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論語選之慎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論語選之慎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論語選之慎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論語選之慎言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07的網紅女神聊療心空間《心靈導師Leon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唬弄生活,生活也會唬弄你。」 人世間的學問有千千萬萬種。 說話、做事、做人這三樣是每個人都要學的,並且是需要一直學習的功課。 不論是說話、做事、做人都不能任性而為,都需要有一定的規矩。 說話是一門藝術,做事、做人更是一門學問。 《說話不可隨口》 “說話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 一個人張口...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1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hmHokMX3DZ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論語選之慎言 在 Jance 嘉綠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5:55:39

- #書籍推薦 🌿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 - 在準備考試期間,接觸了大量的古文,其中我很喜歡老子跟莊子,其次是論語孔孟荀,再來是詩經詩律 文科的補習對我來說就是聽故事,只是天橋底下的說書,換成了螢幕上能轉成1.5倍率的墨色方盒。飽讀詩書的老師,談吐人生歷練都有道理。 單句古文,有一則以...

論語選之慎言 在 陳艾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3:17:57

談戀愛之西方的月亮比較圓? 昨天錄完影 記者問我對CCR的看法 我聽不明白 回家姑狗才知道 原來CCR= Cross Cultural Romance 就是跨文化戀愛的意思 於是我播了通電話給C C 我出社會後認識的好姐妹 她回顧起自己的戀愛史 在歷史裡找到了一位金髮碧眼高鼻子大雞雞身高一...

  • 論語選之慎言 在 女神聊療心空間《心靈導師Leon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1:45:20
    有 4 人按讚

    「你唬弄生活,生活也會唬弄你。」
    人世間的學問有千千萬萬種。
    說話、做事、做人這三樣是每個人都要學的,並且是需要一直學習的功課。
    不論是說話、做事、做人都不能任性而為,都需要有一定的規矩。
    說話是一門藝術,做事、做人更是一門學問。

    《說話不可隨口》
    “說話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
    一個人張口說話,真誠是最基本的要求。
    說話的魅力並不在於說得多麼流暢,多麼滔滔不絕,而在於表達是否真誠。

    我國語言學家王力曾說:“潑婦罵街往往口若懸河,走江湖賣膏藥的人,更能口若懸河,然而我們並不承認他們會說話。”
    真誠是打開人心的鑰匙,是吹開人心的春風。

    說話要走心。
    說話真誠就是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裡。
    話說出口前,先想一想。
    老話說:“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古人也說“覆水難收”。講過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所以一句話在出口前要想清楚。
    語言給人帶來的傷害是無形的,但並不能因為你看不見就選擇忽視它。
    有時候你的一句話可能帶給他人很大的傷害。

    我們都聽過釘釘子的故事:一個小男孩總是無緣無故的對他人發脾氣。
    有一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包釘子,告訴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在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釘子很快就沒有了。
    後來小男孩漸漸學會了好好說話。
    他的父親又讓他拔下柵欄上的釘子,當小男孩拔完柵欄上的釘子時卻發現柵欄上留下了無數無法修復的小孔。

    言語的傷害一旦形成,不論你事後如何彌補,都會有痕跡存在。
    話說出口前想一想。你的這句話是否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不要把口無遮攔當成是真性情。

    《做事不可隨心》
    做事不能隨心任性而為。
    如果做事隨心,那麼我們最後可能連自己要做什麼都不知道了。
    我們做事應該是放眼大局、考慮長遠的未來,而不是局限於自己一時的小心情。
    做事要謹慎,在著手去做之前要多思考。

    《論語》中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人生有多少悔恨與遺憾,就是因為一時衝動釀成的。
    我們今天所面對的種種問題與憂愁,也是之前沒有深思熟慮的結果。

    做事情要考慮後果。孔子說:“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
    越急的事越要慢慢做。

    做事要有分寸。
    世上的事都在一個“度”字。
    我們常說:“過猶不及”。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分寸。

    做事講究“分寸”,明理得體。
    處什麼位做什麼事,端什麼碗吃什麼飯。本分為人,不逾越權限亦不推脫責任。
    做事講求“分寸”,懂得適可而止。
    錢夠花就好,不要為了追名逐利失去本心。
    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強求別人也不為難自己。

