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設備使用年限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設備使用年限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設備使用年限英文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操弄公投的請放手吧 李敏/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新竹市) 有民間團體將在立法院召開「全國NGOs環境會議」,主題是三一一福島十周年前夕看核一廠燃料電池危機論壇。引文中說,核一廠「燃料池已漏水長達多年」,請拿出證據來,漏在那裡,洩漏率是多少。 全世界核電廠的用過核燃料,不論是放在用過核...
設備使用年限英文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操弄公投的請放手吧
李敏/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新竹市)
有民間團體將在立法院召開「全國NGOs環境會議」,主題是三一一福島十周年前夕看核一廠燃料電池危機論壇。引文中說,核一廠「燃料池已漏水長達多年」,請拿出證據來,漏在那裡,洩漏率是多少。
全世界核電廠的用過核燃料,不論是放在用過核燃料儲存池,或是乾式儲存設施,沒有發生過任何放射性物質外釋環境事故。日本福島核能一廠有六部核能機組,估計用過核燃料儲存量至少應是核一廠的三倍,福島電廠用過核燃料在三一一地震與海嘯中,並沒有受到影響。
會議主題是環境,但目前國內最夯的環境議題,應該是護藻礁公投吧!為何談一個已經停止運轉的核電廠呢?執政黨對藻礁公投非常感冒,民進黨側翼在放話,一四五○在帶風向,說核電幫與國民黨企圖以藻礁公投掩護核四商轉公投,以打核電達到反對藻礁公投的效果,也可將公投的推動營造成兩黨的對決。難道這論壇也是配合民進黨的政治操作?
某些推動藻礁公投人士的「非核、減煤、護藻礁」論述,天啊!真的有人認為,台灣能夠靠再生能源發電支撐國家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的日常生活嗎?再生能源發電對生態就沒有影響嗎?埤塘與濕地就該覆蓋太陽能光電板嗎?離岸風力施工及風機運轉的噪音與震動會影響海底生態,會傷害白海豚,也會傷害候鳥。難道製造再生能源設備時就沒有伴隨的有毒廢棄物嗎?再生能源設備達到使用年限時,就沒有廢棄物要處理嗎?
任何發電法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人因價值觀不同,自然會產生好惡。民進黨政府操弄反核獲得政權,得面對民眾對能源議題的挑戰。就事論事,即使核四商轉公投通過,二至三年內可能也無法供電;即使護藻礁公投未通過,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是否能及時完工,還是問號;即使如期完工,進口天然氣是否能填補核電近四百萬瓩供電能力與每年三二○億度發電量缺口,也沒有答案。
未來不大幅增加燃煤發電,台灣會缺電已是無可挽回的事實。如果我說的不對,請能源局立刻公布去年年中就該提出的「一○八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澄清;若出不來,足見台灣電力供應將捉襟見肘,蔡英文能源轉型已黔驢技窮。台灣供電系統面臨災難,固然是民進黨不信任專業,堅持意識形態治國的結果,但推波助瀾的環保團體是不是也有責任。
台灣能源幾乎百分百依賴進口,又是孤立電網,在這現實條件下,政府必須拋棄意識形態,尊重專業,符合國際趨勢的重新檢討現今能源政策,才有轉機。公投提供了一個絕佳教育民眾的機會,讓民眾了解各種發電方法的優劣,以及做出選擇後須承擔的風險。台灣的人民不能再天真的相信某些環團的胡言亂語,也要認清政客的矯情嘴臉。政治人物、政黨的側翼、被收買的網路造勢者,放手吧,給台灣一個尋求共識的機會。
設備使用年限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長期關注空氣品質問題,為環境保護付出極大心力的荘秉潔教授,針對改善中部地區空氣品質所提出的,不落於情緒性、意識形態、民粹操作,實際可行的務實建言。這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議題,但是也是在環境、空氣品質、電力供應等方面,有這一定重要性不得不認真面對、務實解決的重要課題,莊秉潔教授的意見提供大家作參考。
莊秉潔教授:“加速無煤訴求正確,但不是拆機組”(01/31/2021 蘋果日報)
莊秉潔/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為使台灣能順利能源轉型,加速煤電轉備用,甚至全轉備用才是正確的,而非除役,更不是拆機組,以能因應各種危機。只要電力夠,現在煤電馬上就應轉備用,就像目前台中火力發電廠有3部機組、興達火力發電廠有2部機組停機。而春節年假期間用電少,如去年(2020)從1月23日小年夜起,台中電廠10部機組當中,有5至6部機停機,興達電廠的4部機組也有2部機停機,這些環保停機,其實就是轉備用。
愈早轉備用,空氣品質愈好、排碳愈少,但是否強定一日期,訴求煤電限期「除役」,請能仔細考量。如目前蔡英文總統之2025非核家園政策強推動5(燃氣)/3(燃煤)/2(再生能源)配比,就造成行政院不得不犧牲藻礁以及時符合這配比。請基於能源議題是台灣百年基業的基礎,一定要能務實仔細考慮時程之設定。
而機組除役與轉備用,氣源充足期間減煤效果一樣。但前者會因為氣源不足,氣電無法發電;而煤電又已經除役,只好限電或訴求復工。請考量訴求除役的必要性?
