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論文邊界設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論文邊界設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論文邊界設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論文邊界設定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焦糖哥哥-陳嘉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南方的社會,學:為99%人民寫的社會學讀本 /陳嘉行(焦糖哥哥) 這套書分為上下兩冊,是多位作者各自從不同領域撰寫文章,共同彙編成書。非社會學相關領域的讀者,或許會好奇書名「南方」是什麼意思?是地球南方,還是台灣南方?在本書的導讀中,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趙恩潔教授提出完整易懂的論述,我個人的...

論文邊界設定 在 陳一言 ᴠɪᴏʟᴇᴛᴀ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45:25

Dear Anita 等妳起飛了我才發,讓妳下飛機隔離時慢慢看我ㄉ千字文:) 將近三四年的時間你在日本我在台灣義大利,但對於彼此生活發生的大小事都仍然密切的更新沒有斷過,不管新戀情不管失戀我們總會在第一時間關心對方。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被迫從國外回台,卻也因此讓我們有了大半年的時間幾乎每天相處,...

論文邊界設定 在 吳軍 GRAY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4 00:25:20

影集解讀/《鬼入侵 Haunting》 The writing✍️ is about the American TV series “Haunting”made by Netflix. . 最近對於論文太多關照,有點久沒動腦🤯寫些其他文字。花了兩天追完這部Netflix影集🎞,好久沒看到剪接幾近完美...

  • 論文邊界設定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6 11:07:24
    有 559 人按讚

    南方的社會,學:為99%人民寫的社會學讀本
    /陳嘉行(焦糖哥哥)


    這套書分為上下兩冊,是多位作者各自從不同領域撰寫文章,共同彙編成書。非社會學相關領域的讀者,或許會好奇書名「南方」是什麼意思?是地球南方,還是台灣南方?在本書的導讀中,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趙恩潔教授提出完整易懂的論述,我個人的讀後感想則是,「南方」不只是地理上的南方,還是精神、文化、物質上的南方。

    我們習慣以西方世界(歐美國家)的價值觀評斷自己、社會與國家,以為符合那樣的標準才代表「文明」與「進步」。這樣的線性史觀與意識形態,忽略了西方世界加諸在所謂「落後」的國家各種迫害與剝削,譬如「奴隸制度」的討論幾乎只出現在學術領域中,對一般人而言根本事不關己,即便有意識到這件事,也認為那是遙遠的過去。讀者可以試著回答什麼是「奴隸」與「奴隸制度」,大家好奇這些因為圈養奴隸發財的人,他們的事業及後代後來怎麼了嗎?如果妳(你)發現思緒瞬間空白斷裂,那這套書的企圖就是試著幫大家找回記憶。

    這些靠奴隸制累積的財富、土地、資源與技術,不會忽然就消失不見,總會全部或部分轉移到別的地方去。社會學與人類學家就是在現代的表象上循著足跡,發現在繁榮進步背後的斑斑血淚史。這些壓榨、剝削原住民、黑人、亞洲人、下層階級的過去,成就了資本家、企業家、銀行及政府。當國家主導政策、法令又繼續為中上階級的人服務,這又持續加深了社會不公及各種不正義。譬如,為了拼經濟將重污染的工廠建在一個「偏僻」的鄉鎮,當地居民被迫犧牲自己的健康,只為了 成就其他人的經濟發展,這樣公平嗎?全球化的時代,資產家為了尋求更低廉的各種成本,透過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將重污染的產業或需 要大量廉價可剝削的工作轉移到「落後」國家。這種看似雙方都得利的選擇,其實忽略了所謂「落後」國家沒有相等的議價能力,而其人民更只能選擇這些沒得選的「選擇」。

    我們太習慣西方的進步敘事,連「已開發」、「開發中」、「未開發」的標準都是依照歐美意識所認定——他們說了算。這樣的框架下,會讓多數人忽略人、族群、社會的異質性,全部整合進一種主流價值的「進步」敘事中。而如此方式就排擠掉了少數族群、信仰、文化,同時合理化不公平、不正義,以滿足資本主義為了積累剩餘價值的一切手段。在此意義下,大海被犧牲了,土地被犧牲了,空氣被犧牲了,女性被犧牲了,性別少數被犧牲了,原住民被犧牲了,偏鄉地區被犧牲了,中下階級被犧牲了。

