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論語先進曾點之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論語先進曾點之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論語先進曾點之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論語先進曾點之志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孔子一生最快樂的六件事情 9月10日是敬師節。教師教導孩子成才,使孩子能夠得到全人發展,愛己及人。感謝各教師教育孩子的努力,敬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有「萬世師表」之稱的孔子,他最快樂的六件事是什麼?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風起了。特朗普為中美貿易戰,開了第一槍。 為了中期選舉也好,實踐競選承諾也好,美國對進口大陸鋼鐵徵收25%懲罰性關稅。 世界在等著大陸反擊。 大陸的專家,口沫橫飛,什麼大豆啦、飛機啦,也可以回敬懲罰性關稅。 這時,金正恩歷史性訪問北京。 在香港的江湖來說,這叫晒馬,我們有令...

論語先進曾點之志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3:36:03

#孔子一生最快樂的六件事情 早前9月10日是敬師節。教師教導孩子成才,使孩子能夠得到全人發展,愛己及人。感謝各教師教育孩子的努力,敬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有「萬世師表」之稱的孔子,他最快樂的六件事是什麼? ----------------------------------------------...

  • 論語先進曾點之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9 20:00:08
    有 99 人按讚

    #孔子一生最快樂的六件事情

    9月10日是敬師節。教師教導孩子成才,使孩子能夠得到全人發展,愛己及人。感謝各教師教育孩子的努力,敬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有「萬世師表」之稱的孔子,他最快樂的六件事是什麼?
    -----------------------------------------------------------
    一、學習之樂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論語·學而》)
      人們每每於學習,則厭學、倦學、恨學、棄學,這是因為不真知學之滋味。
      若能進入深裏,得其知識,曉其義理,獲其智慧,養其情性,便能好學且樂學,能精進且不能自已了。
      孔子活到老學到老,便是由好之而進入樂之,從而樂此不疲了。
      
    二、交友之樂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交友是一種快樂的事情,互相慰問、交流、切磋、幫助,這是一種快樂。
      孔子不僅善交朋友,且廣交朋友,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三、歌舞之樂

      音樂與舞蹈,孔子不僅喜愛,且精於研究,敏於鑒賞,長於教育。
      他會作詞作曲,是卓越的詞曲作家;會多樣演奏,是多才華的演奏家;酷愛歌唱,以歌聲表志趣;音樂的教育,他又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音樂能使人快樂,音樂也與孔子這位元真正的大音樂家結伴相隨一生。
      孔子有名言:「成於樂。」(《論語·泰伯》)
      
    四、育人之樂

      孔子弟子三千,在培育人才之中,自己也獲得了巨大的歡樂。
      弟子們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志趣、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碰撞、不同的教學相長,就像三千朵不同色香形的花朵盛開在孔門這座大花園裏。
      孔子門牆桃李芬芳,爭奇鬥豔,春色滿園,怎會不令人快樂、令人愉悅、令人陶醉!
      此亦如《孟子·盡心上》所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第三種樂趣)也。」
      
    五、山水之樂

      孔子喜歡登山臨水,且每每於此時此境此情,志舒意暢心歡。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這水可以讓人「樂」,這山也可以讓人「樂」,可以樂以忘憂,樂而生智。
      因此當弟子曾說出其志:「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此時夫子喟然歎曰:「吾與(贊同)點(指曾)也!」其奧秘之一便是孔子既眷戀人世,亦依戀大自然。
      投入、欣賞並享受大自然,是孔子人生之調節、超脫、快樂,乃至於獲取智慧與靈感的一個主要源頭。
      今天關在水泥與玻璃窗裏的圈內人士,如果常常親近大自然,樂水樂山,一定能獲得生活的真正快樂!
      
    六、飲食之樂

      孔子是個美食家,此中所獲樂趣良多。
      《論語·鄉黨》載,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是一種美食家的風采了。《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這固然可以看到孔子對《韶》樂所達到的癡迷境況,同時也可以反觀孔子於飲食審美「味」之深邃。
      《中庸》裏孔子就說:「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此句真堪玩味,且味之無窮。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敬師節 #孔子 #教師 #老師

  • 論語先進曾點之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5 18:10:51
    有 158 人按讚

    20210525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谷針,已經谷到痴咗線!

