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
no.187 #十月終結戰
—————————
從去年到今年,身處疫情風暴中的地球人,是否還需要一本疫情文學呢?
歷史上不乏許多赫赫有名的關於瘟疫的經典之作,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會有什麼不同?
也許讀一讀這本「十月終結戰」會有更多思考與反省。
✯內容介紹✯
「十月終結戰」描述一位為生物...
sw📖
no.187 #十月終結戰
—————————
從去年到今年,身處疫情風暴中的地球人,是否還需要一本疫情文學呢?
歷史上不乏許多赫赫有名的關於瘟疫的經典之作,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會有什麼不同?
也許讀一讀這本「十月終結戰」會有更多思考與反省。
✯內容介紹✯
「十月終結戰」描述一位為生物學家亨利,在日內瓦參加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會議之後,受託前往印尼的難民營調查一件傳染途徑不明且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抵達後卻因為當地政府試圖封鎖消息而無法進行調查。
在司機的幫助下他們抵達了集中許多同志的拘留營,裡面的情況當然慘不忍睹,包括先前無國界醫師組織派去的法國醫師全部都已經死亡,在人手有限且儀器不足的情況下,亨利只能將初步調查回報給WHO請求支援。
兩週後隔離檢疫期滿的亨利正準備開始投入對付病毒的研究,然而就在此時疫情開始出現往外擴散的跡象,而亨利發現兩週前載他抵達拘留營的司機此刻正在前往麥加朝聖的路上,於是亨利即刻啟程前往麥加並開始他一連串試圖防堵疫情的過程。
「陰謀論者煽風點火,硬說恐溝里是敵人的密謀。這些奇幻故事透過社交網站傳播,起先由俄羅斯網路機器人投送,再由謠言販子轉傳,在遠端挑撥離間,鼓勵民眾走上街頭——與反覆警告他們在家避難的政府官員作對。」
疫情之外還有戰爭,隨著疫情抵達麥加聖城所在的沙烏地阿拉伯,原就緊張的中東情勢一觸即發;隨後這個可怕又不知名的瘟疫踏上了美國的土地,造成全面的癱瘓與大量的死亡,與此同時的俄羅斯卻宣稱他們持有效對付疫病的疫苗,美俄之間檯面上的叫囂與陰謀論日漸炎上,檯面下如破壞基礎設施、暗殺、情報戰等更是眼花撩亂。身處疫情中心的亨利除了每日的挑戰需要應付之外,還不斷在心裡的角落檢視自己過去曾經犯下的罪行,聰明的研究者就是最強大的武器,為了反生物戰而必須研究生物武器更是天使與惡魔的拔河,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亨利似乎都沒有更好的解答,而他離家人卻越來越遠⋯⋯
✯閱後心得✯
其實撇開小說主軸劇情的刺激進展,光是書中所含括的資訊量就十分驚人,也許經過這一年多日日收看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的我們對於書中所言並不陌生,但這位因寫作基地組織報導文學榮獲2007年普立茲獎的作者,充分發揮他身為紐約客專欄作家的寫作功力,深入淺出地將病毒及疫苗的知識融入在小說中,更穿插人類歷史上重大疫病來龍去脈與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最新的相關科學研究及發現,閱讀這本小說就像在看多角度多場景的紀錄片。
「因為中國人不願承擔SARS起源於中國所衍生的責任。於是謠言像傳染病一樣散布開來:只有美國才能以基因工程技術製造SARS之類的疾病;SARS病原是美帝故意在中國釋放的,是阻遏中國邁向世界強權的武器。」
除了科學知識之外,各國政府的政治角力也是一大看點,對照今天中共主席在黨慶大會上講的話更是荒謬到絕頂的地步,忍不住覺得小說與非虛構文學距離可能也沒那麼遙遠,而現實始終比想像出來的情節更加駭人。這種大量融入現實世界新聞或內線消息的小說總能令我回味再三,想起先前讀過的「紅色細胞」也是如此,記者或智庫研究員長年來磨練的尖銳筆鋒一轉向小說時總激盪出特別的風貌,也許有些人不甚喜歡這種寫法,但我總是邊讀邊搜尋相關新聞或訪談,總覺得能藉由一個故事來認識現實生活中碰觸不到的真實層面特別令人激動。
