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產品中有39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嘿,猜猜我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 . 桂綸鎂&陳柏霖,每當他們一起出現在螢幕上,總讓我想起《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張士豪。這是他們的印記,成長的開篇。同是19歲的他們都是第一次演出電影,從此之後,便各自在影壇發光。我常想,如果多年以後再見面,張士豪不知道會不會帶著他陽光又自信的微笑,在嘴角酒渦盪開的時...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聽友Jason來信和我們分享,他讀完Joe的《為何會拿好人卡?》後,就用書上的方法交到了女朋友,想推薦給親友,但親友因為過去的交往經驗不同,而無法認同書中的觀點。這時Jason就想問,難道學習一定要親身經歷才行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 #快速學會 一件事情,#減少碰壁 的時間呢?這集節目就讓 #Joe...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凱特王 Kate W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00:47:27

- 嘿,猜猜我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 . 桂綸鎂&陳柏霖,每當他們一起出現在螢幕上,總讓我想起《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張士豪。這是他們的印記,成長的開篇。同是19歲的他們都是第一次演出電影,從此之後,便各自在影壇發光。我常想,如果多年以後再見面,張士豪不知道會不會帶著他陽光又自信的微笑,在嘴角酒渦盪...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09:49:01

《#抓狂演訓班》後設戲劇的完美發揮 (8.8/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抓狂演訓班》是一部法國劇情喜劇電影,由艾曼紐寇克執導,凱德莫拉德、瑪莉娜漢斯、勞倫特斯托克主演,改編自...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鄧善庭|發瘋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2:41:41

無所畏並不是全然的勇敢,而是你真的願意看到自己脆弱的內在,並試圖面對、處理它,是你承認自己的無助與困境,然後與自己的脆弱一起活著。 當然如果現實要你武裝起來,你還是可以假裝自己無所謂,時時刻刻展現脆弱也不是個保護自己的好方式。 - 在治療中,我們會怎麼陪伴個案面對自己的脆弱?當然,一定需要時間及一...

  •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20:00:49
    有 250 人按讚

    嘿,猜猜我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
    .
    桂綸鎂&陳柏霖,每當他們一起出現在螢幕上,總讓我想起《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張士豪。這是他們的印記,成長的開篇。同是19歲的他們都是第一次演出電影,從此之後,便各自在影壇發光。我常想,如果多年以後再見面,張士豪不知道會不會帶著他陽光又自信的微笑,在嘴角酒渦盪開的時候對孟克柔説:「嘿,猜猜我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
    .
    每個人的青春可能都會有一位見證人,那是非常特殊的緣份,就像桂綸鎂&陳柏霖,他們是彼此青春的見證者。我也有,有這麼一位特殊的朋友。每當讀者問我「該怎麼做才不會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時,我就會想起這個朋友,他是我國小的同桌,20歲之前,我們都在南台灣最熱的地方生活求學,偶爾照面,談談當下與未來。
    .
    他是個靦腆有才華的大男孩,我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漢子(在他眼中)。我問他:「你以後想做什麼?」他説:「想畫畫,想教幼稚園的小朋友畫畫。」同樣的一個問題他問我,我說:「我不知道,我只想畢業去台北找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
    .
    他肯定的答案,讓我覺得自己稍嫌魯莽。之後他在金門當兵,偶爾寫信給我,文字不多,會附帶幾張畫。而我總也回信給他,可能寫了很多很多,近乎嘮叨。
    .
    後來,我們陸續北上工作。忙碌的新生活逐漸拉開了彼此的聯絡。再一次巧遇在大稻埕,我坐在攤販上吃東西,看見一個熟悉的面孔騎著腳踏車從我面前晃過去,喊出一個久違的名字後,那人回頭了,果然是他。才知道,他在一家童書出版社工作,目標是成為一名繪本作家。至於我,剛剛轉職又轉行,那年,我們30歲。
    .
    許多讀者跟我說,每個人都以為自己不會變成討厭的大人,可是到後來總沮喪地發現,自己早就不可避免地改變了初衷,成為了本不希望成為的那樣。他們的語氣裡盡是無奈與絕望。
    .
    我也曾迷惘過,在台北奮鬥期間最常思考的就是「我是否正走在一條想走的路上」?想走的路崎嶇又漫長,充斥著異鄉的孤單,拼搏的寂寞,像台北冬天的雨,綿綿細細沒完沒了,誤以為淋不濕,寒意卻直達肌底。直到某天,我在誠品書店童書區看見記憶中熟悉的名字時,發現靦腆的男孩夢想成真了,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好幾國的語言,拿下了國際大獎。那時,我也已經是一名化妝造型師,踏入了想要的圈子。在這段幾乎失聯的日子裡,我們各自奔赴目標,不曾放棄。
    .
    出第二本書時,我邀請他當我的掛名推薦,他很快地答應。看著書腰上印著他的名字,我忽然內心一陣暖。彼此青春的見證者啊,#我們都沒有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不僅沒有,也都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他依然靦腆,但看過幾次他的電視專訪後發現已經較過去能言善道了。我還是不知天高地厚,倒是把當年寫信給他的那股勁兒發揮在社交平台上,完成了小時候不敢跟大人說的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
    #終於自我 ,這句話也許是在說:終於,擁有自我了。很多事情都會改變,而我只想讓自己保有對自己的那份初心。成長的變化沒有想像中容易,偶爾會失落,偶爾會懷疑,更多時候會想放棄,但只要堅持下來,那就是自己的了。
    .
    看著桂綸鎂&陳柏霖,孟克柔在心裡對張士豪說的那段話漸漸清晰了起來:
    .
    「於是我似乎看到很多年以後,你站在一扇藍色的大門前,下午三點的陽光,你臉上有幾顆青春痘。你笑著,我跑向你,問你好不好,你點點頭。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是體育老師,還是我媽。雖然我閉著眼睛也看不見自己,但是,我卻可以看見你。」
    .
    十七歲的時候幻想五年後已經覺得好遠了,但成長也許就是這樣,我們轉眼中年,而青春,是一剎那的光輝,是那年夏天的陽光撒落在彼此身上,終將成為見證。
    .
    終於自我|https://bit.ly/3m8CcKe
    Volvo Cars Taiwan
    #VOLVO #VolvoV60 #VOLVOCARSTAIWAN

