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設備工程師轉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設備工程師轉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設備工程師轉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設備工程師轉行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2021.5.17 0. 我想記錄這件事情的發生時間 2021年5月17日,蘋果日報將出版最後一天的紙本報紙,從實體通路中謝幕。這篇文長,會從新聞媒體的數位轉型,新媒體平台與演算法的競爭,來討論這件事情。 一樣的,我想先聊這件事情的發生。 蘋果日報在 5月14日,發了一封公開...

  • 設備工程師轉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5 13:00:27
    有 358 人按讚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2021.5.17

    0.
    我想記錄這件事情的發生時間 2021年5月17日,蘋果日報將出版最後一天的紙本報紙,從實體通路中謝幕。這篇文長,會從新聞媒體的數位轉型,新媒體平台與演算法的競爭,來討論這件事情。

    一樣的,我想先聊這件事情的發生。

    蘋果日報在 5月14日,發了一封公開信,宣布會在 5月17日最後一次發行紙本,於 2021年5月18日後停刊,不再發行紙本報紙。
    蘋果日報 曾經在台灣是與 自由時報 互爭發行量第一的報紙媒體,在iPhone 3G 開賣的2008年,發行量達 50萬份,而依照他公開信的內容,目前發行量僅約10萬份。

    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這在台灣的社群媒體發展,和傳統媒體競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記錄一下台灣媒體發展的重要時刻

    1.
    自媒體的時代中夾生存的傳統媒體

    先簡單談一下自媒體時代,發聲有多容易。

    我們在談自媒體,談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體。但我們忘了談一件事情,那就是媒體也慢慢地就像一個人一樣,在社群平台上面有個數字—追蹤數。一起在這裏追求著觸及和流量,以及影響力。

    那些媒體所打造的組織,仰靠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設備。但現在你只要打開臉書,或是打開 Youtube,按幾個鍵,走完一段大約三分鐘的程序,你就可以開始一趟自媒體之旅。有一個媒體的名稱,在上面寫寫字,按下送出後,就會傳到非常多人的面前。

    就像你現在所看到的這篇文章,和這一個自媒體。

    在稱作「研究生」的這個自媒體裡面,我是記者,也是編輯,還是個主筆。這個媒體廣編不分離,我還要自己談廣告,接業配。唯一一個我不用做的事情,就是通路。因為臉書幫我處理好這件事情,我不需要去煩惱,要如何把訊息傳達到閱聽人手上。當然,我會面臨一些其他更麻煩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稍後再說。

    「通路」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傳統媒體產製流程的人,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情。

    2.
    傳統媒體的產製成本

    我當年還是新聞所的學生時,帶著一群高中生參加聯合報新聞營。大家對於走到一個報社,會驚呼的,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編輯,更不是那一堆名為「編輯台」的電腦。因為那些都太抽象了。

    對,大家最興奮的,是龐大的印刷機器。

    一個報紙的產製過程,並不是在把「文章按下送出」後就結束。要送印,送印完後要派報。在凌晨有一群人開著車把報紙送到你家附近的某個橋下,以便躲雨。然後送報員再去橋下領取那些報紙,挨家挨戶的配送報紙。當然啦,現在已經很少人在訂報,報紙最後沒有到你的信箱,可能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

    這個過程,用現在的網路語言講,大概就是「把你的文章,經過演算法後,在臉書牆上出現」。這一句話說得簡單,但在傳統報紙中,卻是要一群人每天在凌晨完成的事。

    我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運用臉書傳送資訊內容,讓文章在幾秒鐘後就能傳遞到全世界臉書使用者面前,並不是沒有成本。裡面有大量的工程師,維護機器的人員,甚至是網路的鋪設等等。他一樣有很多的費用會產生。只是當你在運營自媒體的時候,不用去想這些事情,因為「平台」已經幫你想好了。

    我在學校教媒體創作時,第一堂課我會跟學生聊這件事情:「在十五年前,我還坐在這間教室裡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新聞記者時,我們談採訪,聊編輯,學報導,操作技術。但是沒有一堂課會告訴你,要如何開一間報社,怎麼開一家電視台。但現在,這堂課在台大發生了,我們這堂課,就是要你從零開始做一個自己的媒體,從品牌定位,編輯台的規劃開始做起。」

