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討厭一個人怎麼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討厭一個人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產品中有11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是一名讀大學的男生,我其實很困擾我喜歡男生還女生,性向是可以改嗎? 老實說,我看男生的成人片會有反應,當下也會覺得很興奮,但同時我每次看完後心裡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責和罪惡感,因為我其實很不希望自己是男同性戀,甚至不喜歡我跟男同性戀的標籤沾上邊,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但可能從小傳統文化給我們的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小玉的泡麵事件,探討簡化思維的盲點 你是因為討厭他,所以覺得他浪;還是覺得浪費,所以討厭他呢? 其實這正體現出我們的兩種思維陷阱: ✔️簡化因果思維 ✔️鄧巴數字思維 而這兩種思維,反而常常導致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出現大盲點... 讓我們來聊聊吧! . 0:00-03:29:為什麼我想聊這個主題?...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6:49:54
你曾經有那種求助無門的感覺嗎? 並不是沒有人願意幫助你,而是你不知道別人可以怎麼樣幫助你,甚至你也幫不了自己。好像被關在一個牢房裡面,覺得很無助、很黑暗、只能任由自己的情緒反覆發生同樣的狀況,讓自己的人生重複遇到類似的人,可是卻無力停止。 你就像童話故事裡面的灰姑娘,反覆地打掃一個永遠也打掃...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 在 JA叔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4:29:05
⠀⠀那天凌晨堂妹LINE連擊關於大學的問題,看起來真的很焦慮,我便打了電話過去,生出以下對話。 ⠀⠀💟找不到教授怎麼辦:學校系上網站會告訴你教授的座標與出沒時間,相處好的老師還會加你LINE和電話。教授就是資源和人脈,好好把握。 ⠀⠀💟作業多怎麼辦:根據不同的科系和課程的選擇,忙的重點會不一樣,我高...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 在 健身查德|私人教練銷售攻略 |教練成功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8:59:24
個人品牌經營攻略 「如果被人罵該怎麼辦?」☹️ 經營個人品牌,只要發文就一定會被罵,像我很常被說.... 😜「查德身材這麼差,到底是教練還是業務阿?」 😙「查德開的課程,還不是拿俱樂部的那套來賣。」 🤬「教教練話術!?這是甚麼邪魔歪道!」 最近剛發了一篇為什麼健身房一直倒的文章...
-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1-15 21:41:27從小玉的泡麵事件,探討簡化思維的盲點
你是因為討厭他,所以覺得他浪;還是覺得浪費,所以討厭他呢?
其實這正體現出我們的兩種思維陷阱:
✔️簡化因果思維
✔️鄧巴數字思維
而這兩種思維,反而常常導致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出現大盲點...
讓我們來聊聊吧!
.
0:00-03:29:為什麼我想聊這個主題?
03:29-15:32:主題內容01
15:32-17:53:觀眾怎麼看 :)
17:53-36:15:主題內容02
36:15-37:50:直播尾聲
・追蹤IG,學習「印度哲學」生活化:
https://goo.gl/3VR6mo
・更多快樂大學影片:
https://goo.gl/opSgVA
・加入官方LINE,鎖定最新消息:@happinessuni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是一名讀大學的男生,我其實很困擾我喜歡男生還女生,性向是可以改嗎?
老實說,我看男生的成人片會有反應,當下也會覺得很興奮,但同時我每次看完後心裡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責和罪惡感,因為我其實很不希望自己是男同性戀,甚至不喜歡我跟男同性戀的標籤沾上邊,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但可能從小傳統文化給我們的觀念也有關吧!我一直覺得男生喜歡上男生,甚至跟同性做愛是一件很不"正常"的行為,比如說,上天不是就是配對一男一女才有可能發生傳宗接代這件事嗎?那如果男生喜歡男生,他們怎麼生出小孩?我覺得我很在意我腦中的想法,但同時又對男同志的影片著迷⋯⋯
在每次看完男男影片並自慰後的罪惡感,就會讓我覺得很焦慮,想著很糟糕的事,比如說,這封信就是在做完這件事後寫的,我會想要找點東西來補償內心的空虛感和悔恨感,例如:我還會一直看YOUTUBE的影片,想解除內心的空虛,但每次就像滾雪球,罪惡感和自責感就愈來愈大,導致我就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生活也過得很亂,然後可能有好幾次做完這件事後心情真的很差,我就會暴飲暴食再催吐⋯⋯
我想知道,如何在看完男男成人片並自慰完後解除自己的焦慮與自責並回到原本的生活?」
——風無
有時候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明明理性上面知道某個想法會讓自己產生困擾,但是卻無法停止地會被這個想法給困住(我討厭自己是男同志),同時身體又會做出和想法相違背的反應(可是我喜歡看男男的成人片),於是就會產生認知失調:我腦袋裡面希望我自己成為的人,和我實際上面的渴望與行為不一致。
#認知失調的解套
那該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當認知失調出現的時候,有兩個常見的路徑,一個是改變想法(在這個例子當中,是接受自己喜歡男生這個事實),另外一個是改變行為(停止讓自己再看男男的成人影片)這兩條路徑背後的邏輯都是一樣的:讓你的想法跟行為一致。
但有些時候,改變行為非常困難(例如對某件事情已經有慾望、習慣或成癮),改變想法又幾乎不可能(在這個例子當中,就是把「討厭男同志」的想法改成「喜歡男同志」,或是至少不要討厭),這兩條路都行不通,難道沒有第三條的可能嗎?