    幸好香港還有一個反對派。

    立法會,人民議會已經廢咗,連「維威喂」都不如,核核突突。

    香港剩下的唯一反對派叫梁振英。

    他的本業,本來是負責數每日《蘋果日報》的廣告的。但《蘋果》氣息奄奄,根本無廣告,數條毛!北京不會給他任何公務,所以他莊敬自強,自找功能,做林鄭政府的反對派,監察林鄭施政。

    林鄭折磨所有香港人,梁振英負責折磨林鄭。

    這就是天律。

    乾為天,為圜,為金,為玉,為君,為父,為馬,為寒,為大赤……

    宇宙的運作規律,是圓圈的,是循環的,是周而復始的,所以,乾卦的六爻之後,有一個結論: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明年是新一屆特首的五年任期,在這關鍵時刻,梁振英要傾盡所有政治能量,阻止林鄭連任。

    當然,最理想是槓上花,林鄭無得做,他又可以枯木逢春啦。

    不過,這是妄想,北京不信他,任何工作都不會給他。他是一個壞人,任何老闆都不會將他放在身邊的。

    他像《苦海孤雛》中那位Oliver,孤兒院站在粥檔前,拿著碗,就求說:more, more!

    九七之後,香港共有四位特首。

    紈絝子弟,中華民族災難之子,董建華,可以連任,即使之後腳痛下台。

    港英餘孽,爵士曾蔭權可以連任。雖然卸任後,遭遇悲慘,但始終連任,一做兩屆。

    林鄭,黃袍加身,傷害了所有香港人,消滅了一代青年,但頗合主子胃口,夠心狠手辣。挑戰者只得黑馬李小加,但他始終是大陸人。

    如果連林鄭都成功連任,歷史上,唯一不能連任的香港特首,就只有自己人,地下黨員梁振英了。

    連習近平都要無限任期才做到嘢,梁振英只得五年,當然唔服氣!

    只有你不能連任特首,為什麼北京這麼不信任你和你背後的地方勢力呢?

    這種人不會有自我檢討能力,問題只在別人,自己一定無錯,又不敢哼半句怨恨中央。所以,唯有瞓身阻止林鄭連任,是他下半生最重要的工作。

    拉晒所有反對派,消滅了社會良心之後,必然出現的家奴爭寵局面。

    林鄭為了連任,也出盡渾身解數。除了谷針,打穿醫護防線,最狠的,是建議中港公務員互換掛職。

    掛職不同交流,不是去參觀,聽講座,上幾堂國情班,嘻嘻哈哈飲酒食飯。

    掛職是有職銜,有權責,有崗位的參與日常工作。簡單來說,是兩地公務員互換計畫。以後香港公僕要北上返工,內地幹部也將南下,深入政府各部門工作,互相了解對方政府的運作架構、程序、政策考慮、官場文化、價值取向,如何便宜行事等等。

    林鄭透露,初步與深圳和廣州政府為試點。

    根據大陸的《公務員法》,掛職公務員的工資保留原單位的金額,由原單位發放;接收單位不用提供待遇。

    一般掛職時間為一兩年,最短三個月,最長可達五年。

    計畫開始後,大陸八千元月薪的公安、武警,可以正式試試香港警察藍衫四萬,白衫七萬的工作有幾難了;月薪十萬的督察,又看看能否勝任大灣區公安八千月薪的任務?

    香港D2級AO,月薪十八萬,要融入大陸幾千元月薪官員的團隊,人家也急於看看香港高薪公僕的英文、普通話、IT各方面的過人之處。

    中港融合,由公務員開始。

    北京政府認為,香港回歸人心不歸,因為有三座大山阻隔。

    第一座大山,是十八萬英國人訓練的公務員文官系統。

    第二座大山,是以美國價值為依歸的新聞和言論自由。

    第三座大山,是因反共換來的新界特權。

    九七之後,廿多年傾全力打擊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現林鄭成功剷平公務文官系統,和引入價廉物美的大陸官員,先有宣誓,再有《國安法》,今次中港掛職,這座大山便不足為患了。

    整個計畫的人數、職級,要等進一步公布了。

    我們都相信因果報應,但現實人生,為什麼好人都沒有好報?

