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台灣人正名運動|「唯有對自己的國籍視而不見,我才能成為國際社會的成員?」
2017 年 3 月,一群台灣留學生向 #挪威 移民局提起訴願,因為挪威移民局將他們的國籍強制註記為「Kina」——挪威語的「中國」;如果他們想要在挪威繼續學業或工作,就必須忍受挪威當局對他們國籍的錯誤註記。
他們向...
#在挪台灣人正名運動|「唯有對自己的國籍視而不見,我才能成為國際社會的成員?」
2017 年 3 月,一群台灣留學生向 #挪威 移民局提起訴願,因為挪威移民局將他們的國籍強制註記為「Kina」——挪威語的「中國」;如果他們想要在挪威繼續學業或工作,就必須忍受挪威當局對他們國籍的錯誤註記。
他們向 #挪威承辦人員 抗議、向 #台灣代表處 反應,也向 #當地國會與媒體 表達訴求。挪威因曾遭受 #瑞典 統治,對瑞典一直有微妙的情緒,因此,挪威最大報《#晚郵報》(#Aftenposten) 還以跨版面的篇幅,報導了台灣人所面臨的困境,並反問挪威讀者:「想像一下,當你移居美國時,他們卻堅持將你註冊為瑞典人,你會認同嗎?」
挪威國會議員則指出,雖然許多議員認為挪威可以且應該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挪威政府目前只承認中國政府;若想要改變司法上的問題,必須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長達多年的努力,不會就此停止
於是,這群台灣人發起群眾募資「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一路向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告、上訴到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並在三級法院未開庭審理的情況下被駁回上訴後,將台灣人身份認同的議題,帶進 #歐洲人權法院 尋求權利救濟。
若此案件能在挪威法院、甚至歐洲人權法院取得勝訴判決,將會成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判例,影響其他歐洲國家在面臨類似問題時做出決定。
然而,今年,我們得知該案件提早在 7 月 29 日收到 #歐洲人權法院拒絕受理 的裁判書,令我們同感挫敗與遺憾。但我們相信,這不會是台灣人向國際發聲的終點,反而更提醒我們要繼續以台灣珍貴的民主、自由、人權價值,持續向歐洲打開更多對話交流的空間。
🇳🇴無論成功或失敗,這次的行動都具備了 4 項寶貴的價值:
1. 在國際場域展現台灣與中國的區別
挪威不只是人類發展指數首屈一指的國家,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地,而歐洲更是民主與人權思想的起源地。在這裡提起一場為台灣人權發聲的訴訟,對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的價值展現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2. 首次以 #人權 為出發點思考國籍問題
這次的行動主要以歐洲人權公約第 8 條內含的「身份認同權」作為法律上的請求權基礎,不僅是史上少數以人權挑戰國籍問題的案例,更能藉此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在亞洲作為民主自由燈塔的地位。
3. 以個人經驗的聯結呼喚集體意識
所謂「身份認同」不只是台灣人因為遭遇打壓而激發的情緒,更是深藏在每一個「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認知基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情感共鳴不只能凝聚更多台灣人的共識,也能讓國際社會更易同理台灣人的處境。
4. 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
打破既有的外交手段、由下而上累積能量,讓所有不滿台灣當前國際地位的人一起參與這場行動。此一過程雖然不見得能立竿見影,但往往有助於形塑穩定的輿論優勢,進而成為未來相關運動的堅實基礎。
🇳🇴然而,歐洲人權法院不受理此案後,台灣人權在歐洲的下一步該如何走?
⠀ ⠀
雖然在挪威國內與歐洲人權法院的訴訟失敗了,但卻是我們和歐洲打開深入對話的第一步。未來,我們更要繼續以台灣自豪的民主、自由、人權價值,努力在歐洲打開更多面向的倡議空間。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不只是法律行動,更是一場由下而上發起的草根國際倡議。我們希望,藉由這場訴訟引起國際社會對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問題的關注與討論,讓世界聽見更多來自台灣渴望被當成台灣的聲音。」
🇳🇴我們接下來將有支持「#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的一系列活動,敬請持續關注我們的消息!