  •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9 23:15:42
    有 104 人按讚

    #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 #黑色幽默 #政治不正確 #但是看了很爽​

    《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這本書,總結成一句話,我想要引用 張曼娟老師的句子,也是我的座右銘:​
    「#世界上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哈哈哈哈哈,中秋節的連假第二天,廢在家裡,因為 芬妮說書booksfannie推書的原因(人稱小辣椒的芬妮XDDD),直接在 Kobo下單了這本書,10秒後我就得到了這本書(再次覺得電子書是人生中的偉大發明,不然小小的套房到底是哪來這麼多的空間可以放書呢哈哈哈。)​

    我非常喜歡黑色幽默的書,最近看得一本非常幽默的書,是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我之前也是看完之後秒寫了一篇文章。這本書也是,整體來說黑色幽默到不行。​

    例如:​
    基本上,你的姻親可以說是隨貨附贈的品項,你心愛的另一半就好比是剛入手的新車,但車商同時也免費塞了一群人給你,有些人就像後座扶手的置杯架,還算是優質,有些人則是......嗯......很爛的贈品。​

    哈哈哈哈,太幽默了,太黑色幽默了。​


    看這本書,我會想到,我們總說要斷捨離生命中不適合的人,但是卻沒有很實際的作法,這本書恰恰就是一本很落地的書,怎麼說呢,雖然例子很國外,但是還是可以想到很多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要如何拒絕那些自己其實很不喜歡的邀請,或是說,#要如何表現的不像是個混帳,表現得有禮貌,但同時照顧到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

    我很認同,你的時間是其中最昂貴的部分,其次是你的注意力,最後是你的金錢,而這三者,是我們在付出的時候,在意以及可以思考的部分。​

    我特別喜歡一個作法,就是發明自己的「#原則」,這本書有很多的例子,我想說說我自己的。​


    我是一個不跟別人去KTV唱歌以及喝酒的人,尤其是不熟的人聚會,基本上,剛出社會的時候還會去,但是後來就幾乎為0,我會自己發起,但是鮮少加入他人的局。我後來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那就是「#我唱歌很難聽」以及「#我會起酒疹」。​

