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認識台灣有聯書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認識台灣有聯書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認識台灣有聯書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認識台灣有聯書報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女性參政的世代對談及前行 昨天晚上,很榮幸受到女書店的邀請,能夠主持「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座談會的第一場「婦運與民主政治的交會: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 這個場次名副其實邀請了4位 #跨世代女性參政者 對話交流: #李元貞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

認識台灣有聯書報 在 Sunny Lin 林桑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23 17:40:09

2018是豐收的一年。 - 我只能說我一路上遇到的貴人太多太多了,謝謝所有指導過我、相信我、給過我機會、包容我犯錯、陪伴我找方向、找方法、帶我成長、跟我交流過想法、給過我真誠建議、鼓勵我、讚美我、給我很多愛及信任、跟我說真話、修理過我、答應過我的請托、幫過我、沒有直接接觸到我卻一直走在前面當我的榜樣...

認識台灣有聯書報 在 Yoyo Sham 岑寧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0 21:57:18

...謝謝這期號外 City Magazine 邀稿,讓我分享我雙城生活的一頁。 “從十七歲離開香港生活以後,台北以前,我沒有讓自己在任何一個地方好好的生過根。旁人看我拔根的利落說我勇敢,其實並不難是因為從來未灌溉出任何果實,這根拔得沒有什麼損失,也是一種幸運。跑來跑去也都是同樣幾個地方,並沒有浪跡...

  • 認識台灣有聯書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4 15:36:51
    有 1,262 人按讚

    #女性參政的世代對談及前行

    昨天晚上,很榮幸受到女書店的邀請,能夠主持「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座談會的第一場「婦運與民主政治的交會: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

    這個場次名副其實邀請了4位 #跨世代女性參政者 對話交流:

    #李元貞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苗博雅 MiaoPoya

    大家的參與前後跨越近四十年,見證台灣女性參政歷程並實踐其中。整個座談會實在是太精彩了,感謝兩三百位與會者一起渡過了精彩的150分鐘。

    #婦女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性平運動」比較認識,但其實台灣發展性別平等,是從婦運開始的。

    這場座談會世代傳承的意義格外重要,關心性別議題的各世代,可以直接由運動者的分享,了解婦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含台灣成為 #亞州最性別平等國家 的歷程。
     
    #女性參政所帶來的改變與意義

    今天座談會主題是「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參政」只是其中一種實踐路徑。

    女性參政不是只為了女人要平等的權利,而是一個女性邁向平權的象徵與過程。如果性別真的已經很平等,以佔據人口一半來看,應該要有一半的決策者是女性,但實際並沒有。

    此外,女人參與公共事務,也會改變政治的結果。許多研究都看到,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會讓公共政策不一樣;因為女性會更關心和家庭相關的公共政策與下一代,例如托育、健康、照顧和教育。
     
    #四起女性參政的重要事件
    台灣在女性參政上有許多重要的事件,以下列舉我自己最熟悉的4起事件作為分享:
     
    1️⃣1996年,彭婉如女士擔任婦女發展部主任時,成功推動「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要求民進黨內各類公職選舉提名,保障女性名額佔1/4,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2️⃣2000年,當時婦女團體遊說了所有總統候選人承諾,當選後,女性內閣比例要1/4。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女性內閣比例21.4%,是首次台灣內閣女性超過20%(42位中有9位是女性)。
     
    3️⃣2005年,修憲的關鍵突破之一是「不分區立委中必須要有一半的婦女保障名額」,這件事我自己有親身參與推動。

    當時,立委要從「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我們提出實證研究,說明單一選區對於女性不利,所以做出要求, #成功獲得跨黨派支持。

    這個關鍵改變,保障了全國113位立委中,即使區域立委皆無女性當選,至少還有17位女性能擔任不分區立委,佔整體的15%。

    也因此,愈來愈多女性的努力與傑出表現 #能被看見(之前是連機會都沒有);連帶影響更多女性能夠進入國會,到我們這屆女性立委比例已突破4成,不只是有史以來最高,也是亞洲之冠。
     
    4️⃣2016年,社會民主黨提名的區域立委,候選人中6位中有5位是女性,只有1位是男性,女性佔83%。

    當時還有人質疑說:女性候選人這麼多,社民黨是不是厭男?但反過來,過往常見許多候選人提名多為男性時,卻鮮少遭受質疑。

    #女性參政還要更往前

    過去,婦女運動為台灣女性參政打下重要基礎。現在,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為下一個世代創造更加性別平等的公共參與環境。

