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課程評量方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課程評量方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課程評量方式產品中有40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8萬的網紅YJ蘇郁喬(FeelB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期間讓我可以好好靜下心學英文 不過我還是自學居多 學習的過程難免都會遇上不了解的地方 「這時候如果有老師就好了~」 我常常這樣想🥲🥲 這次我來上英代外語的英文課程 一堂課90分鐘,這個小班裡有大概10個學生 我選的是中級的文法課程💪 我本來課前看到講義的時候傻眼了😂 因為我很多字看不懂😂 想說...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Lee蓓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啾團] 青林5G智能學習寶-丟掉平板手機.讓學習變成一種遊戲.養成習慣性獨立思考的好教材 https://baibailee.com/012book/ 我很喜歡和兩寶的老師們聊天 因為在和老師聊天的過程 可以讓我更知道自己可以在小朋友學習的路上給予什麼輔助 老師們最常和我提到的就是 「不要讓小朋...
「課程評量方式」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Bring love into your lif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雷仔 Leiza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YJ蘇郁喬(FeelB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Lee蓓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課程評量方式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課程評量方式 在 Bring love into your lif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0:33:01
2歲起就可以玩的 點點畫筆 胖胖筆設計 讓孩子更好抓握 不易按壞的防縮進設計 畫到皮膚 可以輕鬆水洗 點點、線條 讓孩子盡情發揮 透過畫畫 可以訓練小朋友手部的小肌肉 點點塗鴉 好好玩 除了內附6支畫筆外 還有豐富的教材內容 讓媽咪們免煩惱 ᐝ G2108暢玩水洗點點畫畫筆套組 價格: 580...
課程評量方式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10:09
#開學日 【#謝仕淵:「我們為什麼要上學?」──近代學校出現後的臺灣社會】 1896 年,臺灣總督府派遣木下邦昌,前來臺灣北部調查民間的書房教育與總督府設置的國語傳習所,他對於書房無秩序、教學方式落後、採光通風不佳、污穢不衛生等狀況,印象相當深刻。 相對來說,木下認為,根據功課表上課、運用各種...
課程評量方式 在 雷仔 Leiza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0:41:46
#教育與科技的距離 終於結束了這三個月馬拉松式的演講。 這三個月在協助前公司辦理的「議題融入課程跨域師資數位培育工作坊」,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高中職老師提升科技應用知能的研習課程,然後我負責了五門「ICT資訊科技課程」的講課。 其實這是從去年9月還在前公司時就在幫忙規劃的案子,沒想到一直到今年跳到新...
-
課程評量方式 在 Lee蓓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7-16 00:11:09[啾團] 青林5G智能學習寶-丟掉平板手機.讓學習變成一種遊戲.養成習慣性獨立思考的好教材
https://baibailee.com/012book/
我很喜歡和兩寶的老師們聊天
因為在和老師聊天的過程
可以讓我更知道自己可以在小朋友學習的路上給予什麼輔助
老師們最常和我提到的就是
「不要讓小朋友太常看3c產品」
因為3c產品的藍光對於我們的眼睛會造成損傷
再加上通常給小朋友看的都是一些動畫卡通
長期觀看那些「會動」的畫面
就會影響小朋友的腦部發展以及注意力
導致很多小孩上了小學後
因為無法有效率的閱讀平面文字和思考
導致學習跟不上進度
聽到這我就慶幸自己沒有給他們太多3c產品
(雖然我一開始只是怕對眼睛造成的傷害)
-
為了避免他們想要一直看平板
媽媽我都會找很多事情給他們做
當然也包括邊玩樂邊學習
青林5G智能學習寶 就是我發現的一個很有趣的教具
這次要開團的青林國際5G智慧學習寶
是很多媽媽們使用過後都大讚好評的學習教具
當初為了避免他們想要一直看平板、電視
買了一整套的青林學習卡給他們邊玩邊學習
一開始我還擔心他們會不會不買單
沒想到效果意外的好!!!
