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好好寫功課。NA星人的新學季功課的模式有些調整,以往是每天都要寫日誌,但這學期老師改成一週一次的『週記』和『讀書心得』,而且沒有規定孩子要哪一天寫,什麼時候寫、內容該寫些什麼都由孩子自己決定。🤔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前一陣子我換了新工作,在適應中也相當忙錄,所以春學季開學後我幾...
#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好好寫功課。NA星人的新學季功課的模式有些調整,以往是每天都要寫日誌,但這學期老師改成一週一次的『週記』和『讀書心得』,而且沒有規定孩子要哪一天寫,什麼時候寫、內容該寫些什麼都由孩子自己決定。🤔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前一陣子我換了新工作,在適應中也相當忙錄,所以春學季開學後我幾乎沒有一天幫NA星人看過功課😔...前一陣子有家長詢問老師可否分享一些孩子寫得還不錯的作業,沒想到我們家的NA星人竟然被推薦了?!😱熱心的家代還特別私訊我,希望我可以分享一些讓孩子功課有品質的心得給家長....。
可是老實說,最近的我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功課都是NA星人自己在學校課後班寫好,或回家立馬寫完的。我也發現,她很會善用下課零碎的時間來寫作業。我回家之後只會問他說『寫完沒?』然後輪流跟爸爸閉著眼睛簽名😝。前面所提的日記改成週記,我根本搞不清楚只要寫一次,開學沒多久,有次他要去睡了我剛好開書包瞄了一下,想說完蛋了怎麼空白,隔天還叫他起床寫,結果被小孩白眼白不完。 😆
很多人會說,這小孩兒應該是生來天使來著,其實不然。NA星人跟所有孩子一樣,常常分心,做一件事當中遇到其他更好玩的就跑去玩了。我想了一下,也許是我們在比較早期的時候可能做對了幾件事,現在才有機會展現成效,也在這邊不藏私跟大家分享關於『時間規劃』以及『功課品質』這兩件事:
1️⃣ 讓小孩練習寫晚間規劃表:小一上學期我跟大家一樣,在功課方面非常suffer...所以早於老師讓他們練習規劃之前,我已經先讓NA星人自己練習寫規劃表,讓他學習掌握時間。一開始很痛苦,多練習幾次後越來越熟練,而且每次完成就可以集一點,集滿50點可換小禮物或零用金不等。主要是讓小孩有個概念晚上要做幾件事、時間可以拆成幾等分...等等,當他可以完成所有他想做的事的時候,一項一項劃掉也挺有成就感的。往往他在做完『必要做的事』之後,剩餘的時間他就可以拿來翻翻書、看個影片,更能夠體會提早完成事情的好處。
2⃣️ 用日常孩子展現毅力的事,提醒她做任何事的態度都很重要:小一上學期NA星人的字真的慘不忍睹,我常常都把它擦掉、要求NA星人重寫,好幾個晚上NA星人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其實他練小提琴更苦,很多練習都是重複又單調,但挺過去後再難的曲子都被他克服了... 所以我常拿小提琴的例子跟他說,很多事情隨便做也可以,想要做好也可以,但成果不同,由他自己選擇。很幸運他選擇後者。
3⃣️ 趁有發生新鮮事的假期寫日記:某一次春假期開始,不是每天去營隊、就是出去玩,根本就是寫日記的好時機啊!我請NA星人每天記錄下有趣的事(而且一定要有趣)。從一開始的三行大字,到五行大字,到六行小字,有一次他寫的一篇遊記超長,雖然都是流水帳,但很明顯他漸漸可以用文字把生活記錄下來。
4⃣️ 提醒文章結尾(通常是感想)可以做些變化:小一上學期的日記通常就是這種結尾『我覺得很好玩』『我很開心』『我覺得很有趣』,看前幾次覺得可愛,看十次就覺得太boring了!有一次我故意把每一篇的結尾唸給他聽,NA星人自己大笑『怎麼都很像啊!』。提醒他注意之後,接著他偶爾會換一些形容詞,就會跑來跟我邀功,久而久之就自己開始換句型、換形容詞,一點一點累積,到現在的結尾看起來還蠻有樣子的。
5⃣️ 從談話過程訓練敘事有條理:雖然小孩講話有時候很沒邏輯很可愛,但從小開始我就很愛揪她語病(職業病使然),會提醒他因果關係,還有敘事要提供多一點context,人家才會聽得懂。最近看他寫的東西,越來越成熟。但NA星人也提到,老師在小日子上面有個架構,只要follow,通常書寫都不是問題。
6⃣️ 可參考坊間引導寫作書讓小朋友從玩中練習:我之前有幫 @采實文化 推薦一本『遊戲創意寫作書』,大家可以去翻翻看。坊間也有很多類似的遊戲寫作書,可運用給孩子邊玩邊練習,有空大家都可以在線上或實體書店逛逛。
🎧: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OtkL1CDSu6AHlEMTFM
還是強調,每個孩子的狀態不盡相同,各位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以上方式可以斟酌服用,隨時做些適性調整唷!🤗
別忘記,假如孩子有稍稍一點點的進步,一定要在口頭上不吝讚美,每次都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接著孩子就會樂意去做、更願意去超越自己。💛
😉同步刊載 #媽咪拜、#媽媽經 網站
#時間管理 #時間規劃
#功課拖拖拉拉 #自主做功課
#俏媽艾瑪xNA星人
語病例子 在 一抹墨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說真的,
除非你TM真的很強,
不然我們在跟別人比時大多不會明顯勝出,
甚至還會輸!
