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論文排版工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論文排版工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論文排版工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論文排版工具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A編工事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A編小教室 #交稿 #你的排版不是我的排版 前幾天發了幾篇抱怨WORD排版的哏圖,本編發現還是有些人看不懂我在說什麼,像是「作者自己又沒有排版軟體」、「InDesign很貴」、「不用WORD交稿是要用什麼交?圖片怎麼放?」這類的…… #你本來就不用自己排版好嗎 剛好本編今天脫離WORD...

論文排版工具 在 ɪ • sᴛᴜᴅʏ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44:25

學生必備App(下) 這篇分享的大部分都是 時間規劃相關的應用程式 我知道現在商店有很多類似的app 我自己也是一年多前開始 一個一個下載 註冊帳號來試用 今天分享的都是我覺得好用 而且已經實際使用超過一年 如果大家還沒找到實用方便的 可以試試看這幾款! 都是我精心挑選的 能幫你們省下很多下載試用...

論文排版工具 在 輯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1:27:26

⠀⠀⠀⠀ 《FOCUS GROUP:月統整》 ⠀⠀⠀⠀ 目前固定開團時間: For FOCUS FROUP,每週一晚、六早、三日午 For Leisure Speaking,三早 ⠀⠀⠀⠀ 自從找了一些人共同經營、組織化之後,活動開始有固定時間,我也決定改成每個月分享一次所有參與者分享過的項目。換言...

論文排版工具 在 YM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10:35:52

近日,徐永泰博士在世界日報的一份專文再度引起波瀾,文中提及的許多疑點,在在顯示,蔡英文的論文有極大的問題,例如許多內容包含大綱有有問題,也很少有自己的新論點(Argument),甚至疑似可能有「超越時空」的工具出現,例如論文大部分都使用現代的電腦Word Processing的軟體應用排版,而非80...

  • 論文排版工具 在 A編工事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3 13:47:53
    有 826 人按讚

    #A編小教室
    #交稿
    #你的排版不是我的排版
     
    前幾天發了幾篇抱怨WORD排版的哏圖,本編發現還是有些人看不懂我在說什麼,像是「作者自己又沒有排版軟體」、「InDesign很貴」、「不用WORD交稿是要用什麼交?圖片怎麼放?」這類的……
     
    #你本來就不用自己排版好嗎
     
    剛好本編今天脫離WORD地獄,昨天也有寫了一點東西說明,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詳細講講。
     
    先說結論,作者可不可以用WORD「交稿」呢?答案是:可以。但編輯遇到最討厭又麻煩的狀況是:作者交稿的時候「#直接用WORD把版面排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且有些作者可能還硬要編輯跟美編「#完全照他的做」。
     
    本編必須說,除非有 #特殊需求,或者真的是 #用WORD示意也差不多的狀況,要不然,#不聽編輯說明用WORD逕自排版要求發印,或 #要編輯美編完全照WORD做,這是一種非常沒社會常識又不尊重專業的行為。(7/25更新)
     
    所謂的 #交稿,就是作者提交已完成的「#作品內容」,主要包含「#文字」和「#圖片」兩種資料。
     
    這個階段,作者只要讓自己的文章呈現 #清楚的架構段落 即可。也就是每一篇文章的篇名、標題,以及當中的每個單元,要讓編輯可以判斷處理。(其實有時不標也可以,因為編輯多半可以看懂,除非一團糟)
     
    文中若有特殊的需求或規範,比如引文、與正文不同的特別內容,需要套用指定字體或另外設計處理,可以使用WORD的套字色、底色螢光、字級加大縮小、換字體(但 #不建議使用非一般電腦普遍內建的字體)等基本功能跟編輯溝通確認。
     
    上面的說法,並沒有一定要這麼做,也不是每個人交稿都要這樣,端看內容的結構複雜程度而定。只要作者、編輯雙方可以看懂溝通就好。
      
    至於有人問圖片的問題,我習慣請作者先將圖片按照章節編號(例如第一章第一張圖,編為1-1),然後在希望放置這張圖的段落或關鍵字附近,標上「1-1」,這樣編輯就知道圖片大概位置了。
     
    在WORD中插入圖片示意,只是讓檔案虛胖、圖文繞得更複雜、跑版更嚴重而已。如果真的非要插入圖片對照不可,或可放一張縮小但可辨識的參考圖,不過那也只是定位、對照方便,絕不會是圖片最終的位置跟狀態。
     
    重點是,插入WORD之後的圖片會被壓縮破壞,即使重新轉存出來,也無法達到印刷的最低解析需求。
     
    所以請各位作者,拜託,麻煩,千萬 #不要叫編輯直接抓WORD裡面的圖片去排版,那是垃圾。作者自己處理寫稿蒐集圖片時,就要確定圖檔的來源和品質。圖片在WORD裡面可以拉大縮小,但如果圖片品質本身未達一定的尺寸或解析度,美編排版使用這張圖, #印出來看得清楚的尺寸 會很小,有時甚至完全不能使用。
     
    這種時候,叫編輯美編直接放大處理,圖片就是直接馬賽克、破圖給你看,到時候不要抱怨印刷廠印壞,因為您給的圖就是這麼爛,怨不得人。
     
    要注意的是,因為版面的設定跟圖文搭配的狀況不一定,排版過程中,圖片可能沒辦法精準落在指定的那個座標(指定在哪一句哪個字旁邊或後面……)。最多只能靠近該段落。
     
    /////////////////
     
    所謂的 #排版,是編輯會根據書籍規格和內容進行版面規劃,重新整理文章給美術編輯,並 #給予排版指示,也稱為 #落版。
     
    一本書的閱讀版面的形成,是必須經過編輯的規劃、跟作者的溝通、美編的處理,在另外一套排版軟體 #InDesign 當中進行的,包括直排橫排、天地多寬、字級字距行距大小、圖片處理方式、擺放位置等版面細節。
     