玩到現在也已經玩了一年!
-
學習寶是一個搭配專屬特殊卡片
就可以讓小朋友練習卡片上的題目的教具
題目有分很多類型
數字、空間、地理、大自然、圖形等……
有各種不同的主題
題目是循序漸進的
所以會燃起小朋友想一直破關挑戰更難的題目的鬥志 XD
-
卡片是雙面的 所以一套教材可以玩很久
分成啟蒙版、進階版、強化版 三種版本
媽媽們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齡、程度
讓小朋友練習不同難度的題目
機器操作也很簡單
按下相對顏色的按鈕就可以作答
讓在旁邊看的我對這個5G智能學習寶忽然產生敬意
-
第一次接觸到青林5G智能學習寶時我還很擔心小朋友會不會一下就膩了
因為它看起來就像題目本
但我多慮了!我們家兩個小孩超愛玩!
還會一起討論題目
讓在旁邊看的我對這個5G智能學習寶忽然產生敬意
-
藉由玩遊戲的方式更讓激起他們想挑戰的慾望
如果課本評量寫膩了
玩玩青林5G智能學習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遊戲中練習
答對或答錯也都有不同對應的音效
3歲開始小朋友的腦袋正在快速的成長
學會思考能讓他們腦袋動的更快
理解能力也會更好
我覺得比起那些3C的玩具或是遊戲對小朋友來說可以學到靜下來獨立思考
可以引導他們更順利的跨進國小課程
青林5G智能學習寶的題目都是搭配108年的課綱去設計
所以也可以銜接學校的教材
也能當成學校課程的複習使用
青林我敲了一年才又終於敲到檔期
想買的人千萬不要錯過了!
是我私心真的很大推的教具! -
課程評量方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31 20:53:30因為疫情,遠距教學已經實施超過兩個星期,這段時間學生經由電腦、電視和平板等設備參與線上教學,也讓不少家長擔心視力會受影響。還有家長發現,有些小孩的課表,一個星期的35堂課都是自主學習,這樣會不會學太少?教育部回應,是鼓勵各校採取彈性、多元化的課程和評量方式,並以從寬認定原則來處理。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865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課程評量方式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16 06:00:02《拉近城鄉 軟硬兼備 原教向前行》
~高金素梅2021.04.15
科技數位化的時代來臨,城鄉差距已愈明顯,尤為原鄉地區、偏遠地區,我認為政府不應僅提供電腦之設施設備,更應該制定完善的課程及師資規劃。
經過我的質詢後,部長允諾我會用一個月的時間來研議出完備的軟硬體規劃!
最後,我針對「原住民族學校」的學習評量、學力測驗來跟部長討論,因為目前已有36所原住民族學校,我們有自己的課綱課程、教案教材、教學模組,將建檔於原民會的《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資料庫,以利學校保存及應用。
我認為我們原住民族教育體系已成熟,所以應要有屬於自己的評量檢測方式,不論是在學校課業上,更包含大考的基本學力測驗、學科能力測驗。
這是一件長遠且浩大的工程,但是我希望也要求教育部必須先提早做評估、分析,以利後續政策的推動及制定。
部長亦允諾我:會全力支持我召開教育部、原民會,以及所有原住民族學校來召開座談會。我們一起努力!
課程評量方式 在 YJ蘇郁喬(FeelB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期間讓我可以好好靜下心學英文
不過我還是自學居多
學習的過程難免都會遇上不了解的地方
「這時候如果有老師就好了~」
我常常這樣想🥲🥲
這次我來上英代外語的英文課程
一堂課90分鐘,這個小班裡有大概10個學生
我選的是中級的文法課程💪
我本來課前看到講義的時候傻眼了😂
因為我很多字看不懂😂
想說我是不是不該選中級啊😂😂
結果老師開始上課之後
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在講解
最後大概30分鐘才帶入講義
那時候看講義就超快速!!