    為什麼十五年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能做到?因為通路。當通路的成本降下來了,甚至是所謂的「系統化」,在發行一個自媒體的過程中,少了很多的事情要做。那些,可能是新世代的媒體人,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我本來想聊電視和 Youtube 媒體產製流程的關係。不過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留待之後有相關事件,再一起討論。
    接下來,我想切入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當媒體在網路上只剩下品牌。

    3.
    當媒體只剩下品牌

    當我們在談「自媒體」的時候,常常只看到一個面向,就是「品牌本身在網路上也是個媒體」。但我想邀請大家看到另一個面向,就是「媒體在這些平台上,也只剩下品牌」。

    在一個臉書平台的演算法推播,或是 Youtube 去推播一則影片,又或者是你用 Google 去搜尋一則新聞。媒體的內容,跟其他網路內容,其實長得沒什麼兩樣。

    對,就是一樣的,臉書貼文只有一種介面,Youtube 影片也只有一種介面。差別只是他有沒有把這個「品牌」,塑造出一個「媒體的形象」,或是「新聞的形象」。

    如果我說「 東森新聞」是個媒體,你可能點頭如搗蒜。但我如果說「 卡提諾狂新聞」是個媒體呢?你可以會想一下,最後大概會告訴我,不是吧,他是個娛樂粉專。

    那請問「眼球中央電視台 」是媒體嗎?「志祺七七」是新聞嗎?還是那只是「視網膜 Retina」和「張志祺」的個人品牌?「niusnews 妞新聞」,「小日子」,「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他分別是用什麼樣的角色出現在你眼前?

    試著想一件事情,在一個分眾的時代,一群人坐在咖啡廳聊天,都沒有辦法的定義出什麼是媒體,那麼平台的演算法能做到這件事情嗎?或是說,你期待他幫你做到這件事情嗎?

    這邊我要先說一下,媒體存在的價值和企業品牌,個人品牌,和政府機構之類的「自媒體」相比,他們的確在資源上和社會意義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我想讓大家思考的是,或許這些所謂的「傳統媒體」有著不一樣的使命在,但是當他放在「臉書」「Youtube」這些平台上的時候,他們對平台來說,對閱聽人來說,差異可能比你想的小很多。

    十五年前,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疫情的訊息,可能會打開電視,或是去買份報紙。但現在,你可能會打開臉書或是 Youtube,又或是Google 一下,聽聽 Clubhouse 。想一下你的確診資訊是從哪來的?是「蘋果日報」「聯合報」「TVBS」這類的傳統媒體嗎?還是從哪個政治人物的粉專看到的呢?或是「衛福部」自己開的直播?

    講一下我的好了,我的主要資訊來源是「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以及這個自媒體的作者兼編輯兼總主筆及Clubhouse製作人,人稱林氏璧的孔醫師。

    如果放在十年前,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非常荒謬的事情,「什麼?你聽一個教你玩日本的部落客告訴你防疫?你怎麼不看電視呢?」

    但我可以相當有信心的說,雖然聽起來好像違和感很重,但十年後的現在非常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而且不會質疑這個合理性。

    是的,蘋果日報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大家腦中想像的其他媒體。還有政府官方的自媒體,還包括了一個在疫情下轉行的「日本旅遊部落客」。

    4.
    你的新聞不是我的新聞

    傳統媒體碰到數位轉型時,還面臨到一個挑戰,就是人力資源的重新調配,和演算法的競爭。

    在網路上你應該會常看到這樣的留言「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這句話看似憤怒有道理,但應該不少新聞從業人員,只能看著這句話苦笑。

    一家報社,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新聞。如果你有經歷過在早餐店翻報紙的年代,可能也有跟我一樣的訓練 — 運用十分鐘吃早餐的時間,看完兩份報紙。

    一份報紙最重要的新聞,稱作「頭版頭」。他的意思是,在一整份報紙裡面的第一頁,最上面,寫在報紙名稱附近的新聞。這一則新聞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意味著「這份媒體為昨日一整天,選出來最重要的事件。」裡面有著價值觀判斷和意識形態。換句話說,換個媒體,或是換個媒體的老闆,甚至是換個總編輯,可能都會選出不同的事件。在十幾年前念大眾傳播科系的學生們,都受過這樣的訓練 — 比報。比報訓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分析各家報紙對於「頭版頭」新聞的選擇。

    好,我們現在把傳統「頭版頭」新聞的概念,放在臉書上,會變成什麼呢?