這次的節目當中提到了一個特別的方法,就是接受兩者都存在。在上面這個例子當中就是:喜歡看男生跟男生的成人片,並且會感到興奮,不一定是男同志。異性戀的男生,甚至是各種不同性別認同的人,都可能因為看男男的成人片而感到興奮。重點是這個影片,是否呈現出情慾的元素,並且勾起你的慾望。
#接受矛盾的存在
還有有一個方法非常好用,就是接受矛盾的存在。在這裡講一個小故事。
前陣子去 Taromak 部落探索 ,Lravorase Lra-madaralrae 在林道裡分享的一段話我覺得很有趣:「你看這個姑婆芋,它其實已經被污名化了。大家都覺得姑婆芋有毒。什麼是有毒呢?就是人吃了之後會中毒、對人類的身體不好。但是這個山裡的姑婆芋,山豬會來吃,尤其是牠腸胃出狀況的時候,這是牠的藥。所以,有些東西是毒也是藥。」
「有些東西是毒也是藥。」最後這段話我老闆講過很多遍了,但我倒是第一次看到姑婆芋本芋,用它的葉子來包食材、做地悶石料理,也是第一次看見上面停放的玉帶鳳蝶蛹(這次運氣很好,分別看到了幼蟲、鳳蝶本蝶來吸食我們烹飪好的地瓜、還有像鐵甲蛹的蝶蛹)。
真正花時間好好端詳姑婆芋,與它學習相處之後,才發現真正可怕的並不是姑婆芋本芋,而是我們腦袋裡面對於姑婆芋的印象。這個方法適用於所有你恐懼的東西——當你凝視惡龍,就會發現惡龍並沒有你想像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想像。
而接受矛盾的存在是指,你可以同時接受它有毒,也接受它對山豬的腸胃病有幫助。你還可以利用它的葉子包裝食材。就像任何的東西都有不同的面向一樣,你可以接受光明跟黑暗都在同一個人身上存在,不因為你看到黑暗的部分多了,就代表它是不好的。
#接受感覺如實存在
回到這則信箱,在台灣多元性別平權、同志伴侶也合法的今天,很多「恐懼」或者是「害怕」同志的人,還有另外一種更特別的擔心是「覺得自己不應該恐同」,或者是「雖然我各種表現和喜好像同志,但是我希望我的性向可以改變」,這樣的感覺本身並沒有什麼對錯(畢竟很多恐懼是由許多社會文化、過去經驗所累積而成的,很難瞬間調整改變),你只要單純接受這個情緒「是真實的」就可以了。換言之,你可以試著承認自己有一個情緒是:「我看男男的成人片會有罪惡感,我害怕自己是同志,這個感覺是真的」。
像是一雙溫暖的手一樣,把這個感覺捧在手心裡,讓這個感覺不要孤單。
性別的自我認同是一條漫長的路,有時候光是接受自己「和原先的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是承認自己「隸屬於一個從來沒有想過的身分」,就要花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走一趟認同的旅程。此外,有些時候你「好不容易接受的認同」,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
就像有些人一開始認同自己是異性戀,後來發現自己喜歡同性別的比較多,漸漸認同自己為同性戀,甚至後來發現自己在性取向上面有更多複雜多元的狀況,於是開始跳脫出兩個向度光譜的性別認同框架,採無性戀或者是其他性別認同,所所以才會說這是一條漫長的路。
矛盾本來就是人生的日常。
或許終其一生重要的並不是你喜歡男生或者是女生,而是你有沒有辦法成為自己本身。當你真實地先接納自己的情緒,你也會慢慢地成為自己。
p.s.對性別認同我了解也有限, 更多資源可以到 同志諮詢熱線 詢問,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今天的節目這裡聽
https://bit.ly/3i2aGNi #海苔熊心理話 #同志 #自我認同 #性別認同 #海苔熊信箱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 在 小飛媽媽咪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有看《俗女養成記》嗎?在我這年齡段的朋友,每個都說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原本就很喜歡第一季,覺得充滿了小時候的回憶。這次第二季我原本打算全部結束再追的,但上周不小心跟朋友一起看了一段,就欲罷不能的追完前面幾集了!第一季中,我羨慕著嘉玲在最後一刻逃婚的勇氣,她誠實的面對了自己的恐懼,承受著周遭的話語依舊堅持自己。
