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許基宏媽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許基宏媽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許基宏媽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許基宏媽媽產品中有5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每次寫到一些大女兒的商業觀念文章時,常常會有人留言稱讚說:「生意囝歹生」 其實我自己倒不覺得對於金錢的概念與直覺僅僅來自天生,因為我在女兒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她們聊「錢」的觀念,甚至有不少實際體驗的活動 所以趁這次分享書單的機會,也一併說說我的一些想法跟做法 ______ #你跟孩子談...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萬的網紅欸你這週要幹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關於我與這頻道的一路走來」 2018年5月10日, 一個YouT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誕生了。 2021年5月10日, 一個YouT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的主題曲誕生了。 在兩年...

許基宏媽媽 在 謝凱特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46:43

受傷時先冰敷,再把瘀血推散 (《成為男人的方法》/沈信宏著,推薦序) 成為男人,似乎不是這時代會掛在口頭上的事情了。 或至少難以在出版市場看到類似的書名。 也許我們終於迎來各種性別獨特的時代,不必再把傳統男性形象當成核心了;反過來想,也許不把「男人該如何」掛在嘴邊當成指南之後,性別標籤卻像四處...

許基宏媽媽 在 艾斯特的電影紀錄 ✨ 艾電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5:11:35

【艾片單 x 金鐘56戲劇入圍作品推薦】 #年度片單追起來 #入圍作品不私藏推薦 ⠀⠀⠀ 一年一度的第56屆金鐘獎入圍名單已於稍早公布,以神劇黑馬為首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風光入圍14項,尾隨在後的是職人類型劇《做工的人》入圍9項、《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入圍8項。 回顧過往一年的台劇發展,不少戲...

許基宏媽媽 在 追劇便利商店|台劇|戲劇|電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1:04

【2021下半年|待播台劇推薦✨】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2021年過了一半!
下半年有好多台劇蓄勢待發,超級令人期待 一起來看看下半年有哪些好劇吧~ 📌左滑圖片看戲劇簡介,往下詳閱更多註解! ▪️《#神之鄉》 📍主演:王識賢、李李仁、李玉璽、項婕如、林暉閔、黃鐙輝、廖威廉、盧以恩、Janet...

  • 許基宏媽媽 在 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08:06:32
    有 279 人按讚

    每次寫到一些大女兒的商業觀念文章時,常常會有人留言稱讚說:「生意囝歹生」
     
    其實我自己倒不覺得對於金錢的概念與直覺僅僅來自天生,因為我在女兒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她們聊「錢」的觀念,甚至有不少實際體驗的活動
     
    所以趁這次分享書單的機會,也一併說說我的一些想法跟做法
     
    ______ #你跟孩子談錢嗎 ______
     
    我們小時候的父母觀念,好像大多是覺得「小孩就好好念書,沒事講什麼錢!這種事大人操心就好」
     
    可是我自己當了爸爸後,我是覺得:
     
    「這整個世界處處依靠著金錢與經濟活動在運行著,而活在這樣的世界中,每個人隨時都得做出各種決定,如果孩子連基本的『金錢概念、經濟活動』都沒有足夠的認知,那又怎麼能期望他們在關鍵時,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呢?」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大概從女兒們幼兒園小班的時候,就開始會跟她們聊,關於很多「錢」的概念
     
    以下,我就聊聊過去我陪伴女兒們的經驗
     
    ______ #對學齡前的孩子 ______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他們對於外在世界的理解跟認知其實蠻有限的,所以如果要跟她們解釋「錢」這種其實有點具體又有點抽象的概念,其實是蠻困難的
     
    在女兒們幼兒園的時候,其實我嘗試過很多次直接用口語的方式去跟她們解釋「錢、賺錢、花錢、存錢...」的概念,不過因為總是會牽扯到一些孩子還沒體驗過的事情,所以她們聽來也是懵懵懂懂。
     
