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談誠信議論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談誠信議論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談誠信議論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談誠信議論文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蕪菁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 當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5年迄今,蔡總統的博士學位與論文的「真實性」卻屢遭各方質疑。8月29日,台大法律系榮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公布另一位旅美學者林環牆的調查報告,再度指稱蔡總統並沒有在1984年通過論文口試,並沒有取得LSE的博士學位。而且LSE與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有人企圖掩飾...

談誠信議論文 在 Sherman Chu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3 15:37:51

陳小姐說歡迎對質,一早就邀請了妳啦,庭上對啦🙌🏾 以下論文只作對受害人一個尊重並關心我的人一個交代,上庭前再有什麼新新聞或陳小姐又有屬於她一人版本的故事又走出來都與我無關,this is my last reply :) 不能放棄公義的同時,也不能讓身邊愛的人們受傷害,兩者並存,不容易,我好有...

  • 談誠信議論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7:57:40
    有 4,464 人按讚

    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當然翁達瑞教授並沒有這個本意,但有些人用彭文正式的「假博士」指控來質疑高虹安,我個人覺得是太過火了。當然,博士學歷造假或論文抄襲,那是牽涉到學術倫理與誠信的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可以犯的錯誤,跟學術能力無關。但「博士學歷是真的,只是學術能力馬馬虎虎」,我不認為這構成什麼大問題,一直追打下去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博士學歷對於政治,本來就不是什麼必需品。就拿美國來說,從總統到參眾兩院到五十州州長,落落長一大串民選政治人物裡面,有研究型博士學位(PhD、MD-PhD、PhD in Law,請注意JD和MD不是研究型博士學位)的人,大概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這一點都不奇怪。研究型博士,本來就是培養皓首窮經,旨在把事物之道格式化、理論化的學術研究人才。而民選政治人物講求的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不講太多高深的政治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成長。這兩條職涯路線本就搭不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是互相矛盾的。陳建仁、李遠哲、翁啟惠來當區域立委,表現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但或許是儒家士大夫觀念使然,「博士學歷」這樣的人設,在台灣的選舉當中還是相當吃香。高虹安就很大程度受益於這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物設定。事實上民眾黨也很想把自己定位在這種「小清新知識藍」的路線上面。

    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雖說民進黨已經取代國民黨、整個攻佔了「執政菁英」的生態位,但台灣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界還是偏藍底的;「知識藍/姿勢藍」光環雖已褪色,不足以執政但還有一定的市佔率。
    ​​
    正也因為如此,高虹安跟朱學恆的「塔綠班」事件,才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塔綠班」事件發生到現在好幾天了,我個人都沒辦法評論什麼,因為整件事情瞎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塔綠班」事件是嚴重破壞高虹安與民眾黨的人設的。即便我那些滿滿黃白藍工程師粉的新竹同學圈,對高虹安此舉也很難吞下去。如果高虹安真的覺得自己的博士學歷,是重要的政治資產的話,她應該做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自己的學術頭銜。但一段時間看下來,高虹安常在立院質詢台上擺出知識份子的架子,深入看她的質詢卻往往失準而謬誤百出。

    其實我是有點可憐高虹安的。她在立院的表現,配不上她「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設;而她糟糕的表現與議題掌握能力,也讓老東家郭董對她有點敬而遠之。情急之下,她會想要從鄉民的聲量裡面尋找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短期來看,跟朱學恆合作可以給自己低迷的聲量打雞血。但是這種廉價聲量就像吸毒一樣,可以帶來一時的興奮度,但也宰制了你往後的人生。

    人會說話,但人也會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制約。「塔綠班」「聖蟑士」,我們姑且不談這些詞眼審不審美,這樣的語言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陰暗的心態。

    當你在講「塔綠班」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毫無必要地框在了一個受害者哭哭的心態裡。當你在講「聖蟑士」的時候,就像上報主筆李濠仲先生所憂心的那樣,你已經不把對方當人看;而政治是人與人的溝通,當你把對方「非人化」的時候,等於是自己斬斷了溝通的可能性。

    民進黨會拿著槍押著你不准提出異議嗎?顯然不是。民進黨還是一個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黨,甚至很多時候,是拘泥民主到一種優柔寡斷、軟弱退讓的程度,藻礁議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要戰勝民進黨,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跟民進黨不同的見解,民進黨是封不了你的口的。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度。