    《做人不可隨意》
    社會有規則,但也有誘惑,所以做人要有原則。
    生活總有諸多誘惑,人也有劣根性的一面,但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有控制欲望的能力,有原則。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人要有自己的底線。
    既使再善良,也應該有自己的尊嚴與是非觀。
    與人為善,並不意味著一再妥協與退讓,而是以柔軟的心擁抱世界。
    一個有原則、有底線的人才能的到他人的尊重。

    做人要認真。
    有句話說:生活可以有底線的隨心所欲,卻不能盲目的隨波逐流。
    人如果意識不到生活的價值,就可能會選擇隨波逐流,生活也會變得了無生趣。
    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看似簡單,其實是一條浪費生命之路。

    生活需要認真對待,這個世界上所有人和物都是相互的。
    你唬弄生活,生活也會唬弄你。
    認真生活的人,生活絕不會虧待你!
    #難得人身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

    #心靈導師Leona
    #塔羅牌深層意識解讀聊癒
    #人生方向指引
    #前世今生靈魂旅程探索
    #讀心聊心
    #負面情緒釋放負面思想調整
    #探索內在真實自我
    #兒童寶寶心靈探索
    #心靈創傷聊癒
    #身心靈成長課程
    #光的課程 #藝術治聊 #心靈講座
    #一對一 #團體 #講座

  • 論語選之慎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9 21:30:42
    有 750 人按讚

    贈書直播_意圖以憤怒支配他人的人最卑劣

    .

    ▍無知的人才會傷害別人

    無知者並非不學無術,而是不了解自我。即便他們能稱作懂得學習之人,卻執著於書本和知識,或深信、依賴權威者將會理解自己,那麼他們便只能是愚昧之人。理解是了解自我心理運作的完整過程,即透徹的認識自我。故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了解自我。
    ─節錄自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克里希那穆提談教育》

    雖然在生活中,我們必須隨時省察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但卻經常沒有餘裕做到。很多人常說,過了四十歲就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但該負責的怎麼會只有長相呢?對於知識、言語和行為、禮節、個性及自己,我們都必須負起責任。

    通常對整體狀況不清楚者,說話會比較大聲、有自信。即使做出錯誤的決定,也會因為能力不足而無法認知這是個人的失誤,這種現象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ffect)。這些人自然也不會感到羞愧,因為他們沒有足夠能力意識到自己的無能。

    一九九九年時任康乃爾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的鄧寧(David Dunning)與克魯格(Justin Kruger),以康乃爾大學部的學生為對象,進行測試幽默、邏輯推理與文法能力的研究。他們要求參加者在觀看測試結果之前,寫下自己預估的個人得分,結果非常有趣。成績越差的人,預測自己的排名就越高;成績越高的人,則預測的排名越低。

    人越無知,則越有自信。達爾文與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說過:

    「無知比知識更能讓人有自信。」
    「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是有自信的人都很無知,賢明的人總是懷疑、猶豫不決。」

    《論語》〈衛靈公篇〉提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對事情一知半解卻自信十足,無法認知到個人缺失的人,會對他人造成危害;但過度謹慎,無法做出正確判斷,也同樣會對他人造成困擾。如果對特定領域有興趣,那就靜靜地學習並深入思考,將資訊徹底變成個人的知識,在需要判斷時,才能慎重且果決地執行。

    ■ 面對無知的人,不要在他的怒氣上火上澆油

    無知的人通常不了解自己。我們心中隨時都會有負面情緒,如果無法好好控制情緒,人際關係就會出問題。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想要什麼?如何控制及表達情緒?在了解上述問題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了解自己。

    懂得控制負面情緒,就能成為情緒的主人。學習心理學並運用在生活中,就能進一步了解自己。若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及需求,又胡亂發洩在他人身上,便容易傷害到對方。我稱這種狀態為「情緒閱讀障礙」,因為這些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負面情緒、該如何鎮定自己的心。常生氣的人會辯解,認為是對方先讓自己生氣,但其實情緒的主體是自己,即便他人給予刺激,要如何反應卻是自我的選擇。

    無法忍住怒火的人,有哪些特徵呢?