(不然我們也不會升起想比較的心態)
所以請記得,
跟自己比就好,
除非我們確定贏得了別人,
再來跟人比較。
抱歉墨痕今天講了很乾的幹話🤭~
Youtube:https://bit.ly/3mHtODu
IG:https://www.instagram.com/inkwords2020/
全部乾話集:http://espro.cc/1/word
【閒聊】
昨天的語錄,
有位捧友可能有過遭遇非常痛心的狀況,
留言較為激動,還說版主過於純真。
關於這樣類似的狀況,
墨痕在想有必要聲明一下個人的觀點,
這觀點也是我秉持的精神。
(不過並非針對這位捧友)
我先舉個例子,
假設我們說「吃蔬菜對身體有益」這句話,
它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是對的。
但就真有人對部分蔬菜會過敏,
比如墨痕的舅舅只要吃了茄子,
就會起水泡,
小時候困擾很久直到有位醫生查出病名。
但我們不會在說「吃蔬菜對身體有益」這句話時,
還附帶說「啊這句話不適合以下過敏者」,
然後列出一大串例外名單。
我想這不只是針對語錄,
講任何話都一樣。
我們講出的話大多有例外,
但我們不會每講一句話,
就都把極端或例外狀況說出來,
那太累了啊~
同樣地,在這裡出現的每一句語錄,
08不可能都去列出例外狀況,
那並不代表純真喔啾咪。
當然啦,
這狀況我們也要謹記於心,
不需要對別人講的話太過挑語病🤔。
我想該名網友一定經歷過一些故事,
也祝福他了。
(離開時不要把話說盡,但你還是可以約對方出來輸贏😎)
更多墨痕:http://espro.cc/1/ink
語病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沉默
「學姊,我今天要檢查。」遞上孕婦手冊。她是眼科門診的護理師,雖說不同科,但也不算陌生。
「你懷孕囉?」Eva接過P的孕婦手冊,笑著說。
「嘿啊,也該AP了。」前年結婚,來門診送過喜餅。在臺灣,被催著結婚之後,下一步就是被催著懷孕,要說沒有壓力,大概是騙人的。
P身後還跟了一個中年婦人。
「我婆婆。」P介紹。
「不好意思,麻煩你們啊。」這是P的第一胎,婆婆喜孜孜的。彎腰跟我們打招呼,笑得嘴都合不攏。
「阿姨麻煩你站這邊喔。」Eva說。
「好,謝謝。」婆婆年紀不大,簡單燙過的染黑及肩捲髮,對襟黑底繡花毛衣,黑長褲,低跟鞋,顯得優雅。P的老公是外院醫師,是護理師和醫師的常見配對。這樣的產檢老公通常缺席,因為「你們自己院內會照顧你」。
P躺著,不好顯得忽略婆婆,貼心地問,「媽你這樣看得到嗎?」
「可以。」婆婆緊盯著螢幕。其實還沒開始檢查,螢幕還是黑的。
「第一胎很開心吧。」我站在 Eva身後,對P笑了一下。
「有點緊張。」P吐了一下舌頭。
「很開心啊,我期待很久欸。」婆婆的高興完全隱藏不住,雙手握在胸前,帶著「夢想成真」的表情。
「這個是頭,我們先量一下頭寬……」Eva開始檢查。
「啊,這是頭喔。」婆婆看著營幕上羊水顯示的黑色背景中,圓圓一圈的頭骨。其實的P懷孕週數才大約十六週,胎兒不到三百公克。
「你看,小朋友手手放在頭兩邊喔。」螢幕上胎兒的手臂在頭的兩側,這是胎兒在子宮內常見的姿勢。
「啊,好可愛喔!」婆婆提高了聲調,彷彿眼前看到的是一個粉紅色的棉花糖。
「媽,他現在只有骨頭,還好而已啦。」P有點囧,試著緩和婆婆的誇張。
「這是大腿骨,是十六週的長度沒錯。」Eva 繼續檢查。
「喔,大腿喔。」婆婆跟著覆誦,「有沒有很長?」
「阿姨,現在這週數,都一樣啦。」Eva忍著笑。
「啊,沒有比較長喔。」婆婆有點失望,對每個檢查結果都好認真。
「現在沒有差啦。」Eva 笑著回答。
P有點不好意思,「媽,現在才幾公分而已啦。」
「啊哈哈,我想說我兒子還滿高的。」婆婆總是想炫耀一下兒子,我們都一起笑了。
「沒關係,快足月的時候再看看。」我緩頰,婆婆覺得這說法讓她滿意。
「男的還是女的啊?」婆婆問。
「阿姨,我看大腿沒辦法知道是男是女欸。」Eva拿婆婆的語病開了個玩笑。
「啊?」婆婆愣了一下。
「我現在在檢查大腿啦,大腿沒有在分男女的。」Eva只好正經地再講一次。
「哈哈,對啦對啦。」婆婆有點不好意思。
「唉呀,媽你不要急啦。」小聲勸了一下。
「好,頭寬、大腿骨長標準,預產期不用調整。」Eva跟P說明,「羊水量和胎盤位置也正常。」其實這些才是檢查重點。
P認真聽,笑著回答,「好。」
