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推薦
🌿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
-
在準備考試期間,接觸了大量的古文,其中我很喜歡老子跟莊子,其次是論語孔孟荀,再來是詩經詩律
文科的補習對我來說就是聽故事,只是天橋底下的說書,換成了螢幕上能轉成1.5倍率的墨色方盒。飽讀詩書的老師,談吐人生歷練都有道理。
單句古文,有一則以...
-
#書籍推薦
🌿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
-
在準備考試期間,接觸了大量的古文,其中我很喜歡老子跟莊子,其次是論語孔孟荀,再來是詩經詩律
文科的補習對我來說就是聽故事,只是天橋底下的說書,換成了螢幕上能轉成1.5倍率的墨色方盒。飽讀詩書的老師,談吐人生歷練都有道理。
單句古文,有一則以上的故事,兩種面向以上的解說,三方以上的體悟。在千年以後淨化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心靈,超越時空,智慧阡陌。
/
老莊是無為思想,很多文句的道理到至今都還是有引導作用,循循善誘,如果你能體會方能修身養性,看見遠方。
這本書,主要闡釋莊子。談的是《人世間》、《德充符》兩篇
「你不斷淬煉自己的心靈,一旦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可以不怕面對生命中任何的成功與失敗了。
關於侍奉心靈—「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於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莊子告訴我們:人最該效忠,最該親愛、最該執迷的對象,因為他最重要、所以永遠要愛護、永遠要保住的,就是生命的最大根本—心靈。」
「美成再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
「在人世間,人能帶給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就是讓一個人變成更好的人。」
「德充於內,物應於外。」
/
在書的末頁:「外在的追求,該都是要環繞心靈這最重要的核心目標而存在的。如果失去了這樣的核心價值,那外在的一切都可能成為耗損心神、衰病的東西,就不足觀了。」
/
很多文句我選擇用文言文來呈現,闡釋莊子的書籍很多,每個文言文都可以用一個歷史或現代的故事來帶你身歷其境然後反思,也許你身邊的故事,方能對應其中一篇主旨。
就跟生活一樣,只有親身體會,才知其中滋味。
/
我會說這本書能帶給你現在黯淡的生活一點亮光,最終,還是在於自身的悟
人生的失利失勢失戀失去,每一段愛恨交織,每一篇辛酸血淚,每一瞬困苦哀愁,每一息混沌殘喘,每一分執著禁錮,最終都在於自己的心靈上的平衡
我也會說,就算讀完這本書,我還是放不下心中執著,我還是會在夜闌人靜之時以淚洗面,我還是會觸景傷情,但也許讀完這本書的你,年紀輕狂也好,格局受限也罷,心中會有不一樣的方向
/
不再把焦點放在失去,而是專注身邊所擁有。
不去琢磨他人所嫌棄,而是提升自我的超然
-
擁抱黑夜,淡然黎明,欣然黃昏
勇於不敢,愛而無傷。
-
#bebetter #勇於不敢愛而無傷 #jancehealing
#jancetalk
詩經失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夏宇畫面敘事中的場景、情節與人物—— 以《Salsa》中的〈心理分析〉、〈排隊付賬〉為例 ◎王秀如