    但揭露藏在進步表象中的事實,提醒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是因為未曾回頭檢視。現在及未來,我們在做出任何選擇及評論前,都得理性思考過,這樣的決定會不會造成弱者的犧牲。因為,弱者不是別人,可能就是(妳)你跟我、我們身邊的人,或是生活在地球上某一貼著「落後」或「未文明進步」標籤的地方。

    我們對待台灣原住民及文化,習慣以「漢人」立場出發,但我用「漢人」兩字同樣粗暴地將所有人、族群限制在一種想像中,很大程度上也充滿了刻板印象。但如果我用「台灣人」取代「漢人」時,又將原住民排除在「台灣人」之外,即便我們政治正確地從山胞、山地人改稱「原住民」,也有意識與無意識地設定原住民就是一種模樣,忽略了不同族、部落的多樣性。這些討論並非咬文嚼字或文科生沒事找事做,而是得將很多人究竟是誰講清楚,讓以往從單一國族的框架裡解放出各個群體,找回、保留且高調不同的文化,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才會更謹慎地立法與分配資源。

    我從小跟著大人拜拜,但我從沒意識到民間信仰有一套邏輯存在。我以為的「迷信」剛開始並非負面的意思,而是隨著國家方便統治的需要,有策略地改造、約束民間信仰。我閱讀「民間信仰的邊界與翻轉:由欲望的制度化形式到母女相認的當代展演/丁仁傑」,覺得民間信仰的演變非常有趣,即便看起來很迷信的宗教,也有它的科學精神在。如內文中引用謝貴文分類神明種類的研究,包括「突顯個性性格而不任官職的神,如華蓋三真君;呈現家庭關係或自我情緒,而非政治關係的神明,如挪吒或目蓮;正邪兼具的神明,如八家將;反常或反叛的神明,如濟公或孫悟空;質疑儒家道德的神,如妓女、醉漢、賭徒、罪犯所祭拜的神等等。」(P.93)

    在台灣民間信仰中,也出現了以女性為中心的「會靈山」活動,這是在父權與儒家社會中較難看到的情況。這樣的信仰活動或許有人還是認為迷信,但以女性權力建構出的信仰,讀起來實在十分進步。
    台灣在二0一九年立法院三讀通過「748施行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婚姻平權的國家,大多數支持者欣喜若狂,我當時也在立法院外跟著大家歡呼。但讀「重構親密領域:複數的性、關係與家庭組成/陳美華」分析大法官在二0一七年第七四八號解釋文的語意邏輯顯示,為了達到平權的解釋文卻是內建了異性戀與同性戀還是有所區別,而不是將不同的性傾向都視為「正常」。

    我在高鐵上讀這篇論文時被嚇到睡意、倦意全失,原本我以為的進步,還是預設了「異性戀常規性的運作——意即強化異性戀作為正常、自然、不證自明的主體地位,並編派同性戀為異常、不自然,成因存謎的可疑客體。」(P.198)這篇論文並非要否定政府所做的努力,而是提醒我們平權、性權上的路還十分漫長,且有很大的空 間需要繼續努力,「婚姻平權」只是起點並非終點。

    文末,要帶大家回到台灣地理上的南部——高雄,也是下冊中最後一篇文章「環境正義‧南方觀點/邱花妹」。不是居住在高雄的人,可能很難切身感受國家發展「重北輕南」到了什麼程度。高雄自一九六0年代以來逐漸發展為石化、鋼鐵、電力等重工業的故鄉,這些發展不是只帶來所謂「進步」觀點的就業機會,不同形式、層面的污染物充斥在高雄的天空、土地、雨水、飲用水及海域。這樣的「文明發展」是透過高雄人集體犧牲來成就,我本來想摘錄論文中提到污染與抗爭的流水帳,但實在太多、太複雜,每個污染事件都有自己的故事,純粹只用條列方式是無法呈現事件的傷害及迫害,我也對於自己完全不知道高雄人經歷過這麼多的傷痛而感到羞愧。