    也因此,我在大女兒五歲的時候,就讓她去實際進行產品銷售活動:
    由她自己在我家附近的路邊擺攤,義賣她在幼兒園做的陶土作品。(我負責坐在後面當不說話的保鑣)
     
    在這樣的實際體驗中,她從產品定價開始(思考東西的價值怎麼定義),
     
    再到體驗實際銷售過程(我是真的讓她自己一個人負責跟客人介紹商品、包裝、收錢,而且她發現很多人只是問問,但是不會買),
     
    再到感受付出時間與收入的對照關係(她擺攤兩個小時,但是只賣出一百塊錢。收入已全數捐贈給台東哈拿之家)
     
    最後在討論這個活動的心得中,她開始了解原本我跟她解釋但是她卻聽不懂的部分(例如原本她想幫她的產品定價12塊錢,我說你不如賣15塊或者10塊錢)
     
    也是藉由這樣的實踐活動,她整個人對於金錢的感受有了很大的改變。
     
    不過現在在疫情期間,我想應該大家也沒辦法讓孩子去做類似的嘗試,所以不如還是找個能幫助孩子理解金錢概念的書,先閱讀看看:
     
    📍《小兔子學理財》(有注音,適合中大班到一年級)
     
    實際閱讀過這套繪本的內容後,我覺得這套書確實是針對中大班到小一的孩子所編撰(年紀再大一些可能會覺得太淺;年紀太小又擔心孩子可能還沒有數字概念)
     
    藉由繪本中兔子媽媽跟小兔子的具體解釋,讓對於「零金錢觀念」的孩子,可以大概理解「賺錢、花錢、存錢、捐錢」的概念是什麼。
     
    對於不擅長跟孩子解釋概念的爸媽,我想這套書應該可以幫上你們的忙;
     
    對於「擔心孩子無法體會父母的付出,認為想要的東西只要說一說就可以得到」的爸媽,我想這套書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讓孩子開始準備認識這個由經濟活動組成的世界。
     
    ______ #對中小學的孩子 ______
     
    上了學後的孩子,我覺得最好的金錢觀訓練就是:「找個適合你孩子情況的時機點,開始固定給他零用錢」
     
    因為孩子有的自己的錢,你才能開始讓他練習很多實際的事:想要與需要的差異、物慾的控制、消費的規劃、甚至是破產的感覺....
     
    同時,父母也比較容易觀察到自己孩子目前的金錢觀,是否有需要特別引導的錯誤認知。
     
    隨著孩子開始有一些對於金錢的認識與看法,這時也可以給予一些解釋更深入的讀物
     
    📍《理財小達人》(無注音,適合中高年級) 
     
    這套書共有四本,從「錢之於個人」開始,更深入的說明了錢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存錢?如何讓我的錢愈變愈多?
     
    到「錢之於家庭」,講述一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
     
    再到「錢之於國家社會」,讓孩子開始初入經濟的概念來看國家的錢怎麼來?又花到哪裡去了?當國家缺錢時,印鈔票可以解決困難嗎?
     
    最後再到「錢之於世界」,以更宏觀的理解「貨幣、金融...」的最基本概念
     
      .
    經過了上面這樣的概念衝擊後,孩子年紀再大一點或許會開始回頭思考,想著「所以我自己的定位是在哪呢?我的未來?我的工作?」,這時我就很推薦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無注音,適合中高年級到成人)
     
    如果要細講這套書好在哪,又會是一篇長文,所以大家就回頭看去年我寫的介紹文吧
     
    https://bit.ly/3nGcQWT
     
    ______ #書團備忘錄 ______
     
    ▶團購賣場連結:https://bit.ly/3zYtJiF

    ▋ 開團時間
    9/14(二)至 9/16(四)晚上11:59

    ▋ 注意
    產品頁上顯示的是非團購的折價,你要把產品放進購物車中,才會看到實際團購的折扣價格喔!
    購物未滿$800元,需付運費$50(本次團購無法寄送海外)
     
