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認知心理學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認知心理學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認知心理學家產品中有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4萬的網紅遠見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賠 是 #智慧,出場是看寬!】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心態都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總不能這樣丟棄!有時候會了要讓自己過去所為不要像石頭落進水裡,就不斷的再投入更多資源卻拯救它。 但有些事情,要告訴自己,悔之不遲。 👉【遠見華人 精英論壇】https://gvlf.gvm.com.tw/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7的網紅接棒啟蒙計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內容摘要 要當自己「大腦」的朋友 1.大腦不是為了思考而存在,而是為了生存。 2.習慣才是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模式。 3.樂趣來自於在挑戰區解決問題 (環境影響)。 要了解「思考」運作的方式 1.記憶是思考的殘餘物。 2.思考運作的三個要素。環境,長期記憶,工作記憶。 3.凡事查google很不利...
認知心理學家 在 LAVIDA 育兒好好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0:13:30
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幼兒判斷是非只會從表象來看,大約到七歲以後才會把事件背後的動機考慮進去。 當然,有些父母秉持著「教育不能不體罰」的概念,不管如何,最低限度是不能「突然出手打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時時處在不安當中。但是,在孩子認知尚未發展成熟前,責罰孩子,其實他也不明白真正的原因。家長可以盡...
認知心理學家 在 一天一Google / 知識型instagram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1:12:55
#agad269 #知識 #20180516 那個「外在因素」尤其是說話被打斷💬 然後就再也沒有想到、沒有下文了😭 . 🤔「感覺記憶」補充: 記憶時間非常短,大約0.25-4秒左右 好比你走在路上,看到的所有東西(訊息) 都會進入感覺記憶,若不去特別注意的話 它馬上就會消失,不會佔用腦袋記憶體🧠 ....
-
認知心理學家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10 16:06:50內容摘要
要當自己「大腦」的朋友
1.大腦不是為了思考而存在,而是為了生存。
2.習慣才是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模式。
3.樂趣來自於在挑戰區解決問題 (環境影響)。
要了解「思考」運作的方式
1.記憶是思考的殘餘物。
2.思考運作的三個要素。環境,長期記憶,工作記憶。
3.凡事查google很不利於思考。
如何讓自己成為可以「有效學習」
1.要有「動機」,知道自己為何要學。
2.善用「心理學」創造助力。
3.養成「習慣」,自動駕駛! 先有信念,觸發-行為-報酬。
4.「行動」,跟生活結合,不斷累積觸發思考
讓社會善意成為學生探索未來的價值
訂閱接棒啟蒙: https://goo.gl/iuaZL9
認知心理學家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賠 是 #智慧,出場是看寬!】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心態都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總不能這樣丟棄!有時候會了要讓自己過去所為不要像石頭落進水裡,就不斷的再投入更多資源卻拯救它。
但有些事情,要告訴自己,悔之不遲。
👉【遠見華人 精英論壇】https://gvlf.gvm.com.tw/
#華人精英 #吳淡如
本論壇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
認知心理學家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71場 史上最謎的購物中心】
.
90年代初期,認知心理學家羅芙特斯(Elizabeth F. Loftus)做了一個蠻酷的心理實驗。當時,羅姨找了二十四位受試者,分別給了他們每人一本小冊子。小冊子記錄了關於受試者的四個童年事件,實驗團隊宣稱,這些事件都是由家屬提供,但裡頭的內容並不完整。
.
因此,受試者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負責提取回憶,「補充」那些缺失的細節。
.
每個事件就像一道問答題,整本冊子須在五天內作答完畢,為了便於作答,題目開頭都會附註一些關於當時的「提示片段」,接著就是一片空白。而受試者只需要依照那些提示往下寫,補滿那片空白即可,不記得也沒關係。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中有一個事件,是他們這輩子根本沒發生過的,那就是,
.
他們五歲時曾在某間購物中心迷了路。
.
提示片段裡寫著:「你大概在五歲時跟家人一起去了某間商場,但你一進門就衝去買思樂冰,結果迷了路,只好哭著向一位阿伯求救」之類的內容。到這裡都還算客氣,但接下來就很奸詐了,原來那間購物中心確實存在,貨真價實,只是裡頭出現的人物、時空,以及提示情節,都是實驗團隊捏造的。
.
於是幾天之後,二十四位受試者當中,有六位把這段記憶寫好寫滿,有人細緻地描述了阿伯的衣著長相,有人寫出了母親的警告,還有人記得自己淚流滿面,在外人看來,這群人簡直是用一本正經的態度進行唬爛。他們彷彿接受了一場集體催眠,然後被李奧納多植入同一段回憶,無論陀螺是否倒下,這間史上最謎的購物中心都會成為他們的童年障礙。
.
更謎的是,當羅姨揭曉其中某一段是虛假記憶時,這六人當中,居然還有五位鐵粉誓死捍衛這段迷路記憶,認定其他真實事件才是假貨。相信經此一役,這間購物中心應該會被他們寫進的自傳裡。
.
怎麼會這樣呢?
.
原因在於,某些「暗示」對我們的大腦起了作用。
.
第一個暗示,正是那段奸巧的開場白。這個實驗開頭便宣稱,所謂生活事件是從家人訪談中得到的訊息,目的是讓受試者無法質疑這段記憶的真實性。因此即便無從回憶,受試者也會傾向歸咎於年代久遠,而非質疑整場實驗是個騙局。
.
第二個暗示,則是那些捏造的提示片段。對某些受試者而言,當他被告知了一段在腦中遍尋不著的真實經驗時,認知系統便會產生某種失調感,為了彌補這種失調感,一旦出現適當的暗示,或許就能憑空製造一段「應該要記得的回憶」。
.