    佛說三世因果。

    前世因,今世果;今世種種,來生報應。

    但什麼是前世今生呢?

    是今次出生前的一生,像在清朝當知縣,貪了財,判了冤獄,今生一世清貧,事業阻滯,官司纏身,受盡冤屈等等報應麼?

    然後今生頻頻在北角碼頭買魚放生,光顧神棍,所以來生有機會做金魚,給人養在家中魚缸,不愁衣食,還有人換水!

    不是這樣愚蠢和渺不可測的。

    其實,昨天已經是前世,明日已經是來生。關鍵是如何活好今天。

    人生多苦,我們背負過去,恐懼未來,根本沒有活在當下。

    昨天的言行,影響今天的際遇;今天的反應又影響著明日的人生。這已經是最簡單的三世因果了。

    我們都埋怨際遇,尤其在亂世,有志難伸。

    歷史上,最長的亂世,是孔子的時代,春秋戰國。

    《論語.先進篇》第廿五章,孔子和幾位高弟,各自暢談他們的抱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
    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

    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
    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

    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四個高才生,某日剛巧齊在孔子身邊,孔子和他們閒談起來。

    我年紀比大家虛長幾歲,唔好把我睇得太了不起。

    你們平常成日話,別唔了解你,唔識欣賞你,懷才不遇,難展抱負。好,今日,假如你們有知遇,有明主欣賞,有時代機遇,你們的抱負又係什麼呢?

    子路衝動,第一個彈出來,侃侃而談:

    假使有一個千乘之國,夾在大國之間,在強敵環伺下,又經過連年戰爭,加上國內財政困苦,又不斷的天災瘟疫飢餓……

    這樣的國家,交俾我子路,我只要三年時間,我有信心使這地方的人民,都可以重新企起來,而且都知道點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聽了之後,哂之,失笑起來,像父親對著不知天高地厚的兒子,憐愛中有否定意味。好似說:邊有咁簡單呀!

    到了冉求,你又如何?

    冉求性格和子路相巧相反,比較怯懦,是另一種極端。他說:只要方圓六七十公里的小小國家,或者更細一點的,方圓五六十公里好了,花上三年時間,我有信心,使這個國家,社會繁榮,經濟發達。但至於社會文化,價值取向方面,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經濟好了,人民富起來了,如何建立一套價值觀,社會的核心價值,即文化建設,就要等高手來搞了。意思是我只識搞經濟,文化方面我無信心碰。

    冉求講完,孔子問公西華。

    公西華是外交專才,他一開口就很外交:

    老師,我識什麼呀!我一無所能,但願意學吓嘢啦。

    宗廟之事,宗廟即國家,開大會,即在議事會堂,國會之類;端章甫,大家著起禮服,願為小相焉,不做最大那個,做小相,輔相,即不做特首,做政務司長咁啦,學吓嘢。

    三位高才,各舒抱負之後,帶出了這章《論語》的高潮。

    曾參的父親曾點,在其他三位同學,各舒抱負的時候,只悠閒地在旁邊鼓瑟。

    孔子聽完三大弟子說完抱負之後,轉頭問曾點,你又如何?

    曾點聽到老師問他,瑟音漸希,fading out瑟音,接住,手指在絃上一攏,瑟絃發出一聲鏗然裂帛,斷音站起,說:

    我和他們的抱負不一樣的。

    孔子回應,有什麼關係呢,都是各言其志啫!

    曾點說出他的理想:

    我追求的,是春天來了,穿上舒適的casual wear便服,和幾個friends, 和班年輕人,到沂水游游水,唱唱歌,跳跳舞,盡興之後,哼著歌返屋企。

    這個也算是抱負?

    但孔子聽了之後,竟然感觸的嘆了一聲,說:

    吾與點也!我和曾點一樣呀。

    孔子點解咁講呢?

    孔子生於春秋,和今日香港好似,天下太亂,社會價值失常,黑白顛倒,公義不彰。

    孔子一生追求,不外乎社會安定了,天下太平了,個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

    曾點說的抱負,表面看根本不成抱負,只是個人生活,但孔子聽後,感觸起來,我的和你一樣。

    四個高材生的追求,到曾點進入高潮。師生之間,說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

    跟著,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離開,留下曾點陪孔子。

    曾點問,三位同學的抱負,老師覺得如何呀?

