品牌🇹🇼

    食癒系 美味星球 - 梅醃芒果、鮮醃脆桃、草莓大福

    信義房屋

    ☘️若當周內疫情指揮中心或台北市政府宣布停止大型集會活動,活動會即刻取消或延期。將以AccupassAPP或簡訊、email 聯絡報名民眾,並在官方專頁上宣告。若當天雨勢過大,會調整局部活動,請自備雨具以防不時之需。

    ☘️防疫期間,為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措施,參與2021台北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活動,入口處須測量體溫並掃描數位票券實名登記,經由酒精消毒後全程佩戴口罩入場,請注意保持個人衛生與室外一公尺的社交距離,活動服務台備有酒精,歡迎多加利用!

    ☘️ 2021台北聖派翠克愛爾蘭音樂節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活動等細節之權利。並保留隨時修改、變更、對本活動之所有事宜做出最終解釋及裁決權、以及終止本活動的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將公佈官方粉絲專頁。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飲酒後請搭乘大眾運輸系統。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活動洽詢專線:https://www.facebook.com/irishfestivaltw

  • 諮商理論與技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8 12:10:19
    有 2,338 人按讚

    「停!他到底在講什麼?」

    以下不是要論戰疫情處置,而是人和人之間衝突的產生可以如何化解。如果想要回應,請不要講疫情的處理對錯,就算很想講,也要忍耐勒住舌頭。

    和研究團隊開會時,有一位同仁在閒聊時說,陳時中當初應該要如何如何,否則就不會這麼嚴重,以前他在讀書時可能是因為他是牙醫,沒修某某學或沒有學好所以輕忽了。

    我很不高興的說:「人家對一萬次,就這次有疑慮就被往死裡罵,以後還有誰要為國奉獻?」

    同仁說:「我沒有說他怎樣啊,我的重點在說這種狀況就要如何如何處理,你為什麼要一直講我在講陳時中呢?如果不檢討,大家是要怎麼進步?」

    我心裡繼續火大:「明明就有!你一直在講陳時中,還說他沒把書讀好,說他是牙醫。」

    三天後開會,同仁再重述一次陳時中當初應該要如何如何,否則就不會這麼嚴重,以前他在讀書時可能是因為他是牙醫,沒修某某學或沒有學好所以輕忽了,我簡直是想要拍桌離席了。

    但是想到正念認知療法講到的「正念傾聽」,我於是停一下,呼吸,問自己的前額葉:我的同仁真正要講的是什麼?是要罵陳時中,還是要講疫情該如何處理?我的前額葉回答:他已經述明他只是要講疫情應該如何處理,而且的確要討論才會進步,那我就針對如何處理和他討論,不要再去吵他為什麼要批評我們辛苦的阿中。

    就像情侶吵架,女生說「你每次都忘記我的生日」,男生說「哪有每次」,重點理應在討論當下忘記生日不舒服的事,如果著重在處理「每次」,那就模糊焦點了。

    會後我反省為什麼我會這麼暴怒。或許是身為母親吧?從孩子出生,我就得從早到晚做一千個決定,怎麼吃才會健康,怎麼做才會有利於身心發展,但只要孩子出了一個問題,就被千夫所指地說,妳看看,妳看看,都是妳做了什麼,沒做什麼,妳的孩子才會這樣。因此,對於指名道姓出征為大家承擔的人,我超級沒辦法接受的。

    然而我也曾經站在我同仁的位置,被朋友絕交。那次的狀況是,我的朋友跟我說,他的師父可以幫信眾承擔所有的業,渡大家成佛,想要介紹我入門。

    我婉拒他:「這樣講不合理啊,如果一個小孩打傷了人,他爸爸幫他頂罪,或是出面幫他和解,那個小孩學到什麼了?對於師父可以幫信眾承擔所有的業,渡大家成佛的說法,我是不相信的。」

    我的朋友大怒說,我不想入門就算了,為什麼要污衊他的師父?我不斷的解釋我是針對這個說法,不是他師父,我的朋友對我怒吼,妳明明就有!