「男生還是女生啊?」婆婆實在耐不住,一直沒聽到她要的答案。
「你要知道性別嗎?」Eva特別問P。偶爾會碰到表明「不要告訴我性別」的夫妻,所以我和Eva會特別先確認一下孕婦或先生的想法。
「好啊。」P一派輕鬆。
「我看看喔……」Eva手上的超音波探頭在P的肚皮上滑動。
「嘿啊嘿啊,看一下啦。」婆婆持續著很興奮的語氣。
「喔,這邊,」Eva指著螢幕,「腳開很開,很清楚,沒有雞雞,女生。」
突然一片沉默。原本一直在興奮狀態的婆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和 Eva像是目睹了一件不該被看到的事情,尷尬了起來。P被突然的沉默嚇到了。
半晌,婆婆才吶吶地出了聲,「女的喔……」再次陷入沉默。
超音波室裡幾分鐘前的興奮笑聲彷彿突然被抽空,空氣中充滿了從四面八方冒出鬼魅似的尷尬,而且,鬼魅們帶著冷意。
「女的也很好啦。」婆婆打破沉默,硬擠出了像要說給其他人聽,可是其實是安慰自己的話,「沒關係,還有第二胎啊,再生就好了。」婆婆再補一句,試圖降低自己的失落感,但是,這句「安慰」,簡直像插在P心口的一刀。
直到檢查結束,我們都沒人再說一句話。P沉默地拿著孕婦手冊走出檢查室,婆婆陷入自己難以收拾的失望情緒中,無暇顧及任何人。
.
本文摘自《#診間裡的女人2》
不再害怕失去,婦產科女醫師陪妳找尋被遺忘的自己
作者:林靜儀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不知道如果各位版面上的朋友是P,接下來要怎麼面對婆婆?
讓婆婆陪著產檢,這實在壓力太大。找自己比較熟悉信任的親友陪,會自在很多。
我在猜,會出現這種狀況,有一種可能是,婆婆表面上一直都是說「男女都好」,P也這麼相信。是直到檢查結果出來的這一刻,婆婆忍不住在失望後的沉默,P才明確知道婆婆重男輕女這麼嚴重。
不要說是姻親,男女雙方在剛談戀愛的時候,有些都只會裝出最好的一面。但進入婚姻之後,便逐漸原形畢露,關係不但疏於維繫,還開始惡言相向。
如果是姻親,在婚前給的承諾,在婚後就會變卦,這是常有的事。我還聽過一個例子,婆婆本來要求,「只要生一個男孩就好」,後來真的生出男生了,又說「兩個男生才可以一起玩」,媳婦只好再繼續拚。
我們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但是對於沒有自覺的人來說,就算他滿口說「好」,一切也都要等遇到了才知道。真的遇到了,有些就承受不了了,關係因此產生變化—
P跟婆婆的關係可能就會這樣。
「她們的問題在胯下,也在心裡;對抗的不只病魔,還有心魔。」
看這本書,會了解某些傳統還深深地影響著人心。不但禁錮著女性的軀體,最後男性也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祝願您,能藉著病魔,認識自己的心魔!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連結請見留言處
語病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疫情升溫
我想,多少造成大家會憂慮
焦躁不安吧
這兩三天的新聞,報導了許多確診者活動足跡
也在網路上引發了各式各樣的話題~輿論~猜想~正反面的聲浪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
或是各行各業中
都有著他自己的故事
舉個例吧
茶藝館的阿姨們
背後也許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血淚故事
也許是日子久了,也不知還能做什麼
那樣的環境,那樣的人事物,在經年月累下
成為她一種繼續生活下去的日常了
只是舉個例子
更多更多的
在疫情變化的這個當下
彼此打氣
解決問題
有狀況發生的當下
應該是先想辦法一同協力把現況穩下來
而不是去揶揄,挖人瘡疤,酸言酸語~
病毒傳染
不會因為人與人彼此的敵視
就此罷休
但會因為眾人目標一致的齊心協力做好防疫
有效遏止疫情的擴散
台灣防疫工作走到現在
和全球其它國家相比
已經是典範等級的防疫表現
減少謾罵責備
讓溫暖
成為一種動詞
大家一起加油
防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