👉定期定額支持我們與世界交朋友、培訓公眾外交人才:@digidiplolab
#國際觀 #數位外交 #公眾外交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歐洲 #北歐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
請求權基礎的意義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裁判時報第108期 📌法人侵權責任之趨勢/侯英泠(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藉由最高法院之一則判決,分析其歷審之見解,聚焦在法人侵權責任之建構與分析,首先說明傳統之法人侵權責任,而我國學者在探究法人侵權責任時,時常比較德國法上往來義務之立法例,侯英泠老師亦對此有所論述,比較德國民法上之規定。詳細論述說理之後,回歸判決案例事實說明,評析判決見解,完整敘述了法人侵權責任之各個面向與學說、實務以及比較法上之見解,值得讀者仔細閱讀,必有豐富收穫。
✏關鍵詞:法人侵權責任、往來義務、往來交易安全義務、組織義務、契約保護義務
✏摘要:
被告乙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下同)99年3月24日聲請桃園地方法院(下稱「桃院」)核發對原告甲之支付命令,經桃院以99年度司促字第7997號支付命令向原告戶籍地為寄送,並以寄存送達方式完成送達,惟原告甲自99年4月起已無居住於其戶籍地址之事實,桃院並於99年5月3日核發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被告乙並於100年11月17日、101年7月9日寄送繳款通知單於原告甲三重之實際住所地,原告甲重申並未申請過信用卡,並要求乙銀行提出事相關申請及刷卡紀錄。
✏試讀
🟧傳統法人侵權責任
法人是否有侵權行為能力,則因法人行為能力之擬制說與實在說而有不同之見解。依擬制說,因法人本身無行為能力,自無侵權行為能力;反之法人實在說,認法人有行為能力,亦有侵權行為能力。依目前學說通說與法院實務,皆採法人實在說,認為法人之代表人執行職務之行為,即為法人之行為,其代表人以代表法人地位為侵權行為,即為法人之侵權行為。而且法人有侵權行為能力之法人實在說,亦適用於不具法人格之團體。
🟧德國往來義務立法例之參考
國內學者建構往來義務,主要參考德國侵權責任之發展,因此本文在此大略介紹之,讓德國往來義務之輪廓更加清晰化,供臺灣未來往來義務建構之參考。首先觀察德國侵權責任之往來義務發展,應同時對照契約法上保護義務責任類型之發展,兩者所欲建構之責任與保護客體大致是一致的,契約法的保護義務(Schutzpflichten)的注意義務內容,大致自侵權責任法的往來義務導出,因此在實務上,如果違反侵權責任法的往來義務,同時也會成立契約法的保護義務之違反,兩者屬請求權基礎競合關係。由於兩者所欲建構之責任與保護客體大致一致,因此,對於固有利益之保護義務應建構在契約法還是侵權責任法,屬德國過去立法技術與學說爭議之點,隨著2002年德國新債法新修正德國民法第241條第2項後,此爭議也塵埃落定,但兩個責任類型之發展也各自完善,而有請求權競合之關係。
🗒全文請見:法人侵權責任之趨勢/侯英泠(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裁判時報第108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74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8/31前,教科書滿2,000元贈好書一本:http://qr.angle.tw/svu
請求權基礎的意義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月旦法學雜誌第314期 📌法律行為無效之回復原狀/陳自強(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陳自強教授本文將焦點放置於民法第113條及第114條第2項法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回復原狀之規定,系爭立法之妥當性及規定必要性,備受質疑,然此二者並非憑空而降,而有大理院判例及民國民律草案為其先鋒;日本2017年民法修正增訂類似於我國民法第113條之規定,確認有償契約給付之返還有其特殊性,性質上接近契約解除之回復原狀關係,並非利益返還,而為給付返還,受領人不得主張所受利益不存在。此等法則或思想也出現在最近的債法修正或國際契約法統一文件,可謂國際共識。契約無效給付返還與契約解除回復原狀整合為統一的給付返還關係,此其時矣。透過從過往至今之判例分析回復原狀之內涵,並提出法制建議,執得一讀。
✏關鍵詞:法律行為無效、回復原狀、日本民法修正、事實上雙務關係說、價額償還說
✏摘要:
民法第113條及第114條第2項法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回復原狀之規定,立法妥當性及規定必要性,備受質疑,然此二者並非憑空而降,而有大理院判例及民國民律草案為其先鋒,倘再參考極可能參與制定前二規定學者的看法,民法第113條之制定乃單純地對民法第182條之善意、惡意之認定標準予以微調,既非獨立的請求權基礎,亦非關於返還請求權要件的規定。日本2017年民法修正增訂類似於我國民法第113條之規定,確認有償契約給付之返還有其特殊性,性質上接近契約解除之回復原狀關係,並非利益返還,而為給付返還,受領人不得主張所受利益不存在。此等法則或思想也出現在最近的債法修正或國際契約法統一文件,可謂國際共識。契約無效給付返還與契約解除回復原狀整合為統一的給付返還關係,此其時矣。
✏試讀
🟧日本民法契約無效或被撤銷之回復
898年施行的日本民法法律行為章、第四節「無效及撤銷」,僅於民法第121條但書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僅於依其行為現存利益之限度內,負返還之責,並無類似我國民法第113條之規定。日本民法並不承認物權行為獨立性原則,物權變動係因債權契約之效力而生,契約被撤銷前已為契約之履行,契約撤銷後,發生不當得利返還關係,契約撤銷前因買賣契約而生之所有權移轉效果不發生,出賣人仍為所有人,依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即可請求返還所有物,然是否尚有或唯有不當得利規定之適用,甚有爭論。學者我妻榮援用占有不當得利之觀念,認為因標的物仍由相對人占有,實質上有利益存在,以無效或撤銷為由請求返還,不論所有權歸屬如何,均應適用不當得利之規定,藤原正則則認為應承認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與不當得利返還之競合關係。無論如何,買賣標的物交付買受人後,若原物返還不能,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已無濟於事,如何處理給付返還,2017年民法修正前,聚訟紛紜。
🟧我國民法何去何從:大理院判例
我國民法總則制定於1929年,在此之前,並無形式意義的民法(民法典)。1911年完成的大清民律草案未及施行,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建請參議院以「大清民律草案」作為臨時適用法律,但被拒絕,到1930年中華民國民法施行前,均以「大清現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作為民法一般法。大清現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與契約有關之條文不過20餘條,因陋就簡,大理院判例與解釋彌補民法典空白。關於無效被撤銷法律行為之效果,幾則大理院判例,對將來我國民法第113條及第114條第2項之制定,影響深遠。法律行為無效方面,大理院4年上字第521號判例:「締結無效契約之當事人,應負回復原狀之義務。」明示當事人負有回復原狀義務,大理院4年上字第371號判例:「被撤銷之法律行為,視為從始無效,故一經撤銷之後,須各回復其未結契約以前之狀態。」及大理院6年上字第1178號判例:「浪費人之處分行為,經保護人撤銷後,其撤銷之結果雙方應各負回復原狀之義務,故所受相對人之價金,決無可以不當利得而不予返還之理。」更確認法律行為被撤銷,雙方亦負與無效相同的回復原狀義務。
🗒全文請見:法律行為無效之回復原狀/陳自強(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月旦法學雜誌第314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77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請求權基礎的意義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實務見解,分享!】
⭐️最高法院110年台上539號判決!
天啊,是大家吵到不能在吵的重要老爭點!
#董事的資訊請求權範圍
📍董事的資訊請求權範圍,到底是不是以公司法第210條為限?與監察人的監察權是否相同?
👉法院怎麼說
----------
(一) 若董事缺乏應有資訊,將無法作成適當之判斷及決策。以故,董事如因執行業務之合理目的需要,為善盡上開義務,自應使其取得於執行業務合理目的必要範圍內之相關公司資訊,#此乃董事執行職務所必然附隨之內涵,而屬當然之法理。
(二) 董事之資訊請求權既係緣於其執行職務之本質所生,與股東權之行使無涉,其範圍當 #非以公司法第210條規定為限。然董事之資訊請求權乃以受託義務為基礎而生,則其所得請求查閱、抄錄之資訊應以其為履行執行職務之合理目的所必要者為限;#此與監察人依公司法第218條規定所行使之監察權,或檢查人依公司法第245條規定所行使之檢查權,#本質上仍有不同。
(三) 故董事就取得之公司資訊仍應本於忠實及注意義務為合理使用,並盡相關保密義務,不得為不利於公司之行為,#而公司若能舉證證明該資訊與董事之執行業務無涉或已無必要,或董事請求查閱、抄錄該資訊係基於非正當目的,#自得拒絕提供。
連結在這裡
👉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
#追蹤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最新實務見解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