    也因為WORD無法作到上述這些排版的細部設定(或大部分人無法精熟到超級專業的程度),而且在溝通、改稿、傳檔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狀況。所以,儘管大家很常使用WORD去處理文書內容,但專業的出版並不會選擇WORD作為排版工具(即使他確實有自己的版面功能)。
     
    簡單說,#不是WORD怎樣做就怎樣印。如果是簡單的版面,作者確實可以用WORD示意給編輯看,但到最後我們都會 #重新編排,請美編使用InDesign根據編輯設定去安排圖文內容的位置,以及字級、字距、行距、字體、版面天地留白等等。
     
    聰明的您也應該發現了,您交來的稿子終究是要被編輯重新處理的,所以您在WORD上做得再辛苦也是浪費生命。如果編輯做到一半您來個幾篇或超過半本全部抽換,那等於編輯的落版指令全部都要重來,是浪費編輯生命。我們不要這樣互相傷害好嗎?
     
    總而言之,排版就是門專業,需要專業排版處理的功能,InDesign可以做得更好,WORD拿來寫文字報告就好了。
     
    各位作者請好好完成內容,交出最原始的文字跟圖片資料,版面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如果不想討論的話,真的建議自己排一排去影印店輸出就好。
     
    出版這件事,從企劃開始就是商業行為,必須互相理解合作才能做得下去。
     
    /////////////////
     
    ps.有人說WORD也可以拿來做論文或同人誌的編排印刷,這我同意。但這還是牽涉到作品內容多寡,以及你是要給影印店用 #數位輸出,還是經過製版再給印刷廠上印刷機印,這是完全不同的印刷需求。

  • 論文排版工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9 11:00:00
    有 39 人按讚

    🛎 在按下新思惟課程的報名按鈕前

    剛好之前投出去個案報告被期刊 reject 了,看著郵件箱的拒絕信,不禁覺得投稿之路竟是如此漫長。從一開始構思如何有結構的完成文章,接著排版成為期刊要求的格式,再整理文獻並製圖,最後把文章投出去。

    由於是投稿新手,一路上都處於摸索的狀態,剛起步就花了不少時間,最後選擇期刊投稿時又赫然發現,現在能接受個案報告的專科期刊越來越少,要不然就是刊登費高昂,頓時驚覺,在醫學路上似乎真正少了一個能系統性教自己「如何投稿期刊」的課程,

    (高醫 眼科 吳兆偉 醫師)

    😯 從規劃論文、製作圖表到統計操作、期刊挑選

    陳一銘醫師很完整的解構了論文的結構,告訴了我們論文其實可以是填充題,這對我來說真的有很大的幫忙。想當初在寫稿時,一直不曉得該怎麼下筆、什麼素材該怎麼安排、discussion 跟 introduction 到底在書寫上有什麼不同?

    在這堂課都有了很好的解答,其實論文每一個段落都有要闡述的重點,只要照著填就能快速而有結構的完成一篇文章,真心覺得獲益良多。

    統計也是我覺得收獲很多的課程,帶大家複習統計工具的選擇,接著實際動手操作製圖。教案的設計很實際,且很有故事性,MedCalc 軟體也真如同課前說明所說,操作簡單直覺易上手,實際動手把統計圖表跑出來有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 新思惟《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的課程評價

    我的體驗是 #非常滿意的,幫我解決了論文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內容怎麼編排、不知道要投稿什麼樣的期刊、不知道什麼素材比較容易被接受等等,之前在投稿路上實際遭遇到的問題

    從活動前中後,團隊及講師都是親切且認真看待每一個學員的問題,真的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如果問我課程值不值得這樣的收費?我會說,就像買了一張很貴的搖滾區門票,每個人對於收穫及價值心中都有一把尺,而這些東西是很難量化且因人而異的。

    此次工作坊我感到 #收獲滿滿,不虛此行,真心推薦給那些在投稿路上剛起步,和我一樣徬惶的新手們。


    🔸 知道你所面臨的困境,為初學者量身打造的課程!
    🔸 最新梯次|6/20(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新手入門須知,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怎麼投才正確?擬定期刊選擇策略。
    ✓ 研究計畫申請:管道、重點、訣竅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實際建議】
    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實作統計】
    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課後回饋】
    運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完成回家功課,並由講師親自閱讀,並給予回饋,用多年指導住院醫師的經驗,建議您未來努力的方向。不只給你魚、給你釣竿,還指導您,該怎麼設計一支屬於你自己的釣竿。

  • 論文排版工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04 22:03:31
    有 247 人按讚

    常常收到一些文章、報告,內容很多,但缺乏大中小標題層次,於是閱讀時覺得排版有點亂,要整理時覺得花時間,要找資料時更無法快速跳轉。

    即使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 Word、 Google 文件功能,但其實很多朋友沒有「養成這個最省時間、有效編輯的好習慣」。

    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想提醒大家,無論你是想要自製電子書時有可跳轉目錄,還是常常寫長篇報告希望更有效率,或是要寫論文,都應該養成「利用樣式標題,建立文章層級」的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