    我在課堂上,或是去各大學演講討論「網路媒體識讀」的時候,會告訴學生一個重要觀念「編輯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項是運用符號和編輯的手法,來決定什麼新聞應該要被看到。而這項工作,現在的競爭對手往往不是人,而是演算法。」

    首先,大家不用去質疑「重要新聞沒人報」這件事情。如果你有機會走去便利商店,買一份報紙,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奇怪了?怎麼跟我平常看到的新聞差這麼多?」

    以前的媒體,大家是一起看到頭條新聞的,但你在臉書上看到的內容卻完全不是。

    這麼說吧,媒體選出來最重要的新聞,放在「頭版頭」,會在你買報紙的當下強迫看到。但是放在臉書上,你可能對他無感,就滑過去了。臉書會判斷這則新聞「大家比較沒興趣」,於是觸及就變低,更少人看到了。

    反而是那些會被認為「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的新聞,本來可能只是在報紙裡面的一個小角落的奇聞軼事。你在吃早餐的十分鐘可能根本沒機會翻到,但是因為在網路上「大家用手指投票」的結果,讓臉書認為這是個很多人有興趣的文章,所以才會被你看到。

    所以下一次要抱怨的時候,可以把對象轉移到臉書身上,因為媒體的總編輯,可能有跟你有一樣的無奈感。

    久而久之,大家也對這件事情有更強的認知。一則重要的新聞,以前媒體可以用很大的力量來推播。可以放在頭版頭,可以發號外,可以大篇幅報導。但現在,他除了下一個「臉書跟你都會一起被騙的標」,或是花大筆錢下廣告之外。幾乎沒有路可以走。

    就像上一節所說的,媒體不只要跟媒體搶流量,在這平台上,他要跟所有人搶流量。就算他要下廣告,競爭對手也不只是媒體,更多的是房地產,電商,甚至是網紅業配之類的,以前不會被拿來相提並論,曾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競爭對手。

    5.
    大家還看報紙嗎?

    回到本質的問題,大家還看報紙嗎?如果報紙的工作是要及時傳遞新聞,那個「及時」可能無法挑戰更「即時」的網路。試想假設你買報紙的目的不是為了新聞,那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說傳統媒體都不做數位轉型,這個問題我很難給出明確的論述。因為的確,在傳統媒體轉型做網路的初期,有很多試行錯誤 (Trial and Error) 都發生過。現實中,有非常多失敗的轉型案例,但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有或多或少的轉型成功。所以我們在討論的不是「蘋果日報」這個品牌要收掉了,而是「紙本型態」要在新一波的媒體的典範轉移中成為過去式。

    蘋果日報在這一次發的公開信中提到:「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這一段話,很多人認為是搪塞之詞,但他的確也說出了現在媒體的挑戰。這邊,我想邀請大家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這件事情。

    在二十年前,如果你想要「下廣告」,廣告大概會「下在媒體」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媒體扮演的角色,是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但是現在,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是哪裡呢?網路還沒起飛,手機還沒普及之前,媒體幾乎壟斷了大家的消息來源。電子媒體因為「媒體的近用性」和「使用頻譜公共財」等因素,扮演了許多重大新聞的傳遞角色。

    但現在,你早上睜開眼睛,是打開蘋果日報的官網,公共電視的頻道嗎?還是跟我一樣,看 LINE,刷 IG,看臉書,滑 Youtube 呢?
    如果在這些平台上,媒體只剩下品牌,要爭你的眼球得跟其他自媒體平起平坐,獲得演算法的青睞。那麼他也是一個跟你和我一樣,想獲得發語權得看人臉色的單位。

    即便他的品牌價值,影響力,依舊在民眾的心中高居不下。但很遺憾的,他的廣告收入來源,得和其他的自媒體分享。還有更令他們的心煩的是,利潤要上繳給他的上游平台:臉書和 Google。

    6.
    傳播技術與我們

    要討論新聞和新聞傳播,勢必得討論傳播技術的發展。在還沒有紙很貴的時候,我們寫的字都很短。當紙越來越便宜,我們也用更長的句子,來留存並傳遞訊息。從詩,到詞,到曲,乃至後來的小說散文。

    大家可以想一下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在兩百年前,要多的精簡的寫下,才有機會被傳播出去。但現在我可以這樣一直打一直打,打成一篇臉書長文,完全不用考量用紙成本。這就是一種傳播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傳播的方式。

    以前要寫一篇新聞報導,老師會告訴你:「把最重要的事情寫在最前面,用倒金字塔方式撰寫。」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這些原因中甚至包含了技術問題:因為編輯覺得你文章太長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最後一段拿掉。

    但現在寫文章呢?