    我在立法院,有兩個相關的修法提案:

    🍀 內閣單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的修法草案:

    台灣在2007年就簽署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公約),其中第23號一般性建議便指出,女性參與政治和公共生活的比例應達30%至35%。

    我已提出「行政院組織法增訂第十二條之一條文草案」,希望台灣的內閣比例,#任一性別不得低於1/3,本草案已於去年9月一讀通過。

    🍀 政黨補助款5%培育多元人才參政的政黨法修法草案:

    促進女性參政已是國際潮流。以韓國為例,2004年起,政府對各政黨所補助的經常費之10%必須用來促進婦女參政,約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2.5%。

    台灣應參考南韓培育女性參政之作法,培育多元族群(含女性)參政人才制度性的財源應更加擴大。因此我將提案,建議「多元參政人才培育」費用比例,應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5%。
      
    #座談會精彩分享摘要

    昨天4位重量級與談人以及1位神秘嘉賓的精彩分享及回應,我就自己印象最深的點盡量摘要,希望能為這場豐富座談留下一些紀錄,也跟大家分享:

    🙋♀李元貞

    1982年婦女新知雜誌創辦人/台灣婦運先驅/淡大中文系榮譽教授/《眾女成城》作者

    20世紀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興盛,人權觀念開始被提出,但當時很少討論兩性平等,也缺少對於婦女議題的重視。

    所以我和好幾個婦運夥伴就在80年代婦女新知基金會知基金會,把全台各方面的婦女議題,包含兩性平權、女性各類議題(婚姻、家庭、就業、參政等),一方面研究,一方面提出主張及批判,讓社會能夠看見。

    我在威權時代做婦運時,常常被人家罵說:「你那什麼問題啊?!女人都已經有婦女節了,台灣哪裡有什麼兩性不平等?!」等話語。

    也因為我離婚,所以那時大家就說:「元貞就是因為離婚,心理有問題,一天到晚要講兩性平等。」

    當時的我面對人家這樣說,就覺得更要去提兩性平權;當人家說婦女哪有什麼情慾好談時,我就更要去談。
     
    婦運的努力從早期,一直到後來好多婦女團體紛紛成立,推廣各種不同面向的婦女議題,真的愈來愈好。

    當然推動過程中,也有很多的競爭與辯論,例如早期提出的婦女就業較無爭議,後來情慾部分的爭議就比較多。但整體來說,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權益愈加關注與提升,尤其是年輕人,對此我相當開心。

    🙋♀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2001年創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2018年教授退休/2020代表台灣基進參選不分區立委/現任台灣基進黨 性別發展部 顧問
     
    今天的主題「眾女成城」雖然是「女」性為主,但這之中也有男性的參與。

    元貞寫的《眾女成城》這本書中就有提到,早期消基會的創辦人之一柴松林,每次婦女運動時,他就是一個白髮蒼蒼的男人站在一群女性中,跟大家一起遊行與支持。

    有人會說你們都不包括男人,我覺得不是,重點是以女性為主體,任何支持性別平等的男性,也都會是我們的好夥伴。

    談到女性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認定應該要很寬廣,我們的發言、開會、上街遊行、課堂教學、在外演講或寫書等,這些都是公共事務;我們不應該只將參選和擔任公職當成參與公共事務。

    例如當時劉毓秀堅持要從母姓,這個行動和發言就改變了大家的思考,去反思為什麼姓一定要用父親的姓?為什麼不能用母親的姓?
     
    另外,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1983年的暑假,我和婦女新知的夥伴聚在一起,大家開會討論 sexual harassment 這詞要怎麼翻譯?後來決定要翻成「性騷擾」;隔年,華航空服員做身體檢查時遭到醫師性騷擾,這個詞就開始有意義、成了公共議題。

    🙋♀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為什麼歐巴桑會參選?一個是身為小民的不服氣,另一個是做為一位女性的不服氣。

    不久前富比世雜誌指出,女性在領導國家時,比較具有公開透明、當機立斷、富同情心、鼓勵對話與交流等特質,也使得許多國家遠離新冠肺炎的疫情威脅。

    我們很希望女性能夠帶進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為父權文化其實影響我們生活各個層面,也影響了政治的場域,比方說逞凶好鬥真的是唯一的樣子嗎?