    劉仲敬說得很好:「政治上成熟的人首先就是要講替代品。我要反對什麽,我一定要拿出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這就叫做政治上的成熟,否則你一定會越鬧越糟。你鬧掉了原來的東西,多半就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糟的東西。」

    巨嬰的哭鬧是最大聲的,但它除了能把所有人鬧到心浮氣躁以外,無法給台灣這個大家庭帶來任何的建設性。當你用「塔綠班」的語言來把自己框限在受害者心態,再用「聖蟑士」的語言來把對方非人化、非溝通化的時候,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的巨嬰。而無法長大的巨嬰,是扛不起執政的重責大任的,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在野黨都當不起。

    我也很明白,我講了這麼多只是徒勞。現在檯面上看起來,也只有民進黨、台灣基進的心態比較成熟可期待而已。藍白黃等黨已經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巨嬰化」的路線,救不回來了。這條死路走到最後,就會像劉仲敬講的:「傳統的忠誠維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很快就要變成影響力跟現在的新黨差不多,活動方式跟清末的同盟會差不多,要依靠類似天安社這樣的黑社會組織到處刷存在感」。

    我們以為從一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立委身上,可以看到更多政治上的成熟度。但現在看起來,我們恐怕再一次失望了。

  • 談誠信議論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3 18:44:32
    有 46 人按讚

    <最神妙的是,為了奧運選手坐不上商務艙,總統、閣揆再三道歉,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臉不紅氣不喘直接甩鍋,「都怪馬政府把體委會降級併入教育部,才讓人力編制受影響。」不知她的邏輯是不是若非降級,體育署官員搞不好就能符合中央規定十二職等以上可搭商務艙?不怪許淑華的腦子是否被驢踢了,因為她手上拿的是「蔡氏字典」─千錯萬錯都是國民黨的錯,幸好她沒說「選手搭經濟艙,都是因為中共打壓」。>

    最近的民進黨很憋屈,大事小事都出事,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野黨實在不濟事,不要說罷免總統,連倒閣案都提不出來,不論開駡或提告,對民進黨都不痛不癢,這些事換在國民黨執政時發生,就算不能二次占領立法院,占領凱道絕對綽綽有餘,而國民黨即使抗爭,大概還要盤算有沒有違反「群聚」規定?朝野兩黨狼羊性格大不同,國民黨五年不濟事,讓民進黨進一步從無法無天,演進到死皮賴臉,可怕的是,民進黨具體展演即使在民主社會,法治與法制對獨大且不計顏面的權力者,依舊束手無策。

    蔡氏字典:科學=政治,公開=利益糾葛

    最大的事,當然是疫苗!高端疫苗EUA通過後,蔡英文總統又發表講話,重提「疫苗是科學問題,不是政治問題。安全有效的疫苗才會讓民眾施打。」這句話沒有一個字不在理,唯一的問題是蔡英文有一本獨步全球的華語字典,這從她初任推出「自自冉冉」春聯,舉國都見識到了,當時一副春聯就是一樁聊供笑談的「小事」;演化到她的博士論文─有等於沒有、沒有等於有,雖然事關總統誠信,橫豎總統不靠博士論文當選,吵不吵得出所以然,事再大就當是總統鬧笑話,可追究可不追究。

    不過,這次不一樣,疫苗到底合不合乎「科學」,不只是總統的一句話,而是全台「重量級專家」的「專業水準」,他們到底有多重?實難衡量,因為除了EUA審查小組召集人鍾飲文不得不露臉之外,全部要求「匿名」,躲在密室裡決定全民安危。所謂「科學」就是有憑有據,只要科學就不怕公開,甚至必須公開,因為這才是取信於民的唯一方法;遺憾的是,在蔡英文的字典裡,「科學」可以等於「秘密」,就像她把「政治問題」等同「科學問題」,同樣一句話,聽來可能更順其耳:「(國產)疫苗是政治問題,不是科學問題,輪到你打,你就打。」(相關報導:風評:平平都是前副總統,連戰、陳建仁處境差很大|更多文章)