    在報紙的年代,標題印在那邊直接進眼球。你對標題有興趣時,可以花半秒鐘的時間移動眼球,開始讀文章。對於一個閱聽人來講,「從標題到閱讀文章」的時間成本極低無比。但在臉書的世界,從按下標題,到你開始舒服的讀文章,要經歷非常多的時間。你的時間成本變高了,自然而然,吸睛的標題就變得無比重要。

    當寫文章的時候,如果你把重點都在第一段全部寫完了,大家拿到資訊拍拍屁股就走。就以前的觀點來說,會覺得無所謂,訊息有傳遞到就滿足了。但現在不一樣,如果大家看完第一段就走,演算法會判定這是個大家不想看的文章,於是就不幫你傳播,「只讓少數人看到這篇文章」。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但其實這背後有很多轉變跟著發生。

    在課堂上,因為學生創作的載體在網路上,所以我絕對不會要他們用所謂的倒金字塔方式寫作。在做影片的時候,也不會教他們慢慢鋪陳。演算法是現實的,在你還沒建立風格之前,要跟他競爭,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情。

    連在學校教課,都要打破過往的寫作模式,媒體裡面要做的轉變,大家可想而知。

    一篇適合放在「報紙載體」的文章,和適合放在「網路為載體」的文章,絕對是不一樣的。閱讀習慣的不同,載體特性的不同,甚至是廣告擺放方式的不同,大大地影響了媒體的產製過程。

    如果你認為「反正就一篇文章,紙本和網路都放就好了。」的話,可以試著想想看,多一套邏輯,能用一樣的成本完成嗎?所謂的客觀寫作,平衡報導,有辦法在不同載體上面用相同的模式呈現嗎?

    7.
    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

    最近我演講最常聊的題目,就是談網路媒體識讀。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已經密不可分。所謂的傳統媒體,運用著他多年累積的品牌,慢慢的也在網路媒體深耕。

    很多念傳播科系的學生,會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覺得媒體不斷的沒落。但我一直對這件事情抱持相反的想法,期望學生能好好的在這個時代發揮長才。

    或許這是個傳統媒體沒落的年代,但現在絕對是人類史上「媒體傳播能量」最強的年代。隨著載體和傳播技術的改變,人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我們有更好的傳播工具,也有更公開透明的消息來源。

    很多人說「蘋果日報轉型失敗」,其實我沒有這麼同意這句話。相反的,他做了非常多的事情,讓品牌在持續在這個時代繼續發揮影響力。結束紙本的發行,或許就是面對傳播技術的改變,在這條路上的一個重要決策。

    對於經歷傳統媒體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痛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過蘋果日報全盛時期的年代,看著星光三班上「頭版頭」時,一大早興奮的跑去便利商店買報紙的讀者。若以一個純粹讀者的角度,我會緬懷蘋果日報陪我走過的那段青春歲月。但我相信,新聞從業人員,肯定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紙本謝幕了,品牌影響力依舊在。只是當媒體只在網路上的價值只剩下品牌,他的商業模式,人力資源分配,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是蘋果日報紙本走入歷史的故事,他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而是給這個時代的一個標注。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經歷傳播媒體變遷重要時刻的你,多一些探討和省思的面向。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 設備工程師轉行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12-22 09:57:25
    有 14 人按讚


    米其林三星主廚馬西莫.博圖位
    (massimo bottura)
    「用作夢的方式來生活」

    你用盡全力生活出別人的夢想,
    就有被複製的價值!

    【用盡全力活出別人的夢想,就有被複製的價值】

    某個週末的晚上我跟兒子討論sous vide(低溫真空烹調法),一種流行的食物烹調方式。我兒子是個十五歲的小男生,他從很小時就熱愛烘焙,三年前他告訴我以後想當廚師,國中畢業就要想直接進入廚藝學校,我沒有說yes or no,這是他的人生,但此後我們很多話題都圍繞在做菜這件事上。

    低溫真空烹調法源自於法國,這種技法在1970年代被開發出來,藉由長時間的低溫加熱,讓食物(主要是蛋白質,如肉、蛋、魚)可以在密封袋裡面慢慢由生變熟,可以保持一致性的熟度,不會過熟,口感軟嫩又富含汁液。