至於國民黨要求要強拆燃煤機組,才能蓋燃氣機組,更不可取。在目前台灣天然氣儲槽只有7天的安全存量,只要1.如目前天冷,中、日競購天然氣,價格飆漲,有錢也買不到天然氣。或2.冬天風大連續1星期天然氣船進不來,我們就會斷氣,一斷氣,天然氣機組發不了電。而最近已投資91億元加裝防制設備的台中1-4號燃煤機組,如果又被國民黨拆了,這時只好限電,造成國安問題。
煤電轉備用非提前除役
因此台電及有理性的市民不可能同意國民黨拆機組才能蓋燃氣機組的作法。目前中火在空污季已停了3部燃煤機組,但也因此中部電力已不足,不足部分是靠北部及南部供電給中部使用。但2025北部及南部核電除役,屆時已不能再供電給中部,加上麥寮電廠除役,國民黨拆機組的作法,表面上減煤,其實只是會造成2025中火10部燃煤機組火力全開,台中市民不要受騙。
台電去年3月就將4部燃煤機組煤轉氣案送至台中市府審查,而市府利用都市設計審議規範卡關,已讓市民多吸煤電廢氣4機組年,不知多造成多少市民得肺癌,實不可取。
目前預估2025-2035年有機會增加10GW之離岸風電,以容量因素40%推估,約增加4GW之發電量,也就是約12%之綠電,而光電2025-2035年間增加很有限。而2025如果綠能佔比20%可以達標,2035估計綠能可以佔比約32%。至於節能,以目前台積電及台灣住商用電之成長情形,在2035可以維持用電零成長就很難了。如果希望在2035無煤,那時核能已除役,扣除綠能佔比32%,剩下的68%,完全要由氣電提供。
而要煤電完全除役,這時天然氣的氣源穩定就是關鍵。以目前台灣天然氣之安全存量只有7天,要提高到安全存量與煤電超過1個月相當,我們需要增加約目前5倍的接收站及儲槽。目前正在推動的觀塘、協和接收站還不夠,所有可能的港口都要考慮設接收站及儲槽,也請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而2035前,因為再生能源佔比也才32%,天然氣還是必要的,是無法作到淨零碳排。
我的建議還是1.推動及評估台北港、台中港、麥寮港、興達港、核四、和平設接收站及儲槽。2.推動海管串連所有接收站,以互相備援。3.只要氣電夠,煤電馬上轉備用,愈早轉備用,空氣品質愈好、排碳愈少。4.煤電到除役年限才能除役,不要提前除役,才能確保最大能源安全及合理電費。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131/JJKPO3RKHFDHNMLGADI7J7VAMA
設備使用年限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06/02 核裂變物質國際小組(IPFM)致台灣行政院的公開信 (06/08/2015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
【編按】台電公司今年初原擬進行「核一、核二用過核燃料海外處理」招標案,編列高達112億元預算,預計將高階核廢料送往境外再處理,卻因違反預算法被迫暫停招標,但台電預計在本月立法院會期結束前再度送審,預計本週進入朝野協商。
台灣的動作,引起國際組織高度關注。由普林斯頓大學資助的核裂變物質國際小組(IPFM)的四位成員,日前向台灣行政院發表一封公開信,獨家刊登於獨立評論網站上。他們點出用過核燃料境外再處理不僅不經濟、可能助長核武擴散,更無法解決核廢根本問題,只是拖延時間,呼籲台電與經濟部應三思。以下刊登此信的中文翻譯與英文原文:
International Panel on Fissile Materials(IPFM, 核裂變物質國際小組)
中華民國行政院
台灣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一號
2015年6月2日
呼籲台灣不可將用過燃料棒送至境外再處理