    ▋ 滿額贈
    消費滿1999元加贈「鬼滅之刃撲克牌」,限量100份

  • 許基宏媽媽 在 李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14:37:37
    有 350 人按讚

    🌏全國NGOs環境分區會議【馬祖場】 一同為馬祖的環境議題發聲🌊

    今天早上參與了全國NGOs環境線上會議的馬祖場,會中的馬祖伙伴們各自分享為島嶼的努力,以及所關注的環境議題。

    感謝陳其平鄉代、南萌咖啡董逸馨、馬青協會曹雅評,用心地邀請並串聯在地許多關心環境議題的朋友!

    🔺以下只是簡略紀錄,每個人的想法,還是要以本人的表達為準喔!

    【島嶼減塑、垃圾減量】
    西尾半島物產店的李振元和南萌咖啡館的董逸馨,以馬祖在地商家的身份,來向大家分享減塑策略,例如:不提供塑膠提袋、使用植纖餐盒,或客人需自備外帶容器等。董逸馨也說,旅客們一開始會覺得不便,但在向他們說明小島的特性後,大家也都能理解。同樣在注意島嶼垃圾承受量的。還有馬青協會的郭寧,作為媽媽的她,向大家分享使用布尿布的育兒經,減少尿布垃圾量。

    🍃

    【水土保持、環境保護】
    李振元以日前馬祖87風災的經驗為例,他指出馬祖的水土保持還有可以努力的空間。同時他也提出,為了增加觀光客而進行大型建設的矛盾,提醒作為小島的馬祖,是否能劃設出觀光客的上限?

    🍃

    【水資源有限,追蹤成本】
    董逸馨在講述島嶼水資源時提及,馬祖的用水需求很仰賴各地的海水淡化廠。「這基本上是用電換水的概念,換算下來,平均每度水的成本約95元,但水價僅10元,其餘都是政府的補貼。」要如何鼓勵大家降低用水量,並關注海淡廠高鹽份鹵水帶給環境的影響,都是值得再去思考的問題。

    🍃

    【海廢垃圾的難題】
    東引中柳村長劉家宏說,東引最多的海廢是保麗龍,難以壓縮處理的保麗龍,經年累月的堆積,時常強風一來又吹到海邊,造成了本地環境的問題。我也補充,馬祖四鄉五島每年清出約600噸海廢,以密度而言全國最高。以東引為例,過去以熱熔方式處理保麗龍,機器卻容易因為積沙壞掉,建議可以參考金門澎湖,評估使用化學溶解劑的機器。

    🍃

    【抽砂船、綠光與海洋邊境】
    在島嶼邊際的海洋環境議題上,我向大家分享了中國抽砂船對馬祖周遭海域的影響,不只扼殺海洋的底棲生物,也會破壞我們的海底電纜線。對此我也主張,針對島際水域,設置「海洋保育區」,或是類似的「燕鷗擴大保護區」、「禁止抽砂區」等概念,以環境為出發點保護島際交通海域。

    另外,我也提到,馬祖近來備受關注的「綠色極光」,這主要是對岸在夜晚時補小卷使用的集魚燈,大量燈光所造成的光害,影響到了馬祖的夜間觀光活動。

    光害影響了暗空的觀星活動、看星砂等,也可能影響到馬祖國際暗空公園的國際認證。另外,只要一部分小卷船提早於禁漁期「偷跑」,更會衝擊到在地知名的藍眼淚觀光產業。

    台灣許多縣市都對燈火漁業有亮度、使用範圍等限制,未來應持續追蹤馬祖地區「綠色極光」對魚類作息和生態的影響。涉及兩岸共同關注的環境議題,應該溝通與媒體輿論關注並重,雙管齊下。

    🍃

    【持續彙整環境議題】
    本次馬祖場的線上討論,我也從其他馬祖伙伴身上學到了很多。主辦單位在各個分區場收集地方議題後,會整合到明年的全國NGOs環境會議上來討論,並在最後將結論遞交給總統及政府相關單位做施政的參考。