    這兩個是真的,我的確是唱歌很難聽,也的確是會起酒疹,但還有更深入的原因,就是我對於跟一群人關在包廂裡面唱歌,沒有什麼興趣,因為我覺得很浪費時間,以及我得不到任何好處,除了看唱歌好聽的人大顯身手,以及很大聲的隔壁的人講話,還不能吃飽(只要跟我吃過飯的人,都知道吃飽對我來說多重要)。可以的話,我覺得躺在我的床上滑手機舒服多了。​

    所以,我就為訂下了一個原則,就是我不唱歌以及不喝酒。​
    這個原則,為我推掉了很多的局,也讓我在很多時候,可以好好的回家放空。(以及寫文章)我同意書中說的,一旦你開始釋放出了這樣的訊息,這樣機會就會大量的減少。​


    另外,我們家過年的時候,沒有任何那種很煩的互相拜訪,我們去幾個重要的親戚,包含了我的乾爸乾媽,以及外婆家,我討厭親戚的那些對話(你知道的那些堪比八點檔的劇情,我就算是一年聽一次,都可以重新接起來),但外婆家例外,因為外婆的可愛可以消減掉任何煩心的對話。​

    可以在過年如此悠閒,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與所有的親戚說好,不用包紅包給我們,我們也不會包紅包(好的,例外就是乾爸乾媽的兒子,以及外婆),因為所有拿到的錢都要再度包出去,那為何呢???​

    反正錢也不會進我的口袋,那我們就還給彼此清閒,你不會知道我從此可以在我家二樓做那個我媽口中說的「只有吃飯才下樓的大小姐」,時間何等爽的事情。(雖然我知道我媽這句話隱含了一些不爽XDDD)​

    我記得有兩年,我破戒了(就是我答應去走訪一輪不熟悉的親戚),於是我就得到了兩個很爛的相親,my god,真的是尷尬到不行的那種(那種我身邊任何人知道,都會覺得 wtf的那種),然後這時候只能成為王八蛋了(書裡面寫的)。首先,我不回覆男生的任何訊息,再來,我充分讓我爸媽知道我對對於這件事情有多憤怒,認真憤怒。(對父母表達憤怒是個藝術,如何讓父母覺得不是他們的錯,但是同時不讓他們繼續做,的確需要一點技術)​

    但這就是不遵守原則的下場,我謹記在心。​



    我跟芬妮在聊這本書的時候,說寫這本書的讀書心得真的要是很有勇氣,哈哈哈,畢竟如果有人看到,發現自己就是被我們拒絕的那個怎麼辦,那我只能先說:​

    1. 唱歌喝酒我的人生扣打太少了,我想留給我的摯友們,剩下的,祝你們玩得開心,何況你們找了一個去了不喝的人,相信我,對你們來說,真的很掃興啊哈哈哈。​
    2. 親戚們,對不住了,哈哈哈,但是你們也沒有很在意我啊,所以這個就彼此彼此啦。​


    ps 芬妮問我說,為什麼我會覺得「政治不正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想做壞人,都想要當那個好人,所以這本書中所說的那些方法,不管如何溫和,對於想要一直當好人的人來說,都覺得過於激烈。​

    但說到這,其實,#當個可愛的混蛋也不錯,讓自己快樂,少點負擔,其實,也多了點個性哈哈哈哈。​

    但只要你體驗過一次這樣的經驗後,相信我,你會愛上我。​
    謝謝 遠流粉絲團 翻譯了這麼一本接地氣的書,謝謝芬妮的介紹,同時發現書本推薦人是 整理鍊金術師 小印,也推薦給我的讀者。​

    《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活出理想人生的身心靈清理法則》博客來購買連結:https://www1.gamepark.com.tw/2sZU0?uid1=facebook

