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詹氏車鉤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詹氏車鉤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komachi275 (笨笨熊)看板Railway標題Re: [問題] 有關聯結器的種類與差異時...
※ 引述《va246 (沒到過現場沒有發言權阿)》之銘言:
: 小弟第一次在這裡發文,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 退伍後開始了南來北往的生活
: 坐過高鐵,台鐵與北捷的列車
: 發現到台鐵與北捷的列車聯結器長相不太一樣
: 找資料後發現台鐵的是"自動聯結器"
: 北捷的列車用的是"密接式聯結器"
: 但不知這兩種類型的聯結器差異在哪??
: 還是說只是時代進步..聯結器新舊技術之分而已
: 謝謝前輩~
連結器大致上來說可以分幾種類型
1.永久式連結
→簡單說就是鐵棒一根,無法由車廂中央拆開
小人國火車就是這種連結型態
2.半永久式連結
→這種連結器的連結型態屬於鎖螺絲上鎖型的
兩車廂的連結器用螺絲鎖上
由於拆開的機率很少所以可以這樣設計
臺鐵著名的例子就是TEMU與EMU700的[組內]連結部分
3.普通連結
→這就是一般所說的連結器了
又可分勾爪型與密著型兩種
勾爪型就是傳統所謂的詹氏勾(或稱自動連結器)
由美國鐵路工程師Janney所發明
由於詹天佑也姓詹,所以有些人以為那是他發明的
其實一切是誤會( ̄▽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ree33sky/4010873165/ (別人的圖)
這就是一般傳統使用的AAR-Type E連結器(稱自動連結器)
由於這種連結器可自動連結落鎖,但勾上之後還有幾公分的間隙
所以啟動的時候衝動有點大...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冷氣平快車啟動
勾爪型也有開發密著式的型態,凡舉EMU/PP/DMU與新的莒光號都有使用
透過特殊的設計讓連結後兩個連結器之間屬於緊密連結的型態
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因間隙啟動造成的衝動問題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MBTA_commuter_car_headend.agr.jpg

型號為AAR-Type H型連結器(又可稱密著式自動連結器)
密著自動連結器可以跟自動連結器相連
E200(AAR-E)牽引新莒光(AAR-H)就是這樣的形態了
※※※
密著式連結器則是專指另一種型態的連結器
凡舉北高機捷或者700T的車頭都使用這類型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Northern-333011-coupling.jpg

共通性來說沒有勾爪型來的好
例如文湖線龐巴迪車就沒辦法跟馬特拉車相連囉~
以上有誤請指證^^"
--
│ 本務車 後連車 │ 馬
│ ◢ ---B- ◥ │ 達
│ E1001 E1002 │ 暫
│ -A--- │ 時
│ 1 2 ▄▄▄▄▄ 2 1 │ 隔
│ ● ●● ● ● ●● ● │ 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59.16
※ 編輯: komachi275 來自: 218.187.59.16 (10/30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