    .因為有「想變強」的刻板印象,所以內心變脆弱時,會用生氣掩飾情緒。
    .以生氣表達不安、憂鬱。
    .習慣啟動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學習養育者的情緒處理方式。
    .意圖以憤怒支配他人。
    .自尊低落,認為對方小看自己。

    其中,意圖以憤怒支配他人的人最卑劣。在力量比自己強大的人面前不吭一聲、只能忍耐,讓對方感到十分無力。這樣的人會挑選比自己弱小、內心脆弱的人來發洩怒火,勃然大怒的同時,讓對方了解「我一點也不軟弱」,進而支配對方。

    若養育者以這種方式表現怒火或教育子女,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影響。萬一父親是這種類型的人,那麼兒子便有很高的機率,學會父親處理情緒的方式;女兒則會對男人抱持負面認知。若上司和父親擁有相同的情緒處理方式,當事人也會對上司持有敵對態度,或在面對一些小狀況時感到不安、發抖。若母親經常發怒,也會產生相同的狀況。

    若從小就是養育者的情緒垃圾桶,經歷情緒虐待長大後,內心容易因為他人的批評而受重傷,也會做出過度敏感的反應。面對常生氣的人,最好的方法是退一步,並以冷靜的口吻和理性的態度回應。若以忽視的口吻說話或做出火上加油的行為,只會使情況變得更差。建議維持客觀的立場,在情緒上保持距離。

    佛經裡有這樣一段話:「想對他人發洩怒火,無異於手中緊握著燒燙的煤炭,最終會在自己身上留下燒傷的痕跡。」那些無法忍住怒火的人,手中握著燒燙煤炭並四處巡視,虎視眈眈地想把怒火扔到別人身上。也就是說,他們已經被自己的情緒燒傷了。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情緒表達方式,就是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們都應該努力成為理解自我情緒之人。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自卑到自大的擺盪
    ■ 沒有自知之明,才會輕易落入無明,傷人傷己

    .

    討論書籍:
    《#給總是因為那句話而受傷的你》
    不再因為相處而痛苦難過,經營讓彼此都自在的人際關係

    作者:朴相美

    直播時間:
    7/9(五)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 論語選之慎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9 19:51:05
    有 1,656 人按讚

    贈書直播預告_意圖以憤怒支配他人的人最卑劣

    .

    ▍無知的人才會傷害別人

    無知者並非不學無術,而是不了解自我。即便他們能稱作懂得學習之人,卻執著於書本和知識,或深信、依賴權威者將會理解自己,那麼他們便只能是愚昧之人。理解是了解自我心理運作的完整過程,即透徹的認識自我。故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了解自我。
    ─節錄自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克里希那穆提談教育》

    雖然在生活中,我們必須隨時省察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但卻經常沒有餘裕做到。很多人常說,過了四十歲就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但該負責的怎麼會只有長相呢?對於知識、言語和行為、禮節、個性及自己,我們都必須負起責任。

    通常對整體狀況不清楚者,說話會比較大聲、有自信。即使做出錯誤的決定,也會因為能力不足而無法認知這是個人的失誤,這種現象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這些人自然也不會感到羞愧,因為他們沒有足夠能力意識到自己的無能。

    一九九九年時任康乃爾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的鄧寧(David Dunning)與克魯格(Justin Kruger),以康乃爾大學部的學生為對象,進行測試幽默、邏輯推理與文法能力的研究。他們要求參加者在觀看測試結果之前,寫下自己預估的個人得分,結果非常有趣。成績越差的人,預測自己的排名就越高;成績越高的人,則預測的排名越低。

    人越無知,則越有自信。達爾文與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說過:

    「無知比知識更能讓人有自信。」
    「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是有自信的人都很無知,賢明的人總是懷疑、猶豫不決。」

    《論語》〈衛靈公篇〉提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對事情一知半解卻自信十足,無法認知到個人缺失的人,會對他人造成危害;但過度謹慎,無法做出正確判斷,也同樣會對他人造成困擾。如果對特定領域有興趣,那就靜靜地學習並深入思考,將資訊徹底變成個人的知識,在需要判斷時,才能慎重且果決地執行。