  •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8:00:17
    有 235 人按讚

    我常常在不同場合演講,談創業經驗。​

    有一次,我和一個老闆同台,他告訴大家:​

    「只要跟隨你的熱情,努力做你熱愛的事,就會成功!」​

    這句話有沒有很熟悉?​

    很多大企業老闆的演講,也會提到類似的內容,說只要跟隨自己的熱情就會賺到錢,不用想太多。​

    真的是這樣嗎?​

    說真的,那些單純跟著自己熱情,沒有想太多就成功的人,叫做運氣好!​

    或者說,這背後的細節他們省略太多沒講,讓你誤以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成功。​

    跟著熱情成功,需要幾個條件:​

    1. ​ 有熱情的產業,市場規模夠大​

    2. ​ 有熱情的產業,產品、服務做得很好​

    3. ​ 懂行銷,或是有錢請懂行銷的人​

    先來看第一個。​

    當你決定要做什麼市場的時候,成敗就已經決定了一半!​

    市場可以是國家、地點、產業、定位。​

    有些國家人口太少,或是需求太少,某些產業怎麼樣都做不大;地點也是一樣的道理,某些地點開了高級餐廳,只有"死"字能形容。​

    而產業、定位,則是有些族群人數太小,你針對他們設計的產品,永遠只有一丁點人有興趣買,業績當然起不來。​

    市場規模小,不管你多會行銷、能力多強,賺到的錢就是有限,就算你做到了龍頭,領到的薪水可能還比上班族低。​

    所以跟隨熱情的前提,就是你有興趣的東西,是市場也有龐大需求,才有成功的機會。​

    判斷方式很簡單,直接看看你有熱情的市場,龍頭做到多少營業額?​

    有些人寫信跟我說他挑選的市場,龍頭經營很長一段時間,月營業額不到10萬,看到這種信,我心裡都會嘆一口氣,很清楚知道這產業沒有希望。​

    當然某些產業是剛起頭,龍頭的營業額很低沒錯,可是大部份的情況,是這產業的極限只有這樣。​

    我看到跟隨熱情的成功創業者,他們選擇的市場,規模都"剛剛好"很大!​

    萬一你有熱情的市場,規模太小怎麼辦?​

    你可以換別的市場,畢竟以正常情況來說,你的熱情不會只有一種才對。​

    要是你真正熱愛的東西,就只有那一種,市場又小,可以試試轉換商業模式,或是增加附加價值來擴大市場。​

    但是我最建議的,還是直接換到規模大的市場最好,因為轉換商業模式、增加附加價值的難度更高,你需要花很多力氣去說服人買單。​

    第二點,你也許對某些事情有熱情,但並不一定做得好。​

    例如我喜歡打籃球,對籃球非常有熱情,但是我朝著這條路走有好結果嗎?會賺到很多錢嗎?​

    我才174公分,運動能力普通,答案很明顯。​

    籃球太注重天份和身體素質,先撇開它不講,來看看其它靠努力可以成功的項目,例如做甜點、寫作、寫程式……等等,很多人對這些事情有興趣,但並不一定做得好;做不好,想要創業成功自然難上加難。​

    做不好的原因很多,最關鍵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找厲害的老師教,二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

    沒找老師,最多人的理由是想省錢,看網路上免費的youtube影片來學,但是這些資訊都是零碎的,沒有系統,東學一點、西學一點,非常沒效率。​

    加上你也不知道學得對不對,旁邊沒有人糾正,要進步就有困難。​

    至於正確的練習方式,也和老師有關,只有好老師才有辦法教你,怎麼訓練是最有效的。​

    其中一個訓練方法,是不管哪一個領域都是共通的,那就是把做不好的地方挑出來,不斷重複的練,是一段枯燥乏味的過程,可是進步最快。​

    我推薦一本書叫《刻意練習》,它有深入的說明,怎麼樣把一項技能,學得和專家一樣厲害。​

    再來第三,知道怎麼把東西賣出去,是當老闆的基本功;不管產品再好,沒人知道你的話,是沒有用的。​

    不懂行銷的人,常常這樣講:「只要產品好就夠了,不用宣傳,客人自然會一個一個來。」​

    以前也許是這樣,所以有一句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酒好(產品好),就算在偏僻的地方也不怕沒客人,因為酒香(產品口碑)會散發出去吸引人。​

    問題是現在的世界,競爭愈來愈激烈,等於是在巷子口有好幾攤的鹽酥雞、烤肉販,客人連你的酒香都聞不到!​

    還有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許多競爭者的產品,並不比我們的差,在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對方有宣傳,而我們沒宣傳,結果不用說也知道。​

    你在創業的時候,會選擇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產業來做,這是沒有錯的,畢竟做不喜歡的事,誰會開心?​

