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記憶方法技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記憶方法技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記憶方法技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記憶方法技巧產品中有6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化輸入為輸出】課程募資達 600人啦!(灑書慶祝) 感謝大家的支持,解鎖啾啾鞋的「啾音好書一年份」! 邁向下一個階段:達標800人就抽「mooink 6吋電子閱讀器」! . 最重要的是,今天(9/30)是最優惠的早鳥折扣最後一天! 前往 https://bit.ly/3llqOKH 結帳輸入「W...

 同時也有24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Kelsi May凱西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已經住在台灣6年了,因為在家裡我都是跟我老公說中文,或是討論有關台灣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自己算是一個蠻了解台灣的外國人。但是我一直都沒有機會去跟其他國家的人交流,了解他們是不是也都知道台灣。所以這一次剛好有機會利用一個線上英文教學平台,去找到一些當地的英文老師,問問他們是不是真的認識台灣? Nat...

記憶方法技巧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57:03

🔺什麼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稱 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原文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

記憶方法技巧 在 JobUs職場小旅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30:09

你也是一邊上班一邊在學習的人嗎? 不管是正在想著要轉換跑道需要考取專業證照的人,或是像小編的護理師姊姊想在下班時間多練習英文、考取多益證書的人,處於準備考公職國考、語言測驗、技術證照、學校考試時,明明上一秒才看過的考古題解答,就在拿到考題的下一秒直接忘記🤬 是你的大腦有問題?還是只是你沒用對記憶的方...

記憶方法技巧 在 大考超詳解 KOL (C.C. Workshop)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54:15

🔍 超詳解 🔍 主題:自然科讀書技巧分享 🔍 自然科包含了四個領域,相較於其他科目,必須熟讀四個領域才能考高分!以下學測自然15級分的小編就自身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然科的讀書方法! 🔍 很多人覺得自然科不是背科?重在理解? 其實不然,自然科還是有很多知識都建立在背誦的基礎上。像是物理的圓周運...

  • 記憶方法技巧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13:33:24
    有 69 人按讚

    【#化輸入為輸出】課程募資達 600人啦!(灑書慶祝)
    感謝大家的支持,解鎖啾啾鞋的「啾音好書一年份」!
    邁向下一個階段:達標800人就抽「mooink 6吋電子閱讀器」!
    .
    最重要的是,今天(9/30)是最優惠的早鳥折扣最後一天!
    前往 https://bit.ly/3llqOKH 結帳輸入「WAKI200」課程現折 $200
    .
    你是想要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
    還是被正職工作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
    或是想透過內容創作,成為某個知識領域的專家?
    .
    想要吸收和整理很多資訊,但總是不夠有效率...
    想要發表和分享內容,卻不知道如何讓成果最大化...
    下班後的時間那麼少,該如何開啟成功的斜槓人生...
    .
    嗨,我是瓦基,平日在台積電擔任團隊主管,在高壓高工時的環境下,用下班時間斜槓經營自媒體:
    - 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創立才兩年超過200萬次瀏覽,常被網友評論為最高品質的個人書評網站
    -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一年來超過200萬次收聽,曾登 Apple Podcast Top25,長踞書籍類 Top2
    我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達成這些驚人的產出成果?
    .
    我想教給你一套方法,幫你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讓吸收達到最高效率,讓產出獲得最好成果,我會透過「九堂課」的內容,讓你學到「三個步驟」有效吸收、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1. 輸入:有效閱讀,紀錄有條理的筆記
    - 心態建立 / 閱讀的技巧 / 筆記的方法
    2. 處理:整理大量資訊,精準提煉重點 (Notion)
    - 蒐集資料 / 知識資料庫 / 歸納重點
    3. 輸出:融合寫文技巧,轉化深度洞見
    - 輸出框架 / 高效輸出法 / 一魚多吃輸出訣竅
    .
    報名這堂課程,你可以馬上學會:
    - 如何「最有效率」吸收和整理資訊:閱讀書籍、網路文章和影音內容的訣竅,透過數位工具整理
    - 如何「成果導向」輸出高品質內容:設定輸出的目標,套用萬用的框架,創造有邏輯脈絡的內容
    - 如何「重複運用」同一份輸出內容:將有限的時間轉換成最大化的產出,輕鬆觸及各種社群平台
    .
    我也會教你,如何避免一開始我曾經遇過的失敗和挫折:
    - 避免當你辛辛苦苦閱讀了一堆資訊之後,不知道如何做筆記,又馬上忘個精光
    - 避免記錄了好多資料下來,卻不知道怎麼有條理地整理,浪費了辛苦蒐集的資料
    - 避免在創造內容的時候,因為缺乏高效率輸出的手段,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 避免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創造出內容,卻沒有讓同一份內容發揮最大的價值
    .
    透過這堂課,你可以將所有感興趣的知識變得「看得懂、記得住、用得出來」: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從容面對爆炸的資訊,強化自己的學習,深化自己的記憶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把腦中雜亂的思緒,轉化成有脈絡和調理的圖文內容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善用有限時間,發揮最大的成果,建立專業形象和個人品牌
    .
    今晚八點跟生活黑客 #雷蒙 一起在 生鮮時書 直播,記得收看唷!