前言
關於敘事詩的範疇,林秋芳的<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國時報》敘事詩文
學獎的美感建構>將敘事詩的題材歸納為:1.歷史2.現實事件(社會事件)3.神話和故事。構成手法則分為:1.核心情節推展2.人物獨白及人物形象3.雖為敘事,仍保有抒情性。
本文以故事題材為挑選角度,從夏宇《Salsa》詩集中選出較有故事感的詩作為敘事詩來探討。並以核心情節的推展和人物形象這兩個面向品讀。又關於夏宇如何在詩中推展情節,已有不少前行研究成果,下一節繼續探討夏宇詩推動情節常使用的特殊手法。
畫面敘事
翁文嫻和蔡林縉皆為文探討過夏宇詩中的畫面敘事,年代較早由翁文嫻所作
〈台灣現代詩在白話結構上的貢獻〉一文提出,夏宇的詩類似古典詩的寫法,羅列事象、呈現景物,讀者須從精簡的敘事中細細領悟各景象交盪碰撞出的幽微火花。翁文嫻後來在〈《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進一步闡述,若將古典詩詞興應的觀念放進夏宇《Salsa》詩集的解讀,這本詩集所動用的景象畫面比以往更加繁複、虛擬畫面大幅增加,並且「真實生活、虛擬生活、劇場佈景與聚焦的觀念、各畫面同時出現同時互相詮釋、意義折射(p140)」各種實虛畫面交錯,互為彼此之興同時是彼此之應,隨著畫面相繼出現使閱讀者心中的意義詮釋隨之滾動,讀者能夠進入到詩中創造劇情。關於這種畫面挑接必須由讀者自行串接前後畫面之間發生了什麼的特殊手法,翁文嫻認為很像電影蒙太奇的剪接技巧。
蔡林縉在〈夢想傾斜:「運動—詩」的可能---以零雨、夏宇詩作為例〉中延續翁文嫻畫面敘事的概念,指出夏宇將書寫主體隱匿而成為像攝影機般的存在,字、詞、句有如鏡頭切片,而這些鏡頭「可以時而『特寫』、時而拉遠成『遠景鏡頭』,可以長拍、可以快速剪接,定格、橫搖,無所不能。(p265)」並且他同樣提出讀者被邀請進文本中進行意義建構的觀點。
綜上所述,夏宇的詩具有一連串畫面的視覺感,並且最終意義的詮釋取決於讀者如何解讀畫面之間的關聯流動,以此為出發點,下兩節嘗試視覺化詩句,分析〈心理分析〉和〈排隊付賬〉畫面中的場景、情節和人物,進行意義詮釋。
〈心理分析〉畫面中的場景、情節與人物
若以情節發生的場域劃分,並以室內場景(以下簡稱內景)、戶外場景(以下
簡稱外景)細分,此詩共有兩個場景,一是第一段鋼琴彈奏的畫面,二是詩中的她和他互動的空間,假設其為諮商室,如下:
場景(皆為內景)
場景一:放著鋼琴的空間
場景二:諮商室
將詩句所呈現的畫面依序羅列,發生於場景一的畫面標為1開頭,場景二的畫面標為2開頭,如下:
畫面
1 鋼琴彈奏,曲名「她是分裂的」,琴音消失,恢復靜止。
2-1她和他對坐,進行心理分析,她示意他可以分析自己的手指。
插入想像畫面:他聞她,他們隔著玻璃非常想要。
2-2她說:「分析我」。兩人隱微的情緒是愉悅的。
2-3他命令她唸一頁書,他注視她,她濕潤了。她故意做出一些擾亂挑臖的動
作。
2-4她對他的問題全部回答是,使他無法分析。她自我強迫式的想被責備,並
做出會被責備的舉動,直到想要尖叫。
2-5她說:「我尋找一種尖叫」他解開她的鈕扣。她說:「把我的頭髮放下來。
我幾乎快被解放,但是,還沒有。」
2-6她自言自語:「我還不想,至少還沒有那麼想,我想先尖叫。」
插入想像畫面:她一片片切開手指。
2-7他以為她的手指是薑。
想像畫面:切掉兩根手指後剩下三根。
他興奮勃起。