    創業的壓力已經夠大了,至少要喜歡自己的工作吧。​

    可是經營一個事業,並不是只要碰有興趣的東西就好,就像我喜歡蛋糕所以開了貝克街,但是我只要碰蛋糕就好嗎?​

    在初期,經營管理、客服、行銷、會計等等全部都要做啊!​

    (除非你一開始就很有錢,請到員工來處理這些事)​

    這幾個項目做不好,創業當然也不會成功,而且這些事,會把你的熱情消磨殆盡,甚至開始想:​

    「我創業是想做熱愛的事,怎麼一半時間都在幹不相干的工作,甚至是討厭的工作?」​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只是抱著"跟隨熱情"的心態,很難撐下去,因為要面對太多你討厭的工作,你要抱著的心態該是"經營一個事業"的想法。​

    就像是養一個小孩一樣,你不會只看到小孩可愛的地方,大部份時間需要解決他的各種問題,花大量時間在他身上。​

    跟隨熱情是可以的,但是需要那幾點前提,跟隨熱情才會有好的結果,而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成功。​

    p.s. 如果你也在迷茫該選擇什麼路,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思考空間,有什麼想法可以留言給我。
    ________________​

    p.s.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31 08:30:01

    聽友Jason來信和我們分享,他讀完Joe的《為何會拿好人卡?》後,就用書上的方法交到了女朋友,想推薦給親友,但親友因為過去的交往經驗不同,而無法認同書中的觀點。這時Jason就想問,難道學習一定要親身經歷才行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 #快速學會 一件事情,#減少碰壁 的時間呢?這集節目就讓 #Joe 來回答Jason的疑問,也希望能為正在學習路上的你帶來一些幫助。

    節目中提及書籍
    《為何會拿好人卡?:老僑的七堂戀愛管理課,翻轉你自以為是的愛情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8055
    《大人學選擇:成熟大人的獨立思考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9881
    《愛情市場學:寫給80分女生,提升戀愛力的不敗思維》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4744

    節目中提及課程
    【A102戀愛大人學 - 搞懂戀愛規則,學習關係雙贏】https://bit.ly/3bupcZ8
    【110年輕上班族必備的數據整理與圖表溝通術(7PDU)】https://bit.ly/36tE2io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提問&合作信箱:podcast@ftpm.com.tw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https://bit.ly/3kskVsZ

    ➡大人學網站:https://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rencademy/
    ➡大人學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2TfttZE
    ➡Spotify:https://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http://bit.ly/2PAUogg
    ➡KKBOX:https://bit.ly/3orkOQr
    ➡喜馬拉雅:http://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http://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https://apple.co/30vADNp
    Android:https://bit.ly/2YmreVI

  •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04 22:15:13

    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1Q84》深度解析系列編號1、2、3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深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生命有意義嗎?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嗎? 人生的意義,難道就是「每天工作養活自己」這麼無聊嗎?或許你沒想過,其實村上春樹的《1Q84》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本集我們要來講述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村上春樹的《1Q84》中,有兩則虛構文本,也就是小說中的小說,關鍵性地支配整部小說的世界觀。一篇是《空氣蛹》,而另一篇則是德國小說〈貓之村〉。兩篇都是我們理解《1Q84》很好的切入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貓之村〉的故事。