因為剛剛都全部學會了😍😍
這次上課教的是關代、形容詞子句
這個我有印象有學過 但早就忘光了
代表我以前也沒有真的學會過😂😂
可能都是死背的吧😂
老師一直說希望我們不要死背
要真正的理解怎麼使用!
老師先用中文句子來示範
然後再帶入英文的文法
這樣真的理解很快欸🤩🤩果然還是要找老師啊!!
老師最厲害的就是
很會把書上那些看不懂的文字
解釋到你懂啊!!👍👍👍
老師也會一直問大家有沒有問題
通常大家都會說沒問題🤣
老師就會想個題目問問大家~
發現有人講錯了!就會再仔細解釋一次
所以不斷重複且加深印象的複習
讓我這次真的理解了關代是什麼
原本看起來像馬賽克的講義
也都看懂了~🥳🥳
課程的最後
老師給我們一點時間寫講義上的評量
寫完後跟大家對答案、檢討
好險我大部分是對了😛😛
學完直接測驗 就可以馬上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
也可以馬上跟老師提出來😍😍
有效的學習果然就是要有人帶著你啊😍
這次的課程真的受益良多
而且讓我更喜歡英文了❤️❤️
唯一可惜的是
因為疫情 這次是用線上上課的方式
不然英代外語的教課環境真的是很厲害欸
是他們的特色!
學習環境真的很重要‼️
有機會一定要去門市上課‼️
這邊也有針對考取多益證書的課程
能有個證書 對未來職場上真的有很大幫助
學語言對未來出國、交際 也很有幫助
跟我一起加油努力吧!!!💪
📌英代外語官方網址:www.egl.com.tw
📌填寫表單領好禮:https://lb.benchmarkemail.com//listbuilder/signupnew?JAxkftwYca3PN5864IsiOf5pwVnAjsSIBAEb4%252BOv6RvtO5iNRn8gSyp0RW5HI7%252FzNyIeD9VsXLU%253D
課程評量方式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mmature love says: “I love you because I need you.”
Mature love says: “I need you because I love you.”-Fromm
弗洛姆對於愛提出一個我很喜歡的觀點「愛等同於需求」嗎?
這是一個我們很常見的狀況,但卻未曾深思的問題。很常聽到人說:「如果他不負擔我生活費用,我嫁給他要幹嘛?」或是「如果她不能照顧家人小孩,我娶她要幹嘛?」更甚至「如果我還要分擔家計,那我一個人就好了,我要他幹嘛?」或「如果不以結婚為前提,我們就不用浪費時間交往了。」
這些話乍聽之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若深思之下會發現,這樣的「愛」是以「需求」來評量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滿足我的需求,我才會(能)愛你;如果你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我就不會(能)愛你。這也就是弗洛姆說的「不成熟的愛」。
成熟的愛,是一種愛人的能力,而不是一種被愛的渴求,更不是以需求做為愛的交換籌碼。如果我愛你,是因為你能給予我需求的滿足,那麼我愛的不是你,而是你所提供的工具。
不僅是物質上的需求,有時候我們也會期望對方滿足我們情感上的需求,這正是有些人會選擇被愛勝過去愛人的原因。因為害怕受傷,因為愛人好累,所以以為選擇了被愛,就不會受傷,就能夠安穩。但說穿了,這也只是情感上的需求找個人來滿足而已,橫豎還是工具人。
尋求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本質上是一種慾望的流轉,而不是愛。
而這在關係中會矇上一層「不現實」的幻想,找尋能夠提供生活所需或情感所需的對象,是無法真正認識一個人的。因此就進入了弗洛姆的另一個觀點:「愛等同於對象嗎?」
如果愛等同於對象,那麼對對象的理想化會在對方無法提供我們被愛的感覺上幻滅,於是這個人無法讓我感覺到「被愛」,或是提供「我想要的生活」,那麼我就得換一個人。
這兩個觀點環環相扣,共生循環。如果把愛等同於對象或需求,都是設立一個理想在等著它破滅,因為現實中的人是有血有肉有其限制的,沒有那個完美的對象。所以我是因為愛你,才需要你;而不是因為需要你,才愛你。
最終,也許我們都得從尋覓幸福的迷惘中,找到內心平和寧靜的精神之家。
#愛是種能力
#更多愛的議題在靈魂之旅課
