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認識台灣歷史吳密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認識台灣歷史吳密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認識台灣歷史吳密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認識台灣歷史吳密察產品中有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賴品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品妤爭取 #故宮台灣原創IP比例再提升 我之前曾多次建議故宮,應該努力提升與台灣特色原創IP跨界合作的機會,#故宮吳密察院長,也答應過會朝20%的比例規劃;我今天特別就此事來向故宮追蹤進度。 ☑#感謝故宮採納建議 ☑#更友善小型創作者 吳院長表示,經過我上個會期的質詢後,故宮就馬上將以往小型...

  • 認識台灣歷史吳密察 在 賴品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16:37:18
    有 967 人按讚

    #品妤爭取
    #故宮台灣原創IP比例再提升
    我之前曾多次建議故宮,應該努力提升與台灣特色原創IP跨界合作的機會,#故宮吳密察院長,也答應過會朝20%的比例規劃;我今天特別就此事來向故宮追蹤進度。

    ☑#感謝故宮採納建議
    ☑#更友善小型創作者
    吳院長表示,經過我上個會期的質詢後,故宮就馬上將以往小型廠商、創作者相對無力負擔的品牌合作履約金20萬調降為10萬元,同時也把50萬元的簽約授權金直接取消,未來會透過 #文策院 的「FreshTaiwan」來轉介專案;我認為故宮的表現超乎預期並且給予肯定,同時我也提醒故宮,應該透過不同的管道來增加我們原創IP的多元性。

    💡#建議故宮主動出擊
    💡#萬里蟹也能成為特色新IP
    同時,我也以2019年故宮與海科館合作推出的「海錯奇珍展覽」為例,為我們 #金山、#萬里、#貢寮 等盛產海鮮的區域來爭取機會。我認為,故宮可以主動的來與地方政府、漁會合作,為我們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IP;用故宮的館藏資源來幫地方的經濟、文化做出貢獻,同時也可以讓大眾多多認識海洋生物。

    吳院長也非常認同我的建議,承諾未來會積極與相關單位合作,一起來推廣地方特色,讓故宮的「歷史館藏」能有新型態的樣貌。

    #教育文化委員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 #台灣走進故宮 #台灣IP

  • 認識台灣歷史吳密察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0 08:19:55
    有 177 人按讚

    報時光今年與尖端出版合作的作品─「年記」,共16本,自1960年至1975年,以「年記」為名,每一年選出當年的30張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創作。

    朋友們持續傳來的閱讀及收藏好評,
    為報時光在歷史資料探勘、轉化的路,
    添了柴火,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給大家「年記」系列,
    由作家吳鈞堯撰寫的推薦。

    過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
    而創作者的影像和文字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痕跡,
    如果你還不大清楚,一起來了解

    【2021-03-20/聯合報/D3版/聯副.周末書房】

    關於歷史從我說開始

    【吳鈞堯】

    推薦書:1960-1975《年記》系列(尖端出版)

    年記,為年代依序記錄,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以三十張老照片為引,勾勒舊時代。

    「年記」與「年紀」發音同,實則前者大時代、後者小敘事,但沒有「小」的餵養,時代的「大」何處著床?故而出生年為軸,一九六○到一九七五,十六位作家,依照出生年一字排開,浩浩盪盪成為歷史敘事。

    要出生在一九六五年的李進文書寫一九六五、要歐銀釧寫她的一九六○、讓馮翊綱記他的一九六四,除非他們帶著前世記憶投胎,否則只能發一聲「甚」,其餘無解。

    「年紀」寫「年記」,是一種再認識。著名空間研究學者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提到,「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又說,「地方不單只是有待觀察、研究和書寫的事物,地方本身就是我們觀看、研究和書寫方式的一環」。

    時空得進入了,才能成為我們的時空,「認名」跟「命名」猶如「年紀」與「年記」。



    門,在出生年打開,允許我們帶著不同的成長背景與識見,每人派與照片,書寫三十則短文,再從濃縮中找到最緊要的關鍵詞,成為書名。年記系列成為非常「獨斷」的檢索,翻開扉頁,有一段文字精簡自作者的短序,有必要一一條列,因為它們是作者群的有趣註解,巧妙與霸道兼具。

    毆銀釧《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依舊1960,香氣迎面」。

    王淑芬《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人類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的」。

    楊翠《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我與一則史詩級的美麗神話同時誕生」。

    陳輝龍《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關於1963年,差不多要到1973年才知道原來如此」。

    馮翊綱《年記1964:隨人解讀》,「梨園說書先生,將陽世百態述說」。

    李進文《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我出生的那一天,時間最肥」。

    嚴忠政《年記1966:交換日常》,「這一年,我們學習見面,練習摩擦」。

    張萬康《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我倒著生長,愉快的縮小兼重生」。

    顏艾琳《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據說1968年出生的人,在40歲會遇到改變成人生的重大事件」。

    郝譽翔《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1969,反抗與純真同在,樂觀與放縱並存,我心深嚮往之」。

    李鼎《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我在50年之後遇見這30張毫無記憶的照片,好似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所有『理所當然』的刪除」。

    洪凌《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天光破曉,滄青色光暈是萬年後的玄黃洪荒」。

    張哲生《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令人回味無窮的國語卡通歌曲在25年後,引領我步上了漫漫的懷舊之路」。

    徐國能《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世界暫時失去了顏色和詩,但孕育了未來的無限驚喜」。