    2018年時南部還有男性議員的候選人,看板設計是把自己和金正恩的照片併在一起,然後下標說:敢說敢做敢爭取。

    但其實民意代表不只是爭取福利,更是要喚起民眾的參與才對。且這個照片雖然下面寫了「傾聽民意」,但金正恩這個人物本身就和民意有所衝突。

    當然,我們也不能認同女性候選人穿著結婚禮服下標說要嫁入議會。

    我們的參選是希望創造一個新的文化,包含女性帶來新的政治文化、更多的對話、溝通、同理.以及讓這個政治不是一個金錢的競賽。推動參政平權,支持更多女性和一般的小民能夠進入政治場域來為大家的生活帶來改善。

    🙋♀ 苗博雅 MiaoPoya
    台北市議員

    我自己剛好是在解嚴的1987年出生,我等於是大家努力奮鬥下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先前二、三十年大家努力做的倡議和教育,今天台灣是不會進入到讓像我這樣子的一個人選上議員的時代。
     
    過去二、三十年,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了一件工作,就是台灣性別平等法制工程其實是做得相當好。

    尤其是我有時候跟其他亞洲國家,例如香港和日本的朋友經驗交流時,他們常提到台灣有一些在亞洲相當亮眼的數字,比如說女性國會立委的比例、女性政治人物的比例、婦女的就業率及勞動參與率等等,他們常問說到底台灣做什麼麼才有今天的成果?

    我認為過去大家努力推動各種法律制度,顯著提升婦女與各種性少數、LGBT族群的法律地位以及國家公權力的保障,這點非常重要。
     
    包含《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防治法》等等,正因為台灣有這些相對完整的法律保障,讓我們的婦女不管是在職場、家庭,或我們現在不斷培育出新一代的青少年在學校內,都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更自由地發展自我。

    🙋神秘嘉賓 ♀彭渰雯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從現任各級民選政治人物的女性比例:
    總統100%
    立委41.6%
    縣市長31.8%
    縣市議員33.7%
    村里長16.6%

    就可以看到,和我們很驕傲的立委及縣市議員女性比例相比,女性村里長的比例相對很低;且在我們推女里長運動前,更只有13.9%。
     
    保障名額帶來了正面的效應,讓許多女性的亮麗表現被看見,讓愈來愈多女性被提名;但在保障名額制度無法執行的村里長層面,則必須要婦運的陪伴與支持。
     
    2016年的資料顯示,社區女性志工的比例有69%;但女性村里長只有14%、女性社區協會理事長只有19.3%,都不到1/5,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況,必須要系統性的改變。

    --------
    以上是 女書店「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的首場摘要分享,接下來還有6場次。

    下一場接棒的是10/8(五)晚上,由紀惠容監委所主持的「女性身體自主權與社會保護機制」,相信精彩可期,請大家持續關注女書店臉書,報名參加!

    婦女運動四十年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改變是可能的!

    我也會在國會繼續推動修法與政策監督,讓台灣成為一個讓所有人不分性別與認同,都能平等自在生活的地方!

  • 認識台灣有聯書報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9 11:12:30
    有 956 人按讚

    本來說要休息的,
    但禮拜五看到斯洛伐克捐1萬劑疫苗給台灣,
    想起去年拜訪台灣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
    就覺得應該要趕緊在打疫苗前把斯洛伐克的介紹寫出來,
    避免我整個人陷入副作用當中。
    至於我打完疫苗之後到底是高燒不止的年輕人還是安然無恙的老人,
    明天再跟大家分享。

    「我們無法選擇鄰居,但可以選擇朋友。」

    這是我昨天在臉書上看到的感謝圖,上面畫著美國、日本、立陶宛的國旗,旁邊加上一位新朋友:#斯洛伐克。今天就來帶大家聽聽,這位新朋友的故事吧。

    你應該對一個名字有印象:#捷克斯洛伐克。

    是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在1989年以前是同一個國家。他們共同生活在蘇聯的壓迫之下,最終在蘇聯垮台後分成兩個國家。今天我們就從歷史看起,認識50多年前那場「布拉格之春」。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去年捷克參議院議長不顧中國反對也要訪台,斯洛伐克總統甚至發言反對王毅的威嚇,力挺台灣。這兩兄弟曾一起對抗惡魔,惡魔垮了,兄弟倆握了手,和平分家。他們是各地之春的起點,阿拉伯之春、漢城之春皆承它的名。也是絲絨革命的示範,兩國人在分家後的融洽相處,國際罕見。要介紹斯洛伐克,就要和捷克一起。他們是鄰居,更是朋友。