    孔子說,沒什麼,都是各方其志矣。

    那你為何笑子路呢?

    孔子說,子路的抱負太大,不切實際。大事業,是大政治家的工作,要文化基礎,學問修養,不簡單的。子路大言不慚,所以笑他不知天高地厚。

    至於冉求,以地方經濟做起,但他著眼的,是六七十方圓,還是五六十方圓,大小地域上。

    非邦也者?孔子意思是地方大小,治理之道,搞好經濟,有什麼分別?他不是說冉求不對,只是他氣宇不夠,小器,捉錯用神。大國小國無分別,關鍵在做得好不好?我們做人,無論職位高低,責任一樣,事功一樣,問題焦點放在做的好與壞。

    至於公西華,講得謙虛,說是學習,其實口氣好大,要主持國會,如果這都是小事,天下間還有什麼大事?

    子路三人,抱負大,要建立一番功業,但都只是英雄主義。我要怎樣怎樣,出人頭地。只有曾點說的,追求的是社會上人人安居樂業,各自生活,沒有政府騷擾,沒有生存恐懼,是大同世界的理想,也是孔子一生車馬的終極追求。

    曾點說中孔子心事,所以孔子喟然而嘆。

    這是《論語》中非常著名的篇章,歷朝都有學者文士引用。

    宋朝蘇東坡一首七言律詩,曾用這章典故。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東坡三十八歲,在杭州寫下七律《同曾元恕游龍山,呂穆仲不至》

    青春不覺老朱顏,
    強半銷磨薄領間。
    愁客倦吟花似酒,
    佳人休唱日銜山。
    共知寒食明朝過,
    且赴僧窗半日閑。
    命駕呂安邀不至,
    浴沂曾點暮方還。

  • 論語先進曾點之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9 14:00:00
    有 448 人按讚

    張之洞的學問怎不如福澤諭吉管用|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作者:程萬軍

    晚清中國,在學問上聲望最高的官員,既不是科舉落榜生袁世凱,也不是一生沒留下一本像樣著述的李鴻章,而是準狀元郎、官至總督的清流領袖張之洞。

    政見上,此人既不保守,也不激進。品性上,清廉自律。學問上,著述頗豐。在很多讀書人心目中,是官學雙豐、時代大師級人物。

    就政治派別而言,張之洞總體屬於晚清洋務派,他主持的南方,搞洋務比李鴻章主持的北方早。其理論水平也高於李鴻章。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大多干吏,理論不成體系,而洋務派中唯一像模像樣的文字東西,是張之洞作品《勸學篇》。

    《勸學篇》主要寫了什麼?其中心思想可用書中一語概括——「中體西用」。何謂「中體西用」?張之洞在《勸學篇》闡述得比較清楚,即:在中國傳統政體政教不變的情況下,引入西方先進技術實現強國。

    具體說來,什麼是「中體」?那就是帝制儒教。堅持中國兩千年封建君主制,堅持傳統國家核心價值觀孔子儒教。而「西用」呢?則主要指歐美「火器」,堅船利炮,先進的軍事裝備。

    張之洞的《勸學篇》,為他在國內圈了大量的粉絲。其中不乏一些學術達人。比如,張之洞帳下有個幕僚名喚辜鴻銘,是個翻譯家,精通多門外語,號稱學貫中西,但卻是「中體」的堅定維護者。後來清廷被推翻後,他堅持不剪辮,以「小辮學者」著稱。

    辜鴻銘喜歡辯論,可謂張之洞手下的「首席辯士」。作為能言善辯的「文化怪傑」、香帥的擁躉,辜鴻銘不遺餘力地為「中體西用」之「洞見」鼓吹,留下了不少辯論「佳話」,其中一宗甚是辛辣——

    公元1898年,卸任內閣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造訪清國,南下拜會張之洞,香帥令辜鴻銘隨同出席,並令辜將他的成就——儒教經典教材《論語》英譯本送給伊藤博文。張之洞和辜鴻銘本以為,收到此禮的日本客人會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料率直的伊藤博文卻對辜鴻銘一通搶白:

    「聽說你精通西洋學術,難道還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於兩千多年前,卻不能行於二十世紀的今天嗎?」

    喜歡辯論的辜鴻銘並不感到難堪,順勢反彈:

    「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數學家的加減乘除,在數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紀,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並不會三三得八。」

    伊藤博文聽了,一時無言以對。

    這段舌戰辜鴻銘引以為得意的辯論勝例。伊藤博文雖然縱橫天下,可辯才不及辜鴻銘。從形式看,的確是辜鴻銘佔據了上風。但從本質上分析,辜鴻銘的辯詞,卻是明顯的詭辯。把孔子之教與「三三得九」的算術混為一談,有典型的張冠李戴、驢唇不對馬嘴之嫌。儒教不是自然科學,甚至不是社會科學,除了發揮教義的作用外,充其量只是教育學的龍鱗。如何跟「三三得九」相提並論?如果說孔子的理論是永恆的,那麼堅持孔子理論兩千年的中國應該長盛不衰才是,怎麼被放棄儒教的蕞爾小國打得潰不成軍呢?!

    張之洞、辜鴻銘的「學問」到底管不管用,歷史早已給出答案。

    甲午戰爭爆發前,身為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對大清戰勝日本非常樂觀,「小日本、窮日本」是他的日本觀。為此,他曾向急於求戰的光緒皇帝提出不戰而勝之計:「只要我們召回公使禁止對日貿易,這個資源匱乏的小國,就會陷入窮境。用不了一年,他們就會不戰自亂。所以我們強化海禁就夠了。」

    事後證明,張之洞之計,就是個笑話。

    有人評價張之洞是個巧宦,勸學也不過是投機、中庸之道的左右逢源。而依我看來,張之洞的勸學更像東施效顰。因為在他之前,早有一位日本學者出版了同名書作《勸學篇》,二人「撞書」了。

    不過,卻不存在抄襲問題,而只是暴露水平問題。因為日本的這本勸學,不僅對東方國家學西方之本釐清,而且還把東方「人的近代化」說得通透。

    這位日本作者,就是被譽為「日本近代化之父」的、現行日本最高面值紙幣:一萬日元上的老人頭——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比張之洞大兩歲。出身士族。與張之洞不同,福澤諭吉雖是一位士人,卻不是士大夫,他一生沒任什麼官職,但這卻成為露臉的事。因為這正是他想要新士人生:獨立。

    福澤諭吉的初學是漢學。他的父親便是一位不算出名的漢學家。福澤諭吉出生時,父親剛剛得到了一部名為《上諭條例》的漢籍,於是給他起名「諭吉」。福澤諭吉家學淵源,少年時除了《史記》《漢書》《戰國策》之外,曾經讀過十一遍《左傳》。但最終他對漢學卻「恩將仇報」。自青年時代開始學習「蘭學」起,他就對漢學產生了疑慮,尤其25歲時遊歷歐美之後,就成為徹底的西學者。

    1885年,五十歲的福澤先於張之洞十年,發表了著名的《勸學篇》,見識之深刻後者望塵莫及。

    比如對民權的認識,張之洞認為萬萬使不得:「五倫之要,百行之原,相傳數千年更無異義,聖人所以為聖人,中國所以為中國,實在於此。故知君臣之綱,則民權之說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綱,則父子同罪、免喪廢祀之說不可行也;知夫婦之綱,則男女平權之說不可行也。」

    而福澤諭吉則主張,人人生而平等:「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

    「人生來就是一律平等、自由自在和沒有上下之別的。就這些人的基本權利而論,則是完全平等,毫無區別的。所謂基本權利,就是人人重視其生命、維護其財產和珍視名譽。」

    還有對做官的態度,張之洞以為是青雲之志,而福澤諭吉則認為,要緊的不是依附政府,而是個人獨立:「一個國家所以能夠獨立,那是由於國民具有獨立之心。如果人人都想做官、舉國上下都是老一套的十足官氣,那麼國家無論如何不能強盛」。這是福澤諭吉《勸學篇》中,最具含金量的一句。