    ■ 面對無知的人,不要在他的怒氣上火上澆油

    無知的人通常不了解自己。我們心中隨時都會有負面情緒,如果無法好好控制情緒,人際關係就會出問題。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想要什麼?如何控制及表達情緒?在了解上述問題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了解自己。

    懂得控制負面情緒,就能成為情緒的主人。學習心理學並運用在生活中,就能進一步了解自己。若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及需求,又胡亂發洩在他人身上,便容易傷害到對方。我稱這種狀態為「情緒閱讀障礙」,因為這些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負面情緒、該如何鎮定自己的心。常生氣的人會辯解,認為是對方先讓自己生氣,但其實情緒的主體是自己,即便他人給予刺激,要如何反應卻是自我的選擇。

    無法忍住怒火的人,有哪些特徵呢?

    .因為有「想變強」的刻板印象,所以內心變脆弱時,會用生氣掩飾情緒。
    .以生氣表達不安、憂鬱。
    .習慣啟動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學習養育者的情緒處理方式。
    .意圖以憤怒支配他人。
    .自尊低落,認為對方小看自己。

    其中,意圖以憤怒支配他人的人最卑劣。在力量比自己強大的人面前不吭一聲、只能忍耐,讓對方感到十分無力。這樣的人會挑選比自己弱小、內心脆弱的人來發洩怒火,勃然大怒的同時,讓對方了解「我一點也不軟弱」,進而支配對方。

    若養育者以這種方式表現怒火或教育子女,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影響。萬一父親是這種類型的人,那麼兒子便有很高的機率,學會父親處理情緒的方式;女兒則會對男人抱持負面認知。若上司和父親擁有相同的情緒處理方式,當事人也會對上司持有敵對態度,或在面對一些小狀況時感到不安、發抖。若母親經常發怒,也會產生相同的狀況。

    若從小就是養育者的情緒垃圾桶,經歷情緒虐待長大後,內心容易因為他人的批評而受重傷,也會做出過度敏感的反應。面對常生氣的人,最好的方法是退一步,並以冷靜的口吻和理性的態度回應。若以忽視的口吻說話或做出火上加油的行為,只會使情況變得更差。建議維持客觀的立場,在情緒上保持距離。

    佛經裡有這樣一段話:「想對他人發洩怒火,無異於手中緊握著燒燙的煤炭,最終會在自己身上留下燒傷的痕跡。」那些無法忍住怒火的人,手中握著燒燙煤炭並四處巡視,虎視眈眈地想把怒火扔到別人身上。也就是說,他們已經被自己的情緒燒傷了。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情緒表達方式,就是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們都應該努力成為理解自我情緒之人。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自卑到自大的擺盪
    ■ 沒有自知之明,才會輕易落入無明,傷人傷己

    .

    討論書籍:
    《#給總是因為那句話而受傷的你》
    不再因為相處而痛苦難過,經營讓彼此都自在的人際關係

    作者:朴相美

    直播時間:
    7/9(五)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 論語選之慎言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14 10:28:09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1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hmHokMX3DZ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新增確診病例過去一周有所下跌,最近兩天更只有個位數,由歐美返港人士引起的第二波爆發似在放緩,然而不等於疫情受控,本地傳播鏈切斷了多少,尚待進一步觀察;復活節假期不少人郊遊或外出活動,離島郊外人潮如鯽,要過一兩周才知道本地疫情會否出現反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市民必須保持警惕,不能鬆懈;社區防疫措施本月底是否可以逐步放鬆一些,亦要審時度勢,切忌操之過急。疫情發展猶如波浪起伏,即使第二波放緩,第三波隨時又有可能驟然湧來,當局應趁一波與一波之間的緩和期未雨綢繆,為可能出現的下一步高峰作好應對準備。

    蘋果頭條
    港人仍在關心武漢肺炎疫情之際,港澳辦及中聯辦卻聯合出手,對港大搞政治清算。兩辦昨午突然出稿,「強烈譴責」公民黨郭榮鏗和民主派議員,拖延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選舉,無異於「政治攬炒」,更向郭扣上一頂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帽子,企圖將議會抗爭老屈成瀆職刑事罪行。有民主派指北京、建制不滿郭拉布,令《國歌法》或無法在本立法會期通過;郭榮鏗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回應,狠斥兩辦指控是「無的放矢」;有法律學者批評兩辦言論已違《基本法》不得干預香港事務條文。

