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調式音樂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調式音樂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nosap (Chi)看板guitar標題Re: [問題] 關於調式音階 即興時間Mon Jun...
調式音樂 在 古典好好聽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22:21:58
古典音樂是不分種族、跨國界的,因為這是上帝賜給人調整心靈最好的方式之一!我比較少在網上看到黑人演奏古典音樂,偶然看到這小女孩演奏,覺得很棒! 樂曲:聖桑大提琴協奏曲 原始連結:https://youtu.be/PUI0Am7G-jo...
※ 引述《ZEPHYROS (Jazz Life)》之銘言:
從ZEPHYROS兄這篇回好了 (原文恕刪...)
最主要是我想要引用豆芽菜舖的討論(我想應該會讓我的論點比較有說服力),
然後我重點是放在 音樂要分 "藍調系統" "調式系統" "爵士樂系統" 來看。
#1Fnp8lam 就如我在這篇推文說的。
http://www.gtplayer.com/viewtopic.php?f=39&t=15256
而這篇討論串也有提到,要把"調性音樂"跟"調式音樂"分開看,
也就是我提的分不同系統去討論,其中,調性音樂就是我指的爵士樂系統。
當然爵士其實又是個很大項目(我推文也有提到),但他的主軸是調性音樂,
也就是"大調"跟"小調"音樂,也就是古典樂系統的延伸。
這邊只是先做畫清的動作,旨在把調式音樂跟調性音樂分開。
網址中 Sydney提到 "調性中心的世界中,只有兩種調式,大調和小調",
這句話是在跟我做同一件事,在調性音樂跟調式音樂中畫清界線。
所以目前正名了一些術語。
爵士系統: 調性音樂 - 大調或小調
調式系統: 調式音樂
藍調系統
= = = = = = 回合一結束 ,重點: 先分種族 = = = = = =
而這些系統到底裡面是怎麼一回事,要如何區分就是這段要講的。
調性音樂的概念,在於功能和聲(而這件事同是也是指 "終止式")。
而調式音樂的和聲邏輯(和弦進行方式),就不是功能和聲,而藍調和聲,
也不是功能和聲。
所以,調性音樂是建立在功能和聲上,也就是說,如果和弦進行方
式是功能和聲的話,就是產生調性音樂的感覺,也就是大調或是小調。
(然而,不管是調性音樂、調式音樂、藍調音樂,都是有"調中心",這點
是我對網站第一頁: "調式音樂是沒有調號的(五線譜的左上角),沒
有key center" 這句話有疑慮)。
而在功能和聲上是指 T-S-D-T 這一串的進行(其中D不能到S),古典樂
上就是I-IV-V-I,爵士樂則是I-II-V-I(重點是II-V-I),也就是說,
如果產生這種進行方式,那就會變成調性音樂,而不是調式音樂。
所以,當你的整體和聲,是建立在這上面,自然而然聽不到調式音樂的
感覺,換句話說,在"C大調"的Dm7上彈D dorian,自然聽不到該調式的特色。
http://www.gtplayer.com/viewtopic.php?f=39&t=15256&start=10
也就是這頁第一個回覆所講的。
重點是,當音樂建立在C大調,同時也是把主音建立在C上面,每個音
的階級意義(功能性),是根據C來決定,而C就是調中心,也就是Ckey 的意思。
所以這段話就成立了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數字記譜為23456712
而不是1 2 3b 4 5 6 7b 1"。
而 1 2 3b 4 5 6 7b 1,指的就是每個音相對於主音的意義,1就是主音。
所以我在 #1Fnp8lam 中推文提到,
"如果你彈了D dorian 沒讓人感覺調中心在D 那基本上你就不是在彈D dorian"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在什麼和弦彈什麼音階,基本上是沒意義的一句話",
因為重點是"整體"環境。
所以我才貼了莫札特的奏鳴曲,因為這一首很樸俗得把音階跑上跑下。
http://tinyurl.com/cscauec
根據譜例(五到九小節),為什麼我不能說五小節是第六調式、第六小節是第五調
