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解構主義文學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解構主義文學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ixidor (走狗黑寶)看板FineArt標題Re: [問題] 結構主義 解構主義 後結構主...
解構主義文學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6:56:52
「美國的乏味還真是無可比擬。看不見、摸不到,不知來自何方。就拿土地細分區來 說,每條街道都有自己的酒吧、藥局、市場與酒類專賣店,一走進酒吧,乏味感變上身。它來自哪裡。不是調酒生,不是顧客,甚至不是高腳凳的奶油色塑膠皮料吧台。」 《 #裸體午餐》1959, 威廉.布洛斯 推薦度:👍 👍 👍🏿 ...
※ 引述《poolmimi (找到是旅行的意義)》之銘言:
: 定義理論看了很多次
: 但好哲學 還是我太笨 一直看不懂其中的精隋
: 還請幫幫忙用白話文的方式幫我解答一下這三個名詞
: 有舉例更好
: 大謝了
這三個一開始是從文學批評上面出現的。
結構主義談的是索緒爾 (Ferdinand de Saussure) 的語言學,
以及人類學的李維史托 (Claude Levi-Strauss)
他們在討論的是文化是藉由怎樣子的情況(結構)所表現出來。
所謂的文化,也就是語言、言語、儀式、行為等等。
他們研究的對象大部份是文本、語言結構上面。
他們試圖找出一個文化表像的深層結構。
例如哈姆雷特以及夜宴,這兩部劇本的結構是一樣的。
後結構是針對結構做為批判。
因為結構分析文學,造成文學的無趣與統整。
而後結構主要是一種文學的閱讀方式,認為在結構式閱讀之下,應該要產生誤讀與岐異。
而這些誤讀與岐異是源自於讀者本身。
後結構是針對結構進行質疑批判的,結構主義將文本與文化分析成為一種主要架構
而後結構則是使用各種不同的解讀方式,無限地延伸每一個文字或象徵的意義。
解構則是由後結構誕生出來的東西。
在二元對立之間做一種來回不定的擺動 (因為立場不同而使得觀點與定義都不同了)
解構是粹純針對文學作品而言,完全就是解讀文學作品的一種方式罷了。
與結構分析法之間的關連,是一種寄生的關係。
例如誤讀,就非得要一個正確版本的讀法,否則何來誤讀?
而這個正確版本,就是指向作者本身的原意,或是在結構式讀法之下產生的意義。
而岐異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遊戲,因為誤讀並不是批判,也不是說了什麼是對或什麼是錯。
純粹是藉由這種 "讀與寫同時進行" (誤讀就是你讀了之後有某些理解是自行編寫的)
這種讀寫同步的遊戲來玩味文學作品。
簡單來看就是這個樣子....
我講得很白話,因為深一點的也很難表達。
--
Chaque chat parle en francais. Vraiment! 每隻貓都會說法文. 真的!
Si vous le demandez, "Quand aimez- 如果你問他,
vous le mieux le soleil?" "你最喜歡什麼時候的陽光?"
" Mi-aou^t ", " Mi-aou^t ".(咪嗚,音義同 八月中旬)
il vous repondra. 他會這麼回答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36.172