    凌性傑《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天干地支裡,充滿了時間的暗示」。

    李長青《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這是文學與我一種奇妙的緣分」。



    作家姿態各異,觀點與出手方向,都是他們與世界的接軌。如此「任性」,肇因於歷史的讀與解,本來就沒有統一,甚至標準答案。任性出手,根源於規格的控管,嚴謹更勝防疫。字數最少的顏艾琳、郝譽翔,與最想多說的李鼎,很抱歉,都是七十頁篇幅。後記「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作者比台灣退出聯合國、蔣介石過世、王子麵生產、《八百壯士》首映、台視正式開播更要緊,列在第一順位。嚴謹中自由誕生,看似自在揮灑,對比書名與扉頁文字,實則個性盡現。

    我在其中找到為文風格。

    王淑芬、歐銀釧、顏艾琳抒情為尚,馮翊綱看圖說故事,不乏寫逸演出,洪凌的出場就預示了科幻風。以圖片勾勒筆意的,還能分出兩種,楊翠、張萬康、凌性傑借圖片說自身成長與感受,屬於主觀派;郝譽翔、張哲生系出同門,但客觀許多。陳輝龍寫就許多隱喻的小故事,李鼎則隱喻少、故事多,有一個大宗是散文詩,如李進文、嚴忠政、李長青、張哲生,張哲生偏白話運用、李長青則有意識地把古今詩人入文,這樣的「混搭」徐國能運用徹底,短文、短詩,連七言絕句都用上了。

    凸顯作家個性的時代記錄,沒有總序、代序等「剪綵」儀式,系列訴諸美學要求,「以大面積留白並搭配簡潔的設計感╱內頁採用韓國進口厚磅美術紙╱書衣的設計、圖騰從日常中取材╱以雙色的撞色視覺感,展現時間與空間各自獨立又互相融合的概念」。

    同時,為了避免作家「離圖」太遠,讀者難以跟上,書冊末頁條列照片拍攝年代跟史實記錄,閱讀年記時,讀者可以依照作家書寫,也可以前後對照,找到自己與歷史的軌跡。



    「高二那個夏天,我一口氣讀完四十本金庸小說。沒有按照序號,而是有哪一部就租哪一部。年少讀武俠,我長了另一種滄桑,那是款霸氣,整個江湖都需要我。我到中華商場買了兩把木劍,一長一短,掛在身側,搭上二二一公車,車廂裡的乘客都顫慄,劍是其一、劍眉其二。我很習慣把眉毛皺成『劍眉』,眉心夾緊,尾梢自然跋扈」。

    「人人行囊飽滿,商家的貨品越來越少,大肆採購後,回望中華商場,才警覺,張燈結綵似的海報早已消失,斑駁大樓前,人群密密麻麻,像螞蟻,為了過冬而覓食。隔許多年,才知道,從中華商場搬運出的,是每一個人對它的獨有回憶,那一身斑駁、那一臉灰槁,正是青春的側影」。

    兩則短記不出自於上述作者手筆,而是閱讀「年記1967」,看到老照片,想起我跟中華商場的逢遇。記述於此,是年記系列透過它的規範與客觀,對我發出呼喚。

    出版方把筆交付給十五位作者,讓他們做主,個性化不同的年頭,更有透過他們全境擴散的深意。這幾年《聯合報》分別以時代跟地方,多元思維留住歷史,懷舊之外,還有歷史感的培養,沒有拉滿的弓,就沒有飛揚的箭,無論朝天空向地心、朝悲傷或圖騰,任何一種飛行有目的,也有道長長的氣流。

    「敲時間如竹,聽它走遠、聽它回來。來、去,有時依循五線譜,有時候是枝畫筆,以及原來如此」。

    我寫它們,在自己年記的扉頁上。

    #歐銀釧 #王淑芬 #楊翠 #陳輝龍
    #馮翊綱 #李進文 #嚴忠政 #張萬康
    #顏艾琳 #郝譽翔 #李鼎 #洪凌
    #張哲生 #徐國能 #李長青 #凌性傑
    #年記 #報時光UDNtime #尖端出版

  • 認識台灣歷史吳密察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49:17
    有 2,563 人按讚

    【他是帝國主義者、日本征台論鼓吹者⋯⋯還有呢?從手稿揭開李仙得的面貌】
    台劇《斯卡羅》引起對史觀的討論,其中,劇裡關鍵角色、法裔美國外交官「李仙得」的改編幅度引起熱議:在歷史上,李仙得在羅妹號上的美國船員遭排灣族原住民殺害後,來到台灣善後,他相信帝國主義、在外交和地緣政治上頗有手段,被韓國學者評為「邪惡的天才」;他對台灣的觀察和理論,也被日本援引為攻台依據,種下日本侵台的「牡丹社事件」遠因。

    不過除了野心外交家的面向,李仙得在史學家眼中有更鮮活的樣貌:他博學而充滿好奇,會3種語言、也學原住民語,更熱愛研究地質、畫地圖;他曾經抓人口販子抓到攝影師聖朱利安・愛德華茲,後來卻和他合作用影像記錄台灣風情,也讓愛德華茲自此在攝影圈闖出名號——這些李仙得費心搜集的當地資料,全都收錄於他的手稿《台灣紀行》,也成為史學家認識19世紀台灣的珍貴史料。

    李仙得的樣貌能重現背後,是三位學者長達14年的「找手稿」之旅:為了重現完整的《台灣紀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和學者費德廉(Douglas Fix)、蘇約翰(John Shufelt)橫跨美國、日本、台灣,用十餘年拼湊出20萬字的李仙得手稿、找齊119張照片。靠著他們傳奇般的追尋,我們才得以得知這位歷史人物的真面目⋯⋯

    《報導者》專訪三位學者,剖析李仙得複雜而多元的面貌,也取得珍貴的手稿圖像,讓大家看見19世紀台灣的風華。https://bit.ly/3zcOmXa

    ★深入每寸土地,《報導者》以獨立觀點,傳遞事實,#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李仙得 #斯卡羅 #台灣紀行 #歷史 #攝影 #手稿 #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