    與美國對比,台灣的「科學與專業」在政治面前渺小的令人心酸,川普選情最吃緊,疫情最緊張的時刻,九大藥商都能聯合聲明,拒絕在三期臨床證實有效安全之前申請緊急授權,遑論EUA審查全程公開,等於接受全球專家檢驗;台灣比不得美國,却連中國也比不上,至少中國疫苗還上了國際期刊,供其他專家公開檢驗。

    蔡英文獨步全球的華語字典,成了執政團隊奉為圭臬的經典,中央防疫指揮陳時中解釋不公開EUA審查的理由是,「公開恐有利益糾葛的問題。」這和「秘密才有利益糾葛空間」的常識大相逕庭,陳時中說得臉不紅氣不喘,結果疫苗接種小組(ACIP)多人主持或參加國產疫苗臨床計畫,甚至還接下政府巨額標案,球員裁判一身兼,「利益迴避」這四個字,顯然又有了新的定義;國人不應該這麼意外,畢竟蔡政府初任就堂而皇之,下達各部會各種標案的「親綠評委名單」,所有的故事,其實早有舖陳,秘密會議至少還有會議,還有「去識別化」的紀錄,還記得3+11放寬防疫規定造成的疫情破口嗎?追究到最後,沒有紀錄,甚至沒有會議!

    「官本位」極致:疫苗先打-Villa先住-商務艙先坐

    防疫,讓民進黨蔡政府所有逾越規範的作為,都有理直氣壯的藉口,國會絕對多數,加上不需要理性只需要鍵盤的側翼網軍,就能讓執政團隊無所忌憚,行政院政務顧問丁怡銘因為和行政院長蘇貞昌開會,就列為疫苗先打名單,遭致非議後,民進黨可以一方面出征各診所「特權搶打」,一方面加速擴大政府官員先打名單,從二萬、五萬、九萬到十二萬;前有總統府香菸超買,後有官員疫苗先打,那麼微解封之後,行政院南部辦公室執行長陳政聞違反室內群聚,「Villa先住」又有什麼可意外的?迅速請辭的陳政聞,只是違反群聚限制嗎?照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的說法,與陳正聞同遊者「都是營造業者大咖」,背後難道沒有利益糾葛的問題嗎?

    脾氣甚大,號稱御下極嚴的蘇貞昌,還管得住他手底下的官員嗎?「Villa先住」爭議沒了,又發生東奧代表團「商務艙官員先坐」風波,很難理解總說把人民放在手掌心的執政團隊,怎麼把「官本位」發揮到如此淋漓盡致,且大小皆適用的地步?選手該不該坐商務艙可以討論,重點是,這是蔡英文的承諾,還是蘇貞昌與教育部長潘文忠在國會答詢的保證,蘇貞昌就算不把總統的承諾當回事,也得把自己對國會的保證當回事吧?在國會備詢台上站在蘇貞昌身側的潘文忠,能如此雲淡風清推給體育署就了事嗎?

    蔡英文聲言「體育改革四年一百億」(前瞻預算),結果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兄弟曾捲入二十四億掏空案,還被發布境管,此案尚未終結;中華奧會副主席張煥禎也曾涉入逃漏稅被限制出境,此案還累得時任國安會首席咨詢委員的邱太三捲入司法關說,被監察院調查,雖然最後彈劾未通過,如今邱太三重回內閣成為陸委會主委,民進黨趕走他們心目中「國民黨的中華奧會」,却布置出有案或曾有案在身的主席副主席,民進黨或蔡英文字典中的「改革」果然與眾不同。

    夏珍專欄:說文解字蔡英文vs.七零八落蘇貞昌─都是國民黨的錯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32155

  • 談誠信議論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1 10:30:09
    有 625 人按讚

    0521新加坡聯合早報

    *【BioNTech稱疫苗可能對源自印度變種毒株有效】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 SE表示,其與輝瑞公司合作開發的輝瑞冠病疫苗對抗源自印度的冠病變種毒株的效果,應該與對抗源自南非的B1351效果差不多。路透社報導,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BioNTech的首席執行官撒辛(Ugur Sahin)對最近一篇有關疫苗接種者血液分析的科學論文結果感到鼓舞。該論文顯示,疫苗所激發的抗體能夠對抗源自印度的變種毒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1-1148383