    #布拉格之春的希望
    1968年,蘇聯加盟國捷克斯洛伐克選出一個新的共產黨總書記:杜布契克(Alexander Dubcek)。先別緊張,杜布契克是來幫忙的。他上台後提出一個新的想法:

    「給社會主義一張人性面孔」。

    這是什麼意思?杜布契克想打造一個更人道的社會主義,他想放寬書報審查、擴大言論自由、讓人民參政。人民喜歡這個想法。人民想要更多的改革,想要修正社會主義的扭曲,想在社會主義裡,加入一點點的民主。在杜布契克和改革派的帶領之下,捷克斯洛伐克欣欣向榮,樂觀的氣息蔓延街頭巷尾,滿心期待陽光灑下的「布拉格之春」。

    但有人不開心。

    蘇聯不可能放任「民主」兩個字遊走在它的國度。他們命令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後稱捷共)參與協商會議,但杜布契克拒絕了。他不僅拒絕,還拉攏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試圖共同抗衡蘇聯。

    蘇聯絕不可能讓這件事發生。

    1968年8月20日,晚上11點,有一架蘇聯客機飛越布拉格領空,說他們故障了,要求緊急迫降。布拉格機場不疑有他,讓蘇聯客機降落了。結果從客機裡走出來的,不是一般乘客,是一批又一批蘇聯武裝部隊。

    蘇聯很快的占領了布拉格機場,他們準備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了!他們先是跟杜布契克說,你出來協商,我們就不進攻。杜布契克抵死不從。隔天,蘇聯大軍衝入捷克斯洛伐克,帶來40萬士兵、6300輛坦克、800架飛機、2000座大砲。你以為這數量是大型戰爭,不,是蘇聯眼裡容不下任何民主的燭火。

    殺雞用牛刀,
    蘇聯為了斬民主的芽,用數千台坦克,全數上膛。

    就跟我們提過的立陶宛一樣。蘇聯搶先攻佔布拉格電台,因為他們擔心民主的聲音被傳播到各地。但這樣擋不了捷克人的勇敢。
    人民發起大罷工,在廣場上印製地下報紙,一名年輕捷克人為了將國旗掛在蘇聯坦克上,當場被槍殺。

    最終還是被蘇聯奪走布拉格的春天了。

    這場鎮壓最後有數十人被逮捕,上百人死亡,數千人被送去再教育。隔年一月,一名大學生在廣場自焚抗議,幾天後他去世了,數千人共同哀悼他。後來陸續又傳出有人自焚的新聞,但這些火光終究融化不了從東方傳來的冷酷無情,蘇維埃的冬天再次降臨,一待就是再二十年。

    鐵幕退去,窗外的太陽照映進來
    地上灑滿彩色的光

    時間快轉到1989年。還記不記得我們上次說的立陶宛200萬人牽手活動?那是在1989年8月,波羅的海三個國家200萬人牽起自由之鏈,
    向世界吶喊著要人權,推翻蘇聯。這條人鏈果真撼動了蘇聯的地位,同年,東歐各國發起了屬於自己的革命,捷克斯洛伐克也跟上了。他們在1989年11月,發動一場超過十萬人的遊行,接著因為警方鎮壓,加劇了人民的怒火,參與人數暴增到50萬人,國內各地也主動發起總罷工。就在11月28日,捷共宣布,它放棄一切權力,並取消一黨專政。因為自由來的太順利,沒有革命、沒有大規模暴力衝突。於是人們將這次革命稱為「天鵝絨革命」,又稱「絲綢革命」,很滑順的意思。

    民主勝利了,
    雖然距離布拉格之春早已過了20年,
    但春天終究是來臨了。

    1990年代,波羅的海三國和捷克斯洛伐克順利推翻國內共產政權,
    蘇聯巨大鐵幕落下,窗外透進來的光折色成一道彩虹,在中亞、東歐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顏色革命。

    #當我們變成我和你
    捷共垮台後,捷克斯洛伐克繼續以聯邦國家存在著。但當時兩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不一,於是1992年,兩家總理面對面,討論著到底是要繼續以聯邦國家共存,還是分開獨自建國。最後雙方決定,分開吧,對彼此都好。兩邊在1992年共同修改捷克斯洛伐克憲法,
    在處理完領土和財產分配後,1992年12月31日,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兩個新的國家誕生了。