第二季完全是看到了我,討厭突如其來的意外,每件事都想按著自己的既定安排行走,意外的來臨完全讓她恐慌!蔡永森和陳嘉玲的相處,我好像看到我自己,在某集吵架的的片段中,我有種怎麼日常被搬上了檯面的既視感。蔡永森吼她變了,是千金大小姐,全部的人都只能依著她,但是事實上其實很多部分可以看到陳嘉玲其實是支持蔡永森夢想的,她並不希望孩子的到來,讓他放棄喜歡的工作,所以她說不出口!
但對一個長期自己在外打拼的獨立女人來說,沒有錢我們會慌,身上背著貸款想到有了孩子,該怎麼辦?在我們的世界裡,與其依靠另一個人不如自己去掙!所以蔡永森說「你到底要我怎樣?」時,陳嘉玲的無奈與無言,我很能體會!我們就是希望事情能在自己的掌控下進行,依靠另一個人我們真的學不來…….
坦白說再看到他們爭吵的過程,價值觀的不同完全呈現在眼前,如果嘉玲是我的朋友,我會如實的告訴她,你們是不適合組成家庭的,但或許他也會像我當年一樣,為了證明自己可以,硬是向前衝了🤣我常說愛情的盡頭是有了孩子,有了孩子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所有從前不曾浮現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所以價值觀勝過一切,價值觀不同真的就不要勉強啊!
嘉玲爸說:「人生的路是一去不回頭,若說到後悔的事情可多了。」人生就是不斷地選擇,每個選擇都會有遺憾,但只能說那些選擇都是當下我們所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了。既然選擇了,就只能好好地面對,好好地走下去。
女人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真的好難,想到最近被廠商說的話,想到我沒有一通電話可以好好講完,想到頂著大熱天推著雙人推車在大太陽下排隊等接哥哥,妹妹狂尖叫的狼狽畫面!我知道這一切都是過程,但為了生活很多事只能妥協的心情,我必須說我是掙扎的,活成這樣好累,但看著自己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事後的懊悔感又更重!
看著嘉玲的掙扎,我懂!現在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我不會說生了孩子有多好,但他們眼中只有你說著愛你時,還是會被療癒到!所以嘉玲啊,不一定要為了孩子結婚,但孩子是可以生的,母愛的呈現有很多種,並不是圍繞著孩子生活的才叫愛孩子,養育孩子每個崩潰失態的經驗,都將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啊!
就像我最終的了解是我是個好需要自己空間的人,即便我有滿滿的母愛,但在24小時的相處下,我確實是無法承受兩個高需求孩子的!我對生活妥協了,也對接下來的日子有些安排,等確定了再來與大家分享吧!
討厭一個人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們與遊戲的 love hate relationship | 盧斯達 on Patreon】
兒童青少年陸續收到通知,電子遊戲只在假日開放,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
全人類和電子遊戲都發展出一段 love hate relationship。「家長」一向討厭小朋友打機,但近年手提裝置可以玩的遊戲越來越多,很多中老年人在街上捉小精靈或者爆 candy crush。但問到很多平常家長,子女打機對他們就好像吸毒,一吸人就廢了,會馬上上癮繼而喪失所有生產力。你打機,肯定上不了大學,一生都毀了。
一些經典遊戲重製再推出,要賣情懷,總會提醒你在中學時和朋友去網吧打機的日子。回憶有美好的,也有黑暗的。我記得當時很多人都在網吧過活,對入迷的人們來說,不在乎每一餐吃杯麵,不在乎網吧充滿煙味。甚至當 03 年沙士來襲時,我會照去玩,只有那時才不怕死。當時香港有人在香港打到暴斃,無聊的傳媒還會找風水師評論為何隻遊戲咁邪?