    因此,相當期待明年的全國環境,希望能與各地的伙伴繼續交流環境的議題,也請大家持續能關注馬祖。

    #全國NGOs環境會議
    #永續島嶼

    🏝️🏝️🏝️

  • 許基宏媽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1 16:27:22
    有 2,845 人按讚

    今天是 #記者節,齡予也來跟大家分享,會入行當記者甚至走到現在,其實是陰錯陽差。
    不能否認我從小在家人面前很愛發表,是個求關注、表演慾很強的小孩(笑),齡爸媽常覺得我很煩,一有學到什麼新招,總是第一時間想要表現給她們看,得到他們的讚賞,非常在意他們的評價與眼光。
    偏偏我不像齡姐,很會彈鋼琴,芭蕾舞也學的普普通通,溜冰也勉勉強強,數學科學邏輯爛到爆,倒是小小年紀就很會認字,很喜歡看書,喜歡聽相聲,喜歡聽故事,還能把故事轉述的有模有樣,於是這就成為我博取眼球最好的方式。
    每天晚上吃飯時間是我們家規定要交流的交心時刻,我們要報告一天大小事情,我會說好多故事,新學的詞彙、順口溜、名言金句、俗語典故,因為很想要表現,所以我會不停的蒐集素材,小學時很常泡在圖書館,也很自然的因為文藝少女的樣貌被徵選參加語文競賽。
    要參加哪個項目呢?因為不喜歡念別人寫的文章所以不是朗讀比賽,因為常被人誇獎不怯場聲音不錯聽所以感覺可以比作文比賽更多一點,但普通的演講比賽又怕預先準備太過斧鑿,練習一百次都沒感覺了,那不如就是臨時抽臨時準備的 #即席演講 吧。
    即席演講需要的是持續的充實自己,博而不一定需要精,知道很多通識,什麼都能講上一點,想一想或許當時就在為現在的記者路做預備訓練。
    總之,熱愛閱讀的習慣,結合了好勝心,我一路上參加比賽,比啊比的持續訓練自己,比到了國中、高中,拿過市級的不錯成績,也讓多看多聽的好奇心內化成個性。
    高中時加入了思辨性的辯論社團,對於每件事學習到了懷疑、提問,跳脫角色作正反方設想。到了大學進入國文學系,雖然沒想過教職為業,但始終熱愛文史哲,對於文學、歷史、哲學都相當有興趣,各種雜書比課本更讓我著迷,看見了世界的可能性,上起選修課比起必修課還要用心。
    硬要說的話,一堂選修課"報導文學"是我年輕時最接近記者的緣分,當年我大二還大三,報導文學是以新聞事件延伸,從中加入文學性的筆法、以真實為基礎,也許是訪談可能也可以架構出一個小說、一個虛擬的故事。
    我選擇" #野百合學運"那個百花齊放的自由年代,非常有野心的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情,寫出了一場十一萬字的學期作品。
    過程是非常土法煉鋼的,完全沒有任何人脈的,用很笨的方法,打企業電話、官方EMAIL,鍥而不捨的連絡上了當年各大學運要角,學生們、教授們,還有PCHOME創辦人詹宏志 李明璁教授 當年等等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難以企及的大人物,盡力還原李登輝前總統與學運世代對話的風起雲湧內幕,那個讓人著迷的年代。
    我花了一整個學期,看了數十本文獻,做了好幾場訪問,打了數萬字逐字稿,熬夜了好幾個禮拜,熱血沸騰了許久,第一次自己默默得有股要把事情、真相傳遞的使命感。