    很多中國人以為,福澤諭吉是主張日本對外侵略的理論家,殊不知他對日本的首要貢獻,不是擴張,而是「獨立」二字。

    福澤發表《勸學篇》時的日本雖處維新之中,但依然存有東方傳統,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飛黃騰達做個一官半職,在這種情況下,有機會做大官的福澤卻不願做官,就是要給年輕人打個樣,「做獨立的榜樣」。

    福澤諭吉指出,人人想作官的弊端,那種情況猶如蒼蠅麇集在腐食上一樣。人人都認為不依賴政府就沒有發跡的機會,因而就毫無自身獨立的想法。他認定一個國家的強盛之道,首先在於強民,而強民的標誌,是國民具有獨立之心。

    福澤諭吉把東方「人人想作官」的思想歸結為孔子儒教的遺害。所謂「青雲之志」就是祖先遺傳下來的官場迷信,他希望日本年輕人能從這種迷惑走出,懂得文明獨立的本義。顯然,福澤諭吉對傳統儒教是持排斥態度的。他稱儒學系東方近代化的桎梏,是「脫離實際的學問」。世上的事物千千萬萬,教師不可能將它們全部傳授給學生,因此,發展能力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所謂能力,即研究和處理事物的能力。而能力不是單一的,它包括記憶能力、推理能力、想像能力。這些是獨立的人與獨立的國家最需要的有用東西,而落伍的儒學是提供不了的、無用的。福澤諭吉主張日本拋棄漢學與儒教傳統,全面接受西洋文明。他說,「陳腐的漢學如果盤踞在晚輩頭腦裡,那麼西洋文明就很難傳入我國。」他眼中的近代文明和實用知識就是洋學,即西方科學。他大力提倡學習的西洋科學,與張之洞不同,其科學含義並不侷限於科技,而是涵蓋社會科學,相比數理化,福澤對法學、社會學等西學更為推崇。

    福澤諭吉的《勸學篇》在近代日本影響巨大,受他影響,明治政府維新過程中明確提出「和魂洋才」的標誌性口號。即日本精神、西洋才幹。這個「洋才」包括政制、法制、上層建築方方面面。

    堅決不做官、做獨立榜樣的福澤諭吉將著書辦學辦報視為自己三大事業。如今有著「亞洲第一私立學府」之稱的日本慶應大學,就是他在1858年時創辦。現在日本發行量很大的報紙《產經新聞》,也是由他在1882年創辦的《時事新報》合併而來的。

    福澤諭吉的辦學宗旨是「獨立」。慶應大學的校訓是「獨立自尊、筆比劍強」。

    他的辦報方針依然是「獨立」。「獨立不羈、不偏不倚」是《時事新報》公佈於眾的辦報精神。福澤諭吉說:「凡與此精神不悖者,無論是現任政府、諸多政黨、各工商企業、各學者團體,不論對方是誰,我們都將其作為朋友相助。若是違背此精神者,亦不問誰,皆作為敵人而排斥之。」

    日本維新時代,教育家、報人福澤諭吉發揮了點石成金作用,用他的書、學校和報紙,催生了一批「近飛日本」的青年精英。他與日本政治家一道改變了日本。如果把國家比喻成一杯水,政治家改變的是杯子的形狀,而他改變的,則是水質。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論語先進曾點之志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4-17 20:07:17