純粹觀看畫面,在這些有如蒙太奇跳接手法的連續畫面中,進行意義詮釋,畫面1,暗示「分裂」的琴音響起又靜止,渲染不詳氛圍。畫面2-1,兩位主角出場,必須保持專業醫病關係的諮商過程出現詭異動作(他聞她),因此我將之詮釋為想像畫面,在影片呈現手法裡,穿插角色幻想畫面常被用來具現角色內心狀態,或者不能對人言的暗自奇想。她幻想他湊近嗅聞自己手指,雙方產生情慾。畫面2-2,她命令他,使主從關係換位,然而兩人嘴角微露笑意,有些不應該發生的越界情緒正悄悄發生。畫面2-3到2-5,她的一連串脫軌行為逐漸擾亂並影響了他,把他帶進她的世界,當他動手解去她的衣扣,性慾突破壓抑驅動實際行動。畫面2-6,在一種極度壓抑卻又即將衝破壓抑的飽滿張力中,瘋狂的、手指像薑一樣一片一片被切開的畫面呈現。驚心動魄且痛。畫面2-7,有著心理師素質的他所看到的她的手不是手而是一塊薑,一大塊有著五根突狀的薑。但是觀看的我們知道那仍是手,也許詩中處於理性邊緣的他也同時知道那其實是手,但此刻他眼中看到的是薑。想像的畫面中,暢快的切掉兩根,暗喻的血腥使他興奮而勃起,外顯的勃起則象徵分裂迷亂突破理性的防線。
這樣的故事,我會這樣解讀兩位主角的性格:
人物形象
女主角:年紀比男主B略大,長髮,穿著人民裝。想要被解放,擅長以混亂
控制他人。
男主角:職業是心理師,聽話的。
詩中最後一句「清晨兒子式的勃起」,連結「心理分析」的知識背景,聯想到「戀母情結」,因此詮釋為她比他年紀大。整首詩雙方的互動,身為被分析對象的她其實掌握較多操控權力,顯示他容易接受指令的聽話性格。
倒推回來,從畫面情節的滾動和人物形象的表演,我會這樣解讀這則故事的核心情節:
核心情節
諮商室裡,心理狀態分裂的女主角企圖迷亂心理師,心理師陷入對女主角的情慾,並且也精神錯亂了。
〈排隊付賬〉畫面中的場景、情節與人物
同樣以場景和依序羅列的畫面分析這首詩,如下:
場景
場景一:超市裡的收銀機旁(內景)
場景二(幻想畫面):超市門口(外景)
畫面
收銀機排隊結帳的隊伍,輪到女主角結帳,她悵然若失有點發楞,在想
事情。
2 插入幻想畫面:她追出去,但不見男主角。
1-2收銀機旁的她,內心絮叨。
2-2幻想畫面:他可能在門口等她。
1-3收銀機旁的她,內心絮叨。
幻想畫面:大家排隊買球賽的票,緊密的隊伍不容拆散。
1-4 (回到稍早畫面)女主角愛上排在前面的男主角,希望時空靜止在當下,但
是男主角結完帳走了。
1-5 (回到稍早畫面)他們還在排隊,她觀察他的購物車發現他們有很多共通
點。
插入幻想雜景(左右畫面並置):他們在不同公寓吃同樣食物、用同樣肥皂
和肥皂盒。
接續幻想雜景(回復單一畫面):後來他們相戀同居,他們做愛、一起旅行、
一起購物。
1-6收銀機旁的她(特寫),男主角早已結完帳離去,她內心絮叨:「他為什麼不
愛我?剩下我待在原地,世界因為他又要分成兩半」為一段未發生的戀情
情傷。
以畫面觀看的方式閱讀這首詩,清楚呈現詩中她的大量幻想,以及實虛交錯,在她內心的獨白絮叨中,觀者看到她的猶豫、想望以及想望中的甜蜜情感和最後的失落。我會這樣解讀兩位主角的性格:
人物形象
女主角:有點小迷糊,有時遲到、賴床、失眠,個性溫柔、靦腆、玻璃心、
想太多,時常上演內心小劇場。
男主角:有點美好的樣子,令人愛慕。
由於詩中對於男主角的性格和內心狀態未多所著墨,因此僅針對外貌條件描述。倒推故事核心情節如下:
核心情節
單身的女主角在超級市場排隊結帳時對排在前面的男主角心生好感,幻想和他在一起後各種甜蜜生活樣貌。他結完帳離去,她猶豫該不該追出去,就在她設想各種可能時,一切為時已晚,她失戀了。
三個共象
以場景而言,這兩首詩皆以內景製造封閉感,營造出人物「走不出去」的感
覺,〈心理分析〉中的她和他彷彿關在小房間中捉對廝殺,〈排隊付賬〉中的她被困在收銀機旁徒然幻想追出超市而實際上永遠沒有追出。
以情節而言,這兩首詩都出現鬼打牆似的重複循環,〈排隊付賬〉裡的她反覆演練各種可能結果,不斷自我懷疑所有所為和不為所將導向的各種可能。〈心理分析〉裡,「手指-薑-切掉」的聯想反覆出現,詩中的她亦反覆命令他分析自己。