    *【芬蘭開發冠病快檢 10分鐘內可知結果】
    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冠狀病毒快速檢測技術,可在10分鐘內獲得檢測結果,與需耗時數小時的核酸檢測相比,效率更高。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發佈聲明說,這種基於病毒抗原的檢測技術可應用於快速診斷冠狀病毒感染以及其他類型呼吸道感染。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微生物學》網路雜誌上。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21-1148299

    * *【日本政府委員會批准莫德納和阿斯特捷利康疫苗】
    據報導,一個日本政府委員會批准將莫德納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開發的冠狀病毒疫苗投入使用,使得在日本獲准使用的疫苗數量增加到三種。日本放送協會的報導稱,會議得出結論認為上述兩種疫苗均有效,日本厚生勞動部長田村憲久計畫最早在明天做出正式批准。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0-1148257

    *【佛奇澄清 美國最新指引不意味人人可不戴口罩】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奇指,許多美國人“誤解”了疾控中心的意思,以為這取消了每個人需戴口罩的命令。他說,指引其實是針對那些已經接種了疫苗的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21-1148297

    *【6806確診和59死亡病例再創新高 馬國今天決定是否再實施全面封鎖】
    據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發佈的聲明,冠病確診病例增加了6806起,死亡病例增加59起,疫情日益惡化讓雪蘭莪、霹靂與柔佛等州政府表明或暗示不反對聯邦政府“封城抗疫”,民間也普遍關注聯邦政府是否會乾脆宣佈在全國範圍實施類似去年首輪行管令那樣嚴格的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21-1148287

    *【馬哈迪建議強制全民禁足家中一個月 由政府安排中央廚房日供三餐】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認為,政府投入大量金錢抗疫卻收效不大,他因此建議強制全民禁足家中一個月,由政府安排中央廚房為全國提供每日三餐。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21-1148288

    * *【泰力挽遭重創國家經濟 將優先為數百萬工人接種疫苗】
    泰國政府將工人列入冠病疫苗優先接種名單,以捍衛遭疫情重創的國家經濟。泰國首相巴育週三深夜宣佈,首都曼谷和九個主要經濟省份數以百萬計的合法雇員可以像老年人和高風險群體一樣,獲得優先接種冠病疫苗的待遇。巴育說:“這個群體是國家經濟的重要引擎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21-1148290

    *【世衛:歐洲抗疫進展仍脆弱 當前應避免國際旅行】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主任克魯格說,歐洲對抗冠病的進展仍然“脆弱”,所以當前應避免國際旅行。但他也強調,已獲得使用授權的疫苗可有效對抗變種病毒。克魯格在每週例行記者會上說:“目前,面對持續的威脅和新的不確定性,我們須繼續保持謹慎,重新考慮或避免國際旅行。”他提醒道,歐洲當前“零星增加的感染病例”可能很快就會擴散開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21-1148298

    *【英國分析:兩劑阿斯特捷利康冠病疫苗有效率為85%至90%】
    英國公共衛生局(PHE)說,兩劑的阿斯特捷利康冠病疫苗對出現症狀的冠狀病毒的有效率約85%至90%。PHE引用了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的實際資料進行分析後得到上述發現。當局也估計,截至5月9日,冠病疫苗接種計畫總體上避免了1萬3000名60歲以上者的死亡,並防止了3萬9100名65歲以上冠病患者需要接受醫院治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0-1148254

    *【馮德萊恩:歐洲冠病疫苗接種運動正在趕上美國】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歐洲冠病疫苗接種運動正在加速並趕上美國。馮德萊恩當天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的目標是在7月底之前為70%的成年人接種一劑疫苗……這與美國設定的目標幾乎相同。”她暗諷美國和英國說,歐盟疫苗接種運動的批評者應該記住,歐盟已經出口了2.2億劑疫苗,幾乎與它用於本國公民的數量一樣多。“其他人將他們的整個疫苗生產全部留給自己,但歐盟將在不與世界隔絕的情況下實現疫苗接種目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0-1148233

    *【英國加強防疫措施 阻止B1617變種病毒蔓延】
    鑒於B1617變種冠病病毒在英國部分地區傳播,英國政府正採取多項措施加強防疫,以阻止該變異病毒蔓延。新華社報導,英國衛生部發表聲明說,英國將在出現這一變異病毒傳播的貝德福德、伯恩利和萊斯特等地,有針對性地實施更多病毒檢測和跟蹤以及隔離措施,並加快這些地區民眾接種冠病疫苗的速度。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1-1148381