    我事後反省,下一次要怎麼說才不會傷到人,後來發現,還是諮商技巧裡「不帶評價的探問」是最可以避免這種傷到人的狀況。

    我可以說:「我很好奇,如果一個小孩打傷了人,已經由他爸爸幫頂罪,或是出面幫他和解,這個小孩是透過怎樣的歷程變成一個負責任的人?」

    這樣的說法不帶評價,單純提出問題,邀請答案而已,即使對方不舒服,不舒服的程度也相對小一些。

    回到我對我同仁不爽的這個例子。我同仁可以問:「我很好奇當初他為什麼不採取某某作法」,去掉陳時中可能沒有修某某學或是沒學好,或是說陳時中輕忽了。

    這種探問、對事不對人的說法,可以營造一種討論的氣氛,也不會因為戲謔而刺到他人。

    當然,我們沒辦法改別人,只能改自己。

    碰到別人刺到我們時,我們可以停一下,呼吸,以正念傾聽的方式問自己:他這段話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濾掉情緒性的部分,就事論事的進行討論與解決。

    被激到了,沒關係,走開就好了。說你要上廁所。

    事過境遷,行有餘力時可以反思一下,為什麼我會被刺到?我有沒有什麼議題要解決?

    至於我們對他人的作法不解時,試著使用不帶評價的探問去了解事情的脈絡,讓重點放在事情而不是人。

    好難!是吧?剛開始有點難,我大概從念大學時學了「諮商理論與技術」這門課以後就開始練,練了幾十年,時時反思,時時修正,雖仍然無法十全十美,基本上已經是反射動作不太費力了。

    p.s.請放心,以上都是別人的例子,我不會得罪我同事和朋友。我寫文章時都會三、四件事寫在一起,置換主詞,置換事件面貌,才不會讓可能的當事人看到以後不舒服。否則,作家早就沒朋友了。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三采 https://tinyurl.com/yc4h6mm5
    誠品 https://bit.ly/2KcE4CO
    讀冊 https://bit.ly/2WjC9ip
    MOMO https://bit.ly/3mhXvHy

    電子書
    Google Play: https://tinyurl.com/yb5gehfa
    Readmoo: https://tinyurl.com/y9zlse28
    角川: https://tinyurl.com/y7x6tr7o
    KOBO: https://tinyurl.com/yaw27pby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a78zwyc
    Pubu: https://tinyurl.com/ybzzvo4q
    MyBook: https://tinyurl.com/ya2yx4lu
    HYREAD: https://tinyurl.com/y9c43vds
    Amazon: https://tinyurl.com/yd8mdzsz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博客來2020年親子教養排行榜第六名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 諮商理論與技術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5 10:00:06
    有 2,632 人按讚

    昨天上飛碟聯播網生活同樂會談離婚後如何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馬上就有幾位網友私訊我,描述了他們的故事,說了他們如何的被伴侶背叛,淨身出戶,什麼都不會就被丟到街上學著自己活下去的那個恨,問我怎樣做對孩子最好。

    回覆私訊時我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覺得無論提供什麼建議,對方就是一直說好難。

    譬如有人抱怨去前伴侶那邊,前伴侶都給孩子亂吃,忘了給孩子吃藥、沒刷牙,還說壞話。我提供的意見是這個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你的孩子長大以後到外面工作,有的場域就是亂七八糟,得靠自律才能生存。剛好你的前伴侶亂七八糟,可以趁這個機會訓練孩子自律。

    奇怪的是,無論我說什麼,問問題的人就是要討論怎麼讓前伴侶不要繼續亂七八糟的帶孩子,問說有沒有辦法讓他好好給孩子吃藥、刷牙、說我好話,彷彿有一堵牆堵在那裡,讓他們看不到山不轉可以路轉。