    Wong Wai Man
    風起了。特朗普為中美貿易戰,開了第一槍。
    為了中期選舉也好,實踐競選承諾也好,美國對進口大陸鋼鐵徵收25%懲罰性關稅。
    世界在等著大陸反擊。
    大陸的專家,口沫橫飛,什麼大豆啦、飛機啦,也可以回敬懲罰性關稅。
    這時,金正恩歷史性訪問北京。
    在香港的江湖來說,這叫晒馬,我們有令你痛苦的皇牌。
    你懲罰大陸貨入美國,朝鮮的核彈,會在日本的上空亂飛。
    跟著:美國在貿易戰上加碼。
    不只加上長長的貨品類別名單,還有各式大陸人員,包括:某些商人、選讀敏感科目的學生,都不歡迎入境。
    大陸的回覆,是習近平高調出席南海閱兵,參觀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解放軍海軍匯演。
    美國突然空襲敘利亞,說打就打,理由是敘軍使用化學武器。105枝戰斧導戰射落化武工廠,再公布世界。
    空襲並無解決複雜的敘利亞處境,軍方強調只是一次過的軍事行動,目的只是摧毀化學廠。
    北京看在眼裡,知道戰斧導彈是送給她看的煙花。
    敘利亞的複雜性,不下於朝鮮半島,背後亦有俄羅斯主控一切。開戰打的表面是敘政府軍,實質面對的是俄國防空網。稍一不慎便是兩大軍事強國開戰。
    敢打敘利亞,就敢打朝鮮。話打就打,也不會在聯合國安理會跟你磨菇。打得敘的化工廠,就打得金正恩的核設施,不惜開罪俄,就不怕開罪北京。
    這是美國回應習近平身邊智囊,從各方渠道不斷打聽,特朗普的貿易戰,是來真的還只是想拿點著數?
    至於香港,港幣遇到了麻煩。
    1983年起,港幣與美元掛鉤。
    好處是港幣從此穩定了,代價是失去了自由。
    美元與港幣出現了龐大的息差,美息已經去到2.2厘,港幣還是0.5厘至1厘。理論上,美元加息,港幣便要加息,但香港加息,會影響樓市泡沫。
    所以,最近金管局動作頻頻,大手買入港元,沽美元,維持安全的匯率下限。但息差距離大,港元仍會不斷流向美元或美債。
    似乎有最高指示,死守樓市,不能下跌。金管局唯有耗盡儲備一分一毫,死守樓價。
    陳德霖說:港匯轉弱,何懼之有?
    是的,照指示做事,做官的何懼之有?香港有一萬億儲備。
    民主黨的「天下為公」眾籌二百萬,狙擊梁振英UGL案件,幾日間就達標。同一時間,上海仔仿效郭文貴,在網上爆料。表面對象是傳媒大亨,但揭露的內容,當年梁振英如何使用江湖勢力,對付唐英年,成功奪權上位,也清楚交待了坊間的疑團和細節。
    一陰一陽,矛頭都指向梁振英。
    這些行動應該早在狼英任內便出現,到今日才做,似乎過去的阻力,現在不見了。梁振英仍可全身而退麼?
    你不喜歡政治,但從國際到本港,軍事到經濟,日常生活,都活在聰明人的計算之中,但對這些,香港人都不熱衷。
    反而星期日「金像獎電影頒獎典禮」,楚原的一番話,在網上熱爆:
    「當你回首往事,
    不因碌碌無能而悔恨,
    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
    咁你都可以好驕傲咁同自己講,
    你,無負此生!」
    為什麼大家聽完咁有feel?
    因為在香港,大家都清楚自己是碌碌無能,而又正在虛度年華,所以,說中心裡話:
    負了此生啊!
    香港人的無力感,是基於亂世?還是抱負無處發揮呢?
    論語先進篇結尾第廿五章,記述孔子句幾位高才弟子,說起抱負,各舒己懷。
    子路說: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求說: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說:
    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三大弟子,都是有大抱負的人。
    子路說的,是富國強民,大政治家的工作;冉求說的,地方做起,豐衣足食;公西華說的,外交祭祀,知禮守道。
    三人抱負大,但都是追求事功,要出人頭地,英雄主義。跟著,到曾點,這章進入了高潮: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曾點說,我追求的,春天來了,穿上舒適的衣服,和五六個成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水暢泳,唱唱歌,跳跳舞,盡興之後,然後回家。
    這個抱負好似好渺小,但孔子聽了之後,感嘆道,和我的抱負一樣。
    孔子生於春秋,天下大亂,他的抱負,他的追求,是社會安定,天下太平,才能有個人的真正精神享受。
    表面上,曾點的追求,只是個人的生活情趣,無關國計民生,與子路三人的宏志不同。但政治家所謂的富國強兵,豐衣足食,知禮守道,最終的目的,還不是老百姓安居樂業!
    這也是孔子的一生職志,所以他喟然而歎。
    生於亂世,可以有大抱負的!

    #貿易戰 #金像獎楚原 #博鰲論壇 #空襲敘利亞 #樓市泡沫 #上海仔

    2018年4月17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