  • 記憶方法技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20:30:45
    有 285 人按讚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 記憶方法技巧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21:00:30
    有 37 人按讚

    [想攝影143] 細說分鏡 Vol.20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
    🖍說的簡單,又該如何做到
    🖍在討論藝術、創作之前
    🖍我認為,如何抉擇曝光、創作參數的心路歷程與感受
    🖍才是支撐那些,一幅讓人感受驚豔作品下的堅固的基石

    在攝影中,知到與作到,往往中間有很大的距離,你無法知道所有的細節,這些細節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才會遇見,也許,並不是誰誰誰藏私,而是實拍中變數太多,有時你無法將書本上、課堂上所學習到的觀念,真的 100 分的用在實拍上,所以才需要練習。

    🟥外拍與實拍
    外拍與實拍是不同的練習,因為在戶外拍攝,遇上的「變數」比較多,實拍則不一定是在戶外,如果實拍是在室內的話,許多干擾的變數就能避免,而且還能控制,學習起來比較簡單。

    通常我會出一些練習作業,讓學生在家裡就能做到的練習,這作業大多是將一些比如相機的操作、觀念與器材溶合與理解,來拍出觀念上應呈現出來的實例,這樣子的練習,我比較會用「實拍」來稱乎。

    🔹但還是需要外拍的,外面的世界充滿許多不可知的變數,最簡單的一點 – 風,風大風小就會影響拍照的「穩定性」,比如說你使用低速快門拍攝,在考慮安全快門、防手震的條件下,你用了非常慢速度快門創作,這時你卻沒考慮到風速也會讓你站的不穩、相機也拿得不穩,最後拍出失敗的作品。

    戶外紊亂的光線也是,會影響測光的穩定與準確性,轉一個身就完全不同的測光條件,應該視情況調整曝光補償、切換測光模式以因應變化,觀念上也許學到了,但是實際上面對,經常時候「觀念與眼前的問題」會連接不起來。🔹

    經過外拍的練習,發現許多「變數」都是無法在書本上、課程中學到,有了這層體會,再回頭看看那些基礎的觀念,有時還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看得更仔細,更專注在書本,課堂中每一字句、圖、表觀念的呈現。

    🟥技術與攝影藝術
    我認為,任何藝術創作,都應熟練好技術,才能在技術的組合與應用,創造出多元的藝術,前篇提到,我在前幾篇文章提到技術的想法:

    🔹「因為技術有這個本質,也就是說,你必需熟練每一個攝影的觀念、操作方法,不能臨時抱佛腳 (因為景像千變萬化不等人的),也不能含糊帶過 (不能無法解釋變數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當一切熟練、駕輕就熟,才能讓我們面對一場景下,生出更多的創作可能,這就是技術 – 驅動改變的自發性的動力,這個自發性就是從我們心中所產生的動力。」🔹

    結合外拍所遇上的問題 – 戶外像是個大教室,整個教材都在我們眼前,我們若是手邊技術熟練了,許多觀念之間交叉影響、運用也清楚了,面對外拍時才能臨為不亂,當然這只是理想,總是在「外拍」與「檢討」之間來來回回數次,才能了解自己還有什麼是不夠熟、不夠理解的部分。

    至於「藝術」又是什麼? 我也提到了我對「攝影藝術」的看法:

    🔹「我認為,如果在攝影的「觀念、技術」無法熟練,你是無法創造出精采的作品,誤讀了觀念,解釋不清的變數互動,雖然仍可創造出作品,但要記得藝術不但是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分享的過程,在前一階段你可以模模糊糊的拍出一張視覺驚豔的作品,但後一階段相信就難去表達清楚,難以他人共享你的意識與情感。

    不要說什麼「藝術不該是主觀、客觀、多元解讀」這套說法,來偷渡你無法與他人解讀、分享你作品意義這一關,你可以是一個表達拙劣的「說者」,畢竟「表達這件事,也是個技術與藝術」,但你不能是對自己作品毫無念頭的攝影創作者,吱吱唔唔的說「我覺得這就是美,就該這麼做」,雖然這也是一種自我解讀作品的說法,但以「表達作品,與他人共享意識、情感,視為藝術創作的一環」來看,前半段作品創作你或許過關了,但後半段作品分享,卻可能打上了零分。」🔹

    簡單說就是,藝術有二個不同的階段,一是「創作的過程」,有了作品才有下一階段「分享、共享」的過程,在攝影的領域下,熟練觀念、技術,才有能力面對主題,應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有了具體作品「照片」,我們透過照片這張具體的物件,成為我們討論的焦點,而不會空口說空話,毫無焦集,論點無法有交集,又特別是在現今的社群網路上,人們更不容易靜下來,好好的透過數百、上千的字句文章,來訴說一個「自己想表達的觀點」。

    因為「表達」本身就是一門技術,也更是藝術,好的表達讓他人透過簡單易懂的例子,複雜觀念背後的基礎,就像是你正在看本篇文章一樣,寫作超過 10 年,我還在練習寫出更精簡易懂的文章,我心中對攝影有再多、再好的想法,無法透過文字、圖片、影片來傳達,那也只是存在我腦海裡自我陶醉而已。

    🟥表達的專業
    前面提到過「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那是對創作者而言確實如此,照片本身裡頭所有含蓋的符號,都成為提醒創作者本人的「線索」,喚醒腦海裡沉睡的印像與記憶,不用說太多,單單看到照片就能在心中激心無限的情緒與感動,這是在「藝術創作過程」,大腦與身體所體會到的感受。

    當創作者卻將這些感受分享給他人,也是「藝術的定義下第二個階段」,與他人共享創作意識、美感,進到情感的交流,這時如何將腦與心裡頭千言萬語,適當的「呈現」出來,這也就是「表達的技術」

    🔹表達清楚也是一種「專業」,就是將複雜難解的觀念,透過簡單的說明讓他人明白了解,而阿拉伯人有一句俗語這麼說「若一篇文章,若你能不用花太辛苦,就能解理文章的意義,那需要高超的寫作技巧才能做到」。🔹

    🟥攝影人缺乏的是…
    很多攝影人在創作過程中非常的精研,其精神我個人真是打從心裡感受敬佩,可以舟車勞頓數十回,只為了一張代表作品,又在電腦前花上數小時編修,這點我真的不行,也十分佩服,這些作品非常漂亮、吸睛,而我也相信這前前後後的過程,有著許多我們大家可以學習的地方。

    在作品精研上花上不少功夫,卻不知道「表達」也該是要學習技巧 (或是技術),我相信一張前前後後投數入小時的作品,絕對值得花上十來分鐘細細的談談,這張作品本身的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

    比如說最簡單的 – 這張若是人像照片,可以先說說「主角與攝影師」的關係是什麼? 我認為「眼神」是人像攝影最重要一環,眼神可以傳達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無論是「生活中的交集」或是「為了創作而扮演角色的眼神」,這些是我在看人像作品中第一個想知道的事情。

    為何選擇這個場景拍攝? 如果不先知道「創作動機」,我能不能感受得出來選擇這場地拍攝的含義是什麼? 色溫、色調的呈現,我的感受是否與創作者一致? 時間點是一天的何時,為何選在「此時、此地」創作這些作品,光是以上這些問題,就可以費上好些時間來一一的講解。