    在各自建國後,雙方各走各的路,但方向大致相同。捷克在1993年立刻宣布捷共是一個「犯罪和可恨的組織」,裁定共產黨解散。
    斯洛伐克則是等到去年11月才通過法律修正案,宣布捷共是犯罪組織,且禁止國內有任何共產主義的標幟出現。「去共產化」已經是東歐各國的默契(白俄羅斯除外),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台灣的新朋友大多都在東歐,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共產巨獸,他們50年前就見過了。

    去年8月,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來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人正好在德國,對著媒體說:

    「一定要讓維特齊為自己的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沉重代價。」

    這句話惹毛了歐洲人。歐盟執委會發言人說這種外交語言是不樂見的,德國外交部長馬斯也說,威脅不適合這裡(歐洲)。而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Caputova)更是發文強調,不能接受中國威脅歐盟成員。

    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一事,斯洛伐克可以不用發聲的。他們大可以裝沒事,繼續賺中國的錢。但這就是這兩國的友誼展現。再一個例子,今年4月,當俄羅斯宣布驅逐20名捷克外交官時,斯洛伐克立刻也以驅逐3個俄羅斯外交官作為反擊,力挺捷克。(後來波羅的海三國也立刻跟上,三國合計驅逐4名俄外交官)

    有朋友形容,捷克和斯洛伐克就桃園人和中壢人啦。就是「我們在隔壁、我們是好朋友,但當一家人,先不用」。所以現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互相都很友好,大多時候不會分你是哪一國人,只有在特定話題上,或是少數很在意的人,才會貼國籍的標籤。

    斯洛伐克對台灣的友善不會只停在1萬劑疫苗。今年1月初,斯洛伐克就說會派高級代表團來台灣,只是剛好因為台灣5月疫情大爆發,代表團就延後了。現在又傳出消息,代表團預計會在9月訪台,規格應該會比過往都還要盛大。想必到時候中國應該又會跳腳了。

    有時候建交不一定感情好,分家了也不代表就要惡言相向。雖然捷克和斯洛伐克還沒跟台灣建立邦交關係,但我們已經看到他們友台的展現。最後謝謝為這一切奔走的外交人員們,以及齊心幫助台灣的國家和企業。

    今天這篇文章的參考資料放於敏迪選讀官方網站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718-2/

    ---#我是閒聊線---

    在經歷30個小時的燒燒退退後,敏迪我現在已是一尾活龍。打疫苗其實不可怕,反而賺來一整天的休息和放空,挺好的。明天再來跟大家分享我打疫苗的整個過程,以及身為一個32歲的年輕人到底會有那些副作用。

    對了,國際觀察曆的集資問卷還在蒐集中喔,還沒填問卷的人要把握機會了,填寫問卷才會在開賣的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唷。
    https://bit.ly/3yRggs6

  • 認識台灣有聯書報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0:44:53
    有 596 人按讚

    #世界各國封城經驗分享
    我知道大家這週末都過的很忐忑
    有很多人PO出超市貨架搶購一空的照片
    也有人開始囤物資,買衛生紙
    基本上台灣現在處於「半封」,就不到真的封城
    但我想應該也有很多人在問
    如果真的到第四級,我們老百姓該怎麼因應呢
    大家不要緊張,全世界很多國家已經累積寶貴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所以我跟世界各地粉絲蒐集來了他們的封城經驗和心得
    他們也有很多建議想要告訴在台灣的大家
    我就先把建議統整在前面,各國經驗放後面供大家參考
    有了世界各國這一年來的寶貴經驗
    台灣人不必慌張
    而且由衷希望這一篇用不到
    大家一起做好防疫,力拼最短時間解除第三級
    就不用擔心什麼封不封城的了
    (先感謝提供資訊的所有粉絲)

    #萬一封城的錦囊妙計
    1. 不要看到「封城」就恐慌,白話講大概就是「外出限制」
    2. 民生物資是封城期間最容易取得的,所以不要囤食物,台灣外帶hen方便
    3. 遊樂場所、博物館、理髮廳都會暫停營業,可以嘗試看看自己剪頭髮,或乾脆留長?
    4. 單身的人找一個固定性伴侶,或是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性伴侶(無誤)
    5. 買個瑜珈墊或彈力帶,無論如何都要舒展筋骨動一下
    6. 如果真的要買食物,建議一次買一週的量,太多容易壞。出門買菜前先列清單,避免在超市停留過多時間
    7. 也不是不能出門,但一定要把口罩戴好,沒洗手不准碰眼耳鼻
    8. 工作和休息的地方稍微分開,有預算的人建議投資好一點的桌椅(升降桌讚)