    仔細去想想人類「吃肉」的這項行為,使用火是舊石器時代人類改變生活最重要的工具,讓蛋白質由生變熟,使食物軟化,滋味變好,生活方式的改變反映在演化上,人類的下顎與牙齒越來越小,代表不再需要費力撕裂或咀嚼。

    從用火把肉烤熟,到所謂的低溫真空烹調法,人類花了175萬年,但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為了攝取蛋白質,讓肉變軟、變好吃。在漫長的人類與蛋白質微妙熟度對抗的歷史中,唯一的變化是「精確度」,透過對於「熱」這種能量的控制,產生越來越能滿足人類慾望,以及越來越愉悅的結果。

    工業革命之前的美好生活是需要大量的資源來滿足「精確度」這件事,有能力匯集大量人力資源,當屬皇室與貴族,透過匯集一時之選的廚藝菁英,給予優渥的報酬、良好的社會地位,這是最早形塑「職人文化」的溫床,中西皆然。

    慈禧太后是有清一代著名的美食家,僅服務她一人的壽膳房就有一百多人。法國自太陽王路易十四登基後,宮廷飲食進入顛峰期,至今西式料理的基本程序,亦是在他手裡所奠基,例如改變了把所有食物都堆在桌上的習慣,改成一道菜吃完才上另一道的模式,宴席時一旁必定會有侍膳者,會講解每一道菜的故事與做法,甚至在凡爾賽宮內半烹飪大賽,給予優秀廚師藍帶獎(cordon blue)的鼓勵。除此之外,皇家還提供大量的人力累積文字論述,將經驗得以流傳,例如清代的御茶膳房還下專設檔案房,保留文書檔案「膳底檔」,至今我們仍得以一窺帝王家的飲食用度。

    科技是讓「精確度」平民化的關鍵,「火侯」的掌握逐漸從人的經驗法則轉為機器來控制,人類不斷地創造出更多精準控制的機器設備,使得良好的食物品質得以大量複製,進一步降低製作的成本,精確烹調讓古代帝王也難以想像的食物品質,現代人在家也能夠做到。

    回到我買的「家用版低溫真空烹調器」,雖然商業版很早前就已經在市場販售,但價格高達三千美元一台,於是一些「廚房裡的書呆子」自製低溫真空烹調器,我想他們會問:這會有多難?不過就是高級版的電湯匙嘛,控制溫度的加熱器。2012年,有人在募資網站kickstarter提出「家用低溫真空烹調器」的想法,至少有三家品牌募得從58萬多到181萬多美金的資金,這些資金讓發明家們得以設計、製造這項絕大多數一般人的廚房都不曾有過的烹飪器具,他們的任務是:要把價錢降低到多數人可負擔且無痛的消費、體積要小操作介面簡便、沒有太多廚藝經驗的人也可以用。

    現在市面上「家用低溫真空烹調器」百花齊放,美國一位也是書呆子、具工程師背景的廚師肯吉・羅培茲,在他創辦的網站sreiouseats.com上面寫了一篇專文,測試了市售三個主要品牌產品,分別針對加熱速度、外觀設計、使用介面、耐用度、價格等做了有圖有文,有照片有測試結果的報告,這篇《we test the anova,sansaire,and nomiku sous-vide circulators》的文章,讓坐在太平洋彼岸,在此之前對低溫真空烹調法幾乎陌生的我,乖乖掏出信用卡買單。

    我在網路上買過許多更貴的東西,例如家電、音響、手機、電腦、傢俱,但絕大多數都是實際摸過、體驗過,或在生活體驗中徹底瞭解後才下單,而這次從聽到「低溫真空烹調」這個名詞到實際下單不過兩個小時,連我自己都不禁納悶,我哪來的熱情去買這個並非生活上非得用到不可,又幾乎全然陌生的產品。我不在乎花154美元買到一件以後可能變成廢物的玩具,這個商品所代表的「精確度」幾乎讓我崇拜了起來。

    另一項讓我感受到「可複製的美好生活」的商品,是一台叫做acaia coffee brewing scale的手沖咖啡專用電子秤,長得像apple TV的四方塊,當然,它的強項也在精確度,可以偵測到小數點後兩位數的公克數,你或許會問,0.01公克的誤差,會對咖啡風味帶來味覺可辨識的影響嗎?