    後來我看清楚那堵牆是什麼了,是怨念。

    於是我停下來了,很單純的同理和安慰,省下回答他們問題所需要的打字一千字。

    我心裡浮現的圖像是:她們穿上了某太太的外衣,即使某太太這件外衣穿起來不怎麼舒適,—穿著它有時候時候被嫌棄,有被稱讚,有時候覺得太熱,有時候覺得太冷,有時候又覺得太醜了。但無論如何,也都穿那麼多年了。

    如同我在「我們,相伴不相絆」一書中所說的「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時,就是光溜溜的一個人,根本沒有任何的外衣,是後來才披上兒女的外衣、學生的外衣、配偶的外衣、職業的外衣。穿太久了,外衣和皮膚黏在一起,才會誤以為外衣就是我,而我就是外衣」,離婚共親職之所以那麼難是因為自己的皮膚已經和這件外衣黏膠合在一起了,於是脱得血肉模糊,鮮血淋漓,怨念橫生,怎麼樣也不願意和那個讓自己痛不欲生的人再合作做任何的事情了。

    這讓我想起我為什麼會開始探討情緒,學習正念。我唸社工的時候其實已經學過很多的諮商理論與技術和人際相關理論。但是很奇妙的發現,當一個人無論他多聰明、話術有多厲害厲害,只要他的情緒過不去,都沒用。

    說到底,要解決任何人際的衝突,光是解決事情是沒用的,最重要的還是情緒那一關。而要能夠解決情緒的那一關,就要靠平常各式各樣功夫的鍛鍊,包括認清楚人世間的無常、超越二分法的認知觀點、修身養性保持狀態良好、經濟與心理獨立等。

    平常保養好,即使大風大浪來襲,自己也因為是一艘大船,而受到的衝擊不至於太大。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 諮商理論與技術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13 19:00:12

    🔥你喜歡靈魂急轉彎嗎?那一定不能不看這部比它還厲害的神片!
    🔥你知道情緒是怎麼來的嗎?萊莉的三種情緒反應其實都有理論!
    🔥為什麼是五種情緒?驚驚原本才是主角?跟冥想有什麼關係?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留言抽《情緒寄生》好書,活動辦法在影片最後!
    書籍資訊:https://bit.ly/2LKziwS

    《腦筋急轉彎》裡的主角,是一位11歲的女孩萊莉(Riley);個性無憂無慮、活潑可愛的她從出生開始就是父母的開心果。而她開朗的個性主要來自她腦中主導控制台的『快樂』情緒『樂樂』(Joy)。而當她慢慢成長,大腦總部還陸續增添了憂憂 (Sadness)、驚驚 (Fear)、厭厭 (Disgust)和怒怒 (Anger)。這五種情緒在萊莉的腦中互動,塑造了她獨特的人格以及人際關係。

    這部繽紛又甜蜜的動畫,不僅生動地描繪了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成長;在許多角色、場景,以及情節設定中,也都巧妙地融入基礎科學和心理學的理論,例如像是人在睡眠時,當天的記憶會被送到長期記憶區,並且經歷一連串保存或是清理的流程。而這樣扎實的故事基礎,再加上完美的技術呈現,都讓《腦筋急轉彎》成為了動畫經典,也在隔年拿下了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動畫片等大獎。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想要就由解析關鍵劇情,來討論我們在萊莉身上所看到的三種情緒效應,包括:反向效應、柔焦效應以及浮萍效應,或許就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與掌握自己的情緒波動喔!以上的情緒理論,是我們在閱讀諮商心理師許皓宜的著作《情緒寄生》中看到的,感謝遠流出版社的贊助,我們也準備了五本書要送給大家喔!參加辦法請看到影片的最後呦!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留言抽《情緒寄生》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1/24(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覺得自己的大腦中,是誰在掌握控制台呢?
    4. 我們會在1/25(一)抽出5位觀眾,中獎者可獲得《情緒寄生》一本!
    5.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6. 贈品限寄台澎金馬
    7. 中獎名單:

    ivywoww
    Sandy You
    Neko Fang
    小兔 世界跳跳中 Rabbits Journal
    小葵愛帥哥


    #腦筋急轉彎
    #InsideOut
    #人生遺片清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