    以下是各國粉絲傳來的經驗分享

    #法國
    先來講法國,因為之前有個從法國飛回來的朋友住在我家三個月,
    她剛好經歷了法國封城最嚴峻的時刻。
    以下是她的建議:

    1.先準備什麼物資:
    需要再買,因為出去買就是很重要透透氣、看城市的時刻。

    2.可以出門運動嗎:
    可以唷!比較緊繃、規定變嚴格的時候,有過運動不能超過住處方圓1公里,也有過運動只能規範時間內,也有過出門不能超過一小時,也有過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需出示公司證明,也有過沒證明者只能在規範時間搭。

    3.大概都封多久:法國還在封,但此封非比封,就是出門的限制不同、開放營業的類型不同,看疫情狀況,限制緊跟鬆、多跟少的調整。

    4.民生物資如何購買:
    去超商購買為主,因為可以順便透透氣,是人被限制下,心理健康的必須。法國開放幾種行業營業,超商、醫院、藥局(法國藥局通常跟美妝店結合)、五金行(很常跟中型賣場結合,意思是小小百貨公司感的地方也有開,但部分部門沒開)、菸草店(此種店通常結合販賣郵票、彩卷、咖啡、酒水,但限制緊時,咖啡、酒水不能賣)。

    幾種行業是比較鬆的時候,再次可開,約莫去年4月底、5月之後漸開,如:書報攤(通常販賣地圖、明信片、雨傘、打火機、報紙、及其他店主有創意的東東)、肉鋪、起司鋪、水果舖、蔬菜水果舖、麵包店、酒鋪。

    5.可以剪頭髮嗎:限制很緊的時候,理髮店也禁開。

    6.有些教堂有開:我只要出門,幾乎都會去住處附近的教堂,沒遇過超過五人同時在教堂裡

    7.歐洲各國封城方法差不多,但其實都不是所謂的「封城」,台灣使用封城兩字有點太誇張了,法文使用confinement這個詞,我自己詮釋為外出限制,只是很多地方不能營業,所以你也不能去,例如法國人喜歡去喝一杯、去餐廳等社交,政府下令關閉,他們就快樂改為本來也很愛的野餐,加上當時好天氣,法國人又屬向日葵種,大家自然而然去河畔、森林、公園裡曬太陽及野餐(他們的野餐文化跟我們不同,喝很多酒是很正常的),繼續群聚,畢竟是他們的文化習慣,政府在首部曲時,大概文化深入體內自然到也沒想到大家會改去戶外群聚,才臨時修正的更嚴格,公園、河畔都關閉,並加上不能離家1公里,以防有人跑遠去森林。

    8. 另外有個確診過的旅法粉絲建議大家:
    1.時間管理 – 直接把上班通勤時間拿來運動,加強免疫力
    2.和同屋簷下的伴侶保持良好互動,畢竟要24小時黏在一起也是個考驗

    #義大利(羅馬)
    1.義大利會用四個顏色分區:
    白色:低風險,可四處移動
    黃色:餐廳可以坐在戶外的桌子,晚上八點前關門就可以;學校開放
    橙色:可以出去家裡所在的commune 有點像區公所,但不能出region省。餐廳六點晚上要關門
    紅色:最嚴重,基本上就到封城的地步。只能必要的時候出門 例如去藥局或是採購日常生活用品
    現在全義大利幾乎都在黃色,生活還算方便,只剩下晚上時點的宵禁。

    2.封城和解封:
    顏色的轉換是滾動式的,現在每兩個禮拜或小改一些規定,增多病例就升級,減少就降級。

    3.心得:
    聖誕節和復活節時,全義大利都是紅色全封城,大概就是過年不能回家團圓那種感覺。封城久了其實蠻影響心理狀態的,剛開始還會疑神疑鬼。但現在大家反而有點麻痺了。然後義大利餐廳很不習慣做外帶,以前要外帶餐廳老闆還會瞪你。所以封城後很多餐廳都瀕臨倒閉或破產,結果又跑去政府前抗議,又是一種群聚(暈)。不過基本上,義大利人還蠻配合防疫的,雖然他們很愛社交,宵禁或限制聚會人數對他們來說很痛苦。但他們本身還是蠻配合的,到哪都會帶口罩,也會隨身攜帶出入聲明書,超市公車都有酒精可以消毒。有粉絲說她現在很會上網買青菜,技能get?