    在不幸中誕生的希望是居民集體爭取權益,與工廠、政府鬥爭,且有「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協助扶持,公民社會的力量因此得以對抗資方與政府聯合宰制,人民終於不再噤聲與委曲求全。社會學家總是樂觀期待自己的研究能替弱勢發聲,弭平不公平、對抗不正義的現象,小至個人,大至社會、國家甚至地球。我個人也受到社會學知識啟蒙,才會投身於社會學領域學習。我有幸在學校裡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學與老師,讓我在讀這些殘酷現實的研究報告時,不會迷惘、迷失太久。我會推薦《南方的社會,學》也是希望讀者們可以感受到即便這個世界總是不完美,但總有一群人透過文字、行動、話語、論述帶來希望。



    作者簡介|

    陳嘉行 (焦糖哥哥)。越廚餐廳的負責人。興趣:閱讀、賺錢、養貓狗與刷存在感。

    🌈謝謝春秋書店與浮光書店,讓我使用在《春秋創刊號》的年度選書推薦文。

  • 論文邊界設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09 10:11:20
    有 3,524 人按讚

    為何我以前說過,我相信科學,但不相信科學家?

    這個喔,嗯嗯...
    我不知道在座多少人是這樣學的,至少在我念大學的時候,物理系教的第一個概念,叫做:

    「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

    重點不在於怎麼設定,也不是怎樣靠這個計算,而是「你有沒有認知到設下的條件,到底對結果產生何種影響,跟現實差異多少?」

    理工科的朋友可能覺得這是廢話,我們怎麼可能不知道,但請恕小弟直言,真的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

    我在中研院時做過一個系列的研究,內容是半導體相關的光、電與磁與表面性質,延續國外某個國際知名研究單位,據說對未來半導體、記憶體等等都有重大影響。有常看我講的應該知道,這個研究在10多年後,差不多2010年被同各研究單位,重量級大老發的論文判死刑,認為實驗雖然都正確,但方向可能錯誤。

    嗯,醫龍裡面第一集的經典台詞「手術很成功,但患者死亡」

    唉,其實我做這研究的第一年就知道,這整個系列都有問題了,只是別說老闆很難接受,所長他們也很難接受,美國跟印度等來的合作朋友也很難接受,我自己也是。所以最後傾向「這個年輕小鬼一定哪邊做錯了」,所以我也算了。

    好了,公布答案,哪邊有問題?

    「溫度」

    我看過外國的實驗儀器,裝在真空腔體內的溫度計,是固定式的。而敝單位設備老舊,自己都要去車铣工件安裝,溫度計(Thermocouple)是很克難的懸掛在空中。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是我做錯,我一開始也這麼認為。

    但很早就發現,因為設備不好,每次都會碰到溫度計的位置,為了調整煞費苦心。累積大量資料的結果,統整出一個很奇怪但合乎邏輯的結論,那就是根據溫度計位置不同,整套實驗結果也不同(廢話),但某個錯誤的條件可以跟所有國外知名研究機關的論文結果符合。

    蛤(*´・д・)?

    總之,一不做二不休,把溫度計的位置全部調整固定做不同條件三次,結果發現依照各國研究的條件設定,死都做不出來,而做得出來的條件,與他們所說的差異甚大。

    溫度差100度!

    夭壽,假設這是高溫超導體實驗,差100會是多大,同業各位自己可以明白。

    總之,我弄了很久後確定,其他國家的實驗室,因為設備齊全,固定所有參數,所以反倒漏了一點。就是基板的stage材料,跟加熱裝置與溫度計的差異。因為在真空環境下,溫度計升溫最大因素是熱輻射,使用加熱絲跟燈泡是不同的,而stage雖然都是不鏽鋼,卻有厚度之差。

    也就是若我依照距離做梯度出來,光是stage差幾mm厚,燈泡放的近或遠,有沒有熱絲輔助,Thermocouple放哪,結果就完全不同。你說這廢話,看也知道?拜託,那是人家講了,所以你覺得這看也知道,沒做這實驗前看看,最好你知道差十萬八千里,每個做實驗的都會認為自己條件控制的很好。

    這叫做後設認知,後來去教書後最常碰的理論,物理界很少人認真的去審視,往往因為固定的機器跟參數不變,就覺得結果應該也會不變,而當每次實驗結果出來「在預想範圍內」,就認為這不會有問題。

    問題可大了,代表美國那家頂尖研究室,他們機器的裝設法,會讓Thermocouple測到的,跟你基板溫度差100度。原本認為製造出接近室溫可實用的材料,得在零下100度才有用,這是電影明天過後嗎?