    東方正論
    香港醫療制度千瘡百孔,弊病罄竹難書,新冠肺炎疫情令到公營醫療系統壓力大大加重,超越負荷,問題更加白熱化。為了集中資源處理肺炎病人,削減大量非緊急服務,其中尤以專科門診及手術特別受影響,病人慨嘆「等睇病等到死」。
    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過長,一直為人詬病,當中以骨科最嚴重,在疫潮爆發前,港島西聯網新症平均要等近三年半才可以見醫生,其他聯網也要等兩年。若病人要換關節,除了排隊門診,也要苦候手術期,新界西聯網最快也要等七年半才做到手術,令人咋舌。內科及眼科新症亦要等三年。有腳不能走,有眼不能看的苦況,一日也難忍受,何況等三五七年?

    星島社論
    港澳辦及中聯辦這兩個代表中央的機構,昨天罕有地一起發重炮,猛轟主持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會議的郭榮鏗,以及蓄意癱瘓內會運作的部分泛民議員,直斥他們搞「政治攬炒」,不顧公眾利益,令人質疑其做法有違宣誓誓言,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這番評論語氣極重,顯示中央再不容許立法會亂局繼續下去,並促政府與建制派雙管齊下,除了在政治上抗衡,還可採取法律手段反擊。依此思路,如果泛民不肯收手,政府與建制派勢會有更強對策。
      內務委員會是立法會運作的重要「齒輪」,如果停擺,許多法案的審議就無法進行。泛民當然知道這是「要害」所在,所以去年十月中本屆立法會開鑼以來,公民黨郭榮鏗一直藉着主持內會會議,與一些泛民議員蓄意操弄程序,阻延選舉內會主席和副主席,令所有運作因而停頓。

    經濟社評
    本港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個案持續回落,但專家不敢輕言疫情受控,皆因病毒像「忍者」般曉得分身術和隱匿術,令人防不勝防。港府須擴大病毒篩檢,並動員民間力量一起做,才能及早揪出「忍者」病毒感染者,避免社區爆發。
    新確診連續兩天錄得單位數,是近一個月來首次,令很多人相信這波外地輸入疫情已現受控苗頭。當局對此顯得審慎,指感染人數回落,與長假期私家診所沒開診,市民交回唾液樣本減少有關。
    疫情趨緩,但專家最擔心的是隱形病人在社區播毒,因近月有多宗未找到源頭感染個案,代表社區有隱性傳染鏈。在上月,外地入境確診者中,有25%是沒病徵人士。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指,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能在48小時內於人體肺細胞內複製多100倍,又懂得阻攔免疫系統攻擊,令感染者沒出現發燒、咳嗽等徵狀,猶如「忍者」般隱身,難以被發現

  • 論語選之慎言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1-07 18:50:00

    這個星期六,是台灣總統大選,單掌半劍拿下高雄的韓國瑜,挑戰執政總統蔡英文。

    我對這次選舉沒有懸念。 這屆總統大選,早就結束了。

    在香港結束!

    當香港警察瘋狂暴打示威者,赤裸少女浮屍每日在維港漂浮,黑衣屍體在各區發現,示威青年,仍在香港前仆後繼,用血肉迎向蒙面黑警的時候,台灣的總統選戰,早有結果。

    韓國瑜的政治理想是什麼? 靠攏中共,拿取好處,大陸熱錢入台,台灣人民發財發財發大財。 但香港人用七個月的時間,告訴台灣選民,不能有幻想!

    每張台灣的選票背後,都印有香港年輕人的淚影。 這屆大選,早就結束了。

    香港這邊匯豐銀行的獅子,流下血淚,放入白色棺槨;中聯辦的王志民,被炒魷(官方用字是免職)。繼任者,是急就章,六十五歲,剛從山西省委書記退休一星期,安排入了人大財經委養老的駱惠寧,重新披甲,再上香港前線。

    炒了王志民,是北京知道,這半年在香港輸了。

    輸了選舉,輸了民心,輸了國際輿論,輸了一代年輕人。

    《路透社》十一月底曾報道,北京因區議會的選戰大敗,考慮撤換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駐港公署還發聲明,說路透社報道不實,提出嚴正交涉。