    風景攝影那也不簡單,追著光、追著影、追著一年僅有數周、或是數天才有較多機會的主題,這主題為何是你想追求的? 中間遇上了什麼困難? 同樣的作品不同時間拍攝,之間的關聯又是什麼? 太太多可以分享,若是一位好的聽眾,打破沙鍋問到底,一路追問創作者在拍攝作品最核心的問題 – 為什麼此時、此地、選擇這張照片作分享,這是個尖銳的問題,更是一張照片分享過程的主旨,也是藝術表達的一環。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拍攝出讓人驚豔作品的攝影人,幾乎沒有太多人會注意到這點 – 作為藝術第二階段,與他人共享情感、意識的交流,在社群與通訊軟體發達的今天,只要貼張照片出去,簡單的三、五、十幾個字交代了想法,就期望觀者能夠了解這張作品想要訴說的種種故事,我想對於觀者來說,這項任務有點太難了點。

    🟥要,溝通嗎?
    除非是較正式的課程、分享會,攝影創作者才會為自己的作品多加說明,從我們看到的照片開始「倒敘著說」,構圖表現、創作參數、後期處理、創作念頭一一的分享,若非是個較為正式的場合機會,不然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作品分享討論,大多都只是淺薄、直覺的感受。

    別說他人,我自己也仍在努力,只是方向有些不同,我的作品並非都追求驚豔的感受,大多都是為了「教學」使用所拍攝的照片,在課堂上呈現,必需符合教學上適用的範圍,能教的不只是道理也好、觀念也好,我仍更希望挑出的這張「哇照片」,是包含更多我的創作心路歷程與感受,好讓無現置身在現場的學生,也能透過我的話語、肢體表達、現場情緒所構成的氛圍,感受我當時的情緒也好、作品創作的抉擇。

    不過這樣子的工作,在撰文的今天更難了,透過遠距教學,少了更多現場情緒感受,互動上又更少了更多線索,讓我無法從學生的表情中,來檢視自己上課過程中,這段是否表達清楚,還是該停下來多說二次? 但相信這遠距上課模式,也會成為將來的趨之一,反而讓我再改變表達的技巧,以及作品挑選的標準。

    🔹當然,絕大多數攝影創作者,是不需要應付我所面對的問題,畢竟那是我的工作,但是仍舊有項共通點就是 – 照片分享,絕不該只是三言兩語就能傳神表達,大多數創作者並無意識「分享也是如同攝影技術一樣需要磨練」,若真心想要與他人分享,不是一張照片三言兩語就交代清楚、收工,而我自始自終認為,那些被創作者忽略表達的那些照片故事,才是那張照片真正的生命,成為所有讓人感動作品底下支撐的基石、支柱。🔹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記憶方法技巧 在 Kelsi May凱西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8:00:10

    我已經住在台灣6年了,因為在家裡我都是跟我老公說中文,或是討論有關台灣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自己算是一個蠻了解台灣的外國人。但是我一直都沒有機會去跟其他國家的人交流,了解他們是不是也都知道台灣。所以這一次剛好有機會利用一個線上英文教學平台,去找到一些當地的英文老師,問問他們是不是真的認識台灣?

    NativeCamp: https://nativecamp.net/zh-tw?cc=tw_ytc

    期間限定優惠方案👇
    為了慶祝NativeCamp上線一周年
    只要在10/1〜10/20註冊為新會員
    就可以得到台幣800元等值金幣
    可用於指定預約NativeCamp你喜歡的講師
    (Sponsored)

    IG: kaiximay
    FB: https://www.facebook.com/kaiximay/
    工作邀約: kaiximay@gmail.com

    Music:
    Far Away by Declan DP https://soundcloud.com/declandp
    Licensing Agreement 2.0 (READ)
    http://www.declandp.info/music-licensing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iTSpmnHMVS4

  • 記憶方法技巧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21 19:42:04

    學生時期的我,就曾想過一個「定理」
    那就是:筆記越少的人,成績越好
    因為身邊成績好的人,筆記、畫重點的地方都很少,我卻很多...