    好了,每個學長跟老師都會說,那一定是你哪邊沒做對。好啦,老師們,我早沒打算在學術界發論文當教授啦,直說好了。所有的條件我都調過,我一個人的實驗總數據比隔壁的整間還要多,熬夜不知多少次還被罵要注意身體,唯一可以做出跟國外實驗室相同成果的,只有「低溫」。

    意即,根本沒有奈米性質出現,全部都是bulk的特性,而為了要驗證,我還額外做一系列,用單層、多層,厚度不同幾十個,去確認奈米性質的邊界在哪,結果出來的結果,只證明出這整套系列的數據,都不是奈米性質,全部都是塊材的低溫特性。

    好了,我要講什麼?

    這裡面出現了3個值得我們去想的東西
    第一個叫做權威,當著作等身的專家,享譽國內外的研究單位做了個實驗,其他跟從的實驗室,顯然不敢挑戰,我還看到印度等較後進國家,發過點數很低的論文,說這實驗可能有問題,但更可能是自己哪邊弄錯了。

    第二個是從眾,那麼多人都有相同的結果,就你不同,應該是你不對吧?啊就邊界條件不對啊,你們沒有用紅外線檢查,我有。然後有人理我嗎?所長跟指導教授都覺得,應該還是你哪邊弄錯了。XD

    第三個是忽略基礎證據,其實指出有室溫材料可能的那篇論文,拿去跟塊材性質對照,曲線幾乎是一模一樣,只是scale差100倍。那麼我們應該第一個檢視的,是這個真的有奈米特性嗎?沒看到重要期刊刊登過類似論文。

    我私下也有發信去問過作相同研究的國外實驗室,還真的沒人想過這個問題,因為越有錢的單位,都是買整套機器,由專人校正過,像我這種從頭到尾都要自己校正的很少,多半都是所謂的後進國家。有做的都覺得很怪,但一樣不敢質疑權威,畢竟你要拿論文畢業,走學術界路線,怎麼能初出茅廬就跟像是貝爾實驗室這種巨獸對幹?

    ====

    如果連算最嚴謹之一的物理學界,研究都會有這種狀況,你怎麼能相信那些科學家說的科學,能百分百屏除所有疑慮?像是近年常見,邊界超大的暖化、全球氣候、環境等等研究,就我的標準來看,根本問題重重。但你一質疑,就會出現諸多的專業與否批評,因為你不是這行的。

    更好笑的,質疑你越大聲的,九成以上都不是科學家。

    我的經驗,在台灣跟學經歷比較有關,越是念頂大出身的,就越有這種「論文跟書本證據、國外知名研究單位說的,應該會比你現場作的正確」,的這種說法。在中研院我就遇過,台大來的暑期大學專題生,根本看你不起,死都不想動手,只想用理論描繪世界。要不是我們是學長,已經用鼻孔看人了。

    科學界講究一致性,但這也很容易誤導你,因為當過去若是錯的,就會一直錯下去,很難被糾正。即便事後找到錯誤,也不會承認,而是用許多說詞,堆砌出一套完美的修正路線。

    如果連科學界都這樣,你跟我說更複雜的人類社會,僅需要少量的社會研究,跟沒有實務經驗的純理論,就可以描繪一個天堂:

    「其他人都要聽我們這些專家的意見改政策」

    我當然覺得你在鬼扯啊!