    《金融時報》則引述消息人士,北京將於今年(2020)三月,撤換林鄭。外交部也是例牌否認,說是「別有用心的政治謠言」。

    外交部的否認,間接證實了這些國際媒體 的消息可靠。 香港亂局的根源,當然在北京。執行者,是行政長官林鄭、中聯辦王志民、港澳辦張曉明、港澳小組韓正。

    其間,那人的角色最關鍵?誤導中央,引致判斷錯誤的又是誰?撤換王志民後是否仍有人事變動?駱惠寧上任,背負什麼政治任務?

    習近平一直想清理盤根錯節的中聯辦地方勢力,香港亂局是一個好時機,一如當年鄧小平派許家屯南下,清洗王匡留下的廣東勢力。

    當年新華社香港分社,一片哀鳴。

    這次駱會否借721元朗恐襲警黑聯手中聯辦的角色撤入開始,借勢清理人事。

    來年,是動盪的一年。

    中共,始終是一個用計的政權,中聯辦又是一班自以為聰明人的集中地,影響所及,香港官場,一片賣弄計謀的歪風。

    環境紛亂,時代動盪,個人行止更為重要。

    古人教我們,亂世修行,有三大絕招,可以彈劍江湖,如履平地。
    第一,要光明磊落,走大路,不抄捷徑。 第二,要禁得住寂寞。 第三,要正。原則、價值觀,不能因應時勢而調整。

    它的原文: 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記錄在《周易》第十卦天澤履第二爻的爻辭。

    人生一轉,都是履。

    履,足之所依也。 本意是鞋底,象徵走路,腳踏實地才能走得好。

    我們今日說的「履歷」,就是人生的實幹經驗。

    履,是落實執行。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去幹,《序卦傳》說: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

    泰者,通也。 心之能安在於通。

    泰,即是通也。但如何去泰的境地?關鍵在履,履然後才能泰,講一千句不如行一步,老實修行就是履卦。

    泰,通也,然後安,是靠腳踏實地爭取回來的。 你要成佛,就要修行,三藏法師,也要一步一腳印,十萬八千里到靈山取經。沒有秘笈,只有經歷,重重魔考的經歷。 佛有大神通,但不能幫你成佛。

    《繫傳》中,有所謂的憂患九卦,第一個卦,就是履卦。 人生以實踐為第一要義,尤其在亂世。履,德之基也。知識不是空談,上曉天文下曉地理沒有用,實際的行事才是一切的基礎。

    履卦的卦辭: 履虎尾,不咥人,亨。 人的一生,險阻重重,如何可以履險如夷,踩到老虎的尾巴,佢都不回頭咬你呢?人生修練,做到這樣便是功夫了。

    生於亂世,無法改變,我們不能一生都在迴避最敏感最困難的問題。

    《易經》用老虎尾巴來象徵,人間的風險。 我們要經驗這些風險磨練,最困難的老虎尾巴也踩過,才能修成正果,抵達後面「泰」的通達。

    方法是九二爻辭說的, 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光明磊落,坦坦蕩蕩,面對環境的紛亂變動,才可絲毫不動心,堅持自己的原則,要耐得住寂寞。

    幽人,像隱士般過住幽居的生活。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小象傳》說: 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經過初爻的素履,確立自我的價值觀,行事特色,到第二爻得中,便可以不和環境勢力(六三)同流合污,又可保持中道的涵養,中不自亂也,先獨後中,自己便不會因外在的因素而亂了陣腳。

    人生處處是試煉,九二爻的難,在於面對上面第三支爻,六三,在九二爻的上面,是全個履卦的問題所在,它必然一塌糊塗,它就像今日的特區政府: 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眇,是少目。少了一隻眼睛,即視野有問題,但以為自己看得清楚。單眼看世界,片面狹隘。抓不到重點,不懂急緩輕重。 跟住「跛能履」,一隻腳象徵實踐能力有缺陷,但無自知之明,急於踩老虎尾巴。結果,咥人,凶。被老一口咬死了。

    最後的引伸: 武人為於大君。角色錯了,用武人,軍人,處理大君的角色,即政治工作。

    用武裝力量處理群眾的政治問題,怎會不出事呢?