後來買斷制遊戲慢慢被月費制、時費制甚至免費課金制基本取代,但為了一把武器而自殺的事情還是很多遊戲都有。人長大之中要考慮的事越來越多,自然不覺得那件虛擬武器是甚麼,但對一些十幾歲的人來說,那是第一次「耕耘」的成果,可能是他在朋友圈裡地位突然躍升的憑據。最地獄的是,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人生第一次努力地「工作」通常是為了打機。自己看攻略、跟朋友交換情報和物資、形成一個互助的圈子、分黨分派以及互相鬥爭,可以說很多少年的智能、博弈和社會能力,最初是弔詭地通過遊戲來培養發展。
電子遊戲是有癮頭的,但特別上癮嗎?其實所謂成年人世界都有很多東西沉迷,在別人眼中都是看不明白的狂熱。賭搏就很上癮,所以很多遊戲都設計得很像賭搏,抽卡轉蛋會配合特殊震動、聲效、光效,去構成大腦的快感回饋機制,而且那種遊戲一律以「頻繁通知,確保玩家經常登入」的思路去設計,外層套甚麼 IP 根本無關痛癮,機制就是這一種,廠商可以用心做遊戲,但也可以疊埋心水做賭場莊家,更加和味。
就像人類對「毒品」有剿撫兩派。剿滅派基本認定電子遊戲是一種禍害,能不碰就不碰,好像血管裡的脂肪。遊戲帶來快樂,帶來體驗,有學者認為是第九種藝術,優秀的遊戲也具備文學性。審美需求在生存需求和自我實現之間,但仍然是很難消滅的人性。據說美國政權在越戰前後發動的禁毒運動,最後演變成特別針對低下層和黑人用藥,而社會賢達有可卡因。這個背後的思想是把用藥者視為一種社會問題。因此政策而引發很多災難發生之後,他們自我反省去想補救方法時,通常會向北歐取經,主張鬆綁、治療、協助,而不是一味懲治,認為這可以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也可以節省很多資源。正如你或許可以用電擊和監禁來治療一個少年的嚴重網癮,但你的成本可能是毀了一個人的人生。
然而這只會是一個紛爭不斷的議程,因為這涉及「甚麼是毒品、甚麼是異常」的形而上問題。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就是認為玩遊戲是可以的,在三小時之內屬於「正常」。然而這極少量的供應,面對龐大需求,之後人們會如何扭盡六壬,又會發生甚麼劇烈的戒斷症狀,簡直不可想像。
雖然遊戲有這樣黑暗的一面,但所有戰略家都不敢輕看電子遊戲業。今日富可敵國的 Apple 曾經與遊戲業保持距離,到現在還要苦苦追趕——沒人會買蘋果電腦玩遊戲。
遊戲只是一連串技術之下的終端產品,在上游是一堆因為遊戲需求和資源湧入而受惠因而進步的技術產業,這些技術產業最終就成為某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大部份。遊戲機越做越小,終於到了今日的微型,當中有一部份是家用機市場都飽和之後,日本人去了開闢手提機市場。據說地球上有一億台 Gameboy,當你做完一億台之後,你的製造工藝又可以去做一些更難的事情,做更小的電子組件,繼續升級下去。然後在那裡亮相的寵物小精靈,現在成為全球最值錢 IP,晉身代表全日本的文化軟實力。然後台灣也有了她的科技神山,是一個政治上很重要的東西。
例如 NVIDIA 或者 AMD 的顯示卡究竟是誰人買的?應該主要是有強烈遊戲繪圖需求的人,而近年入場的還有很多礦老闆。還有一堆人是用來剪片,為甚麼有那麼多人要剪片?因為大家都要做 youtube。你用來剪甚麼,都是付了錢,理論上都有份推動技術進步。
一些看來很純娛樂的東西,上面都是一套最終會促進生產力和累積知識的東西。現在你可以說智能手機統治了世界,iPhone 的原型機其實有一些 walkman 的靈感,是日本將東西越做越小;為了生產某一款家用遊戲機,他們和東芝、IBM 合作設計和製造晶片,即當時很多國家傾舉國之力都無法通過的技術門檻,他們能通過,都是因為要生產一台「不事生產」的遊戲機。這應該是電子製造業的進步。
家長會投訴,那他們的孩子怎麼辦呢?所以他們不會在遊戲這一塊上癮,但明天也會在別的事情上癮。你的孩子,問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