    我後來在教育界遇過很多學生,行為表現都是後設領域的東西,更多的狀況是,自己腦補跟修正記憶,美化經驗中的行為。而老師要怎樣搞定學生?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你也後設回去,誘導他們的思維,控制他們的行動,在老師的權威下,多半學生都會聽。然後,你就會發現,所謂的開放學生自由自在學習,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方便給你洗腦的手段。

    真正的自由學習存在?還是,這只是邊界條件設立下的假象?你真的認為你看到的是真實?一切都只是一個虛擬實境下的遊戲?

    我真的懷疑,那些天天發表教育高見的專家,真正的想法只是希望,學生腦袋可以空出來,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塞自己的思想,成就他自己的功名,達成他想要的社會。

    因為,就我們這種死硬保守派理工人來看,有些工作的技能就是不能少,你沒有基礎訓練,學習不夠扎實,就是不會。人類不是可以替換的螺絲,每個長的都一樣,沒有教跟帶,知識經驗中核心的眉眉角角就是不會。

    不會就是不會,跟數學一樣。

  • 論文邊界設定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01 09:27:42
    有 90 人按讚

    🎊祝所有朋友2020新年快樂!想好新的一年要做什麼了嗎?
    📑我特別準備這篇名言佳句集,希望助你在2020年一開始,就能擁有清晰的方向和紮實的心態,準備好迎接充滿挑戰和未知的新的一年!
    🔗圖文好讀:https://readingoutpost.com/10-quote-for-2020/
    【迎接新的一年,你準備好了嗎?】
    2019年在工作之餘的時間,我養成了廣泛閱讀和寫作筆記的習慣,把自己讀過的好書,無論是句子或段落都記錄下來。然後,再回顧自身經驗與實踐,反覆爬梳、整理,寫成一篇篇的閱讀筆記。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歡把書中的名言佳句,摘錄出來做成單框圖文在Instagram專頁和Facebook粉專上面分享。

    我認為,讀完一本書之後,如果只能帶走一句話,並且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可謂物超所值了。更難得的是,如果把這句話烙印在腦中,對自己帶來深刻的且長遠的改變,那無形的價值更是難以估量。

    從去年7月開始,我每週分享4則讓我印象深刻的名言佳句,至今分享已近百則。這篇文章,會從我2019年讀過的59本書中,淬鍊100則分享過的名言佳句,其中反應熱烈且我認為最值得帶走的10則,也附上推薦延伸閱讀的相關書籍。
    -
    1. 想獲得真正自由就必須高度自律。
    -
    這句話是我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從作者身上學到的關於生活的態度。首先,這本書談的是如何閱讀,若套用到維持規律的閱讀習慣,就有更大的可能讓你持續「接受新知」與「增進理解」,達到心靈跟思考上的自由。

    其次,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同樣適用。如果你不保持規律的運動,你很有可能失去健康的自由。如果你不規範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你很有可能失去主導時間運用的自由。新的一年若沒辦法堅持自律的生活,自由反而會離你越來越遠。

    最後,還能將這個概念延伸到團隊的帶領。經典領導管理書籍《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同樣強調這句話,一個懂得自律的團隊,不會忽略程序或者便宜行事,平常看似墨守成規的自律態度,反而能避免日後災難性的悲劇,給予團隊領導人和成員,無論是身體與心靈上更多的自由。
    -
    2. 如果你不把自己推出舒適圈,你永遠都不會進步。
    -
    《刻意練習》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被譽為「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根據他30年的研究發現,所有領域的「天才」發跡和成長過程,全都可以歸納成「刻意練習」的產物。⁠他說:「我從未見過有人不經長期密集練習就發展出超凡能力。」

    這些所謂擁有天賦的佼佼者們,只是比其他人更善於改善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採用正確的方式學習跟訓練而已。⁠「把自己推出舒適圈」這句看似老生常談的話,背後其實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能進步的幅度,絕大部分取決於投入的程度和方法。

    進行刻意練習的目標,並不是幫助你發掘潛能,而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打造潛能,「讓以前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可能」。而這需要改變現況,也就是脫離舒適圈,並強迫自己的大腦和身體去適應新的行為和技能。
    -
    3. 學習不是挖掘某人潛力的方式,而是開發這種潛力的方式。
    -
    這句話是《刻意練習》中,作者對於天賦與潛力迷思的翻案。我很認同書中傳達的精神:「一旦假設某件事情是天生的,等於告訴自己對此束手無策。」如果我們承認天賦的重要性,就等於把一個「無形枷鎖」加諸身上,認為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企及天賦的高度。⁠⁠