而內景所製造的封閉感以及鬼打牆般的重複循環給予讀者的觀感刺激是一種龐大的焦躁和壓抑,並且循環累積找不到出口的狀態下達至飽脹欲破的張力。以壓抑製造張力可說是這兩首詩的第三個共同特點。
小結
夏宇的詩作迷人而難懂,常常偏離一般人的慣性思維,本文嘗試挑出《Salsa》
中具有故事感的〈心理分析〉和〈排隊付賬〉作為敘事詩探討,羅列畫面分析場景、情節和人物,回到純粹觀看,不去評價詩句所呈現的景象是否合理,在影像的世界中虛擬、幻想和現實交錯,觀者受邀進入文本進行意義詮釋、內心有所興應觸動,每個人讀出屬於自己的版本。
註:
夏宇,《Salsa》(臺北:夏宇出版,唐山發行,1999)
林秋芳,〈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的美感建構〉,《中
國現代文學》第14期(2008年12月),頁85-100。
翁文嫻,〈台灣現代詩在白話結構上的貢獻〉,《創世紀詩雜誌》第140-141期
(2004年12月),頁99-109。
翁文嫻,〈《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
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頁121-148。
蔡林縉,〈夢想傾斜:「運動—詩」的可能---以零雨、夏宇詩作為例〉,《中外文學》
第38卷第2期(2009年6月),頁229-270。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4.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夏宇 #salsa #心理分析 #排隊付帳
詩經失戀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寫作最基本的,還是技巧】
有些人可能會說,寫作最重要的在於核心情感,技巧鑽研得再好,也不堪大用。
然而,寫作最基本的,反而是得將「技巧」給練好。就如沈從文先生在這篇文章提到的,同樣的事件,讓優秀的作家運用他優秀的寫作技巧來描述,就更是吸引人關注。
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論技巧 / 沈從文
幾年來文學詞典上有個名詞極不走運,就是「技巧」。多數人說到技巧時,就有一種鄙視意識。另外有一部分人卻極害羞,在人面前深怕提這兩個字。
「技巧」兩個字似乎包含了纖細、瑣碎、空洞等等意味,有時甚至於帶點猥褻下流意味。對於小玩具、小擺設,我們褒獎讚頌中,離不了「技巧」一詞,批評一篇文章,加上「技巧很好」時,就隱寓似褒實貶。說及一個人,若說他「為人有技巧」,這人便儼然是個世故滑頭樣子。
總而言之,「技巧」二字已被流行觀念所限制,所拘束,成為要不得的東西了。流行觀念的成立,值得注意,流行觀念的是非,值得討論。
《詩經》上的詩,有些篇章讀來覺得極美麗;《楚辭》上的文章,有些讀來也覺得極有熱情,它們是靠技巧存在的。駢體文寫得十分典雅,八股文章寫得十分老到,毫無可疑,也在技巧。
前者具永久性,因為注重安排文字,達到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親切,妥貼,近情,合理的目的;後者無永久性,因為除了玩弄文字以外毫無好處,近於精力白費,空洞無物。
同樣是技巧,技巧的價值,是在看它如何使用而決定的。
一件戀愛故事,趙五爺愛上了錢少奶奶,孫大娘原是趙五爺的寶貝,知道情形,覺得失戀,氣憤不過,便用小洋刀抹脖子自殺了。同樣這麼一件事,由一個新聞記者筆下寫來,至多不過是就原來的故事,加上死者胡同名稱,門牌號數,再隨意記記屋中情形,附上幾句公子多情,佳人命薄,……於是血染茵席,返魂無術,如此如此而已。