    精確度是自度量衡被制定以來的終極目標,「秦衡」是中國古代定義重量的雛形,如今電子秤的精確度卻延伸成為一項紀錄工具:藉由與手機app的連結,精確的重量感應可以記錄手沖咖啡的每一道注水程序,把注入水的力道、繞了幾圈、斷水的時間,供手沖咖啡師得以不斷的實驗並存下,要複製之前的經驗,只要按照app的指示即可重現。

    以往一杯手沖咖啡的品質,除了好的咖啡豆,基本控制的變數包括咖啡粉與水量比率及水的溫度,至於注水的時間、頻率、力道,全靠個人主觀的經驗累積,也因此如何沖煮一杯完美咖啡,入水量的速度、該繞幾圈,說法莫衷一是,某種程度來說,A跟B沖出來的咖啡不可能完全相同。

    但如今有了這項可被複製的工具,如果你跟頂尖的手沖咖啡師交流,得到他在acaia電子秤的使用記錄,照著app的指示按表操課,你也可以擁有(或接近)大師級的沖煮手藝,這又是精確度讓美好生活可被複製的案例。

    米其林三星名廚馬西莫・博圖拉(massimo bottura),在他書中的自序說過這麼句話:「用作夢的方式來生活」,你用盡全力生活出別人的夢想,就有被複製的價值,在家做出一塊餐廳等級的牛排、沖出一杯大師品味的咖啡,這是小確幸,但我們的社會對小確幸一詞有太多貶抑,只想開家咖啡館的上班族、轉行賣雞排的工程師、寧願去誠品打工也不願去工廠賺錢的文青,有些人說,他們的小確幸會把台灣害死。

    是這樣嗎?我想小確幸應該這樣被定義:對生活細節的專注,對精確度無比執著。生產acaia電子秤的是一家台灣的廠商,靠著可被複製的小確幸,征服了全世界的咖啡迷,好好過日子,小確幸也有大格局。

  • 設備工程師轉行 在 柯耀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09-18 22:59:59
    有 129 人按讚

    (升級分享:陷阱與新世界!)
    回到家,看到電腦中,各地好友,看了我今早的「iOS 8+Yosemite」分享文,多人來信回應1)其怎麼安裝,都無法成功...2)有多人問,整合後好處?

    睡前,我簡要分享:Yosemite 升級牽涉--藍芽版本、雲端設定、電腦規格、手機版本搭配,有一定難度...分享中,我提到4:21am就已親自測試,因為我們有科技部隊,又有很多電腦,可以大膽測試...加上我是科技背景出身,容易過關...

    一般用戶,建議等到正式版出來,才請專人幫您設定,別轉行成為工程師...績效第一,別陷入電腦無底洞!

    我扼要說明,升級後好處:
    1)如圖:我十幾年間,手機(絕對不是好東西,盡力遠離)都放得遠遠的,很少致電客戶,盡量簡訊!
    2)而且,在電腦上操作,就可收發簡訊...來電,會出現在我的電腦螢幕(開會時,手機在包包,我卻能從螢幕上,看到誰來電!就如同"IDI科技光碟"所分享的訣竅一樣)
    3)Mac就是將此,我有幸享受十幾年的功能,現在整合在一起!若您的系統不支援,別亂買一堆設備,有解的(我享受這功能前,世界上還沒有iPhone)

    4)聽寫功能:太棒了!按二次fn,您口述"一大串"中文,電腦幫您"高準確率"打字(掉眼淚)...這在以前,我買英文口述軟體,花了二萬多元...現在支援中文,竟然免費,太棒了!
    5)當然,還有更多驚人整合功能...

    新的Yosemite正式版出來時,您再安裝,別浪費時間在試用版上,屆時,我會將運作秘訣,再用影音DVD,加上Win8.1的應用,一起分享!我不是蘋果迷,是績效迷,只要能提升績效的,都用!

    我選此畫面,除了說明,1)遠離手機、2)盡量大螢幕,減少眼睛壓力之外(我都買很大螢幕...感謝上天,我至今都沒老花眼鏡,媽媽78歲了,也沒老花眼鏡) 3)該17吋電腦,顯示卡故障,修理報價3萬元,證明沒有完美公司與產品!

    然而,我仍繼續用該公司產品... 因為整合後,可以升級效能、累死科技(飛行南北半球,操了三年,真的把它操死了)...主人繼續用更好更新設備,享受人生!

    ====
    附錄:(槓桿點--四兩撥千斤點)分享文
    https://www.facebook.com/137474516282035/photos/a.587985751230907.1073741825.137474516282035/886037034759109/?type=1¬if_t=lik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