最近台灣的核電事業體,臺灣電力公司,計畫將核一、二廠共1200束、約200噸的用過核燃料棒,送到境外再處理。台灣核一、二廠各有兩個滾水式反應爐,分別在1970年末和1980年初運作,四個反應爐每年共約產出70公噸用過燃料棒。
據了解,台電表示境外再處理計畫是基於以下原因:
1)反應爐裡的冷卻水池幾乎已滿,以及
2)新北市政府拒絕批准廠區內乾式貯存設備使用。
與此相關的問題是,核一二廠已接近其40年使用年限,但台電想要繼續延役20年,因此需要將更多用過燃料棒移出目前已相當危險、擁擠的冷卻水池。
在台美核子合作協議的脈絡下,台電不能將分離後的鈽以任何形式運回台灣,因為鈽可用於製造核武原料。除了再處理合約本身,台電還需要付錢給第三方處置再處理後的鈽。
再處理後的玻璃固化高階核廢,可能在20年後運回台灣。 這種核廢並不比原來的用過核燃料棒更好處理。
目前在國際上,會有興趣提供再處理與鈽分離服務的國家,只有法國,因為法國負責用過核燃料再處理的AREVA公司幾乎已經沒有海外客戶,目前深陷財務困境。AREVA可能與法國電力公司EDF合作,消化再處理後的鈽用作核電廠燃料(MOX燃料)。然而,從台電用過核燃料中分離出約2噸的鈽,則會更加重原本就對法國苦惱處置問題的鈽庫存—60噸法國的鈽及16噸日本的鈽,況且,若大部分以鈽為燃料運作的老舊法國核電廠在接下來十年退休除役,問題將更大。
從核武角度來看,200噸的台灣用過核燃料棒還有更大隱憂,其中鈽的量足以製造250個長崎型核彈。 此外,與苟延殘喘的再處理產業簽約,台灣此舉形同協助延續了這個危險、不經濟、也完全沒必要的鈽分離產業。 全世界進行最多鈽分離的國家就是法國,國有公司AREVA不斷試圖向外國兜售再處理服務與再處理廠。1974年在美國協助下,印度用分離出的鈽進行首次核試爆,由此可見鈽分離與再處理的危險本質。
在核廢深地質處置成功以前,全世界31個使用核電的國家中,已有25個國家採用其他比再處理花費較少的用過核子燃料中期貯存。 在美國,已採用廠內乾貯20年時間。但也有廠外的替代方案,像是瑞典,採用廠外地下濕式貯存池,以及日本尚未啟用的廠外集中式乾貯。最近,烏克蘭將部分用過燃料棒送到俄羅斯進行中期貯存。
在妥善選址與妥善的乾貯設計前提下,經過謹慎地建造及監管過程的乾式貯存,原則上比擁擠的冷卻水池安全,應是較為適當的過渡性選項 。最近美國核管會(NRC)的研究發現,將冷卻超過五年的用過燃料棒移出冷卻水池,會大幅降低水池發生「冷卻水流失事故(loss-of-coolant)」的風險─這是福島核災時,日本前原子能委員會委員長近藤駿向當時首相菅直人回報核災的最糟情況。同時,用過燃料棒放在廠內乾貯基本上沒有安全問題,因為燃料護箱採用被動式空氣冷卻。
考量核廢再處理不符經濟效益,又將造成保防危機,我們強烈要求台灣政府拒絕台電的再處理計畫,並研擬其他的中期貯存方案。
Gordon MacKerron,前英國政府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委員會主席
Tatsujiro Suzuki,前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副主席、現任核裂變物質國際小組(IPFM)共同主席
Yves Marignac,前法國政府再處理經濟顧問、現任法國核安管制機構專家顧問小組成員
Frank von Hippel,前美國白宫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國家安全助理主任、核裂變物質國際小組(IPFM)發起人及共同主席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936
★★★ 真的還有太多的朋友們至今仍舊不清楚「用過核燃料再處理」以及各種核廢料安全貯置的真相,麻煩大家幫忙把這份由國際間客觀公正的核輻射物質專家們的懇切呼籲分享出去給更多的台灣民眾知悉。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