在這種情況下,暗示就像一塊磁鐵,一旦伸進意識,便會吸附大量的碎屑,也就是用來符合暗示的素材。這些素材包括了兒時的類似經驗、著名的社會新聞、看過的電影情節、讀過的小說,甚至從別人口中聽聞的故事等等。
.
只要這些素材的關鍵字是「走失」,即使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它們都會繞著這個虛構的劇本,彼此包覆在一起。倘若再加上家人對事件真實性的背書,這一坨精華便會順利空降到你的大腦,直接在海馬迴插旗,然後你的五歲就會過得比其他人還刺激。
.
這就是暗示的後勁。
.
換句話說,同樣的事件,一旦剔除了暗示,沒有家人的開場背書,沒有提示片段的勾引,你的判斷或許就會恢復視線。而這道無解的問答題,則會被直接跳過。
.
關於「虛假記憶」(false memory)的實驗,羅姨從70年代就在進行。雖然購物中心實驗存在著諸多倫理爭議,包括欺瞞受試者、缺乏標準程序,以及樣本數不夠等問題。但綜觀整個實驗流程,我們會發現,原來人在提取記憶的歷程,或許不是進行畫面重播(replay),而是場景重建(rebuild)。
.
在某些人的認知裡,提取回憶可能就像某種「影像倒帶」的過程,需要哪段記憶,只要把時間軸拉到相對位置,畫面就會送上答案。但事實上,即便找到了相對位置,呈現出來的畫面也不會每次都一樣,箇中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人生經驗一直在不斷地更新。
.
每一次回憶,我們都會因為人生經驗的升級或動盪,而在記憶裡添加或刪減某些素材。因此,比起按下倒退鍵讓影像再現,提取回憶更類似於動用腦中現有的資源,將場景再重新組合一次,無論是創傷的覆寫,或是歷練的堆疊,都是讓場景產生變化的素材。
.
至於暗示的作用,可能就顯得更為粗暴。自行回憶時,我們還能決定使用哪些素材來重建場景,然而暗示一登場,就等於直接將新素材一把塞進你手裡,只要踩在適當的時間點,無論是混淆既存的記憶,或是捏造虛假的記憶,人類可能都毫無招架之力。
.
遺憾的是,這過程有時也會出現在心理治療現場。
.
會談室裡最糟糕的局面之一,便是以誘導性問句(譬如:我想你以前在學校應該被霸凌過,只是你現在想不起來)進行晤談,而這往往代表了某種操弄的前奏。
.
相較於一般人,坐在我們對面的案主,身心狀態相對脆弱,而這正是被操弄的合理條件。因此當治療者過於執拗或自信時,便很容易忽略客觀訊息,心存預設立場(「我知道事情一定是這樣!」),然後藉由暗示語句,引導案主的陳述方向,直到它走進治療者心中的座標為止。
.
案主若能質疑對方,事情還不至於走偏,但若案主屈服權威,配合演出,那他得到的不會是人生的解答,而是一段虛妄的回憶。
.
對心理師而言,這是一種放棄,放棄客觀,放棄去探索案主真實的樣貌。因此我們更需要提醒自己,無論是無心的暗示,或是刻意的誘導,都只會讓案主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為對方安插一段不存在的回憶,無疑是一種覆蓋人生的做法。
.
虛假記憶,很容易被某些專業人士包裝為「被壓抑的記憶」,由於無法證實真偽,一旦涉及法律審判,在缺乏物證的情況下,它可能會成為某件冤案的轉捩點。因此羅姨的實驗目的,不是為了挑戰記憶的真實性,而是為了驗證,經過「暗示」後的回憶,其真實性是否會遭到重塑。而這樣的回憶,又是否真能送上審判台,做為定奪裁決的關鍵?
.
當然,虛假記憶的形成,並無法類推到所有人身上,實驗中也有超過一半的人不吃這一套,但哪怕只有一個人中招,這段記憶就會成為他腦中的素材,日後提取回憶時,將會造成難以預料的汙染。
.
因此最中肯的處理方式,就是「開放式提問」。
.
不只是心理師,一般人也適用。在某些時刻,我們也會想幫助身邊的人,想問出他們的心裡話,但比較理想的態度,是收起猜測或假設,當個稱職的紀錄。
.
我們可以從事發的「人時地物」問起,這是客觀的物理證據。試著幫他重建當時的場景,釐情事情的發生順序,詢問他們的感受,藉此串聯事發始末。但關於回憶的細節,情緒的連結,最終都要靠他本人陳述。
.
或許他不會太誠實,但起碼開放式提問不會讓我們成為幫兇,因此即便問不出個所以然也無妨,都比他順著旁人的暗示描出輪廓,畫上一張假的自畫像來得好。
.
倘若立場互調,我們又該如何捍衛自己的記憶?很難一語概括,畢竟這和人格特質與判斷能力有關,但我有個建議,那就是相信自己的「第一反應」。因為那通常是長期記憶的累積,也是在我們的回憶場景中,最少被重建的部分。
.
羅姨曾經說過,人都很珍惜自己的記憶,因此要區辨記憶的真實性,只能靠我們自己。因為,
.
記憶就像自由一樣,都很脆弱。
.
參考文獻:
Loftus, E.F. & Pickrell, J.E. (1995) The formation of false memories. Psychiatric Annals, 25, 720-725.
認知心理學家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張流程圖,測驗你家孩子能做多少家事】
居家生活持續延長,眼下孩子只能待在家的時間也會繼續延續到暑假,但這也是一個時機讓家長好好思考,哪些事可以讓孩子獨立張羅、哪些需要大人協助。
你的孩子現在幾歲,你會讓孩子做什麼家事呢?#歡迎分享討論↙️
https://cplink.co/d9ddg1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