    《小象傳》說: 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用武裝力量從事政治工作,是陰居剛位,陰爻無能力,但剛位有權力。無能力的人擁有權力,就像單眼跛人踩老虎尾巴,很少不出事的。結果是: 履虎尾,咥人,凶。

    履卦九二的處境,像香港人,面對六三,像特區政府,無論是正面的配合,或是負面的對立,都只會苦不堪言。

    所以,《易經》教我們: 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這八個字,做到了坦坦盪盪,應付自如,便不會有後遺症。

    這支爻,九二,爻變為天雷無妄卦,也是今年的值年卦。

    只要起心動念,沒有妄想,行動上又不會輕舉妄動,便可以元亨利貞了。人間很多天災人禍,都是咎由自取,因妄念而來。這也是今年香港的寫照。

    林鄭政府,還不知自己為什麼闖了大禍,就是因為妄念。

    《易經》叫你們今年要無妄,但整個政府仍賣弄聰明,亂了七個月,不對症下藥,仍想盡辦法,諗計,如何對付香港人。打殘勇武派,嚇窒和理非,逼兩派割席,再對付校長老師。

    為政者,責任重大,因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影響社會風氣的效果。

    大陸官場,貪婪弄權,全國人民,就見錢眼開;以巴領袖,仇恨治國,他們的子民,就冤冤相報。

    過去殖民地的港督,謹言慎行,因為深知,他們是英國派來的港督,在殖民地,權可及天,稍有不慎,就為禍甚大。

    中國古代,亦深知為官者,權責俱大,所以開科取士,都以選人為首。科舉的考試範圍,只集中在四書五經。

    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九本書,其實只重覆一個主題,就是教你做人。

    做人做對了,做什麼事,都會成功。做人的基礎沒打好,其他的知識技巧,像建築在浮沙上一樣,風浪來了,就煙消雲散。

    所以,古人說學問,講的不是學歷,不是文章,不是才華,是做好人,行好事,做大好人,行大好事,就是有大學問。

    從四書五經中,揀選做官的人才,因為追求一個完整人格的官員,才放心交付權力,管理地方。

    香港之亂,根源在於政府出了問題,林鄭政府的問題,在於問責班子中,沒有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這個時候,還想向學校開刀,製造白色恐怖,要教育界人人自危?

    要消滅社會良知,從學校入手。要校長老師,配合特區政府的政策,作為政治工具。

    中華文化,對教育工作,看得很神聖。

    蒙以養正,聖功也。 蒙,是教育。 養正,培養一個人的完整人格。 聖功也,是聖人的功業啊。

    古代推崇老師為聖人,因為,他們的工作,是培養一個人的完整人格。 人格完成,就是大人,大丈夫了。大丈夫,才能頂天立地。

  • 論語選之慎言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7-31 20:24:41

    Wong Wai Man
    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如果真的變成這樣,你叫大陸的父母,今日去那裡,幫他們的寶貝,打疫苗?

    王光亞又去那裡,給孫兒買奶粉?

    盲目叫融合,毀滅香港,即使從大陸角度看,都毫無好處。

    香港,就是一副招牌,一個安全保證。

    有毒疫苗,對大陸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更惡劣,更誇張的,他們都見識過。

    但只要跨過深圳河,他們就安心了。無論醫療、教育、奶粉、疫苗、一樽洗頭水,他們都買得安心。

    沒有大陸人,會在上海南京路,買隻勞力士手表的,這是他們的常識。

    北京為什麼要董建華搞這麼多古靈精怪的基金會、智庫,為什麼要何志平在紐約活動,送錢給非洲的政要?