    熱愛旅行的青年背著背包獨自上路,開始他漫無目的的旅程。他搭乘列車,隨機挑選任一小站下車,投宿旅店,愛待多久便待多久,直至失去新鮮感,再搭上火車,前往下一隨機目的地。
    某天,青年來到一個古老小鎮。他獨自下車進站,發現車站中並無任何服務人員。出站後漫步大街,發現所有商店都拉下了鐵捲門,整個小鎮一個人影也沒有。青年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被人們遺棄的廢城,正打算離去,但車班有限,別無他法,只能在此過夜,等待明日上午的早班車。可是當白日逝去,夜幕落下,各樣花色品種的貓兒們便紛紛出現。商店裡的貓兒們拉起鐵門開始營業,市場上的貓兒們彼此討價還價,辦公室中的貓兒們穿上了體面的制服開始辦事。牠們吃食,交談,行走,爭執,飲酒作樂。然而貓兒們似乎對除了貓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萬分忌諱。青年害怕極了,連忙躲進鎮上最高的鐘樓塔頂。一夜過去,白晝臨至,貓兒們魚貫離城(只一瞬間,貓之村又回復到原先萬徑人蹤滅的廢城模樣),青年趕忙來到車站,卻眼見列車飛馳駛過月台,對他視若無睹。青年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鐘樓塔頂,繼續躲藏。如此日復一日,直到貓兒們聞到了人的氣味,組成搜索隊,進入鐘樓塔頂,來到隱蔽於黑暗中,恐懼不已的青年面前──
    沒事。居然沒事。貓兒們居然什麼也看不見。牠們聞聞嗅嗅,搖頭晃腦,無比疑惑(奇怪,明明有人的氣味呀);但終究放棄,轉身下樓,回到小鎮各自的居所,回到牠們原先豐富熱鬧的日常夜間生活之中。青年恍然大悟,帶著巨大的孤獨與悲哀──他明白,這就是「我」浪遊旅程的終點,這就是「我」該消失的地方;那白日的車班終究不會再來,而「我」從來便不曾存在。
    故事在此結束。

    伊格言說,青年「漫無目的的浪遊」正是生命旅程的隱喻,同時也反映了人的存在本質:虛無。這其實是存在主義的標準說法:人生沒有預設的目的;生命,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

    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時常縈繞著類似這樣「生命沒有意義,而我也什麼都不是」的主題。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這樣的概念化身為一句比喻:「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是女主角直子憂傷的請求:「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記得我曾經存在過」。為什麼直子會希望男主角渡邊「永遠記住我」呢?因為那就像《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對沙漠的描述:「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但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
    ────
    於《《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中,村上大叔罕見地發表了一段關於小說史的看法,於此整理複述如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小說的關鍵是鮮活地呈現「我們」──在彼一時代快速成熟的中產階級大眾,小說的閱聽人;而二十世紀小說的關鍵變化則在於「自我從自己之中脫離出來浮上表面」(雖則有些拗口,但我想對卡夫卡、喬伊斯、吳爾芙等現代主義作者有一定程度熟悉的讀者們或許都看得懂這句話──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的年代,小說之筆尖正試圖深入「我」之內心捕捉一切可能的意識瞬間,「自我浮上了表面」)。而此刻,當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村上高度懷疑「時代又變了」:「像《1Q84》這種小說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賣出上百萬冊,是難以相信的事情喔」、「這跟《挪威的森林》的暢銷是不同的兩回事」。

    何以如此?村上大叔給出的意見是,「有過現代,有過後現代,那後現代的軌道繞了一圈之後,是不是一個局面已經又宣告結束了?」、「我有這種明顯的感覺。我個人正在籠統地思考,類似『神話再造』的事,或許會成為關鍵語」──不僅僅關乎小說史,村上在此展現了他的理論素養(笑)。有趣的是,這似乎與米蘭‧昆德拉(藉由對《百年孤寂》的討論)所標舉的小說史斷代若合符節(詳見本書第 頁)。未來將會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未來的小說(以「神話再造」為關鍵詞?這話聽來野心勃勃)其樣貌為何?一九四九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寫出《發條鳥年代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暢銷長篇,喜愛跑步,偶爾開車到郊區電影院買一千日圓敬老票進場看電影的村上大叔,似乎也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個人以為,觀諸村上本人的小說創作,此亦顯為一理解村上之關鍵。
    #村上春樹 #小說 #書單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請不熟的老師寫推薦信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16 21:30:13

    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深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4/27/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生命有意義嗎?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嗎? 人生的意義,難道就是「每天工作養活自己」這麼無聊嗎?或許你沒想過,其實村上春樹的《1Q84》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本集我們要來講述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村上春樹的《1Q84》中,有兩則虛構文本,也就是小說中的小說,關鍵性地支配整部小說的世界觀。一篇是《空氣蛹》,而另一篇則是德國小說〈貓之村〉。兩篇都是我們理解《1Q84》很好的切入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貓之村〉的故事。