    *【菲律賓逾10年經濟成就被疫情吞噬 昔日“亞洲之虎”深陷消費情緒困境】
    菲律賓經濟在冠病疫情爆發之前的10年裡強勁發展,還曾因此被譽為“亞洲之虎”。然而,這番得來不易的成就卻可能被橫空降世的冠病所吞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21-1148289

    *【歐議會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程式】
    歐洲議會週四同意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程式,直到北京解除對歐盟政界人士的制裁。這加劇了中歐關係紛爭,增加了歐盟企業獲得中國市場准入的難度。據路透社報導,上述決議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和58票棄權獲得通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21-1148388

    *【美國眾議院通過19億美元法案 加強國會保安措施】
    在週四(20日)舉行的投票中,213票贊成、212票反對。全部共和黨議員投票反對,三名民主黨議員投票列席、三名民主黨議員投票反對,其餘民主黨議員投票贊成。據報導, 19億美元將用於在國會周邊設立可拆卸柵欄、加固門窗、設置監控攝像頭、為國會員警提供裝備、成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1-1148394

    *【拜登簽署反歧視亞裔法】
    美國總統拜登20日在白宮正式簽署反歧視亞裔法。他表示,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美國必須採取行動減少仇恨事件發生,不讓仇恨留下空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1-1148382

    *【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停火協定】
    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結束雙方11天敵對行動。停火協議於當地時間週五(5月21日)淩晨2時開始。路透社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辦公室說,安全內閣已一致投票贊成埃及提出“相互和無條件”的加蕯停火協議。哈馬斯發言人凱西姆證實這項協議。哈馬斯最高領導人哈尼亞在加蕯地帶的媒體顧問努諾說,停火將“相互同時”進行,只要以色列遵守停火協定,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就會遵守協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1-1148378

    *【拜登對加蕯停火表示歡迎 並指是“取得進展的真正機會” 】
    美國總統拜登對以色列和哈馬斯宣佈停火表示歡迎,並指這是11天的致命戰鬥後“取得進展的真正機會”。拜登在白宮說:“我相信我們有一個取得進展的真正機會。我致力於為此而努力。”拜登同時也讚揚了埃及在促成停火協議所發揮的作用。英國外交部長拉布也在一條推文中說:“各方必須努力使停火持久,並結束不可接受的暴力迴圈和平民生命的損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1-1148380

    *【因與軍政府決裂 約100名緬甸駐外官員遭撤職】
    據報導,與國內軍人政府決裂的緬甸外駐外交官員已有大約100人被撤職。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後,親民主派發起“公民不服從運動”普遍獲得民間支持,各行各業的人員紛紛回應,連政府官員和外交官也不例外。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21-1148291

    *【拜登支援美電動汽車行業加快發展 迎頭趕上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造訪了密西根州“汽車城”底特律一家福特汽車工廠,表態支持電動汽車行業加快發展,期間還親自試駕了一輛新型電動皮卡車,更讚歎“這傢夥真快!”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21-1148295

    *【布林肯與俄外長會晤 承認美俄存分歧但願合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週三在冰島出席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期間,舉行了首次會晤。他們同意美俄存在巨大分歧,但也表達了合作意願。
    布林肯說,美俄存在分歧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若俄國採取進攻性行動,華盛頓將做出回應,“但如果兩國領導人進行合作,世界將變得更加安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21-1148296

    *【馬國4月車輛銷售量 比去年同月份大增逾5萬輛】
    馬來西亞汽車商公會報告,全國去年4月只賣出152輛汽車,今年4月則賣出5萬7912輛。這是因為當局去年3月中至5月實施最嚴格的首輪行動管制令(MCO 1.0),那段期間幾乎所有經濟活動都暫停,汽車銷量也遭受空前重創。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21-1148293

    *【德國對美中國出口跳增 支撐經濟復甦】
    德國4月對美國和中國的出口跳增,表明海外強勁的需求正在幫助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自去年疫情造成的衰退中復甦。據路透社報導,德國統計局公佈的貿易資料初值顯示,德國4月對美國出口較上年同期跳增60.4%至101億歐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20-1148244