可是這件事若由冰心女士寫下來,大致就不同了。記者用的是記者筆調,可寫成一篇社會新聞。冰心女士懂得文學技巧,又能運用文學技巧,也許寫出來便成一篇傑作了。
從這一點說來,一個作品的成立,是從技巧上著眼的。
同樣這麼一件事,冰心女士動手把它寫成一篇小說,稱為傑作;另外一個作家,用同一方法,同一組織寫成一個作品,結果卻完全失敗。在這裡,我們更可以看出,一部作品的成敗,是決定在技巧上的。
就「技巧」二字加以詮釋,真正意義應當是「選擇」,是「謹慎處置」,是「求妥貼」,是「求恰當」。一個作者下筆時,關於運用文字鋪排故事方面,能夠細心選擇,能夠謹慎處置,能夠妥貼,能夠恰當,不是壞事情。
假定有一個人,在同一主題下連續寫故事兩篇,一則馬馬虎虎,信手寫下,雜湊而成;一則對於一句話、一個字,全部發展,整個組織,皆求其恰到好處,看去儼然不多不少。這兩個作品本身的優劣,以及留給讀者的印象,明明白白,擺在眼前。
一個懂得技巧在藝術完成上的責任的人,對於技巧的態度,似乎應當看得客觀一點的。
也許有人會那麼說:「一部作品的成功,有許多原因。其一是文字經濟,不浪費,自然,能親切而近人情。有時雖有某些誇張,那好處仍然是能用人心來衡量,用人事作比較。至於矯揉造作,雕琢刻畫的技巧,沒有它,不妨事。」
請問閣下:能經濟,能不浪費,能親切而近人情,不是技巧是什麼?所謂矯揉造作,實在是技巧不足;所謂雕琢刻畫,實在是技巧過多。是「不足」與「過多」的過失,非技巧本身過失。
文章徒重技巧,於是不可免轉入空洞,累贅,蕪雜,猥瑣的駢體文與應制文產生。文章不重技巧而重思想,方可希望言之有物,不作枝枝節節描述,產生偉大作品。所謂偉大作品,自然是有思想,有魄力,有內容,文字雖泥沙雜下,卻具有一瀉千里的氣勢的作品。
技巧被詛咒,被輕視,同時也近於被誤解,便因為:
一、技巧在某種習氣下已發展過分,轉入空疏;
二、新時代所需要,實不在乎此。社會需變革,必變革,方能進步。徒重技巧的文字,就文字本身言已成為進步阻礙,就社會言更無多少幫助。技巧有害于新文學運動,自然不能否認。
惟過猶不及。正由於數年來「技巧」二字被侮辱,被蔑視,許多所謂「有思想的偉大作品」企圖刻畫時代變動的一部分或全體,在時間面前,卻站立不住,反而更容易被「時代」淘汰忘卻了。
一面流行觀念雖已把「技巧」二字拋入毛坑裡,事實是,有思想的作家,若預備寫出一點有思想的作品,引起讀者注意,推動社會產生變革,作家應當作的第一件事,還是得把技巧學會。
目前中國作者,若希望把本人作品成為光明的頌歌,未來世界的聖典,既不知如何駕馭文字,盡文字本能,使其具有光輝,能力,更不知如何安排作品,使作品似乎符咒,發生魔力,這頌歌,這聖典,是無法產生的。
人類高尚的理想,健康的理想,必須先融解在文字裡,這理想方可成為「藝術」。無視文字的德性與效率,想望作品可以作杠杆,作火炬,作炸藥,皆為徒然妄想。
因為藝術同技巧原本不可分開,莫輕視技巧,莫忽視技巧,莫濫用技巧。
-
❤今年不追煙火了,1500人一起知識跨年
http://s.accupass.com/Ky6rjG
❤明年不說道理了,三分鐘說18萬個故事
https://hahow.in/cr/storyteller
詩經失戀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愛情的課題,我聽過最動人的30種說法 - 莉安
作家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說:「要注意你的眼淚,因為那就是你的心所在的地方。」但凡牽動我們情緒的東西,其實都是一些內在的呼聲。活在無力又焦躁的世道,不如花十分鐘時間,讓我們短暫地躲進文字的世界,在閱讀之中重拾對愛與美好的感受力,暫忘世間紛擾,好嗎?