    因為他們的香港人身份很可貴。尤其是在外國人眼中,香港人就是香港人,和大陸那些幹部不一樣。

    不是外國學位和英語能力的問題,擁有這些的大陸菁英已經不少,但他們做不了何志平的勾當。

    這就是香港人的特殊性。

    中美貿易戰爆發,香港倖免於難,因為美國有一條香港法,不是梁愛詩說的,求其一個大陸直轄市。

    特朗普呼籲美國和歐洲互撤關稅,意思是戰爭只是針對大陸,即貿易戰升級了,香港的特殊性更形重要。

    大陸的愛國青年,眼見美帝欺人太甚,攜炸彈到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準備教訓老美,可惜功敗垂成。

    昔我劍術疏,其功遂不成;
    其人雖被押,千古有餘情。

    這是大陸幾十年愛國教育,狂熱民族主義的成果。

    但這宗新聞,帶出美國駐華大使館管轄的範圍,不包括香港。

    香港的美國總領事館,是直屬華盛頓國務院的。

    無論生活、文化、法律、制度、價值追求、和外國的關係,香港都不同大陸任何城市,任何地方。

    這是香港的優勢,也是大陸的資產,尤其是在慘烈的中美貿易戰爭中。

    戰事只是剛開始,談不上傷亡,但北京應該心中有數。

    不是傳統戰爭,經濟戰爭殺人不見血,但影響著所有民生。北京選擇不多,只能研究如何體面地投降,再從根本的政治改革做起。

    單靠盜竊別人知識產權,和佔美國市場便宜來稱霸,根本行不通。

    而且,世界也醒覺了。

    這樣的打擊,會一個接一個的,接踵而來。

    這就像周易第五十一卦,上震下震,震為雷卦。

    前雷未完,後雷又至,雙雷出現,不斷震動,驚天動地。

    人這個時候不免恐慌失措,如何臨危不亂?如何處變不驚?

    這個卦的互卦是水山蹇卦,指出人在驚恐時刻,因壓力大增而急躁妄動,往往那種前無去路的蹇境,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人和事不是按著自己的預期走,胡亂反應下,容易一錯再錯,困局便出現了。

    震為雷的綜卦是艮為山,是屬於同一組卦。震為動,艮為止。震艮相綜,人的一生,不外乎是行和止。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當行才行,當止便止。人一生不外乎決定自己的正確行止。

    正如一輛汽車,一個油門,一個煞車。正確行止,便安全去到目的地。該行不行,該止不止,便車毀人亡了。

    震卦的卦辭:
    震,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震,就是動。

    人生是動態的,變動不居。不要害怕變動,動才會亨通。

    人和事都不動,環境不動,那便是一潭死水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動,才能亨通。

    人生在世,要有所作為,要行動才能亨通,否則我們的一生只有閉塞不前。

    震來虩虩,虩字從虎,指壁虎、蜥蜴之類的爬蟲類生物。當周遭環境稍有風吹草動,牠們的反應快得不得了。

    當人碰到天災人禍,金融風暴,地震之類,危及生命財產,社會安危的意外時,首先要像蜥蜴,設法存活,保命為要,立刻逃亡。

    蜥蜴的戒慎恐懼就是不惜斷尾求生。尾斷了,還會再生出來。命沒了就什麼都輸了。

    這就是我們說的「壯士斷臂」。不能全身而退,就要犧牲次要的。保留實力,留得青山在。

    這是自然生態的觀察,因為人往往在危難時都有僥倖之心,妄想保留全部,結果輸了全部,永不翻身。

    笑言啞啞,當驚魂甫定,慶幸劫後餘生,想訴說自己的經歷,當時的取捨智慧時,因驚魂未定,想說話但有氣無音的狀態,就是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匕是酒杯,鬯是美酒,是祭祀時的祭品和祭器,這是古代宗廟祭祀時的主權信物。

    不喪匕鬯表示沒有喪失主權,沒有失去生命。震驚百里是形容今次的天災人禍非同小可,這時候要分辨輕重,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不能完全保全,就要犧牲次要的。

    環境再差,只要內在力量還在,再大的困境,也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在震驚百里的處境,不喪匕鬯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主權在手,即我們的生命仍在,就有再起的機會。

    所以,雜卦傳說:
    震,起也;艮,止也。

    起,是起點,開始,奮起的意思。

    說卦傳說:
    帝出乎震。

    帝,是主宰的意思。在人就是思想、品格、核心價值,創造力的主宰。建立這東西,然後一切行動才有意義。

    香港面臨變動,國際社會認識到北京政權對文明世界的危害,貿易戰只會不斷升級。香港人要保留實力,就是周易這支卦告訴我們,恐懼修省的智慧: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毒疫苗 #制裁中共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