    然而這本書用多年來的研究證據,打破傳統觀念對於天才的迷思,例如音樂神童莫札特、高爾夫球傳奇老虎伍茲、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等等。這些研究的結論是:「只要培養得當,任何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

    因此在新的一年,無論是對自己或者子女的期許,都應該抱著以「學習」的角度和心態出發,嘗試碰觸舒適圈以外的事情,藉由學習新技能去拓展能力的邊界。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所有亮眼表現的背後,必定是刻苦耐勞與刻意練習所致。
    -
    4. 如果你不先站出來定義自己,很快地別人會用很不精確的定義為你代勞。
    -
    這是美國前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成為這樣的我》自傳中,說她時常在學校演講時送給學生的話。因為她的出身背景與膚色,總是承受令人難耐的眼光,她從高中以優異成績畢業時,在大學志願的討論中,升學輔導員用調侃的語氣對她說:「我想,妳不是塊普林斯頓的料。」⁠

    ⁠然而,她不屈就於這種刻板印象,反而拿出渾身解數,爭取到推薦信,以及交出一篇優秀的短論文,終於擠身名校如願以償。「她,定義了自己的優秀和韌性。」⁠在後續的職涯、白宮生活、投身公益等行動當中,她一次又一次地交出亮眼的表現,定義了自己的人生。

    別人說你效率低?說你見識淺薄?說你僅止於此?不要用別人描述自己的話語,侷限了自己的可能性。從現在起掌握自己人生的話語權,如果要長成一顆枝茂葉盛的大樹,最好從現在就開始施予養分,「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時間是現在。」
    -
    5. 為了獲得對方的信任,談判者必須是個主動的傾聽者。
    -
    我從《FBI談判協商術》學到最重要的談判協商觀念就是,人類都是希望被接受與被瞭解的,只有感到「安全」與「一切在掌控中」的時候,情緒才能放鬆自在。⁠只有當你能夠幫對方建立這種感受,營造出彼此「信任」的氛圍,真正有意思的談判才正式開始。⁠

    因此,你必須成為一個主動的傾聽者,展現充分的「同理心」,表達渴望「瞭解對方」的態度,透過傾聽去理解對方的需求。「談判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目標是盡可能發掘更多的訊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善於傾聽的人往往才是真正控制局面的人。⁠

    同樣的心法也可以用於團隊領導。例如,許多的管理課程都不斷強調「傾聽」的重要性,聽出下屬真正的擔憂,聽出缺乏動機的原因,肯定並感同身受對方的感覺。藉由傾聽讓對方打開心防,將各種條件跟問題攤開來說,不同排列組合的解決方案就會自然浮現。
    -
    6. 當你開始踏上路途,路就會自己展現。
    -
    在《一人公司》這本書裡有個觀念,可以給正在尋尋覓覓自己熱情的人參考:「你不必浪費時間去找出你對什麼事充滿熱情,也不必期望哪一天突然找到內心的勇氣,只管全心投入你想做、正在做的事情。」只要求專注投入是因為:「熱情與勇氣幾乎無法控制,它們也可能很容易讓你覺得自己很糟。」

    ⁠尤其是新的一年,熱血的目標總是來來去去,想想自己曾經定過多少個失敗下場的目標?只有當你專心在「解決問題」或者「做出改變」時,熱情才可能會隨之而來。尤其是確實「投入」在你正在做的事情當中,而不是「想像」著你可能對某件事充滿熱情。

    要朝向目標穩定前進,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專注於你能為世界提供什麼,而不是世界能給你什麼,⁠熱情與勇氣通常是行動之後的產物。只要你自己清楚能貢獻的能力是什麼,接下來就像這句波斯詩人魯米所說的名言一樣,開始「做就對了」。
    -
    7. 閱讀激發思考,寫作捕捉思路。
    -
    這句話是讀完《自由書寫術》並且實踐書中方法後,我得到最大的收穫。以往我認為人的思緒是抽象的,難以捉摸而且難以言喻。直到逐漸掌握寫作的技法後,才開始改觀。唯有當我把自己所想的事情,一字一句寫出來後,才明白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無知和淺薄,也知道自己應該在那些事上著墨更多。