    #義大利米蘭再補充
    沒想到待在義大利的人好多,還有一個粉絲傳了以下訊息給我。

    [出門規定]
    倫巴底貴為(?)義大利經濟重鎮應該是規定全國最嚴的。第一次封城本來可以出門運動但太多人會跑步然後在公園裡聚集,最後公園直接關閉,然後禁止出門運動。除了上班以外只有1)買菜 2)買藥 3)遛狗 三個理由可以出門;要隨時攜帶證件警察會隨機盤查,遛狗也不能離開家方圓300還500公尺(我們還真的用google地圖在那邊看我們遛狗可以遛到哪哈哈哈)剛開始警察真的開了一堆罰單大家才比較乖。

    [民生買菜]
    超市會管控人數所以前兩個月買菜真的是災難。所有超市網站都沒做好準備,變成連線上買菜都要排隊,終於排進去買菜了也不一定有外送。可以選擇去現場領菜但不好意思還是要跟大家一起在外面排隊 (那畫面很像共產國家排隊等配給😅)。我們本來也是吃多少就買多少菜的,剛開始不會估到底要買多少菜搞得很容易東西放過期。後來抓到大概一次買一個半禮拜的量差不多,肉類魚類不會放壞又可以把買菜頻率放到最低。

    因為超市限制人數所以都我男捧油去買菜,他還要幫他爸爸媽媽買畢竟他們高風險族群。後來各式各樣的線上買菜網站終於update好了我們就都用線上訂菜的了。

    [剪頭髮]
    我自己是從1月到12月都沒剪頭髮啦,直接變女鬼超可怕的,受不了就在家裡自己把髮尾剪一剪。我男捧油是大概三個月後真的受不了就叫我幫他用電動刮鬍刀理了平頭。米蘭2月底開始封大概到6月7月才放寬限制他才去剪頭髮。

    [運動和工作準備]
    然後 一。定。會。胖。 如果沒有在第一次封城好好守規矩把感染數控制下來的話,就會不停的封,然後就會一直沒辦法出門,然後就會一直胖。我自己胖了10公斤(大笑)不要覺得很誇張,我認識的所有易瘦體質以外的人全部都大了至少一兩個尺碼,連我瘦不拉雞的男友都胖了兩三公斤。還有因為一直在家,會開始這裡痛那裡痛,真心奉勸大家去買個瑜珈墊,乖乖至少每個禮拜做兩次瑜伽或皮拉提斯之類的。WFH的人可以投資好一點的桌子和椅子,我因為太軟的椅子坐太久到下半年大概每兩個禮拜一次會背痛到幾乎沒辦法走路。我男友是桌子高度深度都不夠結果7,8月肩膀受傷,痛了一個多月才敢去看醫生,然後就被醫生命令去買新桌子還有乖乖復健 復健了大概半年才好。最推薦的就是可以升降的桌子。真的,真的,所有WFH的人都該投資一張升降桌子

    講了非常多但我覺得目前聽來我沒聽到歐美有比倫巴底這邊封得更嚴的(後來義大利也從重災區變成普普通通災區,被法國追過去之類的。

    總之就是
    1)買菜量控制大概在1.5禮拜的量最不會有東西壞掉
    2)買瑜珈墊 可以的話還可以買彈力帶
    3)投資好的桌椅

    #德國(慕尼黑)
    1. 民生物資哪裡買:
    封城後民生必需品完全不受影響,有戴口罩會就可以,會用推車控制人數。

    2.有休閒娛樂嗎:
    慕尼黑主要的依據是近七天每十萬人口的確診人數,如果連續五天低於100以下,就可以憑快篩陰性結果提言預約進戲院、歌劇院、或博物館,其他非必要性的商店也都可以逛。陰性也可以剪頭髮。只是要嚴格落實實名制。