筆者有寫筆記的習慣,喜歡將感動的句子摘錄下來。有時候,遇上令人動人的文字,好比喝到一杯濃淡剛好的茶、清晨時邂逅了一朵含露的鮮花,有一種安靜而深厚的觸動。以下是筆者多年來記錄下來的句子(也有些是同樣愛好閱讀的好友分享的),整理成幾個關於愛的課題,希望在此跟大家交換一刻怦然心動。
關於愛與幸福的本質 ……
以愛為命題的作品千千萬,但到底甚麼是愛,怎樣才能獲得幸福?相信每個用心愛過的人,也曾發出這樣的疑問。
1. 「真正重要的事物,不是用眼睛去看的;只有用心,才看的見。」
— 安東尼‧聖修伯里《小王子》
2. 「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裏』,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 樹木希林
3. 「愛情無法使你避免人生的困難,愛只是使你看見它,然後孤獨地去面對,因為愛不是靈藥,愛是即使在孤獨中依然可以付出力量,「愛」是:我珍愛你的脆弱孤獨,你的彆扭,你的生硬,你的艱難,愛是正因為我知道我可以穿透那些硬殼看見最脆弱的你,那無意間暴露在我眼前的,使我想要細心愛憐。愛也可以讓我穿透我自己堅硬的外殼,願意承認受傷。」
— 陳雪《戀愛課:戀人的五十道習題》
4. 「人的一生當中,只要能讓一個人獲得幸福,就是幸福。 」
— 川端康成
5. 「愛情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巫術,它能讓自私者無私、怯懦者勇敢、貪婪者善良、狡猾者愚鈍。」
— 桐華《那片星空,那片海》
6.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 《聖經》
7. 「等你喜歡自己的時候,再來找我吧!」
— 《波西米亞狂想曲》
關於爭執、理解、溝通……
假如愛情裡少了「互相懂得」,這份感情還是不是這樣舉足輕重?