    但我並沒有因此把記者當作職志,大學的我,接了不少家教,到補習班教大班,還去藝廊策展賣畫,忙著賺錢(現在覺得好可惜應該去多體驗人生多實習),還玩票性質的陪閨蜜去三立排隊歌唱選秀節目,很不幸的,又高又帥像趙又廷聲音渾厚動聽的閨蜜沒有選上,我卻選上了,在演藝圈門前拐了一圈,沒想過要當明星的我,面對大唱片公司的好說歹說,怎樣都不肯簽經濟約,成為演藝圈不紅藝人的可能也隨之破滅~
    當時對歐洲文化跟哲學非常有興趣的我,原本打算到歐洲念完語文學校申請念藝術或哲學相關,出發前跟齡爸閒在家看電視時,意外看到國內某電視台跑馬燈跑著:徵選儲備主播,坐在我旁邊的齡爸說了一句:捨不得你出國捏,姐姐已經出國了,如果留在台灣做主播也不錯,不然你去試試看?沒中就算了?
    爸爸都開口了,那就為了他試試看,讓他死心吧😂毫無相關科系經驗的我就去徵選了,沒想到慧眼獨具的主管,在數千人的三關徵選當中,竟然讓我過關斬將的選上了⋯但是我沒有在那個電視台,有如直升機的直上主播,因為我早就訂好三個禮拜後去法國考語文證照的行程,沒辦法走完試用期,本以為驚奇之旅就這樣了,沒想到負責帶我的「導師」前輩覺得我太適合做記者了,把我的履歷轉到另一家很缺人也不在意經驗的電視台⋯我一回國就開始上班了⋯
    從最基層的記者開始,跑跑跑,可不是專案空降的特殊份子,新聞寫稿基本常識一概不會,每天忙到沒時間吃飯是日常,改稿重新修帶子是初期家常便飯,當然也有想放棄的時候,可是總覺得一股不服輸「真的做不到嗎?」「再試試看吧」「這點困難我應該可以克服吧」⋯這樣的好勝心撐住了我。漸漸花了幾個月抓到訣竅,變成可以使用的跑線記者,再經由台內徵選上鏡,記者兼任主播,最後陸續轉換時段,轉換電視台,再成為現在受到你們肯定的齡予主播。
    這個過程說來短短,但至少十年光陰,十年一刻,過程有美麗的風景當然也有崎嶇蹣跚,有人形容就像是走在一條看不見盡頭的隧道,透著微光引領你向前,但如果信念不夠強烈,也許就會在路途中從中間的安全門右拐左拐的離開了,但我無比幸運,#有許多貴人幫忙,#無比無比的感恩。
    我只想說,在記者節的這一天,我很高興我還在路上奮鬥,我珍惜自己可能帶給社會的影響力,很小心的使用。
    最要感謝 #齡粉 觀眾們每天給我實質的鼓勵,打開電視給我 #亮眼收視率 的支持、到我的粉絲團留言支持我,傳給我播報的截圖,真的很感動;也要感謝我的公司三立新聞 :給我舞台讓我表現,有許多像是媽媽、姐妹一樣的長官、前輩、夥伴跟同事,無論如何總給我滿滿信任、包容提點還有無私提攜,讓我可以安心的為了同一個方向而努力,盡全力貢獻所學;最後也要感恩三立伊林專業的梳化團隊們,每天用巧手妝點腐朽為神奇,以朋友的身分溫暖陪伴。
    #記者是一個為了他人而付出的職業,我們往往衝鋒陷陣,在第一線為了其他人的權利而爭取、而奮戰,常常我們為了別人,會忘記自己,我們的家人也被迫多所犧牲。這是我們為了理想的選擇,你不需要同情理解,但希望你能多點尊重。我們每個人心中有想要守護的理念,也邀請你不要用謾罵訕笑,而是用正面正向的力量,以此自勉:"你必須變成改革的動力,成就你希望看到的世界。"

    最後再強調一次 謝謝大家 謝謝你們,
    也謝謝沒放棄的自己

    #主播 #張齡予 #三立 #三立晚間新聞 #台灣大頭條 #每晚五點四十五開播 #五十四頻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