#10月2日開課
#最後開放一位後補
illustrator: alexandradikaia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課程評量方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一定要懂「法」。
關於孩子在校課業與成績等權利的爭取,一切都先從「法」開始。因此,長期以來一直提醒特殊生的家長,一定需要熟悉《特殊教育法》。
實務上,經常會面臨以下的一些情狀。例如兩個孩子一樣都在同一家醫療院所就診,一樣都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一樣醫生都開立了診斷證明書,甚至於一樣醫生都開立了藥物,無論是利他能、專思達或思銳。好吧,如果這兩個孩子在學校讓老師頭痛的狀況都一樣。
但是,擁有醫療診斷,並不等同於是特殊教育學生,除非孩子經過各級主管機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簡稱鑑輔會)鑑定、通過,而取得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
假如,這兩位孩子,一位經過特教鑑定取得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另一位則沒有通過鑑定,一般會建議轉為由校內輔導系統協助,或者家長因各種理由拒絕接受特教鑑定(一般是擔心孩子被貼上所謂的「標籤」)。
以往,取得特教身分的孩子,例如ADHD孩子取得「情緒行為障礙」,接著他的相關學習權利往往可受特殊教育法的支持與保護。例如《特殊教育法》第19條:
特殊教育之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應保持彈性,適合特殊教育學生身心特性及需求;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而這一點,往往是過去未取得特教身份與資格的ADHD孩子無法爭取的。
但現在通過的《學生輔導法施行細則》第7條(發布日期:民國 104 年 10 月 15 日),則詳列了以下的內容。
學校應針對介入性輔導及處遇性輔導之學生,列冊追蹤輔導。
學校得召開個案會議,針對前項學生之個別特性,訂定輔導方案或計畫等相關措施。
學校得邀請學校行政人員、相關教師、輔導教師、專業輔導人員、學生家長及學生本人參與訂定輔導方案或計畫等相關措施。
學校得視學生輔導需求,彈性處理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課業,不受請假或成績考核相關規定之限制。
特別是這一部分:
學校得視學生輔導需求,彈性處理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課業,不受請假或成績考核相關規定之限制。
關鍵是,那麼對於未取得特殊教育學生身分的ADHD孩子,如果屬於學校「介入性輔導及處遇性輔導之學生」,且有課業與成績需求,這時候則有了法源的依據。
但有意思的地方也在這裡。一般來說,校內對於特殊學生最為熟悉的人員,主要為資源班老師或特教老師。對於輔導系統來說,這部分相對會是陌生一些。未來,如果孩子的條件是:在醫療上,擁有ADHD的診斷,未取得特教身分。但他卻符合《學生輔導法》裡的「介入性輔導及處遇性輔導之學生」,那麼關於孩子日後在課業與成績的輔導上,特教系統與輔導系統如何合作與區隔,將會是一場微妙的互動。
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課業與成績的權利又多了一條法律來支持。當然,未來家長是否為孩子爭取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特別是ADHD或其他情緒行為議題的孩子又將會有另一番的考量。
關於相關法律條文的解釋,請特別留意在「應」和「得」之間。前者提供了相對的法律保障或義務,例如《特殊教育法》第19條 :「......『應』保持彈性,適合特殊教育學生身心特性及需求......。」後者則反映出,在親師溝通上所需說服力的重要性。例如《學生輔導法施行細則》第7條:「......學校『得』視學生輔導需求......。」—王意中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