    今天分享的這本《Make It Stick》
    有別於過去分享過的《超速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
    此書一開始花了許多篇章在解釋,為何重複閱讀可能是白忙一場,緊接著帶入本書重點
    「讓你感覺到越痛苦的學習方式,效果就越好」
    三位作者提供許多精彩的實驗以及論述,說服讀者:「別被學習時的主觀感受,而誤判了學習成效」
    我得說這本書,完全改變了我學習及閱讀的方式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 記憶方法技巧 在 營養師Ricky's Tim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18 19:00:12

    ■填寫Email,領取88種減脂食材大補帖:https://ricky.tw/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不吃早餐 健康 嗎?
    主要都是因為大家都聽過的一句話: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
    早餐就是要吃得好,才能夠有精神的開啟一天!
    甚至有人說「 不吃早餐 可能會 發胖 」?
    營養師告訴你:這是有可能的!但是是有前提的~
    並不是所有人 不吃早餐 都一定會 變胖
    只要把握住影片中的幾點, 不吃早餐 絕對不會 變胖 !
    甚至對於 健康 可能有幫助喔!

    ▼ 影片目錄 ▼

    00:00 開場
    00:20 關於早餐
    00:49 不吃早餐 研究
    01:25 如何避免 不吃早餐 變胖 呢?
    02:10 吃早餐卻很瘦?主要是生活習慣影響
    02:59 不吃早餐 間接達成 間歇性斷食
    04:22 營養師推薦早餐組合與早餐地雷選項
    05:12 你最常吃的早餐是什麼? 1.蛋餅、2.鐵板麵
    05:19 問題QA

    不吃早餐 健康 嗎?還有可能 變胖 ?可以透過不吃早餐來達到 斷食 嗎?|營養師這樣說
    #斷食 #不吃早餐 #健康 #變胖 #減肥 #營養師 #營養師Ricky

    ■三十天減脂營|減肥菜單和居家訓練(適合懶人減脂):
    https://ricky.tw/30fitting_camp/
    減脂需要的「外食」、「備餐」菜單直接幫你準備好
    只需要跟著買、跟著做,減脂超簡單!

    ■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http://tinyurl.com/yamougm4

    ■營養師愛喝的高蛋白,六折折扣碼【Ricky】:http://tidd.ly/c32aff1d

    ----------------------------------------------------

    ▼ 相關影片 ▼

    斷食 後的第一餐怎麼吃?要小心意識不清、肌肉無力、心率不整【斷食全攻略-EP4】|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JcVS3mzzaf8

    輕斷食 的三種方式!最適合新手的 斷食 方法 168! 原來這樣就叫間歇性斷食【斷食全攻略-EP2】|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rpCDI8SqOCM

    斷食 輕斷食 168 為什麼可以幫助減肥?適合新手的斷食法 168 輕斷食【斷食全攻略-EP1】|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9JQloYrPA6c

    168 ? 斷食? 輕斷食 ? 間歇性斷食 ?容易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該如何解決呢?【斷食Q&A】|營養師這樣說
    https://youtu.be/ZURRDXNYOXk

    ----------------------------------------------------

    ▼ 熱門影片 ▼

    全家七日減脂計畫-減醣飲食|一週瘦了2.4公斤|2021營養師推薦減脂心法https://youtu.be/adFkZ9H-TbY

    15分鐘解決一餐 完成兩菜一湯!營養均衡、好吃、又快速 下班回家也可以悠閒自己煮feat.康寶|營養師小廚房
    https://youtu.be/aCcm3JJ37Jk

    營養師減脂好市多買什麼|這幾款麥片竟然是地雷|營養師這樣買 EP-1
    https://youtu.be/dQuaEVtxGcg

    營養師的一日超商外食搭配|運動後怎麼吃|營養師這樣說|每日1+1 一豆一纖奶
    https://youtu.be/rvnz4tVnfmA

    營養師開箱9款明星拌麵,熱量、鈉含量、脂肪大評比|營養師Ricky開箱
    https://youtu.be/3hKJ0orCx4M

    ----------------------------------------------------

    ▼ 頻道分類影片 ▼

    ①減肥觀念大統整
    適合哪些人?
    ✔️正在考慮要減肥
    ✔️減肥初學者
    ✔️減肥失敗但不知道為什麼失敗

    可參考:
    減脂心法6原則
    https://youtu.be/qrVQfMg79uw
    你不得不知道的10個減脂小問題
    https://youtu.be/wwCdOAjFMLE
    減肥遇到的小問題
    https://youtu.be/lgsD8QLOSzg
    減肥到底要不要算卡路里
    https://youtu.be/74TrWvxSNWU
    營養師8週減脂心得大全
    https://youtu.be/ZM0jPEs4LEU
    吃飯順序很重要
    https://youtu.be/__AE_J-KM9Y


