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認知行為理論社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認知行為理論社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認知行為理論社工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74的網紅林世莉啟宗心理諮商所所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曾經以為最美的愛 曾經以為最恆久❤️ 無奈人變、環境轉換 海誓山盟轉眼成空 錐心分手心痛失落 承諾何以轉眼成空 當個案帶著情傷來到諮商室 在你面前 自我價值 完全被摧毀時 如何有效陪他走過 諮商輔導治療學派 很多理論都可以用 明天啟宗心理諮商所 將邀請到ACT大師張本聖老師 從接受與承諾中。道出 心...
認知行為理論社工 在 CW|意識消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0:22:20
如果你情緒、精神健康狀況持續影響到你,呢度幫到你初步了解點樣搵幫手❤️ . 我自己覺得睇精神科醫生就好似睇皮膚科醫生噉,都係一啲身體嘅變化令到我哋想搵專業人士幫助,所以唔使覺得好羞恥又或者不知所措!比較多人問嘅係:究竟幾時需要睇精神科醫生,幾時需要睇輔導/臨床心理學家? . 如果你嘅精神健康狀況影響...
認知行為理論社工 在 林世莉啟宗心理諮商所所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曾經以為最美的愛
曾經以為最恆久❤️
無奈人變、環境轉換
海誓山盟轉眼成空
錐心分手心痛失落
承諾何以轉眼成空
當個案帶著情傷來到諮商室
在你面前 自我價值
完全被摧毀時
如何有效陪他走過
諮商輔導治療學派
很多理論都可以用
明天啟宗心理諮商所
將邀請到ACT大師張本聖老師
從接受與承諾中。道出
心理彈性六角形💎
1此時此刻連結
2自我為觀察
3脫離糾結
4接受
5價值觀
6承諾的行動
引導當事人
不須帶著評價看自己
不須改變當事人自己想法
善用隱喻與練習
有效陪伴當事人走過
情愛糾葛與風暴
明天邀請諮商輔導/社工
相關專業人一起來
啟宗心理諮商所
共同研習 認知 行為 治療的第三波
ACT
歡迎想幫助自己與案主夥伴
前來研習
#啟宗心理諮商所
#張本聖博士
#ACT理論
#接受與承諾治療
認知行為理論社工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概念文】林仁廷心理師的個人工具大揭密
。
1.核心理論+組合技巧:心理動力
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理論的結合,細節描述,堅定自己的立場
。
2.個案概念化
可以解釋案主的行為與心理歷程的能力
。
3.第一原則:人性
最上層的立論,先定錨,下面則都可以更動
例如人性自保,此原則優先,底下的動機及心理歷程都可通;萬一案主不是自保,則回頭懷疑哪些影響了她這個本性。最後才是談行為改變。
。
4.「情緒覺察+認知應用」的現場能力
從自我覺察開始,先知道自己,也知道案主的情緒,同時也關注整個局的情緒流動。了解言外之意、非語言的肢體情緒、引導情緒與接住情緒,並以認知面整理與描述,以轉譯跟案主溝通。
。
5.真誠關懷案主:
逐漸產生諮商關係後,自然真誠關懷案主,並不會因為離開諮商室就完全切割,類似把案主當朋友,但是是有界線的。
情緒覺察的開始是有風險的,心理師也會受傷。
。
6.實務經驗的自我研究
#非典型的社區案主:
(1)短期協助思考,有效的就是有用的。
(2)物質與生活面的優先:法律、醫療、社工、公共衛生與社會資源
(3)博感情:情緒面的傳遞與溝通
(4)轉譯能力:如何理解與用案主的生活素材,讓他懂心理學概念
#第二人生的領悟:
(1)不是社會腳本,而是自己的腳本。「想要什麼的人生」很重要。
(2)個人經驗的細節、具體描繪,才能真正讓對方能思考、有幫助。
(3)往少人碰的地方去,因為我們的工作就是碰人不敢碰的地方,通常也是他們卡住之處。
(4)思考更寬廣的「助人工作」,而不是單靠「專業諮商」的窄化
認知行為理論社工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概念文】林仁廷心理師的個人工具大揭密
。
1.核心理論+組合技巧:心理動力
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理論的結合,細節描述,堅定自己的立場
。
2.個案概念化
可以解釋案主的行為與心理歷程的能力
。
3.第一原則:人性
最上層的立論,先定錨,下面則都可以更動
例如人性自保,此原則優先,底下的動機及心理歷程都可通;萬一案主不是自保,則回頭懷疑哪些影響了她這個本性。最後才是談行為改變。
。
4.「情緒覺察+認知應用」的現場能力
從自我覺察開始,先知道自己,也知道案主的情緒,同時也關注整個局的情緒流動。了解言外之意、非語言的肢體情緒、引導情緒與接住情緒,並以認知面整理與描述,以轉譯跟案主溝通。
。
5.真誠關懷案主:
逐漸產生諮商關係後,自然真誠關懷案主,並不會因為離開諮商室就完全切割,類似把案主當朋友,但是是有界線的。
情緒覺察的開始是有風險的,心理師也會受傷。
。
6.實務經驗的自我研究
#非典型的社區案主:
(1)短期協助思考,有效的就是有用的。
(2)物質與生活面的優先:法律、醫療、社工、公共衛生與社會資源
(3)博感情:情緒面的傳遞與溝通
(4)轉譯能力:如何理解與用案主的生活素材,讓他懂心理學概念
#第二人生的領悟:
(1)不是社會腳本,而是自己的腳本。「想要什麼的人生」很重要。
(2)個人經驗的細節、具體描繪,才能真正讓對方能思考、有幫助。
(3)往少人碰的地方去,因為我們的工作就是碰人不敢碰的地方,通常也是他們卡住之處。
(4)思考更寬廣的「助人工作」,而不是單靠「專業諮商」的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