    *【美國保險公司CNA Financial遭駭客襲擊 支付4000萬美元勒索金】
    知情人士稱,美國保險公司CNA Financial Corp.受到駭客網路攻擊,在3月下旬支付了4000萬美元贖金,以重新獲得對其網路的控制。彭博社報導,兩名因未獲授權公開談論此事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在一批公司資料失竊大約兩周後,總部位於芝加哥的CNA向駭客支付了贖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1-1148386

    *【調查報告:BBC記者當年欺騙戴安娜王妃受訪】
    一份獨立調查報告指出,英國廣播公司(BBC)在1995年說服戴安娜王妃接受專訪的事件中,在誠信方面沒有達到應有的高水準,並指當時的BBC記者Martin Bashir犯下欺詐行為。這次事件始于戴安娜胞弟斯賓塞去年公開指控巴希爾,BBC之後調查事件,並由退休法官戴森領導調查。根據斯賓塞之前指控,巴希爾在90年代偽造銀行文件,令斯賓塞以為有王室職員收錢洩露有關戴妃家庭的資訊,然後巴希爾又謊稱戴妃、查理斯王子身邊助手都遭收買,會監視戴妃,以求獲取他與戴妃的信任,促使他當年介紹巴希爾給戴妃,讓戴妃在1995年接受BBC專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0-1148253

  • 談誠信議論文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9-20 19:21:29

    2015年迄今,蔡總統的博士學位與論文的「真實性」卻屢遭各方質疑。8月29日,台大法律系榮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公布另一位旅美學者林環牆的調查報告,再度指稱蔡總統並沒有在1984年通過論文口試,並沒有取得LSE的博士學位。而且LSE與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有人企圖掩飾真相、掩護蔡總統。
    2019年9月4日,「總統府發言人」臉書專頁公布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倫敦政經學院,LSE)提供的蔡英文總統的學生紀錄表、論文考試通過通知書、1984年3月製發的畢業證書影本,以及國立政治大學1984年蔡總統申請教職的人事資料。
    林環牆認為這本「傳說中的」學位論文,無論紙本、數位電子檔,或圖書收藏資料,35年來(1984年迄今)都不存在。經他引用英國《資訊自由法》(The Freedom Information Act)要求,LSE資訊與紀錄處(Information and Records)以電子郵件告知,蔡總統直到今年(2019)6月28日才將這份「傳說中的論文」提繳給LSE圖書館;約兩個星期的7月13日,這本論文也才進入LSE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

    今年(2019)8月5日,林環牆飛抵倫敦,檢視與閱讀蔡總統送到LSE圖書館的論文,發現它應是由另一本論文影印下每一頁,經電子傳真送到LSE,然後在當地新裝訂成冊,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此外,論文封面與背面是黑色硬紙板,與當年藍色硬紙板論文的顏色不同。

    林環牆還發現,論文「致謝」(Acknowledge)那一頁很可能是重新打字。因為論文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但只有最前面兩頁完全看不到黑影;第一頁是論文的題目(Title),第二頁就是致謝。

    他並舉出幾點博士學位論文不應存在的疏漏:論文有不少英文打印錯誤,雖然書寫更正,但沒有重新打字;論文的附註都以星號(*)加上阿拉伯數字表示,而且附註打字時都未上提,是很簡陋、不專業的處理方式;論文有些章節段落名稱與目錄並不一致,最離譜的是,第一章竟連續遺漏6頁,第5至10頁都不見蹤影。

    因此林環牆研判,這本論文應該只是「口試用初稿」,不是為完成博士學位而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蔡總統當年在LSE的身分頂多是「已完成論文,但未通過論文口試」的博士侯選人。
    LSE博士侯選人在通過論文口試之後,必須提繳最後定稿的論文至倫敦大學的Senate House Library。林環牆指出,LSE在1983年至1984年有107位畢業生,其中1位柯麗希(Pauline Francis Creasey)的博士學位後來被註銷,其他106位畢業生在Senate House Library的圖書搜索系統都有完整論文收藏紀錄,只有1位例外──蔡總統。(資料來源風傳媒)
    最近接連有兩名博士親赴倫敦政經學院查閱蔡英文當年的論文,一位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台裔經濟系教授林環牆,一位是旅居牛津的經濟史博士徐永泰。兩人均發現,蔡英文留存該校的論文有裝釘太新、缺頁、留有許多手改痕跡等不尋常情況,且借閱規定極為嚴苛,迥異於一般論文的公開透明。儘管蔡英文已對質疑此事的林環牆教授和台大教授賀德芬提出告訴,但論文疑雲越捲越大,已讓倫敦政經學院窮於解釋。蔡英文若無法一一澄清,將使民眾對其誠信留下問號。