    熱愛旅行的青年背著背包獨自上路,開始他漫無目的的旅程。他搭乘列車,隨機挑選任一小站下車,投宿旅店,愛待多久便待多久,直至失去新鮮感,再搭上火車,前往下一隨機目的地。
    某天,青年來到一個古老小鎮。他獨自下車進站,發現車站中並無任何服務人員。出站後漫步大街,發現所有商店都拉下了鐵捲門,整個小鎮一個人影也沒有。青年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被人們遺棄的廢城,正打算離去,但車班有限,別無他法,只能在此過夜,等待明日上午的早班車。可是當白日逝去,夜幕落下,各樣花色品種的貓兒們便紛紛出現。商店裡的貓兒們拉起鐵門開始營業,市場上的貓兒們彼此討價還價,辦公室中的貓兒們穿上了體面的制服開始辦事。牠們吃食,交談,行走,爭執,飲酒作樂。然而貓兒們似乎對除了貓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萬分忌諱。青年害怕極了,連忙躲進鎮上最高的鐘樓塔頂。一夜過去,白晝臨至,貓兒們魚貫離城(只一瞬間,貓之村又回復到原先萬徑人蹤滅的廢城模樣),青年趕忙來到車站,卻眼見列車飛馳駛過月台,對他視若無睹。青年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鐘樓塔頂,繼續躲藏。如此日復一日,直到貓兒們聞到了人的氣味,組成搜索隊,進入鐘樓塔頂,來到隱蔽於黑暗中,恐懼不已的青年面前──
    沒事。居然沒事。貓兒們居然什麼也看不見。牠們聞聞嗅嗅,搖頭晃腦,無比疑惑(奇怪,明明有人的氣味呀);但終究放棄,轉身下樓,回到小鎮各自的居所,回到牠們原先豐富熱鬧的日常夜間生活之中。青年恍然大悟,帶著巨大的孤獨與悲哀──他明白,這就是「我」浪遊旅程的終點,這就是「我」該消失的地方;那白日的車班終究不會再來,而「我」從來便不曾存在。
    故事在此結束。

    伊格言說,青年「漫無目的的浪遊」正是生命旅程的隱喻,同時也反映了人的存在本質:虛無。這其實是存在主義的標準說法:人生沒有預設的目的;生命,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

    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時常縈繞著類似這樣「生命沒有意義,而我也什麼都不是」的主題。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這樣的概念化身為一句比喻:「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是女主角直子憂傷的請求:「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記得我曾經存在過」。為什麼直子會希望男主角渡邊「永遠記住我」呢?因為那就像《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對沙漠的描述:「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但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
    ────
    於《《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中,村上大叔罕見地發表了一段關於小說史的看法,於此整理複述如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小說的關鍵是鮮活地呈現「我們」──在彼一時代快速成熟的中產階級大眾,小說的閱聽人;而二十世紀小說的關鍵變化則在於「自我從自己之中脫離出來浮上表面」(雖則有些拗口,但我想對卡夫卡、喬伊斯、吳爾芙等現代主義作者有一定程度熟悉的讀者們或許都看得懂這句話──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的年代,小說之筆尖正試圖深入「我」之內心捕捉一切可能的意識瞬間,「自我浮上了表面」)。而此刻,當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村上高度懷疑「時代又變了」:「像《1Q84》這種小說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賣出上百萬冊,是難以相信的事情喔」、「這跟《挪威的森林》的暢銷是不同的兩回事」。

    何以如此?村上大叔給出的意見是,「有過現代,有過後現代,那後現代的軌道繞了一圈之後,是不是一個局面已經又宣告結束了?」、「我有這種明顯的感覺。我個人正在籠統地思考,類似『神話再造』的事,或許會成為關鍵語」──不僅僅關乎小說史,村上在此展現了他的理論素養(笑)。有趣的是,這似乎與米蘭‧昆德拉(藉由對《百年孤寂》的討論)所標舉的小說史斷代若合符節(詳見本書第 頁)。未來將會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未來的小說(以「神話再造」為關鍵詞?這話聽來野心勃勃)其樣貌為何?一九四九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寫出《發條鳥年代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暢銷長篇,喜愛跑步,偶爾開車到郊區電影院買一千日圓敬老票進場看電影的村上大叔,似乎也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個人以為,觀諸村上本人的小說創作,此亦顯為一理解村上之關鍵。
    #村上春樹 #小說 #書單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
    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