式、第七小節是第四調式...等。就以音階"結構"形狀來講,確實是這樣沒錯,
但以意義上來講,你並不會有這種感覺,你都還是在C大調上,而沒變成任何調式。
如果樂曲一開頭是Am和弦,音階配ABCDEFGA,那他給人的感覺就是第六調式沒錯。
這又回到"在什麼和弦彈什麼音階,基本上是沒意義的一句話"。同時也是這句
話的意思:
"Dm7彈CDEFGABC,跟DEFGABCD會是一樣的,因為我們生活在大小調音樂的世界裡"
(論壇討論第二頁)
所以,理所當然,學生聽不出到底有什麼差別,該調式的特徵並不會出來。
而這樣有另一個總結,調式當然是有調中心的,也就是,他有什麼什麼Key的意
思。最經典的教材就是 <綠袖子>。
A 調來看旋律:
A C D E #F E D B G A B C AA #G A B #G E;
|
在這部份,都是A Dorian的特徵,#F。後面有#G的旋律是半終止,是強調A為
調中心,因為半音的導音會比較有趨向性(同時產生結束感)。
這個旋律,一樣可以改成
A C D E F E D B G A B C AA #G A B #G E;
這邊用還原F,就變成第六調式,變成A自然小音階。後面#G意義一樣。
A C D E F E D B G A B C AA G A B G E;
若改成這樣,就變得很"自然",沒色彩性,#G的張力也沒,味道蠻平淡的。
但這也不是錯誤的旋律。
= = = = = = 回合二結束 ,重點: 和聲性質區別 = = = = = =
上面簡單區分調性音樂跟調式音樂的差別(同時簡介調性和聲邏輯),
而當然,調式音樂有他自己的一套邏輯,所以最一開始,要把這兩個系統
分開看。
在調性音樂中是彈不出調式音階感覺,而另一個問題是,在調式和聲中
沒處理好,就會變成調性音樂。
也就是,如果要在D Dorian上發展音樂,就不能出現 Dm7 G7 CM7的進行。
因為會變成C大調的邏輯。
我引述廖季文<流行爵士和聲學> 一書關於調式音樂章節的幾句話:
(他講的話應該有力量吧!? 現在似乎是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
""
調式和聲中,只有順階和弦的概念,而並沒有次屬、延屬等功能性的和聲進行。
^^ ^^^^^^
""
這說明,調式音樂跟調性音樂是兩個區域的事。
""
在C Dorian中,IV7不可進行到 bVIImaj7,那會造成大調終止的感覺。
bVIImaj7也不能多用,會讓樂曲聽起來更像bB大調。
""
這也是我說的,D Dorian上發展音樂,就不能出現 Dm7 G7 CM7。
然而,此段的重點還沒到,關於 "那調式和聲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其實也就是"特徵音"。在範例 <綠袖子>,就已經稍微暗示何謂特徵音。
也就是跟自然大調小調相比,所不同的音。有特徵音的和弦,叫特徵和弦。
調式音樂的邏輯之一,就是在主和弦跟特徵和弦交替產生的效果。
D dorian跟 d 自然小調相比,特徵音是B (d 自然小調是Bb),所以
D dorian順階中,Em 跟 G (Em7 G7,也是II 跟 IV的意思)是特徵和
弦,其中要注意到G7不可進行到CM7。
廖季文書中曲例:
C Dorian:
Cm7 Dm7 | Cm7 F7 | Cm7 Gm7 | F7 |
Cm7 Dm7 | Cm7 Bbmaj7 | Cm7 F7 | Cm7 ||
這是調式音樂中一個特色,而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四度堆疊",
(這也跟古典樂晚期有點小關係),除了四度堆疊,還要注意的就是平行四度。
http://www.gtplayer.com/viewtopic.php?f=39&t=15256
<So What> 譜例中,即滿足以上所訴,特徵音和弦、四度堆疊、平行四度
移動。所以他就是很實在的的調式音樂。
= = = = = 回合三結束,重點: 調式和聲特色 = = = =
我想,就先打到這裡,這樣已經能解決蠻多討論串有的疑問。
而即興問題,重點是樂句的發展手法,遠比用什麼音階來的重要。
(初期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2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