    3.快篩條件:
    德國有立法保障所有人每周至少免費做一次快篩,你就可以拿快篩因性結果出入各場所。

    #土耳其
    1.健康安全碼隨身帶
    每個人包含觀光客都有「健康安全碼」,結合足跡和實名制的功能,進出每個地方都要掃。

    2.民生物資哪裡買:
    可以到鄰近的超市購買必需品。餐廳咖啡廳都可以外帶外送。年長者購買物資可以送到府,因為嚴格實施年長者+小孩不能出門,看到會罰款。所以剛推出這個政策的時候竟然還有老人家衝去戶政事務所改年紀(計畫通?)。

    3.心得:
    封規封, 人民還是很愛趴趴走,沒在管你社交距離。

    #馬來西亞
    以下全文來自馬來西亞粉絲

    確診爆發原因
    我們馬來西亞原本去年已經把疫情壓到單日確診1-2宗的情況。過後在沙巴就爆發政客們奪權然後舉行大選。很多政客就從西馬(馬來半島)飛去助選同時沙巴爆發新的感染源,選舉完就也順便把病毒帶回馬來半島。

    另外一個讓疫情爆發就是在去年年尾讓人民跨州。因為大家悶了七八個月所以大家也當沒事一樣跨州返鄉、旅行。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疫情就整個爆開了。到了上個星期平均單日4000+確診。很多確診案例是無症狀病患,要不然就是找不到感染源在哪裡。

    人民
    雖然我們有防疫措施,但是人民不遵守也不聽勸。有些人會以“口罩悶熱”當藉口、不然就是覺得“我的朋友們不會確診的“的想法繼續群聚。以這個星期為例,因為確診4000所以我們實行行動管制令3.0(已經第三次還是無法壓平確診案例),但是剛好碰到開齋節、穆斯林很重要的節日。雖然已經明確說了不能拜訪、只能和自家的親人慶祝(其他族群的人也有不聽群聚,只是剛好節日剛過去,才拿來做例子)。但還是看到很多人互相拜訪、然後在同一個室內沒有帶口罩。

    國家/政府
    去年三月實行行動管制令1.0,屬於全面封城。真的成功把疫情壓平。之前的2.0和現在的3.0措施很鬆散不嚴謹。雖然知道說我們國家經歷不起全面封城的經濟虧損,但是在人民不當一回事的情況下,情況沒變好,百姓的生活也很慘。醫療體系基本上是崩潰邊緣,有些確診但不是重症的患者被迫留在家裡自己隔離。也有聽聞確診病患在確診後,沒有醫療人員來聯繫就只能在家乾等。

    想和台灣的朋友說
    在只有百多宗疫情的時候真的就要好好配合防疫。雖然長期防疫真的很累也會心態上的疲勞(馬來西亞的我們已經防疫一年了),但是只要一爆發找不到感染源的病例,要壓平感染曲線真的很難。還有就是不要因為回鄉,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帶著病菌回去,留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不群居和戴口罩,用酒精消毒,就是對你家人朋友最好的幫助了。

    #美國(加州、紐約都有)

    1.民生用品去哪買
    可以買菜,餐廳們也都可以外帶,只是有人數限制。如果真的要買東西放在家裡連門都不要出,建議買濃湯罐頭,有飽足感還可以配麵吃。生鮮就不用屯了,美國這邊都沒停止供應,台灣應該更不會停。另外一個來自加州的粉絲說,因為他們州長很左,所以管控超嚴格的。網購是大家的好朋友,盡量兩周才出門一次,建議買好吃的麵條和米作為屯糧。噢還有一個建議,就是出門買菜要先列好清單,避免花多餘的時間在公共場所。

    2.可以剪髮嗎
    一開始不行,後來陸陸續續開放就可以了

    3.可以運動嗎
    每個地方有Open street可以出去健行散步遛狗,要看區域。有些人會帶口罩(aka有些人不會帶)。曼哈頓的粉絲說建議要每天安排散步運動保持身心健康。

    4. 居家工作
    強烈建議工作和休息的地方要分開。但台灣這部分比較辛苦,因為空間小,work from home應該會很鬱悶。要適時走出去晃晃,但要帶口罩!

    #還有其他國家
    包含泰國、荷蘭、越南、日本、澳洲、挪威、英國、俄羅斯、捷克、加拿大、伊朗、智利、波蘭、丹麥、菲律賓
    但內容實在太多,我通通放在敏迪選讀網頁版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517-2/
    如果還有其他國家粉絲的消息,我也會不定時更新在網頁中
    大家一起加油,力拼最短時間解除第三級警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