英文版發表於2020的五月,正是美國疫情開始進入高峰的時刻,所有媒體都驚嘆於作者簡直如預言一般的神作究竟如何織就而成?在紐約客的專欄訪談中,作者本人也坦承「他每天閱讀報紙時都像在讀自己小說的另一篇章」,彷彿這個疾病換了一個名字從小說中走出來攻擊真實社會。他不僅訪談了感染免疫的學者、動物流行病學的專家、國家衛生研究中心、輝瑞的疫苗科技總監等,他還讀完了所有相關的文獻資料,並為了回應導演雷利史考特的一個問題——「究竟末日是怎麼開始的?」——而開始撰寫這篇小說;但當小說出版後這個世界陷入同樣的苦難,對於作者來說絕對是極大的折磨,更別說他還曾在911發生前三年就寫出了恐怖主義入侵美國的電影「緊急動員」的劇本。
結局回應了作者寫作的初心,藉由虛構小說的規模來模擬世界失控的情況,沒有設立一個英雄來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與事實並進,用科學的謹慎與望向未知的敬畏去探究大自然,探究人類從來未能真正掌握卻試圖遙控的大地之母。看這本書之前剛好看完了影集「鹿角男孩」,同樣的描述末日傳染疾病,也同樣地重新理解自然的力量,一併推薦給大家。最後最後,作者沒有浪費他為了這本小說所搜集奠定的所有知識,在今年的六月初又推出了新的著作“THE PLAGUE YEAR: America in the Time of Covid”,詳細記錄過去這一年美國面對新冠肺炎侵襲的狀況,了解失敗的原因以及檢視白宮、CDC、國衛院等專業人士所下的判斷及決策,衷心盼望中文版的面世。
—————————
#lawrencewright #theendofoctober @thinkingdomtw2020 #新經典文化
#books #bookstagram #read #reading #novels #ereading #ereader #ePub
#読書 #読書記録 #読書好き #本の虫 #閱讀 #小說 #讀書計畫 #電子書
#2021ducksreading
請叫我總監小說結局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40歲的男人, 更懂得珍惜
想不到結局的微小說
本文來自創新奇智微信公眾號
……………………………………
“李先生...李先生...您現在可以進去了...“一個溫柔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George突然回過神來,沒有意識到“李先生“是在叫自己。 多年來, 他已經習慣了別人稱呼他的英文名字。溫柔可人的HR Intern把George引領到了一個會議室。這是George人生中為數不多的面試。
他剛剛還沉浸在昨晚的生日場面, 42歲的生日, 5歲可愛的女兒為他挑選了生日蛋糕,為他唱生日歌,還膩膩的在他的臉頰上親了一口,撒嬌的說:“爸爸的鬍子好紮...” 他內心充滿了幸福感,但同時也擺脫不了內心的焦慮,因為...
▍part1
前幾天的早晨,他照例像往常一樣早起對著鏡子刮鬍子、洗臉,穿上太太熨燙平整的白色襯衫和西裝開車去公司, 但剛進辦公室,氣氛格外的凝重,幾個來的早點同事嘀嘀咕咕。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原來,美國總部突然宣佈了重大決定,公司裁員一半。從即日起,全球同時開始裁員計畫, 美其名曰:企業轉型,Run Simple。有些部門全部下崗,然後內部擇業,重新上崗。“鬼才信這種下崗、上崗的方式。 各部門都裁員,哪來的Headcount?” 他走過Linda身旁,聽見她在生氣地打電話。 “裁就裁唄,最好能給N+4的賠償,這樣我們可以一起組團去歐洲玩一圈嘍!”旁邊兩個90後入職不到1年的小夥子貌似開心的低語。
George是公司的老員工,雖然沒有做到People Manager, 但以他的資歷和工作能力,也算公司元老級人物了。George碩士畢業後, 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不到2年,由於在和這家世界500強外企X公司合作時表現出色,被X公司業務主管直接邀請。面試流程很簡單,他至今記得這個場景。 當時, 理工科畢業的George叫李闖,26歲, 標準的技術男,甚至去世界500強外企面試,他還穿著灰色圓領T恤和藍色牛仔褲。索性的是,身材還不錯,沒有邋邋遢遢的感覺。 因為直屬領導和李闖很熟,所以HR面試基本是個過場。 他還記得,HRD是個成熟美女,帶著一副紅色邊框的眼鏡和性感紅唇。他進門的時候確實被精緻的臉龐和誘人的身材吸引了,但1秒鐘之內, 他收回了眼神,甚至有些臉紅。 他已經記不清自己是如何回答各種問題。 總之, 最後美豔的HR主管對他說:“你今天的面試我很滿意。” 從此, 李闖改名為George,進入了世界500強的隊伍,一改就是很多年。
▍part2