    綜括外界所提出的種種質疑,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至少有五大疑點亟待釐清。第一,取得博士的期程奇短:根據蔡英文提供的學生紀錄,她於1980到82年間在倫敦政經學院修習法學碩士;然後,自1982年到84年短短兩年即取得該校博士學位,這較一般文法科系的博士修習年限短了許多,除非她念的不是正規學程。以馬英九為例,其哈佛博士學位花了五年時間取得,比較像正常的修習年限。

    第二,這本一度遍尋不獲的論文為何直至近期才補交: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目前存有的蔡英文博士論文,是今年6月28日提交,因此裝訂極新;且直到7月13日,論文才進入該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可能的原因是,蔡英文博士論文「失蹤」的問題在今年6月遭獨派名嘴質疑,她因而緊急委人向校方提送論文;由於並非原件,才會每頁均殘留明顯的傳真或攝影之陰影,甚至第一章的五到十頁均告缺頁。為什麼35年後,出現一本不是35年前原版的論文?

    第三,何以指導教授的名字諱莫如深:蔡英文的指導教授之一為Micheal Elliott,另兩名指導者則因不明原因不准公開,這是極令人難以理解的事。Micheal Elliott畢業於牛津大學,有無博士學位不詳,但在倫敦政經學院任教期間也只是一名年僅卅多歲的講師,為何能在短短期間指導蔡英文寫完論文?尤其,在蔡英文畢業之同年,他即離開教職,到《經濟學人》雜誌去擔任新聞記者。遺憾的是,他已於2016年因病去世,無法再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作證。

    第四,蔡英文的論文為何充滿手改痕跡並缺頁:博士論文通常有嚴格的內容及格式規範,且需呈交數份正式版本供校方及教授留存,否則不會被校方接受。但是,蔡英文新近提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卻充滿手改痕跡、錯誤拼字及頁數缺損。難道說,當年通過口試後遲未交出的論文,在畢業35年後,仍未完成正式版本的校訂?

    第五,蔡英文回國後先後在政大及東吳任教,兩校難道都未留存其論文和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返國後進入政大法律系任教6年,後轉任東吳大學,依理都應該要提交論文及畢業證書供校系審查。這兩校只要翻閱一下檔案庫,即不難找出其博士論文,供各界釋疑;但為何各方要千里迢迢赴英國尋找真相?此外,根據本報聯合知識庫的資料,蔡英文在1983年10月20日刊在聯合報二版的《從我彩視機輸美談反傾銷稅》文章,署名為「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這比她正式取得博士又早了近半年。(聯合報社論)
    總統府兩位發言人黃重諺及張惇涵2019.9.23與三位律師舉行記者會,府方也搬出35年前的論文,說明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存放的論文有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給媒體參考。
    口試委員是否需要簽名,張惇涵說,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系所有不同作法,LSE的做法是不需要口委簽名,查證過同期許多論文也沒有口委簽名。他也說,蔡總統的論文是當場通過,教授沒有要求修改,當年沒有word,手改很正常。
    黃重諺先說明三點結論,第一,為鼓勵學術相關研究,蔡總統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將她的論文公開閱覽。第二,向校方取得當年學生資料,可以證明嚴謹過程取得博士學位。第三,蔡總統取得學位證書相關過程,包括政大、教育部、中選會,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都經過各階段嚴謹驗證,所以沒有問題。
    黃重諺也說明兩個基本觀念,他表示,確認一個人是否從某個學校取得學歷,方法就是向授與學歷的學校查詢,校方官網有相關資訊,大部分學校規定都一樣,每一位博士生都必須繳交論文,前述這些也證明這些過程。
    黃重諺也說,畢業生論文保存是校方事務,至於蔡總統的1984年倫敦大學學位證書影本,政大、教育部、倫敦大學都有保存。
    黃也解釋,現場提供的原稿為什麼沒有裝訂,因為只能用影印的,至於寄給LSE的論文還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