    ②飲食控制-認識營養素與水
    適合哪些人?
    ✔️減肥初學者(要減肥就必須了解)
    ✔️無論外食、備餐都需要了解
    ✔️想要學習菜單替換的人

    可參考:
    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
    https://youtu.be/StqJDHNXwG4
    快速計算蛋白質
    https://youtu.be/XZfhA5jRf1A
    油脂大不同
    https://youtu.be/Q9kCldqlvaE
    碳水化合物
    https://youtu.be/50aACbdydf8
    圖文小知識 IG搜尋#營養師rickystime
    https://lihi1.com/fZYQp
    營養師教你喝水的重要時機|喝水量最重要
    https://youtu.be/ipFV6dbo2eQ


    ③減醣飲食是什麼?
    適合哪些人?
    ✔️嘗試過多種減肥方式,但失敗的人
    ✔️對於營養素有一定認識
    ✔️只想飲食控制,還不打算運動

    可參考:
    糖與醣的差別
    https://youtu.be/wxuS_YR2kjI
    減醣飲食小介紹
    https://youtu.be/m5LNfjlqxFg


    ④輕斷食這樣做好簡單!
    適合哪些人?
    ✔️對於美食誘惑無法抵擋
    ✔️減肥初學者
    ✔️覺得控制飲食太麻煩
    不適合哪些人?
    ☒腸胃不好的人
    ☒作息時間不固定

    可參考:
    斷食全攻略(介紹、時間安排、注意事項)
    https://lihi1.com/T1fW8
    斷食Q&A-常見問題一次回答
    https://lihi1.com/mbvRv

    ⑤外食族這樣吃(減醣、菜單直接拿)
    適合哪些人?
    ✔️上班族:常吃外食
    ✔️租屋族:無法自己備餐(不可開伙)
    ✔️不需要自己規劃,想要直接跟著菜單吃
    不適合哪些人?
    ☒對於飲食上有嚴格的費用控制

    可參考:
    外食族必學的營養觀念|我的餐盤好簡單
    https://youtu.be/jHEtj_1bX3I
    超商飲食一日搭配
    https://youtu.be/pVtrLDSVFqY
    全家七日減脂計畫-減醣飲食
    https://youtu.be/adFkZ9H-TbY
    (加入LINE好友@cd8013 輸入『全家七日減醣』拿菜單)
    7-11超商七日減脂計畫-減醣飲食
    https://youtu.be/aPbVDlRQ0QE
    (加入LINE好友@cd8013 輸入『小七減肥菜單』拿菜單)


    ⑥在家自己做-減糖飲食超簡單
    適合哪些人?
    ✔️租屋族:可以開伙備餐
    ✔️家庭主婦:幫全家規劃健康飲食
    ✔️開始想嘗試做料理的人

    可參考:
    營養師帶你買
    https://lihi1.com/bxY5B
    營養師做料理
    https://lihi1.com/ZkiPS
    10道減醣料理
    https://youtu.be/216YAYFQKms
    蛋料理
    https://youtu.be/kx40Z3UMSeE


    ⑦運動這樣做!
    適合哪些人?
    ✔️只有飲食控制,但遇到停滯期
    ✔️減肥想加入運動,卻不知怎麼做
    ✔️不了解運動後到底該怎麼吃、什麼時候吃

    可參考:
    居家肌力訓練
    https://lihi1.com/zRwfm
    居家入門有氧HIIT
    https://youtu.be/JmOMVfzSWlA
    運動前怎麼吃
    https://youtu.be/2D2pWuxVzn0
    運動後超商挑選攻略(包含運動後營養素比例分配技巧)
    https://youtu.be/hUNaye1B2mo

    ----------------------------------------------------

    這裡找的到營養師Ricky

    營養師平常在吃的_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_ricky_life/?hl=zh-tw

    專業知識都在這_ FB
    https://www.facebook.com/RickyChangJiaxiang

    內容大補帖_ 全新官網
    https://ricky.tw/

    有問題都來這_ Line@
    ►@cd8013 (記得加上@與我一對一詢問問題)

    跟著大家一起來討論_ 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98614990525514

    ----------------------------------------------------

    合作邀約請洽白姐 Email: nutritionricky@outlook.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