    我很喜歡一位知名設計家說過的話:「整理資料會帶來精闢見解。」我想附和的是,整理自己的思緒,也可能帶來精闢見解。正是因為自己透過寫作,體現了三個具體的好處。第一,釐清以往似懂非懂的概念。第二,強化以前就懂的見解。第三,改變自己過去錯誤的觀念。

    三者相比起來,我認為最後一個最重要、也最難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作者查理·蒙格曾說過,我每一年都期待學到一些新的東西,改變我過去錯誤的觀念,只要一年能改變至少一個,就非常足矣。因此,透過寫作捕捉思路,釐清思緒後催生行動,透過行動造成真正的改變,迎來自我的成長與突破。
    -
    8. 改變是緩慢且困難的。但隨著時間和努力,幾乎任何習慣都可以被重塑。
    -
    習慣這檔事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大部分人都會遇到「虎頭蛇尾」的挫折感,剛開始熱切地改變習慣,但過了一兩週就打回原形。然後我們再來怪罪自己缺乏恆心和意志力,沒能好好地維持。到底為什麼改變習慣這麼難?⁠

    這句話是《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書中,作者引用許多文獻和案例,來佐證他對於「習慣迴路」和「改變習慣」的觀點。⁠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的確不容易,但是透過書中的步驟,幾乎人人都能改變,關鍵就是掌握這個習慣迴路:「提示、慣性行為、獎酬」。

    ⁠如果你想許下新年新希望,特別是改造自己的某項習慣,我推薦同時讀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和《原子習慣》兩本書,擬定步驟然後實際去練習。2019年我最大的收穫是成功戒掉社群網站成癮以及養成規律的晨間習慣,這兩本書是最大的功臣。
    -
    9. 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你每天生活中做的、最微小的事情。
    -
    這句話我最早是在《原子習慣》讀到,後來在《五秒法則》與《恆毅力》書中也重複出現。⁠我們常常認為設定遠大的目標、做出偉大的行動才能有所改變。但事實上,魔鬼藏在細節裡,真正能改變自己人生的,到頭來是每天積沙成塔的「習慣」。⁠

    ⁠一般而言,找一個「運動」的目標來實現,最容易切身體驗這句話的涵義。舉長跑為例,不會因為你定下「2小時內跑完21公里」的重大目標,你就真的能完成它。真正讓你離這個目標更近的,是你日復一日的鍛鍊習慣,確實強化體能和心態的程度。目標會騙人,習慣則不會。⁠⁠

    就像《原子習慣》另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你不會成為你設定的目標,而是回歸到你遵循的系統。」⁠所謂的系統,指的就是一個人每天遵循的習慣。尤其,在步調和節奏越來愈快的世界,目標何其多樣,願意堅持習慣下苦功的卻越來越少。
    -
    10. 別跟別人訴說你的夢想是什麼,做給他們看。
    -
    讀完《五秒法則》之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作者不斷強調實踐、執行精神的重要。「別跟別人訴說你的夢想是什麼,做給他們看」,我們要避免「光說不練」的許願態度,認知到唯有透過務實的行動,才能達成自己設定的理想目標。⁠

    回想當初,在網路上讀到某一句話的時候,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我們太害怕去承諾、不曾花時間去定義自己真正想要的。我們拖延了自己的夢想。⁠」阻礙我們與夢想之間的最大障礙,往往就是自己的猶豫不決和缺乏勇氣。

    每年1月的定番「新年新希望」已經到來,⁠與其不切實際的做白日夢,倒不如採取行動去執行和實踐。面對夢想的挑戰固然有失敗的風險,但至少從「失敗的嘈雜」中學到了寶貴經驗。躊躇不前固然很安穩寧靜,但你聽到了嗎?對,什麼聲音也沒有,這就是「安於現況」的聲音。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