George跟隨HR美眉進入了會議室,筆挺的Armani西裝,盡顯George勻稱的身材。George沒有打領帶,反而上面兩顆扣子沒有系。 這是George的小Tip,但凡見女性領導或客戶,均如此。 2年前的George在體檢時,查出重度脂肪肝、血壓高。40歲的他,身高180,體重達到190斤。銷售壓力大,常年出差生活無規律,燈紅酒綠、酒精沙場的惡果。醫生提醒他,再不改善身體就會出大問題。 加上女兒剛出生,讓他突然明白,身體是用來保養的,不是用來揮霍的。
他開始出差必帶運動鞋,外企出差五星酒店都是有健身房的,無論多晚他都會堅持完成自己制定的健身計畫。 他迅速的從200斤降到160斤,減脂增肌。短短的1年時間裏,就已經實現了完美身材。 George從小學習成績出色,從小一路保送,高考從一個省會級城市考入北京,本科直接保送研究生。一路的順風順水,得益於兩個字:堅持。健身也不例外,他一旦設定目標就一定要達成。當女同事們在討論彭於晏勵志的健身故事,形象的描繪結實的胸肌和腹肌時, 他嘴角都會露出不被人察覺的笑容。
▍part3
面試之前, 他做足了功課, 這也是他多年打單的經驗, 越瞭解對手,自己越從容。眼前這位HRD和自己的猜想沒什麼出入。 身材高挑,亞麻色齊肩中發,一字肩的緊身黑裙,露出了漂亮的鎖骨。 最新款的TIFFANY的鑰匙鑽石項鏈,顯得非常有品位。 還有,修長的食指上時尚的BVLGARI的蛇形戒指。
這位HRD從上到下看了他兩遍,穿過白色的襯衫,仿佛看了他苦心修煉的肌肉。視線掃過了IWC的腕表,以及Ferragamo的皮帶,還有他左手無名指的婚戒。現在,他不像26歲那樣還會臉紅得不知所措。相反,他用淡定的眼神直視對方的打量。
HRD趕緊收回了目光,開始了面試的對話。 “看了您的簡歷,世界500強光鮮的背景,每年都能獲得top sales,真是很羡慕...不過...聽說X公司最近突然大規模裁員,您離職的原因跟這有關麼? “ ...“還有個小問題,您的年齡...今年42歲了麼?” ...“雖然您看上去很年輕,但我們公司的規定是,中層管理者不能超過35歲, 高層管理者不能超過40歲...”
這句話是George來之前就料想到了的。 因為, 獵頭幫他遞到BAT的簡歷剛剛被拒掉。 唯一的一個理由就是:年齡超過了40歲。 他心裏像吃了一只死蒼蠅一樣的不爽。“ TMD有誰知道,Top Sales 背後有多少的辛酸?沒日沒夜的打單、催單、收款,每個季度都會面臨著清零,就像百米賽跑,剛剛得了第一,氣兒還沒喘勻,就要再衝刺下一個100米,誰能保證每一段百米都能保持第一?....
沒辦法, 他還是要面對這樣的場景。 他凝視了HRD 3秒鐘,淡定的說:“30歲的小夥子確實很有體力,有沖勁兒,也有創造力。 但你們招的是VP,方向把握是需要經驗的,光憑體力和創造力是不夠的。並且,40歲的男人,相比30歲的男人來說,更有責任感、更懂得珍惜。 30歲的男人還有試錯的機會,用自己試錯、用公司來試錯。但對於40歲的男人來說,只有成功,不能失敗。對自己的承諾,就是對公司的承諾。”HRD對這番話點了點頭,表示默許。
之後,他闡述了對銷售VP的業務規劃,就像他面對每一次考試、每一次競標一樣,都是有備而來。“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我會跟CEO推薦你,建議他打破年齡規定,因為對一個創業型公司來說,在所有候選人中,沒有一個像你這麼合適這個職位的。” HRD似乎被他深深的折服和吸引了。
George起身告辭。突然HRD叫住他,“等等....”HRD雙手捧著一本書。“送你!”George看了一眼,“不必了。 《AI·新世界》嘛,剛出版時我就讀過了,我是開復老師的粉絲,不光中文版, 我連英文版的《AI Superpowers》我都讀過了。你我都是屬於右上角象限的人才,屬於最後才會被機器替代了。”嘴角又露出了招牌式的微笑。
美女HRD望著George的背影,想說什麼,但又止住了......
據獵頭說,現在這家很火的人工智慧公司還在招人
★熱招職位 ★
01
圖像演算法工程師
02
技術總監-CV方向
03
大數據工程師
04
ios開發工程師
05
軟體測試經理
06
機器學習演算法工程師
07
運籌優化演算法工程師
08
運維開發高級工程師/經理
09
高級後端(python/java)開發工程師
10
前端開發工程師
# 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切勿對號入座
作者:睡不醒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