8. 「你的存在提醒着我,有時候輸比贏更好。」
— IG詩人Perry
9. 「在學習理解他人的同時,你驚訝發現最難理解的是自己,你目瞪口呆對於新發現的這個自我,這個張口結舌企圖理解,企圖說明,企圖於關係裡尋找溝通的人,這個自己,如此陌生 ……
即使如此,那樣努力地想要理解戀人,也使對方理解自己的,那份惶惶的心意,其實比熱戀時的心意相通,電光石火,更接近愛,因為那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付出、自信,那簡直需要透過檢視自己的一生,過往遭遇,身上傷痕,才有可能真實到達,當我們準備開始理解,當我們正在遭逢理解的問題,或許那所謂的『魔幻熱戀期』已經結束了,但曾經有的他心通,那些純粹又難以形容的靈魂的碰觸,依然存在著。」
— 陳雪《戀愛課:戀人的五十道習題》
10. 「我們經常在關係中感到『事與願違』,並不是當初識人不清,不是事物違背了我們的期望,而是我們從不清楚內心的矛盾。與其說是伴侶現出原形,不如說是我們看到自己的原形。」
— 鄧惠文
11. 「爭吵的關鍵並不只是因為財務困難,反而是在於雙方對價值觀的認定與目的性差異。」
— 約翰‧古特曼
12. 「溝通的前提是要誠實面對自己,不要退卻照顧自己這件事,不要委屈自己。不委屈自己不是跋扈,而是對自己負責。如果你不委屈自己,你就不會把自虐與受苦這筆帳,算在對方頭上。」
— 賴佩霞
關於錯過、懷念、相思……
還要遇上多少人,再擦過多少肩,才能明白當時的「你」,以及回不去的「我們」。
13.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
— 張仲素《燕子樓》
14. 「燈火闌珊處站著的那人,遂似近卻極遠,可望而不可即。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一件必須接受的事。懷念只能留在心裡。」
— 周保松《小王子的領悟》
15. 「在這麼大的世界裡,能夠遇見你竟然要如此用力。穿梭錯位的時空,仰望隕落的星辰,你沒留下你的名字,我卻無法忘記那句『我喜歡你』。」
— 新海誠《你的名字》
16. 「每個人,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
無論那座城是寬闊還是狹窄,是繁華還是冷清。
只要城裏居住着自己牽念的一個人,一段記憶,一片風景,都會為之一生停留。」
— 白落梅《歲月靜好》
關於相守、約定、婚姻……
此處心安是吾家,你不在,我的家也不在。
17.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18. 「你必須非常、非常喜歡並尊重與你共度一生的人,因為婚姻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你們將經歷許多高地起伏,但重要的是能夠在一天結束後仍能看進對方的眼睛,對他說一句『我喜歡你』。
— 蜜雪兒.歐巴馬
19. 「兩年前 Erik 跟我說:『你的生命一定會更好,更完滿』,不是否認婚姻是束縛的事實,更不因婚姻或愛情本身必然會為我帶來幸福。他所寄予信任的,不是婚姻制度或愛情,而是我。他相信的是我。他相信我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在世界加諸於我的規範和約束之間,創造我想要的生活,一種超越我所面對的限制的生活……如果我自覺只能受其(婚姻制度)制限,而完全不相信我的思想行為能夠改變它,那麼我作為人幾乎是全無意義的。」
— 陳婉容《關於愛,社會學家 Erik Olin Wright 告訴我的事》
20. 「努力把自己變成對的女人,就會遇到了。多去旅行多看看書,積累人生的經驗。你得先知道什麼樣的人是對的人,那個人出現時能夠辨別出來。」
— 李孝利
21. 「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 都不算一輩子!」
— 《霸王別姬》
22. 「四海八荒,總會有一個人,一定會有這麼一個人,他會把你的名字,叫得婉轉溫柔,盪氣迴腸。」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關於失望、難過、離開……
每場失戀都教我理解甚麼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天護花」;愛情死去,愛情又以另一種形式歸來。
23. 「在各種形式的提防中,對愛的提防也許是人通往幸福的最大障礙。」
— 伯特蘭·羅素《幸福之路》
24. 「生命中所有的傷疤,往往是看不見的那個最深。」
— 海苔熊
25. 「甚麼是地獄?我一直認為無力愛人的煎熬便是地獄。」
—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26. 「越是挑剔的人愛得越少。」
— 巴爾扎克《婚姻生理學》
27. 「要注意你的眼淚,因為那就是你的心所在的地方。」
— 保羅.科爾賀
28. 「如果你很痛苦,那不是因為事物無常,而是因為你錯以為事物有恆。」
—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
29. 「如果你要馴服一個人,就要冒著掉眼淚的危險。」
— 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30. 「能付出愛的人,是生命真正的強者,你認真地付出過,可以毫不心虛地往前走,即使是痛哭不停,你依然是個有能力愛的人,這比什麼都重要。」
— 陳雪《戀愛課:戀人的五十道習題》
原文:經濟通
#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